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A. 太阳能热水器 B. 天然气动力汽车 C. 核能发电 D. 风能发电
【答案】B
【解析】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A、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故A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属于化石燃料,天然气不属于新能源,故B正确;C、核能属于新能源,故C错误;D、风能属于新能源,故D错误。
2. 已知反应:H2(g)+I2(g)2HI(g) ΔH=-14.8 kJ • mol-1。则反应:HI(g)1/2 H2(g)+1/2 I2(g)的ΔH为
A. -7.4 kJ • mol-1 B. +7.4 kJ • mol-1 C. -14.8 kJ • mol-1 D. +14.8kJ • mol-1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逆反应是吸热反应,△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HI(g)1/2 H2(g)+1/2 I2(g)的△H=+14.8/2kJ·mol-1=+7.4kJ·mol-1,故选项B正确。
3.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2OH++OH- B. H2S2H++S2-
C. NaHCO3Na++H++CO32- D. Fe(OH)3==Fe3++3OH-
【答案】A
【解析】A、水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故A正确;B、氢硫酸是二元弱酸,应是分步电离,正确的是H2S H++HS-、HS-=H++S2-,故B错误;C、碳酸氢钠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应是完全电离,正确的是:NaHCO3=Na++HCO3-,故C错误;D、Fe(OH)3是弱碱,不完全电离,正确的是Fe(OH)3 Fe3++3OH-,故D错误。
4. 25℃时,0.01 mol • L-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是
A. 1×10-14mol•L-1 B. 1×10-2mol•L-1 C. 1×10-7mol•L-1 D. 1×10-12mol•L-1
【答案】D
【解析】水是弱电解质,加入盐酸后,抑制水的电离,因此0.01mol·L-1盐酸中H+认为全部是由HCl电离产生,即盐酸溶液中c(H+)=0.01mol·L-1,依据水的离子积适合稀溶液,因此溶液中c(OH-)=Kw/c(H+),25℃时,水的离子积为10-14,因此求出c(OH-)=10-12mol·L-1,盐酸中OH-来自于H2O,H2O电离出的H+量等于水电离出OH-的量,因此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H+)=c(OH-)=10-12mol·L-1,故选项D正确。
5. 设反应:2NO2(g)N2O4(g) (△H <0)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为v1和v2,则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 v1增大, v2减小 B. v1减小,v2增大
C. v1和v2均增大 D. v1和v2减小
【答案】C
【解析】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即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 正确。
6. 已知反应CO(g)+Cl2(g)COCl2(g),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ΔH、ΔS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ΔH<0 ΔS<0 B. ΔH>0 ΔS<0
C. ΔH<0 ΔS>0 D. ΔH>0 ΔS>0
【答案】A
【解析】根据图像,CO和Cl2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Cl2的能量,因此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都是气体,反应物气体系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系数之和,此反应属于熵减,即△S<0,故A正确。
7. 工业上由CO和H2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129kJ•mol-1。下列表示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H<0,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气态的甲醇转化成液态的甲醇属于放热过程,即气态甲醇具有的能量大于液态甲醇的能量,故A正确。
8. 下列能证明某物质为弱电解质的是
A. 能溶于水且水溶液能导电 B. 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C. 在相同条件下的导电能力比硫酸弱 D. 溶于水后不能完全电离
【答案】D
【解析】A、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如HCl能溶于水,且水溶液能导电,但HCl属于强电解质,故A错误;B、熔化时不导电,说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弱电解质的特征,如蔗糖是非电解质,HCl为强电解质,熔化时不导电,故B错误;C、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如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硫酸,在相同的条件下,盐酸的导电能力小于硫酸,但HCl属于强电解质,故C错误;D、根据弱电解质的定义,在水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故D正确。
9. 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 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 B. pH=7.2
C. c(H+)
c(H+),说明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D、pH试纸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10. 在相同温度下,100mL 0.01 mol•L-1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醏酸的电离常数 B. H+的物质的量
C. 完全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D. CH3COOH的物质的量
【答案】B
【解析】A.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则电离平衡常数相同,A错误;B.由n=cV可知,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10mL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但后者的浓度大,醋酸的电离程度小,所以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B正确;C.由于溶质n(CH3COOH)都为0.001mol,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应相同,C错误;D.由n=cV可知,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10mL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但前者浓度小,电离程度大,前者的CH3COOH的物质的量小,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温度与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浓度与电离程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酸碱中和时与酸碱的强弱没有关系,只与酸碱的物质的量以及元数有关系。
11.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v B. 水的离子积Kw
