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选择题命题区间7——化学实验基础课件(共68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选择题命题区间7——化学实验基础课件(共68张)(全国通用)

选择题命题区间 —— 化学实验基础 高考真题·集中研究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 2 mL 0.1 mol·L - 1 的 FeCl 3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 1 滴 K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Fe 2 +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CO 2 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 2 具有氧化性 C 加热盛有少量 NH 4 HCO 3 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NH 4 HCO 3 显碱性 D 向 2 支盛有 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滴相同浓度的 NaCl 和 NaI 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 sp (AgI )< K sp (AgCl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取 20.00 mL 盐酸 在 50 mL 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 30.00 mL 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醋酸钠溶液 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 0.010 mol·L - 1 的 KMnO 4 溶液 称取 KMnO 4 固体 0.158 g ,放入 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制备 Fe(OH) 3 胶体 将 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 FeCl 3 溶液中 B 由 MgCl 2 溶液制备无水 MgCl 2 将 MgCl 2 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 Cu 粉中混有的 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选项 实验 操作 A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 KMnO 4 分解产生的 O 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 MnO 2 反应制备纯净 Cl 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 4 萃取碘水中的 I 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选项 ① 中物质 ② 中物质 预测 ② 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 KNO 3 固体中混杂的 NaCl 重结晶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热点难点·全力清障 基础自测 归纳点拨 基础自测 归纳点拨 装置 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1) 容量瓶中是否有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 (2) 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而不是刻度线以上 (1) 是否用玻璃棒引流 (2) 漏斗末端是否紧靠烧杯内壁 (3) 玻璃棒是否紧靠三层滤纸 (1) 分液漏斗末端是否紧靠烧杯内壁 (2) 分离的混合物是否符合萃取原理 (3) 分液漏斗的上层液体是否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是否从下口流出 装置 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1)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否位于支管口 (2) 水流方向是否为自下而上 (3) 是否使用碎瓷片 (4) 是否使用石棉网 (1) 右端导管是深入液面以下还是接近液面 (2) 用的是饱和 Na 2 CO 3 溶液还是 NaOH 溶液 (3) 配制浓 H 2 SO 4 、乙醇、乙酸的混合液时,滴加顺序是否正确 装置 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1) 气体流向是否为长进短出 (2) 注意洗气后,气体中可能仍然含有水蒸气 (3) 洗气时所选液体是否正确,如洗去 CO 2 中的 SO 2 应用饱和 NaHCO 3 溶液而不是 Na 2 CO 3 溶液 (1) 制备 H 2 、 O 2 、 SO 2 、 CO 2 、 NO 、 NO 2 、浓氨水与碱石灰反应制备 NH 3 、 KMnO 4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 2 可选择 A 装置 (2)MnO 2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 2 可以选择 B 装置 装置 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1) 反应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 制备 NH 3 时棉花的作用是防止氨气对流 (3) 用 KClO 3 固体与 MnO 2 加热制备 O 2 也可以选择此装置 (1) 通常用于比较酸性强弱,如酸性:亚硫酸 > 乙酸 > 碳酸 > 苯酚 (2) 若 ① 中为挥发性酸,通入 ③ 之前要把挥发出的 ① 中的气体除去,如验证酸性:乙酸>碳酸>苯酚,要在 ② 和 ③ 之间加一个盛水的洗气瓶除去挥发出的乙酸蒸气 归纳点拨 题型 一 基本仪器与基本操作 题型 二 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微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振荡,水浴加热,试管内壁未出现银镜 淀粉一定未水解 B 将过量的 CO 2 通入 CaCl 2 溶液中,无白色沉淀出现 生成的 Ca(HCO 3 ) 2 可溶于水 C 常温下,在铝片中滴加浓硫酸,没有明显现象 铝片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反应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AlO 、 SiO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溶液 褪色 SO 2 具有还原性 B 浓盐酸、浓硫酸 湿润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色 HCl 为酸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 变蓝色 Cl 2 具有氧化性 D 浓氨水、生石灰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色 NH 3 为碱性气体 题型 三 实验目的与实验设计 选项 ① 中试剂 ② 中溶液 实验目的 A 二氧化锰 (s) 浓盐酸, 饱和食盐水 制取氯气 B Na 2 SO 3 (s) , 70% H 2 SO 4 酸性高锰酸钾 验证 SO 2 的还原性 C Na 2 CO 3 (s) 或 NaHCO 3 (s) 澄清石灰水 鉴别 Na 2 CO 3 和 NaHCO 3 D 乙醇、乙酸、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 制取乙酸乙酯 选项 ① 中药品 ② 中药品 ③ 中药品 ④ 中药品 制备气体 ⑥ 中药品及 作用 A 浓盐酸 MnO 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Cl 2 NaOH 溶液,尾气吸收 B 稀硝酸 Cu 烧碱溶液 浓硫酸 NO NaOH 溶液,尾气吸收 C 浓盐酸 大理石 饱和 Na 2 CO 3 溶液 浓硫酸 CO 2 澄清石灰水,检验 D 浓盐酸 Zn 水 浓硫酸 H 2 撤去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SO 2 通入溴水中 证明 SO 2 有漂白性 B 向绿矾样品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验证绿矾是否被氧化 C 盐酸滴入 NaHCO 3 溶液 证明非金属性: Cl >C D 向含 AgCl 、 AgNO 3 的悬浊液中滴加 KI 溶液 证明 K sp : AgI < AgCl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苯和四氯化碳 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B 制备 Fe(OH) 3 胶体 向饱和 FeCl 3 溶液中滴加氨水并不断搅拌 C 除去 Na 2 CO 3 固体中的 NaHCO 3 用酒精灯灼烧固体混合物 D 制取 NH 3 直接加热 NH 4 Cl 固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题后悟道 备考能力·典题查验 课堂练 —— 练熟方法 选项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 NO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NO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B Cl 2 KI 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Cl 2 有氧化性 C SO 2 酸性 KMnO 4 溶液 溶液褪色 SO 2 有漂白性 D NH 3 酚酞试剂 溶液变红 NH 3 是碱性气体 选项 混合物 方法 原理 A 除去甲苯中少量苯酚 加入溴水,过滤 三溴苯酚难溶于水 B 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 加入碳酸钠,分液 乙酸与碳酸钠反应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少量硫酸铁 加入过量氧化铜,过滤 加入氧化铜,促进硫酸铁完全水解 D 除去液溴中少量氯气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蒸馏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溴易挥发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 NaHCO 3 固体中的 Na 2 CO 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 AlCl 3 蒸发 Al 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 NaBr 和 KI 溶液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 CCl 4 萃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