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冰与干冰 B. H2O与H2O‎2 ‎C. 石墨与C60 D. 木炭与活性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判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详解】A. 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者是化合物,A错误;‎ B. H2O与H2O2两者都是化合物,B错误;‎ C.石墨与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C正确;‎ D.木炭与活性炭是混合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空气、矿泉水、水银 B. 酸性氧化物:CO2 、SO2、 CO C. 盐:醋酸钠、氯化铵、纯碱 D. 电解质:CH3COOH、H2O、N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水银是汞单质,是纯净物,A错误;‎ B.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或者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CO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 C.盐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醋酸钠、氯化铵、纯碱属于盐类,C正确;‎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是电解质,NH3为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不发生电离,则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胶体粒子大小介于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所以纳米材料全部属于胶体 B.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 可使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D. 由于电流的作用,酸、碱、盐溶于水发生电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纳米之间的分散系,属于混合物,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不属于胶体,A错误;‎ B.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可以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C正确;‎ D. 酸、碱、盐溶于水发生电离是自发过程,不需要外加电流的作用,D错误;‎ 答案选C。‎ ‎4.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H2O2→O2 B. HCl→Cl‎2 ‎C. H2SO4 →BaSO4 D. CuO→Cu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时,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详解】A.H2O2→O2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可通过过氧化氢分解实现转化,过氧化氢既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无需再加入氧化剂,A错误;‎ B.HCl→Cl2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B正确;‎ C.H2SO4 →BaSO4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需要加入氧化剂,加入钡盐(如氯化钡等)或氢氧化钡即可实现,C错误;‎ D.CuO→Cu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不符合题意,D错误;‎ 答案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 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C. 某物质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B正确;‎ C.某物质的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还原剂,C错误;‎ D.氧化还原反应可发生在同一种元素之间,如Cl2+H2O=HCl+HClO,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被氧化,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6.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颜色都呈红褐色 C.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D. 可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液和胶体本质区别为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A错误;‎ B.氯化铁溶液颜色呈黄色,氢氧化铁胶体颜色呈红褐色,B错误;‎ 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溶液小于1nm、胶体1-100nm、浊液大于100nm,故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C正确;‎ D.有的胶体也是澄清透明的,故不能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D错误;‎ 答案选C。‎ ‎7.下列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氯化钠滴入硝酸银溶液 B. 氢气还原氧化铜 C. 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 D. 一氧化碳的燃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在离子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属于离子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选项错误;‎ B.氢气还原氧化铜是置换反应,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没有离子参加反应,则不属于离子反应,B选项错误;‎ C.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是置换反应,也有离子参加反应,则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的燃烧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没有离子参加反应,则不属于离子反应,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做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做氧化剂 B. 某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 失电子多的金属还原性强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可能降低,如氯气与水反应,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错误;‎ B.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可能降低,如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中,S元素被氧化,也被还原,故B错误;‎ C.还原性的强弱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与数目无关,故C错误;‎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如铁离子得电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9.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是 A. 3:2 B. 2:‎1 ‎C. 1:1 D. 2:3‎ ‎【答案】D ‎【解析】‎ ‎【详解】反应6NO+4NH3=5N2+6H2O中,NO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NH3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是4:6=2:3。‎ ‎10.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醋酸 B. 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稀H2SO4‎ C. 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盐酸 D. Na2CO3溶液与盐酸;NaHCO3与盐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盐酸是一元强酸,离子方程式可拆,醋酸为一元弱酸,离子方程式不可拆,需保留化学式,A错误;‎ B. Ba(OH)2溶液与稀H2SO4反应生成的水也要在离子方程式中表示出来,B错误;‎ C.硝酸、盐酸均为强酸,两者与石灰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CaCO3+2H+=Ca2++H2O+CO2↑,C正确;‎ D.碳酸钠在水溶液中电离产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碳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两者离子方程式不同,D错误;‎ 答案选C。‎ ‎11.根据反应:①‎2C-+A2=‎2A-+C2;②2B-+D2=2D-+B2;③‎2A-+B2=2B-+A2。推断A-、B-、C-、D-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A->B->C->D- B. D->B->A->C-‎ C. D->A->B->C- D. C->A->B->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 ‎【详解】反应①‎2C-+A2=‎2A-+C2中,C-做还原剂,A-为还原产物,故还原能力C->A-;反应②2B-+D2=2D-+B2中,B-做还原剂,D-为还原产物,故还原能力B->D-;反应③‎2A-+B2=2B-+A2中,A-做还原剂,B-为还原产物,故还原能力A->B-‎ ‎;综上分析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A->B->D-;‎ 答案选D。