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案(全国通用)(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案(全国通用)(2)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主干知识梳理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1)公式法:v(B)=□01 Δc(B) Δt 。 (2)比值法:同一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02 化学 计量数之比。对于反应:mA(g)+nB(g)===pC(g)+qD(g)来说,则有□03 v(A) m =□04 v(B) n =□05 v(C) p =□06 v(D) q 。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07 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08 不变 (活化分子浓度□09 不变)―→反应速率□10 不变。 ②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11 增大―→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12 减小 (活化分子浓度□13 减小)―→反应速率□14 减小。 (2)纯液体、固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化学反应中,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为□15 常数,故□16 不能用纯液体 和固态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是固态反应物颗粒的□17 大小是影响 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如煤粉由于表面积□18 大,燃烧就比煤块□19 快得多。 (3)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 度不一定相同。 ①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20 增大,v逆□21 瞬间不变,随后也□22 增大。 ②增大压强,v正和 v 逆□23 都增大,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 度□24 大。 ③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 逆反应速率。 ④升高温度,v正和 v 逆□25 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 □26 大。 ⑤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3.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两类标志 (1)v(正)=v(逆)。 (2)各组分□27 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4.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方法——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通过比较平衡破坏瞬时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1)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 v 正>v 逆,则化学平衡向□28 正反应方向(或向□29 右)移动; (2)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 v 正<v 逆,则化学平衡向□30 逆反应方向(或向□31 左)移动; (3)若外界条件改变,虽能引起 v 正和 v 逆变化,但变化后新的 v 正′和 v 逆′ 仍保持相等,则化学平衡□32 没有发生移动。 5.化学平衡常数 (1)意义:化学平衡常数 K 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 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 越大。K>□33 105 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K 的大小只与□34 温度有 关。 (2)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对于可逆化学反应 mA(g)+nB(g)pC(g)+qD(g)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K=□35 cp(C)·cq(D) cm(A)·cn(B)。另可用压强平衡常数表示: Kp=□36 pp(C)·pq(D) pm(A)·pn(B)[p(C)为平衡时气体 C 的分压]。 (3)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平衡常数 ①同一可逆反应中,K 正×K 逆=□37 1; ②同一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 n 倍,则新平衡常数 K′ 与原平衡常数 K 间的关系是 K′=□38 Kn 或 K′=□39 n K。 ③几个可逆反应方程式相加,得总反应方程式,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分 步反应平衡常数□40 之积。 6.转化率、产率及分压的计算 (1)反应物转化率=□41 反应物的变化量 反应物的起始量×100% (2)产物的产率=□42 生成物的实际产量 生成物的理论产量×100% (3)分压=总压×□43 物质的量分数 考点 1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例 1 (1)(2019·全国卷Ⅱ)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 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T1>T2 B.a 点的反应速率小于 c 点的反应速率 C.a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 b 点的逆反应速率 D.b 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 0.45 mol·L-1 (2)(2019· 天 津 高 考 ) 不 同 温 度 下 反 应 ②(3SiCl4(g) + 2H2(g) + Si(s)4SiHCl3(g)  ΔH <0) 中 SiCl 4 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a.B 点:v 正>v 逆 b.v 正:A 点>E 点 c.反应适宜温度:480~520 ℃ [批注点拨]  [解析] (1)分析图像可知在相同时间范围内 T2 比 T1 温度下环戊二烯浓度减 少的多,因此温度 T2>T1,A 错误;a 点比 c 点的环戊二烯浓度大,但 T2>T1, 故 a 点、c 点的反应速率相对大小无法确定,B 错误;a 点与 b 点的温度相同, 但 a 点的反应物浓度比 b 点的反应物浓度大,所以 a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 b 点的 正反应速率,而 b 点继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 点的正反应速率又大于 b 点的逆 反应速率,故 v 正(a)>v 逆(b),C 正确; 由   2 (g)    C10H12(g)(二聚体) 起初 1.5 mol·L-1 0 转化 1.5 mol·L-1- 0.6 mol·L-1 1.5 mol·L-1-0.6 mol·L-1 2 可知:b 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9 mol·L-1 2 =0.45 mol·L-1,D 正确。 (2)B 点时反应正向移动,即 v 正>v 逆,a 正确。 A 点温度比 E 点低,所以 v 正:vA0 ②3SiCl4(g)+2H2(g)+Si(s)4SiHCl3(g)ΔH2<0 ③2SiCl4(g)+H2(g)+Si(s)+HCl(g)3SiHCl3(g) ΔH3 反应③的 ΔH3=________(用 ΔH1,ΔH2 表示)。