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重庆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32 Cl-35.5
I 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题3 分,共48 分。每小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调味剂B.防腐剂C.增稠剂D.着色剂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常见食品的添加剂,与化学反应速率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双基以及分析能力,侧
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一般来说,食品中
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
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色、态、味有关。
2.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健的健能有关的是
A .CaO 与CO2 B .NaCl与HCl C .SiC 与SiO2 D.CCl2与I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CaO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CO2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
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故A错误;B.NaCl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HCl在固体时是分子
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故B错误;C.SiC与SiO2都是原子晶体,熔化断裂
的是共价键,与化学键有关,故C正确;D.CCl2与I2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
力,与化学键无关,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中的化学键,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化学键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
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则对应的晶体一般为金属
晶体、离子晶体或原子晶体,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只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molNaCl 固体中含有NA个Na+
B.18gD2O和18gH2 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O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l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名师点晴】该类题的特点是以微粒数目的计算为依托,考查物质的结构、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等知识。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
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该类试题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
意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状况的关系,在标准状况下,溴、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碳
原子数大于4的烃(辛戊烷除外)均为液体;SO3为固体,HCHO、CH3Cl为气体。②注意气体体积与状况的
关系,如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2的分子数一定为0.5 NA,但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分子数有可能为0.5NA。
③注意物质的存在形态不同,离子的种类、数目不同,如NaHCO3晶体中只含有HCO3-和Na+,而溶液中还
会因为HCO的电离产生少量CO32-,由于HCO3-的水解产生少量H2CO3;1 mol NaHSO4晶体或熔融状态下
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而1 mol NaHSO4溶于水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④注意特殊物质
的摩尔质量或分子中的中子数,如D2O、T2O、18O2等。⑤注意常见的可逆反应或隐含反应,
如:N2+3H22NH3、2SO2+O22SO3,H2+I22HI,2NO2N2O4,NO和O2混合发生反应
2NO+O2=2NO2等。
4. 短周期元素X 、Y 、Z 、M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 的一种单质是高硬度的宝石,Y2+的电子
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 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M>Z>Y>X
B.气态氢化物:X
0,对
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0
B.产物CO 为酸性氧化物
C.高温条件下才能自发进行
D.采用碎沙而非石块的原因可能是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焓变和熵变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焓变和熵变,注意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焓变与
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物质的由固态或液态变为气态,或生成的气体越多,则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反
之越小。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最终判据是吉布斯自由能变,自由能一般用△G来表示,且△G=△H-T△S:
当△G=△H-T△S<0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能自发进行;当△G=△H-T△S=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
△G=△H-T△S>0时,反应不能向正反应方向自发进行。
9.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使用催化剂,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合成氨产率
B.对于2HI(g) H2(g)+2CO(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C.对于2CaO2(s) 2CaO(s)+O2(g),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再次平衡后O2的浓度保持不变
D.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aq)+ H2O(l) HBr(aq)+HBrO(aq)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2HI(g) H2(g)+2CO(g),属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不能
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C.2CaO2(s) 2CaO(s)+O2(g)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K=c(O2),
因此增大压强,c (O2)保持不变,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D.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aq)+ H2O(l)
HBr(aq)+HBrO(aq),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使得HBr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溶液颜色变浅,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平衡
移动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无关,则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平衡移动原
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是C。
10.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B.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C.因为中和热为一定值,所以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 和种类均无关
D.测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就直接测碱溶液的温度,会使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中和热的测定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有关中和热测定实验,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
的物质的量比不是1:1,而是NaOH过量,是为了保证0.50 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 mol/L
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也是可以的,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若不是为57.3 kJ/mol,则产生
误差可能的原因是:(1)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50 mL的酸、碱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
于50 mL或小于50mL都会造成误差);(2)温度计的读数有误;(3)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4)混合酸、
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5)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6)测了
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等。
11.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再次达到平衡后反应物的
转化率会增大的是
A .2NO2(g)N2O4(g)
B.2HI(g) H2(g) +I2(g)
C.PCl5 (g)PCl3(g)+Cl2(g)
