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醇和酚作业
1、“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B. 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 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D. 滴入KMnO4酸性溶液,观察到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2、300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结构式如下图所示)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与制造蓝黑墨水相关的基团可能是 A. 苯环 B. 酚羟基 C. 羧基中的羟基 D. 羧基 3、 某小分子抗癌药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5 mol NaOH反应 B. 该有机物容易发生加成、取代、中和、消去等反应 C. 该有机物遇FeCl3溶液不显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1 mol该有机物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 4、山萘酚(Kaempf erol)结构如图所示,且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茶叶中,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如抗氧化、抑制肿瘤生长及保护肝细胞等作用.下列有关山萘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式中含有羟基、醚键、酯基、碳碳双键 B. 可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加成反应 C. 可与NaOH反应,不能与NaHCO3反应 D. 1 mol山萘酚与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4 mol Br2 5、下列有关苯酚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A. 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B. 苯酚能和NaOH溶液反应 C.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 D. 1mol苯酚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6、转变为的方法是( ) A. 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盐酸 B. 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CO2 C. 与足量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3溶液 D. 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 7、含有5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C5H12O的同分异构体中,能被气体成醛的有(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8、“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B. 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 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2反应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D. 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有机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二醇可用作汽车防冻液,甘油可用于配制化妆品 B. 氟氯代烷(商品名氟利昂)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 C. 苯酚有毒,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 液化石油气(LPG)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为主的石油产品 10、维生素A对人的视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①维生素A是一种不饱和一元醇 ②维生素A含有苯环 ③维生素A含有两种官能团 ④一个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三个双键 以上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全部正确 11、下列物质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只有一种的是( ) ①2-丁醇 ②2-甲基-2-丙醇 ③1-丁醇 ④2-甲基-2-丁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乙酰氨基酚说法错误的是( ) A. 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2molNaOH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8NO2 C. 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 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 13、乙醇的熔、沸点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B.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C.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程度没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程度大 D.乙醇是液体,而乙烷是气体 14、下列各种醇既可发生消去反应,又可被催化氧化的是( ) A. CH3OH B. C. D. 15、仅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分酒精、苯酚溶液、己烯、甲苯等四种无色液体,这种试剂可以是( ) A. FeCl3溶液 B. 溴水 C. 高锰酸钾溶液 D. 金属钠 16、 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不能用水浴加热 B. 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 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 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17、 一些城市决定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污染 B. 乙醇和汽油都可作溶剂,也都可与水互溶 C. 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 D. 