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 ‎3.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转化率 【点多面广精细研】‎ ‎1.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①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K=(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②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3)实例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关系式 N2(g)+3H2(g)‎ 2NH3(g)‎ K1= K2=(或 K1)‎ K3= N2(g)+H2(g)‎ NH3(g)‎ K2= ‎ ‎2NH3(g) N2(g)+3H2(g)‎ K3= ‎(4)影响因素:温度。‎ ‎(5)K值与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关系 K ‎<10-5‎ ‎10-5~105‎ ‎>105‎ 反应程度 很难进行 反应可逆 反应可接近完全 ‎2.平衡转化率 对于上例反应中A(g)的平衡转化率可表示为α(A)=×100%[c0(A)代表A的初始浓度,c平(A)代表A的平衡浓度]。‎ ‎[小题练微点]‎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物质的浓度可以是任一时刻的浓度(  )‎ ‎(2)可逆反应2A(s)+B(g) 2C(g)+3D(g)的平衡常数为K=(  )‎ ‎(3)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一定改变(  )‎ ‎(4)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ΔH<0(  )‎ ‎(5)平衡常数大的可逆反应的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大(  )‎ 答案:(1)× (2)× (3)× (4)√ (5)×‎ ‎2.已知反应A(g)+3B(g)3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 mol·L-1、c(B)=2.0 mol·L-1、c(C)=1.0 mol·L-1,则K=________。‎ 答案:K= 0.062 5‎ ‎[学霸微提醒]‎ ‎(1)K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2)计算平衡常数利用的是物质的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浓度,一般不能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 ‎(3)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也不会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4)化学反应方向改变或化学计量数改变,平衡常数均发生改变。‎ 平衡常数、转化率的有关计算 ‎1.(2018·全国卷Ⅰ节选)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 ℃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 ‎0‎ ‎40‎ ‎80‎ ‎160‎ ‎260‎ ‎1 300‎ ‎1 700‎ ‎∞‎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25 ℃时N2O4(g) 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解析:时间无限长时N2O5完全分解,故由2N2O5(g)===4NO2(g)+O2(g)知,此时生成的 p=2p=2×35.8 kPa=71.6 kPa,p=0.5×35.8 kPa=17.9 kPa。由题意知,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强为63.1 kPa,则平衡体系中NO2、N2O4的压强和为63.1 kPa-17.9 kPa=45.2 kPa,设N2O4的压强为x kPa,则 ‎      N2O4(g) 2NO2(g)‎ 初始压强/kPa 0 71.6‎ 转化压强/kPa x 2x 平衡压强/kPa x 71.6-2x 则x+(71.6-2x)=45.2,解得x=26.4,71.6 kPa-26.4 kPa×2=18.8 kPa,Kp==≈13.4 kPa。‎ 答案:13.4‎ ‎2.(2018·全国卷Ⅱ节选)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 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_mol2·L-2。‎ 解析:     CH4(g)+CO2(g)===2CO(g)+2H2(g)‎ 起始/(mol·L-1) 1 0.5 0 0‎ 转化/(mol·L-1) 0.25 0.25 0.5 0.5‎ 平衡/(mol·L-1) 0.75 0.25 0.5 0.5‎ K= ‎== mol2·L-2。‎ 答案: ‎3.(2018·全国卷Ⅲ节选)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 和343 K 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1)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平衡常数K343 K=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2)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点a所在曲线达到平衡的时间短,则点a所在曲线代表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变化,点b所在曲线代表323 K时SiHCl3的转化率变化。‎ ‎(1)由题图可知,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22%。设起始时SiHCl3(g)的浓度为1 mol·L-1,则有 ‎2SiHCl3(g)===SiH2Cl2(g)+SiCl4(g)‎ 起始/(mol·L-1) 1 0 0‎ 转化/(mol·L-1 ) 0.22 0.11 0.11‎ 平衡/(mol·L-1 ) 0.78 0.11 0.11‎ 则343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343 K==≈0.02。‎ ‎(2)在343 K时,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及时移去产物,使平衡向右移动;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需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反应物压强或浓度、改进催化剂等。‎ 答案:(1)22 0.02 (2)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 (3)大于 1.3‎ 方法规律 ‎1.压强平衡常数(Kp)的计算 ‎(1)Kp 含义: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其单位与表达式有关。‎ 例如,N2(g)+3H2(g) 2NH3(g),压强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p=。‎ ‎(2)计算技巧:‎ 第一步 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第二步 计算各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第三步 根据分压计算公式求出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第四步 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代入计算 ‎2.