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资源的综合利用作业
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得到无色均一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既能鉴别甲烷和乙烯,又能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 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D.将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②石油裂解能得到乙烯,乙烯是生产聚乙烯的原料 ③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④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四氯化碳、环己烯和环己烷 ⑤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⑥甲烷、苯都属于烃,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⑦煤液化为化学变化 ⑧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A.③④⑥⑦⑧ B.②③④⑦ C.③④⑤⑥⑧ D.③④⑦⑧ 3.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逢年过节,燃放大量烟花爆竹 B.为方便出行,尽量使用私家车 C.购物时使用布袋,少使用塑料袋 D.冬季室内少穿衣服,调高空调温度 4.若将海水淡化作饮用水使用,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 B.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C.利用电渗析法可以获取淡化的饮用水 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离子 5.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飞光纤光缆技术创新工程”中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半纤维素酶高效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中半纤维素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中聚酯是天然高分子有机物 D.“煤制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中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 6.从海水中提取镁、溴和碘是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7.2018年5月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旨在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硝酸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备氢气,可实现节能环保 D.用可降解塑料聚乳酸代替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8.绿色能源是指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②风能③潮汐能④煤⑤天然气⑥石油 A.①②③ B.③④ C.④ D.①②③ 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可用作食品袋、餐具、地膜等 B.苯可用作洗涤剂、有机溶剂、消毒剂、染料等 C.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 D.生物柴油和石油分馏所得的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0.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 他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n+2 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 D.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通过分馏的方法得到 B.麦芽糖是单糖,果糖是二糖,它们互为同系物 C.汽油、柴油、植物油、动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D.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12.用石油和煤可以得到有机化工生产中需要的众多原料,例如由石油得到的乙烯和由煤得到的苯制聚苯乙烯,生产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裂解可以从石油中获得更多的乙烯 B.把煤干馏不能直接得到苯 C.制聚苯乙烯的反应①为加成反应 D.反应①②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 13.寻找清洁能源一直是化学家努力的方向,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热值高,其燃烧产物是水,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 B.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C.煤的气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 D.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属于一级能源 14.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D.煤制水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0-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乙烷与氯气在铁粉作用下生成一氯乙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化学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16.下列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夜里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B.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充分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 C.生活、生产中大量应用氢能源,首先要解决由水制备氢气的能耗、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 D.垃圾焚烧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 1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CO2与H2合成甲醇的高效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减排CO2 B.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C.有利于碳资源循环利用 D.提高了甲醇的平衡转化率 二、填空题 18.海洋中有大量的宝贵资源。下面是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溴和镁的流程图。 (1)提取溴的过程中,在第2次Br-→Br2的转化中每产生1mol溴消耗标况下氯气______L。 (2)在吸收塔中,从理论上考虑下列物质也能吸收Br2的是________。 A.KBrB.Na2SO4C.FeCl3D.H2S (3)在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氢氧化镁得到镁的流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19.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碘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问题: (1)酸性条件下,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_______。 (2)流程中I2碘经过吸附,转化为I-、IO3-再转化为I2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3)反应②发生时,由于碘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溶液底部有固体生成;由于反应放热,有时溶液上方产生_____(填颜色)的气体。因此,反应②需要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4)实验室从反应②所得溶液提取碘,可加入CCl4_______(填操作名称)碘,即把碘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并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分离两种溶液。 (5)活性炭所吸附的I2也可以用NaHSO3将其转变为I-,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填微粒符号)。 已知NaHSO3溶液显弱酸性,试从平衡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向0.1mol/L的NaHS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中性,请判断:c(Na+)____c(SO32–)+c(HSO3–)+c(H2SO3)(填“>”、“<”或“=”)。 20.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使能量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量转化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性的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的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已知断开1mo1H-H键、1molNN键、l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那么生成1mo1NH3需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__kJ的热量。 (3)已知一定条件下,白磷转化为红磷释放出能量,故白磷比红磷稳定性_____(填“强”、“弱”) (4)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如下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NaOH+HCl=NaCl+H2OB.2CO+O2=2CO2 C.2H2O=2H2↑+O2↑D.Cu+2AgNO3=2Ag+Cu(NO3)2 ②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下图)。有关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图I和图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B.图II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I快 C.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 D.图I和图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③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以甲醇(CH3OH)为燃料的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碱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电池的效率为60%,当外电路转移1.2mol电子,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中主要含有乙炔,乙炔与溴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溶于水,得到乳浊液,故A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乙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杂时会引入新的杂质,所以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故B错误; C、煤中没有苯和甲苯,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苯和甲苯等,然后用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故C错误; D、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产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只有乙烯能使溴水褪色,则溶液褪色说明有乙烯生成,故D正确; 答案选D。 2.B 【解析】 ①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轻质汽油,汽油是含5个碳-12个碳的烃类,属于混合物,故①说法错误; ②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等,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故②说法正确;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过程中生成CO2和H2O,因此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故③说法正确; ④四氯化碳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发生反应,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因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到四氯化碳中,出现分层,上层为紫(红)色,下层为油层,环己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环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环己烷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到环己烷中,出现分层,上层为油层,下层为紫(红)色,因此可以分开,故④说法正确; ⑤石油产品中有些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如裂解过程中生成的烯烃,有些是不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的,如裂解过程中生成的烷烃,故⑤说法错误; ⑥甲烷为最简单的烷烃,不存在同分异构体,但苯存在同分异构体,故⑥说法错误; ⑦煤液化为化学变化,如煤液化得到甲醇,故⑦说法正确; ⑧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得到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煤焦油中含有苯和甲苯,因此煤中不含有苯和甲苯,故⑧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 3.C 【解析】 A.燃放大量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不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保护环境,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A不选; B.为方便出行,尽量使用私家车,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B不选; C.购物时使用布袋,少使用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C选; D.调高空调温度,会浪费电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故D不选。 故选C。 4.B 【解析】 到蒸馏水,可以将海水淡化,故不选A; B、明矾只能吸附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加明矾不能使海水中的可溶性盐沉淀而淡化,故选B; C、电渗析法最先用于海水淡化制取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故不选C; 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使海水淡化是一种已被应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故不选D。 5.C 【解析】 A.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正确; B.半纤维素酶是一种能使构成植物细胞膜的多糖类水解的酶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正确; C.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煤的气化过程是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把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答案选C。 6.B 【解析】 A.灼烧碎海带应该在坩埚中进行,故A错误; B.图示为过滤装置,可以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故B正确; C.制备Cl2时需要加热,故C错误; D.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用饱和食盐水进行尾气处理,故D错误, 故选B。 7.B 【解析】 A项、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故A正确; B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而不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故B错误; C项、电解消耗电能,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可利用太阳能,更节约能源,故C正确; D 项、聚乙烯塑料难降解,可造成白色污染,聚乳酸塑料易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故用可降解塑料聚乳酸代替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8.A 【解析】 石油、煤、木材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绿色能源”,加剧温室效应,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不会造成污染,属于“绿色能源”。 答案选A。 9.D 【解析】 A.聚乙烯塑料耐化学腐蚀,耐寒,可用作食品袋、餐具、地膜等,A项正确; B.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可用作洗涤剂、有机溶剂、消毒剂、染料等,B项正确; C.乙醇易被氧化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C项正确; D.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为酯类,含碳、氢、氧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混合物,石油分馏所得的柴油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10.B 【解析】 A.只有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符合CnH2n+2,烯烃分子组成通式为CnH2n+2,炔烃分子组成通式为CnH2n-2,故A错误; 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即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故B正确; C.稠环芳香烃中的许多物质其含碳量都比乙炔高,如萘(C10H8),故C错误; D.碳氢化合物中一定存在C-H键,为极性键,存在C-C键,为非极性键,故D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 A.煤经过干馏可以得到苯和甲苯,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麦芽糖是二糖,果糖是单糖,它们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植物油含有O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 汽油、柴油属于烃类物质,故C错误;D.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答案:D 12.D 【解析】 A.裂解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有机化工原料如乙烯等,A项正确; B.煤干馏只能得到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混合物,还要进行分馏才能得到苯,B项正确; C.根据反应特点可知①为加成反应,C项正确; D.