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8届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2017
2017年春季学期 南宁八中高二年级段考化学(理科)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12 H-1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2.在2A(g)+B( g ) 3C ( g )+4D( g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8 mol/(L·s) B.υ(B)= 0.3 mol/(L·s) C.υ(C)= 0.8 mol/(L·s) D.υ(D)= 60 mol/(L·min)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5.熵增原理的作用是 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6.下列过程中△H<0,△s>0 的是 A.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 氯化铵分解得氨气 C.碳酸钙分解得二氧化碳 D. 实验室制备氢气 7.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 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8.在一个体积为2L的容器中,放入4mol C和4mol H2O, 一段时间后反应C (s) + H2O(g) CO(g) + H2(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后C(CO)= 1.8mol·L-1,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A.81 B.54 C.32.4 D.16.2 9.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 =-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 △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B.△H1<△H2<△H3 C.△H1>△H2=△H3 D.△H1=△H2<△H3 10.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 D. 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11.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2H2 ( g ) +5/2O2 ( g ) =2CO2 ( g )+H2O ( l ) △H = —1300kJ / mol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10 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 B. 当1 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C. 当2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D. 当4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12.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 +119 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 = -57.3 kJ· 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 O2(g)===2H2O(l) ΔH = +285.8 kJ· mol-1 1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14.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15.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入催化剂后H2 和O2反应生成水 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1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y x p1 p2 A. Z为0.3mol/L B. Y2为0.4mol/L C. X2为0.2mol/L D. Z为0.4mol/L 17.反应:L(s)+aG(g)bR(g) 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 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 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无法判断a,b大小 18.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第II卷 二、填空题(共46分) 19.(15分)(1)对于下列反应:2SO2(g) + O2(g) 2SO3(g) ,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 ______。 (2)右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Q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 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20.(17分)(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②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③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______ 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填“正” 或 “逆” )。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 态。 21.(14分).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1 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曲线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 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扣分)。 A.起始充入的CO为2mol B.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反应已达平衡状 D. H2的转化率为0.6 (3) 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该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 ___________。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