乙醇可通过纤维素或淀粉转化制得,是一种可再生的燃料 18、松节油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消去反应,最多可有( )种有机产物 A. 3种 B. 4种 C. 8种 D. 11种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O的制备原理:HCOOH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下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2-丙醇,从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制备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装置中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4)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得到含少量正丁醛的1-丁醇粗品,为纯化1-丁醇,该小组查阅文献得知:①R—CHO+NaHSO3(饱和)RCH(OH)SO3Na↓;②沸点:乙醚34℃,1-丁醇118℃,并设计出如下提纯路线: 试剂1为________,操作2为________,操作3为________。 20、实验室常用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的方法制取乙烯。反应中常因温度而发生副反应。请选用下列装置(装置可以使用多次)完成相关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乙烯时,常在A装置的烧瓶中加入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要使溶液的温度迅速上升到140℃以上,因为在140℃左右易生成乙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制取乙烯时,乙烯气体中常混有SO2和 CO2,为验证有副产物SO2 和 CO2气体存在,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连接顺序为A→E→C→D。已知1,2-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有:难溶于水、熔点9℃、沸点132℃、密度2.2 g·cm-3。 ①E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离D装置中1,2-二溴乙烷的操作方法是加入试剂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进行______________操作。 ③反应过程中,应将D装置放在10℃的水浴中,温度不宜过低、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验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CO2的实验方案。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新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变黄,最终变成褐色,这种现象在食品科学上通常称为“褐变”。 关于苹果褐变的原因有以下两种说法: A.苹果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 B.苹果中的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用品:苹果、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去氧蒸馏水。 (1)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上2~3滴 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说法A不正确 (2)探究2: 【查阅文献】Ⅰ.苹果中含有多种酚和酚氧化酶,苹果中酚氧化酶的活性温度为35℃左右、活性pH约为5.5-7.5。Ⅱ.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显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 该小组将刚削皮的苹果切成七块,分别进行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中相应的结论: 序号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① 在一块上滴加2至3滴FeCl3溶液 表面变为绿色 ______________ ② 再取两块,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另一块迅速浸入经过去氧的蒸馏水中。 苹果褐变与_________有关 前者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③ 另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沸水和0.1mol·L–1盐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块均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④ 最后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浓度均为0.1mol·L–1的NaHCO3和Na2SO3溶液里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前者经过一段时间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亚硫酸钠溶液能阻止苹果褐变 (3)问题分析:Ⅰ、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 L-1 NaHCO3溶液略显碱性,而NaHSO3溶液却略显酸性。 NaHSO3溶液略显酸性是因为 。 Ⅱ、0.1mol· 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相近,Na2SO3溶液却能阻止苹果褐变,结合离子方程式分析原因 : 。 22、分子式为C7H16O的饱和一元醇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在下列该醇的同分异构体中, (1)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单烯烃的是______ (用字母表示,下同) (2)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________ (3)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是_______ (4)能被催化氧化为酮的有________种,其氧化产物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组峰的酮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用系统法命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实验室常用乙醇与浓硫酸来制取乙烯,反应装置如下图A所示,发生反应为CH3CH2OH CH2=CH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实验中,混合乙醇与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通常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A图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用该方法在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常会看到烧瓶中液体变黑,并使装置A中制得的乙烯中混有CO2、SO2等杂质气体。为确定乙烯及各种杂质气体的存在,请用上面给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设计。 