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莲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莲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莲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时间 60分钟 总分 100分 一卷 40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各别双选以题中说明为准,每题2分,共40分)‎ ‎1.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1LpH=2的NH4Cl溶液中H+的数目为1×10-12NA B.1molLiAlH4在125℃完全分解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A C.1.7g 氨气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L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A 答案:B ‎2.用右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选项 气体 a b c A SO2‎ 浓硫酸 Na2SO3‎ NaOH溶液 B H2‎ 稀硫酸 锌片 浓硫酸 C CO2‎ 稀盐酸 石灰石 碱石灰 D NO2‎ 浓硝酸 铜粉 浓硫酸 答案: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O2和Cl2的漂白原理相同 B.SO3具有氧化性,SO2只有还原性 C.常温下,浓硫酸不与铜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 D.可用铁罐来进行贮存、运输冷的浓硫酸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A项,SO2‎ 是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进行漂白,而Cl2是反应生成HClO,利用其强氧化性漂白;B项,SO2中S化合价+4价,为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项,常温下遇浓硫酸钝化的金属有Fe和Al;D项,因常温下Fe遇浓硫酸钝化,可以用铁罐来贮运浓硫酸。‎ ‎4.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及杂质 检验 除杂试剂 或方法 A I2(Cl2)‎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NaI溶液 B NaHCO3溶液(Na2CO3)‎ Ca(OH)2溶液 过量CO2‎ C CO2(HCl)‎ AgNO3溶液(含稀硝酸)‎ 饱和Na2CO3‎ 溶液 D NO(NO2)‎ 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 水 答案 D 解析 淀粉KI试纸遇I2也会变蓝,不能检验I2中是否混有Cl2,A不正确;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也有沉淀生成,不能检验NaH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B不正确;饱和Na2CO3溶液和CO2、HCl都能发生反应,C不正确。‎ ‎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s)和I2(s)‎ B.碘水中加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色,下层几乎为无色 C.工业上制无水酒精通常是将生石灰与95%酒精混合后蒸馏 D.蒸馏、分馏和干馏都是利用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 加热时I2(s)升华,NH4Cl(s)受热分解,故不能用加热法分离二者,A选项错误;碘水中加四氯化碳,单质碘进入四氯化碳层,因为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下层为紫色,上层几乎无色,B选项错误;生石灰吸收水分并与水反应,然后蒸馏得到无水酒精,C选项正确;蒸馏和分馏是利用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干馏是指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过程,D选项错误。‎ ‎6.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A 解析 乙醇与乙酸互溶,二者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7.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A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要在放电条件下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P>N B 乙醇与浓H2SO4共热至170 ℃可产生乙烯,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乙烯具有漂白性 C SO2通入溴水溶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同浓度的pH:NaAlO2>NaHCO3‎ 答案 D 解析 A项,N2分子中含有三键,所以分子稳定,而氮的非金属性比磷的强,错误;B项,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错误;C项,说明SO2具有还原性,错误;D项,说明NaHCO3促进了NaAlO2的水解,正确。‎ ‎8.向盛有Cl2的六个集气瓶甲、乙、丙、丁、戊、己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丁、戊、己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 ‎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水 ④淀粉KI溶液 ‎⑤FeCl2与KSCN混合液 ⑥NaBr溶液 A.④①②⑥⑤③ B.⑥①③④②⑤‎ C.⑥③②④①⑤ D.②①③④⑥⑤‎ 答案 D 解析 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甲瓶中注入的是NaOH溶液;Cl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乙瓶中注入的是AgNO3溶液;Cl2与水反应生成浅黄绿色的氯水,未反应的氯气在上层,丙瓶中注入的是水;Cl2与KI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碘单质可使淀粉溶液变蓝,丁瓶中注入的是淀粉KI溶液;Cl2与NaBr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单质,溴单质溶于水呈橙黄色,戊瓶中注入的是NaBr溶液;Cl2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的三价铁离子与KSCN反应可使溶液呈红色,己瓶中注入的是FeCl2与KSCN混合液。‎ ‎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①制备蒸馏水 B.用②蒸干MgCl2饱和溶液制备MgCl2晶体 C.用③配制100 mL 0.1000 mol·L-1 K2Cr2O7溶液 D.用④分离Na2CO3溶液和C2H5OH 答案 A 解析 B项,Mg2+会水解,HCl易挥发,蒸干后得到的是Mg(OH)2固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应在容量瓶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D项,乙醇溶于水,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Na2CO3溶液。