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六校高二10月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六校高二10月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六校 ‎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联考化学试题 原子量 C-12 H-1 O-16 N-14 P-31 S-32‎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图片所示内容的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A项,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成热能,A错误;B项,电炉取暖是电能化成热能,B错误;C项,酒精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正确;D项,手机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错误。‎ ‎2. 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在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同时,研究开发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B.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清洁、 高效的能源 C.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D. 以聚苯乙烯全面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 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的使用,保护森林 ‎【答案】D ‎3. 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O2(g)=SO2(g)+H2O(g) ΔH1‎ ‎2H2S(g)+SO2(g)= S2(g)+2H2O(g) ΔH2‎ H2S(g)+ O2(g)=S(g)+H2O(g) ΔH3‎ ‎2S(g)=S2(g) ΔH4‎ 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 ΔH4= (ΔH1+ΔH2-3ΔH3) B. ΔH4= (3ΔH3-ΔH1-ΔH2)‎ C. ΔH4= (ΔH1+ΔH2-3ΔH3) D. ΔH4= (ΔH1-ΔH2-3ΔH3)‎ ‎【答案】A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2/3+②×2/3-③×2即得到2S(g)=S2(g)的ΔH4=(ΔH1+ΔH2-3ΔH3),答案选A。‎ 点睛: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④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4. 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体积,且C(s) +O2(g) = CO(g) △H= -110.5 kJ/mol,CO(g) +O2(g) = CO2(g)△H= -283 kJ/mol,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 172.5kJ B. 1149kJ C. 517.5 kJ D. 283kJ ‎【答案】D ‎【解析】36g碳的物质的量为=3mol,所以CO的物质的量为3mol×=1mol,由于CO(g)+O2(g)=CO2(g)△H=-283kJ/mol可知1mol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3kJ,即36g 碳不完全燃烧生成1molCO损失的热量为283kJ,答案选C。‎ 点睛:碳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为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出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答题的关键在于清楚碳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为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 ‎5. 航天飞船可用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为动力源。已知1 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的热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液态肼的燃烧热为20.05 kJ·mol-1‎ B. 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 C. 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生成物对环境污染小 D. 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 kJ·mol-1‎ ‎【答案】A ‎【解析】A、燃烧热是指在25℃,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20.05 kJ·mol-1不能表示肼的燃烧热,A错误;B、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H2O2中-1价的氧反应后降低到H2O中的-2价,则肼(N2H4)中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高,肼被氧化,做还原剂,B正确;C、生成物氮气和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生成物对环境污染小,C正确;D、1 g液态肼反应放热20.05 kJ,则1 mol液态肼反应放热为:20.05 kJ/(1 g÷32g·mol-1)=641.6 kJ·mol-1,D正确,答案选A。‎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A错误;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B错误;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注意浓度、压强、温度以及催化剂对活化分子的影响的不同,即。‎ ‎7. 已知298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0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  )‎ A. 一定小于92.0 kJ B. 一定大于92.0 kJ C. 一定等于92.0 kJ D. 无法确定 ‎【答案】A ‎.....................‎ 考点:考查反应热与反应的可逆性的关系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8. 已知盐酸与硫酸跟烧碱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Q1 kJ·mol-1,又知:H2SO4(aq)+2KOH(aq)=K2SO4(aq)+2H2O(l) ΔH=Q2 kJ·mol-1。则Q1和Q2的关系是(  )‎ A. Q1=Q2 B. 2Q1=Q2 C. Q12.0mol/L,C错误;D、25℃时0~6 min,NH2COO-的浓度从2.2mol/L减少到1.9mol/L,则v(NH2COO-)=(2.2-1.9)mol/L÷6min=0. 05 mol·L-1·min-1,D正确;答案选D。‎ ‎16. 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N2O)/mol·L-1‎ ‎0.100‎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由表可知,每隔10min,c(N2O)的变化量相等,故单位时间内c(N2O)的变化量是定值,即N2O的分解速率是定值,故A正确;B.