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理科)试卷 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C 12 Ag 108‎ 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可用电子式表示为: ‎ B.16O与 18O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排布均不同 C.稳定性:CH4>SiH4;还原性:HCl>H2S ‎ D.K+、Ca2+、Mg2+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能源 C.氯气和明矾均可做自来水的消毒剂 D.食品保鲜剂中所含铁粉和生石灰均作还原剂 ‎3.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 氧化铁与铝反应 C. 钠与乙醇反应 D. Ba(OH)2·8H2O与NH4C1反应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Na+、Al3+、SO、Cl-‎ B.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 Fe2+、K+、NO 、SO C.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 K+、Na+、AlO 、CO ‎ D.=1×10-13 mol·L-1的溶液中: NH 、Ca2+、Cl-、NO ‎5.醋酸铅因有甜味而被称为“铅糖”,它有毒但能入药,又知(CH3COO)2Pb可溶于水,硝酸铅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2CH3COO-===(CH3COO)2Pb。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1 mol·L-1的“铅糖”溶液中c(Pb2+)<0.1 mol·L-1 B.“铅糖”是弱电解质 C.“铅糖”是离子化合物 D.“铅糖”的溶液可能导电性很弱 ‎6.已知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H2O(l)‎ ‎△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其焓变依次为△H1、△H2、△H3 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H1>△H2>△H3 B. △H1<△H3<△H2 ‎ C. △H1=△H3>△H2 D.△H1>△H3>△H2‎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压强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 B.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C.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D.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8.下列溶液中c(OH-)最小的是( ) ‎ A.向0.1mol/L氨水中加同体积水 ‎ B.向0.1mol/L KOH溶液中加同体积水 C.向0.2mol/L KOH溶液中加同体积的0.1mol/L盐酸 D.向0.2mol/L氨水中加同体积0.1mol/L盐酸 ‎9.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B.铝片不需要用特殊方法保存 ‎ C.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用 D.锌跟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 ‎10.pH=11的X、Y两种碱溶液各10 mL,分别稀释至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两种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 B.稀释后,X溶液碱性比Y溶液碱性强 C.若9V(Y)‎ ‎1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滴加少量CuSO4溶液 ‎ C.向溶液中滴加浓硝酸,以增大氢离子浓度 D.改用铁粉 ‎12.将CoCl2溶解于盐酸中可以形成CoCl,在溶液中存在下面的化学平衡:‎ Co2+(aq)+4Cl-(aq) CoCl(aq) ΔH>0‎ ‎ 粉红色 蓝色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将盛有CoCl2和盐酸混合液的试管置于热水中,试管内溶液为红色 D.增大Cl-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Cl-浓度都减小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解NaCl溶液、熔融态的氯化镁可制得相应的金属单质 B. 工业上可用含Cu2S的矿石和氧化剂O2反应冶炼Cu C. 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K、Ca、Cr、Mn等 D. 工业电解熔融态的Al2O3制Al时,加冰晶石的主要作用是提高Al的产量 ‎14.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2CO2(g)+N2(g)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 K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或CO D.570 K时及时抽走CO2、N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15.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弱酸 HCN HF CH3COOH HNO2‎ 电离常数 ‎4.9×10-10‎ ‎7.2×10-4‎ ‎1.8×10-5‎ ‎6.4×10-6‎ 则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A.HCN B.HF C.CH3COOH D.HNO2‎ ‎16.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 B. ‎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D.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17.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五点Kw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E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向水中加入适量的NH4Cl固体 C.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向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D.当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 1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19.已知甲为恒压容器、乙为恒容容器.相同条件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2气体,且起 始时体积相同.发生反应:2NO2(g)N2O4(g)△H<0.一段时间后相继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时NO2体积分数:甲<乙 ‎ B.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甲与乙相等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N2O4)/c(NO2)‎ D.若两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均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20.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 B.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 C.0.1mol/LNaOH溶液与0.05mol/LH2SO4溶液混合后 D.C(OH-)=‎ Ⅱ卷(共40分)‎ ‎21.(10分)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态烃,0.1 mol该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6 mol CO2和0.3 molH2O;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________,B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A_______B(填“>”、“<”或“=”) ‎ ‎(3)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22.(8分)(1)实验中不能直接测出石墨和氢气生成甲烷反应的反应热,但可测出甲烷、石墨、氢气燃烧的反应热:CH4(g)+2O2(g)===CO2(g)+2H2O(l) ΔH1=-890.3kJ/mol C(石墨)+O2(g)=CO2(g) ΔH2=―393.5kJ/mol ‎ H2(g)+O2(g)=H2O(l) ΔH3=―285.8kJ/mol,‎ 则由石墨生成甲烷的反应热:C(石墨)+2H2(g)=CH4(g) ΔH 4= 。‎ ‎(2)体积相同,pH均等于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溶液的pH都变成3,则m________n(填>、<、= )‎ ‎(3)常温下,某一元酸HA的Ka=2×10-6,则0.5 mol/L该酸溶液的PH =______。‎ ‎(4)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23.(8分)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 C(s)+CO2(g)。‎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CO和CO2的浓度之比为1∶1 B.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D.形成amolC=O键的同时断裂amolCO键 ‎②向某恒容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2的物质的量浓度 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向容积可变的某恒压容器中通入amolCO,T℃时反应经过10min达平衡,CO的体积分数为75%。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在容积改变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来表示,则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 ‎24.(14分).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主要成分是CH3COOH)的总酸量(g·100 mL-1)。已知CH3COOH + NaOH===CH3COONa + H2O 终点时所得溶液呈碱性。‎ Ⅰ.实验步骤:(1)用移液管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_____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 ‎(3)滴加2滴 作指示剂。‎ ‎(4)读取盛装0.100 0 mol·L-1NaOH 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 如果液面位置如右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5)滴定,当_______ 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得c(市售白醋)=________mol·L-1。‎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E.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参考答案 ‎1-5: DAADC 6-10:DBDBC ‎ ‎11-15:CBBAB 16-20:CBCAD ‎ ‎21. ‎ ‎(2)>‎ ‎ (3)CH2=CHCH3+Br2→CH2BrCHBrCH3 ‎ 加成反应 (每空2分)‎ ‎22. (1)BC (2) 放热 ‎ ‎ (3) 40% (4) 0.02a mol·min-1(每空2分)‎ ‎23、(1)-74.8KJ/mol (2)< ‎ ‎ (3)3 (4)0.05mol/L (每空2分)‎ ‎24、I(1) 容量瓶 (2)酸式滴定管 ‎ ‎(3)酚酞 (4)0.60ml ‎ ‎(5)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30s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II (1) 0.75 (2) DE (每空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