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田家炳高中 2019-2020 学年度 12 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下列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1000mL2.5mol•L﹣1 NaCl 溶液 B. 200mL2mol•L﹣1MgCl2 溶液 C. 250mL1mol•L﹣1AlCl3 溶液 D. 300mL5mol•L﹣1FeCl3 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1000mL2.5mol•L﹣1 NaCl 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5mol•L﹣1;200mL2mol•L﹣1MgCl2 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mol•L﹣1;250mL1mol•L﹣1AlCl3 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mol•L﹣1;300mL5mol•L﹣1FeCl3 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5mol•L﹣1,故选 D。 2.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 熔融的 NaOH B. 固体铜 C. KCl 溶液 D. 蔗糖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 NaOH 是强碱,属于电解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A 正确; B. 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 错误; C. KCl 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 错误; D. 蔗糖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 错误; 故答案选 A。 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着火时可用干冰灭火 B. Na2O 是一种常见的淡黄色固体 C. 金属钠与水反应必须加热 D. 向酚酞试液中加入足量的 Na2O2 粉末,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金属钠着火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 成氧气,应用干燥沙土盖灭,故 A 错误; B. Na2O 是一种灰白色固体,故 B 错误; C. 金属钠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与水可以剧烈反应,故 C 错误; D. Na2O2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酚酞溶液变红,同时 Na2O2 又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 所以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 D 正确; 故选 D。 4.对于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CO 和 C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积之比为2∶1 B. 体积之比为 7∶1 C. 所含原子数之比为 22∶21 D. 密度之比为 11∶7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 V=nVm= m M Vm、N=nNA= m M NA、ρ= m M V 判断。 【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A.根据 V=V=nVm= m M Vm 知,相同质量、相同气体摩尔体积的两种气体,其体积与其摩尔质量 成反比,所以其体积之比=44g/mol:28g/mol=11:7,选项 A 错误; B.根据 V=V=nVm= m M Vm 知,相同质量、相同气体摩尔体积的两种气体,其体积与其摩尔质量 成反比,所以其体积之比=44g/mol:28g/mol=11:7,选项 B 错误; C.根据 N=V=nVm= m M Vm 知,等质量的两种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其 分子数之比为 44g/mol:28g/mol=11:7,根据每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知,其原子个数之比= (11×2):(7×3)=22:21,选项 C 正确; D.根据ρ= m M V 知,同温同压下,其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28g/mol:44g/mol=7:11, 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明确基本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 题关键,难度不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 22.4 L·mol-1 B. 25℃、101 kPa 下,相同体积的 H2 和 O2 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C. 1 mol 气体的体积为 22.4 L,则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D. 2 mol CO2 的体积约为 44.8 L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 1 mol 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 22.4 L·mol-1,选项 A 错误;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选项 B 正确; C、标况定义中的两个限制因素是温度和压强。但是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压强增大 而减小,当这两个因素都偏离标准状态时同样有可能使对体积的影响相互抵消,即 1mol 气体 不在标况下体积也有可能是 22.4L,选项 C 错误; D、由 V=n×Vm 可计算体积,但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则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选 项 D 错误; 答案选 B。 6.小明因胃部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告之是由于“胃酸过多”引起,建议服用抑酸剂。下列 药物可作抑酸剂的是 A. 维生素 C B. 阿司匹林 C. 复方氢氧化铝片 D. 葡萄糖口服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可做抗酸药。维生素 C、阿司匹林、葡萄糖和盐酸都不反应, 不能做抑酸剂,答案选 C。 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CaC12、AlC13 两种溶液的体积之比是 3∶2,则两种溶液中 C1-的物质的 量之比是( ) A. 1∶2 B. 3∶2 C. 1∶1 D. 2∶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电解质离子浓度=电解质浓度×电解质电离出的该离子数目,据此计算 CaC12、AlC13 两种溶液 溶液中 C1-的浓度关系,再结合 n=cV 计算两种溶液中 C1-的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令 CaC12、AlC13 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则:CaC12 溶液中 C1-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 c mol/L×2=2c mol/L,AlC13 溶液中 C1-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3=3c mol/L, CaC12、AlC13 两种溶液的体积之比是 3:2,则两种溶液中 C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c×3:3c×2=1: 1,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注意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关键根据化 学式判断氯离子的浓度。 8.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 B. 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体积 C. 同温同压下,1 mol 任何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 D. 等质量的 H2,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从微观角度来说,物质的体积由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决定,选项 A 正 确;B、粒子数相同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相同条件下体积也相同,选项 B 正确;C、该 结论只适用于气态物质,即同温同压下,1 mol 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选项 C 错误; D、根据 PV=nRT 可知在氢气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C。 