D.CaCO3 (s) CaO(g) + CO2 (g)
【答案】A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12.有等体积、等pH 的Ba(OH)2、KOH 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
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3>V2>V1 B.V3=V2=V1 C.V3>V2=V1 D.V1=V2>V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等体积、等pH的Ba(OH)2、KOH和NH3•H2O中,c(OH-)相同,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
中和,用去酸的体积V1=V2,但NH3•H2O为弱碱,等pH时,其浓度大于KaOH,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
恰好中和,弱碱继续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则消耗酸多,即V2<V3,所以消耗酸的体积关系为V3>V2=V1,
故选C。
考点:考查了pH的简单计算的相关知识。
13. 常温下,将pH=3 的硫酸与pH=9的NaOH 溶液混合,若要得到PH = 7 的溶液,混合时硫酸酸与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
A.1: 200 B.200 : 1 C.100 : 1 D.1:10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将pH=9的NaOH溶液中c(OH-)=10-5mol/L,pH=3的硫酸中c(H+)=10-3mol/L,设NaOH的体积
为x,硫酸的体积为y,欲使混合溶液pH=7,溶液呈中性,则n(H+)=n(OH-),则x•10-5mol/L=y•10-3mol/L,
解得x:y=100:1,所以硫酸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1:100,故选D。
考点:考查了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14.常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3mol.L-1 ,有关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铝粉一定能产生大量H2
B.溶液中OH-的浓度一定为0.1mol.L-1
C.还可能大量存在Na+、NH4+、Cl-、S2O32-
D.通入少量 HCl 气体可能会使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答案】D
考点:考查了水的电离和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
15.恒温下,在5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X气体和1molY气体发生反应:2X(g)+ Y(g) 2Z(g);
△H<0 。10min 后达平衡,测得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前的5/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50%
B.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0(mol.L-1)-1
C.10min内生成物Z 的反应速率0.02mol·L-1 ·min-1
D.若Y是有色气体,只压缩容器的体积,则体系颜色变浅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2X(g)+ Y(g) 2Z(g);
起始(mol) 2 1 0
反应 2x x 2x
平衡 2-2x 1-x 2x
同温同体积,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测得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前的5/6,则==,解得x=0.5mol。A.平衡时,X 的转化率=×100%=50%,故A正确;B.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0(mol.L-1)-1,故B正确;C.10min内生成物Z 的反应速率==0.02mol·L-1 · min-1,故C正确;D.若Y是有色气体,只压缩容器的体积,,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各种组成的浓度均增大,体系颜色加深,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16.根据下列实验事实,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分别测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pH ,发现二者的pH 之和为14
常温下,醋酸和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
B
向均盛有2mL5% H2O2 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0.2mol/LFeCl3,和0.3mol/L CuCl2 溶液lmL ,前者生成气泡的速率更快
催化效果:Fe3+>Cu2+
C
向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镁条,产生气泡的率会先加快再减慢
反应刚开始时,醋酸电离平衡正移,c(H+)增大
D
向硼酸(H3BO3 )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观察到明显现象.
H3BO3的酸性强于H2CO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常温下分别测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pH ,发现二者的pH 之和为14,说明醋酸溶液
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氨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表明醋酸和氨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电离平衡常数相等,故A
正确;B、向均盛有2mL5% H2O2 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0.2mol/LFeCl3,和0.3mol/L CuCl2 溶液lmL ,
Fe3+的催化效果比Cu2+好,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快,生成气泡的速率更快,故B正确;C、金属与酸的反应是
放热反应,反应刚开始时,温度逐渐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
又逐渐减慢,故C错误;D、H3BO3的酸性强于H2CO3,向硼酸(H3BO3 )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反
应放出二氧化碳,有明显现象,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
II卷(共5 题,共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2 分)
17.(12分)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
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
(2)比较e、h 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 .
比较g 、h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 .
(4)己知lmol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表示e 的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常见的碱性气体R。回答下列问题:
①.R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任意写出两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用方程式表示R 的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对pH = 10 的R 溶液进行下列操作,能使R 的电离平衡逆移的是____________.
A.加入少量 NaCl溶液 B.加入少量1mol.L-1的NH4Cl溶液
C.加入少量MgSO4固体 D.加入少量1mol.L-1 的NaOH溶液
【答案】
(1).;
(2).Cl->Na+ ,HClO4>H2SO4 ;
(3). ( 或, )
(4).2Na(s)+O2(g)=Na2O2(s) △H=-255.5 kJ/mol-1
(5).①NH3与H2O能形成分子间氢气键、NH3与H2O能发生反应;
②NH3·H2ONH4++OH-;③BD;
(4)lmol钠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钠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s)+O2(g)=Na2O2(s) △H=-255.5 kJ/mol-1,故答案为:2Na(s)+O2(g)=Na2O2(s) △H=-255.5 kJ/mol-1;
(5)上述元素可组成常见的碱性气体R为氨气。①NH3与H2O能形成分子间氢气键、NH3与H2O能发生反应,使得氨气极易溶于水,故答案为:NH3与H2O能形成分子间氢气键、NH3与H2O能发生反应;
② 氨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能够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答案为:NH3·H2ONH4++OH-;
③ 氨水中存在NH3·H2ONH4++OH-。A.加入少量 NaCl溶液,相当于对溶液碱性稀释,促进氨水的电离,错误;B.加入少量1mol.L-1的NH4Cl溶液,增大了铵根离子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正确;C.加入少量MgSO4固体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错误; D.加入少量1mol/L的NaOH溶液,增大了氢氧根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正确;故选BD。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结构位置性质关系、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元素周期律、电子式、有
机物推断等,
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关于主族元素的化合价需要明确以下几点:①主族
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且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O除外),其中氟无正价,O没有最高
价。②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的主族元素分别位于
ⅣA、ⅤA、ⅥA、ⅦA族。
18.(11分)已知:
(1).为了证明HF 是弱酸,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 甲同学取一定体积的HF溶液,滴入2 滴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再加入NaF 固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HF 为弱酸.
