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鲁科版海水中的元素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鲁科版海水中的元素学案

第4讲 海水中的元素 ‎【2019·备考】‎ 最新考纲:1.了解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掌握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溴、碘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4.了解溴、碘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海水提镁 ‎(频数:★☆☆ 难度:★★☆)‎ ‎1.镁的性质 ‎(1)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均较小,熔点较低,有良好的导电、传热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②与CO2反应:2Mg+CO22MgO+C ‎③与H2O反应:Mg+2H2OMg(OH)2+H2↑‎ ‎④与H+反应:Mg+2H+===Mg2++H2↑‎ 镁也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氮化镁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Mg(OH)2沉淀并放出氨气。‎ ‎2.海水提镁 由MgCl2·6H2O到无水MgCl2,必须在HCl气流中加热,以防MgCl2水解。‎ ‎②因镁在高温下能与O2、N2、CO2等气体发生反应,故工业电解MgCl2得到的镁,应在H2氛围中冷却。‎ ‎3.用途 生产合金,冶金工业上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4.镁的重要化合物 物质 主要性质 氧化镁 碱性氧化物 MgO+2H+===Mg2++H2O 氢氧 化镁 中强碱 Mg(OH)2+2H+===Mg2++2H2O 难溶于水 Mg2++2OH-===Mg(OH)2↓‎ 溶解度小 于碳酸镁 MgCO3+H2OMg(OH)2+CO2↑‎ ‎1.教材图解 ‎(LK必修1·P99)图3-4-9‎ 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 ‎(1)简述Mg在CO2气体中燃烧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 ‎②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 ‎③C元素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 ‎④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  )‎ 答案 (1)镁剧烈燃烧,发生强烈的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和黑色颗粒状固体 ‎(2)①√ ②× ③× ④×‎ ‎2.(溯源题)(2016·浙江理综,27)化合物Mg5Al3(OH)19(H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 ‎2Mg5Al3(OH)19(H2O)427H2O↑+10MgO+3Al2O3‎ ‎(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固体产物中Al2O3的原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MgO可溶于NH4Cl的水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任选二条,合理即可)‎ ‎(2)Al2O3+2OH-===2AlO+H2O ‎(3)MgO+2NH4Cl+H2O===MgCl2+2NH3·H2O(或NH4Cl+H2ONH3·H2O+HCl MgO+2HCl===MgCl2+H2O)‎ 探源:本考题源于教材LK必修1 P98“交流·研讨”及其拓展,对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考查。‎ 题组一 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1.基础知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镁制容器可盛装热的浓硫酸(  )‎ ‎(2)镁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  )‎ ‎(3)氢氧化镁能溶于过量氨水(  )‎ ‎(4)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只有MgO(  )‎ ‎(5)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作照明弹(  )‎ 答案 (1)× (2)√ (3)× (4)× (5)√‎ ‎2.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解析 浓H2SO4稀释时应将浓H2SO4加到水中,A错误;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由于MgCl2水解,故加热蒸干MgCl2溶液时,得不到MgCl2固体。‎ 答案 B 题组二 海水提镁工艺 ‎3.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可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此法提取镁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步骤⑥电解MgCl2时阴极产生氯气 C.步骤⑤可将晶体置于HCl气体氛围中脱水 D.上述工艺流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解析 电解MgCl2时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Mg。‎ 答案 B ‎4.(1)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 Na+‎ Mg2+‎ Cl-‎ SO 浓度/(g·L-1)‎ ‎63.7‎ ‎28.8‎ ‎144.6‎ ‎46.4‎ 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2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1 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________g。‎ ‎(2)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给海水的主要成分,脱硫就是除掉硫酸根离子,发生反应:Ca2++SO===CaSO4↓;由框图信息知,产品2为Mg(OH)2;1 L浓海水中含有Mg2+ 28.8 g,物质的量为1.2 mol,则最多生成Mg(OH)2 1.2 mol,质量为1.2 mol×58 g·mol-1=69.6 g。(2)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氯气和单质镁,若有水存在,则高温下镁与水反应。‎ 答案 (1)Ca2++SO===CaSO4↓ Mg(OH)2 69.6‎ ‎(2)MgCl2Mg+Cl2↑‎ Mg+2H2OMg(OH)2+H2↑‎ 微网构建 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考点二 海水提溴、碘及卤素的性质递变 ‎(频数:★☆☆ 难度:★★☆)‎ ‎1.卤素的来源 ‎(1)氯的提取——氯碱工业 海水―→粗盐饱和食盐水 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2)海水提取溴 ‎①流程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2NaBr+Cl2===Br2+2NaCl;‎ b.Br2+SO2+2H2O===2HBr+H2SO4;‎ c.2HBr+Cl2===2HCl+Br2。