‎ ‎10.下列有关装置或仪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有机物分离实验中,可选择Ⅰ冷凝馏分 B.Ⅱ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导出气体时扣去了液体所占体积,且能平衡气压 C.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时,选Ⅲ作为净化气体装置可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D.Ⅳ装置中盛装蒸馏水可吸收氯化氢、氨气、乙酸蒸气,且能防倒吸 答案 C 解析 Ⅰ是直形冷凝管,可在蒸馏过程中冷凝馏分,A项正确;Ⅱ中形成了恒压体系,可以平衡气压,排出的气体体积已扣除了液体所占体积,B项正确;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氯化氢,Ⅲ装置中只有一个洗气瓶,只能除去一种气体,不能得到纯净的氯气,C项错误;Ⅳ装置能防倒吸,即使是在液体(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中溶解度较大的气体,也可用此装置吸收,D项正确。‎ ‎1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 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 A 苯 苯酚 溴水 过滤 B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澄清石灰水 洗气 C 氧化铁 二氧化硅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 D 乙酸乙酯 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蒸馏 答案 C 解析 苯中含有杂质苯酚,加入NaOH溶液,然后分液,A项错误;CO2含有杂质SO2,通过NaHCO3溶液洗气,发生反应:NaHCO3+SO2===NaHSO3+CO2,B项错误;Fe2O3中含有杂质SiO2,加入NaOH溶液,反应后过滤,发生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C项正确;乙酸乙酯中含有杂质乙酸,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然后分液,D 项错误。‎ ‎12.要对热稳定性强且沸点高的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是(  )‎ A.重结晶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答案:B 解析: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故应用蒸馏(分馏)法。‎ ‎13.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结论 A ‎ 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OH-,而且一定是碱 B ‎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该气体一定是氯气 C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D ‎ ‎0.84 g铁和50.00 mL 1.00 mol·L-1的稀硝酸反应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3+和Fe2+‎ 答案 D 解析 显碱性的盐溶液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如Na2CO3溶液,A错误;O3、NO2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B错误;C项,若该溶液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加入盐酸也能产生无色无味气体,C错误;由方程式3Fe +8HNO3===3Fe(NO3)2+2NO↑+4H2O和Fe+4HNO3===Fe(NO3)3+NO↑+2H2O可知,当<<时,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3+和Fe2+,n(Fe)==0.015 mol,n(HNO3)=0.05 mol,由于<=<,D正确。‎ ‎14.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空气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则原混合气体一定含的成分是(  )‎ A.HCl和CO B.HCl、H2和CO C.CH4和NH3 D.HCl、CO和CO2‎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推知该混合气体中不含碱性气体;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但气体总体积减少,说明一定含有HCl;混合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不含氢元素。所以此混合气体的成分只能是HCl和CO。‎ ‎15.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 阳离子 K+、Mg2+、Fe3+、Al3+‎ 阴离子 Cl-、SO、CO 现每次取100.00 mL溶液进行实验: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 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CO)=0.2 mol·L-1‎ B.c(K+)一定为0.6 mol·L-1‎ C.氯离子可能存在 D.一定有SO和CO 答案 B 解析 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阴离子中Cl-、CO、SO都可能生成沉淀;②第二份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 g,说明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SO;根据离子共存判断,Mg2+、Fe3+、Al3+不能存在,根据溶液电荷守恒,一定含有K+。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K+、CO、SO,Cl-可能存在。A项,依据题意生成碳酸钡沉淀质量=6.27 g-2.33 g=3.94 g,物质的量==0.02 mol,CO离子浓度==0.2 mol·L-1;B项,若溶液中不存在Cl-,依据钾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守恒计算,c(K+)=0.6 mol·L-1,但由于溶液中Cl-的存在不确定,所以钾离子的浓度不一定是0.6 mol·L-1;C项,依据分析判断,氯离子可能存在;D项,依据生成的沉淀部分溶于盐酸质量减小证明一定含有CO、SO。故选B。‎ ‎16. (双选)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通入溴水中洗气。‎ 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 C.FeCl3溶液中含有CuCl2杂质: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CO2中含有HCl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 [解析] 乙醇和乙酸钠都溶于水,不能分层,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B项错误;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Fe+Cu2+===Fe2++Cu,2Fe3++Fe===3Fe2+,C项错误;碳酸氢钠与HCl反应放出CO2,而CO2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项正确。