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N-14 Zn-65 Cl-3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生物质能 ⑥风能 ⑦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④⑤⑥⑦ C. ③⑤⑥⑦ D. ③④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满足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④⑤⑥⑦,答案为B。 2.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 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 催化剂 C. 温度和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 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外因,不是主要因素。 【点睛】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性因素,而浓度、温度、压强等是外部的影响因素。 3.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化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与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吸热反应为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而放热反应为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详解】A.碳化钙受热分解生成碳和钙,反应是吸热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 B.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B与题意不符; C.铝与氧化铁粉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C与题意不符; 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A。 4. 在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1min内,测得υ(A)=1.2mol·L﹣1·min﹣1,则此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 1.6mol B. 2.8mol C. 3.2mol D. 3.6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1.2mol·L﹣1·min﹣1,则1min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n(A)= 1.2mol·L﹣1·min﹣1×1min×1L=1.2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量数关系可知B减少0.4mol,则1min后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是4mol-0.4mol=3.6mol,故D项正确。 故选D。 5. 已知反应: ①2H2(g)+O2(g)=2H2O(g) ΔH1; ②2H2(g)+O2(g)=2H2O(l) ΔH2 在相同条件下:2H2O(g)=2H2O(l)的焓变为 A. ΔH1-ΔH2 B. ΔH2-ΔH1 C. ΔH1+ΔH2 D. 2ΔH1-2ΔH2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2H2(g)+O2(g)=2H2O(g) ΔH1;②2H2(g)+O2(g)=2H2O(l) ΔH2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的2H2O(l)=2H2O(g)焓变ΔH1-ΔH2, 在相同条件下:2H2O(g)=2H2O(l)的焓变ΔH2-ΔH1所以B符合题意。 6. 关于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两者对应反应的△H均小于0 B. 两者的单位均为kJ/mol,但mol-1的含义不同 C. 两者的数值均不随反应物用量改变而改变 D. 两者的数值均随反应物改变而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燃烧热和中和热均为放热反应,故两者对应反应的△H均小于0,A正确; B.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中和热要求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两者的单位均为kJ/mol,但mol-1的含义不同,B正确; C.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物质的量为1mol,而中和热要求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两者的数值均不随反应物用量改变而改变,C正确; D.两者的焓变数值为定值,不随反应物的量改变而改变,D错误; 答案为D。 7. 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O22NO,下列条件能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 ) A. 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B. 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 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 D. 压强不变,充入气体Ne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内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据此结合选项的内容解答。 【详解】A.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物质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恒容状态下,充入N2,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选项符合题意; C.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压强不变,充入气体He,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的适用范围,明确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等常见的对反应的影响因素是解答的关键,选项B与C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压强对反应速率影响改变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浓度引起的,注意从能否改变浓度的角度去分析解答。 8. 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 ②X→C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B. 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 C. 反应A+B→C的ΔH<0 D. 