9.物质灼烧时,其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则一定含有( ) A. 钾单质 B. 钾离子 C. 钾元素 D. 钾的化合 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质灼烧时,其焰色反应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钾 元素,但不能确认具体形式,故 C 正确; 答案为 C。 10.在标准状况下,W L 氮气含有 n 个氮气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Wn B. 22.4n C. 22.4n W D. 7 5.6 n 【答案】C 【解析】 【详解】标准状况下,WL 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N2)= wL ÷22.4L·mol-1 = 22.4 w mol, 则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N n = 22.4 n w mol = 22.4n W mol-1, 故选 C。 11.已知 3CuO+2NH3 3Cu+N2+3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B. NH3 被还原 C. 消耗 0.3 mol CuO 转移 0.6 NA 个电子 D. CuO 是还原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 3CuO+2NH3 3Cu+N2+3H2O 反应中 Cu 元素化合价由+2 价降低到 0 价,被还原,CuO 为氧化剂; N 元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到 0 价,被氧化,NH3 为还原剂。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3CuO+2NH3 3Cu+N2+3H2O 反应中 N 元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到 0 价,故 A 错误; B.3CuO+2NH3 3Cu+N2+3H2O 反应中 N 元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到 0 价,被氧化,故 B 错误; C.3CuO+2NH3 3Cu+N2+3H2O 反应中 Cu 元素化合价由+2 价降低到 0 价,得到 6 个电子;N 元 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到 0 价,失去 6 个电子,因此 0.3 mol CuO 转移 0.6 NA 个电子,故 C 正 确; D.3CuO+2NH3 3Cu+N2+3H2O 反应中 Cu 元素化合价由+2 价降低到 0 价,被还原,CuO 为氧化 剂,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 D,要注意氧化剂、还原剂 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还原剂:失高氧(石膏痒)”帮助记忆。 12.2013 年 1 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空气质量严重污染。PM 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2.5×10-6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 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雾霾空气属于混合物 B. 微粒直径为 2.5 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形成胶体 C. 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防治 PM 2.5 污染 D. PM 2.5 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选项 A,空气是由 N2、O2 及一些尘埃等组成的混合物,正确; 选项 B,胶体微粒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所以微粒直径为 2.5 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不能形成 胶体,错误; 选项 C,实施绿化工程,树木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从而有效防治 PM 2.5 污染,正确; 选项 D,PM 2.5 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有毒有害物质,正确; 答案选 B。 13.化学反应 2Na+2H2O===2NaOH+H2↑的反应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 A 不选; B.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故 B 不选; C.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 C 选; D.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单质参加,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D 不选; 答案选 C。 14.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胶体为并列的分散系,则图中二者不能交叉,故 A 错误; B.置换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某些化合、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图示合理,故 B 正确; C.碳酸钠属于钠盐和碳酸盐,碳酸钾属于钾盐和碳酸盐,应出现交叉关系,故 C 错误; D.电解质必须为化合物,则化合物包含电解质,故 D 错误; 故选 B。 15.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混合物 电解质 A SiO2 HClO 烧碱 CuSO4·5H2O CO2 B Na2O2 HNO3 NaHSO4 碱石灰 Mg C SO3 H2SiO3 纯碱 汽油 NaCl D NO Al(OH)3 BaCO3 水泥 NH3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烧碱为氢氧化钠属于碱,CuSO4·5H2O 为纯净物,CO2 为非电解质,故 A 错误; B.Na2O2 为过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Mg 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B 错 误; C.SO3 属于酸性氧化物,H2SiO3 属于酸,纯碱是碳酸钠为盐,汽油为混合物,氯化钠溶于水导 电属于电解质,故 C 正确; D.NO 和碱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氢氧化铝为碱,氨气为非电解质,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C。 16.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2CO3 2H++CO3 2- B. Al(OH)3=Al3+ +3OH- C. NH3·H2O NH4 + +OH- D. NaHSO4=Na++HSO4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原则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则部分电 离,离子团在电离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强酸的酸式根离子要拆开,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要拆 开。 【详解】A. 碳酸为二元弱酸,必须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H2CO3 H++HCO3 -、HCO3 - H++CO3 2 -,选项 A 错误; B. 氢氧化铝是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Al(OH)3 Al3+ +3OH-,选项 B 错误; C. NH3·H2O 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产生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NH3·H2O NH4 + +OH-,选项 C 正确; D.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 方程式为 NaHSO4=Na++H++SO4 2-,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离子团在电离方程式中不能拆开这一细节, 易错点为选项 A,碳酸为元弱酸,必须分步电离。 17. 将钠投入滴有石蕊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钠浮在液面上 B. 有气体产生 C. 水溶液变为红色 D. 钠熔成小球并在水面四处游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会浮在液面上,故 A 正确;钠和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B 正确;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不是红色,C 错误;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 化钠和氢气,反应放热,且钠熔点低,所以反应过程中钠融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 D 正确。 