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高分突破二轮复习专题十三硫及其化合物 环境保护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化学高分突破二轮复习专题十三硫及其化合物 环境保护学案

专题十三 硫及其化合物 环境保护 ‎[考试标准]‎ 考点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考情分析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漂白性、还原性)‎ b c ‎2015.10T13、2016.4T6、2016.10T8、2017.11T27、2018.4T13、24‎ 硫酸的工业生产 a b 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 b ‎2015.10T28、2018.6T26‎ S、SO2、H2SO4等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b c ‎2017.4T13、24、28、2018.4T9、2018.6T28‎ 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用途 a ‎2016.10T27、2018.6T29‎ 环境污染与保护 酸雨的成因和防治 a a ‎2017.4T6‎ 化学科学与环境保护 a a ‎2017.4T6‎ 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空洞等产生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危害 a ‎2016.10T13‎ 考点一:硫的性质 ‎1.(2017·浙江师大附中高一期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硫单质具有氧化性,故铁粉和硫粉共热可以生成Fe2S3‎ B.硫单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两种:S+O2SO2、2S+3O22SO3‎ C.做过硫的燃烧实验的试管内壁附着有一些固体物质,可以采用酒精清洗 D.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中 解析 硫单质的氧化性较弱,和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成低价金属盐,因此A错;B选项中考查了硫的燃烧,当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只能生成SO2,不能得到SO3,SO2只有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才可以和O2反应生成SO3,所以B错误;C项考查了硫单质的溶解性,硫燃烧后试管内壁剩余的固体是硫单质,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所以应用CS2除去,也可以用热的碱液清洗。‎ 答案 D 考点二:SO2的性质 ‎2.(2018·金华十校)硫酸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Ⅰ.硫酸的各种制法。‎ ‎(1)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就已采用加热胆矾(CuSO4·5H2O)或绿矾(FeSO4·7H2O)的方法制取硫酸。FeS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FeSO4Fe2O3+SO2↑+SO3↑。‎ ‎①将FeSO4受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如下图装置中,以检验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3和SO2。能说明S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提出虚线框内盛装NaOH溶液的装置可以换成上图右边的a装置,其中多孔玻璃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接触法制备硫酸,其中一步为:2SO2+O22SO3。实验室模拟该过程常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b装置中装有浓硫酸,写出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Ⅱ.硫酸的性质。‎ ‎(3)下图中甲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性质为________。‎ ‎(4)当铜片与浓硫酸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并未出现蓝色溶液,而是看到白色固体,请写出检验白色固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能说明S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洗气瓶中的品红溶液褪色;②多孔玻璃球泡可以增大SO2气体与NaOH溶液的接触面积,提高气体的吸收效率。‎ ‎(2)混合气体通过b装置,b装置的作用有三个:干燥气体、使气体均匀混合、控制气流速度;调整气流比例。(3)加热时,Cu能与浓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4)浓硫酸中水的含量很少,生成的硫酸铜未溶解,以固体形式存在,故只看到白色固体,要检验白色固体的成分,可以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观察到溶液呈蓝色,证明有Cu2+;再滴加适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O。综上说明该白色固体为CuSO4。‎ 答案 (1)①品红溶液褪色 ②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气体的吸收效率 (2)干燥气体;使气体均匀混合;控制气流速度;调整气流比例(合理即可) (3)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酸性和氧化性 (4)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观察到溶液呈蓝色,证明有Cu2+‎ ‎;再滴加适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SO。综上说明该白色固体为CuSO4‎ 考点三:SO2和CO2的区别与联系 ‎3.(2018·桐乡一中高一模拟)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水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后,再通入Na2SiO3‎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即C的非金属性强于Si。(2)利用反应:2H2S+SO2===3S↓+2H2O可说明SO2具有氧化性,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滴入氯水后,SO2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故产生的沉淀为BaSO4;若滴加氨水,则SO2与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SO与Ba2+结合生成BaSO3沉淀。