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判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难易 B.根据△H可以判断此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C.根据熵变这一个量不可以判断所有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D.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p B.A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3.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 ) A.释放1638kJ的能量 B.吸收1638kJ的能量 C.释放126kJ的能量 D.吸收126kJ的能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凡是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5.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D.反应物A的质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7.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设△H和△S不随温度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8.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的( ) ①加H2O ②滴入几滴CuSO4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固体 ⑥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⑦改用10mL 0.1mol•L﹣1盐酸. A.①⑥⑦ B.③⑤⑦ C.③⑥⑦ D.⑤⑥⑦ 9.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 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的值为0.15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 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 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 10.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4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 B.CO(g)+H2(g)⇌C(s)+H2O(l)△H=﹣131.4kJ•mol﹣1 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H2(g)吸收131.4 kJ热量 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L CO(g)吸收131.4 kJ热量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 C.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v(B)=0.25 mol•L﹣1•min﹣1 B.该反应方程式中,x=1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60% 13.对于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H=﹣444.3kJ/mol,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焓变 B.温度 C.压强 D.熵变 14.对于反应A2+3B2═2C+D,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2)=0.8mol/(L•s) B.V(D)=0.6mol/(L•s) C.V(C)=0.6mol/(L•s) D.V(A2)=0.8mol/(L•min) 15.把6molA和5mol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B(g)2C(g)+xD(g);△H<0,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 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 C.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D.B的转化率为25% 16.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当反应进行到10s末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NH3)=0.1mol•L﹣1.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10% B.反应进行到10 s末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3 mol•(L•s)﹣1 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平衡浓度为0.45 mol/L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0.95倍 1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同一个反应中,可以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s)和mol/(L•min) 18.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0.1mol•L﹣1H2进行反应H2⇌2H,若某段时间内H2浓度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为12s,则反应起始时H2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的时间为( ) A.等于24s B.等于20s C.大于20s D.小于20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 19.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已知H﹣H键、N﹣H键、N≡N键的键能分别是436kJ/mol、391kJ/mol、946kJ/mol. (1)写出合成氨的热反应方程式 . 生成1molNH3需要吸收或放出 kJ (2)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t1 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3)温度为T℃时,将2a molH2和a mol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4)已知373K时,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为K=0.12,若某时刻时,测得 C(N2)=1mol/L,C(H2)=3mol/L,C(NH3)=2mol/L.此刻可逆反应 A.向正方向进行 B.向逆方向进行 C处于平衡状态. 20.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 实验序号 1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在10~20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 (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 mol•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或“<”),且c3 1.0mol•L﹣1(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1.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3)理论上稀的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22.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c(SO2)=0.4mol/L,c(O2)=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 (1)当SO2的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2)达平衡状态时,SO2的转化率应为多少?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判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难易 B.根据△H可以判断此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C.根据熵变这一个量不可以判断所有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D.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分析】A、反应速率只是表示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B、反应的焓变正负表示反应吸热放热; C、反应自发进行的依据是△H﹣T△S<0; D、依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是表示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难易是物质本身性质决定,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快慢,故A错误; B、焓变是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H<0,反应是放热反应,△H>0,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熵变、焓变、温度共同决定,只有熵变不能判断,故C正确; D、依据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分析,化学平衡常数是衡量化学平衡进行程度的大小,平衡常数越大平衡进行程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A. 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p B.A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平衡后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但此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进行分析. A、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 C、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不原来的2倍,故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D、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体积百分含量降低. 