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命题学校:醴陵二中 命题人: 审题人:‎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需要的数据:H:1;C:12;N:14;Fe:56;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硅太阳能电池 B. 锂离子电池 C. 太阳能热水器 D. 燃气灶 ‎【答案】D ‎【解析】A.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锂离子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C错误;D.燃烧是放热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故选D. ‎ ‎2.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NH3.H2O B. H2O C. CH3COONH4 D. CH3COOH ‎【答案】C ‎【解析】NH3.H2O、H2O、CH3COOH均为弱电解质,只有CH3COONH4是强电解质,C正确。‎ ‎3. 某化学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较高温度下不能自发进行。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ΔH>0,ΔS>0 B. ΔH<0,ΔS<0‎ C. ΔH<0,ΔS>0 D. ΔH>0,ΔS<0‎ ‎【答案】B ‎【解析】A.△H>0,△S>0,要使△H-T△S<0,T值应较大,即应该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H<0,△S<0,要使△H-T△S<0,T值应较小,即应该在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故B正确;‎ C.△H<0,△S>0,△H-T△S<0一定成立,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 D.△H>0,△S<0,△H-T△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B ‎4.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氧化钙溶于水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碳酸钙受热分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如果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则反应吸收热量,反应是吸热反应。A.氧化钙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形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错误;B.乙醇燃烧是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错误;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产生氧化铝和铁,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是产生的铁熔化为液态,因此该反应又称为铝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错误;D.碳酸钙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正确。‎ 考点:考查放热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的关系的知识。‎ ‎5. 常温时,将足量的AgCl分别加入下列各溶液中,AgCl的溶解度最小的是 A. 15mL 1.5 mol·L-1的AgNO3溶液 B. 10mL 2 mol·L-1的NaCl溶液 C. 5mL 1 mol·L-1的AlCl3溶液 D. 5mL 1.4 mol·L-1的BaCl2溶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氯离子或银离子浓度越大,对沉淀溶解平衡抑制程度越大,氯化银溶解度越小。A、15mL 1.5 mol•L-1的AgNO3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为1.5 mol•L-1;B、10mL 2 mol•L-1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 mol•L-1;C、5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 mol•L-1×3=3mol•L-1;D、5mL 1.4 mol•L-1的B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4 mol•L-1×2="2.8" mol•L-1;根据以上计算可知,选项C中氯离子浓度最大,所以氯化银的溶解度最小,故选C。‎ 考点: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6. 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 ;②Na2CO3;③NaCl;④Na2SiO3,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②①③ B. ①④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①②‎ ‎【答案】A ‎【解析】①CH3COONa ;②Na2CO3;③NaCl;④Na2SiO3,对应的“酸”为醋酸、碳酸氢根离子、盐酸、硅酸,酸性越强,对应强碱盐水解越弱,pH值越小,盐酸>醋酸>碳酸氢根>硅酸,则pH: ④②①③,A正确。‎ ‎7.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 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Q3>Q2>Q1 B. Q1>Q3>Q2 C. Q1>Q2>Q3 D. Q2>Q1>Q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2H2S(g)+3O2(g)2SO2(g)+2H2O(l),②2H2S(g)+O2(g)=2S(s)+2H2O(l) , ③2H2S(g)+O2(g)=2S(s)+2H2O(g),①和②相比,②中S燃烧放出热量,因此H2S燃烧生成SO2放出的热量大于生成S时放出的热量,即Q1>Q2,②和③相比,H2O(g)变为H2O(l)放出热量,因此Q2>Q3,综上所述Q1>Q2>Q3,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知识。‎ ‎8. 