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9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水力发电 风力发电 铅蓄电池放电 太阳能发电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C.蓄电池放电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能量,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 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变化一定不可逆的是( ) A. 溶解 B. 电离 C. 电解 D. 水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难溶电解质加入水中时往往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是可逆过程,A不符合; B.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B不符合; C. 电解是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不可逆,C符合; D. 含有弱电解质离子的盐的水解是可逆的,D不符合; 答案选C。 3.下列各项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NaHCO3的水溶液:NaHCO3 = Na++H++ B. 熔融状态的NaHSO4:NaHSO4 = Na++ C. HF的水溶液:HF=H++F- D. H2S 的水溶液:H2S2H++S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是二元弱酸的酸式阴离子,不能拆写,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故A错误; B.熔融状态下,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Na++,故B正确; C.HF属于弱酸,HF的电离方程式为HFH++F-,故C错误; D.H2S属于二元弱酸,应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H++HS-、HS-H++S2-,故D错误; 答案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B. 该图像可表示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该过程的发生一定不需要外界的能量补充 D. 该图像可以表示任意的燃烧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图知,该过程是一个降低能量的过程,故是放热过程,A错误; B. 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 C. 有些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发生,例如铝热反应在高温下发生,故反应一开始需要有外界能量的补充,C错误; D. 任意的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5.在一支25mL的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 大于20mL B. 小于20mL C. 等于20mL D. 等于5mL 【答案】A 【解析】 【详解】25mL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刻度,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放出的液体大于20mL,再用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大于20mL, 故选A。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既有正值,又有负值。 B. 测定某化学反应从开始到2秒末的反应速率,指的是2秒末的瞬时速率 C. 对于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一定不同。 D. 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速率的数值无负值,均为正值,故A错误; B.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物质的浓度变化,所以测定某化学反应从开始到2秒末的反应速率,指的是2秒内的平均速率,故B错误; C .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如果不同物质的计量数相等,则选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以相同,故C错误; D.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故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变化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能表示人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呈酸性,喝水导致胃液被稀释,则酸度下降,pH增大,但大量喝水可等效于无限稀释,则pH<7但接近于7,据此回答; 【详解】A. pH >7,A错误; B. 据分析,大量喝水相当于HCl被无效稀释,pH逐渐增大接近于7但小于7,B正确; C. 稀释后pH >7,C错误; D. 稀释前pH >7,D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冰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 B. 酒精可用作燃料,酒精燃烧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C. 木炭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所以木炭燃烧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D. 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金属熔化),说明该反应常温下即可发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干冰汽化是物理变化,A错误; B. 酒精可用作燃料,而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酒精燃烧是释放能量的反应,B正确; C. 木炭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但木炭燃烧是放热反应,C错误; D. 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金属熔化),但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在高温下发生,D错误; 答案选B。 9.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手机锂离子电池可以多次充放电,因此是二次电池,故A项正确; B项,铜锌原电池工作的时候,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应该是从锌电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故B项错误; C项,甲醇燃料电池就是将甲醇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项正确; D项,锌的化学性质比锰要活泼,因此锌锰干电池中锌是负极,故D项正确。 答案选B。 10.下列应用与反应原理设计不一致的是( ) A. 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CO+H2O HCO+OH- B. 明矾净水:Al3++3H2OAl(OH)3+3H+ C. 用TiCl4制备TiO2:TiCl4+(x+2)H2O(过量) TiO2•xH2O↓+4HCl D.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SnCl2+H2OSn(OH)Cl+H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热的纯碱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H2O HCO+OH-,水解过程是吸热的过程,升高温度,可以促进盐的水解,所以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属于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故A不符合; B. 