‎ ‎[答案]A, D ‎[状元感悟] 除杂问题是考查学生对单质、化合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的重要题型,该题型出题灵活,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中均可设计。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题型,也是高考出题的一个热点。‎ ‎17.(双选)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 mol·L-1 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 mol·L-1 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 H2O2和1 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5% H2O2和1 mL 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答案 BD 解析 NaOH过量,Al(OH)3会溶解生成NaAlO2,A项错误;饱和Na2CO3溶液可以与CH3COOH反应,且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利于分层,B项正确;若待检验溶液中仅存在Fe3+而不存在Fe2+,也会出现题述实验现象,C项错误;H2O2的浓度相同时,一支试管中加催化剂,一支不加,通过观察生成气泡的速率来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项正确。‎ ‎1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乙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 C.用图丙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D.用图丁所示装置蒸干AlCl3溶液制备无水AlCl3‎ 答案 C 解析 A项,需要用分液漏斗或将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下;B项,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用分液的方法;C 项,钠和水反应放热,大试管内压强增大,可以观察到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升高;D项,蒸干AlCl3溶液,最终得到Al2O3。‎ ‎19.(双选)下列对事实的解释或由事实所得结论中,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或结论 A 常温下铁、铝均不溶于浓硫酸 常温下铁、铝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B 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小于Na2SiO3溶液的pH 非金属性比较:C>Si C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2+‎ D 用浓、稀硝酸分别完全溶解等质量的铜粉,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比较:稀硝酸<浓硝酸 稀硝酸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答案 B ,C 解析 A项,常温下,铁、铝不溶于浓硫酸的原因是浓硫酸与铁、铝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铁、铝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错误;B项,同浓度的Na2CO3的碱性小于Na2SiO3的原因是酸性:H2CO3>H2SiO3,非金属性:C>Si,;C项,向溶液中滴加KSCN后,溶液不显血红色,证明溶液中不含有Fe3+,当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时,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生成了Fe3+,可能是溶液中的Fe2+被氯水氧化得到的Fe3+,正确;D项,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的弱,错误。‎ ‎20.(双选)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描述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FeSO4溶液中,只观察到白色沉淀 B.将钠放入水中,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溶液变红 C.除去表面保护膜的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熔化的铝液滴不能滴落下来。‎ D.在滴有酚酞溶液的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并有白色胶状物生成 答案 C, D 解析 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FeSO4溶液中的现象应是先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A项错误;水中没有滴加酚酞,溶液不会变红,B项错误;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后,在加热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所以铝不会以小液滴的形式落下,C项错误;Na2SiO3溶液水解显碱性,Na2SiO3+2HCl===2NaCl+H2SiO3(胶体),NaCl溶液呈中性,所以滴有酚酞溶液的Na2Si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后碱性减弱,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并有白色胶状物(H2SiO3)生成,D项正确。‎ 二卷(60分)‎ 二.非选择题 ‎21.(15分)尿素不但可用作氮肥,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资源。‎ ‎(1)尿素溶液可吸收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NO2,将其转化为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若三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NO、NO2。‎ ‎(2)利用尿素可生产三聚氰胺和纯碱,其流程如图:‎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副产品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某同学根据本流程图,模拟侯氏制碱法时,应先通入a;若实验所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溶质58.5 g(室温),通入气体足量,最后得到无水纯碱26.0 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49.06%';针对该实验结果,该同学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其操作步骤并没有错误,则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尿素的废水超标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可加适当NaClO处理,则处理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O(NH2)2+NO+NO2===CO2+2N2+2H2O ;‎ ‎ (2)①CO(NH2)2HCNO↑+NH3↑; CO2‎ ‎②NaHCO3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未能全部析出 ‎(3)3ClO-+CO(NH2)2===CO2↑+2H2O+3Cl-+N2↑‎ ‎[错因分析] 不能有效提取题干所给重要信息。