‎ 答案 (1)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A中酸性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2)②2H2S+SO2===3S↓+2H2O ③BaSO4 BaSO3 Ba2++SO2+Cl2+2H2O===BaSO4↓+4H++2Cl-‎ 考点四:H2SO4的性质 ‎4.(2016·第一学期浙江名校协作体试题,28)在烧瓶中放入20克蔗糖,依次加入少量水、20 mL浓硫酸,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黑面包”,烧瓶发烫,品红溶液颜色变淡。‎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小试管盛装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蔗糖变黑说明发生过程C12H22O11―→12C+11H2O B.品红颜色变淡说明SO2有漂白性 C.上述实验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D.将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CO2‎ 解析 (1)仪器a为分液漏斗。‎ ‎(2)蔗糖与浓H2SO4作用过程中产生SO2,所以品红溶液颜色变浅,产生的SO2‎ 需用碱液吸收(如浓NaOH溶液,氨水等),以保护环境。‎ ‎(3)D项不能证明有CO2,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时SO2会与NaHCO3产生CO2,并且SO2若未全部被NaHCO3吸收,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1)分液漏斗 (2)浓NaOH溶液或氨水 (3)D 考点五:SO的检验 ‎5.(2018·浙江嘉兴高一)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O的是(  )‎ A.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C.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使之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 甲溶液中可能存在SO、CO或Ag+;乙溶液中可能存在Ag+;丁溶液用硝酸酸化,若溶液中存在SO或HSO,会被氧化成SO,从而造成误判。‎ 答案 C 考点六:环境污染 ‎6.(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某硫酸厂周围的空气含有较多二氧化硫,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和方法测定空气(内含N2、O2、SO2、CO2等)中SO2含量。‎ 甲.用图1所示装置,通入V L空气,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 乙.用图2所示装置,当KMnO4溶液刚好褪色时,测定通入空气的体积V;‎ 丙.用图3所示装置,通入V L空气,测定U形管增加的质量。‎ ‎(1)你认为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甲、乙、丙”)‎ ‎(2)某环保部门为了测定空气中SO2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取标准状况下的空气V L,缓慢通过足量溴水,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m g。‎ ‎①若通入气体的速率过快,测定的S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选填“偏高”、“‎ 偏低”或“不受影响”)。‎ ‎②如何判断氯化钡溶液已经加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根据题中信息,空气中含有N2、O2、SO2、CO2,甲装置:CO2和SO2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即CO2对SO2的测定产生干扰,故甲装置不可行;乙装置:SO2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余气体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乙装置可行;丙装置:碱石灰能吸收CO2和SO2,CO2对SO2的测定产生干扰,故丙装置不可行;(2)①通入气体速率过快,SO2不能完全被吸收,测定的SO2的体积分数偏低;②检验BaCl2过量,操作是:静置,待溶液澄清后,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氯化钡过量,或者静置,待溶液澄清后,取上层清液少许,置于试管,向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BaCl2过量。‎ 答案 (1)乙 (2)①偏低 ②静置,待溶液澄清后,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氯化钡过量 易错点一 硫单质性质的常见误区 ‎1.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NaOH溶液,还可以用CS2,但不能用酒精。‎ ‎2.硫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而不能生成SO3。‎ ‎3.硫与铁、铜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 ‎[易错训练1] (2018·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一月考)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________。‎ ‎①CuS ②FeS ③SO3 ④H2S ⑤FeCl2‎ 解析 2Cu+SCu2S,Cu和S不能直接化合生成CuS;S+O2SO2,S和O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SO3;2Fe+3Cl22FeCl3,Fe和Cl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FeCl2。‎ 答案 ①③⑤易错点二 对SO2气体的性质认识不清 ‎1.SO2使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表现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SO2的漂白性;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现SO2的还原性;SO2与H2S反应,表现SO2的氧化性;SO2和Cl2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 ‎2.把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NH3或加入NaOH溶液,或把BaCl2改为Ba(NO3)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BaSO3沉淀,后者生成BaSO4沉淀。‎ ‎[易错训练2] (2017·杭州七县市)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于制取SO2,并验证SO2的部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检验装置中A、B两部分的气密性,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颈烧瓶下微热,观察到B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他判断气密性良好。