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故E2不是反应X→C的反应热,而是反应X→C的逆反应的活化能,故A错误; B、催化剂在反应中要先被消耗、后又生成,但X在反应A(g)+B(g)→C(g)中先生成、后消耗,故不是催化剂,只是中间产物,故B错误; C、依据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AB能量高于生成物C的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反应吸放热即及吸放热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催化剂的使用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的焓变意义图象分析应用,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过程,掌握基础是关键,易错点B,注意催化剂和中中间产物的区别。 9.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H2(g)+O2(g)=H2O(l) ΔH5 2H2(g)+O2(g)=2H2O(l) ΔH6 ③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3 NaOH(aq)+HNO3(aq)=NaNO3(aq)+H2O(l) ΔH4 ④CaCO3(s)=CaO(s)+CO2(g) ΔH7 CaO(s)+H2O(l)=Ca(OH)2(s) ΔH8 A. ①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前一反应中C(s)燃烧更充分,放出的热量更多,但ΔH1、ΔH2都为负值,所以ΔH1<ΔH2; ②两反应中各物质的状态相同,但化学计量数后者为前者的二倍,2ΔH5=ΔH6,由于ΔH5、ΔH6都为负值,所以ΔH5>ΔH6; ③两反应的实质相同、化学计量数相同,所以ΔH3=ΔH4; ④前一反应为吸热反应,ΔH7>0,后一反应为放热反应,ΔH8<0,所以ΔH7>ΔH8; 综合以上分析,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10.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少 B. 1molH2在足量氯气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H2的燃烧热 C. 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硫酸和Ca(OH)2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 D. 一定条件下,0.1molN2(g)与0.3molH2(g)混合充分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8kJ,则有N2(g)+3H2(g)⇌2NH3(g)△H=-80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蒸气比硫固体所含能量高,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少,故A正确; 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1mol H2在足量Cl2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不符合燃烧热概念,故B错误; C.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其衡量标准是生成的水为1mol,故无论稀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的水是几摩尔,其中和热恒为57.3 kJ•mol-1,故C错误; D.一定条件下,0.1molN2(g)与0.3molH2(g)混合充分反应时放出热量为8kJ,此反应是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反应时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无法判断具体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则此反应的反应热无法计算,故D错误; 答案为A。 11.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实验数据见下表),c为盐酸的浓度(mol/L),测定反应相同时间后产生氢气的体积V,则V值最大的组是( ) 组别 c(HCl)mol/L 温度/℃ 状态 A 2.0 25 块状 B 2.5 30 粉末 C 2.5 50 块状 D 2.5 50 粉末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A、B、C、D中,B、C、D中的盐酸浓度高于A,C、D中的温度高于B,且D的固体表面积又比C大,则反应相同时间后产生氢气的体积V,则V值最大的组是D。 12. 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不是燃烧热的是( ) ①H2(g)+O2(g)=H2O(l) ΔH1 ②C(s)+O2(g)=CO(g) ΔH2 ③S(s)+O2(g)=SO2(g) ΔH3 ④2H2S(g)+3O2(g)=2SO2(s)+2H2O(l) ΔH4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中,H2(g)为1mol,发生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产物H2O(l),所以ΔH1为燃烧热; ②中,C(s)燃烧的产物为CO(g),燃烧不完全,所以ΔH2不是燃烧热; ③中,1molS(s)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产物SO2(g),所以ΔH3为燃烧热; ④中,反应物H2S(g)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ΔH4不是燃烧热; 综合以上分析,②④中的ΔH不表示燃烧热,故选B。 13.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ΔH的数值均正确)( ) A. 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kJ/mol(燃烧热) B.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3kJ/mol(中和热) C. S(s)+O2(g)=SO2(g) ΔH=-269.8kJ/mol(反应热) D. 2NO2=O2+2NO ΔH=+116.2kJ/mol(反应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为产物之一为H2O(g),不是H2O(l),所以ΔH=-1367.0kJ/mol不是燃烧热,A不正确; B.因为CH3COOH为弱酸,弱酸的电离过程要吸热,所以ΔH-57.3kJ/mol,B不正确; C.反应热是指某条件下一个热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所以ΔH=-269.8kJ/mol是反应热,C正确; D.反应2NO2=O2+2NO没有指明各物质的状态,所以ΔH=+116.2kJ/mol不是反应热,D不正确; 故选C。 14. 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键为942、O=O键为500、N—N键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 194 B. 391 C. 516 D. 658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内容,可以看出N2H4(g)+O2(g)=2N(g)+4H(g)+2O(g),△H3=2752 kJ/mol-534 kJ/mol=2218 kJ/mol,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产物的能量与反应物能量的差值,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生成释放能量,设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为X,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154+4X+500=2218,解得X=391,故选项B正确。 15. 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 A. 