C. 化学平衡常数K D.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温度对水的离子积、电离平衡常数、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名师点晴】水的离子积、电离平衡常数均为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难点是要注意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区别,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对所有可逆反应升温平衡都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既有吸热反应也有放热反应,要区别对待。
12. 下列措施能使氨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的是
A. 加入少量水 B. 加入少量MgCl2 固体
C. 通入少量HCl 气体 D. 加入少量NH4Cl 固体
【答案】D
【解析】氨水中存在:NH3·H2ONH4++OH-,A、加水稀释,促进NH3·H2O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B、加入MgCl2,Mg2+与OH-反应生成Mg(OH)2↓,促进NH3·H2O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通入HCl,发生H++OH-=H2O,促进NH3·H2O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D、加入少量NH4Cl,增加NH4+浓度,抑制NH3·H2O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
13. 向体积和pH 均相等的盐酸和醋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粉,镁粉均完全溶解,则产生H2的体积(同温同压下测定)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醋酸是弱酸,醋酸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O-+H+,pH相同,推出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盐酸,反应开始后CH3COOH中c(H+)大于盐酸c(H+),即醋酸溶液中化学反应速率大于盐酸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两种溶液中,加入镁粉的质量相等,且均完全溶解,说明两个溶液产生氢气的量相等,故选项B正确。
点睛:醋酸是弱酸,HCl是强酸,相同pH时,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浓度,醋酸中存在CH3COOHCH3COO-+H+,醋酸与金属镁反应,消耗H+,醋酸还能电离产生H+,而HCl是完全电离,消耗H+,不能补充,因此醋酸中c(H+)大于盐酸中c(H+),即反应开始后,与醋酸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根据信息,金属镁是等质量,且完全消耗,说明产生氢气的量相同,从而作出正确答案。
14.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不能说明反应:C(s) +CO2(g)2CO(g)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每消耗1mol CO2 的同时生成2 mol CO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答案】A
【解析】A、消耗CO2,生成CO,反应都是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正确;B、根据M=m/n,因为C为固体,因此气体质量应是增加,CO2系数为1,CO2系数为2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C、C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因此当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错误;D、根据ρ=m/V,气体质量增大,容器是恒容状态,因此当密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A,用不同物质来表示达到平衡,应是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也就是先看反应的方向,消耗CO2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生成CO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选项A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15. 常温下,等体积的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后pH一定等于7 的是
A. pH=3 的盐酸和pH=11的KOH溶液 B. pH=3 的硝酸和pH=11的氨水
C. pH=3 的硫酸和pH=13 的NaOH溶液 D. pH=3 的醋酸和pH=11的KOH 溶液
【答案】A
【解析】A、盐酸属于强酸,pH=3的盐酸,其c(H+)=10-3mol·L-1,KOH属于强碱,pH=11的KOH溶液中c(OH-)= 10-3mol·L-1,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一定等于7,故A正确;B、氨水是弱碱,等体积混合后,溶质为NH4NO3和NH3·H2O,溶液显碱性,即pH>7,故B错误;C、pH=3的硫酸中c(H+)=10-3mol·L-1,pH=13的NaOH溶液中c(OH-)=10-1mol·L-1,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故C错误;D、醋酸是弱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即pH<7,故D错误。
16. 常温下,用0.100 mol•L-1的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盐酸和HA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I表示的是HA溶液的滴定曲线 B. M点溶液中的c(A- )小于N 点溶液中的c(Cl-)
C. HA的电离平衡常数K≈1.0×10-6 D. 曲线Ⅱ可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答案】C
【解析】A、盐酸属于强酸,常温下0.100mol·L-1盐酸的pH=1,即II为盐酸的滴定曲线,I为HA为滴定曲线,故A说法正确;B、M点的pH大于N点,M点的c(H+)小于N点的c(H+),即M点的c(A-)小于N点的c(Cl-),故B说法正确;C、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Ka=c(H
+)×c(A-)/c(HA),根据图像,点M:c(H+)=10-5mol·L-1,c(A-)约等于10×10-3×0.1/30×10-3mol·L-1,c(HA)约为(20×10-3×0.1-10×10-3×0.1)/30×10-3mol·L-1,代入Ka的表达式,即Ka约为10-5,故C说法错误;D、用强碱滴定强酸可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也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故D说法正确。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选项C,应该用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浓度无关,根据图像,选择M点进行分析,发生的反应是NaOH+HA=NaA+H2O,从而求出溶液中c(A-)、c(HA),注意溶液的体积为30mL,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求出结果。
17. 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为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后,图中E1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E3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H2S(g)+O2(g)==2S(s)+2H2O(g) △H=-442.4kJ•mol-1;