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3)实验前要在装置中鼓入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B中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A.无色酚酞溶液 B.蓝色石蕊试剂 C.红色品红溶液 D.KI淀粉混合溶液 ‎(5)装置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由此可验证SO2具有________性,相关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图示装置可知,盛放浓硫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2)检验装置中 A、B两部分的气密性,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颈烧瓶下微热,观察到B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冷却后长导管中出现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无法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3)氧气、硝酸根离子都能将二氧化硫氧化,所以如果装置中含有氧气,会干扰实验,所以鼓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净空气,防止干扰实验;(4)A.二氧化硫溶液为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无法检验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二氧化硫溶液显示酸性,能够使蓝色石蕊试剂变红,可以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二氧化硫能够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了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无法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KI淀粉混合溶液与二氧化硫不发生反应,无法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5)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同时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Fe3++SO2+2H2O===2Fe2++BaSO4↓+4H+。‎ 答案 (1)分液漏斗 (2)不合理 ‎(3)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溶液中SO2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干扰实验 (4)B (5)还原 Ba2++2Fe3++SO2+2H2O===2Fe2++BaSO4↓+4H+‎ 易错点三 忽略反应过程中酸的浓度变化 浓HNO3和Cu(足量)、浓H2SO4和Cu(足量)、浓盐酸和MnO2(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Zn和浓H2SO4的反应。‎ ‎[易错训练3] (2018·宁波镇海中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 实验选用细铜丝、98.3% 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一:小组交流摘录 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 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Cu2S(黑色)。‎ 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 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 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解析 (1)根据实验装置,长导管的作用一定是能导气,但气体在导管中时间一长就会冷凝,回流,二氧化硫和强碱的反应十分剧烈,可以采用 D、E两支试管中的四氯化碳来达到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的目的;(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硫在加热时能和浓硫酸反应,故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可溶性的Ca(HSO3)2,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可以设计实验验证:取样后,向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4)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说明黑色物质部分溶于稀硫酸,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可能是:CuO、CuS、Cu2S。‎ 答案 (1)冷凝、回流 防止倒吸 (2)S+2H2SO4(浓)3SO2↑+2H2O (3)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可溶性Ca(HSO3)2 取样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4)CuO、CuS、Cu2S 易错点四 不能正确鉴别SO2和CO2‎ C与浓硫酸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水CuSO4确定水→品红溶液确定SO2→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净→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易错训练4] 选用下图所示仪器中的两个或几个(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以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气流从左向右流向,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A→F→E→C→D→B B.丁中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 C.丙中品红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 D.丁和丙中溶液都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有CO2生成 解析 检验木炭与热浓硫酸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CO2,需排除SO2的干扰,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洗气装置中导管长进短出,A正确;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时还应再通入品红溶液不褪色,检验确认不含SO2,否则结论不可靠,B、C、D均不正确。‎ 答案 A ‎1.