‎ ‎(3)海带中提取碘 ‎①流程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I-===I2+2Cl-。‎ ‎2.卤素单质性质的递变性、相似性 ‎(1)卤素单质的递变性 颜色 F2   Cl2   Br2   I2‎ 熔、沸点 密度 水溶性 氧化性 还原性(X-)‎ ‎(2)相似性 ‎①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2Fe+3Br2===2FeBr3;‎ I2+Fe===FeI2;‎ ‎②都能与H2反应:H2+X2===2HX;‎ ‎③都能与H2O反应:X2+H2OHX+HXO(F2例外);‎ ‎④都能与碱液反应:X2+2NaOH===NaX+NaXO+H2O(F2例外)。‎ ‎3.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3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生成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有机层呈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未知液蓝色溶液,表明有I-‎ ‎1.(RJ必修1·P88,12改编)下列事实或实验不能说明氧化性Cl2>Br2>I2的是(  )‎ A.氯水分别滴入KBr、NaI溶液中颜色加深,而溴水滴入NaCl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B.H2和Cl2的混合气体光照爆炸,H2和Br2的混合气体加热才能反应,而H2和I2反应更困难 C.Fe分别与Cl2、Br2、I2反应生成Fe的化合物的化合价高低 D.HCl、HBr、HI的热稳定性越来越差 答案 C ‎2.教材知识拓展 总结能使溴水退色的反应。‎ 答案 (1)被H2S、SO2、Na2SO3、Fe2+、HI等还原剂还原而退色。‎ ‎(2)与NaOH等强碱溶液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而退色:Br2+2NaOH===NaBrO+NaBr+H2O。‎ ‎(3)与较活泼金属(如Mg+Br2===MgBr2)反应而退色。‎ ‎(4)与AgNO3溶液反应而退色。‎ Br2+H2O===HBr+HBrO HBr+AgNO3===AgBr↓+HNO3‎ ‎3.(溯源题)(全国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解析 A.溴易挥发,密度比水大,实验室常用水封的方法保存,故A正确;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可能为NO2、O3、Cl2等物质,故B错;C.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故C错;D.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不一定含Ag+,故D错误。‎ 答案 C 题组一 卤素的来源及性质 ‎1.下列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 A.粗盐饱和食盐水Cl2漂白粉 B.苦卤Br2(aq)HBr(aq)粗Br2‎ C.干海带浸取液含I2溶液碘 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 解析 电解MgCl2溶液发生反应:MgCl2+2H2OMg(OH)2↓+H2↑+Cl2↑,得不到金属Mg,制备金属Mg应电解熔融的MgCl2,D项错误。‎ 答案 D ‎2.某混合溶液中含有NaI、NaBr、Na2SO4三种溶质,其物质的量均为1 mol,向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4 mol NaCl B.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 C.向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则氯气一定过量 D.若通入氯气的体积为22.4 L(标准状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解析 氯气与硫酸钠不反应,因此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2 mol NaCl,A错误;若氯气与部分溴化钠反应,则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B正确;向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氯气可能只与部分的NaI反应,C错误;D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2Br-+Cl2===Br2+2Cl-,错误。‎ 答案 B ‎3.(2018·日照质检)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IBr是双原子分子 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C.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O D.与水反应时,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 IBr中I为+1价,Br为-1价。1个I原子和1个Br原子构成1个IBr分子,A项正确;因为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所以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B项正确;与碱反应的实质可看成是IBr先与水反应生成HBr和HIO,HBr和HIO再与碱反应,总化学方程式为2NaOH+IBr===NaBr+NaIO+H2O,C项正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Br+H2O===HBr+HIO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这个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 D 归纳反思 卤素单质性质的特殊性 ‎(1)Br2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液态Br2有剧毒,易挥发,故保存Br2时在试剂瓶中Br2液面上需用水封,磨口的玻璃塞用蜡封。‎ ‎(2)淀粉遇I2显蓝色,这是碘单质的特殊性质,该性质可用于检验Cl2。Cl2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其实质是Cl2+2I-===2Cl-+I2。此外碘单质易升华,是常温下固体单质中唯一的双原子分子。‎ ‎(3)Br2和I2都可被某些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苯)萃取。‎ ‎(4)氟元素无正价,F2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2F2+2H2O===4HF+O2。‎ ‎(5)F2不能从NaX溶液中置换出X2(X代表Cl、Br、I)。‎ 题组二 卤素离子的检验及递变性探究 ‎4.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①碘水、淀粉溶液 ②氯水、CCl4 ③溴水、苯 ④硝酸、AgNO3溶液 ⑤氯水、苯 ⑥FeCl3溶液、CCl4‎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解析 ①NaCl、NaBr、NaI中加碘水和淀粉溶液均变蓝色;②氯水加入NaBr、NaI中后,再加CCl4萃取,下层分别为橙红色和紫红色,可以鉴别;③‎ 溴水与NaCl、NaBr不反应,与NaI反应生成I2,再用苯萃取后,前两种上层均为橙红色,无法鉴别;④NaCl、NaBr、NaI与AgNO3溶液反应分别生成AgCl、AgBr、AgI沉淀,且均不溶于稀HNO3,沉淀颜色依次为白色、淡黄色、黄色;⑤与②的原理相似,只是有色层在上层;⑥FeCl3溶液只能氧化I-生成I2,不能鉴别。