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硅太阳能电池 B. 锂离子电池 C. 太阳能集热器 D. 燃气灶 ‎【答案】D ‎【解析】‎ A. 硅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B. 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C. 太阳能集热器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D. 燃气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错误,答案选B。‎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2.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H2(g)+O2(g) == 2H2O(1) △H= ―285.8kJ/mol B. 2H2(g)+ O2(g) == 2H2O(1) △H= +571.6 kJ/mol C. 2H2(g)+O2(g) == 2H2O(g) △H= ―571.6 kJ/mol D. H2(g)+1/2O2(g) == H2O(1) △H= ―285.8kJ/mo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放出热量说明反应热△H<0,‎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说明消耗1molH2,放出285.8 kJ·mol-1,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1mol/L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离子数为NA B. 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A C. 0.1mol/L稀硫酸中含SO42- 的数目为0.1NA D. 标准状况下,11.2LNO和5.6LO2混合后,分子总数小于0.5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镁离子水解,所以‎1L1mol/L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离子数小于NA,A错误;‎ B、醋酸是弱电解质,100 mL 2.0 mol/L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为0.2NA,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少于0.2NA,B错误;‎ C、0.1mol/L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未知,因此溶液中含有的SO42-的数目无法计算,C错误;‎ D、标准状况下,11.2LNO和5.6LO2混合后发生反应:2NO+O2=2NO2、2NO2N2O4,后者是一可逆反应,因此分子总数小于0.5NA,D正确。‎ 答案选D。‎ ‎4.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 C. 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D. 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答案】B ‎【解析】‎ 盐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是盐类的水解。‎ 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是吸热的,加热促进电离,所以酸性增强,与水解无关 答案选B。‎ ‎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K+、Fe2+、MnO4-、SO42-‎ B. 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C. 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D. 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H4+、K+、Cl-、SiO3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pH=1的溶液显酸性,MnO4‾氧化Fe2+,不能大量共存;B、Fe3+能与SCN‾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c(H+)/c (OH-)=1012的溶液显酸性,各离子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但酸性时,H+与SiO32‾反应,碱性时,OH‾与NH4+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酸HX、HY、HZ的溶液,其pH依次为4、5、6,则KX、KY、KZ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KX、KZ、KY B. KX、 KY、KZ C. KZ、KY 、KX D. KY、KZ、KX ‎【答案】C ‎【解析】‎ 种酸HX、HY、HZ的溶液,其pH依次为4、5、6,说明酸性强弱顺序是HX>HY>HZ,利用越弱越水解的规律,因此碱性强弱是KZ>KY>KX,故选项C正确。‎ ‎7.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B.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做阳极 D. 电解稀硫酸制H2和O2时铜做阳极 ‎【答案】C ‎【解析】‎ 铜锌原电池中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选项A错误。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选项B错误。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选项C正确。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应该用惰性材料为阳极,这样才会是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得到氧气,选项D错误。‎ 点睛:在镀件上镀一层金属时,应该以镀层金属为阳极,以镀件为阴极,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为电镀液,电镀过程中,电镀液的浓度应该不变。‎ ‎8.‎ 冰醋酸中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的水量变化的下列各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浓醋酸中,“促进电离,增大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氢离子浓度就增大,在稀醋酸中,“水的稀释减小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氢离子浓度就减小,所以在整个稀释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一直是增大的,但氢离子浓度是先增大后减小,故选C。‎ 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9.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3、3=2,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2A+3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物质的计量数的比。由于2=3,3=2,所以在方程式中 A、C的系数相同,B的系数是A的3/2倍,所以方程式是‎2A+3B=‎2C,选项是 A.‎ 考点:考查同一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与反应速率的表示的关系的知识。‎ ‎10.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A. NH4CI B. NH4HCO‎3 C. NH4HS04 D. (NH4)2SO4‎ ‎【答案】C ‎【解析】‎ NH4+水解显酸性,所以AD溶液显酸性。硫酸氢铵能电离出氢离子,抑制NH4+水解,但溶液还是显酸性。由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H4+‎ 水解的水解程度,所以选项C显碱性,答案选C。