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高考化学一轮考评特训:单元检测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高考】2021高考化学一轮考评特训:单元检测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www.ks5u.com 单元检测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四川成都实验中学期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肉类等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使其永远不变质 B.吸热反应中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因而没有利用价值 C.夏天面粉发酵速率与冬天面粉发酵速率相差不大 D.茶叶等包装中加入的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储存时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aC2(s) +N2(g)===CaCN2(s)+C(s)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该反应的ΔH<0‎ B.若电工在操作中将铝线与铜线直接相连,会导致铜线更快被氧化 C.向水中加入NaHCO3或NaHSO3固体后,水的电离程度均增大 D.合成氨工业中,通常将氨及时液化分离出去以加快反应速率 ‎3.[2019·福建长汀一中、连城一中等六校联考]下列事实与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 A.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红色变浅 B.加热MgCl2·6H2O最终得到Mg(OH)Cl C.将FeS2矿石粉碎更有利于焙烧制备SO2气体 D.NO2气体经过降温和加压形成无色液体 ‎4.[2019·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经2 min后达到平衡,NH3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5v正(O2)=4v逆(NO)‎ B.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NO表示是0.3 mol·L-1·min-1‎ C.由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可判定达到平衡 D.由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可判定达到平衡 ‎5.甲、乙是两种氮的氧化物且所含元素价态相同,某温度下甲、乙相互转化时其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N2O4‎ B.a点处于平衡状态 C.t1~t2时间内v正(乙)<v逆(甲)‎ D.反应进行到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凡是熵增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C.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7.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Z(?)+W(?)X(g)+Y(?) ΔH,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Z和W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个为气体 B.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 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不相等 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8.两个体积相同带活塞的容器,分别盛装一定量的NO2和Br2(g),NO2和Br2(g)都为红棕色,两容器中颜色深浅程度相同,迅速将两容器同时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如图),假设气体不液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过程中,颜色突然加深,然后逐渐变浅,最终颜色比原来的浅 B.a′、b′的颜色一样深 C.a′的压强比a的压强的2倍要小,b′的压强为b的压强的2倍 D.a′中的c(NO2)一定比b′中的c(Br2)小 ‎9.400 ℃时,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至a点,v(H2)=1 mol·L-1·min-1‎ B.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ΔH>0‎ C.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减小压强 D.4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125‎ ‎1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2C(g) ΔH=a kJ·mol-1。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甲 乙 丙 容积 ‎0.5 L ‎0.5 L ‎1.0 L 温度 T1‎ T2‎ T2‎ 反应物 ‎1.5 mol A ‎1.5 mol A ‎6 mol A ‎2 mol B 起始量 ‎0.5 mol B ‎0.5 mol B A.10 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10 mol·L-1·min-1‎ B.a>0,x=1‎ C.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8‎ D.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丙>乙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2019·湖南五市十校联考]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与2 mol Y发生反应:X(g)+2Y(g)aZ(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温度或容器体积),X的转化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3‎ B.T2>T1‎ C.A点对应的反应速率:3v正(X)=v逆(Z)‎ D.A、B两点对应的反应速率:v(A)>v(B)‎ ‎12.工业上以CH4为原料制备H2的原理为CH4(g)+H2O(g)CO(g)+3H2(g)。在一定条件下向a、b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均通入1.1 mol CH4(g)和1.1 mol H2O(g),测得两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别如图中a和b所示。已知容器a的体积为10 L,温度为T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器a中CH4从反应开始到恰好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 mol·L-1·min-1‎ B.a、b两容器的温度可能相同 C.在达到平衡前,容器a的压强逐渐增大 D.该反应在Ta下的平衡常数为27(mol·L-1)2‎ ‎13.已知:(HF)2(g)2HF(g) ΔH>0,平衡体系的总质量m(总)与总物质的量n(总)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1>T2‎ B.