‎ 答案 C ‎5.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解析 (1)A中产生的黄绿色气体为Cl2,其电子式为。(2)氯气遇湿润的淀粉KI试纸时,发生反应:Cl2+2KI===I2+2KCl,产生的I2使淀粉变蓝,可以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3)B中Cl2与NaBr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4)C中NaBr与氯气反应生成NaCl和Br2‎ ‎,将C中溶液滴入D中,振荡,发生反应:Br2+2KI===I2+2KBr,静置后D中溶液分层,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显紫红色,可以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的。(5)过程Ⅲ主要是为了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是因为从Cl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答案 (1) ‎ ‎(2)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Br-===Br2+2Cl-‎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试题分析]‎ ‎(2015·全国卷Ⅱ)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解题思路:                                    ‎ 我的答案:    ‎ 命题意图:‎ 本题以海水综合利用为情境,以海水中物质获得过程的转化图呈现,通过海水综合利用过程中粗盐提纯,镁元素、溴元素的富集为问题框架,就提纯方法和元素富集中的反应原理,考查考生应用复分解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海水中几种常见元素提取的情境下,对混合物分离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物质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了综合性的考查,将知识嵌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直实生产过程中,给考生创设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平台。而且这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真实情境,对于学生关注化学与人类发展,体会化学在生产和科技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本题抽样统计难度为0.401,区分度为0.215。‎ 解题思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A正确;提纯粗盐可以采用除杂、重结晶的方法,B正确;工业常选用石灰乳作为沉淀剂,用氢氧化钠不经济,C错误;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D正确。‎ 正确答案:C ‎[真题演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可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 ‎(2017·课标全国Ⅲ,9B)‎ ‎(2)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  )‎ ‎(2016·四川理综,2C)‎ ‎(3)卤素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的原因是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最小(  )‎ ‎(2016·海南化学,19C)‎ ‎(4)I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热稳定性强(  )‎ ‎(2015·重庆理综,2A)‎ ‎(5)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氧化性:Cl2>I2(  )‎ ‎(2015·广东理综,22C)‎ ‎(6)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可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  )‎ ‎(2014·四川理综,4C)‎ 答案 (1)√ (2)× (3)× (4)× (5)√ (6)√‎ ‎2.(2015·海南单科,20Ⅰ改编)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 B.海带提碘只涉及物理变化 C.海水提溴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海水提镁只涉及复分解反应 解析 电解饱和食盐水只能得到NaOH、H2、Cl2,A项错误;海带提碘涉及I-―→I2等化学变化,B项错误;海水提溴涉及Br-Br2等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海水提镁涉及MgCl2Mg(OH)2MgCl2(熔融)Mg过程,包含氧化还原反应及复分解反应,D项错误。‎ 答案 C ‎3.(2015·江苏化学,4)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 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解析 A项,碳元素存在金刚石、石墨、C60、C70、石墨烯等多种同素异形体,错误;B项,Mg和Mg2+的质子数相同,但Mg有3个电子层,Mg2+有2个电子层,所以Mg半径大于Mg2+半径,错误;C项,该反应中镁作还原剂,C为还原产物,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可知,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正确;D项,该反应中化学能除转化为热能外还有部分转化为光能(因为燃烧时发出光),错误。‎ 答案 C 一、选择题 ‎1.如果实行海水淡化来供应居民饮用水,下列方法中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沉淀出来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使海水升温,通过蒸馏而使其淡化 C.将海水缓慢降温凝固以获取淡水 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各种离子 解析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选项A,加明矾,明矾的主要成分是KAl(SO4)2·12H2O,不能使海水中的盐沉淀出来,所以不能使海水淡化。‎ 答案 A ‎2.下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配料 精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 ‎35±15 mg/kg 储存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 mg/kg 答案 A ‎3.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框图中的氯碱工业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过程②中结晶出的MgCl2·6H2O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 C.