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混合,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5倍,则N2的转化率为 A. 10% B. 30% C. 50% D. 60%‎ ‎【答案】B ‎【解析】设氮气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则 N2 +  3H2     2NH3‎ 初始物质的量/mol:   1       3             0    ‎ 转化物质的量/mol:   x       3x            2x     ‎ 平衡物质的量/mol: 1—x     3—3x        2x    ‎ 依题意,可得: =2g/mol×5,解得:x=0.3mol;‎ 则,A的转化率为:α=×100%=30%‎ ‎9. 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 A B. B C. D.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分析,A项两电极相同;B项酒精为非电解质;C项缺少盐桥;只有D项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0. 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4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1/2CH4(g) + O2(g) = 1/2CO2(g) + H2O(l) ΔH= +445 kJ·mol-1‎ B. CH4(g) + 2O2(g) = CO2(g) +2H2O(l) ΔH= +890 kJ·mol-1‎ C. CH4(g) + 2O2(g) = CO2(g) +2H2O(l) ΔH= -890 kJ·mol-1‎ D. 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 ΔH= -1780 kJ·mol-1‎ ‎【答案】C ‎【解析】4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890kJ热量,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H4(g) + 2O2(g) = CO2(g) +2H2O(l) ΔH= -890 kJ·mol-1,故C正确。‎ ‎11. 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xC(g) + 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1‎ B. B的转化率为50%‎ C. 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D. 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C的浓度为0.2mol•L‾1,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4mol,所以x=1,A正确。‎ 根据三段式计算:‎ ‎3A(g)+ B(g)  C(g)+2D(s) 初始浓度(mol•L‾1)   1.5    0.5         0 转化浓度(mol•L‾1)   0.6    0.2        0.2 0.4 平衡浓度(mol•L‾1)   0.9    0.3        0.2 0.4‎ B.B的转化率=0.2mol/L÷0.5mol/L×100%=40%,错误;‎ C.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0.6mol/L÷2min=0.3mol/(L·min),正确;‎ D.‎ 因反应前后各物质均为气态,则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化,而气体总物质的量是变化的,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反应过程中是变化,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反应过程中不变了,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 ‎12. 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流出负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应表示 ‎ ‎①c(Ag+) ②c(N)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装置试验,Fe、Ag、AgNO3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Fe为负极,Ag为正极,Fe和硝酸银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负极上金属铁本身失电子,即a棒质量减轻,正极Ag上析出金属银,银离子得电子析出金属Ag,所以正极质量增加,银离子浓度减小,硝酸根浓度不变,溶液的质量是增加了Fe,但是析出了Ag,但是在转移电子相等情况下,析出金属多,所以溶液质量减轻.故选D.‎ ‎13. 在固定的密闭容器内,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生成2mol AB3‎ B. 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生成1mol B2‎ C. 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 容器内总压强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一定生成2mol AB3,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必然同时消耗3molB2,而同时又生成1 mol B2,因此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浓度之间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则容器内A2、B2、AB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则容器内总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 ‎【名师点晴】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注意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可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14. 下列溶液中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小苏打溶液中:c(Na+)+c(H+)=c(HCO)+c(CO)+c(OH-)‎ B. CH3COONa溶液中:c(CH3COO-)>c(Na+)‎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2c(OH-)=2c(H+)+c(CH3COOH)‎ D. 0.1 mol/L的NaHA溶液,其pH=4,则c(HA-)>c(H+)>c(H2A)>c(A2-)‎ ‎【答案】C ‎15.