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最近在成都投产,该材料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碲化镉薄膜,光电转化率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普通玻璃含有二氧化硅 B. 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C. 碲化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D. 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正确; B. 该发电玻璃光电转化率高,但不能将光能完全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 碲化镉属于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 D. 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提高了光电转化率,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D正确。 故选B。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10H14 B. 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 C. 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 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取代、 加成和氧化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双键为平面结构,甲基、亚甲基为四面体构型,结合烯烃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A.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10H16,A项错误; B. 结构不对称,含8种H,则一氯代物有8种,B项错误; C. 甲基、亚甲基及次甲基为四面体构型,则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C项错误; D. 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且甲基可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D。 3.按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重新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NA)有了准确值6.02214076×10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g T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2NA B. 用23.5g AgI与水制成的胶体中胶体粒子数目为0.1NA C. 在标准状况下,80g SO3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 1mol某烷烃CnH2n+2(n≥1)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3n+1)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18g T2O物质的量=18g/22g·mol-1=9/11mol,含有中子数=9/11×[(3-1)×2+16-8]=12×9/11NA=9.8NA,故A错误; B.23.5g AgI的物质的量为23.5g/235g·mol-1=0.1mol,与水制成的胶体中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1NA,故B错误; C.标况下SO3不是气态,不能用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体积,故C错误; D.1mol CnH2n+2(烷烃)中含有(n-1)mol碳碳键和(2n+2)mol碳氢键,总共含有(3n+1)mol共价键,含有共价键数为(3n+1)NA,故D正确; 故选D。 4.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实际应用 原理解释 A 含Na2CO3的盐碱地可用石膏降低其碱性 CaSO4具有酸性 B 二氧化硫用于纸的增白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 不可食用的“地沟油”可用于制肥皂 油脂碱性条件下可水解 D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在土壤中显碱性,硫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能降低土壤的碱性,原理解释不正确,故A错误; B.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故B正确;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与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所以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制取肥皂,故C正确;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作焙制糕点发酵粉,故D正确; 答案选A。 5.X、Y、Z、W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Z与Y位于同一周期;Y2常用做保护气,一般由分馏液态空气得到;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W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X、Y、Z B. X、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两两发生反应 C. 氢化物沸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 D. 