在过程③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Ca2+、Mg2+、Fe3+等杂质,加入化学药品的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解析 A正确;为防止水解,MgCl2·6H2O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B正确,由Br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C正确;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Ca2+、Mg2+‎ ‎、Fe3+等杂质,Na2CO3溶液要放到BaCl2溶液后面,这样才能将过量的Ba2+除去,D不正确。‎ 答案 D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退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退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解析 据①知镁粉与冷水并不反应;据②知镁粉放入溴水中,开始放出少量的气泡,说明镁和溴水中的酸能反应产生H2,但溴水很快退色,说明镁粉也能与溴直接发生反应;据③知镁粉与液溴并不反应;据④知水应是镁粉与溴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 D ‎5.(2017·皖北四市联考)物质的量为0.10 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 A.3.2 g B.4.0 g ‎ C.4.2 g D.4.6 g 解析 镁条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有:‎ ‎2Mg+O22MgO①‎ ‎2Mg+CO22MgO+C②‎ 若0.1 mol镁条全部发生反应①,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0.1 mol×40 g·mol-1=4.0 g。‎ 若0.1 mol镁条全部发生反应②,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0.1 mol×40 g·mol-1+0.05 mol×12 g·mol-1=4.6 g,此时生成的C会与O2反应,固体质量小于4.6 g。若CO2和O2的量不足,Mg条不能完全燃烧,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可能小于4.0‎ ‎ g,故D项错误。‎ 答案 D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 B.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Mn2++Cl2↑+2H2O C.将Fe2O3溶解于足量HI溶液中:Fe2O3+6H+===2Fe3++3H2O D.KI溶液与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I-+H2O2+2H+===2H2O+I2‎ 解析 A项,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生成CaCO3沉淀,错误;B项,离子方程式中原子、电荷均不守恒,错误;C项,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I2,错误。‎ 答案 D ‎7.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稀H2SO4;e.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对此过程进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a→e→b→c→d B.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I2+6NaOH===5NaI+NaIO3+3H2O C.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D.④→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解析 ①无色→②棕黄色说明有碘生成,②棕黄色→③蓝色说明是碘遇淀粉溶液显色,③蓝色→④无色说明碘被消耗,④无色→⑤蓝色说明又生成了碘,此时发生的是NaI和Na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的反应。‎ 答案 D ‎8.(2017·南通二模)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解析 灼烧需在坩埚中进行,A错误;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B错误;分液要在分液漏斗中进行,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C正确;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且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D错误。‎ 答案 C ‎9.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 B.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退去 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 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含有Br-‎ 解析 A项,在KI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也会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溴离子;B项,溴离子和碘离子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C项,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可能是萃取单质碘而显色,并没有溴单质产生。‎ 答案 D ‎10.取体积相同的KI、Na2SO3、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氯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三种溶液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相同,则KI、Na2SO3、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1∶2 B.2∶1∶3‎ C.6∶3∶2 D.3∶7∶1‎ 解析 由于三种溶质与足量Cl2反应,1 mol KI→I2失去1 mol e-、1 mol Na2SO3→Na2SO4失去2 mol e-、1 mol FeBr2→Fe3+和Br2失去3 mol e-‎ ‎,当反应的n(Cl2)相同时,即三种溶质失去相同的电子数。假设均失去1 mol e-,则需要:KI为1 mol、Na2SO3为 mol、FeBr2为 mol,则所求为1∶∶=6∶3∶2,故选C项。‎ 答案 C ‎11.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 ‎②用汽油作为提纯溴的萃取剂 ‎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 ‎④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 ‎⑤氟气与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HF和O2生成 ‎⑥氯气与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解析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KI,①错;②溴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可以用汽油萃取提纯溴,②对;③溴化银、碘化银都具有感光性,③错;④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证明该溶液中含有氧化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氯水或溴水,④错;⑤氟气与氯化钠水溶液反应,实质是氟气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一定有HF和O2生成,⑤对;⑥氯气与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⑥对。