(2017·浙江11月)已知固体Na2SO3受热易分解,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 已知: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1。请回答:‎ ‎(1)气体Y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白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 ‎(2)该流程中的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写出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的影响)。‎ 解析 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1,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8×22.4=34,结合Na2SO3中的元素可知,Y为H2S,固体X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和溶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固体X中含有Na2S和硫酸钠。(1)气体Y为硫化氢,电子式为,白色沉淀为硫酸钡;(2)根据上述分析,流程中的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SO3Na2S+3Na2SO4;(3)固体X和Na2SO3混合,加水溶解后与稀盐酸反应,有淡黄色硫沉淀产生,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O+2S2-+6H+===3H2O+3S↓。‎ 答案 (1)  BaSO4 (2)4Na2SO3Na2S+3Na2SO4 (3)SO+2S2-+6H+===3S↓+3H2O ‎2.(2018·浙江6月学考)为测定某亚硫酸钠样品纯度,研究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反应完全后,取C中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操作①、干燥、称量,利用所得数据计算样品纯度。请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测得的样品纯度比实际偏低,为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针对装置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 解析 本题是利用重量分析法测定二氧化硫产量进而测定亚硫酸钠样品纯度,A装置产生二氧化硫,B装置防止倒吸的作用,C中吸收二氧化硫得出质量变化,测定二氧化硫产量,D是防止空气中气体干扰实验结果和可能的尾气处理。‎ 答案 (1)洗涤 (2)防止倒吸 (3)增加给A加热的装置(以降低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将A、B中残留的SO2排入C中的装置 ‎3.(2016·浙江理综,27Ⅱ)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C可溶解铜片,列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化合物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1),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G中的主要微粒(不考虑H2O、H+、K+、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中的探究过程,红棕色固体B为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后生成黄色溶液C为氯化铁,氯化铁遇硫氰化钾显红色,溶液D为硫氰化铁。无色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与碘反应后生成无色溶液,酸性变强,说明原酸为弱酸,且具有还原性,为亚硫酸,则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硫。则原化合物中含有铁和硫元素。由2Fe~Fe2O3,得n(Fe)=×2=0.03 mol,m(Fe)=1.680 g;所以A中硫元素的质量为m(S)=2.960 g-1.680 g=1.280 g,故n(S)==0.04 mol;n(Fe)∶n(S)=0.03 mol∶0.04 mol=3∶4,可知A的化学式为Fe3S4。(2)因溶液C为氯化铁溶液,工业上常用于制印刷电路板;(3)根据题意Fe3S4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淡黄色不溶物为S,气体的摩尔质量为1.518 g·L-1×22.4 L·mol-1=34 g·mol-1,故应为H2S,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故产物还有Fe2+,该气体的电子式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S4+6H+===3Fe2++3H2S↑+S。(4)H2SO3与I2反应生成H2SO4和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3+I2+H2O===H2SO4+2HI;检验G中主要微粒,目的在于检验SO和H2SO3的存在。方法是:取溶液G少许,加入过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过滤后取滤液,滴加H2O2溶液,若再产生白色沉淀,则有H2SO3。‎ 答案 (1)S、Fe  Fe3S4  (2)制印刷电路板 ‎(3)  Fe3S4+6H+===3Fe2++3H2S↑+S ‎(4)H2SO3+I2+H2O===H2SO4+2HI 取溶液G少许,加入过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过滤后取滤液,滴加H2O2溶液,若再产生白色沉淀,则有H2SO3‎ ‎4. (2018·浙江11月选考)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SO2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后,将试管Ⅰ中的白色固体加入水中,溶液呈蓝色 B.取下试管Ⅲ并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 C.试管Ⅳ中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D.试管Ⅴ中的NaOH溶液可用Na2CO3溶液代替 ‎(2) 取下试管Ⅱ,在该试管口套上气球,将无色溶液加热恢复至红色,冷却后,发现溶液颜色再次变浅。解释“无色→红色→颜色变浅”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装置图可以判断,Ⅰ生成SO2,Ⅱ验证SO2,Ⅲ验证SO2是否和BaCl2反应,Ⅳ验证SO2的还原性,Ⅴ吸收剩余的SO2,防止污染。(1)A项,白色固体应为CuSO4,加水,溶液呈蓝色;B项,由于在Ⅲ中生成了H2SO3,H2SO3很容易被O2氧化生成H2SO4,所以生成BaSO4沉淀;D项,由于Na2CO3水解呈碱性,所以也可以吸收SO2气体。‎ 答案 (1)ABD ‎(2)SO2遇品红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受热释放SO2,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SO2在品红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