‎ ‎12.已知:RO3n—+F2+2OH-=RO+‎2F-+H2O,由此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 +4 B. +‎5 ‎C. +6 D. +7‎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离子方程式RO3n-+F2+2OH-=RO4-+‎2F-+H2O可知,反应后1个RO4-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2个F-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而反应前2个OH-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根据反应前后的电荷守恒,可判断n=1,则离子RO3n-为RO3-;设RO3-离子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2)×3=-1,解得x=+5;‎ 答案选B。‎ ‎13.在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Fe3+、Na+、Cl-、HCO3- B. K+、Na+、NO3-、CO32-‎ C. Mg 2+、H+、NO3-、SO42- D. K+、MnO4-、Na+、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 Fe3+在水溶液中显黄色,不符合题意,A错误;‎ B.四种离子不相互反应,且溶液呈现无色、在碱性条件下也稳定存在,B正确;‎ C.在碱性条件下,Mg 2+、H+可分别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水,不能共存,C错误;‎ D. MnO4-在水溶液中显紫红色,不符合题意,D错误;‎ 答案选B。‎ ‎14.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 B.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CO32-、Cl-‎ C. 碳酸氢钠溶液中:K+、SO42-、Cl-、H+‎ D. pH>7的溶液:K+、Ba2+、Cl-、N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酚酞试液变红溶液中存在大量OH-,Fe3+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共存,A错误;‎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CO32-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B错误;‎ C.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共存,C错误;‎ D. pH>7的溶液呈碱性,K+、Ba2+、Cl-、NO3-不相互反应,能在碱性环境中大量共存,D正确;‎ 答案选D。‎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Ba2++SO42-=BaSO4↓‎ C. 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HCO3-+ H+ = H2O+CO2↑‎ D.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 2H+ = Ca2+ + H2O+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 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Fe2+,离子方程式为Fe+2H+= Fe2++H2↑,A错误;‎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2H++2OH-+SO42-=BaSO4↓+2H2O,B错误;‎ C.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碳酸氢根离子与盐酸电离的氢离子反应,离子方程为:HCO3-+ H+ = H2O+CO2↑,C正确;‎ D.碳酸钙与醋酸反应,醋酸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写,故离子方程式为:CaCO3+ 2CH3COOH= Ca2+ + H2O+CO2↑+2CH3COO-,D错误;‎ 答案选C。‎ ‎16.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 铝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Al+Ag+=Al3++Ag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Ba2++SO42-=BaSO4↓‎ C. 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无明显现象:Cu(OH)2+2H+=Cu2++2H2O D. 向NaHSO4溶液逐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有白色沉淀生成:2H++SO42-+Ba2++2OH-=BaSO4↓+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铝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的离子方程式为Al+3Ag+=Al3++3Ag,原离子方程式未配平,A错误;‎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Cu2++2OH-=BaSO4↓+Cu(OH)2↓,B错误;‎ C. 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发生反应Cu(OH)2+2H+=Cu2++2H2O,蓝色沉淀溶解,溶液变为蓝色,C错误;‎ D. 向NaHSO4溶液逐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D正确;‎ 答案选D。‎ ‎17.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Cu2+、K+、H+、Cl﹣、CO32﹣、OH﹣6种离子中的3种,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K+、OH﹣、CO32﹣ B. CO32﹣、OH﹣、Cl﹣‎ C. K+、H+、Cl﹣ D. Cu2+、H+、Cl﹣‎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含有Cu2+,而CO32-、OH-离子不能与Cu2+离子大量共存,故只能存在于乙烧杯中,乙烧杯中含有CO32-、OH-离子,则H+离子只能存在于甲烧杯中,根据溶液的电中性,甲中还应有Cl-,乙中还应有K+,故甲中含有的离子为Cu2+、H+、Cl-,乙中含有的离子为K+、OH-、CO32-,故选A。‎ ‎18.根据中学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 B. 实验测定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 实验测定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 D. 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非电解质的前提条件、定义及电解质与溶液导电的关系判断。‎ 详解;A、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A错误。‎ 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溶液中的离子是一水合氨、碳酸电离的,不是NH3、CO2‎ 电离的,所以NH3、CO2是非电解质,B错误。‎ 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但它们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C错误。‎ D、蔗糖(纯净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蔗糖属于非电解质,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其与导电的关系,要注意的是: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液态氯化氢;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就是非电解质,如石墨等。‎ ‎19.飞船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 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飞船飞行 C. 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D. 在反应中NH4ClO4只作氧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反应生成大量高温气体,为推动飞船飞行的原因,故B正确;‎ C.铝粉在点燃条件下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反应的引发剂,故C正确;‎ D.反应物只有一种,且NH4ClO4中N和部分O元素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反应中NH4Cl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D。‎ ‎20.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 B. 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 氧化性:MnO2>SO42->IO3->I2 ‎ D. 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A.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 B.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 C.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D.根据碘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详解】A.在①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A错误;‎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在反应②中I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被还原,B错误;‎ C.反应①中氧化剂是MnO2,氧化产物是I2,在反应②中氧化剂是NaIO3,氧化产物是SO42-,根据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知氧化性MnO2>I2,IO3->SO42-,C错误;‎ D.