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8届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实验班)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实验班)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实验班) ‎ ‎ ‎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二者的OH﹣浓度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B.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两倍,则盐酸中的H+浓度是醋酸的两倍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D.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2.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强电解质熔化时都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D.强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强电解质弱 ‎3.在含有酚酞的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4.醋酸是电解质,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组合是(  )‎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 ‎②醋酸溶液能导电 ‎③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 ‎④0.1mol•L﹣1醋酸溶液的pH比0.1mol•L﹣1盐酸的pH大 ‎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⑥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反应,开始醋酸产生H2速率慢.‎ A.②⑥ B.③④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 ‎5.有关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溶液和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l×10﹣11 mol•L﹣1‎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 C.中和同体积的这两种酸溶液所需要NaOH物质的量也相等 D.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等 ‎6.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7.室温下等体积混合0.1mol•L﹣1的盐酸和0.06mol•L﹣1的Ba(OH)2溶液后,溶液的pH等于(  )‎ A.2.0 B.12.3 C.1.7 D.12.0‎ ‎8.将pH=6的盐酸与pH=4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OH﹣)最接近于(  )‎ A.0.5×(10﹣8+10﹣10)mol•L﹣1 B.(10﹣8+10﹣10)mol•L﹣1‎ C.(1×10﹣5﹣5×10﹣14)mol•L﹣1 D.2×10﹣10mol•L﹣1‎ ‎9.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溶液的pH依次为8、9、10,则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 A.Z﹣+H2O⇌HZ+OH﹣ B.HY⇌H++Y﹣‎ C.常温下,电离程度:HX>HY>HZ D.Z﹣+HX⇌HZ+X﹣‎ ‎10.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 B.20mL 0.1mol/L CH3COONa溶液与10mL 0.1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c(OH﹣)‎ D.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H+)+c(CH3COOH)‎ ‎11.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SO32﹣)+c(HSO3﹣)+c(H2SO3)‎ C.c(Na+)+c(H+)=2c(SO32﹣)+c(HSO3﹣)+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 ‎12.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 0.1mol/L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13.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 A.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易转化为AgI 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不低于×10﹣11 mol•L﹣1‎ D.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14.已知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的溶解度.要除去混在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以边搅拌边加入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 A.Na2CO3 B.NaOH C.Mg(OH)2 D.NH3•H2O ‎15.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的醋酸溶液至0.01mol/L,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B.‎ C.‎ D.、‎ ‎16.25时,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与体积为Vb ‎、pH=b的某一元强碱溶液均匀混合后,溶液的pH=7,已知b=6a,Va<Vb下列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可能等于1 B.a一定大于2 C.a一定小于2 D.a一定等于2‎ ‎17.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比是(  )‎ A.1:9 B.1:1 C.1:2 D.1:4‎ ‎18.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19.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是(  )‎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 ‎③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未充满溶液,滴定终点充满溶液;‎ ‎④取碱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未充满溶液,滴定终点充满溶液;‎ ‎⑤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⑥滴定时摇晃锥形瓶将液体溅出瓶外;‎ ‎⑦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出液体,溅至锥形瓶外;‎ ‎⑧读取标准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A.②④ B.①③⑤⑦ C.④⑧ D.②④⑥⑧‎ ‎2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硫酸氢钠,③醋酸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硫酸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④①②⑤⑥③ B.⑥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④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⑥⑤‎ ‎21.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 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 ‎22.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pH=1的硝酸溶液加水稀释,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B.合成氨工作中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23.室温时,M(OH)2(s)⇌M2+(aq)+2OH﹣(aq)K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  )‎ A. lg() B. lg() C.14+lg() D.14+lg()‎ ‎24.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25.