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考前回顾四归纳四类基本理论知识学案(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考前回顾四归纳四类基本理论知识学案(全国通用)

考前回顾四 归纳四类基本理论知识 一、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考点归纳 ‎ 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 分子(5种):Ne、HF、H2O、NH3、CH4;‎ 阳离子(5种):Na+、Mg2+、Al3+、NH、H3O+;‎ 阴离子(5种):F-、O2-、N3-、OH-、NH。‎ ‎ 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微粒 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N2H4、C2H6;‎ 阳离子:K+、Ca2+;‎ 阴离子:Cl-、S2-、HS-、O。‎ ‎ 半径比较:先看层数后看质子数再看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r(S2-)>r(Cl-)>r(K+)>r(Ca2+)。‎ ‎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共有七个周期,要记住前六个周期每个周期元素的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 Fe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Ⅷ族(第8纵列,第8、9、10三纵列称为第Ⅷ族)。‎ ‎ 超铀元素:指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元素。‎ ‎ 过渡金属包括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列中的所有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且最外层都是1~2个电子(钯除外)。‎ ‎ 镧系元素在第六周期、锕系元素在第七周期,它们都在第3纵列(即第ⅢB族)。‎ ‎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所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当K>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虽然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应进行的限度,但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起始条件有关。K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反应物或生成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无关。‎ ‎(1)不要把反应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水溶液中水的浓度写进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如 CaCO3(s)CaO(s)+CO2(g) K=c(CO2)‎ Cr2O(aq)+H2O(l)2CrO(aq)+2H+(aq) ‎ K= 但在非水溶液中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如 C2H5OH(l)+CH3COOH(l)CH3COOC2H5(l)+H2O(l) K= ‎(2)同一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如 N2O4(g)2NO2(g) K= N2O4(g)NO2(g) K′==K ‎2NO2(g)N2O4(g) K″== ‎(3)可逆反应进行到某时刻(包括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Q)。则当Q=K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QK时说明反应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三、电解质溶液 ‎ 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方法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对强弱电解质做导电对比实验。‎ ‎(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如将Zn粒投入等浓度、等温度的盐酸和醋酸中,结果前者比后者反应快。‎ ‎(3)浓度与pH的关系。如0.1 mol·L-1的醋酸溶液,其pH>1,即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4)测定对应盐的酸碱性。如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证明CH3COOH是弱酸。‎ ‎(5)稀释前后的pH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0倍,若pH<4,则证明该酸为弱酸,若pH=4,则证明该酸为强酸。‎ ‎(6)利用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如向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变红,再加CH3COONH4,颜色变浅。‎ ‎(7)利用较强酸制备较弱酸来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 说明酸性:H2CO3>C6H5OH。‎ ‎ 关于盐溶液的蒸干、灼烧问题 盐溶液蒸干后并灼烧,有的能得到原溶质,有的不能得到原溶质而转化成其他物质,有的得不到任何物质,其规律如下:‎ ‎(1)易水解的金属阳离子的挥发性强酸盐(氯化物或硝酸盐)得到氧化物,如FeCl3、AlCl3等。‎ ‎(2)阴、阳离子均易水解,其水解产物易挥发的盐蒸干后得不到任何物质,如(NH4)2S等。‎ ‎(3)不稳定的化合物水溶液,加热时在溶液中就能分解,得不到原溶质,如Ca(HCO3)2溶液蒸干后得到CaCO3;Mg(HCO3)2溶液蒸干后得到Mg(OH)2。‎ ‎(4)易被氧化的物质,蒸干后得不到原溶质,如FeSO4、Na2SO3溶液等,蒸干后得到其氧化产物。‎ ‎(5)其他盐溶液蒸干后并灼烧成分一般不变。‎ 四、电化学原理考点归纳 ‎ 原电池、电解池的区别 ‎(1)由化学方程式设计原电池、电解池要从能量的角度分析 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我们把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电解池: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只要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论吸热还是放热)理论上均可设计成电解池。‎ ‎(2)从装置图的角度分析 原电池:若无外接电源,可能是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判定。‎ 电解池: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阳极金属与电解池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相同时则为电镀池,其余情况为电解池。‎ ‎ 电极的判断 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采取口诀的方法记忆:‎ 原电池,正负极;电解池,阴阳极;‎ 失去电子负(原电池)阳(电解池)极,发生氧化定无疑。‎ 还可以用谐音帮助记忆:‎ 阴得(阴德)阳失;阳氧(痒痒)阴还。‎ ‎ 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 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镀:待镀件做阴极、镀层金属做阳极、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 ‎(2)电解精炼铜:纯铜做阴极、粗铜做阳极、硫酸铜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 金属(以铁为例)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吸氧腐蚀电极反应 负极:Fe-2e-===Fe2+;‎ 正极:O2+4e-+2H2O===4OH-。‎ ‎(2)防护方法 ‎①原电池原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被保护的金属与较活泼的金属相连,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被腐蚀,被保护的金属做正极;‎ ‎②电解池原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被保护的金属与原电池负极相连,形成电解池,做阴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