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化学 图像问题的系统思维(基础)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图像问题的系统思维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通入氦气增大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2.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3.右图为可逆反应A (g)+2B (g)nC (g);ΔH<0,生成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2>p1,n<3 B.p2>p1,n>3 C.p1>p2,n<3 D.p1>p2,n>3 4.如图所示,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可逆反应X(g)+Y(g) 2Z(g)+W(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 5.对于可逆反应2AB3 (g)A2 (g)+3B2 (g) Δ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6.已知:4NH3(g)+5O2(g)4NO(g)+6H2(g). △H=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5 7.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 (aq) + 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2 (aq) + I-(aq)I3-(aq)的△H >0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 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υ正 > υ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8.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代表0℃下CH3COCH3的Y-t 曲线 B.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 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 9.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 时,温度T和压强P与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1<T2,P1>P2,m+n>p,△H <0 B. T1>T2,P1<P2,m+n>p,△H<0 C.T1<T2,P1>P2,m+n<p,△H <0 D. T1>T2,P1<P2,m+n<p,△H >0 10.已知可逆反应aA+bB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1.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A. 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 5 12.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 B.10~15 min可能是降低了温度 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13.今有反应X(g)+Y(g)2Z(g)(正反应放热),右图表示该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在t2时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曲线。则下图中的t2时改变的条件是( ) A. 升高温度或降低Y的浓度 B. 加入催化剂或增大X的浓度 C. 降低温度或增大Y的浓度 D. 缩小体积或降低X的浓度 二、填空题: 1.2SO2(g)+O2(g)2SO3(g) ;△H <0。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 所示: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判断, 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表达)。10 ~ 15 min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2.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 CO(g)+2H2(g) CH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高温度,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00 ℃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用(nB、tB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氢气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5 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把图像、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结合在一起的逆向考查综合题。图Ⅰ中t0时刻的v(正)、v(逆)都高于原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且v(正)>v(逆),应是增大体系的压强所致,A项错;图Ⅱ中图像显示v(正)=v(逆)都高于原平衡体系,而体系中通入氦气只能增大体系的总压,并未改变各组分的分压,故不影响v(正)、v(逆),B项错;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因而加入催化剂后,甲、乙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C项错;图Ⅲ中乙比甲到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其他条件不变时,T(乙)>T(甲),且此反应是ΔH<0,温度由T(乙)―→T(甲)降低,α(SO2)升高,符合曲线变化,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从反应开始到10s,X、Y的物质的量均减小0.79mol,Z的物质的量增加1.58mol,所以用Z表示反应速率应该为1.58mol/(10s×2L)=0.079mol/(L·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2L=0.395mol/L;Y的转化率为0.79/1.00=79%;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所以C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压强在p1时先达平衡,则p1>p2,p1下生成物C浓度较低,说明平衡左移,故n>3。 4、【答案】AD 【解析】本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加入催化剂或增大体系压强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 5、【答案】B 【解析】A项,升温应v(正)>v(逆)。B项,500℃时,速率快,平衡右移,AB3含量降低。C项,压强大,平衡左移,AB3含量应升高。D项,温度高时,平衡右移,AB3含量应降低。 6、【答案】C 【解析】此题结合化学平衡图像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选项A、B正确;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可确定A、B正确;根据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所以选项D正确。 7、【答案】BC 【解析】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I3-的浓度逐渐的减小,说明反应向逆方向移动,也就意味着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H<0,所以A项错;因为K=,T2>T1,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即K1>K2;C项,从图中可以看出D点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它要向A点移动,这时I3-的浓度在增加,所以v正>v逆,C项正确;D项,从状态A到状态B,I3-的浓度在减小,那么I2的浓度就在增加。 8、【答案】D 【解析】b曲线的起始斜率明显大于a曲线,说明b对应的反应速率较大,温度较高,A、B错;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降低,C错;等量的CH3COCH3,转化率相同时,产物CH3COCH2COH(CH3)2的物质的量相同,D正确;选D。 9、【答案】B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每条曲线的起点到拐点表示C随时间不断增加,是建立平衡的过程;拐点后的水平线表示C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从拐点处巳达到平衡。用建立平衡所需时间长短判断T1、T2和P1、P2的大小,再根据T1、T2和P1、P2的大小及不同条件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及反应的热效应。 分析T1、P2和T2、P2两条曲线,在压强相同时,T1温度下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所以T1>T2。根据平衡后T2温度下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比T1温度下大,判断降温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H <0 5 。同理,由T1、P1和T1、P2两条曲线可得P1<P2,m+n>p。 本题是不同温度、压强下,生成物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问题,这种图像能反映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在分析时,既要独立分析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又要注意两者的内在联系。 10、【答案】B 【解析】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A、C的百分含量相同,但并不能表明达到了化学平衡,A错;该反应在T2温度时A的含量最低、C的含量最高,达到过化学平衡,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又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C、D项错误而B项正确;该题选B。 1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从t1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并且逆反应速率增加更多,所以平衡逆向移动,氨的百分含量降低;从t3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幅度相同,所以平衡不移动,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从t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但正反应速率降低更多,平衡仍然是逆向移动,氨的百分含量进一步降低。由上可知,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是t0~t1,本题应选A。 12、【答案】AD 【解析】由图可知,A.10~15 min时间段内,各物质变化的量增大,速率同时增大,影响因素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但不可能是降低温度,A项正确,B项错误;20 min时只有B物质的量突然增加,所以可能是加入了B。但A、C物质的量没有突变,所以不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C错而D对,本题应选A、D。 1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在t2时X的浓度减小而Z的浓度增大,所以平衡正向移动,因为X(g)+Y(g)2Z(g)为前后分子数不变的吸热反应,所以引起这样变化的因素,可以是降低温度或者加入Y物质,所以C项正确。升高温度或者减小Y的量都会造成X增加而Z减小,所以A项不正确,加入催化剂或者缩小体积,对该平衡无影响。所以B、D不正确。 二、填空题: 1、【答案】15~20min,25~30min。增大氧气的量。ab. 【解析】15~20min,25~30min时, SO2、O2、SO3物质的量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增大氧气的量,氧气的量突然增多,平衡右移,致使SO2的量逐渐减少,SO3的量逐渐增多。 2、【答案】(1) 减小 (2) 2nB/3tB mol·L-1·min-1 (3)b、c (4)Cu2O+CO2Cu+CO2 【解析】(1)根据温度升高,甲醇的量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左移,K值减小。 (2)v(CH3OH)∶v(H2)=1∶2⇒v(H2)=2nB/3tB mol·L-1·min-1。 (3)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且v正、v逆都增大。 (4)CO2可抑制CO与Cu2O反应。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