为了配制NH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 ‎①适量的HCl;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 ④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25℃时NH4CN水溶液显碱性,则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K(NH3•H2O)>K(HCN)‎ B.25℃时,Mg(OH)2固体在20mL 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 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C.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4.5‎ D.NaHCO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NaHCO3固体 ‎ ‎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8分)‎ ‎27.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 ‎(1)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当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8.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FeCl3+3H2O⇌Fe(OH)3+3HCl;△H>0‎ ‎(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向这种液体中加入稀H2SO4产生的现象为:  .‎ ‎(2)不断加热FeCl3溶液时,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  .‎ ‎(3)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产生浑浊,应  .‎ ‎29.已知CH3COONH4溶液显中性.25℃时,0.1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的醋酸根离子,抑制醋酸分子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mol•L﹣1‎ 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  (填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CH3COOKB.CH3COONH4C.NH3D.NaHCO3‎ ‎(2)若甲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现有①硫酸铜晶体 ②碳酸钙固体 ③纯磷酸 ④硫化氢 ⑤三氧化硫 ⑥金属镁 ⑦石墨 ⑧固态苛性钾 ⑨氨水 ⑩熟石灰固体,其中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常温下能导电的是  .‎ ‎31.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在25℃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红色;若pH>7,试纸变蓝色.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用pH计.pH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中H+的浓度来测定溶液的pH.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 ‎(1)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H>0,现欲使平衡向左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  (填字母).‎ A.向水中加入NaHSO4B.向水中加入NaClC.加热水至100℃D.在水中加入KOH ‎(2)现欲测定100℃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  色,溶液显  性(填“酸”“碱”或“中”);若用PH计测定,则pH  7(填“>”“=”或“<”).‎ ‎(3)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7(填>,<,=),离子方程式为  .‎ ‎32.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填具体数值); 该温度  常温(填“<”“>”“=”).‎ ‎(2)该温度下0.01mol/L NaOH溶液的pH为  .‎ ‎(3)除了用pH外,科学家还建议用酸度(AG)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AG=.则该温度下,0.01mol/L盐酸的酸度AG=  .‎ ‎33.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烧碱样品5.0g,将样品配成250mL的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  .(填仪器)‎ ‎(2)取10.00mL待测液,用  量取注入锥形瓶中(填仪器),加酚酞溶液,用0.2000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 ‎(3)根据下列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  (准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0‎ 第三次 ‎10.00‎ ‎4.20‎ ‎25.70‎ ‎(4)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实验班)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二者的OH﹣浓度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B.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两倍,则盐酸中的H+浓度是醋酸的两倍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D.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氢氧化钠是强碱,完全电离,氨水是弱碱,部分电离,加水会促进电离平衡右移;‎ B、醋酸是一元弱酸,其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酸的浓度;‎ C、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受离子浓度大小的影响;‎ D、中和盐酸和醋酸需要的氢氧化钠的体积和酸的物质的量的大小有关.‎ ‎【解答】解:A、将NaOH溶液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氢氧化钠的OH﹣浓度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但是氨水的OH﹣浓度要比原来的一半大,故A错误;‎ B、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两倍,则盐酸中的H+浓度比醋酸的两倍还要大,故B错误;‎ C、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受离子浓度大小的影响,和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故C错误;‎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物质的量是一样的,二者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 ‎ ‎2.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强电解质熔化时都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D.强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强电解质弱 ‎【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分析】A.根据物质类别与强弱电解质的关系分析;‎ B.根据物质溶解性与强弱电解质的关系分析;‎ C.根据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分析;‎ D.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 ‎【解答】解:A、HCl等共价化合物也属于强电解质,故A错误;‎ B、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误;‎ C、强电解质熔化时不一定电离,如液态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溶液中含有电解质分子,故C错误;‎ D、强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氢氧化钠不导电;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和电解质的强弱无直接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 ‎ ‎3.在含有酚酞的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 A.变蓝色 B.变深 C.变浅 D.不变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从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后氨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进行判断.‎ ‎【解答】解:因氨水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则酚酞遇碱变红,当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后,NH4+离子浓度增大,根据同离子效应,加入NH4Cl后,氨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抑制氨水电离,从而c(OH﹣)变小,颜色变浅.