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年3月11日,在日本福岛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核泄漏事件,关于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碘-131()、铯-137()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碘-131的中子数为78 B. 碘-131质量数为53 C. 碘与铯互称同位素 D. 铯-137的放射性是化学性质 【答案】A 【解析】 正确答案:A B.不正确,碘-131质量数为131,质子数53 C.不正确,碘与铯质子数不同,不能互称同位素;D.不正确,铯-137的放射性是物理性质。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煤的干馏 ②煤与氢气作用液化 ③煤的气化 ④石油的分馏 ⑤石油的催化裂化 ⑥石油的裂解 ⑦海水蒸馏 A. ①②③④⑦ B. ②④⑤⑥ C. ④⑦ D. ⑥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①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①项错误; ②煤与氢气作用液化可以生成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②项错误; ③煤的气化是煤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属于化学变化,③项错误; ④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物理变化,④项正确; ⑤石油裂化是由长链烃经分解得到短链烃的过程,目的是提高轻质燃油的产量和质量,属于化学变化,⑤项错误; ⑥裂解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⑥项错误; ⑦海水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⑦项正确; 综上所述,④⑦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 答案选C。 3.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酸性:HClO4>HBrO4>HIO4 B. 碱性:NaOH>Mg(OH)2>Al(OH)3 C. 稳定性:PH3>H2S>HCl D. 非金属性:F>O>S 【答案】C 【解析】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也越强。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是C。 4.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相邻两个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8、18、32,以此判断同族中位置关系;同周期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判断位置关系,据此来分析,注意第ⅡA族、第ⅢA族之间有10个纵行,为7个副族和1个Ⅷ族。 【详解】A. 原子序数为3和5之间相隔11个空列,A项错误; B. 4和5间有10个空列为7个副族和1个Ⅷ族,且与5号同主族相邻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B项错误; C. 1号和11号元素之间相隔一个周期,第一列应为1、3、11、19,2号元素与1号元素之间相隔16列,C项错误; D. 第一列为ⅥA族,第二行为16、17、18,第三列为零族,根据第一、二、三和四周期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10、18、36可知,该项原子序数排列符合位置关系,D项正确; 答案选D。 5.下列关于甲烷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烷俗称沼气 B. 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 甲烷分子具有极性键 D. 甲烷分子中H-C—H的键角为90℃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甲烷的俗名为沼气,A项正确; B. 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的键长和键角完全相同,故甲烷为空间正四面体结构,B项正确; C. 甲烷分子中仅存在C−H极性共价键,C项正确; D. 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其中H−C−H的键角为109∘28′,不是90∘,D项错误; 答案选D。 6.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的pH逐渐变小 B. 负极附近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C. 正极有H2逸出 D. 正极质量无变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不断消耗变为ZnSO4,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所以溶液的pH逐渐变大,错误;B.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负极附近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正确;C.正极上H+得到电子产生氢气,所以正极上有H2逸出,正确;D.由于在正极上是H+得到电子产生氢气,所以正极本身不参加反应,因此质量无变化。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原理知识。 7.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10℃20mL3mol/L的盐酸溶液 B. 20℃30mL2mol/L的盐酸溶液 C. 20℃20mL2mol/L的盐酸溶液 D. 20℃10mL4mol/L的盐酸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锌与盐酸反应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所以盐酸的浓度越高,溶液的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选项D中溶液温度和盐酸的浓度均是最高的,因此反应速率最快,答案选D。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反应速率的含义和影响因素是答题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8.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B. 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C. 红磷和白磷的结构相同 D. 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故红磷的能量低,红磷稳定。 【详解】A.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故红磷的能量较低,红磷较稳定,A项正确; B.红磷的能量较低,红磷较稳定,B项错误; C.红磷是链状大分子,而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的小分子,故两者结构不同,C项错误; D.红磷的分子结构较稳定,而白磷的分子结构不稳定,故红磷不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容易自燃,D项错误; 答案选A。 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该物质应有的化学性质是 ①可燃烧;②可跟溴加成;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④可跟NaHCO3溶液反应⑤可跟Cu(OH)2悬浊液反应;⑥可跟金属钠反应 A. ①②③⑥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有机物结构特点,有碳碳双键所以具有烯的性质,有羧基所以具有羧酸的性质,有醇羟基所以具有醇的性质,有苯环所以还具有苯的性质。 