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高一5月月考 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u 64 Zn 65 Fe 56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 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O3═Na2++CO32﹣‎ ‎【答案】A ‎【解析】‎ ‎【详解】A.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的中子数为131,该原子可以表示为:,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氟原子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 C. 和是原子,不是单质,故C错误; D.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O3═2Na++CO32﹣,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2.下列分子式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 C4H10 B. C C. C2H6O D. O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可以是正丁烷或异丁烷,错误;B、可以是石墨或金刚石,错误;C、可以是乙醇或二甲醚,错误;D、只能是氧气,正确。‎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3.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CO2 通入石灰水 B. AlCl3 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 C. NaHCO3 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D. 硝酸中加入铁粉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2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和水,如果二氧化碳过量,则只生成碳酸氢钙,故A不选;‎ B.AlCl3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钠和水,如果氢氧化钠不足,则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故B不选;‎ C.NaH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生成物只能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C选;‎ D.足量稀硝酸中加入铁粉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常温下铁粉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D不选。‎ 故选C。‎ ‎4.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某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  )‎ ‎ ‎ A. NO2 B. HCl C. CH4 D. NH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NO2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尾气NO2不能用水吸收,A错误;B.HCl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C.CH4的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但甲烷尾气不能用水吸收,C错误;D.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尾气也可以用水吸收,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气体的收集、尾气处理等 ‎5.下列物质或溶液不能与CO2反应的是( )‎ A. Na2O2 B. CaCl2溶液 C. NaOH溶液 D. Na2CO3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性氧化物、部分盐、碱发生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A不选; B.碳酸的酸性小于盐酸,所以二氧化碳不能和氯化钙反应,故B选; C.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如果二氧化碳过量则生成碳酸氢钠,故C不选; D.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D不选。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 2H= CO2↑+ H2O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 H= CO2↑+ H2O C. 盐酸滴入氨水中:H+ OH= H2O D. 锌溶解于稀硝酸中:Zn+ 2H=Zn2++ 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镁属于难溶物,不能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离子反应为:MgCO3+ 2H=Mg2++ CO2↑+ H2O ,故A错误; B.小苏打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离子反应为HCO3-+ H+= CO2↑+ H2O,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 氨水是弱碱,不能写出离子形式,盐酸滴入氨水中的离子反应为H+ NH3 H2O = NH4++H2O,故C错误; D. 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一氧化氮气体和水,不会生成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Zn+8H++2NO3-═3Zn2++2NO↑+4H2O,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选项D,注意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一氧化氮气体和水,不会生成氢气。‎ ‎7.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 将 NO2 和 NO 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NO2‎ C. 用蒸馏操作分离四氯化碳和水 D. 为除去 FeCl2 溶液的 FeCl3 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答案】B ‎【解析】‎ ‎【详解】A.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故A错误;‎ B.将NO2和NO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故B正确;‎ C.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错误;‎ D.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亚铜,引入新杂质氯化铜,应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下列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Cl、NO、 HCO B. K、NO C. Na、Ca、Cl、 CO D. Na、Cl、NO、SO ‎【答案】D ‎【解析】‎ ‎【详解】A.H+、HCO3-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在强酸性条件下Fe2+能被NO3-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判断,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熟练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弱电解质、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络合物等,还要注意题中暗含的条件,如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NO3-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Fe2+。‎ ‎9.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 碘和干冰的升华 B. 硅和白磷的熔化 C. 氯化氢和氯化钾在水中溶解 D. 金刚石和氯化钠的熔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碘和干冰的升华都是克服的都是分子间力,故A项正确;‎ B项,硅和白磷的熔化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分子间力,故B项错误;‎ C项,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离子键,故C项错误;‎ D项,金刚石和氯化钠的熔化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离子键,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下列指定粒子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 A. 