化学平衡计算模板 ‎(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明确三个关系:‎ ‎①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 化学平衡计算模式: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设A、B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b,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容器容积为V L。‎ ‎      mA(g)+nB(g) pC(g)+qD(g)‎ 起始/mol a b 0 0‎ 转化/mol mx nx px qx 平衡/mol a-mx b-nx px qx 则有:①K=。‎ ‎②c(A)平= mol·L-1。‎ ‎③α(A)平=×100%,α(A)∶α(B)=∶=。‎ ‎④φ(A)=×100%。‎ ‎⑤=。‎ ‎⑥(混)=(g·L-1)。‎ ‎⑦=(g·mol-1)。‎ 平衡常数的应用 ‎4.(2017·天津高考)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 Ni(CO)4(g)。2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 ℃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 ℃和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解析:选B 增加c(CO),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项错误;第一阶段,50 ℃时,反应速率较快且Ni(CO)4为气态,能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B项正确;相同温度下,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则230 ℃时,第二阶段的平衡常数K′=5×104,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故Ni(CO)4分解率较高,C项错误;该反应达到平衡时,4v生成[Ni(CO)4]=v生成(CO),D项错误。‎ ‎5.(2019·湖北八校联考)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25 ℃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 D.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 解析:选D 根据题表数据分析,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向是吸热反应,正向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25 ℃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与Ni(s)+4CO(g)Ni(CO)4(g)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即平衡常数为=2×10-5,故B正确;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c(CO)==1 mol·L-1,依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2,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 ‎,故C正确;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的浓度均为0.5 mol·L-1,Q===8>2,说明反应逆向进行,则此时v正0,B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错误;恒温恒容时,若通过压缩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因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c(H2)增大,若充入“惰性”气体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c(H2)不变,D错误。‎ ‎2.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编号 温度 ‎/℃‎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Ⅰ ‎700‎ ‎0.40‎ ‎0.10‎ ‎0.090‎ Ⅱ ‎800‎ ‎0.10‎ ‎0.40‎ ‎0.080‎ Ⅲ ‎800‎ ‎0.20‎ ‎0.30‎ a Ⅳ ‎900‎ ‎0.10‎ ‎0.15‎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0至 5 min 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 mol·L-1·min-1‎ B.实验Ⅱ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Ⅲ中,达到平衡时,Y的为40%‎ D.实验Ⅳ中,达到平衡时, 点拨:①计算转化率→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常数→Ⅱ、Ⅲ的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 ‎②0.060实际上是将Ⅲ中a=0.12减小一半得到的数据,但Ⅲ、Ⅳ温度不相等,由Ⅰ、Ⅱ数据可知Ⅰ中K=2.6,Ⅱ中K=1.0,即温度升高,K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Ⅳ中b<0.060。    ‎ 解析:选C 实验Ⅰ 5 min时n(M)=0.050 mol,则有0~5 min内,v(M)==1×10-3 mol·L-1·min-1;据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可得:v(N)=v(M)=1×10-3 mol·L-1·min-1,A错误;利用“三段式法”计算实验Ⅱ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        X(g)+Y(g) M(g)+N(g)‎ 起始/(mol·L-1) 0.01 0.04 0 0‎ 转化/(mol·L-1) 0.008 0.008 0.008 0.008‎ 平衡/(mol·L-1) 0.002 0.032 0.008 0.008‎ 则平衡常数K===1.0,B错误;实验Ⅱ、Ⅲ的温度均为800 ℃,则化学平衡常数均为 1.0,设实验Ⅲ中Y的转化量为x mol,则有:‎ ‎      X(g)+Y(g) M(g)+N(g)‎ 起始/mol 0.20 0.30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0.20-x 0.30-x x x 则有K==1.0,解得x=0.12,故实验Ⅲ中Y的转化率为×100%=40%,C正确;实验Ⅰ的温度为700 ℃,经计算平衡常数 K=≈2.61,而800 ℃时平衡常数为1.0,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该反应的ΔH<0。实验Ⅳ的温度若为800 ℃,平衡时n(M)=0.060 mol,而将温度由800 ℃升高到900 ℃,平衡逆向移动,n(M)减小,故b<0.060,D错误。‎ ‎3.(2017·全国卷Ⅰ节选)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 COS(g)+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 0.40 mol H2S 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为0.02。‎ ‎(1)H2S的平衡转化率α1=__________%,K=________。