‎ 故选:C.‎ ‎ ‎ ‎4.醋酸是电解质,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组合是(  )‎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 ‎②醋酸溶液能导电 ‎③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 ‎④0.1mol•L﹣1醋酸溶液的pH比0.1mol•L﹣1盐酸的pH大 ‎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⑥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反应,开始醋酸产生H2速率慢.‎ A.②⑥ B.③④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 ‎【考点】弱电解质的判断.‎ ‎【分析】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要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只要证明醋酸部分电离即可,可以根据一定浓度醋酸溶液的pH值、强酸制取弱酸、醋酸钠溶液的pH值等方面判断.‎ ‎【解答】解: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说明醋酸溶解性强,但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则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错误;‎ ‎②醋酸溶液能导电,说明醋酸是电解质,但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错误;‎ ‎③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说明醋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正确;‎ ‎④0.1mol•L﹣1醋酸溶液的pH比0.1mol•L﹣1盐酸的pH大,说明醋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正确;‎ ‎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说明醋酸酸性大于碳酸,因为碳酸是弱酸,所以不能说明醋酸是强酸还是弱酸,故错误;‎ ‎⑥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反应,开始醋酸产生H2速率慢,说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盐酸,HCl是强电解质,则醋酸是弱电解质,故正确;‎ 故选C.‎ ‎ ‎ ‎5.有关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溶液和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l×10﹣11 mol•L﹣1‎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 C.中和同体积的这两种酸溶液所需要NaOH物质的量也相等 D.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等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所以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c(CH3COOH)>c(HCl),‎ A.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等于溶液中c(OH﹣);‎ B.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醋酸电离;‎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需要的n(NaOH)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D.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片,生成氢气体积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解答】解:醋酸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所以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c(CH3COOH)>c(HCl),‎ A.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等于溶液中c(OH﹣)==mol/L=l×10﹣11 mol•L﹣1,水的离子积常数和溶液的pH相等,所以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相等,故A正确;‎ B.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醋酸电离,所以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而HCl不再电离出氢离子,导致稀释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所以醋酸pH小于HCl,故B错误;‎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需要的n(NaOH)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体积、pH相等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所以醋酸消耗NaOH多,故C错误;‎ D.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片,生成氢气体积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pH、体积相等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所以醋酸生成氢气多,故D错误;‎ 故选A.‎ ‎ ‎ ‎6.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分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若溶液呈中性,反应后的溶液中应存在c(H+)=c(OH﹣)=mol/L.‎ ‎【解答】解:A.因酸碱的强弱未知,a=b,只能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但如为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则溶液不呈中性,故A错误;‎ B.因温度未知,则pH=7不一定为中性,故B错误;‎ C.混合溶液中,c(H+)=mol/L,根据c(H+)•c(OH﹣)=KW,可知溶液中c(H+)=c(OH﹣)═mol/L,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 D.任何溶液都存在电荷守恒,即c(H+)+c(B+)=c(OH﹣)+c(A﹣),不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 ‎ ‎7.室温下等体积混合0.1mol•L﹣1的盐酸和0.06mol•L﹣1的Ba(OH)2溶液后,溶液的pH等于(  )‎ A.2.0 B.12.3 C.1.7 D.12.0‎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分析】等体积混合0.1mol•L﹣1的盐酸和0.06mol•L﹣1的Ba(OH)2溶液混合,发生H++OH﹣=H2O,反应后OH﹣过量,假设体积都为1L,则混合体积为2L,计算c(OH﹣),可计算pH.‎ ‎【解答】解:假设体积都为1L,则1L0.1mol•L﹣1的盐酸中n(H+)=0.1mol,1L0.06mol•L﹣1的Ba(OH)2溶液n(OH﹣)=0.12mol,‎ 等体积混合发生H++OH﹣=H2O,‎ 反应后c(OH﹣)==0.01mol/L,则pH=12.‎ 故选D.‎ ‎ ‎ ‎8.将pH=6的盐酸与pH=4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OH﹣)最接近于(  )‎ A.0.5×(10﹣8+10﹣10)mol•L﹣1 B.(10﹣8+10﹣10)mol•L﹣1‎ C.(1×10﹣5﹣5×10﹣14)mol•L﹣1 D.2×10﹣10mol•L﹣1‎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分析】常温下,pH=6的盐酸溶液中c(H+)=10﹣6 mol/L、pH=4的盐酸溶液中c(H+)=10﹣4 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mol/L=5.05×10﹣5 mol/L,则溶液中c(OH﹣)=.‎ ‎【解答】解:常温下,pH=6的盐酸溶液中c(H+)=10﹣6 mol/L、pH=4的盐酸溶液中c(H+)=10﹣4 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mol/L=5.05×10﹣5 mol/L,则溶液中c(OH﹣)==mol/L≈2×10﹣10 mol/L,故选D.‎ ‎ ‎ ‎9.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溶液的pH依次为8、9、10,则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  )‎ A.Z﹣+H2O⇌HZ+OH﹣ B.HY⇌H++Y﹣‎ C.常温下,电离程度:HX>HY>HZ D.Z﹣+HX⇌HZ+X﹣‎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溶液的pH值依次为8、9、l0,溶液呈碱性,说明X﹣、Y﹣、Z﹣离子水解,对应酸HX、HY、HZ都是弱酸;且水解程度大小为X﹣<Y﹣<Z﹣;依据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 分析判断,对应酸HX、HY、HZ酸性强弱为:HX>HY>HZ.