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 (考试用时: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 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2 A.② B.②③ C.①②⑤ D.全部 4. 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 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B C D 电极材料 Cu、Zn Cu、Ag Cu、C Fe、Zn 电解液 FeCl3 Fe2(SO4)3 Fe(NO3)2 CuSO4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蔗糖、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C.苯分子中没有乙烯分子中的双键结构,因此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交警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查司机饮酒过量时乙醇发生了取代反应 6.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烃只有一种的是( ) A.CH3CH2CH2CH3 B. C. D. 7.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 >r(Q) 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8.下列除杂方法选用错误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硝基苯(苯) 蒸馏 B 乙烯(SO2) NaOH溶液,洗气 C 己烷(己烯) 溴水,分液 D 淀粉溶液(NaCl) 渗析 9.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3PO4>H2SO4 B.氢化物稳定性:H2S>HF>H2O C.碱性:NaOH>Al(OH)3>Mg(OH)2 D.氧化性:F2 > Cl2 > Br2 > I2 10.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可用Na2SO3饱和溶液 B.步骤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Br- +Cl2 =2 Cl-+Br2 C.工业上每获得1 mol Br2,至少需要消耗Cl2 22.4 L D.步骤Ⅳ涉及的操作有萃取、分液和蒸馏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 + Q2 > Q3 B.Q1 + Q2 > 2Q3 C.Q1 + Q2 < Q3 D.Q1 + Q2 < 2Q3 12. 最新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氢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B.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C.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D.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1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将苯滴入少量到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D.乙烯使溴水褪色 X Y Z W 14.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如右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D.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15.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16.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㈠⑴书写下列物质电子式 ①NaOH:______________;②CO2:_____________;③H2O2:________________; ⑵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①Mg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 (1)等质量的CH4、C2H4、C2H6完全燃烧时耗去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⑵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__________, ⑶在120℃、1.01×105 Pa时,有两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体是__________。 17. ClO2是高效、广谱、绿色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1mol 37Cl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判断Cl和O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 a.原子得电子能力 b.与金属钠反应得电子的数目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单质的沸点 (3)生产生活中含氯物质的排放会加快臭氧层的破坏,其机理如下图所示,该机理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 (4)化工、冶金行业的废水中存在CN—,可用ClO2气体将其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现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5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 mol E的单质可与足量酸反应,能产生33.6 L H2(在标准状况下);E的阳离子与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A B C D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C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3)B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A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5)向D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至过量,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某兴趣小组制备一定量的乙酸乙酯.取3mL无水乙醇,2mL浓硫酸,2mL冰醋酸进行实验,用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 I.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接收装置还可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Ⅱ.甲同学用含有酚酞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收集产物后振荡,发现红色迅速退去. 甲同学认为是蒸出的乙酸中和了碳酸钠.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如下实验,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是错误的。 已知:酚酞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酚酞试剂是酚酞的乙醇溶液. 实验i,取振荡后的下层无色液体,分成两份,分别完成以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滴加几滴酸酞试剂 溶液 ① (填“变红”成“不变红”) 碳酸钠并未被乙酸完全中和,仍有大量剩余 2 滴入乙酸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 实验ii.取振荡后的上层液体,加入 ② 溶液,振荡,发现出现浅红色,静置分层后红色消失。 实验iii,取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3mL乙酸乙酯(不含乙酸)振荡,溶液先变红,振荡后红色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4)完成上述实验: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验ii和实验iii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6)实验iii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20.把0.4molX气体和0.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 nZ(g)+6W(g)。2min末已生成0.3mol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试计算 (1)前2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2)2min末时Y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_______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