温度升高,反应③的平衡常 数 K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批注点拨]  [解析] (1)①由图像知,随着温度的升高,HCl 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所以 4HCl(g)+O 2(g)===2Cl2(g)+2H 2O(g)的 ΔH<0,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则 K(300 ℃)>K(400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c(HCl)和 c(O2)的进料比越大,HCl 的平衡 转化率越低,所以题图中自上而下三条曲线是 c(HCl)∶c(O2)(进料浓度比)为 1∶1、 4∶1、7∶1 时的变化曲线。当 c(HCl)∶c(O2)=1∶1 时,列三段式: 4HCl(g) + O2(g) ===2Cl2(g)+2H2O(g) 起始浓度 (mol·L-1) c0 c0 0 0 转化浓度 (mol·L-1) 0.84c0 0.21c0 0.42c0 0.42c0 平衡浓度 (mol·L-1) (1-0.84)c0 (1-0.21)c0 0.42c0 0.42c0 K(400 ℃)= (0.42c0)2 × (0.42c0)2 (1-0.84)4c40 × (1-0.21)c0 = 0.422 × 0.422 (1-0.84)4 × (1-0.21)c0 。 c(HCl)∶c(O2)过高时,HCl 转化率较低; 当 c(HCl)∶c(O2)过低时,过量的 O2 和 Cl2 分离时能耗较高。 ②由平衡移动的条件可知,为提高 HCl 的转化率,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加 O2 的量或者及时分离出产物。 (2)根据盖斯定律即可得③=②-①,所以 ΔH3=ΔH2-ΔH1。由于 ΔH2<0, ΔH1>0,所以 ΔH3<0,即反应③为放热反应,升温时反应③逆向移动,平衡常数 K 减小。 [答案] (1)①大于  (0.42)2 × (0.42)2 (1-0.84)4 × (1-0.21)c0   O2 和 Cl2 分离能耗较高、HCl 转化率较低 ②增加反应体系压强、及时分离 出产物 (2)ΔH2-ΔH1 减小   解答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步骤  其中条件改变可以按以下思路分析: 3.(2019·河南滑县高三调研)在 1 L 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 Mg(NO3)2,在 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Mg(NO3)2(s)2MgO(s)+4NO2(g)+O2(g)。下列能 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NO2 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B.MgO 的浓度不再变化 C.NO2 消耗速率与 O2 生成速率之比为 4∶1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答案 C 解析 反应物为固体,产物有两种气体,气体的体积比始终保持不变,NO2 体积分数保持不变,不能判断平衡状态,A 错误;固体浓度为常数,B 错误;混 合气体的比例一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能判断是否平衡,D 错误。 4.(2019·A10 联盟)碳是构成物质世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形成众多的化 合物。 (1)已知 0.096 kg 碳完全燃烧可放出 3148 kJ 热量,1 mol 液态水汽化时要吸 收 44 kJ 热量。 ①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请写出制备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 C(s)+H2O(g)CO(g)+H2(g)反应,当通入不同 量的 H2O(g)和 CO(g)充分反应后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①由实验组 1 数据可知,达到平衡时 v(H2O)=________mol·L-1·min-1。 ②增大压强对该可逆反应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在一定温度、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可判断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1 mol H—H 键断裂,同时断裂 2 mol H—O 键 c.c(H2O)=c(CO) d.v(H2O)=v(H2) e.容器体积不变 答案 (1)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 (2)①0.15 ②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be 解析 (1)由信息可知:n(C)= 96 g 12 g/mol =8 mol, 8 mol C~3148 kJ 1 mol C~x 8 mol 1 mol =3148 kJ x x=393.5 kJ 则③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又由题干信息可知 ④H2O(g)===H2O(l) ΔH=-44 kJ·mol-1 由盖斯定律③+④-①× 1 2 -②×1 2 ,可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为 C(s)+ 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 (2)①    C(s)+H2O(g)CO(g) + H2(g) 起始量 t=0: 2 mol 0.8 mol 0 转化量 Δn: x x x 平衡量 t=4 min: 2 mol-x 0.8 mol+x x 由信息可知 x=1.2 mol,则 v(H2O)= Δn V·Δt = 1.2 mol 2 L × 4 min =0.15 mol·L-1·min-1。 ③由信息可知密闭容器容积可变,则压强始终不变,a 错误。1 mol H—H 键 断裂,必然同时生成 2 mol H—O 键,结合选项可知 H—O 键的生成与断裂速率 相等,即 v 正=v 逆,b 正确。c(H2O)与 c(CO)相等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没有任 何关系,c 错误。H2O 和 H2 的计量数相等,则任意时刻 v(H2O)=v(H2),d 错误。 工业制水煤气的反应是一个气体总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应,则从零时刻开始,密 闭容器的容积会发生变化。如果容积不变了,则达到了平衡状态,e 正确。 考点 3 化学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 例 3 (2019·全国卷Ⅱ)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 )在刚性容器 内发生反应 (g)+I2(g) (g)+2HI(g),ΔH=89.3 kJ/mol,起始总压为 105 Pa, 平衡时总压增加了 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____________Pa。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填标号)。 A.通入惰性气体 B.提高温度 C.增加环戊烯浓度 D.增加碘浓度 [批注点拨]  [解析] 设碘和环戊烯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达平衡时转化的物质的量为 x mol,由题意得: (g)+I2(g) (g)+2HI(g) 初始物质的量/mol 1 1 0 0 转化物质的量/mol x x x 2x 平衡物质的量/mol 1-x 1-x x 2x 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x) mol, 则有 (2+x) mol-2 mol 2 mol ×100%=20%,解得 x=0.4 则环戊烯的转化率为0.4 mol 1 mol ×100%=40% 总压强为 105 Pa×(1+20%)=1.2×105 Pa 因此各种气体的分压为 p( )=1.2×105 Pa×0.6 mol 2.4 mol =0.3×105 Pa p(I2)=1.2×105 Pa×0.6 mol 2.4 mol =0.3×105 Pa p( )=1.2×105 Pa×0.4 mol 2.4 mol =0.2×105 Pa p(HI)=1.2×105 Pa×0.8 mol 2.4 mol =0.4×105 Pa 反应的平衡常数 Kp=p() × [p(HI)]2 p() × p(I2) = 0.2 × 105 Pa × (0.4 × 105 Pa)2 0.3 × 105 Pa × 0.3 × 105 Pa ≈3.56×104 Pa。 