【解答】解:平衡后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如果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但此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A、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有:m+n<p,故A错误; 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故A的转化率降低,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C错误; D、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生成物的体积百分含量降低,即C的体积分数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3.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能量变化为( ) A.释放1638kJ的能量 B.吸收1638kJ的能量 C.释放126kJ的能量 D.吸收126kJ的能量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据此计算出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然后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能量,注意每摩尔P4中含有6molP﹣P键. 【解答】解:各化学键键能为:P﹣P 198kJ•mol﹣1、P﹣O 360kJ•mol﹣1、O=O 498 kJ•mol﹣1, 反应热的焓变△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为:△H=6×198kJ•mol﹣1+3×498kJ•mol﹣1﹣12×360kJ•mol﹣1=﹣1638kJ•mol﹣1, 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释放1638kJ能量, 故选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凡是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伴随能量变化; B、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 C、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依据反应的实质和能量守恒分析判断; D、化学反应中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解答】解:A、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伴随能量变化,如灯泡发光过程中 有热量变化;所以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都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因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如铝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却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C错误; D、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D正确; 故选D. 5.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D.反应物A的质量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可逆反应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注意该反应中A为固态,且反应恰好气体的体积不变. 【解答】解: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容器中的压强始终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正确; B.该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 C.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而气体的质量发生变化,如果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所以A的质量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B、气态水变化为液态水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C、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是热量变化,同时也可以伴随光能变化; D、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 【解答】解: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反应过程中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 B、气态水变化为液态水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所以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是热量变化,同时也可以伴随光能变化,故C错误; D、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7.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设△H和△S不随温度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考点】焓变和熵变. 【分析】根据△G=△H﹣T•△S进行判断,如△G<0,则反应能自发进行,如△G>0,则不能自发进行. 【解答】解:反应CO(g)=C(s)+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则△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故选D. 8.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的( ) ①加H2O ②滴入几滴CuSO4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固体 ⑥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⑦改用10mL 0.1mol•L﹣1盐酸. A.①⑥⑦ B.③⑤⑦ C.③⑥⑦ D.⑤⑥⑦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产生氢气的量不变,则保证铁完全与盐酸反应;增大盐酸的浓度、升高温度、形成原电池、增大Fe与盐酸的接触面积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据此分析. 【解答】解:①加水,稀释了盐酸,故反应速率变慢,故不选; ②滴加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但与盐酸反应的铁减少,故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故不选; ③加浓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选; ④加CH3COONa固体会和盐酸之间反应生成弱酸醋酸,但是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速率减慢,但是不会影响氢气的量,故不选; ⑤加氯化钠固体,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不选; 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选; ⑦改用浓度大的盐酸,反应速率加快,故选; 故选C. 9.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 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的值为0.15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 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 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A、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根据AB的浓度变化计算A2的浓度变化,从而得出a值; B、根据图象中数据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C、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D、根据转化的A2的量和A2的初始量求算. 【解答】解:A、当AB的浓度改变0.5 mol•L﹣1,由方程式知,A2的浓度改变为0.25mol•L﹣1,所以a=(0.4﹣0.25)mol•L﹣1=0.15mol•L﹣1,即图中a点的值为0.15,故A正确; B、当AB的浓度改变0.5 mol•L﹣1,由方程式知,B2的浓度改变为0.25mol•L﹣1,所以平衡时B2的浓度为=(0.3﹣0.25)mol•L﹣1=0.05mol•L﹣1,K===,故B错误; C、已知A2(g)+B2(g)⇌2AB(g)△H<0,所以温度升高,平衡逆移,平衡常数K值减小,故C正确; D、当AB的浓度改变0.5 mol•L﹣1,由方程式知,A2的浓度改变为0.25mol•L﹣1,已知A2的初始量为0.4mol•L﹣1,所以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100%=62.5%,故D正确; 故选B. 10.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4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 B.CO(g)+H2(g)⇌C(s)+H2O(l)△H=﹣131.4kJ•mol﹣1 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H2(g)吸收131.4 kJ热量 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L CO(g)吸收131.4 kJ热量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判断; B、液态水转变成气态水要吸热; C、依据反应焓变意义和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D、1LCO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 【解答】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 B、液态水转变成气态水要吸热,所以CO(g)+H2(g)=C(s)+H2O(l)放出的热量大于131.4 kJ,故B错误; C、由题干反应可知生成1mol氢气吸收的热量为131.4 KJ,故C正确; D、由题干反应可知生成1molCO吸收的热量为131.4 KJ,而1LC0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D错误; 故选C.