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 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 C.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增加,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所以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只强调“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机会增多”,没有指明有效碰撞的次数如何变化,不能肯定反应速率加快,B不正确; C.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不正确; D.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D不正确; 故选A。 16. 可逆反应A(g)+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V(A)=0.4mol/(L·min) B. V(B)=0.5mol/(L·min) C. V(C)=0.5mol/(L·min) D. V(D)=0.02mol/(L·s) 【答案】D 【解析】 A. v(A)=0.4 mol/(L·min) ; B. v(A)=v(B)=0.5 mol/(L·min);C. v(A)=0.5v(C)=0.25 mol/(L·min) ;D. v(A)=0.5v(D)=0.01 mol/(L·s)=0.01mol/(L•0.6 mol/(L·min),所以D最快。本题选D。 点睛:同一反应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在比较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时,往往把它们转化为化学计量数为1的那种物质表示,并转化成相同单位,然后再进行比较。 17. 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 若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由于烧杯底部所垫的碎纸屑太少,小烧杯口离硬纸板太远,热量损失较多,A不正确; B.图中实验装置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盐酸与NaOH难以均匀混合,混合液中温度变化不均,测定的温度误差较大,B正确;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除了固定小烧杯外,更主要的是为了保温,C不正确; D.即便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参加反应的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仍不是1mol,所以放出的热量不是中和热,D不正确; 故选B。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 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 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增大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个数,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说法正确;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曾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说法正确; C、加入反应物,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个数,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说法错误; 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说法正确。 答案选C。 19. 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 增大,减小 B. 同时减小 C. 同时增大 D. 减小,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与反应吸热、放热无关,答案C。 20. 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放热18.39kJ,已知: P4(白磷,s)+5O2(g)=2P2O5(s) ΔH= -akJ·mol-1(a>0); 4P(红磷,s)+5O2(g)=2P2O5(s) ΔH=-bkJ·mol-1(b>0); 则a和b的关系是(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P4(白磷,s)+5O2(g)=2P2O5(s) ΔH= -akJ·mol-1(a>0) ① 4P(红磷,s)+5O2(g)=2P2O5(s) ΔH=-bkJ·mol-1(b>0) ② ①-②得,P4(白磷,s)= 4P(红磷,s) ΔH= -(a-b)kJ·mol-1 则a-b=18.39>0,a>b,故选B。 21. 盐酸与块状碳酸钙固体反应时,不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明显加快的是( ) A. 将块状碳酸钙固体换成粉末状固体 B. 盐酸的量增加一倍 C. 盐酸的用量减半浓度加倍 D. 温度升高40℃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块状碳酸钙固体换成粉末状固体,增大固体与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A与题意不符; B.盐酸的量增加一倍,而盐酸的浓度未变,反应速率不变,B符合题意; C.盐酸的用量减半浓度加倍,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C与题意不符; D.温度升高40℃,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B。 22. 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 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s-1 B. 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 C. 在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mol·L-1·min-1 D. 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详解】A.反应物A呈固态,浓度为定值,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A不正确; B.因为A、B的化学计量数不同,所以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不相同,B不正确; C.在2min内,用反应物B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mol·L-1·min-1,但2min末时的反应速率不等于平均反应速率,C不正确; D.在此反应中,B、C、D都呈气态,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等于3∶2∶1,D正确; 故选D。 23. 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2(g)+yB2(g)2C(g)。2s内的反应速率:(A2)=0.5mol·L-1·s-1,(B2)=1.5mol·L-1·s-1,(C)=1mol·L-1·s-1。则x和y的值分别为( ) A. 2和3 B. 3和2 C. 3和1 D. 1和3 【答案】D 【解析】 【详解】化学反应中,各气态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2):(B2):(C)=1:3:2,故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2,则x=1,y=3,答案为D。 