由表可知,每隔10min,c(N2O)的变化量相等,故单位时间内c(N2O)的变化与N2O的起始浓度无关,最终N2O完全分解,故B错误;C.0-50min,c(N2O)由0.1变为0.05,故0.1mol·L-1N2O的半衰期为50min,20-60min,c(N2O)由0.08变为0.04,故0.08mol?L-1N2O的半衰期为40min,故随着浓度的减小,半衰期也在减小,故C错误;D.由表可知,每隔10min,c(N2O)的变化量相等,故N2O的起始浓度越小,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越大,最终N2O完全分解,故D错误.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 常温常压下,断裂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C-F ‎427‎ C-Cl ‎330‎ C-I ‎218‎ H-H ‎436‎ S=S ‎255‎ H-S ‎339‎ 回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C-Br键能<______(填写数值和单位)。‎ ‎(2)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H=Q kJ·mol-1;则Q=_______。‎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O2(g)═O2+(g)+e-△H1=+1175.7kJ·mol-1‎ PtF6(g)+e-═PtF6-(g)△H2=-771.1kJ·mol-1‎ O2+PtF6-(s)═O2+(g)+PtF6-(g)△H3=+482.2kJ·mol-1‎ 则反应O2(g)+_______(g)=O2+(g)+PtF6-(s)△H=_______kJ·mol-1。‎ ‎【答案】 (1). 218 kJ/mol (2). 330 kJ/mol (3). -229 (4). PtF6 (5). -77.6‎ ‎【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存在的变化规律,C-Br原子半径在C-Cl和C-I之间,键能应介于C-Cl和C-I之间,C-Br键的键能范围为218 kJ•mol-1 <C-Br键能<330 kJ•mol-1;(2)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H=Q kJ•mol-1,△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2×436kJ/mol+255kJ/mol-2×2×339kJ/mol=-229kJ/mol,则Q=-229;(3)①O2(g)═O2+(g)+e- △H1=+1175.7kJ•mol-1,②PtF6(g)+e-═PtF6-(g) △H2=-771.1kJ•mol-1,③O2+PtF6-(s)═O2+(g)+PtF6-(g) △H3=+482.2kJ•mol-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①+②-③得到O2(g)+PtF6 (g)=O2+PtF6-(s)△H=-77.6kJ/mol。‎ ‎18. 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金属铝粉在过量稀硫酸中的溶解性能,设计如下实验。已知:c(H2SO4)=4.5mol·L-1,反应均需要搅拌60min。‎ 编号 温度/℃‎ 加入某盐 H2SO4体积/mL H2O体积/mL 铝粉加入量/g 铝粉溶解量/g ‎①‎ ‎20‎ 不加 ‎40‎ ‎0‎ ‎2.0050‎ ‎0.0307‎ ‎②‎ ‎80‎ 不加 ‎40‎ ‎0‎ ‎2.0050‎ ‎0.1184‎ ‎③‎ t1‎ 不加 ‎20‎ V1‎ ‎2.0050‎ ‎﹨‎ ‎④‎ t2‎ ‎5mL0.01mol·L-1‎ CuSO4溶液 ‎20‎ V2‎ ‎2.0050‎ ‎﹨‎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获得铝粉溶解量,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和③是为了研究硫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则t1=________℃,V1=________mL。‎ ‎(3)实验③和④是为了研究加入CuSO4溶液对该反应的影响,则t2=_______℃,V2=______mL。‎ ‎(4)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加入少量CuSO4有利于Al的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研究温度对H2SO4和Al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剩余铝粉的质量 (3). 20 (4). 20 (5). 20 (6). 15 (7). Al与Cu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1)根据实验①和②的实验条件对比可知,二者实验温度不同,其余条件均相同,所以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稀硫酸溶解铝粉量的影响;依据质量守恒可知,由总质量减去剩余铝粉的质量可确定溶解量;(2)实验①和③是为了研究硫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应该保证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则温度应相同,应为20℃,但浓度不同,总体积相同,则V1=20mL;(3)实验③和④是为了研究加入CuSO4溶液对该反应的影响,则温度、浓度应相同,温度为20℃,因加入5mL 0.01mol•L-1CuSO4溶液,则加水的体积应为15mL;(4)其他条件不变,加入硫酸铜,铝置换出铜,可形成铝、铜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促进铝的溶解。‎ 点睛:本题为实验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侧重于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设计实验能力,注意原电池工作原理。注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审题,清楚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要注意题给数据的有效性。‎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除了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发热外,还设计了下列几个可行性方案。‎ 甲方案:将温度计与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放入有水的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下列装置中支撑及捆绑等仪器已略去)。‎ 乙方案:将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插入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①或②,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看到的现象是(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 丙方案:用胶头滴管向盛放有生石灰且带支管的试管中滴加水,支管接的导管中盛适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温度计温度上升 (2). 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3). 左边水柱下降,右边水柱上升 (4). 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5). 