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 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a+b)>(c+d)‎ C. Z的体积分数变大 D. X的转化率变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W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错误;B.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即a+b<c+d,故B错误;C.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错误;D.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X转化率减小,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 ‎16. 常温下,在20.00 mL 0.1000 mol·L-1 NH3·H2O溶液中逐滴滴加0.1000 mol·L-1 HCl溶液,溶液pH随滴入HCl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溶液:c(Cl-)>c(NH)>c(OH-)>c(H+)‎ B. ②溶液:c(NH)=c(Cl-)>c(OH-)=c(H+)‎ C. ①、②、③三点所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②>③>①‎ D. 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NH3·H2O)>c(NH)>c(OH-)>c(Cl-)>c(H+)‎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溶液时等浓度的NH3·H2O、NH4Cl的混合液,溶液呈碱性,c(NH4+)>c(Cl-)>c(OH-)>c(H+),故A错误;②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c(NH4+)=c(Cl-)>c(OH-)=c(H+),故B正确;③点为酸碱恰好反应,此时氯化铵水解,溶液呈酸性,促进水电离,①、②两点为碱剩余,抑制水电离,①、②、③三点所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③>②>①,故C错误;开始滴加盐酸时,能出现c(NH3·H2O)>c(NH4+)>c(OH-)>c(Cl-)>c(H+),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浓度比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7. (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导线中通过________mol电子。‎ ‎(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 -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____ (填“升高”还是“降低”),△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Fe+Cu2+Fe2++Cu; (2). 0.2 (3). CO(g)+FeO(s)= Fe(s) + CO2(g) △H=-218.00 kJ/mol (4). 降低 (5). 不变 ‎【解析】(1)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Fe为负极,发生:Fe-2e-=Fe2+,石墨为正极,发生Cu2++2e-=Cu,总反应式为Fe+Cu2+═Fe2++Cu;设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则负极减少28 g·mol-1·x,正极增重32 g·mol-1·x,28x+32x=12,x=0.2mol。‎ ‎(2)FeO(s)+CO(g)=Fe(s)+CO2(g)‎ ‎①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 ‎②3 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 ‎ ③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 由盖斯定律:反应热为:因此该反应=(3×①—②—2×③)/6;所以△H==-218kJ/mol;热化学反应方程式:CO(g)+FeO(s)= Fe(s) + CO2(g) △H=-218.00 kJ/mol。‎ ‎(3)用V2O5作催化剂可以分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同时降低,所以△H保持不变。‎ ‎18. (1)已知可逆反应CO(g) + H2O (g) CO2(g) + H2(g),在830K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830K时,若起始时:c (CO) = 2 mol/L,c (H2O) = 3 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 ‎②830K,若只将起始时c (H2O)改为6 mol/L,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2CO(g)+O2(g)=2CO2(g) △H=﹣566kJ/mol ;则CO的燃烧热为_______。‎ ‎(3)已知: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92kJ/mol。取1 mol N2(g)和3 molH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并达平衡时,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92kJ(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升高温度,上述反应中ΔH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K=1 (2). α(H2O) =25% (3). 283kJ/mol (4). 小于 (5). 不变 ‎【解析】(1)①CO + H2O(g) CO2+ H2, 起始 2mol/L 3mol/L 0 0 反应 1.2mol/L1.2mol/L 1.2mol/L1.2mol/L  平衡 0.8mol/L 1.8mol/L 1.2mol/L 1.2mol/L 平衡常数K=1.2mol/L×1.2mol/L/0.8mol/L×1.8mol/L=1‎ ‎②设反应的水蒸气的浓度为y.‎ CO + H2O(g)CO2 + H2, 起始 2mol/L 6mol/L 0 0 反应 y y y y 平衡 (2-y)mol/L (6-y)mol/L y y K= y×y/((2-y)mol/L×(6-y)mol/L ) =1,y=1.5mol/L,‎ 所以水蒸气的转化率==1.5mol/L/6mol/L===25%‎ ‎(2)已知反应:2CO(g)+O2(g)=2CO2(g) △H=﹣566kJ/mol ;则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 ‎(3)1 mol N2(g)和3 molH2‎ ‎(g)完全反应才放出92kJ,因为氮气和氢气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ΔH只与起始、终止状态有高,与外界条件无关,若升高温度,上述反应中ΔH不变。