探究设计1: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含有SO2,可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下同)装置;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含有乙烯,可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设计2:若将A中所得气体依次通过①→②→③→E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乙烯气体中混有二氧化硫气体。 则:(1)设计2中①→②→③装置对应的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 (2)设计2中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2中确认乙烯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设计3:若要一次性将乙烯、CO2、SO2三种气体全部检验出来,气体被检验出来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为A→______(填装置代号)。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解:A、该分子含有2个苯环,且含有碳碳双键,与苯酚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B、碳碳单键能够转动,两个苯环的平面结构由一个C-C 相连,这两个平面不一定共面,故B错误;C、酚类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邻对位上的氢被溴取代,左边苯环邻对位上只有一个H,右边苯环邻对位上有两个H,还有一个C=C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共消耗4mol的Br2;两个苯环、一个C=C共消耗7mol的H2,故C正确。D、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甲基、酚羟基、碳碳双键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分析:没食子酸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等,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取代反应等。 详解:没食子酸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等,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应该是铁盐与酚羟基发生显色反应的结果,故答案选B。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碳碳双键、-COOH、酚-OH、-COOC-,结合羧酸、酚、酯的性质来解答,则A、-COOH、酚-OH、-COOC-,均与NaOH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4mol NaOH反应,故A错误;B、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OH、-COOH可发生取代、中和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C、酚-OH,遇FeCl3溶液变色,故C错误;D、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 Br2,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结构式中含有2个苯环和羟基、醚键、羰基、碳碳双键,A错误;B、该物质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C、酚羟基有酸性,可与NaOH反应,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所以不能与NaHCO3反应,C正确;D、1mol山萘酚与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5mol Br2,D错误。答案选C。 5、【答案】C 【解析】分析: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则苯环上的H原子受侧链影响,易被取代。 详解:A. 有机物大多是可以燃烧的,苯酚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体现了有机物的通性,故A错误; B. 苯酚能和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酚具有弱酸性,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体现了苯环对侧链的影响,故B错误; C. 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体现了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活泼,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故C正确; D. 苯酚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体现了苯酚中不饱和键的性质,不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故D错误;答案选C。 6、【答案】C 【解析】分析:转变为时,酯基转化为酚羟基,说明发生水解反应,应该是酸性条件下水解,且生成的羧基反应生成-COONa而-OH不反应。 详解:转变为时,酯基转化为酚羟基,说明发生水解反应,应该是酸性条件下水解,且生成的羧基反应生成-COONa而-OH不反应,则只能是水解生成的邻羟基苯甲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故答案选C。 7、【答案】B 【解析】解: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含有5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C5H12O的同分异构体中,能被气体成醛,该有机物属于醇,且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含有两个氢原子,即分子式中含有-CH2OH,-CH2OH取代C4H10上的H原子, 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3、CH3CH(CH3)CH3, CH3CH2CH2CH3中H原子有2种结构,则醇的结构简式有2种; CH3CH(CH3)CH3中H原子有2种结构,则醇的结构简式有2种; 故符合条件的一元醇C5H12O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故选B. 8、【答案】CD 【解析】试题分析: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中存在酚羟基,与苯酚不是同系物关系,错误;B、酚羟基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错误;C、酚羟基的邻、对位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需要3mol溴,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需要1mol,所以共需4mol溴;分子中2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共需7mol氢气,正确;D、甲基上的氢原子与碳原子不可能共面,所以该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错误。 9、【答案】C 【解析】解:A、乙二醇熔点较低,加入乙醇,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故乙二醇可用作汽车防冻液;甘油具有吸湿性,可用于化妆品,故A正确;B、氟利昂进入大气层,能够消耗臭氧,破坏臭氧层,故B正确;C、苯酚有毒,且易溶于乙醇中,而NaOH 具有强烈腐蚀性,所以苯酚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乙醇溶液洗涤,故C错误;D、液化石油气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很容变为液态的有机物,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符合该特点,故D正确。