‎ 答案 C 二、填空题 ‎12.(2018·山东淄博模拟)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②中加入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2SO3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r2,但要防止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工业氢溴酸常带有淡淡的黄色,可能的原因是:①含Fe3+,②含Br2,③含Fe3+和Br2,只用下列一种试剂就能分析产生淡黄色的原因。该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KMnO4溶液 b.NaOH溶液 c.KSCN溶液 d.淀粉KI溶液 e.CCl4‎ 解析 (1)Br2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将SO2氧化为H2SO4,自身被还原为HB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 ‎(2)由流程图可知,混合②后过滤生成硫酸钡,滤液蒸馏产生NaCl溶液,故Ba2+、Cl-应是加入试剂a引入的,故试剂a为BaCl2溶液。‎ ‎(3)Na2SO3过量,能与HBr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溴化钠、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H+===SO2↑+H2O。‎ ‎(4)CCl4与溶液混合后分层,有机层在下层,水层在上层,若有机层无色,水层为黄色,则为①含Fe3+所致,若有机层为橙色,水层为无色,为②含Br2所致,若有机层为橙色、水层为黄色,则为③含Fe3+和Br2所致,故选e。‎ 答案 (1)SO2+Br2+2H2O===4H++2Br-+SO ‎(2)BaCl2溶液 ‎(3)SO+2H+===SO2↑+H2O (4)e ‎13.(经典考题)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 氧化性:IO>Fe3+>I2;还原性:S2O>I-‎ ‎3I2+6OH-===5I-+IO+3H2O 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足量的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示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中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_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__。‎ A.Na2S2O3 B.AlCl3‎ C.Na2CO3 D.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Fe(SCN)3 ‎ ‎②IO+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2)O2+4KI+2H2O===2I2+4KOH 否 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2‎ 和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 ‎(3)AC (4)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等),再滴加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含有Fe2+。‎ ‎14.(2018·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轻质氧化镁是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重要添加剂,可由菱镁矿(含MgCO3、CaCO3、Fe2O3、Al2O3、SiO2)为原料制备,其制备流程如下:‎ ‎(1)酸溶时,为了提高酸溶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矿物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答一条即可)‎ ‎(2)浓硫酸与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氨水调节溶液pH =8~9的目的是________,若氨水加的量较多使pH>9,则最终氧化镁的产量会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流程中“焙烧”操作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样品应放在________中加热(填仪器名称),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固体样品已分解完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于由菱镁矿为原料制备氧化镁流程的评价。‎ ‎(1)酸溶时,为了提高酸溶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将菱镁矿粉碎、适当提高酸溶时的温度;提高矿物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延长酸溶时间、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多次浸取、减小菱镁矿的颗粒度等 ‎(2)浓硫酸与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 +3H2SO4===Al2(SO4)3 +3H2O;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不溶于酸的SiO2和生成的微溶物CaSO4。‎ ‎(3)用氨水调节溶液pH =8~9的目的是使滤液中的Al3+与Fe3+完全沉淀,若氨水加的量较多使pH>9,滤渣Ⅱ含有氢氧化镁沉淀,则最终氧化镁的产量会减小。‎ ‎(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 +2NH3·H2O+Mg2+===MgCO3↓+2NH+H2O。‎ ‎(5)流程中“焙烧”操作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样品应放在坩埚中加热,当前后两次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或前后两次称量固体质量差小于0.1 g)时,说明固体样品已分解完全。‎ 答案 (1)将菱镁矿粉碎、适当提高酸溶时的温度;适当延长酸溶时间、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多次浸取、减小菱镁矿的颗粒度等(任写一条) (2)Al2O3 +3H2SO4===Al2(SO4)3+3H2O CaSO4 SiO2 (3)使滤液中的Al3+与Fe3+完全沉淀 减小 (4)CO2+2NH3·H2O+Mg2+===MgCO3↓+2NH +H2O (5)坩埚 前后两次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或前后两次称量固体质量差小于0.1 g)‎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