‎ ‎(2)在620 K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2______α1,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 ‎(3)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2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H2S          B.CO2‎ C.COS D.N2‎ 点拨:①水的物质的量分数=。‎ ‎②对于反应前后都是气体,且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可直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 解析:(1)用三段式法计算:该反应是等气体分子数反应,平衡时n(H2O)=0.02×0.50 mol=0.01 mol。‎ ‎      H2S(g)+CO2(g) COS(g)+H2O(g)‎ 起始/mol  0.40   0.10   0    0‎ 转化/mol  0.01 0.01 0.01 0.01‎ 平衡/mol  0.39 0.09 0.01 0.01‎ α(H2S)=×100%=2.5%。对于等气体分子数反应,可直接用物质的量替代浓度计算平衡常数:K==≈2.8×10-3。(2)总物质的量不变,H2‎ O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右移动,H2S的转化率增大。即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3)平衡之后,再充入H2S,则CO2的转化率增大,H2S的转化率减小,A项错误;充入CO2,平衡向右移动,H2S的转化率增大,B项正确;充入COS,平衡向左移动,H2S的转化率减小,C项错误;充入N2,无论体积是否变化,对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平衡不移动,H2S的转化率不变,D项错误。‎ 答案:(1)2.5 2.8×10-3 (2)> > (3)B 考点(二)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精讲精练快冲关】‎ ‎[知能学通]‎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光、电等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高能量状态低能量状态。‎ ‎②有序状态无序状态。‎ ‎2.熵和熵变 ‎(1)熵是量度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 ‎(2)影响熵大小的因素:‎ ‎①相同条件下,物质不同熵不同。‎ ‎②同一物质:S(g)>S(l)>S(s)。‎ ‎(3)熵变(ΔS)=生成物的总熵-反应物的总熵。‎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题点练通]‎ ‎1.下列反应过程中,ΔH>0且ΔS>0的是(  )‎ A.NH3(g)+HCl(g)===NH4Cl(s)‎ B.CaCO3(s)===CaO(s)+CO2(g)‎ C.4Al(s)+3O2(g)===2Al2O3(s)‎ D.HCl(aq)+NaOH(aq)===NaCl(aq)+H2O(l)‎ 解析:选B A是熵减的放热反应;C是熵减的放热反应;D是放热反应。‎ ‎2.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熵变小于0,焓变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根据ΔH与ΔS综合考虑 解析:选D 单一的焓变或熵变均不能准确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3.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N2(g)+O2(g)===2N2O(g)  ΔH=+163 kJ·mol-1‎ B.H2O2(l)===O2(g)+H2O(l) ΔH=-98 kJ·mol-1‎ C.HgO(s)===Hg(l)+O2(g)  ΔH=+91 kJ·mol-1‎ D.Ag(s)+Cl2(g)===AgCl(s)  ΔH=-127 kJ·mol-1‎ 解析:选B A项,反应是熵减的吸热反应,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错误;B项,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ΔH<0,ΔS>0, 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正确;C项,反应是熵增的吸热反应,ΔH>0,ΔS>0,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错误;D项,反应是熵减的放热反应,ΔH<0,ΔS<0,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错误。‎ ‎[归纳拓展]‎ 复合判据ΔG=ΔH-TΔS的应用 ΔH ΔS ΔG 反应情况 ‎-‎ ‎+‎ ‎<0‎ 任何温度下均自发进行 ‎+‎ ‎-‎ ‎>0‎ 任何温度下均非自发进行 ‎+‎ ‎+‎ 低温>0、高温<0‎ 低温时非自发,高温时自发 ‎-‎ ‎-‎ 低温<0、高温>0‎ 低温时自发,高温时非自发 ‎ ‎1.对于反应C(s)+H2O(g) CO(g)+H2(g) 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B.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 C.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D.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选B 平衡常数表达式应为K=,A错误;增大体系压强,温度不变,故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B正确;升高体系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C错误;增加C(s)的量,平衡不移动,D错误。‎ ‎2.(2019·黄石模拟)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O3(g)===3O2(g) ΔH<0‎ B.2CO(g)===2C(s)+O2(g) ΔH>0‎ C.N2(g)+3H2(g)===2NH3(g) ΔH<0‎ D.CaCO3(s)===CaO(s)+CO2(g) ΔH>0‎ 解析:选B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符合ΔH-TΔS>0,即ΔH>0、ΔS<0,故B项反应符合题意。‎ ‎3.(2019·潍坊质检)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X和2 mol Y进行如下反应:3X(g)+2Y(g) 4Z(s)+2W(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Z,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Y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Y,Y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解析:选B 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物质,而物质Z是固体,A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减少的Y的物质的量是1.6 mol×=0.8 mol,所以Y的转化率为×100%=40%,B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时平衡常数不变, C错误;增加Y后平衡右移,X的转化率增大,而Y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 ‎4.