② 乙同学取10ml未知浓度的HF 溶液,测其pH 为a ,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再测其pH 为b ,若要认定HF 为弱酸,则a 、b 应满足的关系是b <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③ 丙同学用pH 试纸测得室温下0.10mol.L-1的HF 溶液的pH为2 ,则认定HF为弱酸,由丙同学的实验数据可得室温下HF 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 己知H3BO3 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 +OH-=B(OH)4- ,写出硼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向等浓度的H2C2O4 与H3B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则与OH- 作用的粒子(包括分子和离子)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NaHC2O4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2CO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红色变浅;②a+2;③1.0×10-3;
(2)①.H3BO3+H2O B(OH)4-+H+;②.H2C2O4、 HC2O4- 、H3BO3;
(3)2HC2O4- 十CO32- =2C2O42-+H2O +CO2↑;
考点: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酸性强弱规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
19.(9分)钠、钾的碘化物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工业利用碘、NaOH和铁屑为原料可生产
碘化钠,其生产流程如下:
(1)碘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如果温度过低,会生成碘的低价副产品NaIO。若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所得溶液中IO3-与I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______I2+______OH-=______IO3- +__IO- +______I- +______H2O
(3)生产流程中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过滤所得固体中除剩余铁屑外,还有红褐色固体,则加入铁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2中除含有H+外,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5)已知I-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则从溶液1中获得NaI固体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
【答案】
( l ).第五周期,第ⅦA族;
(2) 4 、8 、l 、l 、6 、4
(3)还原碘酸根离子,或使该酸根离子转化为碘离子;NaIO3 + 2Fe +3H2O=NaI + 2Fe (OH)3↓;
(4)Fe2+
(5)蒸发(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考点:考查了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20.(10分) 在一定条件下,将C(s)和H2O(g)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发生反应:
C(s)+2H2O(g) CO2(g)+2H2(g),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T1 ______T2 (填“>”、“<”或“=”)
(2)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甲容器内再充入0.8molH2O和3.2molH2,则此时V正_____V逆(填“>”、“<”或“=”)
(3)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
A.V逆(CO2)=2V正(H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H2O):c(CO2):c(H2)=2:1:2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某同学为了研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测得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可见在t1、t3、t5、t7时反应都达了到平衡状态,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t6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从t1到t8哪个时间段H2O (g)的平衡转化率最低_________,(填“t1~t2,以此类推”)。
【答案】
(1)>;
(2)=;
(3)BD;
(4)通入H2O;t7-t8;
【解析】
试题分析:(1)如果两者温度相等,甲相对乙,甲平衡时H2(g)平衡量为2.4mol,而是3.2,说明温度改变平
衡正向移动,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T1>T2 ,故答案为:>;
(2) 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2mol,浓度为1.6 mol/L,则:
C(s)+2H2O(g) CO2(g)+2H2(g)
开始(mol/L): 2 0 0
转化(mol/L): 1.6 0.8 1.6
平衡(mol/L): 0.4 0.8 1.6
平衡常数K===6.4,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甲容器内再充入0.8molH2O和3.2molH2,Qc===6.4=K,处于化学平衡状态,V正=V逆,故答案为:=;
(3) A.V逆(CO2)=V逆(H2)=2V正(H2),正逆速度不等,故不选;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气体质量不变,正逆速度相等,故选;C.c(H2O):c(CO2):c(H2)=2:1:2,而不是不变,故不选;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未平衡时在变,现在保持不变,说明已达平衡状态,故选;故选BD;
(4) t1到t6平衡都逆向移动,而t6时平衡正向移动,是因为增加反应物的浓度,而C是固体,所以是增加水蒸气的量,所以本身的转化率降低,t8时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故平衡转化率最低t7-t8,故答案为:通入H2O;t7-t8。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和计算的相关知识。
21.(10分) 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g)+2CO (g) 2CO2(g)+N2(g) △H.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度,某温度下,在容积固体的容器内进行此反应,并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在此温度下能够自发进行,说明△H___________0(填写“>”、“<”、“=”)。
若只将反应条件改为绝热,平衡时NO的浓度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_____.
(4)
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参考实验I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画出II、III条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答案】
(1);
(2)<;增大
(3).1.875×10-4mol.L-1.s-1(或1.88×10-4mol.L-1.s-1);
( 4 ).①II:280 ;1.20×10-3;5.80×10-3 ;III:1.20×10-3;5.80×10-3
②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相关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