平衡常数:K(a)=K(b)<K(c)‎ C.反应速率:v(b)>v(a)‎ D.当=30 g·mol-1时,n(HF):n[(HF)2]=2:1‎ ‎14.在一定温度下,将0.40 mol NO和0.20 mol CO充入一个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0,反应过程中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0~6 min内v(CO2)约为1.3×10-3 mol·L-1·min-1‎ B.第8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 C.该反应在第二次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约为3.44 L·mol-1‎ D.该反应在8~12 min内CO的转化率为33.3%‎ ‎15.一定压强下,向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2Cl2(g)和1 mol Cl2,发生反应:S2Cl2(g)+Cl2(g)2SCl2(g)。Cl2与SCl2的消耗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达到平衡后再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A、B、C、D四点对应状态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 D.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l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工业上,利用Ga(s)与NH3(g)合成固体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s)]同时生成H2(g)。该反应中,消耗0.2 mol镓放出热量为3.08 kJ。‎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镓和氨气发生反应,氨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温度升高,NH3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判断:p1______p2(填“>”“<”或“=”)。‎ ‎(3)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的镓和一定量氨气,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不同时刻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物质的量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NH3/mol ‎5.0‎ ‎4.0‎ ‎3.0‎ ‎2.5‎ ‎2.0‎ ‎2.0‎ ‎0~20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17.(14分)炽热的碳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C(s)+H2O(g)H2(g)+CO(g),该反应对煤的综合利用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 ‎(1)已知碳(石墨)、H2、CO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1、285.8 kJ·mol-1、283 kJ·mol-1,又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则C(s)+H2O(g)CO(g)+H2(g)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活性炭,并充入x mol H2O(g)发生上述反应,反应时间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总压强/100 kPa ‎1.0‎ ‎1.2‎ ‎1.3‎ ‎1.4‎ ‎1.4‎ ‎①平衡时,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H2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保持恒温、恒压,向容器内充入少量N2,H2O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保持恒温、恒容,在40 min时再充入H2,50 min时再次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物质X为________。‎ ‎②50 min时,CO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 ‎③40~50 min内H2O(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18.(14分)[2019·辽宁五校联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2NO(g) ΔH1=+180.5 kJ·mol-1‎ 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 ‎2C(s)+O2(g)===2CO(g) ΔH3=-221 kJ·mol-1‎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2O5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反应:2N2O5(g)4NO2(g)+O2(g),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N2O5,测得N2O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t/min ‎0‎ ‎1‎ ‎2‎ ‎3‎ ‎4‎ ‎5‎ c(N2O5)/(mol·L-1)‎ ‎1.00‎ ‎0.71‎ ‎0.50‎ ‎0.35‎ ‎0.25‎ ‎0.17‎ ‎①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为p0,第2 min时体系压强为p1,则p1p0=________。2~5 min内用NO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O5进行该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NO2和O2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b.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c.2v正(NO2)=v逆(N2O5)‎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Kp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分压来表示的平衡常数,即将K表达式中平衡浓度用平衡分压代替。已知反应:NO2(g)+CO(g)NO(g)+CO2(g),该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p(NO2)·p(CO),逆反应速率v逆=k逆·p(NO)·p(CO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P为________(用k正、k逆表示)。‎ ‎(4)如图是在密闭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后,在200 ℃、400 ℃、600 ℃下,合成NH3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 ‎②M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 ‎(5)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废气,用如图方法可获得H2SO4。