(2019·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300 ℃时,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表所示:‎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X)=2.0×10-2 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 X和0.1 mol Y,再次平衡时Y的转化率不变 C.当v逆(Y)=2v正(Z)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D.该反应在250 ℃时的平衡常数小于1.44‎ 解析:选B A项,前2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X)=v(Y)=(0.04÷10÷2) mol·L-1·min-1=2.0×10-3 mol·L-1·min-1,错误;B项,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 X和0.1 mol Y,相当于加压,因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加压平衡不移动,再次平衡时Y的转化率不变,正确;C项,当v逆(Y)=2v正(Z)时,反应未达到平衡,错误;D项,该反应在300 ℃时平衡常数为1.44,降温平衡右移,250 ℃时的平衡常数大于1.44,错误。 ‎ ‎5.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 COS(g)+H2(g) K=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 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解析:选C 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之后平衡发生移动,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设反应前H2S的物质的量为 a mol,容器的容积为1 L,列“三段式”进行解题:‎ ‎       CO(g)+H2S(g) COS(g)+H2(g)‎ 10 a 0 0‎ 2 2 2 2‎ 8 a-2 2 2‎ 平衡常数K==0.1,解得a=7,故C正确;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0%,故D错误。‎ ‎6.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 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H2)/(mol·L-1)‎ ‎0.010‎ ‎0.020‎ ‎0.020‎ c(CO2)/(mol·L-1)‎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解析:选C 设平衡时甲中CO2的转化浓度为x mol·L-1,‎ ‎        H2(g)+ CO2(g) H2O(g)+CO(g)‎ 起始/(mol·L-1) 0.010 0.010 0 0‎ 转化/(mol·L-1) x x x x 平衡/(mol·L-1) 0.010-x 0.010-x x x 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解得x=0.006,则甲中CO2的转化率为×100%=60%,由于乙相对甲增大了c(H2),因此CO2的转化率增大,A项正确;丙与甲为等效平衡,转化率相等,B项正确;平衡时甲中c(CO2)=0.010 mol·L-1-0.006 mol·L-1=0.004 mol·L-1,丙中CO2的平衡浓度是甲中的两倍为0.008 mol·L-1,C项错误;丙中反应物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甲中反应物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D项正确。‎ ‎7.T1 ℃时,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表:‎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n(NO)/mol ‎3.0‎ ‎1.6‎ ‎1.0‎ ‎1.0‎ a a n(N2)/mol ‎0‎ ‎0.7‎ ‎1.0‎ ‎1.0‎ ‎1.2‎ ‎1.2‎ n(CO2)/mol ‎0‎ ‎0.7‎ ‎1.0‎ ‎1.0‎ ‎0.3‎ ‎0.3‎ 综合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 min时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充入氮气 B.在10~20 min内,v(CO2)=0.03 mol·L-1·min-1‎ C.若升温至T2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0.062 5,则ΔH>0‎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标志着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解析:选D A项,根据题意知,T1 ℃时平衡常数K==1,则可得=1,a=0.6,则30 min时改变条件导致平衡右移,且CO2的量减小,因此30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减小CO2的量,错误;B项,在10~20 min内,v(CO2)=0.015 mol·L-1·min-1,错误;C项,T1 ℃时,K=1,若升温至T2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0.062 5,K减小,则升温使平衡左移,说明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ΔH<0,错误;D项,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发生变化,因此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可以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确。‎ ‎8.在容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镍粉并充入1 mol CO,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4(g),当反应进行到5 min时,测得Ni(CO)4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 B.反应进行到5 min时,b容器中v正=v逆 C.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a>c D.减压或升温可将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成c中的平衡状态 解析:选D 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因此再结合a、b、c三容器对应数值知,a容器中反应未达到平衡,b→c的变化则说明随温度升高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反应进行到5 min时,b容器未必达到平衡状态,则b容器中v正不一定等于v逆,B错误;其他条件相同时,随温度升高平衡左移,K值减小,CO转化率减小,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a>b>c,C错误;结合A项分析知,升温可使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为c中的平衡状态,减压平衡逆向移动,导致Ni(CO)4浓度变小,即可使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为c中的平衡状态,D正确。‎ ‎9.t ℃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C(s) ΔH<0,按照不同配比充入A、B,达到平衡时容器中A、B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4‎ B.c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C.