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则平衡正向移动,由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 此升温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加碘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环戊烯的转化率提高。 [答案] 40% 3.56×104 BD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K 值越大,反应进行的 程度越大,同等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是否平衡及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对于可逆反应 aA(g)+bB(g)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 有如下关系:cc(C)·cd(D) ca(A)·cb(B)=Qc,称为浓度商。 QcError! (3)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5.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X 物质发生反应:3X(g)Y(g)+Z(g)  ΔH<0,反应一段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 X 物质的浓度如下 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反应时间(min) 0 5 15 17 20 X 的浓度(mol·L-1) 1.0 0.4 0.4 0.7 0.7 A.0~5 min 时,该反应的速率为 v(X)=0.12 mol·L-1·min-1 B.5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为 0.625 C.15 min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 D.从初始到 18 min 时,X 的转化率为 30% 答案 C 解析 v(X)=1.0 mol·L-1-0.4 mol·L-1 5 min =0.12 mol·L-1·min-1,A 正确;5 min 时,X、Y、Z 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0.4 mol·L -1、0.2 mol·L -1、0.2 mol·L -1,K= c(Y)·c(Z) c3(X) =0.2 × 0.2 (0.4)3 =0.625,B 正确;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 移动,X 的浓度减小,C 错误;18 min 时,X 的浓度为 0.7 mol·L -1,则 X 的转 化率为1.0-0.7 1.0 ×100%=30%,D 正确。 6.(2019·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工业上常用 CH4 与水蒸气在一定 条件下制取 H2,其原理为 CH4(g)+H2O(g)CO(g)+3H2(g)。 ①一定温度下,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消耗 1 mol·L-1CH4 的同时生成 3 mol·L-1 H2 C.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反应速率 v 逆(CH4)∶v 正(CO)=1∶1 ②在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 0.1 mol 的 CH4 与 H2O,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反应。 a.若平衡时,测得 CH4 的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压强: p2________p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在 X 点和 Y 点的速率:v(X)________v(Y)(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若 Y 点所在容器为 1L,则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__(列式并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 ①AD ②a.大于 CH 4(g)+H2O(g)CO(g)+3H2(g)是一个气体分 子数目增大的反应,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压强越大,CH4 的转化率越小 小于 b. c(CO)·c3(H2) c(CH4)·c(H2O)≈2.8(mol·L-1)2 解析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 CH4(g)+H2O(g)CO(g)+3H2(g)来 说,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变量,则气体的总压强也为变量,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 变化能说明此反应达平衡状态,A 正确;消耗 CH4 指的 v 正,生成 H2 也是指 v 正, 不能说明此反应达平衡状态,B 错误;气体的总质量为恒量,体积固定,也为恒 量,则体系的密度为恒量,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此反应达平衡状 态,C 错误;反应速率 v 逆(CH4)∶v 正(CO)=1∶1,说明 v 正=v 逆,能说明此反 应达平衡状态,D 正确。 ②CH4(g)+H2O(g)CO(g)+3H2(g)是一个气体分子数目增大的反应,压强 越大,CH4 的转化率越小,根据图示数据,在同一温度下 CH4 的转化率在 p1 条 件下更大,故压强 p1 较小,则压强 p2 大于 p1;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反应速 率越快,根据图示信息,X 点压强为 p1,比 p2 小,故在 X 点和 Y 点的速率:v(X) 小于 v(Y);若 Y 点所在容器为 1 L,由图像可知 Y 点 CH4 的转化率为 80%,根 据“三段式”得: CH4(g)+H2O(g)CO(g)+3H2(g) 起始量(mol) 0.1 0.1 0 0 转化量(mol) 0.1×0.8 0.08 0.08 0.24 平衡量(mol) 0.02 0.02 0.08 0.24 则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3(H2)·c(CO) c(CH4)·c(H2O)= (0.24 mol 1 L )3 × 0.08 mol 1 L 0.02 mol 1 L × 0.02 mol 1 L ≈2.8 (mol·L-1)2。 考点 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例 4 (2019·全国卷Ⅰ节选)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2(g)+H 2(g)  ΔH<0]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 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 H2 缓慢地通过处于 721 ℃下的过量氧化 钴 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 Co(s),平衡后气体中 H2 的物质的量分 数为 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 CO 还原 CoO(s),平衡后气体中 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 CoO(s)为 Co(s)的倾向是 CO________H2(填 “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 CO(g)和 H2O(g)混合,采用适当 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 H2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填标号)。 