写出电解的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2019·湖南益阳、湘潭调研考试]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熔点-138.5 ℃,沸点-23.6 ℃,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CO、H2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如下:①CO(g)+2H2(g)CH3OH(g) ΔH1=-90.0 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 ΔH2=-20.0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O(l)===H2O(g) ΔH=+44.0 kJ·mol-1,若由合成气CO、H2制备1 mol CH3OCH3(g),且生成H2O(l),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模拟该制备原理:500 K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和6 mol H2,5 min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c(H2)=1.8 mol·L-1,c(CH3OCH3)=0.2 mol·L-1,此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用CH3OH表示反应①的速率是________mol·L-1·min-1,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填数值)。‎ ‎(3)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如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了温度 C.达到新平衡后体系的压强不变 D.容器中CH3OCH3的体积分数减小 ‎(4)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投料比充入CO(g)和H2(g)进行反应①,平衡时CO(g)和H2(g)的转化率如图1所示,则a=________(填数值)。‎ ‎(5)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2所示,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盐(如熔融K2CO3),其中CO2会参与电极反应。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1)键能是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N≡N O===O N—N N—H O—H 键能/(kJ·mol-1)‎ ‎946‎ ‎497‎ ‎193‎ ‎391‎ ‎463‎ 写出1 mol气态肼(H2N-NH2)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焦炭还原NO的反应为2NO(g)+C(s)N2(g)+CO2(g),向容积均为1 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 ℃、400 ℃、T ℃)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测得各容器中n(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 t/min ‎0‎ ‎10‎ ‎20‎ ‎30‎ ‎40‎ n(NO)(甲容器)/mol ‎2.00‎ ‎1.50‎ ‎1.10‎ ‎0.80‎ ‎0.80‎ n(NO)(乙容器)/mol ‎1.00‎ ‎0.80‎ ‎0.65‎ ‎0.53‎ ‎0.45‎ n(NO)(丙容器)/mol ‎2.00‎ ‎1.45‎ ‎1.00‎ ‎1.00‎ ‎1.00‎ ‎①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乙容器中的反应在60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则0~60 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 ‎(3)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 mol NO2和足量焦炭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C两点用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关系:Kc(A)________(填“<”“>”或“=”)Kc(C)。‎ ‎②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A”“B”或“C”)点。‎ ‎③B点时该反应用压强表示的平衡常数Kp(B)=________(填数值,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进行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单元检测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D 降低温度,可以减缓肉类等食品腐败变质的速率,但不能保证其永远不变质,A项错误;吸热反应也有利用价值,比如碳酸钙分解可以制备生石灰,也可以通过吸热反应吸收热量降低环境温度,B项错误;夏天温度高,面粉发酵速率快,冬天温度低,面粉发酵速率慢,C项错误;茶叶等包装中加入的还原性铁粉,可以吸收茶叶等包装中的O2,降低了O2的浓度,减慢了茶叶变质的速率,D项正确。‎ ‎2.A 该反应为熵减反应,其ΔS<0,若该反应能自发进行,根据ΔG=ΔH-TΔS<0可知,ΔH<0,A正确;若电工在操作中将铝线与铜线直接相连,相当于形成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铝比铜活泼,铝作原电池的负极,若形成原电池,铝先被氧化,B错误;由于NaHCO3中HC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促进了水的电离,而NaHSO3中HSO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抑制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C错误;合成氨工业中,通常将氨及时液化分离出去,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促进合成氨的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D错误。‎ ‎3.C 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溶液的碱性减弱,红色变浅,与水解平衡的移动有关,A错误;镁离子水解,水解吸热,加热MgCl2·6H2O最终得到Mg(OH)Cl,与水解平衡的移动有关,B错误;将FeS2矿石粉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焙烧制备SO2气体,与平衡移动原理无关,C正确;NO2气体经过降温和加压形成无色液体,与2NO2N2O4的平衡移动有关,D错误。‎ ‎4.D 平衡时:4v正(O2)=5v逆(NO),A错误;2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用NO表示是0.3 mol·L-1·min-1,B错误;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并且体系体积恒定,则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压强是变量,变量不变,可判定达到平衡,D正确。