故选 C。 18.现有 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 1mol 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 A. 1∶1∶1 B. 6∶3∶2 C. 3∶2∶1 D. 1∶2∶3 【答案】B 【解析】 【详解】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 1mol 氧原子,根据物质分子中含有的 O 原子个数可知,n(CO)=1mol,n(CO2)= 1 2 mol,n(O3)= 1 3 mol,故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n(CO):n(CO2):n(O3)=1mol: 1 2 mol: 1 3 mol=6:3:2,故合理选项是 B。 19.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B. 水溶液的成分相同 C. 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D.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同的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 A 错误; B 项、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水溶液的成分 都是氢氧化钠,故 B 正确; C 项、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不属于碱性氧 化物,故 C 错误; D 项、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氧气,生成 的盐都是碳酸钠,故 D 错误; 故选 B。 20.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在豆浆里加盐卤做豆腐 B. 在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 C. 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D. Na2SO4 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在豆浆里加盐卤做豆腐,属于胶体的聚沉,故 A 不选; B. 在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河水中的胶体遇到海水中的电解质,引起聚沉,故 B 不选; C. 清晨,人们经常能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故 C 不选; D. Na2SO4 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化学变化,Ba2++SO4 2-=BaSO4↓,与胶体性 质无关,故 D 选; 故选 D。 21.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在标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 A. 1:1:1 B. 1:2:3 C. 6:3:2 D. 23:24:27 【答案】B 【解析】 【详解】假设金属的物质的量都是 2mol,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H2SO4=Na2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由于酸足量,所以反应按照金属来计算。 则根据方程式可知它们放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2:3。对于气体来说,气体的物质的 量的比等于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因此在标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1:2:3。 答案选 B。 2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 碳酸钙溶于盐酸:CO3 2-+H+=CO2↑+H2O C. 铁片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Cu2+=Cu+Fe2+ D. Cu(OH)2 与稀硫酸反应:Cu2++2OH-+2H++SO4 2-=H2O+Cu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被氧化产生 Fe2+,A 错误; B.CaCO3 难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形式,B 错误; C.Fe 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产生 FeCl2 和 Cu,离子方程式符合反应事实,及物质的拆分原 则,C 正确; D.Cu(OH)2 是难溶性的物质,不能拆,CuSO4 是可溶性盐,以离子形式存在,1mol Cu(OH)2 与硫 酸反应产生硫酸铜和 2mol 水,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C。 23.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通入适量的 CO2 B. 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 C.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 淀,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详解】A.通入适量的 CO2,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引入新杂质,故 A 错 误; B.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但氯化钡过量,引入新杂质,故 B 错误; 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可除去杂质,故 C 正确; D.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引入新杂质,故 D 错 误; 故答案选 C。 24.硫酸镁和硫酸铝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铝离子浓度为 0.1mol/L,硫酸根离子浓度为 0.3mol/L, 则溶液中镁离子的浓度为 ( ) A. 0.3mol·L-1 B. 0.45mol·L-1 C. 0.15mol·L-1 D. 0.2mol·L-1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设混合溶液 体积为V L,列式为:3c(Al3+)×V+2c(Mg2+)×V=2c(SO4 2-)×V,所以 3c(Al3+)+2c(Mg2+)=2c(SO4 2-), 代入已知数据得:3×0.1mol·L-1+2c(Mg2+)=2×0.3mol·L-1,解得 c(Mg2+)=0.15mol·L-1,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任何电解质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所以溶液中 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经常会用到电荷守恒,要掌握好这种方法。 二、填空题(共 52 分) 25.有以下物质:①FeCl3;②稀 NaOH 溶液;③酒精;④氨水;⑤二氧化碳;⑥碳酸氢钠固体; ⑦稀盐酸;⑧纯醋酸;⑨Na2CO3; (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⑥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⑥和⑧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这两种物质的序号是______ (5)现取 0.1mol 样品⑨,逐滴加入⑦,现象为_________,其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完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答案】 (1). ②⑦ (2). ③⑤ (3). ①⑥⑨ (4). ⑧ (5). NaHCO3=Na++HCO3 - (6). HCO3 -+CH3COOH=CH3COO-+H2O+CO2↑ (7). ②⑦ (8). 一开始没有气泡,加入 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产生气泡 (9). H++CO3 2-=HCO3 -,HCO3 -+H+=H2O+CO2↑ (10). 0.1mol 【解析】 【分析】 (1)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金属能导电: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能 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非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 不是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 物和大部分盐; 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 (2)NaHCO3 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3)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写出离子方程式; (4)H++OH-=H2O 的含义是:强碱和强酸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强电解质和水,由此判断; (5)Na2CO3 与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由此分析。 