随着温度升高,Y2的化学活性增强,可能与W单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X、Y、Z、W为短周期元素,Y2常用做保护气,一般由分馏液态空气得到,则Y为N元素;Z与Y位于同一周期,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则Z为C元素,该单质为石墨;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则X的质子数为:7+6=13,即X为Al元素;因同周期中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同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Na,即W为Na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结构和性质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Y、Z、W为Al、N、C和Na元素,则 A. 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简单离子半径越大,则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比较:N3-、Na+、Al3+、C4+,即Y、W、X和Z,A项错误; B. X、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铝、碳酸和氢氧化钠,其中碳酸为弱酸,氢氧化铝的碱性也很弱,两者不反应,B项错误; C. 因氨气分子间有氢键,氢化钠与氢化铝为离子晶体,熔、沸点较大,甲烷为分子晶体,熔沸点最低,C项错误; D. N2常温下性质稳定,但随着温度升高,其化学活性增强,可能与Na单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化钠,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需要注意C项是学生的易错点,氢氧化铝可以与强酸、强碱反应,但不能与弱酸如碳酸、弱碱如氨水反应。 6.电致变色玻璃以其优异的性能将成为市场的新宠,如图所示五层膜的玻璃电致变色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在外接电源下,通过在膜材料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器件的光透过率进行多级可逆性调节。(已知:WO3和Li4Fe4[Fe(CN)6]3均为无色透明,LiWO3和Fe4[Fe(CN)6]3均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B外接电源负极时,膜由无色变为蓝色 B. 当B外接电源负极时,离子储存层发生反应为:Fe4[Fe(CN)6]3+4Li++4eˉ=Li4Fe4[Fe(CN)6]3 C. 当A接电源的负极时,此时Li+得到电子被还原 D. 当A接电源正极时,膜的透射率降低,可以有效阻挡阳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及图示信息可知,结合电解原理可知,当B外接电源负极时,离子储存层发生反应为:Fe4[Fe(CN)6]3+4Li++4eˉ=Li4Fe4[Fe(CN)6]3,膜由蓝色变为无色,当A接电源负极时,WO3得电子被还原,发生的电极反应为:WO3+Li++e-= LiWO3,膜由无色变为蓝色,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当B外接电源负极时,Fe4[Fe(CN)6]3转化为Li4Fe4[Fe(CN)6]3,膜由蓝色变为无色,A项错误; B. 当B外接电源负极时,根据电解原理可知,离子储存层Fe4[Fe(CN)6]3得电子转化为Li4Fe4[Fe(CN)6]3,发生反应为:Fe4[Fe(CN)6]3+4Li++4eˉ=Li4Fe4[Fe(CN)6]3,B项正确; C. 当A接电源的负极时,WO3得电子被还原为LiWO3,Li+只是作为电解质溶液导电,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 当A接电源正极时,LiWO3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WO3,膜由蓝色变为无色,透射率增强,不能有效阻拦阳光,D项错误; 答案选B。 7.已知H3PO4是一种三元中强酸。25℃时,某浓度H3P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各种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2和曲线4分别表示δ(HPO42-)和δ(PO43-)变化 B. 25℃时,H3PO4的电离常数K1:K2=105.1 C. pH=7.2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7.2mol/L D. pH=12.3时,溶液中2c(Na+)=5c(H2PO4-)+5c(HPO42-)+5c(PO43-)+5c(H3P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某浓度H3P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各种含磷微粒为H3PO4、H2PO4-、HPO42-、PO43-,根据pH的变化,可知曲线1为H3PO4,曲线2为H2PO4-,曲线3为HPO42-,曲线4为PO43-,A项错误; B. H3PO4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1=,25℃时当pH为2.1时,=,故K1==10-2.1,同理因H3PO4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2=,pH=7.2时, =,K2==10-7.2,则K1:K2=10-2.1:10-7.2 = 105.1,B项正确; C. pH = 7.2时,溶液中含磷微粒主要为:H2PO4-、HPO42-,此时溶液中的c(H+)=10-7.2 mol/L,水的电离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H2PO4-、HPO42-及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共10-7.2 mol/L,则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小于10-7.2mol/L,C项错误; D. pH=12.3时,溶液中主要含Na3PO4与Na2HPO4,依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可知,PO43-水解程度较HPO42-大,又因为此时=,则说明Na3PO4与Na2HPO4并非相同浓度,故物料守恒式不正确,D项错误; 答案选B。 8.