‎ ‎【解答】解:A、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溶液的pH值依次为8、9、l0,溶液呈碱性,说明X﹣、Y﹣、Z﹣离子水解,离子水解方程式为:Z﹣+H2O⇌HZ+OH﹣,故A正确;‎ B、X﹣、Y﹣、Z﹣离子水解,对应酸HX、HY、HZ都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写成水合氢离子的电离方程式为:HY+H2O⇌H3O++Y﹣,即:HY⇌H++Y﹣,故B正确;‎ C、X﹣、Y﹣、Z﹣离子水解,对应酸HX、HY、HZ都是弱酸;且水解程度大小为X﹣<Y﹣<Z﹣;依据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 分析判断,对应酸HX、HY、HZ酸性强弱为:HX>HY>HZ;电离度HX>HY>HZ,故C正确;‎ D、强酸制弱酸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HX═HZ+X﹣,故D错误;‎ 故选D.‎ ‎ ‎ ‎10.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 NaHCO3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 B.20mL 0.1mol/L CH3COONa溶液与10mL 0.1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H4+)+c(OH﹣)‎ D.0.1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H+)+c(CH3COOH)‎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分析】A.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 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 ‎【解答】解:A.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的溶质为0.05mol/L的Na2CO3,碳酸根离子两步水解都生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只有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所以c(HCO3﹣)<c(OH﹣),故A错误;‎ B.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但醋酸电离和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都较小,所以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 c(Cl﹣)>c(CH3COOH)>c(H+),故B正确;‎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呈碱性即c(OH﹣)>c(H+),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l﹣)+c(OH﹣)=c(H+)+c(NH4+),且c(OH﹣)>c(H+),所以c(Cl﹣)<c(NH4+),所以c(Cl﹣)+c(H+)<c(NH4+)+c(OH﹣),故C错误;‎ D.二者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OH﹣)=c(H+)+c(Na+),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CH3COO﹣)+c(CH3COOH),所以得c(OH﹣)=c(H+)+c(CH3COOH),故D错误;‎ 故选B.‎ ‎ ‎ ‎11.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SO32﹣)+c(HSO3﹣)+c(H2SO3)‎ C.c(Na+)+c(H+)=2c(SO32﹣)+c(HSO3﹣)+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分析】A、升高温度,会促进盐的水解;‎ B、根据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知识来回答;‎ C、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知识来回答;‎ D、根据水解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回答.‎ ‎【解答】解:0.1mol•L﹣1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32﹣+H2O⇌HSO3﹣+OH﹣,该过程是吸热过程.‎ A、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溶液的pH升高,故A错误;‎ 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SO32﹣)+2c(HSO3﹣)+2c(H2SO3),故B错误;‎ 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SO32﹣)+c(HSO3﹣)+c(OH﹣),故C正确;‎ D、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SO32﹣+H2O⇌HSO3﹣+OH﹣‎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SO32﹣)与c(Na+)均增大,故D正确.‎ 故选:CD.‎ ‎ ‎ ‎12.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 0.1mol/L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A.等浓度时强碱的pH最大,强碱弱酸盐中对应的酸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小;‎ B.稀释时强碱的变化程度大;‎ C.根据酸碱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来分析;‎ D.三种溶液的pH均为9,c(OH﹣)=10﹣5mol/L,c(NaOH)=10﹣5mol/L,但碳酸的酸性小于醋酸的酸性,所以c(Na2CO3)>c(CH3COONa)>10﹣5mol/L.‎ ‎【解答】解:A.等浓度时强碱的pH最大,强碱弱酸盐中对应的酸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小,碳酸的酸性小于醋酸的,所以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故A错误;‎ B.稀释时强碱的变化程度大,所以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③,故B错误;‎ C.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后,①中溶质为NaHCO3、NaCl,②中溶质为NaCl、CH3COOH,③中溶质为NaCl,HCO3﹣离子水解显碱性,所以pH最大的是①,故C正确;‎ D.三种溶液的pH均为9,c(OH﹣)=10﹣5mol/L,c(NaOH)=10﹣5mol/L,但碳酸的酸性小于醋酸的酸性,所以c(CH3COONa)>c(Na2CO3)>10﹣5mol/L,所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②>①>③,故D错误;‎ 故选C.‎ ‎ ‎ ‎13.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 A.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易转化为AgI 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C.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不低于×10﹣11 mol•L﹣1‎ D.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A.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角度分析;‎ B.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容易发生;‎ C.根据Ksp(AgCl)求出c(Ag+),再利用Ksp(AgI)求出碘离子的浓度;‎ D.根据沉淀转化原理分析.‎ ‎【解答】解:A.根据沉淀转化原理:溶解度小的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故A正确;‎ 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溶解度差别就越大,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物质容易发生,故B正确;‎ C.已知Ksp(AgCl)=1.8×10﹣10,则c(Ag+)==,c(I﹣)===×10﹣11mol/L,故C正确;‎ D.AgCl难溶,但是AgI溶解度更小,所以AgCl能转化为AgI,故D错误;‎ 故选D.‎ ‎ ‎ ‎14.已知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的溶解度.要除去混在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以边搅拌边加入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 A.Na2CO3 B.NaOH C.Mg(OH)2 D.NH3•H2O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Fe3+易水解生成沉淀,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促进Fe3+的水解,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已知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 的溶解度.