‎ ‎11.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 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C. 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 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答案】C ‎【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物质之间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B不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是不变的,所以压强和总的物质的量始终是不变的,AD不正确。C中反应速率的反应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是正确的。答案选C。‎ ‎12.对于0.1mol·L-1的Na2S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S2-)>c(OH-)>c(HS-)‎ B. c(Na+)=‎2c(S2-)+c(OH-)+c(HS-)‎ C. 向Na2S溶液中加水稀释,其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能促进水的电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S2-水解且是分布水解的,溶液显减小,则选项A正确;B不正确,不符合电荷守恒,应该是c(Na+)+c(H+)=‎2c(S2-)+c(OH-)+c(HS-);消失促进水解,但溶液中c(OH-)减小,则c(H+)增大,C不正确;氢氧化钠是强碱,溶于水电离出OH-,抑制水的电离,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以及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紧扣教材,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意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等。‎ ‎13.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  )‎ A. 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10℃‎ B. 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10℃‎ C. 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30℃‎ D. 0.2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3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Na2S2O3+H2SO4=Na2SO4+SO2↑+H2O,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就会越快,故应该选择D 考点:硫代硫酸钠的反应以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 A. 移走少量C B. 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 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 容积不变,充入“惰”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C为固体,改变其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故A错误;B项,扩大容积,压强减小,使v正减小,又因为该反应左边气体计量数大于右边,所以平衡左移,c(D)也减小,故B错误;C项,缩小容积,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也增大,平衡右移,c(D)也增大,故C正确;D项,容积不变,充入“惰”气,反应物浓度不变,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C。‎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外因,注意:①改变固体物质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不影响,增大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②容积不变,充入“惰”气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不影响;压强不变充入“惰”气会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影响化学平衡。‎ ‎15. 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⑥③①②⑤④ B. ⑤①②⑥④③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首先是洗涤滴定管,然后是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再向滴定管中装标准溶液,然后向待测溶液中滴加指示剂;最后进行滴定。因此顺序是⑥③①②⑤④,选项是A。‎ 考点:考查有关中和滴定的操作的步骤是知识。‎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 相同温度时,1mol/L氨水与0.5mol/L氨水中,c(OH-)之比是2∶1‎ C. 已知2SO2(g)+ O2(g)2SO3 (g)△H<0,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 D. 室温下,Ksp(AgCl)=1.8×10-10,Ksp(Ag2CrO4)=9.0×10-12,向浓度相等的Na2CrO4和NaCl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先生成Ag2CrO4沉淀 ‎【答案】A ‎【解析】‎ A.锌比铁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为负极,可保护铁不被腐蚀,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A正确;B.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稀释促进电离,这说明相同温度时,1mol/L氨水与0.5mol/L氨水中后者的电离常数大,因此c(OH-)之比小于2∶1,B错误;C.对于反应2SO2(g)+ O2(g)2SO3(g) △H<0,且△S<0,如能自发生进行,应满足△H-T•△S<0,则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C错误;D.假设Na2CrO4和NaCl的浓度都为0.01mol•L-1,AgCl饱和所需Ag+浓度c(Ag+)=Ksp(AgCl)/c(Cl−)=1.8×10−10/0.01mol/L=1.8×10-8mol/L,Ag2CrO4饱和所需Ag+浓度c(Ag+)=‎ ‎>1.8×10-8mol/L,所以Cl-先沉淀,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反应热与焓变以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相关反应原理的学习。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只有物质组成和结构相似的难溶物才能通过溶度积常数比较溶解度相对大小,例如氯化银和溴化银等。‎ ‎17.(1)将氯化铝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向纯碱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会变红,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 ‎(2)牙齿表面由一层坚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s)5Ca2++3PO43-+OH-。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 ‎,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l2O3 (2). CO32-+H2OHCO3-+OH- (3). 