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 B. 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NOx) C.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 D. 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是由于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A错误;B、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NOx),B正确;C、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空气中颗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成分增多,其中颗粒物质是固体粉尘,其它的都属于有害气体,C正确;D、水华、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造成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引发水华、赤潮,D正确;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空气污染物的危害 【名师点晴】该题比较简单,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重视环境保护的理念,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灵活应用。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石英坩埚、水泥和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 HCl,若将两者混合使用,其杀菌效果和去除厕所污渍的效果都将加强 C. “玉兔号”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 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答案】D 【解析】 A. 水泥和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石英坩埚是二氧化硅制成的,不是硅酸盐,A错误;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若将两者混合使用会产生氯气,其杀菌效果和去除厕所污渍的效果会降低,且产生污染性气体,B错误;C. “玉兔号”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硅,C错误;D. 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D正确,答案选D。 3. 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 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 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未必能说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仍然相等时,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故A错误;B.对于气体总体积反应前后不变的可逆反应(如I2+H22HI)来说,无论是否建立平衡,其总物质的量即压强都不会发生变化;对于气体总体积反应前后不等的可逆反应(如2SO2+O22SO3)来说,建立化学平衡状态时,总物质的量要与初始时的总物质的量不等,故压强要改变,故B错误;C.当平衡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就说明化学平衡向某个方向(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即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故C正确.值得补充的是,当平衡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发生同等程度的变化时,化学平衡未必发生移动,如对于I2+H22HI来说,当增大加强减小体积时,就不会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故C正确;D.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当一个可逆反应建立化学平衡状态后,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仍然等于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4.4.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选项 A B C D 电极材料 Cu、Zn Cu、C Fe、Zn Cu、Ag 电解液 FeCl3 Fe(NO3)2 CuSO4 Fe2(SO4)3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反应中铜失去电子,铁离子得到电子,则铜是负极,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含有铁离子的可溶性盐作电解质,据此解答。 【详解】A、金属锌比金属铜活泼,锌作负极,发生的反应为Zn+2Fe3+=Zn2++2Fe2+,A错误; B、金属铜和亚铁盐不反应,没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C错误; D、铜比银活泼,金属铜做原电池的负极,电池反应为Cu+2Fe3+=Cu2++2Fe2+,D正确; 答案选D。 5.5.已知H2(g)+I2(g)2HI(g) Δ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 mol,乙中加入HI 0.2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 甲中加入0.1 mol He,乙不变 C. 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 甲增加0.1 mol H2,乙增加0.1 mol I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 各0.1mol,乙中加入HI0.2mol,此时甲和乙建立的平衡是等效的,则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平衡均逆向移动,HI的平衡浓度均减小,A错误;B、甲中加人0.1molHe,在定容密封容器中,平衡不会移动,B错误;C、甲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甲中HI的平衡浓度增大,乙不变,C正确;D、甲中加人0.1molH2,平衡正向移动,乙增加0.1 mol I2向生成HI的方向进行,HI的平衡浓度增加,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和等效平衡知识 【名师点晴】理解等效平衡规律是答题的关键,对应该题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mol,乙中加入HI0.2mol,由于乙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以得到H2和I2各0.1mol,故此时甲和乙建立的平衡是等效的,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措施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不能降低HI的浓度,然后结合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来回答。 6.6.设 NA表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的新制氯水中,若含有的Cl-数为 NA,则其中含有的 ClO-数也为NA B. 12.0 g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NA C. 一定条件下,1.0 mol Cl2与足量铁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D. 78 g Na2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答案】A 【解析】 A. 次氯酸难电离,常温下的新制氯水中,若含有的Cl-数为NA,则其中含有的ClO-数小于NA,A错误;B. 12.0 g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硫酸氢钠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则12g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NA,B正确;C. 一定条件下,1.0 mol Cl2与足量铁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C正确;D. 78 g Na2O2是1mol,与足量CO2完全反应时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转移的电子数为NA,D正确,答案选A。 点睛:选项B是解答的易错点,学生往往认为硫酸氢钠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与水中的电离相同。由于在熔融状态下共价化合物不能发生电离,例如氯化氢、硫酸等,因此硫酸氢钠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出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不能电离出氢离子,答题时注意与水中电离的不同。 7.7.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Fe2+(Fe3+):还原铁粉,过滤 B. Cl2(HCl):饱和食盐水,洗气 C. 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加热 D. HNO3溶液(H2SO4):适量 BaCl2溶液,过滤 【答案】D 【解析】 A. 铁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可以用铁除去亚铁离子中的铁离子,A正确;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B正确;C. 氧化钠在空气中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因此将含有氧化钠的Na2O2粉末在氧气中充分加热即可除去氧化钠,C正确;D.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氯化氢,会引入新杂质氯化氢,D错误,答案选D。 8.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次氯酸的电子式: B. Na+的结构示意图: C. 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为: D. M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M原子符号为M 【答案】D 【解析】 A项,HClO的电子式为,A项错误;B项,Na+的结构示意图为,B项错误;C项,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为:,C项错误;D项,M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M原子核外有a+2个电子,M的质子数为a+2,质量数为a+2+b,M的原子符号为,D项正确;答案选D。 9. 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B. 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 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 图II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故正确;B、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反应物的总能量应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错误;C、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属于原电池的装置,故错误;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等知识。 10.10.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室制备Fe(OH)2 实验室制氨气 制过氧化钠 验证浓H2SO4的脱水性、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A、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亚铁溶液中不能制备氢氧化亚铁,A错误;B、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二者又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B错误;C、制备过氧化钠时应该在坩埚中加热,不能在烧杯中,C错误;D、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同时氧化生成的碳,得到二氧化硫,利用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D正确,答案选D。 