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Al3++3H2OAl(OH)3+3H+ ,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物并使之沉降,故明矾净水属于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故B不符合; C. TiCl4水解可以得到TiO2•xH2O,加热失去结晶水即可得到二氧化钛,故用TiCl4制备TiO2:TiCl4+(x+2)H2O(过量) TiO2•xH2O↓+4HCl,属于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故C不符合; D. SnCl2溶液水解反应为:SnCl2+H2OSn(OH)Cl+HCl,故溶液呈酸性,可以加盐酸来抑制其水解,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会促使平衡正向移动,不能制得氯化亚锡溶液,不属于盐的水解原理的应用,故D符合; 答案选D。 11.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增加C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2O(g)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 C是固体,增加C的量,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A正确;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等效于增压,体积减小,各物质浓度增大,则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 C. 保持体积不变,通入H2O(g),即增加了H2O(g)的浓度,则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 D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等效于减压,体积增大,各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 答案选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OH-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pH为3的盐酸的c(H+)是pH为1的盐酸的100倍 C. Na2SO3溶液与NaHSO3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一定相同 D. pH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完全中和时,消耗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含有OH-的溶液也含有氢离子,两种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故溶液不一定呈碱性,A错误; B. pH为1的盐酸的c(H+)=10-1mol/L,pH为3的盐酸的c(H+)=10-3mol/L,所以前者氢离子浓度是后者氢离子浓度的100倍,B错误; C. Na2 SO3溶液与NaHSO3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一定相同,因为Na2SO3水解、NaHSO3既电离又水解,故它们均含有Na+、、、H2SO3、H2O、OH-、H+七种微粒,C正确; D. pH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因为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比氢氧化钠大得多,当它们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完全中和时,消耗氨水的体积远小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D错误; 答案选C。 13.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 + OH-正向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 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 C. 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 将水加热到100℃,使水的pH=6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酸氢钠的电离:NaHSO4=Na++H++SO42-,硫酸氢钠电离出的氢离子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A错误; B、向水中加入硫酸铝溶液,铝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铝,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 C、向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仍然相等,溶液呈中性,故D错误; 本题选B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纯水加热的过程中,Kw变大、pH变小 B. 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稀HNO3抑制Fe2+水解 C. Fe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得到FeCl3固体 D. 向0.1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水,pH减小,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的电离吸热,加热促进电离,H+和OH-浓度增大,Kw增大,pH减小,A正确; B、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稀HNO3酸化会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药品变质,应加入稀硫酸抑制Fe2+水解,B错误; C、Fe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蒸干过程中氯化氢挥发,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铁,C错误; D、向0.1 mol•L-1 氨水中加入少量水,促进电离,但溶液体积增大,氢氧根离子和铵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减小,Kb不变,=增大,D错误; 故选A。 1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H+(aq)+OH-(aq)=H2O(l) Δ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稀盐酸,③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对应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1<ΔH3<ΔH2 B. ΔH1>ΔH2>ΔH3 C. ΔH1<ΔH2<ΔH3 D. ΔH1>ΔH3>ΔH2 【答案】B 【解析】 【详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H+(aq)+OH-(aq)=H2O(l) ΔH=-57.3kJ/mol,由于稀醋酸中主要是醋酸分子,当醋酸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过程要吸热,因此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ΔH1>−57.3 kJ/mol;而浓H2SO4稀释时要放出热量,所以ΔH3<−57.3 kJ/mol,即ΔH1>ΔH2>ΔH3,故B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6.关于下列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中b电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则b为阳极 B. 若甲中a为Zn,b为Cu,则正极附近的SO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C. 若乙中c电极为Fe,则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浑浊 D. 若乙中c、d均为惰性电极,产生22.4LCl2时,则转移电子2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若甲中b电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则甲是原电池,b为正极,A错误; B. 