反应①中生成1mol碘转移2NA电子,反应②中生成1mol碘转移10NA电子,所以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2NA:10NA=1:5,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物质的作用及反应类型的关系,注意利用化合价计算转移的电子数。‎ 二、填空题(共40分)‎ ‎21.下列物质中:(1)Na (2) Br2 (3)NaOH (4)NO2 (5)CO2 (6) SO3 (7)NH3 (8)CH3COOH (9)HCl (10)H2SO4 (11)Ba(OH)2 (12)NaCl (13)蔗糖 (14)NaCl溶液。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答案】 (1). (3) (8) (9) (10) (11) (12) (2). (4) (5) (6) (7) (13) (3). (1) (14)‎ ‎【解析】‎ ‎【分析】‎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详解】(1)Na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2) Br2为非金属单质,不能导电,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 ‎(3)NaOH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4)NO2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自身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5)CO2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自身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6)SO3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自身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7)NH3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自身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8)CH3COOH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9)HCl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10)H2SO4 在水溶液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11)Ba(OH)2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 ‎(12)NaCl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13)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14)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属于电解质的是(3) (8) (9) (10) (11) (12),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4) (5) (6) (7) (13),能导电的是(1) (14)。‎ ‎【点睛】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属于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少数非金属氢化物属于非电解质。‎ ‎2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HCO3__________‎ ‎②NaHSO4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aHCO3=Na++HCO3- (2). NaHSO4= Na++H++SO42-‎ ‎【解析】‎ ‎【分析】‎ 碳酸为弱酸,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硫酸为强酸,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详解】①NaHCO3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NaHCO3=Na++HCO3-。‎ ‎②NaHSO4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NaHSO4= Na++H++SO42-。‎ ‎23.(1) KClO3+ 6HCl (浓)=3Cl2 ↑+KCl +3H2O其中氧化剂为_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________ (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2)用双线桥法标出以上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3)Fe(OH)3胶体的制备: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 ~ 6滴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体系呈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答案】 (1). KClO3 (2). Cl2 (3). 5:1 (4). ② (5). (6). FeCl3饱和溶液 (7). 红褐色 ‎【解析】‎ ‎【分析】‎ 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l元素化合价分别由+5价、-1价变化为0价,当有3mol Cl2生成时,转移5mol电子。‎ ‎【详解】(1)该反应中,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氯酸钾是氧化剂,HCl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Cl2既作氧化产物又作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5:1,浓盐酸在反应中既表现还原性又表现酸性。‎ ‎(2)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氯酸钾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盐酸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值=化合价升高值=转移电子数=5,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为:。‎ ‎(3)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24.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来源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物质。通过特殊的催化装置,可以使CO与NO相互反应生成无害且稳定的气体N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其中氧化剂是 _______ ,还原剂是 _________ ,电子由 ________ 原子转移到 ____________ 原子。‎ ‎【答案】 (1). 2CO+2NON2+2CO2 (2). NO (3). CO (4). C (5). N ‎【解析】‎ ‎【分析】‎ 根据信息CO与NO相互反应生成无害且稳定的气体N2和CO2,书写化学方程式。‎ ‎【详解】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与NO反应,生成无毒气且稳定的气体N2和CO2,可知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N2+2CO2;反应中CO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CO作还原剂;NO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NO作氧化剂;C原子失去电子转移给N原子。‎ ‎25.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KMnO4、NaNO3、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溶液呈无色;‎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步骤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④_______‎ ‎【答案】 (1). KMnO4 (2). BaCl2、Na2SO4、Na2CO3 (3). NaNO3 (4). Ba2++CO32-=BaCO3↓、Ba2++SO42-=BaSO4↓ (5). BaCO3+2H+=Ba2++H2O+CO2↑ (6). Cl-+Ag+=AgCl↓‎ ‎【解析】‎ ‎【分析】‎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KMnO4、NaNO3、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将部分,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推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故白色固体粉末中含有BaCl2、Na2SO4、Na2CO3;粉末加入水过滤后溶液呈无色,KMnO4溶于水显紫红色,故粉末中不含KMnO4。‎ ‎【详解】(1)根据粉末溶于水,溶液呈无色,推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KMnO4;跟据步骤①②中,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推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的物质是BaCl2、Na2SO4、Na2CO3;无法通过实验推断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NO3,故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NO3。‎ ‎(2)步骤①中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Ba2++SO42-=BaSO4↓。‎ 步骤②中碳酸钡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 步骤④中氯离子与银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