11.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1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C. 2H2(g)+O2(g)=2H2O(g)ΔH<0且ΔS>0,能自发进行 D. 浓硫酸的稀释和铝热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能量,但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微溶性硫酸钙,所以其中和热△H≠-57.3kJ·mol-1,A错误; B.因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反应2CO(g)+O2(g)=2CO2(g)的△H=-2×283.0kJ•mol-1,因此反应2CO2(g)=2CO(g)+O2(g)的△H=+2×283.0kJ·mol-1,B正确; C.反应2H2(g)+O2(g)=2H2O(g)的ΔH<0,ΔS<0,C错误; D.浓硫酸的稀释是物理变化,不是放热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12.12.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选项 事实 推测 A 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 Ba与水反应会更快 B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第ⅣA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 C 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 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第ⅡA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Be、Mg、Ca、Sr、Ba、La,已知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所以Ba与水反应会更快,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第ⅣA族元素从上到下依次为C、Si、Ge、Sn、Pb,其中C不导电(除了石墨),Si、Ge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上,都是半导体材料,但Sn、Pb都是金属,是电的良导体,推测不合理,B错误;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也逐渐减弱,已知HCl在1500℃时才分解,而HI在230℃时即分解,由此推测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两者之间,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与H2化合越来越容易,Si、P、S是第三周期从左向右相邻的三种元素,已知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因此P与H2要在高温时反应,推测合理,D正确。 答案选B。 13.13.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A B C D 甲 Cu Na2CO3 Fe NaAlO2 乙 CuO NaOH FeCl3 Al2O3 丙 CuSO4 NaHCO3 FeCl2 AlCl3 丁 Cu(NO3)2 CO2 Fe(NO3)2 Al(OH)3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A、铜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铜,硝酸铜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A正确;B、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足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B正确;C、铁与氯气化合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氯化银,C正确;D、偏铝酸钠不能直接转化为氧化铝,D错误,答案选D。 14.14.Al-Ag2O电池是一种可用作水下动力的优良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式为2Al+3Ag2O+2NaOH=2NaAlO2+6Ag+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作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且正极质量逐渐减小 B. 当电极上生成1.08 g A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 Al电极的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D. 工作时电解液中的Na+移向Ag2O/Ag电极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该反应中氧化银被还原为银,正极质量减少,A正确; B.Ag2O中Ag的化合价为+1价,被还原单质银为0价,当电极上析出1.08gAg即0.01mol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0.01mol,电子数目为0.01NA,B错误; C.原电池工作时Al被氧化,应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Al-3e-+4OH-=AlO2-+2H2O,C正确; D.铝为负极,Ag2O/Ag为电池的正极,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Na+向Ag2O/Ag极移动,D正确; 答案选B。 15.15.下列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 B 铝、镁用导线连接后投入NaOH溶液中,铝表面有气泡 铝比镁更活泼 C 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单质硅是两性物质 D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加稀HCl溶解,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反应后固体中不含+3价的铁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溶解,说明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A正确; B、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不能据此比较镁铝的活泼性,B错误; C、硅是非金属单质,不是两性物质,C错误; D、反应中如果铁过量,生成的铁离子被铁还原为亚铁离子,因此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含有+3价的铁,D错误; 答案选A。 16.16.在一个恒温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qD(s),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一定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②气体总质量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A. 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判断。 【详解】①由于反应是在恒温下进行的,所以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①错误; ②D是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则气体总质量不再改变能据此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正确; 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正确; ④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正确; ⑤当反应速率v(A)∶v(B)∶v(C)∶v(D)=m∶n∶p∶q时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且D是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⑤错误; ⑥反应前后容积不变,但气体的质量是变化的,所以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⑥正确; 答案选B。 【点睛】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即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注意把握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角度,特别是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为易错点。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故NH3是电解质 ②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101 KPa、150℃时,ag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Na2O2增重ag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22.4L的CO气体和28g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⑥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⑦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⑧氧化还原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A. ②③④ B. ②④⑦⑧ C. ①⑤⑥⑦ D. ③⑤⑥⑧ 【答案】A 【解析】 ①错,NH3是非电解质;②正确,在碱性溶液中可以生成亚硫酸钡沉淀;③正确,根据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可得Na2O2增重的质量即为反应的CO和H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④正确,⑤错,未指明是标准状态;⑥错,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⑦瓷坩埚中的成分中有二氧化硅,可与熔融氢氧化钠反应;⑧错,只能说有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元素被还原,可以是同种元素,也可是不同种元素; 18.1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位于同一主族。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易溶在XZ2中,n是一种二元弱酸。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X<Y B. 非金属性:Y>Z>X C. Y与Z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有漂白性 D. W与X组成的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 【答案】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位于同一主族。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则丙为硫的单质,硫易溶在二硫化碳中,则X为C元素、Z为S元素、Y为O元素; n是一种二元弱酸,则n为硫化氢、W为H元素。A. 原子半径:H<O<C,A不正确;B. 非金属性:O>S>C,B正确;C. O与S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漂白性,如二氧化硫有、三氧化硫没有,C不正确;D. H与C组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只有极性键,如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D不正确。本题选B。 19.19.如图所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反应:4CO(g) +2NO2(g)==N2(g) +4CO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则有T1查看更多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