若甲中a为Zn,b为Cu,则甲是原电池,b为正极,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负极附近的SO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错误; C. 若乙中c电极为Fe,它为阳极,阳极发生反应:阴极反应为,则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和接触产生氢氧化亚铁沉淀,还可以进一步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故可见浑浊,C正确; D. 若乙中c、d均为惰性电极,产生22.4LCl2时,未指明是否处于标准状况,故转移电子未必就是2mol,D错误; 答案选C。 17.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g),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正反应方向△H<0,则T1>T2 B. 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C. A一定为气体 D. B一定为气体 【答案】D 【解析】 温度不变,增大压强,C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右移,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A可能为气态、固态或液态,B只能是气态;压强不变,温度由T2 升高到T1,C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右移,该反应正反应为△H>0,与判据矛盾,A、C错误;B.若A、B均为气态,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气体的总量减少,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若只有B均为气态,反应后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气体的总量减少,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错误;答案选D。 18.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列情形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A、B、D均形成原电池,使铁发生电化学腐蚀,腐蚀速率加快,而C中铁被均匀的铜镀层保护。 【详解】A项、铁勺、铜盆在食醋中形成原电池,铁做负极、铜做正极,铁发生析氢腐蚀,腐蚀速率加快,故A错误; B项、铁炒锅、铁铲在食盐水中形成原电池,铁做负极、合金中的碳等材料做正极,铁发生吸氧腐蚀,腐蚀速率加快,故B错误; C项、铁球被均匀的铜镀层保护,不易被腐蚀,故C正确; D项、铁铆钉、铜板在酸雨中形成原电池,铁做负极、铜做正极,铁发生析氢腐蚀,腐蚀速率加快,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及防护,注意判断形成电化学腐蚀的条件以及金属的防护措施是解答关键。 19.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一种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池总反应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 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 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 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电池总反应2Cu+H2OCu2O+H2↑可知,Cu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石墨电极为阴极,H+在阴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据此可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石墨作阴极,H+在阴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e-=H2↑,A选项正确; B.根据电池总反应2Cu+H2OCu2O+H2↑可知,Cu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 C.铜电极为阳极,阳极接电源正极,C选项错误; D.根据2Cu-2e-+2OH-=Cu2O+H2O,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05mol Cu2O生成,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20.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υ(A)=0.5mol/(L·min) B. υ(B)=1.2mol/(L·s) C. υ(C)=0.1mol/(L·s) D. υ(D)=0.4mol/(L·mi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将各种物质转化成A,以此可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注意单位换算成统一的速率单位比较。 【详解】A.v(A)=0.5 mol/(L·min) =0.0083 mol•L-1•s-1; B.由于B是固体,不能用其表示反应速率; C.v(A)=1/2v(C)=0.1×1/2=0.05mol•L-1•s-1; D.v(A)=1/2v(D)=1/2×0.4=0.2 mol/(L·min)=0.003mol•L-1•s-1; 则反应速率最快的为C,答案选C。 21.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① ② ③ 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 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 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 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答案】D 【解析】 分析:A项,对比②③,②Fe附近的溶液中加入K3[Fe(CN)6]无明显变化,②Fe 附近的溶液中不含Fe2+,③Fe附近的溶液中加入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③Fe附近的溶液中含Fe2+,②中Fe被保护;B项,①加入K3[Fe(CN)6]在Fe表面产生蓝色沉淀,Fe表面产生了Fe2+,对比①②的异同,①可能是K3[Fe(CN)6]将Fe氧化成Fe2+;C项,对比①②,①也能检验出Fe2+,不能用①的方法验证Zn保护Fe;D项,由实验可知K3[Fe(CN)6]可能将Fe氧化成Fe2+,将Zn换成Cu不能用①的方法证明Fe比Cu活泼。 详解:A项,对比②③,②Fe附近的溶液中加入K3[Fe(CN)6]无明显变化,②Fe附近的溶液中不含Fe2+,③Fe附近的溶液中加入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③Fe附近的溶液中含Fe2+,②中Fe被保护,A项正确;B项,①加入K3[Fe(CN)6]在Fe表面产生蓝色沉淀,Fe表面产生了Fe2+,对比①②的异同,①可能是K3[Fe(CN)6]将Fe氧化成Fe2+,B项正确;C项,对比①②,①加入K3[Fe(CN)6]在Fe表面产生蓝色沉淀,①也能检验出Fe2+,不能用①的方法验证Zn保护Fe,C项正确;D项,由实验可知K3[Fe(CN)6]可能将Fe氧化成Fe2+,将Zn换成Cu不能用①的方法证明Fe比Cu活泼,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通过实验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考查Fe2+的检验、实验方案的对比,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对比分析法。要注意操作条件的变化,如①中没有取溶液,②中取出溶液,考虑Fe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证明Fe比Cu活泼,可用②的方法。 22.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 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 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 Cl-(aq) B. 滤液b中不含有Ag+ C.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 转化为AgI D. 