【详解】①该有机物是烃含氧衍生物,具有可燃烧性,①项正确; ②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②项正确; ③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等,能被酸性KMnO4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项正确; ④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④项正确; ⑤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羧基,能与Cu(OH)2悬浊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⑤项正确; 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醇羟基,所以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⑥项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⑥均符合题意,D项正确; 答案选D。 10.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四种一氯代烃的是( ) A. CH3CH2CH2CH3 B. CH3CH(CH3)2 C. CH3C(CH3)3 D. (CH3)2CHCH2CH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烷的种类与烃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种类有关,分子中含有N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烷就有N种,据此对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 CH3CH2CH2CH3分子中,含有2种氢原子,所以生成的一氯代烃有2种,A项错误; B. CH3CH(CH3)2分子中,含有2种氢原子,所以生成的一氯代烃有2种,B项错误; C. CH3C(CH3)3分子中,四个甲基位置对称,只含有1种氢原子,所以生成的一氯代烃有1种,C项错误; D. (CH3)2CHCH2CH3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所以生成的一氯代烃有4种,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烃的一取代物数目的确定,实质上是看处于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数目,可用“等效氢法”判断.判断“等效氢”的三条原则是: ① 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甲烷中的4个氢原子等同. ② 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是等效的;如新戊烷中的4个甲基上的12个氢原子等同. ③ 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注意:在确定同分异构体之前,要先找出对称面,判断等效氢,从而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11.下列物质分子电子式正确的是( ) A. CH3Cl B. 羟基 C. CO2 D. C2H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不正确,应该是,B不正确,应该是,C不正确,应该是,所以答案选D。 考点:考查电子式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该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电子式的熟悉掌握程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常见的化学用语还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 1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 混合气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 通过装有过量溴水的洗气瓶 C. 混合气与足量溴蒸气混合 D. 混合气与过量氢气混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乙烯中含双键,与溴水、高锰酸钾反应,而乙烷不能;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注意除杂试剂过量会引入新杂质,以此来解答。 【详解】A. 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引入新的杂质,混合气不能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进行除杂,A项错误; B. 乙烯与过量溴水反应,而乙烷不能,可鉴别,也可除杂,B项正确; C. 与足量溴蒸气混合,会引入新杂质溴蒸气,不能用于鉴别和除杂,C项错误; D. 和过量H2混合,引入新杂质氢气,不能除杂,且加成反应现象不明显,不能用此法鉴别,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A项是易错点,要注意除杂原则,“不增、不减、不反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乙烷与乙烯,但不能作为除去乙烷中的乙烯的试剂。 1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取Cl2 B. 提取纯碱 C. 混合液分离 D. 制取乙酸乙酯 【答案】B 【解析】 A.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故A错误;B. 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固体,故B正确;C.苯和硝基苯互溶,不分层,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D. 生成的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中能够水解,不能收集到乙酸乙酯,应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饱和碳酸钠溶液,故D错误;故选B。 14.下列能说明苯非单双键交替结构是( ) A. 苯的间位二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 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D. 苯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苯无论是否是单双键交替结构,其间位二氯代物均没有同分异构体,则苯的间位二氯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不能说明苯非单双键交替结构,A项错误; B. 苯无论是否是单双键交替结构,都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所以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不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B项错误; C.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能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C项正确; D. 苯与溴水混合,溶液分层而使溴水褪色,上层苯层显橙红色,说明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苯能使溴水褪色不能说明苯非单双键交替结构,D项错误; 答案选C。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2Na+2C2H5OH→2C2H5ONa+H2↑ B. CH2=CH2+HClCH3CH2Cl C. 2CH3CHO +O2 2CH3COOH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A.Na与醇反应生成醇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B.CH2=CH2+HClCH3CH2Cl,属于加成反应,符合;C.2CH3CHO +O22CH3COOH ,属于氧化反应,不符;D.苯与液溴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属于取代反应,不符;选B。 考点:考查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6.