要除去混在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加入Mg(OH)2粉末、MgO或MgCO3,调节溶液的pH,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故选C.‎ ‎ ‎ ‎15.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的醋酸溶液至0.01mol/L,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B.‎ C.‎ D.、‎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溶液中c(CH3COOH)减小,但醋酸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溶液中c(CH3COO﹣)、c(H+)都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c(OH﹣)增大,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溶液中c(CH3COOH)减小,但醋酸电离增大程度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溶液中c(CH3COO﹣)、c(H+)都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c(OH﹣)增大,‎ A.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溶液中n(CH3COOH)减小、nc(H+)增大,因为溶液体积相同,所以增大,故A正确;‎ B.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溶液中n(CH3COOH)减小、n(H+)增大,溶液体积相等,所以减小,故B错误;‎ C.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溶液中n(CH3COOH)减小,n(CH3COO﹣)增大,溶液体积相等,所以减小,故C错误;‎ D. =Ka,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 ‎ ‎16.25时,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溶液均匀混合后,溶液的pH=7,已知b=6a,Va<Vb下列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可能等于1 B.a一定大于2 C.a一定小于2 D.a一定等于2‎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分析】25时,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溶液均匀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同,依据此列式,结合题干条件计算分析.‎ ‎【解答】解:25时,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为Va×10﹣amol,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Vb×10﹣14+bmol,均匀混合后,溶液的pH=7,依据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同,Va×10﹣amol=Vb×10﹣14+bmol,Va:Vb=10﹣14+a+b,已知b=6a,Va<Vb,Va:Vb=10﹣14+7a<1,﹣14+7a<0.得到a<2,a一定小于2,‎ 故选C.‎ ‎ ‎ ‎17.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比是(  )‎ A.1:9 B.1:1 C.1:2 D.1:4‎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pH的简单计算.‎ ‎【分析】氢氧化钡和硫酸氢钠反应钡离子恰好沉淀,需要Ba(OH)2和NaHSO4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结合溶液的pH和溶液体积换算物质的量列式计算.‎ ‎【解答】解:pH=12的Ba(OH)2溶液中C(OH﹣)=10﹣2mol/L,设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x×10﹣2mol;反应的硫酸氢钠物质的量为0.5x×10﹣2mol;设硫酸氢钠溶液体积为y,‎ 依据反应Ba(OH)2+NaHSO4=BaSO4↓+H2O+NaOH,混合后溶液pH=11,计算得到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 所以得到: =10﹣3;‎ 得到x:y=1:4,‎ 故选D.‎ ‎ ‎ ‎18.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考点】中和滴定.‎ ‎【分析】A、根据曲线a可以看出盐酸溶液的pH=1,然后求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B、根据曲线P点时pH值来判断酸碱性;‎ C、根据曲线a的pH的变化趋势来判断; ‎ D、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 ‎【解答】解:A、根据曲线可以看出盐酸溶液的pH=1,pH=﹣lgC(H+)=1,所以C(HCl)=C(H+)=0.1mol/L,故A错误;‎ B、根据曲线可以看出P点时pH=7,说明溶液呈中性,反应恰好完全,故B正确;‎ C、曲线a的pH是由小到大,说明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溶液的曲线,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故D错误;‎ 故选:B.‎ ‎ ‎ ‎19.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是(  )‎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装液润洗;‎ ‎③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未充满溶液,滴定终点充满溶液;‎ ‎④取碱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未充满溶液,滴定终点充满溶液;‎ ‎⑤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⑥滴定时摇晃锥形瓶将液体溅出瓶外;‎ ‎⑦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出液体,溅至锥形瓶外;‎ ‎⑧读取标准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A.②④ B.①③⑤⑦ C.④⑧ D.②④⑥⑧‎ ‎【考点】中和滴定.‎ ‎【分析】根据c(NaOH)=及不当操作分析误差,若V(盐酸)偏小或V(NaOH)偏大,则测定结果偏低,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相当于稀释了盐酸,导致V(盐酸)偏大,c(NaOH)偏高,故①错误;‎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浓度偏小,所取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小,造成V(盐酸)偏小,c(NaOH)低,故②正确;‎ ‎③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未充满溶液,滴定终点充满溶液,造成V(盐酸)偏大,c(NaOH)偏高,故③错误;‎ ‎④取碱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未充满溶液,取完后,充满溶液,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小,造成V(盐酸)偏小,c(NaOH)低,故④正确;‎ ‎⑤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导致V(盐酸)偏大,c(NaOH)偏高,故⑤错误;‎ ‎⑥滴定时摇动锥形瓶时将液体溅出瓶外,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小,造成V(盐酸)偏小,c(NaOH)低,故⑥正确;‎ ‎⑦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出液体,溅至锥形瓶外,导致V(盐酸)偏大,c(NaOH)偏高,故⑦错误;‎ ‎⑧读取标准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造成V(盐酸)偏小,c(NaOH)低,故⑧正确;‎ 根据分析可知,使结果偏低的有:②④⑥⑧,‎ 故选D.‎ ‎ ‎ ‎2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硫酸氢钠,③醋酸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硫酸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④①②⑤⑥③ B.⑥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④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⑥⑤‎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现按照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组,再考虑电解质的强弱以及盐类水解的程度,可比较溶液的pH大小.