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浊液a中含有AgCl,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故A正确; B.滤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也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即存在Ag+,故B错误; C.向AgCl中滴加0.1mol•L-1KI溶液,白色AgCl沉淀变为黄色AgI沉淀,故C正确; D.向AgCl中滴加0.1mol•L-1KI溶液,白色AgCl沉淀变为黄色AgI沉淀,实验证明AgI 比AgCl更难溶,故D正确; 故选B。 23.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pH会增大 B. 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C. 纯净的KOH溶液从b出口导出 D. K+通过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A、阴极的反应是2H++2e-=H2↑,氢离子来自于水电离,所以剩余了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溶液的pH升高,A正确; B、阳极是溶液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反应为:4OH--4e-=2H2O+O2↑,B正确; C、左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转化为氧气,多余的钾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右侧水电离的氢离子转化为氢气,剩余大量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加上透过交换膜过来的钾离子,使右侧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增大,所以纯净的KOH溶液从b出口导出,C正确; D、阳离子应该向阴极移动,所以K+通过交换膜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移动,D错误; 故选D。 24.常温下,已知:1molCH4完全燃烧时放出890kJ的热量,1molH2完全燃烧时放出280kJ的热量。现有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0.4mol,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恢复至常温共放出234kJ的热量,则CH4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2 B. 1:1 C. 3:2 D. 2:3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题给条件下,已知:1molCH4完全燃烧时放出890kJ的热量,1molH2完全燃烧时放出280kJ的热量,设现有CH4的物质的量为x,则H2的物质的量为0.4mol- x,则,得x=0.2mol,则0.4mol- x=0.2mol,则CH4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则B正确; 答案选B。 2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A. 左边的装置是电解池,右边的装置是原电池 B. 该装置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C. 电子流向:Cu→经过CuSO4溶液→Zn→b D. 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装置可知,左侧装置为氢氧燃料电池,氢气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右侧装置为电解池,铜与正极相连,为阳极,锌与负极相连,为阴极;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 左边的装置是原电池,右边的装置是电解池,故A错误; B. 左边是氢氧燃料电池,为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则锌是阴极,铜是阳极,故B错误; C. 左边是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则锌是阴极,铜是阳极,装置中电子从b沿着导线流向Zn,电子从Cu沿着导线流向a,电子不进入电解质溶液,故C错误; D. 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 ,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g时,a极上消耗的O2 在标况下体积为,故D正确; 答案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26.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NH+OH-。 (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平衡向__移动,OH-离子的浓度__,NH离子的浓度__;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平衡向__移动,此时溶液中浓度减小的微粒有__、__、__;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平衡向__移动,此时发生的现象是__。 【答案】 (1). 右 (2). 减小 (3). 增大 (4). 右 (5). OH- (6). NH3•H2O (7). NH3 (8). 左 (9). 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解析】 【分析】 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NH+OH-,如果加入能和铵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物质,平衡就向电离方向、即向右移动,如果加入的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即向左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OH-的浓度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正向移动,即向右移动, NH的浓度增大; 故答案为:右;减小;增大;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时,氢离子会消耗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NH3以及NH3•H2O的浓度均减小, 故答案为:OH−、NH3、NH3•H2O(写出这三种微粒符号即可);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所以有无色刺激性气体逸出; 故答案为:左;有无色刺激性气体逸出。 【点睛】明确弱电解质电离以及掌握勒夏特列原理是解本题关键,主要通过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27.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大多是离子反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盐碱地(含较多Na2CO3、NaCl)不利于植物生长,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碱地产生碱性的原因:___;农业上用石膏降低其碱性的反应原理:___; (2)若取pH、体积均相等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用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pH仍相等,则m__n(填“>”“<”或“=”) (3)常温下,在pH=6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__; (4)25℃时,将amol/L氨水与0.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c(Cl-),则溶液显__(填“酸”“碱”或“中”)性。 【答案】 (1). (2). (3). < (4). 10−8mol/L (5). 中 【解析】 【分析】 (1)盐碱地产生碱性的原因是碳酸钠水解,据此写化学方程式即可;用石膏降低其碱性的反应原理从石膏和纯碱反应的角度回答; (2)若pH、体积均相等的NaOH溶液和氨水稀释相同倍数,则所得稀溶液的pH是氨水的大,因为加水促进了一水合氨的电离,据此可推算分别用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pH仍相等时m查看更多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