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增大 C.对达到平衡的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若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化学反应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物质的性质,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可增大反应速率,反之降低反应速率. 【解答】解:A.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A正确; B.可逆反应A(g)⇌B(g)+C(g),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正确;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C错误; D.化学反应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物质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C. 1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v(B)=0.25 mol•L﹣1•min﹣1 B.该反应方程式中,x=1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60%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2min后C的浓度为0.25mol•L﹣1•min﹣1×2min=0.5mol/L,则2min后c(C)=0.5mol/L×2L=1mol,n(D)=0.5mol/L×2L=1mol,则x:2=1mol:1mol=1:1,则x=2,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2D(g), 则:3A(g)+B(g)⇌2C(g)+2D(g), 3 1 2 2 n(A) n(B) 1mol n(A)==1.5mol, n(B)==0.5mol, A.根据v=计算出反应速率v(B);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2; C.反应消耗了1.5molA,设反应前含有nmolA、nmolB,则(n﹣1.5):(n﹣0.5)=3:5,据此计算出n然后计算出2min时,A的物质的量; D.根据C的计算结果计算出A的转化率. 【解答】解:2min后C的浓度为0.25mol•L﹣1•min﹣1×2min=0.5mol/L,则2min后c(C)=0.5mol/L×2L=1mol,n(D)=0.5mol/L×2L=1mol,则x:2=1mol:1mol=1:1,则x=2,反应方程式为3A(g)+B(g)⇌2C(g)+2D(g), 则:3A(g)+B(g)⇌2C(g)+2D(g), 3 1 2 2 n(A) n(B) 1mol n(A)==1.5mol, n(B)==0.5mol, 设反应前A、B的物质的量都为nmol,则(n﹣1.5):(n﹣0.5)=3:5,解得:n=3,即:反应前A、B的物质的量都为3mol, A.反应速率v(B)==0.125mol•L﹣1•min﹣1,故A错误; B.根据计算可知,反应物C的计量数x=2,故B错误;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3mol﹣1.5mol=1.5mol,故C正确;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100%=50%,故D错误; 故选C. 13.对于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H=﹣444.3kJ/mol,在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焓变 B.温度 C.压强 D.熵变 【考点】焓变和熵变. 【分析】反应放热,且熵值减小,根据△G=△H﹣T•△S判断影响因素. 【解答】解:反应4Fe(OH)2(s)+O2(g)+2H2O(l)=4Fe(OH)3(s)△H=﹣444.3kJ/mol,△H<0,且△S<0, 而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H﹣T•△S<0,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故选A. 14.对于反应A2+3B2═2C+D,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2)=0.8mol/(L•s) B.V(D)=0.6mol/(L•s) C.V(C)=0.6mol/(L•s) D.V(A2)=0.8mol/(L•min)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保持一致. 【解答】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 A. =0.267mol/(L•s); B. =0.6mol/(L•s); C. =0.3mol/(L•s); D.V(A2)=0.8mol/(L•min)=0.0133mol/(L•s),=0.0133mol/(L•s); 故D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 故选B. 15.把6molA和5mol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B(g)2C(g)+xD(g);△H<0,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 B.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 C.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D.B的转化率为25%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根据C的物质的量,利用v=计算v(C),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A);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快,正反应速率降低慢,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D、根据C的物质的量,利用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再利用转化率定义计算. 【解答】解:A、v(C)==0.1mol/(L•min),v(A)=v(C)=×0.1mol/(L•min)=0.15mol/(L•min),故A正确; B、C和D的生成速率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二者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 C、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降低快,正反应速率降低慢,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 D、对于反应3A(g)+B(g)2C(g)+xD(g), 起始:5mol 0 转化:1mol 2mol 所以B的转化率为×100%=20%,故D错误. 故选A. 16.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当反应进行到10s末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NH3)=0.1mol•L﹣1.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10% B.反应进行到10 s末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3 mol•(L•s)﹣1 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平衡浓度为0.45 mol/L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0.95倍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 A、平衡转化率等于消耗量除以起始量; B、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计算; C、依据三段式计算得到平衡浓度; D、一定条件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 N2+3H2=2NH3 起始量(mol) 1 3 0 变化量(mol) 0.1 0.3 0.2 平衡量(mol) 0.9 2.7 0.2 A、反应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100%=10%,故A正确; B、应进行到10 s末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5mol•(L•s)﹣1 ,故B错误; 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平衡浓度==0.45 mol/L,故C正确;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压强和起始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0.9+2.7+0.2):(1+3)=0.95,故D正确; 故选B. 1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同一个反应中,可以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s)和mol/(L•min)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A、利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 C、在同一个反应中,时间相同体积相同,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而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D、反应速率单位是导出单位,由浓度与时间单位导出. 【解答】解:A、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故A正确; B、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故B错误; C、在同一个反应中,时间相同体积相同,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可以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反应速率单位是导出单位,浓度单位常用mol/L,时间单位常用s、min,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min),故D正确. 