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9-2020(上)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 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A错误; B. 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B错误; 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C正确; D. 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D错误; 答案选C。 2.已知反应I2(g)+H2(g)2HI(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 B. 升高温度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充入氩气,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增大 D.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氩气,HI的质量将减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放热的可逆反应,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小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倍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不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B正确;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充入氩气,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平衡不移动,C不正确;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氩气,容器的容积必然增大,但平衡不移动,HI的质量不变,D不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和反应速率对影响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针对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易错点是选项CD,注意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影响的实质。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加入二氧化锰可使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量增多 B. 工业生产硫酸,通入过量的空气,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C. 久置氯水pH变小 D. Fe(SCN)3溶液中加入KSCN后颜色变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加入二氧化锰可使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量增多,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催化剂不能使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选A; B. 工业生产硫酸,通入过量的空气,使2SO2(g)+O2(g)2SO3(g)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B; C. 久置氯水,次氯酸分解为盐酸,氯气与水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pH变小,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C; D. Fe(SCN)3溶液中加入KSCN,SCN-浓度增大,Fe(SCN)3 Fe3++3SCN-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D; 答案选A。 4.A2(g)+B2(g)=2AB(g),ΔH >0。下列因素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 ) A. 降温 B. 使用催化剂 C.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增大气体的压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A.降低温度,体系的能量减小,活化分子数减小,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A不符合题意; B.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B符合题意; C.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B 【点睛】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条件只有两种,一是升高温度,二是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大有气体参与反应的体系压强,可以增大单位体积空间内的活化分子数,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5.对于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 B. 增大压强,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都减小 C. 升高温度, 正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D. 对该反应来说,无论反应进行到何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的途径,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的ΔH不变,故A错误; B. 增大压强,各物质浓度均增大,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 C. 升高温度, 有效碰撞增多,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 D. CO(g)+H2O(g) CO2(g)+H2(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对该反应来说,无论反应进行到何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故D正确; 答案选D。 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X,在一定的温度下4X(g) 3Y (g) + Z (g),达到平衡时,有30%的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是 A. 3.4 mol B. 4 mol C. 2.8 mol D. 1.2 mol 【答案】B 【解析】 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2.8+0.9+0.3=44mol,故B正确。 7.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 2CO2(g);△H = -566kJ·mol-1 CH4(g)+ 2O2(g)= CO2(g)+ 2H2O(l);△H = -890kJ·mol-1 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A. 2912 kJ B. 2953 kJ C. 3236 kJ D. 3867 kJ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式,2molCO完全燃烧时释放566kJ的热量,则1mol释放283kJ的热量,同理3molCH4完全燃烧时释放890kJ3=2670kJ,合计释放热量为2953 kJ,答案为B。 8.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对下列反应: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kJ·mol-1 H2SO4(浓)+NaOH(aq)=Na2SO4(aq)+H2O(l) ΔH=-Q2kJ·mol-1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ΔH=-Q3kJ·mol-1 上述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则下列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Q2>Q3>Q1 B. Q2>Q1>Q3 C. Q1=Q2=Q3 D. Q2=Q3>Q1 【答案】A 【解析】 【详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H=一57.3kJ/mol;则热化学方程式HNO3(aq)+NaOH(aq)═NaNO3(aq)+H2O(l)△H=-Q3kJ•mol-1 中的Q3=57.3kJ;而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故热化学方程式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 kJ•mol-1 中的Q1<57.3KJ;而浓硫酸稀释放热,故热化学方程式H2SO4(浓)+NaOH(aq)═Na2SO4(aq)+H2O(l)△H=-Q2kJ•mol-1 中的Q2>57.3KJ,故放出的热量为Q2>Q3>Q1,故答案为A。 9.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cC(g)+dD(g)达平衡时,B的浓度为0.6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达新平衡时B的浓度降为0.3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d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的体积分数减小 D. 达到新平衡时,A、B的浓度减小,C、D浓度增大 【答案】C 【解析】 反应aA(g)+bB(g)cC(g)+dD(g)达平衡时,B的浓度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若平衡不移动,B的浓度为0.2mol/L,而达新平衡时,B的浓度降为0.3mol/L,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A. 