基础知识不扎实,产物不能准确进行判断,同时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经常使用的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以及电荷守恒运用不熟练导致方程式书写受阻。‎ ‎[解析] 本题考查尿素的综合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1)转化为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即N2、CO2,再根据物质的量相等配平方程式;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的是NO2、NO。‎ ‎(2)①分析流程图,a、b应为NH3、CO2中的一种,根据C、N元素比例关系及元素守恒可确定a为NH3,进而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②‎ 模拟侯氏制碱法时,先通入溶解能力强的NH3,再通入CO2;依2NaCl~Na2CO3,产率=26.0 g÷(0.5 mol×106 g·mol-1)×100%=49.06%。‎ ‎(3)处理含尿素的废水时,尿素作还原剂,得到N2,NaClO作氧化剂生成Cl-。‎ ‎ [心得体会]‎ ‎22. (15分) 工业上可以直接氧化PCl3制备POCl3。某兴趣小组模拟该工艺设计实验装置如下(某些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已略去):‎ 部分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熔点/℃‎ 沸点/℃‎ 其他 PCl3‎ ‎-112‎ ‎75.5‎ 遇水生成H3PO3和HCl,遇O2生成POCl3,缓慢通入氧气POCl3产率较高 POCl3‎ ‎2‎ ‎105.3‎ 遇水生成H3PO4和HCl,能溶于PCl3‎ 实验步骤如下 I.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K1、K2 打开K3、K4,点燃酒精灯制备气体。‎ II.缓慢向C中通入适量气体至C中白磷消失,熄灭酒精灯。‎ III.关闭K3、K4,打开K1、K2 ,A中开始发生反应。‎ IV.C装置控制反应在60℃~65℃,最终制得POCl3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 B、D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B装置的作用除了干燥O2和平衡气压之外,‎ 还有__________ _。‎ ‎(2) 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装置E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 步骤IV 控制温度60℃~65℃,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4) 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和干燥装置。‎ ‎(5) 通过下面步骤可以测定三氣氧磷产品中Cl 的含量:‎ I.取x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PCl3完全反应后加稀硝酸至酸性。‎ II.向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 的AgNO3溶液40.00 mL,使Cl-完全沉淀。‎ III.向其中加入20mL硝基苯,振荡,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IV.加入指示剂,用cmol /L NH4SCN 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下所用体积VmL。‎ ‎(己知: Ag3PO4 溶于酸,Ksp(AgCl)=3.2×10-10,Ksp(AgSCN)=2×10 -1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填标号)‎ a.酚酞 b.淀粉 c.NH4Fe(SO4)2 d.甲基橙 ‎②元素Cl 的质量分数为(列出算式)  ×100%‎ ‎③步骤III 若不加入硝基苯, 所测 Cl含量将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15分)‎ ‎(1)观察氧气的流速 ‎(2)4H++2Cl-+MnO2Mn2++Cl2↑+2H2O ‎(3)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防止PCl3气化 ‎(5)①c ; ③ 偏小 ‎23.(15分)A、B、C、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图所示方法可将它们依次确定。‎ 试确定A、B、C、D、X各代表哪种溶液。‎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X__________。‎ 答案:NaOH NaNO3 Ba(NO3)2 HNO3 MgSO4‎ 解析:NaNO3、NaOH、HNO3和Ba(NO3)24种溶液中能和其他物质生成白色沉淀的只有NaOH和Ba(NO3)2两种溶液,能同时与NaOH和Ba(NO3)2两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常见物质是MgSO4,生成的沉淀是Mg(OH)2和BaSO4。Mg(OH)2能溶于HNO3,而BaSO4不溶。‎ ‎24.(15分)工业上常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氢化钠,铝氢化钠(NaAlH4)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还原剂,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iO2在“碱液”中转化为铝硅酸钠Na2Al2SixO8) 沉淀。‎ ‎(1)过量NaOH 溶液溶解铝土矿时为了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任写一种) (2) 电解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灼烧”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和_______、三脚架、玻璃棒、酒精灯、坩埚钳。‎ ‎(4)“电解II”是电解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 物质A为_______。(填化学式)‎ ‎(5) 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某同学经过分析认为可以再设计一个电解槽,电解氯化钠 溶液,更能实现副产物的循环利用。‎ ‎(6) 某同学认为该制备工艺也可以先酸溶,再加入NaOH 溶液,当溶液中铁离子沉淀完全时,此时溶液pH是4。(一般认为室温下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完全;Ksp [Fe(OH)3]=1×10-35,Ksp [Al(OH)3]=3×10-34)‎ ‎24.‎ ‎ (1)加热 ;或粉碎矿石 ;或适当增大NaOH溶液浓度(其一即可)‎ ‎ (2) 2Al2O3 4Al+ 3O2↑‎ ‎ (3)坩埚和泥三角 ‎ (4)O2‎ ‎ (5)4NaH+AlCl3= NaAlH4+3NaCl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