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A. NaOH溶液 B. 新制Cu(OH)2悬浊液 C. 石蕊试液 D. Na2CO3溶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Cu(OH)2悬浊液在乙酸溶液中溶解为蓝色溶液、在葡萄糖溶液生成绛蓝色沉淀、在蔗糖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 17.在①甲烷、②乙烯、③苯、④乙醇四种分子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①项错误; ②乙烯是平面型结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②项正确; ③苯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③项正确; ④乙醇中含有2个饱和的碳原子,根据甲烷的结构特点可以判断其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④项错误; 综上所述,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共线、共面分析判断,注意单键可以旋转. 18.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B. 油脂在人体中发生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C. 单糖的主要成分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D.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蛋白质除了含C、H、O三种元素外,还含有N等元素,A项错误; B. 油脂在人体中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项错误; C. 单糖的主要成分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C项正确; D. 二糖、多糖能水解生成单糖,但单糖不能再发生水解,油脂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能水解生成氨基酸,D项错误; 答案选C。 19.按如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 ) A. (CH3)3COH (气) B. NH3 C. CH3CH2CH2OH(气) D. CO和H2 【答案】C 【解析】 【分析】 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氧化铜被还原有铜生成;b处变蓝,说明反应中有水生成;c处得到液体,说明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易液化,遇到冰水混合物会变为液体,综上所述说明X物质具有还原性、且X和CuO反应生成水,且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易液化,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CH3)3COH(气),连接羟基的C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被氧化铜催化氧化,A项错误; B. 氨气虽然也能还原CuO,生成H2O和N2,但是冰水冷却时,不能得到液体,B项错误; C. 丙醇气体可以还原氧化铜,产物为水和丙醛,水使b处变蓝,丙醛在c处冷凝得到液体,C项正确; D. 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这两种可以还原氧化铜,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使b处变蓝,但是无法在c处产生液体,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A项是易错点,要注意醇羟基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伯醇催化氧化得到醛,仲醇催化氧化得到酮,而叔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学生要加以区分与理解。 20.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0.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 mol/(L·s),则反应所经历的时间是( ) A. 0.67s B. 1s C. 2s D. 1.2s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计算速率v(NH3),再根据速率定义计算反应时间。 【详解】由于v(H2)=0.4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所以v(NH3)=(H2)=×0.45mol/(L•s)=0.3mol/(L•s), 所以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 =2s。 答案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21.现有甲烷、乙烯、苯、甲醇、乙酸、葡萄糖六种有机物。 (1)选取上述物质,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与Cl2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甲醇(CH3OH)发生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烷发生完全氯代后有机产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NO3+H2O (2). CH2=CH2+Cl2CH2ClCH2Cl (3). CH3COOH+HOCH3CH3COO CH3+H2O (4). 【解析】 【分析】 甲烷分子含单键,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分子内含碳碳双键,可与氯气、氢气、HCl等发生加成反应;苯中含有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可与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甲醇分子所含官能团为羟基,乙酸分子所含官能团为羧基,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和羟基,根据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作答。 【详解】(1)苯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NO3+H2O; 乙烯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H2=CH2+Cl2CH2ClCH2Cl; 乙酸可与甲醇(CH3OH)发生酯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OCH3CH3COO CH3+H2O; (2)甲烷发生完全氯代后有机产物为四氯化碳,各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 22.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D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④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3)已知烃X是B的同系物,X蒸汽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43倍,则X的化学式_____。请写出X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H2=CH2 (2). CH3CH2OH (3). nCH2=CH2 (4). 