故选:B. 18.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0.1mol•L﹣1H2进行反应H2⇌2H,若某段时间内H2浓度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为12s,则反应起始时H2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的时间为( ) A.等于24s B.等于20s C.大于20s D.小于20s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分析】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反应所需时间增多,依此解答. 【解答】解:反应物的浓度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为12s,化学反应速率为=0.002mol/(L•s), 若反应速率不变,反应起始时H2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的时间为==20s,但起始时H2浓度较大,反应速率大于0.002mol/(L•s),故所需时间小于20s,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 19.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化肥和硝酸等.已知H﹣H键、N﹣H键、N≡N键的键能分别是436kJ/mol、391kJ/mol、946kJ/mol. (1)写出合成氨的热反应方程式 N2(g)+3H2(g)=2NH3(g)△H=﹣92KJ/mol . 生成1molNH3需要吸收或放出 46 kJ (2)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t1 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加压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t2﹣t3 . (3)温度为T℃时,将2a molH2和a molN2放入0.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4)已知373K时,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为K=0.12,若某时刻时,测得 C(N2)=1mol/L,C(H2)=3mol/L,C(NH3)=2mol/L.此刻可逆反应 B A.向正方向进行 B.向逆方向进行 C处于平衡状态.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 【分析】(1)反应热=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物总键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6×391kJ/mol﹣946kJ/mol﹣3×436kJ/mol=﹣92KJ/mol,据此书写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根据氨气和反应热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2)该反应改变条件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采用加压的方法可以实现;t3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5 时平衡不移动; (3)化学平衡常数K=,据此计算; (4)如果浓度商>化学平衡常数,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果浓度商<平衡常数,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如果浓度商=化学平衡常数,则平衡不移动. 【解答】解:(1)反应热=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物总键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6×391kJ/mol﹣946kJ/mol﹣3×436kJ/mol=﹣92KJ/mol,该反应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生成2mol氨气放出92kJ热量,则生成1mol氨气放出46kJ热量, 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46 KJ; (2)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改变条件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是加压,t3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5 时平衡不移动,所以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t2﹣t3, 故答案为:加压;t2﹣t3; (3)氮气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c(N2)==amol/L,c(NH3)==2amol/L、c(H2)==amol/L, 化学平衡常数K==,故答案为:; (4)浓度商==0.1481>0.12,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选B. 20.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在下列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 实验序号 1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中,在10~20min时间内,以A的速率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3 mol•L﹣1•min﹣1 (2)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 1.0 mol•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使用催化剂 . (3)设实验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1,则v3 > v1(填“>”“=”或“<”),且c3 > 1.0mol•L﹣1(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的正反应是 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 比较实验4与实验1,可看出升高温度,A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1)根据平均化学反应速率公式计算; (2)根据实验1、2数据分析; (3)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4)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 【解答】解:(1)v==0.013mol/(L.min),故答案为 0.013; (2)根据实验1、2数据分析,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B、D起始浓度为0,所以两组实验中A的起始浓度相同为1.0mol•L﹣1 ;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但达平衡时2组的时间较短,所以只能是加入催化剂,故答案为:1.0;催化剂; (3)实验1、3比较,温度相同,10min﹣20min时,实验3的浓度减少量都大于实验1的,所以实验3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的,即v3>v1;根据相同条件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实验3的起始浓度大于实验1的,即c3>1.0mol•L﹣1,故答案为:>;>; (4)实验4与实验1比,温度升高,达平衡时A的平衡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比较实验4与实验1,可看出升高温度,A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1.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 .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 (3)理论上稀的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 (3)根据物质的物质的量与热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 (4)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5)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 (6)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 【解答】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 故答案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 故答案为:偏小; (5)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用6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加,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6)一水合氨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22.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c(SO2)=0.4mol/L,c(O2)=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 (1)当SO2的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2)达平衡状态时,SO2的转化率应为多少?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1)根据转化率计算此时各物质的浓度,计算各物质的浓度幂之积,与平衡常数相比较,如大于平衡常数,则平衡向逆向移动,反之向正向移动. 【解答】解:(1)利用三段式法解答,当SO2的转化率为50%时; 2SO2(g)+O2 (g)⇌2SO3(g), 起始:0.4mol/L 1mol/L 0 转化:0.2mol/L 0.1mol/L 0.2mol/L 剩余:0.2mol/L 0.9mol/L 0.2mol/L Qc==<19, 说明未达到平衡,向正方向进行. 答:未达到平衡,向正方向进行; (2)利用三段式法解答,设氧气消耗量为x; 2SO2(g)+O2 (g)⇌2SO3(g), 起始(mol/) 0.4 1 0 转化(mol/) 2x x 2x 平衡(mol/) 0.4﹣2x 1﹣x 2x K==19 x≈0.16mol/L; 二氧化硫的转化率=×100%=80% 答:达平衡状态时,SO2的转化率为80% 2016年12月14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