A.<0.25 B.0.25 C.0.25~0.50 D.0.50 E.>0.50 (4)Shoichi 研究了 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 CO 和 H2 分压随时间变化 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 pH2O 和 pCO 相等、 pCO2 和 pH2 相等。 计算曲线 a 的反应在 30~90 min 内的平衡速率v(a)=________kPa·min -1。 467 ℃时 pH2 和 pCO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489 ℃ 时 pH2 和 pCO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批注点拨]  [解析] (1)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数据可知用 H2 还原 CoO 制取金属 Co,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g)+CoO(s)Co(s)+H2O(g),平衡混合气体中 H2 的物质 的量分数为 0.0250,K1=c(H2O) c(H2) =1-0.0250 0.0250 =39;CO 还原 CoO 制取金属 Co 的 化学方程式为 CO(g)+CoO(s)Co(s)+CO2(g),平衡混合气体中 CO 的物质的 量分数为 0.0192,K2=c(CO2) c(CO) =1-0.0192 0.0192 ≈51.08。K1<K2,说明还原 CoO 制取 金属 Co 的倾向是 CO 大于 H2。 (2)H2(g)+CoO(s)Co(s)+H2O(g)① CO(g)+CoO(s)Co(s)+CO2(g)② ②-①可得 CO(g)+H2O(g)CO2(g)+H2(g) 设起始 CO、H2O 的物质的量为 a mol,转化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容器容积 为 1 L,则: CO(g)+H2O(g)CO2(g)+H2(g) 起始/mol·L-1 a a 0 0 转化/mol·L-1 x x x x 平衡/mol·L-1 a-x a-x x x 则该反应的 K= x2 (a-x)2 =K2 K1 ≈1.31, 求得:x≈0.534a,则平衡时 H2 的物质的量分数约为0.534a 2a =0.267。 (4)根据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 v(a)= (4.08-3.80)kPa 60 min ≈0.0047 kPa·min-1。由(2)中分析得出 H2 的物质的量 分数在 0.25~0.50 之间,CO 的物质的量分数在 0~0.25 之间,在同一容器中气 体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 H2 的分压始终高于 CO 的分压,据此可 将题图分成上下两部分,a、b 表示的是 H2 的分压,c、d 表示的是 CO 的分压,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 分压增加,H2 分压降低, 故 467 ℃时 pH2 和 pCO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b、c,489 ℃时 pH2 和 pCO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a、d。 [答案] (1)大于 (2)C (4)0.0047 b c a d 1.化学平衡图像题“五看” 一看面——即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量。 二看线——即线的斜率大小、平与陡的含义、函数的增减性。 三看点——即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等。 四看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等。 五看量——浓度等的改变量。 2.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分析方法及技巧 (1)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 Δv 正、Δv 逆的相对大 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四要素分析法:看曲线的起点,看曲线的变化趋势,看曲线的转折点, 看曲线的终点。 (3)“定一议二”原则: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 外两个量的关系。 (4)“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 表示的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代表的反应温度较高或压强较 大。 3.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步骤 7.(2019·河南滑县高三调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O,发生反 应:2NO(g)N2(g)+O2(g) ΔH。实验测得反应速率表达式:v 正=k 正·c2(NO), v 逆=k 逆·c(N2)·c(O2)(k 是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测得混合气体中 O2 的 体积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反应进行到 P 点时再充入少量 NO,NO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B.在 T1 下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k 正增大倍数大于 k 逆增大倍数 C.在 T2 下达到平衡后,为了提高 N2 浓度,只能采用升温措施 D.在 T2 下上述反应进行到 t2 min 时 NO 的转化率为 30% 答案 B 解析 P 点达到平衡状态,再充入 NO,相当于对原来的平衡体系加压,该 反应是等气体分子数反应,加压(缩小体积)时平衡不移动,NO 的平衡转化率不 变,A 错误;依题意,T1 下反应较快,先达到平衡,而 T1 时平衡体系中 O2 体积 分数较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K 增大, K=c(N2)·c(O2) c2(NO) =k正 k逆,由此推知,k正增大倍数大于 k 逆增大倍数,B 正确;提高 N2 浓度的措施有:升温、分离 O2、充入 N2 等,C 错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相等 的反应,设起始时 NO 的物质的量为 a,平衡时(t2 min)O2 为 0.3a mol,消 0.6a mol NO,所以此时 NO 的平衡转化率为 60%,D 错误。 8.(2017·全国卷Ⅲ)298 K 时,将 20 mL 3x mol·L-1Na3AsO3、20 mL 3x mol·L -1 I2 和 20 mL 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3-3 (aq)+I2(aq)+2OH-(aq)AsO 3-4 (aq)+2I-(aq)+H2O(l)。溶液中 c(AsO3-4 )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的 pH 不再变化 b.v(I-)=2v(AsO3-3 ) c.c(AsO3-4 ) c(AsO3-3 )不再变化 d.c(I-)=y mol·L-1 ②tm 时,v 正________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m 时 v 逆________tn 时 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_____。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 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为________。 