24. 已知:Fe2O3(s)+C(s)=CO2(g)+2Fe(s) ΔH=+234.14kJ/mol,C(s)+O2(g)=CO2(g) ΔH=-393.5kJ/mol,则2Fe(s)+O2(g)=Fe2O3(s)的ΔH是( ) A. -824.4kJ/mol B. -627.6kJ/mol C. -744.7kJ/mol D. -169.4kJ/mol 【答案】A 【解析】 【详解】Fe2O3(s)+C(s)=CO2(g)+2Fe(s) ΔH=+234.14kJ/mol ① C(s)+O2(g)=CO2(g) ΔH=-393.5kJ/mol ② 利用盖斯定律,将②×-①得:2Fe(s)+O2(g)=Fe2O3(s)的ΔH=(-393.5kJ/mol)×-(+234.14kJ/mol)≈ -824.4kJ/mol;故选A。 25. 把下列4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并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与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20mL0.3mol/L B. 20mL2mol/L C. 10mL4mol/L D. 10mL2mol/L 【答案】A 【解析】 【分析】 4种X的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都为0.02mol,溶液的体积都为50mL,所以溶液中c(H+)相同,都为0.4mol/L,则混合溶液中c(X)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为溶液的体积相同,所以n(X)越大,c(X)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详解】A.20mL0.3mol/L的X溶液中,n(X)=0.006mol; B.20mL2mol/L的X溶液中,n(X)=0.004mol; C.10mL4mol/L的X溶液中,n(X)=0.004mol; D.10mL2mol/L的X溶液中,n(X)=0.002mol; 比较以上数据,A中n(X)最大;故选A。 二、填空题(共50分) 26. 根据如图所示图像填空: (1)生成物是__(填A、B、C)。 (2)在2min内用A、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答案】 (1). C (2). 3mol·L-1·min-1 (3). 3mol·L-1·min-1 (4). 3A+2B3C 【解析】 【分析】 反应刚开始时,c(C)=0,则C是生成物,随着反应的进行,A、B的浓度不断减小,则A、B是反应物;当反应进行到2min时,A、B、C的浓度都不再改变且都大于0,所以反应为可逆反应。 【详解】(1)由以上分析知,生成物是C。答案为:C; (2)在2min内用A、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3mol·L-1·min-1,=3mol·L-1·min-1。答案为:3mol·L-1·min-1;3mol·L-1·min-1; (3)由以上分析知,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且三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6mol/L:4mol/L:6mol/L=3:2:3,反应终点,各物质的浓度都大于0,则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A+2B3C。答案为:3A+2B3C。 【点睛】解题时,我们往往会忽视反应“结束”时,各物质的浓度都不为0,错把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写成“==”。 27. (1)已知乙醇的燃烧热为-1366.8kJ/mol,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 (2)已知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57.3kJ/mol,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 (3)已知16g硫固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kJ的热量,则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 (4)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kJ/mol,则碳的燃烧热数值 ___110.5kJ/mol(填>,<,=)。 (5)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___57.3kJ(填>,<,=)。 (6)已知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92.0kJ·mol-1,相同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假定热量无损失)92.0kJ(填>,<,=)。 (7)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___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填>,<,=) 【答案】 (1). C2H5OH(l)+3O2(g)=2CO2(g)+3H2O(l)ΔH=-1366.8kJ·mol-1 (2). 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ΔH=-57.3kJ/mol (3). S(s)+O2(g)=SO2(g)ΔH=-296.8kJ·mol-1 (4). > (5). > (6). < (7). > 【解析】 【分析】 (1)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释放的热量; (2)中和热为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释放的热量; (3)16g硫固体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硫; (4)碳的燃烧热的产物为二氧化碳,而CO燃烧为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5)浓硫酸溶于水释放能量; (6)N2(g)与3H2(g)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7)氢气变为氢原子时吸收能量。 【详解】(1)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释放的热量,乙醇的燃烧热为1366.8kJ/mol,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8kJ·mol-1; (2)中和热为稀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释放的热量,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kJ/mol; (3)16g硫固体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硫,放出148.4kJ的热量,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O2(g)=SO2(g)ΔH=-296.8kJ·mol-1; (4)碳的燃烧热的产物为二氧化碳,而CO燃烧为二氧化碳释放能量,故碳的燃烧热数值大于110.5kJ/mol; (5)浓硫酸溶于水释放能量,故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6)N2(g)与3H2(g)的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N2和3molH2不能生产2mol NH3(g),故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0kJ; (7)氢气变为氢原子时吸收能量,故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28. (1)已知: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 WO2(s)+2H2(g)W(s)+2H2O(g);ΔH=+66.0kJ·mol-1 WO2(g)+2H2W(s)+2H2O(g);ΔH=-137.9kJ·mol-1 则WO2(s)WO2(g)的ΔH=__。 (2)已知25℃、101kPa时:①2Na(s)+O2(g)=Na2O(s) △H1= -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2= -511kJ/mol 则25℃、101kPa时,Na2O2(s)+2Na(s)=2Na2O(s) △H=___kJ/mol。 (3)已知甲烷、乙炔(C2H2)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1kJ·mol-1、-1299.6kJ·mol-1,相同条件下两者等质量完全燃烧,甲烷放出的热量是乙炔的__倍(保留一位小数)。 (4)已知下列反应: H2(g)=2H(g) △H=+Q1 O2(g)=O(g) △H=+Q2 2H(g)+O(g)=H2O(g) △H=-Q3 H2O(g)=H2O(l) △H=-Q4 H2(g)+O2(g)=H2O(l) △H=-Q5 试指出Q1、Q2、Q3、Q4、Q5的关系___。 【答案】 (1). +203.9kJ·mol-1 (2). -317 (3). 1.1 (4). Q5=-Q1-Q2+Q3+Q4 【解析】 【分析】 利用盖斯定律,通过分析待求热化学反应,调节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将调整过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加减,便可求出待求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详解】(1)WO2(s)+2H2(g)W(s)+2H2O(g);ΔH=+66.0kJ·mol-1 ① WO2(g)+2H2W(s)+2H2O(g);ΔH=-137.9kJ·mol-1 ②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得:WO2(s)WO2(g)的ΔH=(+66.0+137.9) kJ·mol-1=+203.9kJ·mol-1。答案为:+203.9kJ·mol-1; (2)已知25℃、101kPa时:①2Na(s)+O2(g)=Na2O(s) △H1= -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2= -511kJ/mol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②得:Na2O2(s)+2Na(s)=2Na2O(s) △H=(-414×2+511) kJ/mol=-317kJ·mol-1。答案为:-317; (3)已知甲烷、乙炔(C2H2)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1kJ·mol-1、-1299.6kJ·mol-1,相同条件下两者等质量完全燃烧,甲烷放出的热量是乙炔的=1.1倍。答案为:1.1; (4)H2(g)=2H(g) △H=+Q1 ① O2(g)=O(g) △H=+Q2 ② 2H(g)+O(g)=H2O(g) △H=-Q3 ③ H2O(g)=H2O(l) △H=-Q4 ④ H2(g)+O2(g)=H2O(l) △H=-Q5 ⑤ 利用盖斯定律,将已知反应①+②+③+④即得到反应⑤,从而得出-Q5=+Q1+Q2-Q3-Q4,即Q5=-Q1-Q2+Q3+Q4。答案为:Q5=-Q1-Q2+Q3+Q4。 【点睛】改变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时,△H也应进行同等程度的改变。 29. 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与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蒸馏水 体积/ml 温度/℃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① 0.50 6.0 0.010 4.0 0 25 ② 0.50 a 0.010 4.0 c 25 ③ 0.50 6.0 0.010 4.0 0 50 (1)该实验是通过___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2)已知H2C2O4被KMnO4(H+)氧化为CO2逸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为了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判断反应的快慢,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___。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和__(填编号,下同),可探究H2C2O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和__。 (4)实验①测得反应所用的时间为4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__。 (5)该小组发现室温下反应速率走势如图,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___(填序号) A.硫酸钾 B.硫酸锰 C.稀硫酸 D.氯化锰 【答案】 (1). 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2).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3). 5∶2 (4). ① (5). ③ (6). ① (7). ② (8). 0.0001mol·(L·s)-1(或1.0×10-4mol·(L·s)-1) (9). 产物中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10). B 【解析】 【分析】 (1)高锰酸钾溶液显紫色,或有气体生成; (2)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 (3)探究某一条件对速率的影响,则只有这一条件不同,其它条件相同; (4)利用方程式计算; (5)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与锰离子作催化有关;高锰酸钾可氧化氯离子。 【详解】(1)高锰酸钾溶液显紫色,可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或通过生成气泡的快慢(或测定一定时间内气体的体积)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2)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转化为MnSO4,由得失电子及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应该少量,即c(H2C2O4):c(KMnO4)≥5:2;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①和③,可探究H2C2O4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①和②; (4)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50mol/L×0.006L=0.003mo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10 mol/L×0.004L=0.00004mol,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3mol:0.00004mol=75:1,显然草酸过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0.0001mol/(L∙s); (5)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成锰离子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高锰酸钾可氧化氯离子,可加入硫酸锰作对比实验说明,控制锰离子浓度不同,答案为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