氯化亚铜是化工和印染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Ⅰ.甲采用CuCl2·2H2O热分解法制备CuCl,装置如图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C中烧杯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 (2)“气体入口”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取所得产品分析,发现其中含有氧化铜,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Ⅱ.乙另取纯净CuCl2固体用如下方法制备CuCl。 (4)操作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①中若用100 mL 10 mol/L盐酸代替0.2 mol/L盐酸,再通入SO2后,无白色沉淀产生。对此现象有如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c(H+)过大导致白色沉淀溶解。为验证此猜想,取75gCuCl2固体、100 mL0.2 mol/L盐酸及________mL10.0mol/LH2SO4配制成200 mL溶液,再进行操作②,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说明该猜想是否成立: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硬质玻璃管 (2). NaOH溶液 (3). HCl (4). HCl气流不足,导致Cu2+水解产生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所得 (5). SO2+2Cu2++2Cl-+2H2O=SO42-+2CuCl↓+4H+ (6). 49 (7). c(Cl-)过大导致白色沉淀溶解 (8). 取少量白色沉淀加入到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搅拌,若白色沉淀溶解,说明猜想二成立,反之不成立 【解析】 【分析】 I.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发生的反应为2CuCl2·2H2O 2CuCl+Cl2↑+4H2O,因为氯化铜是强酸弱碱盐,CuCl2·2H2O受热时可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氢,为抑制水解,气体入口需要通入HCl气体,然后加热A处试管,干燥管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可以检验生成的水,D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 Ⅱ.(4)操作②为向含有铜离子、氯离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生成CuCl沉淀,据此书写反应的方程式; (5)根据氢原子守恒分析解答;根据盐酸中含有的离子结合题意猜想并验证。 【详解】I.(1)根据图示,仪器X为硬质玻璃管,2CuCl2·2H2O 2CuCl+Cl2↑+4H2O,氯气有毒,所以氯气在C中用氢氧化钠吸收,故答案为硬质玻璃管;NaOH溶液; (2)因为氯化铜是强酸弱碱盐,CuCl2·2H2O受热时可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氢,为了抑制水解,需要在 “气体入口”通入HCl,故答案为HCl; (3)HCl气流不足,导致Cu2+水解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故答案为HCl气流不足,导致Cu2+水解产生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所得; Ⅱ.(4)操作②为向含有铜离子、氯离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反应为SO2+2Cu2++2Cl-+2H2O =SO42-+2CuCl↓+4H+,故答案为SO2+2Cu2++2Cl-+2H2O =SO42-+2CuCl↓+4H+; (5)设10.0mol/LH2SO4的体积为VmL,则0.2×0.1+V×10.0×2=10×0.1,解之得V=49mL,猜想二:结合盐酸中的离子进行猜想,可能是氯离子的浓度过大,导致白色沉淀溶解,可以取少量白色沉淀加入到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搅拌,若白色沉淀溶解,说明猜想二成立,反之不成立,故答案为49;c(Cl-)过大导致白色沉淀溶解;取少量白色沉淀加入到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搅拌,若白色沉淀溶解,说明猜想二成立,反之不成立。 9.以红土镍矿(主要含有Fe2O3、FeO、NiO、SiO2等)为原料,获取净水剂黄钠铁矾[NaFe(SO4)2(OH)6]和纳米镍粉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过程,为提高铁和镍元素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写出两种)。 (2)“过滤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氧化”过程欲使0.3molFe2+转变Fe3+,则需氧化剂NaClO至少为________ mol。 (4)“沉铁”过程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浴液的pH至2,生成黃钠铁矾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碳酸钠过多会导致生成的沉淀由黄钠铁矾转变为_____(填化学式)。 (5)向“过滤Ⅱ”所得滤液(富含Ni2+)中加入N2H4·H2O,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含镍产物的XRD图谱如下图所示(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欲制得高纯纳米镍粉最适宜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写出该条件下制备纳米镍粉同时生成N2的离子方程式_____。 (6)高铁酸盐也是一种优良的含铁净水剂,J.C.Poggendor早在1841年利用纯铁作电极插入浓的NaOH溶液电解制得Na2FeO4,阳极生成FeO4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Deininger等对其进行改进,在阴、阳电极间设置阳离子交换膜,有效提高了产率,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 (1). 