故选C。 10、【答案】B 【解析】解:一个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五个双键,一个醇羟基,不含苯环,B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解:若脱水只生成一种烯烃,则醇分子中的羟基可能在链端,也可能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烃基完全相同且都有氢原子,满足上述要求的有②③两项。 12、【答案】B 【解析】解: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8H9NO2,答案为B。 13、【答案】B 【解析】解:乙醇分子间形成氢键,使熔沸点升高。 14、【答案】B 【解析】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羟基所连碳的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有H,能被氧化的醇必须是羟基所连碳上必须有H,故选项B正确。 15、【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FeCl3溶液与己烯、甲苯混合现象相同,不能鉴别己烯、甲苯,A错;溴水与酒精互溶,溶液不分层,溴水与苯酚生成白色沉淀,溴水遇己烯褪色,溴水与甲苯发生萃取,上层溶液有颜色,四种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对;己烯、甲苯都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鉴别,C错;金属钠与己烯、甲苯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错。 16、【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因此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A正确; B、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故B正确;C、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而使乙酸丁酯损失,故C错误;D、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加乙酸的量,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故D正确。 17、【答案】D 【解析】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醇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但汽油是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对空气有污染, A选项错误;乙醇能够与水互溶,汽油是不溶于水的, B选项错误;乙醇本身含有氧原子,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低于等质量的汽油,C选项错误;D、淀粉或者纤维素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乙醇,所以说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D选项正确;正确答案D。 18、【答案】B 【解析】松节油属于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消去反应,羟基与β-H脱去成水。该松节油分子中的两个羟基均有两种β-H,最多可有8种有机产物,其中4种单烯,4种二烯。故选B。 19、【答案】 (1). (CH3)2CHOHCH2=CHCH3↑+H2O (2). 保证分液漏斗内外压强平衡,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3). 作为安全瓶,防倒吸 (4). NaOH溶液 (5). ④⑤①⑤③②(答④⑤①③②也给分) (6). 饱和NaHSO3溶液 (7). 萃取 (8). 蒸馏 【解析】试题分析:(1)2-丙醇通过消去反应可生成丙烯,化学方程式为(CH3)2CHOHCH2=CHCH3↑+H2O。 (2)为了使产生的气体能顺利的从发生装置中排出,就必需保持压强一致,因此a的作用是保证分液漏斗内外压强平衡,便于液体顺利流下;因为甲酸易溶于水,所以必需防止液体倒流,即b的作用是作为安全瓶,防倒吸;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通过加热脱水生成CO,由于甲酸易挥发,产生的CO中必然会混有甲酸,在收集之前需要除去甲酸,可以利用NaOH溶液吸收甲酸。 (3)检验丙烯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SO2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褪色、品红溶液或石灰水,检验CO2可以用石灰水,检验水蒸气可以无水CuSO4,所以在检验这四种气体必需考虑试剂的选择和顺序。只要通过溶液,就会产生水蒸气,因此先检验水蒸气;然后检验SO2并在检验之后除去SO2,除SO2可以用饱和Na2SO3溶液,最后检验CO2和丙烯,因此顺序为④⑤①⑤③②。 (4)粗品中含有正丁醛,根据所给的信息利用饱和NaHSO3 溶液形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即可除去;由于饱和NaHSO3溶液是过量的,所以加入乙醚的目的是萃取溶液中的1-丁醇,因为1-丁醇和乙醚的沸点相差很大,因此可以利用蒸馏将其分离。则试剂1为饱和NaHSO3溶液;操作2为萃取;操作3为蒸馏。 20、【答案】 (1). 防止暴沸 (2). C2H5-O-C2H5 (3). C2H5OH CH2=CH2+H2O (4). e,d→f,g→e,d→b,c (5). 除去CO2和SO2 (6). NaHSO3 (7). 分液 (8). 温度过低,1,2-二溴乙烷凝结堵塞导管;温度过高,溴挥发,降低溴 元素利用率 (9). E→B→F→B 【解析】(1)制备乙烯时,发生装置的烧瓶中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加热时要使溶液的温度迅速上升到140℃以上,因为在140℃左右易生成乙醚,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2H5-O-C2H5;在170℃时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CH2=CH2+H2O,故答案为:防止暴沸;C2H5-O-C2H5;C2H5OH CH2=CH2+H2O; (2)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制取乙烯时,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常混有SO2和 CO2,为验证有副产物SO2和 CO2气体存在,需要首先选用品红溶液具有二氧化硫,然后将二氧化硫用溴水除去,不能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因为高锰酸钾能够将乙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再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干净,最后用澄清石灰水具有二氧化碳,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e,d→ f,g→ e,d → b,c,故答案为:e,d→ f,g→ e,d → b,c; (3)①E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可以除去乙烯气体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除去CO2和SO2; ②1,2-二溴乙烷难溶于水,分离D装置中1,2-二溴乙烷,需要先加入NaHSO3,除去溴,充分反应后分液即可,故答案为:NaHSO3;分液; ③反应过程中,应将D装置放在10℃的水浴中,温度不宜过低、过高,因为温度过低,1,2-二溴乙烷凝结堵塞导管;温度过高,溴挥发,降低溴 元素利用率,故答案为:温度过低,1,2-二溴乙烷凝结堵塞导管;温度过高,溴挥发,降低溴 元素利用率; (4)验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CO2,需要首先将反应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除去,再将乙烯用高锰酸钾氧化,用澄清的石灰水具有,装置连接顺序为A→E→B→F→B,故答案为:E→B→F→B。 