‎ ‎5.C 0~t1时间段内,乙的浓度降低了0.2 mol·L-1,甲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即发生反应N2O42NO2,甲为NO2,乙为N2O4,A错误;t2~t3时间段内,N2O4浓度在不断增加,a点时对应反应在向生成N2O4的方向进行,反应没有达到平衡,B错误;t1~t2时间段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v正(N2O4)=v逆(NO2),即2v正(乙)=v逆(甲),C正确;t2时刻,甲的浓度发生突变,然后逐渐减小,乙的浓度在原平衡的基础上逐渐增大,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甲的浓度,D错误。‎ ‎6.A 升高温度,增加了体系的能量,使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将原来部分非活化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两个判据:焓判据和熵判据,不能仅由一个判据就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若反应熵增、放热,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若反应熵增、吸热,根据ΔG=ΔH-TΔS,反应进行的方向由温度决定,B错误;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并非全是有效碰撞,C错误;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历程而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D错误。‎ ‎7.D 根据图像变化可知,正反应速率不随反应时间和压强改变而改变,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和压强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反应物Z和W都不是气体,A错误;若只有X为气体,则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相等,B错误;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该温度下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X),只要温度不变,K不变,则c(X)不变,t1~t2时间段与t3‎ 时刻后的X浓度相等,C错误;该反应在温度为T0以上时才能自发进行,反应的ΔS>0,根据ΔG=ΔH-TΔS<0,反应的ΔH>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正确。‎ ‎8.C 在a→a′过程中,增大压强,平衡2NO2N2O4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不论平衡如何移动,新平衡建立后,各物质的浓度均比原平衡的大,NO2的浓度大于原平衡的浓度,颜色比原平衡深,A错误。b→b′过程中,不存在Br2(g)的平衡转化,容器b′的颜色比a′深,B错误。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要减弱压强的改变,a′的压强比a的压强的2倍要小。b′中不存在平衡移动,其压强为b的2倍,C正确。两者颜色一样深,并不意味着c(NO2)和c(Br2)相等,a′中的c(NO2)不一定比b′中的c(Br2)小,D错误。‎ ‎9.A v(H2)===1 mol·L-1·min-1,故A项正确;若该反应ΔH>0,升高温度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应小于400 ℃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与图像不符,故B项错误;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达到平衡所用时间较长,但图中曲线Ⅱ对应的反应速率较大,达到平衡所用时间较短,与图像不符,故C项错误;400 ℃时,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2 mol,根据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可知,平衡时,c(CO2)==2 mol·L-1,c(H2)==1 mol·L-1,c(CH3OH)==1 mol·L-1,c(H2O)==1 mol·L-1,则K===0.5,故D项错误。‎ ‎10.C A项,由题图可知,10 min内,甲容器C的浓度变化量为1.0 mol·L-1,则v(C)==0.1 mol·L-1·min-1,v(A)=v(C)=0.05 mol·L-1·min-1,错误。B项,由题图知,乙容器中反应比甲容器中反应先达到平衡,故温度T1<T2,但甲容器中C的平衡浓度比乙容器中的大,说明升温不利于物质C的生成,即升温平衡左移,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0;比较乙、丙容器中反应可知,丙容器中的各物质起始浓度是乙容器中的两倍,平衡时,丙容器中C的浓度也是乙容器中的两倍,即乙与丙为等效平衡,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x=1,错误。C项,以乙容器中反应为例,根据三段式法可得:‎ ‎         A(g) + B(g)2C(g)‎ 起始浓度/(mol·L-1) 3 1 0‎ 变化浓度/(mol·L-1) 0.5 0.5 1.0‎ 平衡浓度/(mol·L-1) 2.5 0.5 1.0‎ K===0.8,正确。D项,乙与丙为等效平衡,平衡时两容器中物质C的体积分数相等,错误。‎ ‎11.AC 改变压强,X的转化率不变,说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a=3。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X的转化率减小,故T1>T2,所以v(B)>v(A)。‎ ‎12.B 观察两容器中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a和b可知,当CO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时便达到平衡状态,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用了4 min,b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用了6.5 min,两个容器中反应快慢不同。用三段式分析a容器中各物质的相关量:‎ ‎    CH4(g)+H2O(g)CO(g)+3H2(g)‎ 起始量(mol)  1.1   1.1    0   0‎ 变化量(mol) 1.0 1.0 1.0 3.0‎ 平衡量(mol) 0.1 0.1 1.0 3.0‎ 容器a中CH4从反应开始到恰好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CH4)==0.025 mol·L-1·min-1,A正确;投入相同的反应物,a和b达到平衡状态所用时间a<b,平衡时CO物质的量a>b,所以a、b两容器中反应温度一定不同,B错误;在恒温恒容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量不断增加,体系的压强逐渐增大,C正确;该反应在Ta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27(mol·L-1)2,D正确。‎ ‎13.AC 由图像可知,b、c两个点的压强相同,T2温度下c点对应的平均摩尔质量大于 T1温度下b点对应的平均摩尔质量,即T2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22v(Cl2),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ΔH<0,B、C均正确。该反应的ΔH<0,根据ΔH=Ea(正反应)-Ea(逆反应)<0可得,Ea(正反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