酸中和了OH-,促进溶解平衡右移 (4). C(s)+H2O(g)=CO(g)+H2(g)△H=+131.28kJ·mol-1‎ ‎【解析】‎ ‎【分析】‎ ‎(1)根据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分析;根据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水解分析解答;‎ ‎(2)依据外界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3)根据‎1g碳反应吸收的热量书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1)氯化铝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干,促进氯化铝水解,平衡向右移动,盐酸挥发,得到氢氧化铝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铝;碳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向纯碱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会变红,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 ‎(2)Ca5(PO4)3OH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反应:Ca5(PO4)3OH(s)5Ca2++3PO43-+OH-,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有机酸与OH-反应,H++OH-=H2O,使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导致Ca5(PO4)3OH溶解,造成龋齿;‎ ‎(3)‎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因此1mol碳即‎12g碳完全燃烧吸收的热量是12×10.94kJ=131.28kJ·mol-1,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1.28 kJ·mol-1。‎ ‎18.可逆反应:aA(g)+ bB(g)cC(g)+ dD(g);根据图回答:‎ ‎(1)压强 P1比P2_________(填大或小); ‎ ‎(2)(a +b)比(c +d)__________(填大或小);‎ ‎(3)温度t‎1℃‎比t‎2℃‎ ___________ (填高或低);‎ ‎(4)正反应为 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答案】(1)小 (2)小 (3)高 (4)吸热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先拐先平,温高压大”, 压强 P1比P2小;(2)由P2到P1‎ ‎,压强减小,A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则(a +b)比(c +d)小;(3)根据“先拐先平,温高压大”,温度t‎1℃‎比t‎2℃‎高;(4)从t1到t2,温度降低,A的百分含量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19.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曲线图,请回答。‎ ‎(1)“O”点为什么不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的氢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a、b、c三点中,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_。‎ ‎(4)若使c点溶液中的c(CH3COO-)提高,在如下措施中,可选择__________。‎ A.加热 B.加很稀的NaOH溶液 C.加固体KOH D.加水 E.加固体CH3COONa F.加Zn粒 G.加MgO固体 H.加Na2CO3固体 ‎(5)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______________。‎ A.c(H+) B.H+个数 C.CH3COOH分子数 D.c(H+)/c(CH3COOH)‎ ‎【答案】 (1). 冰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2). c”、“<”或“=”)。‎ ‎(2)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v(A)____________mol/(L·min)‎ ‎(3)该反应在‎70℃‎时平衡常数为K2,则 K1_______K2(填“>”、“=”或“<”) ‎ ‎(4)可以判断‎2A(g)+3B(g) 3C(g) 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 A.2v(B)=3v(A) ‎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E.n(A)∶n(B)∶n(C)=2∶3∶3‎ ‎【答案】 (1). 4 (2). > (3). 0.25 (4). < (5). BD ‎【解析】‎ ‎【分析】‎ ‎(1)2min达平衡,平衡时C为1.5mol,据此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根据温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判断;‎ ‎(2)根据v=△n/(V·△t)计算v(C),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A);‎ ‎(3)根据温度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判断;‎ ‎(4)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含量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详解】(1)2min达平衡,平衡时C为1.5mol,C的平衡浓度为1.5mol÷‎2L=0.75mol/L,则:‎ ‎ ‎2A(g)+3B(g)3C(g)‎ 开始(mol/L):1 1.5 0‎ 变化(mol/L):0.5 0.75 0.75‎ 平衡(mol/L):0.5 0.75 0.75‎ 故‎30℃‎平衡常数k=0.753/(0.52×0.753)=4‎ 由题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 ‎(2)2min达平衡,平衡时C为1.5mol,C的平衡浓度为1.5mol÷‎2L=0.75mol/L,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75mol/L÷2min=0.375mol/(L•min)。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A)=2/3v(C)=2/3×0.375mol/(L•min)=0.25mol/(L•min);‎ ‎(3)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故K1<K2;‎ ‎(4)A.未指明正逆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A错误;‎ B.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降低,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B正确;‎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C错误;‎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到达平衡,故D正确;‎ E.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开始的物质的量及转化率有关,当n(A)∶n(B)∶n(C)=2∶3∶3时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E错误;‎ 故答案为BD。‎ ‎【点睛】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一般采用三段式,而平衡状态的判断既要抓住本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又要抓住特征(例如浓度、含量等不再发生变化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