‎ ‎【解答】解:①④属于酸,由于醋酸酸性比碳酸强,则pH①<④,②属于盐,但是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相当于一元强酸,酸性最强,所以pH:②<①<④;‎ ‎③⑤均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酸性:碳酸<醋酸,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碳酸钠>醋酸钠,即pH:③<⑤;‎ ‎⑥属于强酸强碱盐,显示中性,则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⑥③⑤.‎ 故选C.‎ ‎ ‎ ‎21.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 A.KCl B.Mg(OH)2 C.Na2CO3 D.MgSO4‎ ‎【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分析】根据盐类的水解和物质的溶解度思考.‎ ‎【解答】解:对于A和D,由于KCl和MgSO4溶于水并完全电离,所以n(Cl﹣)=n(SO42﹣)=0.1mol l(水电离出的OH﹣可忽略);对于B,B中的Mg(OH)2在水中难溶,故溶液中n(OH﹣)<0.1mol;对于C,在Na2CO3溶液中,由于CO32﹣+H2O⇌HCO3﹣+OH﹣,阴离子数目会增加,即阴离子物质的量大于0.1mol.由上分析,Na2CO3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最多,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 ‎ ‎22.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pH=1的硝酸溶液加水稀释,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B.合成氨工作中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D.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分析】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与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 ‎【解答】解:A.水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酸电离出氢离子而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pH=1的硝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则抑制水电离程度减小,所以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选;‎ C.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升高温度促进氯化铁水解,所以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不选;‎ D.碳酸钠水解生成碳酸氢钠和NaOH,升高温度催件碳酸钠水解,则溶液碱性增强,所以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好,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B.‎ ‎ ‎ ‎23.室温时,M(OH)2(s)⇌M2+(aq)+2OH﹣(aq)K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  )‎ A. lg() B. lg() C.14+lg() D.14+lg()‎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pH的简单计算.‎ ‎【分析】依据Ksp=c(M2+)c2(OH﹣)表达式和题干Ksp=a,C(M2+)=b mol•L﹣1,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结合溶液中离子积计算氢离子浓度和溶液pH;‎ ‎【解答】解:室温时,M(OH)2(s)⇌M2+(aq)+2OH﹣(aq),已知Ksp=a,c(M2+)=b mol•L﹣1,则c(OH﹣)==mol•L﹣1,‎ 所以c(H+)==mol•L﹣1,则pH=﹣lgc(H+)=14+lg();‎ 故选C.‎ ‎ ‎ ‎24.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根据图象找出可用来比较Fe(OH)3与Cu(OH)2溶度积常数点,可用b、c进行计算;由a点变到b点,PH增大,氯化铵水解呈酸性,不会增大溶液的PH;Kw只与温度有关;注意分析处在曲线上的点与曲线外的点有什么区别.‎ ‎【解答】解:A、由b、c两点对应数据可比较出KSP[Fe(OH)3]与KSP[Cu(OH)2]的大小,KSP[Fe(OH)3]=c(Fe3+)•(OH﹣)3=c(Fe3+)•(10﹣12.7)3,‎ KSP[Cu(OH)2]=c(Cu2+)•(OH﹣)2=c(Cu2+)•(10﹣9.6)2,因c(Fe3+)=c(Cu2+),故KSP[Fe(OH)3]<KSP[Cu(OH)2],故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不会导致溶液中的c(OH﹣)增大,故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故B错误;‎ C、只要温度不发生改变,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即Kw)就不变.该题中温度条件不变,故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相等,故C正确;‎ D、b、c两点分别处在两条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两点均代表溶液达到饱和,故D正确.‎ 故选B.‎ ‎ ‎ ‎25.为了配制NH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 ‎①适量的HCl;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 ④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分析】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由于NH4+水解,导致溶液中c(NH4+)<c(Cl﹣),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酸性;为了配制NH4+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须加一定量的能电离出铵根离子的物质,或减少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据此分析.‎ ‎【解答】解: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由于NH4+水解,导致溶液中c(NH4+)<c(Cl﹣),溶液呈酸性,为了配制NH4+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须增加铵根离子浓度;或减少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①加入适量的H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则溶液中c(NH4+)<c(Cl﹣),故①错误;‎ ‎②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增加,铵根离子浓度不变保持,导致c(NH4+)<c(Cl﹣),故②错误;    ‎ ‎③加入适量氨水,通过增加一水合氨浓度从而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增加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并保持氯离子浓度不变,故③正确;‎ ‎④加入适量NaOH,会发生反应:NH4++OH﹣=NH3•H2O,NH4+越来越少,氯离子浓度不变,导致c(NH4+)<c(Cl﹣),故④错误;‎ 故选:B.‎ ‎ ‎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25℃时NH4CN水溶液显碱性,则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K(NH3•H2O)>K(HCN)‎ B.25℃时,Mg(OH)2固体在20mL 0.01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 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C.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4.5‎ D.NaHCO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NaHCO3固体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A.25℃时NH4CN溶液显碱性,则CN﹣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 B.KSP只与温度有关;‎ C.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测定;‎ D.NaHCO3受热易分解.‎ ‎【解答】解:A.25℃时NH4CN溶液显碱性,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K(NH3•H2O)>K(HCN),故A正确;‎ B.KSP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所以25℃时,Mg(OH)2固体在20mL 0.01mol•L﹣1氨水中的KSP与在20mL 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相同,故B错误;‎ C.