‎ ‎19. (1)AgNO3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中”、“碱”)性,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___(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已知难溶电解质A的化学式为XnYm,相对分子质量为M,测得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Xm+的浓度为c mol/L,则该难溶物XnYm的溶度积常数为Ksp=__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_____(填“酸”、“中”、“碱”)性,混合时醋酸体积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答案】 (1). 酸 (2). 抑制 (3). ()m·cm+ (4). 中 (5). 大于 ‎【解析】(1)AgNO3为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弱水解而呈酸性;加酸抑制水解。‎ ‎(2)XnYm存在溶解平衡:XnYm nXm++mYn—,由难溶物溶度积常数公式可得:Ksp=cn(Xm+)cm(Yn—)= ()m·cm+;‎ ‎..................‎ ‎20.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 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 mol/L ‎ H2C2O4溶液 H2O ‎0.2 mol/L ‎ KMnO4溶液 ‎3 mol/L 稀硫酸 ‎1‎ ‎3.0‎ ‎2.0‎ ‎3.0‎ ‎2.0‎ ‎4.0‎ ‎2‎ ‎3.0‎ ‎3.0‎ ‎2.0‎ ‎2.0‎ ‎5.2‎ ‎3‎ ‎3.0‎ ‎4.0‎ ‎1.0‎ ‎2.0‎ ‎6.4‎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 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0.6 mol/L ‎ H2C2O4溶液 H2O ‎0.2 mol/L KMnO4溶液 ‎3 mol/L稀硫酸 ‎4‎ ‎3.0‎ ‎2.0‎ ‎3.0‎ ‎2.0‎ ‎________‎ 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 1.5 × 10-2 mol·L-1·min-1 (3). 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4). MnSO4 (5). 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所用时间(t)小于4 min及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控制变量法),增大KMnO4浓度(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2)反应中消耗高锰酸钾的浓度是0.2 mol/L×3/10 =0.06mol/L,所以υ(KMnO4)=0.06mol/L÷4min=1.5 × 10-2mol / (L·min)。‎ ‎(3)①由图2可知反应开始后速率增大的比较快,说明生成物中的MnSO4(或Mn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②要验证假设作对比实验与与实验1比较,其它条件相同时加入MnSO4即可。‎ ‎③与实验1比较,如果假设成立,则加入硫酸锰以后若反应加快,溶液褪色的时间小于4min,说明Mn2+是催化剂。 ‎ ‎21. 如图是用0.1000mol/L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示意图和某次滴定前、后的盛放盐酸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滴定管中滴定后读数为_____________mL;‎ ‎(3)某实验小组同学的三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的待测NaOH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实验 编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盐酸的 体积读数(mL)‎ 滴定后盐酸的 体积读数(mL)‎ ‎1‎ ‎20.00‎ ‎1.20‎ ‎23.22‎ ‎2‎ ‎20.00‎ ‎2.21‎ ‎24.21‎ ‎3‎ ‎20.00‎ ‎1.50‎ ‎23.48‎ ‎(4)滴定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所用的仪器刚用蒸馏水洗净):‎ A.用碱式滴定管向锥形瓶里注入20.00mL待测NaOH溶液,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使管内无气泡;‎ D.取标准盐酸注入酸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 ‎(5)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滴定操作时,如果上述B步骤省略,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填“无影响”、“偏高”或“偏低”)。‎ ‎【答案】 (1). 酸式滴定管 (2). 22.80 (3). 0.1100mol·L﹣1 (4). BDCEAF (5). 当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6). 偏高 ‎【解析】(1)该滴定管的下端是玻璃活塞,所以仪器A的名称为酸式滴定管;(2)盐酸滴定管中滴定后读数为22.80mL;‎ ‎(3)三次滴定消耗的体积为:22.02mL,22.00mL,21.98mL,数据均有效,则平均消耗V(NaOH)=22.00mL,‎ c(待测)= V(标准)×c(标准) / V(待测)= 0.1000mol/L×22.00mL/20.00mL=0.1100mol·L﹣1‎ ‎(4)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滴定等顺序操作,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DCEAF;‎ ‎(5)滴定时,当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当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6)如果上述B步骤省略,即未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相当于标准液稀释,导致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根据c(待测)= V(标准)×c(标准) / V(待测) 分析,C(待测)偏高。‎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