水和生石灰反应放出热量,使水蒸发 ‎【解析】试题分析:方案甲: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会看到小试管中固体变成乳状,同时有大量水蒸气产生,温度计温度上升,说明反应放热;方案乙:①氧化钙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带支管的试管中气压增大,所以会看到乙中接①的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接②的细导管左边水柱下降,右边水柱上升,就证明反应放热;丙方案: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了热量,使水蒸发,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了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了该反应放热。‎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反应现象的描述等知识。‎ ‎20. 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g。‎ ‎(2)从表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___。‎ 名称 托盘天平(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___。‎ ‎(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 ‎ ‎2‎ ‎27.0‎ ‎27.4‎ ‎27.2‎ ‎31.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3‎ ‎②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答案】 (1). 5.0 (2). a、b、e (3). 1/2H2SO4(aq)+ NaOH(aq)=1/2Na2SO4(aq)+ H2‎ O(l) ΔH=-57.3 kJ·mol-1 (4). 4.0 (5). -53.5 kJ·mol-1 (6). a、c、d ‎【解析】Ⅰ.(1)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应选择250mL容量瓶配制,因此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25L×0.5mol/L×40g/mol=5.0g;(2)氢氧化钠要在称量瓶或者小烧杯中称量,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所用的仪器有天平、小烧杯和药匙,答案选abe。Ⅱ.(1)中和热为57.3kJ/mol,则热化学方程式为1/2H2SO4(aq)+ NaOH(aq)=1/2Na2SO4(aq)+ H2O(l) ΔH=-57.3 kJ·mol-1;(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四次实验的温度差为(℃)4.0、4.1、3.9、4.0,所以温度差的平均值是(4.0+4.1+3.9+4.0) ℃/2=4.0℃;②50mL0.50mol/L氢氧化钠与30mL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80mL×1g/mL=80g,温度变化的值为△T=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80g×4.18J/(g•℃)×4.0℃=1337.6J,即1.3376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1.3376kJ/0.025mol=-53.5kJ/mol;③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a正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中和热的数值偏大,b错误;c.尽量一次快速将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不允许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否则导致热量损失,c正确;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d正确;答案选acd。‎ ‎21. Ⅰ.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①2O2(g)+N2(g)===N2O4(l) ΔH1‎ ‎②N2(g)+2H2(g)===N2H4(l) ΔH2‎ ‎③O2(g)+2H2(g)===2H2O(g) Δ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048.9 kJ·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Ⅱ.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SO2和NO2,形成酸雨,污染大气。现用NaClO、Ca(ClO)2处理,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果。‎ ‎(3)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aq)===SO32- (aq)+H2O(l) ΔH1‎ ClO-(aq)+SO32- (aq)===SO42- (aq)+Cl-(aq) ΔH2‎ CaSO4(s)===Ca2+(aq)+SO42- (aq) ΔH3‎ 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ΔH=________。‎ Ⅲ.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 ℃,101 kPa时:‎ CaO(s)+H2SO4(l)===CaSO4(s)+H2O(l) ΔH=-271 kJ/mol ‎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 ΔH=-937 kJ/mol 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aClO+2NH3=N2H4+NaCl+H2O (2). △H4=2△H3-2△H2-△H1 (3). 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 (4). △H1+△H2-△H3 (5). Ca5(PO4)3F(s)+5H2SO4(l)=5CaSO4(s)+H3PO4(l)+HF(g) △H=-418kJ/mol ‎【解析】Ⅰ.(1)次氯酸钠溶液与氨气反应制备联氨,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得到2个电子,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2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NH3=N2H4+NaCl+H2O。(2)根据盖斯定律可知2×③-2×②-①即得到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g)的ΔH4,所以反应的热效应之间的关系为2ΔH3-2ΔH2-ΔH1;联氨有强还原性,N2O4有强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气体,因此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Ⅱ.(3)设已知中三个反应分别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即得到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ΔH =ΔH1+ΔH2-ΔH3;Ⅲ.设已知中两个反应分别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5-②即得到反应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的ΔH =-418 kJ/mol。‎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