【详解】(1)②稀 NaOH 溶液、⑦稀盐酸有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导电; 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③酒精;⑤二氧化碳符合; 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 物和大部分盐,①FeCl3;⑥碳酸氢钠固体;⑨Na2CO3 都是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⑧纯醋酸是弱电解 质; 其中能导电的是②⑦;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⑤;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①⑥⑨;属于弱电解质的 是⑧。 (2)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 -。 (3)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O3 - +CH3COOH=CH3COO-+H2O+CO2↑。 (4)②稀 NaOH 溶液和⑦稀盐酸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强电解质 NaCl 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这两种物质的序号是②⑦; (5)现取 0.1mol 样品⑨Na2CO3,逐滴加入⑦稀盐酸,现象为一开始没有气泡,加入一定量的 稀盐酸后,产生气泡,其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 2-=HCO3 -,HCO3 -+H+=H2O+CO2↑。完 全反应时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辨析、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抓住电解质 必须是化合物,抓住弱电解质的特征“部分电离”,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完全电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5)Na2CO3 与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 26.用双线桥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__________ ②3Cl2+6KOH===5KCl+KClO3+3H2O_________ 【 答 案 】 (1). (2). 【解析】 【详解】①氧化还原反应 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中失电子的元素是铜元素, 化合价升高 2 价,得电子的元素是氮元素,化合价降低 1 价,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合价升高数 目=转移的电子数目=2mol,电子转移情况为 ; ②3Cl2+6KOH═5KCl+KClO3+3H2O 中失电子的 Cl 元素化合价升高,得电子的 Cl 元素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降低数目=化合价升高数目=转移的电子数目=5,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 27.现有一瓶气体为 NH3,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2mol。 ①气体的质量为______,气体中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 mol。 ②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_____。 ③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④将气体甲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 500mL 溶液,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mol•L-1。 ⑤将④中所得溶液取出 100mL,加水稀释至 1000ml,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mol•L-1。 【答案】 (1). 3.4g (2). 0.6 (3). 0.2NA (4). 4.48L (5). 0.4 (6). 0.04 【解析】 【 详 解 】 ① 利 用 m=n×M , 氨 气 的 质 量 =0.2mol×17g/mol=3.4g , 氢 原 子 物 质 的 量 =0.2mol×3=0.6mol,故答案为 3.4g;0.6; ②利用 N=nNA,氨气分子数目=0.2mol×NAmol-1=0.2NA,故答案为 0.2NA; ③标况下,氨气体积=0.2mol×22.4L/mol=4.48L,故答案为 4.48L; ④0.2mol 氨气溶于水配成 500m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 0.2mol 500 10 L =0.4mol/L,故 答案为 0.4; ⑤令稀释后的浓度为 c,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0.1L×0.4mol/L=c×1L,解得 c=0.04mol/L,故答案为 0.04。 28.实验室需要 0.1 mol·L−1NaOH 溶液 500 mL。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 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 NaOH 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g。 (3)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 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 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5)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 2 次~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 NaOH 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 1 cm~2 cm 处 (6)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称量 NaOH 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答案】 (1). bd (2). 胶头滴管和 500mL 容量瓶 (3). 2.0g (4). A (5). ①③⑤ (6). BCAFED (7). BC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配制溶液时用到烧杯和玻璃棒,不会用到有漏斗和分液漏斗, 故选 bd,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胶头滴管和 500mL 容量瓶; (2)500mL 0.1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 NaOH 的质量为:40g·mol-1×0.1mol·L- 1×0.5L=2.0g; (3)容量瓶是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的精确仪器。它是一种带有磨口玻璃塞 的细长颈、梨形的瓶底玻璃瓶,颈上有刻度;使用时要先检验密闭性,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 溶质的溶解,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长时间或长期储存溶液; 对照 4 个选项,均正确; 故选 A。 (4)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①温度③容量⑤刻度线,故选①③⑤;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 摇匀、装瓶等,所以正确的顺序为:BCAFED; (6)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 c= n V 进行误差分析。 A.称量 NaOH 时,砝码错放在左盘,当不用游码时,对浓度没有影响,故 A 不选;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 小,溶液浓度偏低,故 B 选;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溶液被冲稀,故 C 选; D.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导致溶液体积偏低,溶液浓度偏高,故 D 不选; 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定容时要加水,对浓度没有影响,故 E 不选; 故选 B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明确溶液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骤是解题关 键,注意容量瓶使用方法,易错点(6)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 c= n V 进行误差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