提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将原料粉碎、搅拌等(任答两条) (2). SiO2 (3). 0.15 (4). 2Fe2(SO4)3+6Na2CO3+6H2O=2NaFe(SO4)2(OH)6+5Na2SO4+6CO2↑ (5). Fe(OH)3 (6). 0.015mol/L (7). N2H4·H2O+2Ni2++4OH-=2Ni+N2↑+5H2O(或N2H4+2Ni2++4OH-=2Ni+N2↑+4H2O) (8). Fe-6e-+8OH-=FeO42-+4H2O (9). 避免FeO42-在阴极上被还原 【解析】 【分析】 (1)依据提高原料利用率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作答; (2)红土镍矿中只有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 (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与得失电子数守恒计算; (4)加入碳酸钠“沉铁”生成NaFe(SO4)2(OH)6,依据元素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碳酸钠过多会使溶液显碱性,据此分析; (5)根据图示信息,找出Ni晶体的衍射峰强度较强对应的氢氧化钠的浓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作答; (6)根据电解原理以及实验目的,Fe作阳极,电解质为NaOH,阳极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O42-;阳离子交换膜可防止FeO42-在阴极被还原,提高了产率。 【详解】(1)可通过提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将原料粉碎、搅拌等提高铁和镍元素的浸出率, 故答案为提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将原料粉碎、搅拌等(任答两条); (2)Fe2O3、FeO、NiO、SiO2经过“酸浸”后,溶液存在Fe3+、Fe2+和Ni2+,只有SiO2不溶于硫酸,作为滤渣被过滤出来, 故答案为SiO2; (3)NaClO做氧化剂会将Fe2+氧化为Fe3+,Cl元素由+1价降低到-1价,则易知2Fe2+NaClO,则0.3molFe2+转变为Fe3+,则需氧化剂NaClO至少为0.15 mol, 故答案为0.15; (4)NaClO氧化后,溶液中溶质为Fe2(SO4)3,继续在“沉铁”过程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浴液的pH至2,生成黃钠铁矾沉淀,则化学方程式为:2Fe2(SO4)3+6Na2CO3+6H2O=2NaFe(SO4)2(OH)6+5Na2SO4+6CO2↑,碳酸钠过多,溶液酸性减弱,使pH增大,极易生成Fe(OH)3沉淀, 故答案为2Fe2(SO4)3+6Na2CO3+6H2O=2NaFe(SO4)2(OH)6+5Na2SO4+6CO2↑;Fe(OH)3; (5)根据图示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钠浓度为0.015mol/L时,仅出现Ni衍射峰,因此制得高纯纳米镍粉最适宜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mol/L,则碱性条件下制备纳米镍粉同时生成N2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H2O+2Ni2++4OH-=2Ni+N2↑+5H2O(或N2H4+2Ni2++4OH-=2Ni+N2↑+4H2O), 故答案为0.015;N2H4·H2O+2Ni2++4OH-=2Ni+N2↑+5H2O(或N2H4+2Ni2++4OH-=2Ni+N2↑+4H2O); (6)根据电解原理以及实验目的,Fe作阳极,电解质为NaOH,因此阳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2-+4H2O;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FeO42-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避免FeO42-在阴极上被还原; 故答案为Fe-6e-+8OH-=FeO42-+4H2O;避免FeO42-在阴极上被还原。 10.丙烯(C3H6)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发生的主要反应及能量变化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为强吸热过程,该反应必须在高温下进行,但温度越高副反应进行程度越大,同时还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①为提供反应所需热量,恒压时若向原料气中掺入水蒸气,则K(主反应)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温度升高,副反应更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2)如图为丙烷直接脱氢法中丙烷和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图中的压强p1、p2分别为1×104 Pa和1×105 Pa)。 ①1×104 Pa时,如图中表示丙烯的曲线是____(填“ⅰ”、“ⅱ”、“ⅲ”或“ⅳ”)。 ②1×105Pa、500℃时,若只发生上述主反应和副反应,则达平衡时,丙烷转化为丙烯的转化率为____。 (3)为克服丙烷直接脱氢法的缺点,科学家探索出在无机膜反应器中进行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技术。在膜反应器中,利用特定功能膜将生成的氢气从反应区一侧有选择性地及时移走。与丙烷直接脱氢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4)利用CO2的弱氧化性,开发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新工艺。该工艺可采用铬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其反应机理如图。 已知:CO和H2的燃烧热分别为△H =-283.0kJ/mol、△H =-285.8kJ/mol。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25℃时,该工艺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该工艺可以有效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维持催化剂活性,原因是_______。 