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竞培中心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6 N:14 Na:23 Cu:64‎ 第I卷 (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早期科技从书《金石类》中提到:青矾(主要成分FeSO4·7H2O)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茂;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气凝得矾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矾中的水分子含有的是极性共价键 B.矾油溶液的pH小于7‎ C.青矾中铁元素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Ⅷ族元素 ‎ D.青矾的主要成分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也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B.合成氨的反应,移走生成物时,平衡右移,ν正增大,ν逆减小 C.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物一定是氯气 D.煤的汽化和液化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为化学变化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 B.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阴极反应式为Cu2++2e-=Cu C.在铁闸门上镀锌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电解池原理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a>b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无法判断平衡是否移动 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5、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 ‎4(S)+5H2O(l)ΔH=Q1kJ·mol-1;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1=Q2 B.Q1>Q2 C.Q1S,所以水溶液的酸性:HCl>H2S ‎(2)100℃、101KPa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40.69mol•L-1,则H2O(g)H2O(l)的△H=40.69mol•L-1 ‎ ‎(3)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2(g)=CO2(g) △H=-392kJ/mol,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2O(g)=CO(g)+H2(g) △H=+131kJ/mol CO(g)+1/2O2(g)=CO2(g) △H=-282kJ/mol,H2(g)+1/2O2(g)=H2O(g) △H=-241kJ/mol,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既能使炉火更旺,又能节省燃料。‎ ‎(4)白磷(P)的燃烧热为akJ/mol,则白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P(s)+5O2(g)=2P2O5 (s) △H=-4akJ/mol ‎(5)固体NH5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2个或8个电了的稳定结构,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 A.(1)(4) B.(2)(3) C.(3)(5) D.(5)‎ ‎7、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1NO2‎ ‎②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NO ‎ ‎③ 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②③⑤⑦ B.①③④⑤ C.①④⑥⑦ D.全部 ‎8、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NH3(g)+HI(g)       ②2HI(g)⇌H2(g)+I2(g)‎ 当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16 B.20‎ C.25 D.36‎ ‎9、国内某科技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Li+电池体系,该体系正极采用含有I-、Li+的水溶液,负极采用固态有机聚合物,电解质溶液采用LiNO3溶液,聚合物离子交换膜作为隔膜将液态正极和固态负极分隔开(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I3-是I2与I-的加和,在溶液中为黄色)‎ A.图甲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图乙是电池充电原理图 B.放电时,正极液态电解质溶液的颜色加深 C.充电时,Li+从右向左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e-=+2nLi+‎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 ‎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S2−>Se2− ‎ ‎⑥酸性:HNO3>H3PO4‎ A.①③ B.②④ C.③⑥ D.⑤⑥‎ 化合物 葡萄糖 H2O(l)‎ CO2‎ 生成热(kJ/mol)‎ ‎1 259.8‎ ‎285.8‎ ‎393.5‎ ‎11、物质的生成热可定义为:由稳定单质生成1 mol物质所放出的热量,如CO2气体的生成热就是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已知下列几种化合物的生成热分别是:(见表格)则1 kg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最多可提供的能量为:‎ A.3 225 kJ B.15 644 kJ C.6 999 kJ D.2 816 kJ ‎1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 B.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正极质量增大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为2NO3-+6H2O+10e-=N2↑+12OH-‎ D.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 mol电子,则交换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10.4 g ‎13、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3H2NH3 ∆H=-92.4kJ·mol-1)‎ 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的浓度(mol·L-1)‎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 B.α1+α3 =1 C.a+b=92.4 D.2p2a>c C.若T2>T1,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反应速率a>b>c ‎15、少量铁片与l00mL 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H2O  ②加KNO3溶液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入少量铁粉 ⑤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⑧改用10mL 0.1mol/L盐酸 A.①⑥⑦ B.③⑤ C.③⑦⑧ D.③④⑥⑦⑧‎ ‎16、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B、11B,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80,则对硼元素中10B质量分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A.20%   B.略大于20% ‎ ‎ C.略小于20%   ‎ ‎ D.80% 1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其中只有Z为金属元素,X、Y、Z同周期且位于不同奇数族,Z、W同主族,Y、Z的原子序数相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Z的简单阳离子半径 B.非金属性:X>Y,所以X和Y分别对应含氧酸的酸性:X一定强于Y C.X、 Y形成的单质一定都是双原子分子 D.Z、W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18、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 △H1。