21、【答案】(1)KSCN ; 无红色出现 (2)含对二苯酚 ; 氧气 (3)I.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 Ⅱ.亚硫酸钠还原性比酚强,消耗了氧气(2SO32-+O2=2SO42-)保护了酚 【解析】解: 本题考查铁离子的性质、酚类物质的性质。 (1)探究1: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没有显红色,证明不含有铁离子; (2)探究2:根据题给信息,对苯二酚显绿色,苹果中含有对苯二酚;放置于空气中,前者表面逐渐褐变,与空气中氧气有关; (3)NaHSO3为酸式盐,溶液中存在平衡:电离平衡:HSO-3=H++ SO2-3 电离显酸性; HSO-3 +H2O=H2SO3+OH- 水解显碱性;NaHSO3溶液略显酸性是因为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Na2SO3具有强的还原性,苹果中的酚的还原性与之相比差一些,相当于亚硫酸钠还原性比酚强,消耗了氧气保护了酚不被氧化; 22、【答案】 (1). C (2). B (3). D (4). 2 (5). (6). 2,3,3-三甲基-1-丁烯 【解析】分析:(1).与-OH相连C的邻位C原子上有H原子能够发生消去反应,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单烯烃,说明与-OH相连的C的两个邻位C原子上有H原子,且具有不对称结构;(2).连接羟基的C原子上没有H原子,则不会被催化氧化;(3).与-OH相连的C上至少有2个H原子,可催化氧化生成醛;(4).连接羟基的C原子上含有1个H原子,催化氧化会生成酮,其氧化产物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组峰,说明该氧化产物中含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5).B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为。 详解:(1). 有机物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单烯烃,说明该醇中与?OH相连C的两个邻位C原子上有H原子,且具有不对称的结构,满足条件的为C,故答案为:C; (2). 不能发生催化氧化,说明连接羟基的C原子上不含H原子,满足条件的为B,故答案为:B; (3). 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说明分子中与?OH相连的C原子上至少有2个H原子,满足条件的为D,故答案为:D; (4). 能被催化氧化为酮,说明连接羟基的C原子上含有1个H原子,满足条件的为A、C,总共有2种,其氧化产物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组峰,说明该氧化产物中含有2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应为对称结构,该酮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2;; 23、【答案】 (1). 将浓硫酸缓慢倒入乙醇中,边加入边振荡 (2). 防止暴沸 (3). 温度计水银球部分没有插入反应溶液中(或烧瓶下未垫石棉网) (4). C (5). F (6). C→B→C (7). 第一次用的品红溶液褪色 (8). 除去SO2 (9). 判断SO2是否被除尽 (10). 装置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E中溶液褪色 (11). 乙烯、SO2、CO2 (12). F→C→E→C→D 【解析】Ⅰ.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放热,浓硫酸的密度大于乙醇;所以混合乙醇与浓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缓慢倒入乙醇中,边加入边振荡;碎瓷片可以防止在加热过程中液体暴沸,所以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制取乙烯气体需要测液体温度,装置A图中明显的错误是温度计水银球部分没有插入反应溶液中;Ⅱ.SO2能使品红褪色,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含有SO2,可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品红溶液中,选C;乙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若要检验A中所得气体含有乙烯,可将混合气体直接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选F;(1)乙烯和二氧化硫的性质的相同点是都能使溴水褪色,不同点是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乙烯不能;二氧化硫能溶于烧碱溶液而乙烯不能,所以应该先确定二氧化硫的存在后确定乙烯的存在,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灵敏度很高,品红溶液对二氧化硫的吸收量很小,所以在确定了二氧化硫的存在以后,还要除去二氧化硫并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最后通入溴水中检验乙烯气体,所以设计2中①→②→③装置对应的装置分别是品红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品红溶液,装置代号是C→B→C;(2)二氧化硫气体能使品红褪色,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装置①中品红溶液褪色;(3)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气体,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除去乙烯中的SO2;(4)装置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不含二氧化硫,装置E中溴水褪色,说明一定有乙烯气体;所以装置③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E中溴水褪色,能确认乙烯气体存在;乙烯、CO2、SO2三种气体中只有乙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先用溴的CCl4溶液检验乙烯,乙烯、CO2、SO2三种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再用平衡检验二氧化硫气体,CO2、SO2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先用溴水除去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验证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最后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所以若要一次性将乙烯、CO2、SO2三种气体全部检验出来,气体被检验出来的先后顺序是乙烯、SO2、CO2 ,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为A→F→C→E→C→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