S(s) +O2 (g)==SO2 (g) △H=-297.0kJ•mol-1。
则H2S(g)与O2(g)反应产生S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放热 (2). 减小 (3). 不变 (4). 2H2S(g)+3O2(g)=2SO2(g)+2H2O(g) △H=-1036.4kJ•mol-1
【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能量与过程的图像,(1)根据能量与过程的图像,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即此反应属于放热反应;(2)E1代表活化能,使用催化剂,降低分子的活化能,即E1减小,E3代表此反应的反应热,反应热与始态和终态有关,因此使用催化剂反应热不变;(3)H2S与氧气反应生成SO2:2H2S+3O2=2SO2+2H2O,①2H2S(g)+O2(g)=2S(s)+2H2O(g) ,②S(s) +O2 (g)=SO2 (g),①+②×2得出△H=(-442.4-2×297.0)kJ·mol-1=-1036.4kJ·mol-1
,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S(g)+3O2(g)=2SO2(g)+2H2O(g) △H=-1036.4kJ•mol-1。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2),E1代表的是正反应的活化能,E2代表的是逆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因此E1和E2都降低,但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因此使用催化剂反应热不变。
18. 向一体积为2 L 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 和N2,发生反应:N2(g)+ 3H2(g) 2NH3(g) △H=a kJ•mol-1。体系中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表示N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填“A”“ B”或“C”),25 min 时,c(NH3)= ______。
(2)0~20 min 内,v(H2)= ______。若该过程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7.2 kJ,则a=______。
(3)30 min 时,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NH3,一段时间后,与原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反应速率相比,正反应速率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下同),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0.5 mol·L-1 (3). 0.0375 mol·L-1·.min-1 (4). -94.4 (5). 增大 (6). 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根据题中信息,N2是反应物,其浓度应是减小,应从A和C选择,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N2)=1/3v(H2),因此表示N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C,表示NH3的曲线是B,根据图像,20min时达到平衡,即NH3的浓度为1.0/2mol·L-1=0.5mol·L-1;(2)根据上述分析,A曲线代表H2的变化,0-20min时,消耗氢气物质的量为(3-1.5)mol=1.5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数学表达式,v(H2)=1.5/(2×20)mol/(L·min)=0.0375 mol/(L·min),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消耗3mol氢气,放出的热量47.2×3/1.5kJ=94.4kJ,因此a=-94.4;(3)30min
时,再充入一定量的氨气,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即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19. 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弱酸
CH3COOH
H2CO3
H2SO3
电离平衡常数
K=1.8×10-5
K1=4.3×10-5
K2=5.6×10-11
K1=1.5×10-2
K2 = 1.02×10-7
(1)CH3COOH、H2CO3、 H2SO3三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H2CO3的第二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H2S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体积均为10 mL、pH 均为2 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 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2CO3 (2). (3). HCO3-CO32-+H+ (4). H2SO3+CH3COO-==HSO3-+CH3COOH (5). 大于 (6). pH 值相同的醋酸溶液和HX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HX的pH 变化程度更大,则HX酸性更强,电离平衡常数更大
..................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4),学生容易写成H2SO3+2CH3COO-=2CH3COOH+SO32-,忽略了CH3COOH电离出H+能力强于HSO3-,学生只注意到了H2SO3的酸性强于CH3COOH,解决此问题不仅注意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还应注意CH3COOH和SO32-是否发生反应,即电离平衡常数大的制取电离平衡常数的小。
20. 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的大量CO、NO 等大气污染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研究CO、NO 的转化对于环境的改善有重大意义。
(1)有人设想将CO按下列反应除去:2CO(g)=2C(s) +O2(g) △H>0。你认为该设想能否实现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人0.100 mL NO 和2.030 mol固体活性炭,发生反应:C(s)+2NO(g) N2(g)+CO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T/℃
n(固体活性炭)/mol
n(NO)/mol
n(N2)/mol
n(CO2)/mol
200
2.000
0.040
0.030
0.030
350
2.005
0.050
0.025
0.025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200℃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0.100 mol NO,再次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中NO的百分含量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上述反应在350℃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选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B.增加C(s)的量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答案】 (1). 不能实现,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根据ΔG=ΔH-TΔS,Δ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 放热 (3). 不变 (4). 0.25 (5). C