答案 ①ac ②大于 ③小于 tm 时生成物浓度较低 ④ 4y3 (x-y)2(mol·L-1)-1 解析 ①a 对:溶液 pH 不变时,则 c(OH-)也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b 错:根据反应方程式,在同一反应方向上始终存在速率关系:v(I - )= 2v(AsO3-3 ),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 对:由于 Na3AsO3 总量一定,当c(AsO3-4 ) c(AsO3-3 ) 不再变化时,c(AsO3-3 )、c(AsO3-4 )也保持不变,反应建立平衡。d 错:由图可知, 建立平衡时 c(I-)=2c(AsO3-4 )=2y mol·L -1,因此 c(I-)=y mol·L -1 时,反应没 有建立平衡。 ②tm 时,反应正向进行,故 v 正大于 v 逆。 ③由于 tm 时生成物 AsO 3-4 的浓度小于 tn 时 AsO 3-4 的浓度,因 v 逆的大小取 决于生成物浓度的大小,故 tm 时的 v 逆小于 tn 时的 v 逆。 ④ 反 应 前 , 三 种 溶 液 混 合 后 , c(Na3AsO3) = 3xmol·L - 1× 20 mL 20 mL+20 mL+20 mL =x mol·L-1,同理,c(I2)=x mol·L-1,反应情况如下: K= y·(2y)2 (x-y)·(x-y) × 12(mol·L-1)-1= 4y3 (x-y)2(mol·L-1)-1。 真题调研                      1.(2019·江苏高考)(双选)在恒压、NO 和 O 2 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 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 NO 转化为 NO2 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 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 N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 2NO(g)+O2(g)===2NO2(g)的 ΔH>0 B.图中 X 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 NO 转化率 C.图中 Y 点所示条件下,增加 O2 的浓度不能提高 NO 转化率 D.380 ℃下,c 起始(O2)=5.0×10-4mol·L-1,NO 平衡转化率为 50%,则平 衡常数 K>2000 答案 BD 解析 实线表示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内 NO 的转化率,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 NO 的平衡转化率,随着温度升高,由虚线知,NO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即温度 升高,2NO+O22NO2 的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A 错误;X 点条件下,NO 的转化率没有达到最大,所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如果 延长反应时间,使反应达到平衡,则可以提高 NO 转化率,B 正确;Y 点处,反 应已达平衡,通入 O2 时,平衡正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提高,C 错误;设起始 时 c(NO)=a mol·L-1,则: 2NO  +  O2    2NO2 起始浓度/ mol·L-1   a   5.0×10-4 0 转化浓度/ mol·L-1 0.5a 0.25a 0.5a 平衡浓度/ mol·L-1 0.5a   (5.0×10-4-0.25a) 0.5a K= (0.5a)2 (0.5a)2 × (5 × 10-4-0.25a)= 1 5 × 10-4-0.25a 当 0.25a=0 时,K=2000,但 0.25a>0,所以 K>2000,D 正确。 2.(2018·江苏高考)(双选)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 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v2,c2<2c1 B.K1>K3,p2>2p3 C.v1<v3,α1(SO2)>α3(SO2) D.c2>2c3,α2(SO3)+α3(SO2)<1 答案 CD 解析 对比容器的特点,将容器 1 和容器 2 对比,将容器 1 和容器 3 对比。 容器 2 中加入 4 mol SO3 等效于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投入量为 4 mol SO2 和 2 mol O2,容器 2 中起始反应物物质的量为容器 1 的两倍,容器 2 相当于在容器 1 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 快,v2>v1,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 c2>2c1,p2<2p1,α1(SO2) +α2(SO3)<1,容器 1 和容器 2 温度相同,K1=K2;容器 3 相当于在容器 1 达到 平衡后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v3>v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平衡时 c3<c1,p3>p1,α3(SO2)<α1(SO2),K3<K1。根据上述分析,v2 >v1,c2>2c1,A 错误;K3<K1,p2<2p1,p3>p1,则 p2<2p3,B 错误;v3> v1,α3(SO2)<α1(SO2),C 正确;c2>2c1,c3<c1,则 c2>2c3,α1(SO2)+α2(SO3)< 1,α3(SO2)<α1(SO2),则 α2(SO3)+α3(SO2)<1,D 正确。 3 . (2017· 天 津 高 考 ) 常 压 下 羰 基 化 法 精 炼 镍 的 原 理 为 : Ni(s) + 4CO(g)Ni(CO)4(g)。2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10-5。已知: Ni(CO)4 的沸点为 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 CO 反应转化成气态 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 230 ℃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加 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 30 ℃和 50 ℃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 50 ℃ C.第二阶段,Ni(CO)4 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 生成[Ni(CO)4]=4v 生成(CO) 答案 B 解析 A 错:增加 c(CO),平衡正向移动,温度不变,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B 对:第一阶段,生成的 Ni(CO)4 是气态,应选择高于其沸点的反应温度,故选 50 ℃。C 错:230 ℃时,化学平衡常数 K=2×10-5,有利于反应逆向进行,Ni(CO)4 分解率较高。D 错:反应达到平衡时,4v 生成[Ni(CO)4]=v 生成(CO)。 4.(2016·北京高考)K2Cr2O7 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2-7 (橙色)+ H2O2CrO2-4 (黄色)+2H+。用 K2Cr2O7 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 Cr2O 2-7 被 C2H5OH 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 K2Cr2O7 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 70% H2SO4 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答案 D 解析 滴加 70%的硫酸,增大了 H + 的浓度,使平衡 Cr2O2-7 (橙色)+ H2O2CrO2-4 (黄色)+2H+向左移动,因此①中溶液橙色加深,当滴加 30%的 NaOH 溶液时,中和了 H+,使上述平衡右移,因此③中溶液变黄;②中 Cr2O 2-7 被 C2H5OH 还原,所以颜色变为绿色;根据实验①②可知,在酸性条件下, K2Cr2O7 将 C2H5OH 氧化,根据实验③④可知,在碱性条件下,Cr2O 2-7 和 C2H5OH 没有反应;若向④中加入 70% H2SO4 溶液至过量,Cr2O 2-7 的氧化性增强,Cr2O 2-7 被 C2H5OH 还原,溶液变为绿色。 