【答案】 (1). 增大 (2). 副反应的活化能低于主反应的活化能 (3). ⅰ (4). 16.5% (5). 使反应始终未达到平衡状态,突破反应限度,提高丙烯产率,且能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6). 3C3H8 + 2CrO33C3H6 + Cr2O3 + 3H2O (7). C3H8(g) + CO2C3H6(g) + CO(g) + H2O(l) △H =+121.5kJ/mol (8). 碳与CO2反应生成CO,脱离催化剂表面 【解析】 【分析】 (1)①丙烷脱氢制丙烯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g)=C3H6(g)+H2(g),恒压时向原料气中掺入水蒸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②副反应活化能小; (2)①压强越大平衡逆向进行,丙烯体积分数越小; ②设丙烷起始量为1 mol,转化为丙烯的物质的量为x mol,转化为乙烯与甲烷的为ymol,再根据主反应与副反应列出关系式作答。 (3)①使反应始终未达到平衡状态,突破反应限度,提高丙烯产率,且能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4)①根据图示信息书写; ②由盖斯定律计算可得; ③该工艺中碳与CO2反应生成CO。 【详解】(1)①丙烷脱氢制丙烯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g)=C3H6(g)+H2(g),△H1=+124.3kJ/mol,恒压时向原料气中掺入水蒸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K(主反应)增大,丙烷转化率α(C3H8)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②副反应活化能小,温度升高,副反应更容易发生,所以副反应更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Ea1>Ea2 ,即副反应的活化能低于主反应的活化能,故答案为副反应的活化能低于主反应的活化能; (2)①C3H8(g)=C3H6(g)+H2(g),△H1=+124.3kJ/mol,温度越高丙烯的体积分数越大;压强越大平衡逆向进行,丙烯体积分数越小,丙烯是生成物,减压过程中体积分数增大,由此判断图中表示丙烯的曲线是i,故答案为i; ②由上图温度和压强对物质体积分数的影响可以看出,1×105Pa、500℃时,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为14%,丙烷的平衡体积分数为70%,设丙烷起始量为1 mol,转化为丙烯的物质的量为x mol,转化为乙烯与甲烷的为ymol,根据主反应为:C3H8(g)=C3H6(g)+H2(g),副反应:C3H8(g)=C2H4(g)+CH4(g)可知,反应后的气体总得物质的量为(1+x+y)mol,则 ①,②,解得x=0.165mol,故转化率为,故答案为16.5%; (3)利用特定功能膜将生成的氢气从反应区一侧有选择性地及时移走,可以使反应始终未达到平衡状态,突破反应限度,提高丙烯产率,且能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故答案为使反应始终未达到平衡状态,突破反应限度,提高丙烯产率,且能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4)①图示信息中可以看出,C3H8与CrO3反应生成了C3H6与Cr2O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 + 2CrO33C3H6 + Cr2O3 + 3H2O,故答案为C3H8 + 2CrO33C3H6 + Cr2O3 + 3H2O; ②由题意可得H2(g)+1/2O2(g)=H2O(l) △H =-285.8kJ/mol①;CO(g)+1/2O2(g)=CO2 (g) △H =-283.0kJ/mol②;C3H8(g)C3H6(g)+H2(g)△H =+124.3 kJ/mol③,由盖斯定律③-②+①得热化学方程式C3H8(g)+CO2C3H6(g)+CO(g)+H2O(l),则△H =(+124.3 kJ/mol)+(-285.8kJ/mol)-(-283.0kJ/mol)=+121.5kJ/mol,故答案为C3H8(g)+CO2C3H6(g)+CO(g)+H2O(l) △H =+121.5kJ/mol; ③该工艺中碳与CO2反应生成CO,可以有效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维持催化剂活性,故答案为碳与CO2反应生成CO,脱离催化剂表面。 11.电镀工业上,为了提高镀锌的效果,通常采用Zn(CN)42-溶液代替Zn2+溶液进行电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基态Zn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 (2)Zn(CN) 42-所含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Zn(CN) 4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σ键和_____________。 (3)CN-中C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为_____________。 (4)H2CO3与HNO3的酸性相差较大,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 (5)N和Al可组成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AlN;AlN具有耐高温,耐磨性能。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其晶体结构如图,已知晶胞边长为apm,则AlN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g/cm3。 【答案】 (1). 第四周期ⅡB族 (2). 3d104s2 (3). N (4). π键 (5). sp (6). N2 (7). HNO3非羟基氧多于H2CO3,非羟基氧吸电子导致—OH中H易电离 (8). 原子晶体 (9). 