【解析】(1)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根据反应方程式,此反应属于熵减,即△S<0,根据复合判据,△G=△H-T△S,△H>0,△S<0,即△G>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因此不能实现;(2)本题考查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①根据表格数据,升高温度,NO的物质的量增大,N2和CO2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是放热反应;②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再通入NO,化学平衡不移动,与原平衡为等效平衡,则NO的百分含量不变;③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代入数值,解得K=0.25;(3)本题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A、使用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NO转化率不提高,故A错误;B、固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增加固体碳,化学平衡不移动,NO转化率不提高,故B错误;C、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D、缩小容器的体积,相对于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NO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2)的②,考查了等效平衡,因为C为固体,且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再通入NO,与原平衡构成等效平衡,即NO的百分含量不变。
21. 羰基硫(COS)能引起催化剂中毒,使化学产品质量下降并引发大气污染,因此工业排放COS前必须对其进行脱硫处理,发生的反应如下:COS(g)+H2(g)H2S(g)+CO(g) 。.
(1)在480 K 时,将0.l0mol COS(g) 与0.40mol H2(g)充入2.5 L 的空钢瓶中,反应达到平衡后H2S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
①COS的平衡转化率a1=_________ %。
②在500 K 时重复实验,测得平衡后H2S的物质的量分数为3%,则COS的转化率a2____________(填“>”“<”或“=”,下同)a1,该反应的△H________0。
(2)若分别向钢瓶中再充入下列气体,能使CO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COS B.H2 C.H2S D.N2
【答案】 (1). 10 (2). > (3). > (4). 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①
COS(g)+H2(g)H2S(g)+CO(g)
起始: 0.1 0.4 0 0
变化: x x x x
平衡: 0.1-x 0.4-x x x H2S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0.5×100%=2%,解得x=0.01mol,则COS的转化率为0.01/0.1×100%=10%;②500K时,H2S的物质的量分数为3%>2%,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有a2>a1,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即△H>0;(2)A、通入COS,虽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COS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通入氢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S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C、通入H2S,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S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恒容状态下,充入非反应气体,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OS的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2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浓度为0.20 mol·L-1的盐酸标准液滴定含有一定量杂质的烧碱样品(杂质与酸不反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3)滴定时,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准确称取的5.0g烧碱样品配制成250mL 待测液,并用盐酸标准液滴定。滴定前读数及滴定后读数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0.20 mol·L-1的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10.00
0.70
20. 60
第一次
10.00
4.00
24.10
第三次
10.00
1.10
21.10
由实验数据可知,烧碱的纯度为__________。
(5)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待测液的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部分标准液滴出锥形瓶外 b.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
C.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d.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答案】 (1). 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2). 26.10 (3).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4). 80% (5). ab
【解析】本题考查滴定实验,(1)因为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因此应用滴定管或移液管,滴定管和移液管的精确度是0.01mL,样品是烧碱,使用滴定管时,应选择碱式滴定管;(2)根据图,开始时刻度为0,滴定终点后刻度为26.10mL,因此消耗盐酸标准液体积为26.10mL;(3)说明滴定达到终点: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4)三次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19.9、20.10、20.00,三次平均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9.9+20.10+20.00)/3mL=20.00mL,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NaOH+HCl=NaCl+H2O,n(NaOH)=n(HCl)=20.00×10-3×0.2mol=4×10-4mol,250mL溶液中n(NaOH)=4×10-4×250/10mol=0.1mol,其质量为0.1×40g=4g,则纯度为4/5.0×100%=80%;(5)根据c(NaOH)=c(HCl)×V(HCl)/V(NaOH),a、部分标准液滴出锥形瓶,造成消耗V(HCl)增大,即所测氢氧化钠的浓度偏大,故a正确;b、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造成锥形瓶中溶质物质的量增大,即消耗V(HCl)增大,即所测浓度偏高,故b正确;c、锥形瓶中是否有水,对实验无影响,故c错误;d、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造成锥形瓶中待测液的体积减小,消耗盐酸体积减小,即所测溶液的浓度偏小,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