现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H2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图1:温度分别为300℃ 、500℃的密闭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图2:温度分别为Tl~T5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甲醇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1>0,且K1>K2‎ B.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加压 C.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8molCO, 0.6molH2,0.2molCH3OH,平衡正向移动 D.5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molCH3OH,重新平衡后,H2浓度和百分含量均增大 二、填空题(共46分)‎ ‎19、(每空1分,共9分)(1)50mL 0.5mol/L的盐酸和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可计算中和热,若实验前后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反应前两溶液的温度均为t1℃,混合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为t2℃,反应溶液的比热容为C=4.18K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水的形成过程: ‎ ‎(3)假定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那么周期表也是有限的。根据元素周期律作出一些假说和预测:预测第八、第九周期若排满可含有 ‎ 种元素;由周期表中每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种类,预测周期表中应该有 种非金属元素,还有 种未发现,未发现的非金属元素应处在周期表中 周期 族。‎ ‎(4)工业制备铝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 ‎(5)工业合成氨的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以上条件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20、(8分,每空1分)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一个甲醚(C2H6O,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为CO2和H2O)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2分)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2)铁电极为____(填“阳极”或“阴极”),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_____.‎ 假设乙装置中氯化钠溶液足够多,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m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阳离子交换膜左侧溶液质量将________(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且变化了___克。‎ ‎(6)若将乙装置中铁电极与石墨电极位置互换,其他装置不变,此时乙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每空1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钠、镁、铝都可以用于制备储氢的金属氢化物。‎ ‎① NaH是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② NaAlH4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NaAlH4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分)。‎ Ⅱ.为验证氯、溴、碘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①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②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④……‎ ‎(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④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过程③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2、(15分,每空2分)I、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⑴反应I:C(s) + H2O(g)CO(g) + H2(g) ΔH = +135 kJ·mol-1,通入的氧气会与部分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能量转化及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 。‎ ‎⑵反应II:CO(g) + H2O(g) CO2(g) + H2(g) ΔH = −41 kJ·mol-1。图1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水蒸气与CO物质的量之比)与CO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关系。‎ ‎① 判断T1、T2和T3的大小关系: 。(从小到大的顺序)‎ ‎② 若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为0.8,经煤气化反应I和水气变换反应II后,得到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反应II应选择的温度是 (填“T1”或“T2”或“T3”)。‎ ‎⑶① 甲烷化反应IV发生之前需要进行脱酸反应III。煤经反应I和II后的气体中含有两种酸性气体,分别是H2S和 (1分)。‎ ‎ ② 工业上常用热碳酸钾溶液脱除H2S气体得到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 图1 图2 图3‎ II、利用甲烷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将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可利用的化学品,其能源和环境上的双重意义重大。该技术中的化学反应为:‎ CH4 (g)+3CO2 (g)2H2O(g)+4CO(g) DH>0‎ 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原理示意如图2:‎ ‎⑷过程II,实现了含氢物种与含碳物种的分离。生成H2O(g)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⑸假设过程I和过程II中的各步均转化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过程I和过程II中均含有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II中使用的催化剂为Fe3O4 和CaCO3‎ c.若过程I投料=1,可导致过程II中催化剂失效 ‎(6)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2 mol CH4(g)和4.8 mol CO2(g),发生反应CH4 (g)+3CO2 (g)2H2O(g)+4CO(g) H>0,实验测得,反应吸收的能量和甲烷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像如图3。计算该条件下,此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_。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D B D B D C B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B D C A C C D C 化学答案简版 ‎19、(1)16720(t2-t1)kJ/mol (2)(3)50 23 1 7 0 ‎ ‎(4)2Al2O3=4Al+3O2↑(条件点解) (5)高压 ‎20、 (1). CH3OCH3 - 12e- + 16OH- == 2CO32-+ 11H2O (2). 阴极 (3). 2Cl--2e-=Cl2↑ (4). 减小 (5). 12.8 (6). 增大 (7). 0.88 (8). Fe+2H2O  Fe(OH)2↓+H2↑‎ ‎21、Ⅰ.(1)钾 铝 铝 ‎ ‎(2)S2−+Cl2===S↓+2Cl− ‎ ‎(3)NaH NaAlH4+2H2O===NaAlO2+4H2↑ ‎ Ⅱ.(1)2MnO+16H++10Cl−===2Mn2++5Cl2↑+8H2O ‎ ‎(2)淀粉KI试纸变蓝 ‎ ‎(3)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 ‎(6)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2、(15分)‎ I、(1)氧气与碳发生燃烧反应放热,‎ 放出的热被可逆反应吸收利用,促进反应正向移动(2分)‎ ‎(2)① T1 < T2 < T3 (2分)② T3 (2分)‎ ‎(3)①CO2(1分)② CO32- + H2S HS - + HCO3- (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