若c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高于t ℃‎ D.t ℃时,直线cd上的点均为平衡状态 解析:选C A项,平衡常数K===0.25,错误;B项,分析图像可知,c点浓度商Q”“=”或“<”)。‎ ‎②若在某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在容器N中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有1.0 mol N2、0.4 mol H2、0.2 mol NH3,此时容积为2.0 L。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解析:(1)氮的系列氢化物的通式为NnHn+2;N3H5电子式为。‎ ‎(2)得:N2(g)+O2(g)===NO(g) ΔH= kJ·mol-1,K= ‎=。‎ ‎(3)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N2H分2步水解,N2H+H2ON2H5·H2O++H+(主要),N2H5·H2O++H2ON2H4·H2O+H++H2O,因而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Cl-)>c(N2H)>c(H+)>c(N2H5·H2O+)>c(OH-)。‎ ‎(4)①由于隔板Ⅰ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N2(g)+3H2(g)2NH3(g)是总体积减小的反应,活塞Ⅱ向左移动。向M、N中各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N容器相当于在M容器达平衡的基础上再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将右移,平衡时α(H2)为Mc(N2H)>c(H+)>c(N2H5·H2O+)>c(OH-)‎ ‎(4)①< ②2.5‎ ‎12.(2016·海南高考)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下转化: ‎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1温度下,k(正)=0.006 s-1,k(逆)=0.002 s-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_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 Ea(正)小于Ea(逆),则ΔH________0(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t2温度下,图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2=________;温度t2________t1(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v(正)=k(正)c(顺)、k(正)=0.006 s-1,则v(正)=0.006c(顺),v(逆)=k(逆)c(反)、k(逆)=0.002 s-1,则v(逆)=0.002c(反),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0.006c(顺)=0.002c(反),K1===3;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能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小于0。‎ ‎(2)反应开始时,c(顺)的浓度大,单位时间的浓度变化大,w(顺)的变化也大,故B曲线符合题意,设顺式异构体的起始浓度为x,该可逆反应左右物质系数相等,均为1,则平衡时,顺式异构体为0.3x,反式异构体为0.7x,所以平衡常数值K2==,因为K1>K2,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温度t2大于t1。‎ 答案:(1)3 小于 (2)B  大于 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3.一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取CH3OH:‎ CO(g)+2H2(g) CH3OH(g) ΔH1‎ 已知:①CO(g)+H2O(g)===CO2(g)+H2(g)‎ ΔH2=-41.1 kJ·mol-1‎ ‎②CO2(g)+3H2(g)===CH3OH(g)+H2O(g)‎ ΔH3=-49.0 kJ·mol-1‎ 则ΔH1=____________。‎ ‎(2)工业上还可通过CO和Cl2化合制取光气(COCl2):Cl2(g)+CO(g) COCl2(g) ΔH。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l2(g)和1 mol CO(g),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Q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ΔH________(填“>”或“<”)0。‎ ‎②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COCl2)=0.80 mol·L-1,c(Cl2)=0.20 mol·L-1,则平衡体系中C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得到反应CO(g)+2H2(g) CH3OH(g),所以ΔH1=ΔH2+ΔH3=-41.1 kJ·mol-1+(-49.0 kJ·mol-1)=-90.1 kJ·mol-1。(2)①根据图像可知在Q点之前为建立平衡的过程,而Q点之后为平衡移动的过程,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Q点为化学平衡状态,ΔH<0。②根据方程式Cl2(g)+CO(g)COCl2(g)和题中已知数据可知,平衡时c(COCl2)=0.80 mol·L-1,c(CO)=c(Cl2)=0.20 mol·L-1,CO的体积分数为×100%≈16.67%;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答案:(1)-90.1 kJ·mol-1‎ ‎(2)①化学平衡状态(答案合理即可) <‎ ‎②16.67% 20‎ ‎14.(2019·南昌模拟)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在一个2 L密闭恒容容器中分别投入1.5 mol CO2、5.0 mol H2,发生反应:2CO2(g)+6H2(g) C2H4(g)+4H2O(g) ΔH;在不同温度下,用传感技术测出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不能确定”)。‎ ‎(2)在TA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项)。‎ ‎(4)在TA温度下,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若按1 mol CO2、2 mol H2、 1 mol C2H4(g)、2 mol H2O(g)进行投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解析:(1)根据图像,升高温度,H2的物质的量增加,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ΔH<0。‎ ‎(2)    2CO2(g)+6H2(g) C2H4(g)+4H2O(g)‎ 起始/mol 1.5 5 0 0‎ 转化/mol 1 3 0.5 2‎ 平衡/mol 0.5 2 0.5 2‎ K==0.5。‎ ‎(3)增大压强或增大H2(g)浓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4)在TA温度下,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若按1 mol CO2、2 mol H2、1 mol C2H4(g)、2 mol H2O(g)进行投料,Q==0.25v逆。‎ 答案:(1)< (2)0.5‎ ‎(3)增大压强(或增大H2浓度、移走产物)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