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7+1”小卷练(五)作业(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7+1”小卷练(五)作业(全国通用)

‎“7+‎1”‎小卷练(五)‎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6分,考试时间3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K—39 Cl—35.5 Mn—55 Fe—56 Zn—65‎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新修本草》中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明末学者方以智所著《物理小识》中说:“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赤色固体可能是Fe2O3‎ B.“青矾厂气”可能是CO和CO2‎ C.青矾可能是NH4Al(SO4)2·12H2O D.青矾宜密闭贮藏,防止其还原变质 解析 对“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说明“青矾”的颜色为绿色,推测青矾为FeSO4·7H2O,“烧之赤色”说明经煅烧后,其发生分解生成赤色固体,则赤色固体可能是Fe2O3,A项正确。“青矾”是FeSO4·7H2O,属于硫酸盐的水合物,不可能分解生成CO和CO2,B项错误;NH4Al(SO4)2·12H2O是铵明矾,青矾是FeSO4·7H2O,C项错误;FeSO4·7H2O中含有Fe2+,在空气中会被氧气氧化变质,所以宜密闭贮藏,D项错误。‎ 答案 A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石蜡油的分解实验中,碎瓷片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B.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C.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D.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解析 ‎ 在石蜡油的分解实验中,加入碎瓷片能加快反应速率,碎瓷片起催化剂作用,A项正确;溴水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Br2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发生萃取而褪色,二者褪色原理不同,B项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D项错误。‎ 答案 A ‎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发黄的浓硝酸中通入O2‎ 黄色褪去 浓硝酸中混有Fe3+‎ B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显紫红色 原溶液中含有I-‎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 ℃‎,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褪去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Ksp(AgI)‎ 解析 A.向发黄的浓硝酸中通入O2,黄色褪去,是由于4NO2+O2+2H2O===4HNO3,故A错误;B.向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I-,故B正确;C.产生的气体中混有乙醇蒸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错误;D.向浓度均为0.1 mol/L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AgI溶解度小,Ksp(AgCl)>Ksp(AgI),故D错误;故选B。‎ 答案 B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1 L pH=3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10-11NA B.0.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6.0 g NO和‎2.24 L O2混合,所得气体的分子数目为0.2NA D.pH=2的NaHSO4溶液中SO的数目为0.01NA 解析 根据得2×e-3+O失2×e-2,可知0.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项正确。pH=3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3 mol·L-1,故‎1 L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10-3NA,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6.0 g NO为0.2 mol、‎2.24 L O2为0.1 mol,根据2NO+O2===2NO2,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 NO2,但NO2存在:2NO2N2O4,故所得气体分子数目小于0.2NA,C项错误;NaHSO4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溶液pH=2,则c(H+)=0.01 mol·L-1,则c(SO)=0.01 mol·L-1,但题目没有提供溶液体积,故SO数目无法计算,D项错误。‎ 答案 B ‎11.(2018·河北省五个一联盟第二次联考)某课题组以纳米Fe2O3作为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另一极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成功地实现了对磁性的可逆调控(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O3+6Li++6e-===2Fe+3Li2O B.该电池可以用水溶液做电解质溶液 C.放电时,Fe作电池的负极,Fe2O3作电池的正极 D.充电时,电池被磁铁吸引 解析 由电池的示意图可以得到,电池放电的反应物为氧化铁和单质锂,生成物为单质铁和氧化锂,所以放电的总反应为:Fe2O3+6Li===2Fe+3Li2O。明显电池的负极为单质锂,所以负极反应为Li-e-===Li+,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注意将负极扩大6倍)得到正极反应:Fe2O3+6Li++6e-===2Fe+3Li2‎ O,选项A正确。因为单质锂可以与水反应(类似金属钠),所以电解质溶液不能是水溶液,选项B错误。放电时,Li作电池的负极,Fe2O3作电池的正极,选项C错误。从图中明显看到充电时(向左反应),电池会远离磁铁,实际上是因为,充电时电池中的单质铁转化为氧化铁,不能被磁铁吸引,选项D错误。‎ 答案 A ‎12.(2017·江苏化学,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X)<r(Y)<r(Z)<r(W)‎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解析 Z为氧元素,Y与Z同一周期且相邻,原子序数比Z小,为氮元素。X原子序数小且与Y、Z不在同一周期,X为氢元素,W为钠元素。A项,原子半径:r(H)N2,错误;H、N、O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HNO3、HNO2、NH3·H2O,离子化合物:NH4NO3,正确。‎ 答案 D ‎13.(2018·北京四中高三期中)实验:①0.005 mol·L-1 FeCl3溶液和0.015 mol·L-1 KSCN溶液各1 mL混合得到红色溶液a,均分溶液a置于b、c两支试管中;‎ ‎②向b中滴加3滴饱和FeCl3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③再向上述b溶液中滴加3滴1 mol·L-1 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且出现浑浊;‎ ‎④向c中逐渐滴加1 mol·L-1 KSCN溶液2 mL,溶液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②中增大Fe3+浓度使平衡Fe3++3SCN-Fe(SCN)3正向移动 B.实验③中发生反应:Fe3++3OH-===Fe(OH)3↓‎ C.实验③和④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相同 D.实验②、③、④均可说明浓度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解析 实验②中向b中滴加3滴饱和FeCl3溶液,增大了Fe3+浓度使反应Fe3+‎ ‎+3SCN-Fe(SCN)3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选项A正确。实验③中向上述b溶液中滴加3滴1 mol·L-1 NaOH溶液,发生反应:Fe3++3OH-===Fe(OH)3↓,铁离子浓度减小,反应Fe3++3SCN-Fe(SCN)3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选项B正确。实验③颜色变浅的原因是减少了铁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实验④最后颜色变浅是因为加入的硫氰化钾溶液过多,对体系进行了稀释,颜色变浅,所以选项C错误。实验②③④都是在改变平衡体系中某种物质的浓度,溶液的颜色变化都说了平衡的移动,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 C 非选择题 ‎27.(14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的催化氧化反应及其产物的有关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先后发生两个反应,反应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取消装置D,在装置E中可观察到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G的作用是将NO转化成NO2。NO和NO2混合气体的组成为NOx(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