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现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则a+b>c+d,故A错误;B.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C. 平衡逆向移动,D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正确;D. 因容器的体积增大,则达到新平衡时,A、B、C、D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小,故D错误;答案选C。 10.常温下,1mol化学键断裂形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共价键 H-H F-F H-F H-Cl H-I E(kJ/mol) 436 157 568 432 298 A. 432kJ/mol>E(H-Br)>298kJ/mol 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 H2(g)→2H(g) △H=+436kJ/mol D. H2(g)+F2(g)=2HF(g) △H=-25kJ/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A.依据溴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小于碘原子,原子半径越大,相应的化学键的键能越小分析,所以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432 kJ/mol>E(H-Br)>298 kJ/mol,A正确; B.键能越大,断裂该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形成的化学键越稳定,表中键能最大的是H-F,所以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B正确; C.氢气变化为氢原子吸热等于氢气中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H2→2H(g)△H=+436 kJ/mol,C正确; D.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判断,△H=436kJ/mol+157kJ/mol-2×568kJ/mol=-543kJ/mol,H2(g)+F2(g) =2HF(g),△H=-543 kJ/mol ,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1.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测得M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 B 0~4min内,v(M)=0.8mol·L-1·min-1 C. 4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物质的量减小 D. 4min时,M的转化率为80%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越来越小,当进行2min时,M浓度的变化值大于0.4mol•L-1,所以2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应小于0.6mol•L-1,故A错误; B.4min时,用M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1•min-1,故B错误; C.恒温恒容下,充入不反应的稀有气体,各组分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M的物质的量不变,故C错误; D.反应开始时,M的浓度为:=1mol/L,平衡时为0.2mol•L-1,转化了0.8mol•L-1,M转化率为80%,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在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C(s)+H2O(g)CO(g)+H2(g);(乙)CO(g)+H2O(g)CO2(g)+H2(g)。现有下列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②恒温时,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组分浓度相等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⑤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蒸气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9:1⑥同一时间内,水蒸气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消耗的物质的量。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⑥ D. 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由于乙反应的两边气体的系数和相同且都是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不变,无法判断乙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①; ②乙反应的两边气体的系数和相同,反应中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无法判断乙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②; ③各气体组分浓度相等,不能判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无法证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不选③; ④由于乙反应的两边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无法判断乙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④; ⑤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比为9∶1,水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表示的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不选⑤; ⑥同一时间内,水蒸气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消耗的物质的量,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选⑥; 答案选D。 【点睛】平衡状态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变量不变”为平衡状态,结合具体的可逆反应灵活运用。 1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的气体A和1 mol的气体B发生反应:2A(g)+B(g)3C(g) ΔH>0。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并测得C在容器中的体积分数为φ1。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不变),C在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 ) A. 加入1 mol氦气 B. 加入1 mol B C. 增大压强 D. 升高温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加入1 mol氦气,由于体积可变,则容器体积增大,但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C的体积分数不变,与图像不符合,A错误; B. 加入1 mol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的物质的量增加,但总的物质的量也增加,其体积分数减小,与图像不符合,B错误; C. 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的体积分数不变,与图像不符合,C错误; D. 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的体积分数增大,与图像吻合,D正确。 答案选D。 14.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1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 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B. 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C. 反应至6min时,c(H2O2)=0.30mol·L-1 D. 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答案】C 【解析】 【详解】A.0~6min时间内,生成氧气为生成氧气为=0.001mol,由2H2O22H2O+O2,可知△c(H2O2)=0.001mol×2÷0.01L=0.2mol/L,所以v(H2O2)=0.2mol/L÷6min≈0.033mol/(L•min),故A正确; B.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的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减慢,4~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0~6min时间内反应速率,故B正确; C.由A计算可知,反应至6 min时c(H2O2)=0.4mol/L-0.2mol/L=0.2mol/L,故C错误; D.6min内△c(H2O2)=0.2mol/L,则H2O2分解率为:×100%=50%,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5.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 A2(g)+ B2(g)xC(g) 符合下列图Ⅰ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Ⅱ的正确说法是 A. P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