反应①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而反应②中除生成目标产物外,还有H2生成,原子利用率小于100%,D项错误。 故答案选D。 13.D 【解析】 A.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A正确; B.太阳能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正确; C.煤的气化是把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CO和H2;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C正确; D.沼气是以植物秸秆为原料,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4.A 【解析】 A项、煤干馏可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故A正确; B项、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液体燃料汽油,故C错误; D项、煤制水煤气有新物质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5.B 【解析】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0~60℃反应,硝基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生成硝基苯,选项A正确; B.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以生成一氯乙烷和氯化氢,选项B错误; C.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选项C正确; D、煤的气化和液化是指煤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气体和液体燃料,是化学变化,可以得到清洁燃料,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6.B 【解析】 A、芒硝在白天光照下失水,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晚上重新结晶放热,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故A说法正确; B、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氧气不充足、厌氧菌的作用下进行,故B说法错误; C、氢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课题是探索廉价制氢气的方法和怎样解决氢气的贮存运输问题,故C说法正确; D、利用垃圾发电可将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故D说法正确。 答案选B。 17.D 【解析】 A.用CO2生产甲醇,有利于减排CO2,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知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故B正确; C.CO2与H2合成甲醇,甲醇在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所以有利于碳资源循环利用,故C正确; D.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对甲醇的平衡转化率没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D。 18.22.4DSO2+Br2+2H2O=4H++2Br-+SO42-Mg(OH)2+2HCl=MgCl2+2H2OMgCl2(熔融)=电解Mg+Cl2↑ 【解析】 (1)提取溴的过程中,在第2次Br-→Br2的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是2Br-+Cl2=Br2+2Cl-,根据方程式,每产生1mol溴消耗1mol氯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2)A.KBr不能与Br2反应,故不选A; B.Na2SO4无还原性,不能与Br2反应,故不选B; C.FeCl3不能与Br2反应,故不选C; D.H2S与Br2反应生成溴化氢和硫单质,故选D。 (3)在吸收塔中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Br2+2H2O=4H++2Br-+SO42-; (4)步骤①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步骤②是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方程式是MgCl2(熔融)=电解Mg+Cl2↑。 19.增大碘的浓度(富集)紫色冰水浴或者低温萃取分液漏斗SO42-NaHSO3溶液中HSO3–既能水解显碱性,又能电离出H+显酸性,由于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NaHSO3溶液显弱酸性= 【解析】 (1)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碘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NO2-+4H++2I-═2NO↑+I2+2H2O,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可以表示为,故答案为:; (2)流程中,碘元素经过了I2→I-、IO3-→I2的变化过程,这样反复的原因是可以增大碘的浓度,达到富集碘元素的目的,故答案为:富集碘元素; (3)反应②发生时,溶液底部有紫黑色的固体生成,碘容易升华,有时溶液上方产生紫色的碘蒸气,所以,反应②需要在冰水浴或者低温条件下进行,故答案为:紫色(4).冰水浴或者低温; (4)实验室从反应②所得溶液提取碘,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可加入CCl4萃取碘,即把碘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萃取后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故答案为:萃取;分液漏斗; (5)活性炭所吸附的I2也可以用NaHSO3将其转变为I-,因为NaHSO3能够被碘氧化生 成硫酸钠,因此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SO42-;NaHSO3溶液中HSO3–既能水解又能电离,水解使其显碱性,电离使其显酸性,由于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NaHSO3溶液显弱酸性;向0.1mol/L的NaHS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c(H+)=c(OH-),根据物料守恒有c(Na+)=c(SO32-)+c(HSO3-)+c(H2SO3),故答案为:SO42-;NaHSO3溶液中HSO3–既能水解显碱性,又能电离出H+显酸性,由于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NaHSO3溶液显弱酸性;=。 20.acd吸收46弱BDBC2CH3OH-12e﹣+16OH﹣=12H2O+2CO32-11.2 【解析】 (1)a.沼气是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符合开源节流思想,A项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不符合源节流思想,B项错误;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能够解决能源危机,符合开源节流思想,C项正确;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利用、资源的循环再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能够缓解能源危机,符合开源节流思想,D项正确。 答案选acd; (2)依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可知,生成1molNH3放出的热量等于断开0.5molN2与1.5molH2所吸收的热量与生成1molNH3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即△H=0.5×946kJ/mol+3/2×436kJ/mol-3×391kJ/mol=—46kJ/moL,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生成1mo1NH3需放出46kJ的热量,。 故答案为:放出;46; (3)已知一定条件下,白磷转化为红磷释放出能量,则说明白磷比红磷能量高,稳定性弱, 故答案为:弱; (4)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只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的转移, A.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 B.可做燃料电池,B项正确; C.为氧化还原反应,但是C反应不能自发,故不能设计成原电池,C项错误; D.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故答案为:BD; ②A.图Ⅰ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 ,气泡产生于锌棒本身,而图Ⅱ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产生气泡的是铜棒,A项错误; B.构成的原电池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则图II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I快,B项正确; C.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变化不明显,说明化学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热能,大多数转化为电能,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C项正确; D.两装置中的离子方程式均为Zn+2H+═Zn2++H2↑,为放热反应,但由于原电池散热多,导致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D项错误; 故答案为:AC; ③甲醇(CH3OH)在碱性电解质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所以负极反应式为:2CH3OH-12e﹣+16OH﹣=12H2O+2CO32-;设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在标砖状况下为VL,则根据O2~4e-可知,VL22.4L/mol×4×60%=1.2mol,解得V=11.2L, 故答案为:2CH3OH-12e﹣+16OH﹣=12H2O+2CO32-;11.2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