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滴在pH试纸上,试纸会褪色,不能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来判断pH,不能用pH测定,故C错误;‎ D.NaHCO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由于NaHCO3受热易分解,最后得Na2CO3固体,故D错误.‎ 故选A.‎ ‎ ‎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8分)‎ ‎27.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 ‎(1)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3)当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a>b .‎ ‎(4)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a=b .‎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分析】(1)硫酸为二元酸,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硫酸为二元酸;‎ ‎(3)相同浓度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需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 ‎(4)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盐酸、硫酸完全电离,只有醋酸在继续电离.‎ ‎【解答】解:(1)硫酸为二元酸,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则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答案为:b>a>c;‎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硫酸为二元酸,则中和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消耗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答案为:b>a=c;‎ ‎(3)相同浓度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需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所以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H2SO4(硫酸),最大的是醋酸,‎ 故答案为:c>a>b;‎ ‎(4)当c(H+‎ ‎)相同、体积相同时,盐酸、硫酸完全电离,只有醋酸在继续电离,则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故答案为:c>a=b.‎ ‎ ‎ ‎28.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FeCl3+3H2O⇌Fe(OH)3+3HCl;△H>0‎ ‎(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向这种液体中加入稀H2SO4产生的现象为: 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 ‎(2)不断加热FeCl3溶液时,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 Fe2O3 .‎ ‎(3)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产生浑浊,应 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或向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即可 .‎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1)电解质能使胶体产生聚沉现象,氢氧化铁能溶解于稀硫酸; ‎ ‎(2)加热蒸干挥发性酸的氯化铁溶液时生成弱碱氢氧化铁,灼烧氢氧化铁时生成氧化铁和水; ‎ ‎(3)Fe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为防止FeCl3水解加入酸;‎ ‎【解答】解:(1)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可得到一种红褐色透明液体,该液体为胶体,向这种液体中滴加稀H2SO4至过量,胶体先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2Fe(OH)3+3H2SO4=Fe2(SO4)3+6H2O,所以产生的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故答案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2)加热蒸干FeCl3溶液时,Fe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加热促进HCl挥发,从而促进FeCl3水解,蒸干时得到氢氧化铁固体,灼烧氢氧化铁固体,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2Fe(OH)3Fe2O3+3H2O,所以最终得到Fe2O3固体,故答案为:Fe2O3; ‎ ‎(3)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FeCl3+3H2O⇌Fe(OH)3+3HCl,为防止铁离子水解,在配制FeCl3溶液时,正确的操作应为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或向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即可,‎ 故答案为:将氯化铁固体溶于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或向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即可;‎ ‎ ‎ ‎29.已知CH3COONH4溶液显中性.25℃时,0.1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的醋酸根离子,抑制醋酸分子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 B (填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 A.CH3COOKB.CH3COONH4C.NH3D.NaHCO3‎ ‎(2)若甲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 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1)要判断哪一种解释正确,可加入一种含有CH3COO﹣但溶液不显碱性的盐;‎ ‎(2)若甲的解释正确,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加入CH3COONH4,如pH不变,说明是由于水解的原因;如乙正确,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解答】解:(1)CH3COONH4溶液中,CH3COO﹣和NH4+都发生水解,且水解程度相等,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将CH3COONH4加入到0.1 mol•L﹣1醋酸中使pH增大,说明CH3COO﹣抑制了醋酸的电离,其它物质的水溶液都呈碱性,不能用于证明,‎ 故答案为:B;‎ ‎(2)若甲的解释正确,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加入CH3COONH4,如pH不变,说明是由于水解的原因;如乙正确,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则溶液pH增大,‎ 故答案为:不变;增大.‎ ‎ ‎ ‎30.现有①硫酸铜晶体 ②碳酸钙固体 ③纯磷酸 ④硫化氢 ⑤三氧化硫 ⑥金属镁 ⑦石墨 ⑧固态苛性钾 ⑨氨水 ⑩熟石灰固体,其中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①②⑧⑩ (填序号,下同).‎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③④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⑤ .‎ ‎(4)常温下能导电的是 ⑥⑦⑨ .‎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1)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一般是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类;‎ ‎(2)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一般是弱酸、弱碱和水;‎ ‎(3)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4)物质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据此分析.