5.(2018·全国卷Ⅰ)采用 N2O5 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 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 年 Devil 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 N2O5,该反应的氧 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 (2)F.Daniels 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 25 ℃时 N2O5(g)分解反 应: 其中 NO2 二聚为 N2O4 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 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 kJ·mol-1 则反应 N2O5(g)===2NO2(g)+1 2O2(g)的 ΔH=________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v=2×10-3×pN2O5(kPa·min-1)。t= 62 min 时,测得体系中 pO2=2.9 kPa,则此时的 pN2O5=________kPa,v= _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 35 ℃,则 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 p∞(35 ℃)________63.1 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5 ℃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 Kp=________kPa(Kp 为以分 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对于反应 2N2O5(g)―→4NO2(g)+O2(g), R.A.Ogg 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N2O5NO2+NO3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O2+NO3―→NO+NO2+O2 慢反应 第三步 NO+NO3―→2NO2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________(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 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 NO3 C.第二步中 NO2 与 NO3 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答案 (1)O2 (2)①53.1 ②30.0 6.0×10-2 ③大于 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 NO2 生成 N2O4 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 提高 ④13.4 (3)AC 解析 (1)氯气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氧化剂,硝酸银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会 升高,所以氧化产物是氧气,分子式为 O2。 (2)①已知:ⅰ.2N2O5(g)===2N2O4(g)+O2(g)  ΔH1=-4.4 kJ·mol-1 ⅱ.2NO2(g)===N2O4(g) ΔH2=-55.3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2-ⅱ即得到 N2O5(g)===2NO2(g)+1 2O2(g) ΔH=ΔH1 2 -ΔH2=+53.1 kJ·mol-1。 ②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氧气与消耗 N2O5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2,又因为压 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消耗 N2O5 的压强是 2.9 kPa×2=5.8 kPa,则此 时 N2O5 的压强是 35.8 kPa-5.8 kPa=30.0 kPa,因此此时反应速率 v=2.0×10- 3×30(kPa·min-1)=6.0×10-2(kPa·min-1)。 ③由于温度升高,容器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且 NO2 生成 N2O4 为放热反 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所以若提高反应温 度至 35 ℃,则 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 p∞(35 ℃)大于 63.1 kPa。 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N2O5 完全分解时的压强是 63.1 kPa,根据方程式可知 完全分解时最初生成的 NO2 的压强是 35.8 kPa×2=71.6 kPa,O2 是 35.8 kPa÷2= 17.9 kPa,总压强应该是 71.6 kPa+17.9 kPa=89.5 kPa,平衡后压强减少了 89.5 kPa-63.1 kPa=26.4 kPa,所以根据方程式 2NO2(g)N2O4(g)可知平衡时 N2O4 对应的压强是 26.4 kPa,NO2 对应的压强是 71.6 kPa-26.4 kPa×2=18.8 kPa,则 反应的平衡常数 Kp=18.82 26.4 kPa≈13.4 kPa。 (3)第一步反应快速平衡,所以第一步的逆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的反应速率, A 正确;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可知中间产物还有 NO,B 错误;根据第二步反应 生成物中有 NO2 可知 NO2 与 NO3 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 正确;第三步为快反应, 所以第三步反应的活化能较低,D 错误。 6.(2018·全国卷Ⅱ)CH4­CO2 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 H2),还对 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H4­CO2 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 ΔH=-75 kJ·mol-1 C(s)+O2(g)===CO2(g)ΔH=-394 kJ·mol-1 C(s)+1 2O2(g)===CO(g)ΔH=-111 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 ΔH=________kJ·mol-1。有利于提高 CH4 平衡转化率的 条件是____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2 L 的容器中加入 2 mol CH4、1 mol CO2 以及催化剂进 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 CO2 的转化率是 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_mol2·L- 2。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 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 X________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 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K 积、K 消均增加 B.v 积减小,v 消增加 C.K 积减小,K 消增加 D.v 消增加的倍数比 v 积增加的倍数大 ② 在 一 定 温 度 下 , 测 得 某 催 化 剂 上 沉 积 碳 的 生 成 速 率 方 程 为 v = k·p(CH4)·[p(CO2)]-0.5(k 为速率常数)。