【解析】 【分析】 (1)根据元素对应的原子结构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核外电子排布式;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就越大;单键为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3)依据价层电子对数判断杂化类型;价电子和原子数分别都相同的分子是等电子体; (4)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与非羟基氧数目有关,非羟基氧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5)原子晶体熔、沸点高、硬度大;运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AlN的个数,依据 计算AlN的密度。 【详解】(1)Zn是30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ⅡB族,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Zn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ⅡB族;3d104s2;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就越大,Zn(CN) 42-所含元素中N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电负性最大;[Zn(CN)4]2-中CN-离子中含有C、N叁键,化学键类型有σ键和π键,故答案为N;π键; (3)CN-中C原子与N原子之间形成叁键,则C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价电子和原子数分别都相同的分子是等电子体,所以和CN-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是氮气,故答案为sp杂化;N2; (4)H2CO3与HNO3都为含氧酸,硝酸中含有2个非羟基氧,碳酸中含有1个非羟基氧,非羟基氧越多,吸电子能力更强,导致—OH中H更易电离,故答案为HNO3非羟基氧多于H2CO3,非羟基氧吸电子导致—OH中H易电离; (5)原子晶体熔、沸点高、硬度大,根据AlN具有有耐高温、,耐磨性能的性质可知,AlN为原子晶体;由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晶胞中含有4个AlN,则晶胞的质量为g,晶胞的体积为(a×10—10m)3,则有d(a×10—10m)3=,d=,故答案为原子晶体;。 【点睛】杂化类型的判断可以根据分子结构式进行推断,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未参与成键)+中心原子形成的σ键个数,方法二为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推断杂化方式,①只要分子构型为直线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杂化,同理,只要中心原子是sp杂化的,分子构型均为直线形。②只要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③只要分子中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中心原子均是sp3杂化。④V形分子的判断需要借助孤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是1的中心原子是sp2杂化,孤电子对数是2的中心原子是sp3杂化。 12.已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主要用于高分子胶囊、离子交换树脂和印刷油墨的粘合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M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甘油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请写出B→C、D→E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4)E的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E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链状化合物有___________种。 (5)已知CH2=CH2能在Ag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据此请设计一条由丙烯生成F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碳碳双键、酯基和醚键 (2). (3). (4). (5). 氧化 (6). (7). 消去 (8). 3:2:1 (9). 5 (10). 【解析】 【分析】 由GMA结构简式和题给框图可知,丙烯(CH3CH=CH2)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Cl)CH3,则A为CH3CH(Cl)CH3;CH3CH(Cl)CH3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H(OH)CH3,CH3CH(OH)CH3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则C为;发生信息反应生成,则D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则E为;由E和GMA结构简式可知,F为。 【详解】(1)GMA结构简式为 ,其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酯基和醚键,故答案为碳碳双键、酯基和醚键; (2)甘油为丙三醇,结构简式是;由E和GMA结构简式可知,F为,故答案为;; (3)B→C的反应为CH3CH(OH)CH3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E的反应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氧化;;消去; (4)E为,其核子共振氢谱有3组峰,面积为3:2:1;E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链状化合物应为酯,可能为甲酸酯、乙酸酯和丙烯酸酯,若为甲酸酯有3种、若为乙酸酯有1种、若为丙烯酸酯有1种,共有5种,故答案为3:2:1;5; (5)结合题给信息,由逆推法可知丙烯生成的合成步骤为:丙烯(CH3CH=CH2)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在Ag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