加聚反应 (5). C6H14 (6). CH3CH2CH2CH2CH2CH3、CH3CH2CH(CH3)CH2CH3、CH3CH2CH2CH(CH3)CH3、CH3CH2C(CH3)2CH3、CH3CH(CH3)CH(CH3)CH3 【解析】 【分析】 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则A为CH2=CH2,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CH3CH3,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为CH3CH2OH,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E,E为,A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为CH3CH2Cl,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通过以上分析知,A、B、C、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2=CH2、CH3CH3、CH3CH2Cl、CH3CH2OH,则: (1)A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OH; (2)④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 nCH2=CH2;访反应为加聚反应; (3)B为CH3CH3,烃X是B的同系物,则符合通式CnH2n+2,又X蒸汽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43倍,则X的摩尔质量为43×2g/mol=86 g/mol,故12n+2n+2=86,则n=6,X的分子式为:C6H14;其同分异构体中,根据主链碳骨架的碳原子个数可分为:主链有6个碳原子的结构为CH3CH2CH2CH2CH2CH3,1种;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结构为:CH3CH2CH(CH3)CH2CH3、CH3CH2CH2CH(CH3)CH3,2种;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结构为:CH3CH2C(CH3)2CH3、CH3CH(CH3)CH(CH3)CH3,2种,共计1+2+2=6种,故答案为:C6H14 ;CH3CH2CH2CH2CH2CH3、CH3CH2CH(CH3)CH2CH3、CH3CH2CH2CH(CH3)CH3、CH3CH2C(CH3)2CH3、CH3CH(CH3)CH(CH3)CH3。 【点睛】第(3)问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难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技巧: 1)基本方法(对于链烃):先直链后支链 然后每次把主链碳原子数减一个来作支链。注意:对称位置不重复,支链不加两端,支链由少到多, 2)甲基移位法(对于烃的衍生物):先将官能团至于一端逐个逐位的将甲基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注意结构不能重复。 23.“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 (4)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____。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答案】(1) (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3)催化作用;吸水作用;(4)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5)倒吸。(6)分液。(7)防止大试管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 (8)②④⑤ 【解析】 试题分析:(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为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3)酸与乙醇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5)a试管受热不均,试管b中的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 (6)试管b中的液体不互溶分层,可以分液的方法分离提纯,具体操作为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承接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再分液. (7)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大试管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 (8)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错误;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1mol乙酸表示逆反应速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正确;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错误;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正确;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正确,选②④⑤。 考点: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取,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24.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向无水乙醇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对应现象____、_____。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____反应。 (3)根据实验需要,甲烧杯中应盛放的是______;乙烧杯中应盛放的是______。 (4)试管a的作用______。若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向混合液中加入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答案】 (1). 加快产生乙醇蒸气速率,与乙醇蒸汽充分混合 (2). 2Cu+O22CuO (3). CH3CH2OH+CuOCH3CHO+Cu+H2O (4). 放热 (5). 热水 (6). 冷水 (7). 收集乙醛 (8). 乙酸 (9). c (10). 蒸馏 (11). 氮气 【解析】 【分析】 乙醇在Cu作催化剂时加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乙醛和水,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不断鼓入空气可加快产生乙醇蒸汽,甲装置主要为了使乙醇尽快蒸发变成气体进入发生装置,试管a中收集制备的乙醛,乙装置可盛放冷水,起到冷凝效果,最后利用排水法收集残余气体,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则: (1)乙醇易挥发,向无水乙醇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加快产生乙醇蒸气速率,与乙醇蒸汽充分混合; (2)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这是由于铜被氧化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能氧化乙醇,被还原成铜。方程式为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3)根据实验需要,甲的作用是通过加热使乙醇挥发,甲烧杯中应盛放的是热水;而乙中盛冷水,作用是使乙醛冷凝,故乙烧杯中应盛放的是冷水,故答案为:热水;冷水; (4)试管a的作用是收集乙醛;乙醇发生氧化反应后,主要产物是乙醛,同时会有少量的乙醛被氧气氧化为乙酸,乙酸溶液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纸显红色;根据有机物相似相溶规律,乙醛、乙酸与苯、四氯化碳均互溶,无法分离,b、d项错误;乙醛和乙酸均溶于氯化钠溶液,且不反应,无法分离,a项错误;乙醛和乙酸互溶,先加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乙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然后再进行蒸馏操作,可分离出乙醛,c项正确;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氮气和过量没有反应完全的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故答案:收集乙醛;乙酸;c;蒸馏;氮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