在 p(CH4)一定时,不同 p(CO2)下积碳量随 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则 pa(CO2)、pb(CO2)、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47 A 1 3  (2)①劣于 相对于催化剂 X,催化剂 Y 积碳反应的 活 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 AD ②pc(CO2)、pb(CO2)、pa(CO2) 解析 (1)已知:①C(s)+2H2(g)===CH4(g)  ΔH=-75 kJ·mol-1 ②C(s)+O2(g)===CO2(g) ΔH=-394 kJ·mol-1 ③C(s)+1 2O2(g)===CO(g) ΔH=-111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③×2-②-①即得到 CH 4­CO2 催化重整反应 CH4(g)+ CO2(g)===2CO(g)+2H2(g)的 ΔH=+247 kJ·mol -1。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吸热反 应,所以有利于提高 CH4 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高温低压;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2 L 的容器中加入 2 mol CH4、1 mol CO2 以及催化剂进行催化重整反应,达到平衡 时 CO2 的转化率是 50%,根据方程式可知 CH4(g)+CO2(g)===2CO(g)+2H2(g) 起始浓度 (mol·L-1) 1 0.5 0 0 转化浓度 (mol·L-1) 0.25 0.25 0.5 0.5 平衡浓度 (mol·L-1) 0.75 0.25 0.5 0.5 所以平衡常数为 0.52 × 0.52 0.75 × 0.25 mol2·L-2=1 3 mol2·L-2。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相对于催化剂 X,催化剂 Y 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 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所以催化剂 X 劣于 Y。正反应均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 K 积、K 消均增加,A 正确,C 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均增大,B 错误;积碳量达到最 大值以后再升高温度积碳量降低,这说明 v 消增加的倍数比 v 积增加的倍数大,D 正确。 ②根据反应速率方程式可知在 p(CH4)一定时,生成速率随 p(CO2)的升高而 降低,根据图像可知 pa(CO2)、pb(CO2)、pc(CO2)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pc(CO2)、 pb(CO2)、pa(CO2)。 7.(2018·全国卷Ⅲ)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 下列问题: (1)SiHCl3 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 (HSiO)2O 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HCl3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iHCl3(g)===SiH2Cl2(g)+SiCl4(g) ΔH1=48 kJ·mol-1 3SiH2Cl2(g)===SiH4(g)+2SiHCl3(g) ΔH2=-30 kJ·mol-1 则反应 4SiHCl3(g)===SiH4(g)+3SiCl4(g)的 ΔH=________kJ·mol-1。 (3)对于反应 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 树脂催化剂,在 323 K 和 343 K 时 SiHCl3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 K 时 反 应 的 平 衡 转 化 率 α = ________% , 平 衡 常 数 K343 K = 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②在 343 K 下:要提高 SiHCl3 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要 缩 短 反 应 达 到 平 衡 的 时 间 , 可 采 取 的 措 施 有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 a、b 处反应速率大小:v a________vb(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反应速率 v=v 正-v 逆=k 正 x2SiHCl3-k 逆 xSiH2Cl2xSiCl4,k 正、k 逆分 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 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 a 处的v正 v逆=________(保 留一位小数)。 答案 (1)2SiHCl3+3H2O===(HSiO)2O+6HCl (2)114 (3)①22 0.02 ②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 (浓度) ③大于 1.3 解析 (1)根据题目表述,三氯氢硅和水蒸气反应得到(HSiO)2O,方程式为: 2SiHCl3+3H2O===(HSiO)2O+6HCl。 (2)将第一个方程式扩大 3 倍,再与第二个方程式相加就可以得到目标反应 的焓变,所以焓变为[48×3+(-30)] kJ·mol-1=114 kJ·mol-1。 (3)①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用的时间就越少,所以 曲线 a 代表 343 K 的反应。从图中读出,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的转化率为 22%。 设初始加入的三氯氢硅的浓度为 1 mol·L-1,得到: 2SiHCl3(g)SiH2Cl2(g)+SiCl4(g) 起始 (mol·L-1) 1 0 0 反应 (mol·L-1) 0.22 0.11 0.11 平衡 (mol·L-1) 0.78 0.11 0.11 所以平衡常数 K=0.112÷0.782≈0.02。 ②温度不变,提高三氯氢硅转化率的方法可以是将产物从体系分离(两边气 体体积相等,压强不影响平衡)。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就是加快反应速率,所 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改进催化剂)。 ③a、b 两点的转化率相等,可以认为各物质的浓度对应相等,而 a 点的温 度更高,所以反应速率更快,即 va>vb。根据题目表述得到 v 正=k 正 x2SiHCl3, v 逆= k 逆 xSiH2Cl2xSiCl4,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v 正=v 逆,v 正= k 正 x2SiHCl3=v 逆=k 逆 xSiH2Cl2xSiCl4,所以k正 k逆= xSiH2Cl2xSiCl4 x2SiHCl3 ,实际就是平衡常数 K 值,所以k正 k逆=0.02。a 处的转化率为 20%,所以计算出:         2SiHCl3SiH2Cl2+SiCl4 起始(mol·L-1) 1 0 0 反应(mol·L-1) 0.2 0.1 0.1 a 处时(mol·L-1) 0.8 0.1 0.1 所以 xSiHCl3=0.8;xSiH2Cl2=xSiCl4=0.1; 所以v正 v逆=k正 k逆× x2SiHCl3 xSiH2Cl2xSiCl4 =0.02×0.82 0.12 ≈1.3。 8 . (2018· 天 津 高 考 )CO2 与 CH4 经 催 化 重 整 , 制 得 合 成 气 : CH4(g) + CO2(g)2CO(g)+2H2(g) ΔH=120 kJ/mol-1 (1)分别在 V L 恒温密闭容器 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 CH4 和 CO2 各 1 mol 的混合气体。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 ________(填“A”或“B”)。 (2)按一定体积比加入 CH4 和 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 CO 和 H2 产 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此反应优选温度为 900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900 ℃时,合成气产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 大,但能耗升高,经济效益降低 解析 (1)初始时容器 A、B 的压强相等,A 容器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 逐渐增大(气体物质的量增加);B 容器恒压,压强不变;所以达平衡时压强一定 是 A 中大,B 中小,此反应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 B 的反应平衡更靠右, 反应的更多,吸热也更多。 (2)根据题图得到,900 ℃时反应产率已经比较高,温度再升高,反应产率的 增大并不明显,而生产中的能耗和成本明显增大,经济效益会下降,所以选择 900 ℃为反应最佳温度。                      9.(2017·全国卷Ⅰ)近期发现,H2S 是继 NO、CO 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 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 下列问题: H2S 与 CO2 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 610 K 时,将 0.10 mol CO2 与 0.40 mol H2S 充入 2.5 L 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 物质的量分数为 0.02。 (1)H2S 的平衡转化率 α1=__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 K=________。 (2)在 620 K 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3,H 2S 的转化率 α2________α1,该反应的 ΔH________0。(填“>”“<”或“=”) (3)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 H2S 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 标号)。 A.H2S B.CO2 C.COS D.N2 答案 (1)2.5 2.8×10-3 (2)> > (3)B 解析 (1)设 H2S 反应的物质的量为 x,则    H2S(g)  +  CO2(g)  COS(g)+H2O(g)  开始 0.40 mol 0.10 mol 0 0 反应 x x x x 平衡 (0.40-x) mol (0.10-x) mol x x n(H2O) n(总) = x (0.40-x)+(0.10-x)+x+x =0.02 解得 x=0.01 mol,所以 H2S 的转化率是 α1=0.01 mol 0.40 mol ×100%=2.5% 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在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时化学平衡常数 K=c(COS)·c(H2O) c(H2S)·c(CO2) =n(COS)·n(H2O) n(H2S)·n(CO2) = 0.01 × 0.01 (0.40-0.01)(0.10-0.01)≈2.8×10-3。 (2)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可知温度由 610 K 升高到 620 K 时,化学反应达到 平衡,水的物质的量分数由 0.02 变为 0.03,平衡正向移动,所以 H2S 的转化率 增大:α2>α1;根据题意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 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吸热反应,故 ΔH>0。 (3)增大 H2S 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加入量远远大于平衡移动转化消耗 量,所以 H2S 转化率降低,A 错误;增大 CO2 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 的 H2S 反应,所以 H2S 转化率增大,B 正确;COS 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的浓 度,平衡逆向移动,H2S 转化率降低,C 错误;N2 是与反应体系无关的气体,充 入 N2,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所以对 H2S 转化率无影响,D 错误。 2020 还可能这么考 10.我国科研团队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在常温常压下实现了将 甲烷和二氧化碳一步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甲烷和乙酸的燃烧热 ΔH 分别为-890.31 kJ·mol-1、-876.72 kJ·mol -1,试写出甲烷与 CO2 合成乙酸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和二氧化碳一步转化为液体产品的选择性如图所示,其中选择性最 高的产品是________,反应中应加入的等离子体催化剂是________。 (3)在某一钢性密闭容器中 CH4、CO2 的分压分别为 25 kPa、30 kPa,加入 Ni/α­Al2O3 催化剂并加热至 1123 K 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2CO(g)+ 2H2(g)。 ①研究表明 CO 的生成速率 vCO=1.28×10-2·pCH4·pCO2 (mol·g -1·s-1),某 时刻测得 pH2=20 kPa,则 pCH4=________kPa,vCO=________mol·g-1·s-1。 ②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总压是起始时的 1.8 倍,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________(kPa)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 温 度 对 产 物 摩 尔 流 量 及 平 衡 转 化 率 的 影 响 如 图 所 示 , 可 知 反 应 ΔH________0(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4(g)+CO2(g)===CH3COOH(l) ΔH=-13.59 kJ·mol-1  (2)乙酸 Cu/γ­Al2O3 (3)①15 3.84 ②1.6×105 ③> 随温度升高,产物摩尔流量和反应的平衡 转化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 (1)由已知条件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H 4(g)+2O 2(g)===CO2(g)+ 2H2O(l) ΔH1=-890.31 kJ·mol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2=-876.72 kJ·mol -1,由盖斯定律可推知,CH4(g)+CO2(g)===CH3COOH(l)  ΔH=ΔH1-ΔH2=-13.59 kJ·mol-1。 (2)分析图像可知乙酸的选择性最高,且在 Cu/γ­Al2O3 等离子体催化剂作用 时乙酸的选择性最高。 (3)①利用“三段式”解题: CH4(g)+CO2(g)2CO(g)+2H2(g) 起始分压/kPa 25 30 0 0 转化分压/kPa 10 10 20 20 某时刻分压/kPa 15 20 20 20 pCH4=15 kPa,v(CO)=1.28×10-2×15×20 mol·g-1·s-1=3.84 mol·g-1·s-1。 ②假设 CH4 的分压变化 x kPa CH4(g)+CO2(g)2CO(g)+2H2(g) 起始分压/kPa 25 30 0 0 转化分压/kPa x x 2x 2x 平衡分压/kPa 25-x 30-x 2x 2x 则有55+2x 55 =1.8,解得 x=22,Kp= p2(CO)·p2(H2) p(CH4)·p(CO2)=442 × 442 3 × 8 (kPa)2≈1.6×105(kPa)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