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2017.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和第Ⅱ卷5-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共58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第1-14小题,每小题2分,15-24小题每小题3分。共58分) 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燃烧时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电解熔融Al2O3时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TNT爆炸时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镁条燃烧时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2.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3H22NH3 ΔH=-92 kJ/mol 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184>Q 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①C(s)+O2(g)===CO2(g) △H1 C(s)+O2(g)===CO(g) △H2 ②S(s)+O2(g)===SO2(g) △H1 S(g)+O2(g)===SO2(g) △H2 ③H2(g)+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 kPa时,2 g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 D.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57.3 kJ·mol ,若将含1 mol H2SO4的某溶液与含2 mol NaOH的某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114.6 kJ 5.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成铁锈 D.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奖牌的表面变暗 6.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正确的是( ) 7.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放电反应为:xMg+Mo3S4====MgxMo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2+向正极迁移 B.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42x- C.Mo3S4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反应为xMg-2xe-====xMg2+ 8.将0.2 mol AgNO3、0.4 mol Cu(NO3)2和0.6 mol KCl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极上析出0.3 mol Cu,此时,另一极上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 A.4.48 L B.5.6 L C.6.7 L D.7.8 L 9.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阴极自始至终只析出H2 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 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D.溶液pH不断增大,最后为7 10.下列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的优点是能量转化率很高,反应物不必全部储藏在电池内 B.电解质为KOH,氢气和氧气构成的燃料电池在放电过程中KOH溶液的浓度不变 C.电池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变成了电解池的阳极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11.对于反应C(s)+H2O(g)⇌CO(g)+H2(g);△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B.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 C.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D.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12.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将O3转变为O2 B.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 13.在1 000K时,已知反应Ni(s)+H2O(g)⇌NiO(s)+H2(g)的平衡常数K=0.0059.当水蒸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此反应( ) A.未达平衡状态,反应逆向进行 B.未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 C.已达平衡状态 D.无法确定 14.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2 B.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min﹣1 C.B的转化率为40% 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 A. 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T1>T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 T1>T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16.如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A是反应物 B. 前2min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 C. 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达平衡后,若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7.在可逆反应mA(g)+nB(g) pC(g)中,m、n、p为系数,且m+n>p,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oC、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 18.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H=Q kJ•mol﹣1(Q>0 ),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至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是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的1.5倍.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产物B的状态可能为固态或液态 B. 平衡时,单位时间内A和B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A(s),平衡不移动 D. 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kJ 19.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给定物质A、B、C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如下化学平衡:aA(g)+bB(g)⇌xC(g),符合图1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在图2中,Y轴是指( ) A. 反应物A的百分含量 B. 反应物B的平衡转化率 C. 平衡混合气的密度 D. 平衡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 20.把0.6molX气体和0.4molY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容器中,使其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min末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则n的值为 ( ) A.4 B.3 C.2 D.1 21.反应2A(g)+B(g) xC(g)+2D(s),在一定条件下的2 L容器中,1 mol A与0.5 mol B反应达到平衡时A为0.3 mol/L,在1 L容器中1 mol A与0.5 mol B在相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A为0.5 mol/L,则x值最合适为( ) A.4 B.1 C.大于2 D.小于3 22.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a mol/L酸与b mol/L碱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 ) A.混合液的pH=7 B.混合液中,c(H+)= C.a=b D.水提供的H+的浓度等于水提供的OH-的浓度 23.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是 ( ) A.该温度高于25 ℃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 24.常温下,将pH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SO42-)∶c(H+)约为( ) A.1∶1 B.1∶2 C.1∶10 D.10∶1 第Ⅱ卷 (共4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2分,每空3分) 25. 0.3 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放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H=﹣116kJ/mol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且提高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增大体系压强 (2)一定条件下,将1mol CO与2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减小 (3)在密闭容器中充有1mol CO与2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的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L,该温度下B点的 平衡常数K= .(填写计算所得数值及单位) 27.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1回答: 若断开K2,闭合K1。 (1)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 ; (2)开始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若断开K1,闭合K2,(3)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____。 根据图2回答: (4)将纯净的CuSO4溶液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电解,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已知铜电极增重3.2g,则石墨电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L。 28、Ⅰ、已知在1273K时发生反应Fe(s)+H2O(g) FeO(s)+H2(g);现在固定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试解答下列问题: (1)若降温后H2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b.H2的浓度不再改变 c.消耗H2O的物质的量与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Fe、H2O、Fe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 (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ΔH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二甲醚) + H2O(g);ΔH=-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ΔH=-41.3 kJ·mol-1 总反应为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后,要进一步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恒容添加H2 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e.分离出二甲醚 Ⅱ、已知反应:Fe(s)+CO2(g) FeO(s)+CO(g) DH=a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500 700 900 K 1.00 1.47 2.40 (1)若在500℃2L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CO2起始量为4mol,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则这段时间内,用CO表达的反应速率为 .(填写计算所得数值及单位) (2)下列图像符合该反应的是 (填序号)(图中v代表速率、ω代表混合物中CO的含量,T代表温度)。 化学参考答案 2017.11 1 2 3 4 5 6 7 8 B D C A D D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B C A C A C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D B D D B D C 25. B2H6(g)+3O2(g)===B2O3(s)+3H2O(l)ΔH=-2165 kJ·mol-1 26. (1) d (2) cd (3)K= 1L2mol﹣2 或1(mol/L)-2. 27:(1)锌不断溶解 (2)Cu2++2e-===Cu (3)Cu-2e-===Cu2+ (4)4OH--4e-===2H2O+O2↑ (5)0.56 28. Ⅰ、(1)吸热 (2)b (3) b、 c、e Ⅱ、(1)0.2mol/(Lmin) (2)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