‎ ‎【解答】解:①硫酸铜晶体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完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但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②碳酸钙固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完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但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③纯磷酸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故为电解质,但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故为弱电解质;由于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 ‎④硫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故为电解质;但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为弱电解质;‎ ‎⑤三氧化硫为共价化合物,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导电和其本身无关,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故为非电解质;‎ ‎⑥金属镁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故能导电;由于是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石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故能导电;由于是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固态苛性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完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但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⑨氨水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能导电,但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⑩熟石灰固体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为电解质,且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完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但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所以(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①②⑧⑩;(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③④;(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⑤;(4)常温下能导电的是⑥⑦⑨.‎ 故答案为:(1)①②⑧⑩;(2)③④;(3)⑤;(4)⑥⑦⑨.‎ ‎ ‎ ‎31.中学化学实验中,淡黄色的pH试纸常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在25℃时,若溶液的pH=7,试纸不变色;若pH<7,试纸变红色;若pH>7,试纸变蓝色.而要精确测定溶液的pH,需用pH计.pH计主要通过测定溶液中H+的浓度来测定溶液的pH.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 ‎(1)已知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H>0,现欲使平衡向左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选择的方法是 A (填字母).‎ A.向水中加入NaHSO4B.向水中加入NaClC.加热水至100℃D.在水中加入KOH ‎(2)现欲测定100℃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则试纸显 淡黄色 色,溶液显 中 性(填“酸”“碱”或“中”);若用PH计测定,则pH < 7(填“>”“=”或“<”).‎ ‎(3)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 7(填>,<,=),离子方程式为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1)A.向水中加入NaHSO4,电离产生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呈酸性;‎ B.向水中加入NaCl,平衡不移动;‎ C.加热水至100℃,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呈中性;‎ D.在水中加入KOH,平衡逆向移动,溶液呈碱性;‎ ‎(2)在25℃时,水的pH=7,温度升高,则pH增大,水在任何温度下均为中性的,由此分析解答;‎ ‎(3)假设SO42﹣‎ 的物质的量为2mol,判断完全反应需要其它离子的物质的量,进而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解答】解:(1)A.向水中加入NaHSO4 ,电离产生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呈酸性,符合条件,故A正确;‎ B.向水中加入NaCl,平衡不移动,不符合条件,故B错误;‎ C.加热水至100℃,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呈中性,不符合条件,故C错误;‎ D.在水中加入KOH,平衡逆向移动,溶液呈碱性,不符合条件,故D错误;‎ 故选:A;  ‎ ‎(2)现欲测定100℃沸水的pH及酸碱性,若用pH试纸测定,溶液呈中性,则试纸显淡黄色色,溶液显中性,若用PH计测定,则pH<7,故答案为:淡黄色;中;<‎ ‎;‎ ‎(3)假设SO4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明矾溶液中含有2molSO42﹣,1molAl3+,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时,需要2molBa(OH)2,即加入的Ba2+为2mol,OH﹣为4mol,生成2molBaSO4,1molAl3+与4molOH﹣反应生成1molA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反应后溶液呈碱性,pH>7,‎ 故答案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 ‎ ‎32.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10﹣12 (填具体数值); 该温度 > 常温(填“<”“>”“=”).‎ ‎(2)该温度下0.01mol/L NaOH溶液的pH为 10 .‎ ‎(3)除了用pH外,科学家还建议用酸度(AG)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AG=.则该温度下,0.01mol/L盐酸的酸度AG= 8 .‎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分析】(1)由图可知,x=4时,y=8,x=8时,y=4,则该温度下,Kw=10﹣12,结合温度对水的电离的影响判断;‎ ‎(2)根据Kw计算c(H+),可计算pH;‎ ‎(3)根据Kw计算c(OH﹣),结合AG=计算.‎ ‎【解答】解:(1)由图可知,x=4时,y=8,x=8时,y=4,则该温度下,Kw=10﹣12,常温下Kw=10﹣14,而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则该温度应大于常温,‎ 故答案为:10﹣12;>;‎ ‎(2)c(H+)=mol/L=1×10﹣10mol/L,pH=10,故答案为:10;‎ ‎(3)0.01mol/L盐酸溶液中c(H+)=1×10﹣2mol/L,c(OH﹣)=10﹣10 mol/L,AG==1g108=8,‎ 故答案为;8.‎ ‎ ‎ ‎33.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烧碱样品5.0g,将样品配成250mL的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 250mL容量瓶 .(填仪器)‎ ‎(2)取10.00mL待测液,用 碱式滴定管 量取注入锥形瓶中(填仪器),加酚酞溶液,用0.2000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 ‎(3)根据下列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 0.4000 mol•L﹣1 (准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0‎ 第三次 ‎10.00‎ ‎4.20‎ ‎25.70‎ ‎(4)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22.60 mL.‎ ‎【考点】中和滴定.‎ ‎【分析】(1)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来解答;‎ ‎(2)根据碱性溶液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3)先根据数据分析舍去误差太大的数据,再据C(待测)═计算出C(待测);‎ ‎(4)根据滴定管的结构和精确度读取.‎ ‎【解答】解:(1)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 ‎(2)待测液是碱性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所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注入锥形瓶中,‎ 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 ‎(3)第3次实验误差太大,所以V(标准)=[(20.40﹣0.50)+(24.10﹣4.00)]mL÷2=20.00mL,‎ 则c(待测)===0.4000mol•L﹣1,‎ 故答案为:0.4000mol•L﹣1;‎ ‎(4)滴定管精确到0.01ml,则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mL,故答案为:22.60.‎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