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B. 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 NaHSO4熔融状态下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 Be2+中的质子和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 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个数比为1∶1,A错误;‎ B. 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数比为1∶1,B错误;‎ C. NaHSO4熔融状态下电离出Na+和HSO4-,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1∶1,C错误;‎ D. Be2+中的质子和电子分别是4、2,个数比为2∶1,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关系,注意BaO2固体中阴离子是O22-不是O2-。‎ ‎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的是( )‎ A. 微粒半径:K+>Al3+>S2->Cl-‎ B. 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 C. 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 D. 金属性:Be>Mg>Ca>K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微粒半径:S2->Cl->K+>Al3+,A错误;‎ B.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B正确;‎ C. 非金属性越强,相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离子的还原性:S2->I->Br->Cl-,C错误;‎ D. 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K>Ca>Mg>Be,D错误;‎ 答案选B。‎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B. 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 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 离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原子晶体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不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如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其熔点大于NaCl的熔点(离子晶体),故A错误; B、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干冰升华时,改变的是分子间距离,共价键不会发生断裂,故C错误; D、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比原子晶体低,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B.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除短周期外,其它周期均为18种元素 D. 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8纵行,A错误;‎ B.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正确;‎ C. 周期表中只有第四和第五周期的元素为18种元素,C错误;‎ D. 有些元素是人工合成的,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明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解答的关键,选项A是易错点,注意第Ⅷ族包括8、9、10三列。‎ ‎14.在给定条件下,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Al→Al2O3→Al(OH)3 →Na[Al(OH)4]‎ B. S→SO3→H2SO4 →Al2(SO4)3‎ C. Na→Na2O2→NaOH→Na2CO3‎ D. Si→SiO2→H2SiO3→Na2Si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Al2O3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Al2O3→Al(OH)3不能一步实现,可以用Al2O3先与酸反应生成Al3+,然后与碱反应生成Al(OH)3,故A错误;‎ 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硫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故B错误;‎ C.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Na→Na2O2→NaOH→Na2CO3符合一步转化关系,故C正确;‎ D.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SiO2→H2SiO3不能一步实现,可以用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故D错误;‎ 答案选C。‎ ‎15.假设R元素无同位素,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A,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 g Rm-离子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A-x+m) mol B. (A-x-m) mol C. W/A(A-x+m) mol D. W/A(A-x-m) 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Rm-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R的质子数是x-m。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Rm-所含的中子数为A-x+m,则w g Rm-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A-x+m)W/A mol,答案选C。‎ ‎16.将0.06 mol FeCl2加入100 mL K2Cr2O7溶液中,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转化为Fe3+,Cr2O被还原为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4 mol/L B. 0.2 mol/L C. 0.1 mol/L D. 0.08mol/L ‎【答案】C ‎【解析】‎ 设参加反应的K2Cr2O7的物质的量是x,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0.06mol×(3-2)=x×2×(6-3),解得x=0.01mol,则浓度是0.01mol÷0.1L=0.1mol/L,答案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某同学为了检验家中的一瓶补铁药(成分为FeSO4)是否变质,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Fe2+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结合已学的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将药片除去糖衣研细后,溶解过滤,取滤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请你填出该同学实验中出现了以下现象时应得出的结论:‎ ‎(1)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结论是_______。‎ ‎(2)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不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_。‎ ‎(3)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 ‎(4)不能将KMnO4和KSCN滴入到同一试管中进行验证,试进行解释_______。‎ ‎【答案】 (1). 没有被氧化 (2). 完全被氧化 (3). 部分被氧化 (4). 原因是KMnO4溶液呈紫红色,影响Fe3+的检验;SCN-具有还原性,影响Fe2+的检验 ‎【解析】‎ ‎【分析】‎ ‎(1)(2)(3)Fe2+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褪色;Fe3+使KSCN溶液变红是三价铁离子的特征反应,可用此判断三价铁离子是否存在。 (4)高锰酸钾呈紫红色,影响Fe3+的检验,KSCN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KSCN能被KMnO4氧化,影响Fe2+的检验。‎ ‎【详解】加KMnO4溶液只要褪色就说明含有Fe2+,而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Fe3+。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高锰酸钾褪色说明有Fe2+;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Fe3+‎ ‎;从而确定药品没有被氧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没有被氧化;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高锰酸钾不褪色说明没有Fe2+;KSCN溶液变红,说明有Fe3+;从而确定药品完全被氧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完全被氧化; (3)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高锰酸钾褪色说明有Fe2+;KSCN溶液变红,说明有Fe3+;从而确定药品部分被氧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部分被氧化; (4) KMnO4溶液呈紫色,Fe(SCN)3是红色,所以影响观察Fe(SCN)3的红色;KSCN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KMnO4氧化,影响Fe2+的检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原因是KMnO4溶液呈紫红色,影响Fe3+的检验;SCN-具有还原性,影响Fe2+的检验。‎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可选用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2)装置F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装置E的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 ‎(3)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另一种产物为空气的主 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4)从装置C的b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b (3). MnO2+4H++2Cl-Mn2++Cl2↑+2H2O (4). 饱和氯化钠溶液 (5). 8NH3+3Cl2=N2+6NH4Cl (6). 氢氧化钠 ‎【解析】‎ ‎【分析】‎ A装置制备氨气,利用B装置中的碱石灰干燥氨气,F装置制备氯气,E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装置干燥氯气,在C装置中氯气氧化氨气,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判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a.氯化钠与氨水不反应,不能制备氨气;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且增大氢氧根的浓度,可以和氨水混合制备氨气;c.碳酸钙与氨水不反应,不能制备氨气;答案选b;‎ ‎(2)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E中装有饱和食盐水,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作用为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3)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为氯化铵,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为氮气,因此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 ‎(4)氯气是有毒气体,需要尾气处理,则可将尾气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吸收。‎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熟悉氨气、氯气的制备原理以及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各装置的作用。‎ ‎19.A、B、C、D四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仅有一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1)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 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 ‎(2) 甲、乙、丙、丁均含有以上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10电子微粒;‎ ‎①甲为分子,且能刻蚀玻璃,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乙为气体,且遇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丙为阳离子,丁为阴离子,且丙和丁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两种物质也是10电子微粒,请写出该反应离子方式________。‎ ‎【答案】 (1). H (2). C (3). N (4). O (5). HF (6). NH3 (7). NH4+ + OH- NH3↑ + H2O ‎【解析】‎ 分析】‎ A原子核内仅有一个质子,推出A为H,D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即D为O,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即B为C,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即C为N,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A为H,B为C,C为N,D为O;‎ 故答案为:H ;C; N; O;‎ ‎(2)①甲分子能刻蚀玻璃,工业上常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因此甲为HF;‎ ‎②乙为气体,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乙气体溶于水显碱性,即乙为NH3;‎ ‎③根据10电子微粒,发生的离子反应是NH4++OH-NH3↑+H2O。‎ 故答案为:HF;NH3 ;NH4+ + OH- NH3↑ + H2O。‎ ‎20.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 ‎(1)元素A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元素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灼热的A的单质反应_________。‎ ‎(3)D、G的形成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 ‎(4)C2-、D+、G2-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F、C所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晶体。‎ ‎(6)C与D形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答案】 (1). 二 (2). ⅣA (3). C+2H2SO4 (浓)CO2↑+2SO2↑+2H2O (4). 离子键 (5). S2->O2->Na+ (6). 原子 (7). ‎ ‎【解析】‎ ‎【分析】‎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F的最高化合价均为+4价,则A为碳元素,F为硅元素;C、G的最低化合价均为-2价,则C为氧元素,G为硫元素;B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原子序数小于氧,为氮元素;D的化合价为+1价,原子序数大于氧,则D为钠元素,E的化合价为+3价,为铝元素,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A、B、C、D、E、F、G分别为C、N、O、Na、Al、Si、S,则 ‎(1)碳为6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4,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ⅣA 族,‎ 故答案为:二;ⅣA;‎ ‎(2)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SO4,浓硫酸与灼热的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 (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 (浓)CO2↑+2SO2↑+2H2O;‎ ‎(3)D为Na,为活泼金属,G为S,为活泼非金属,则钠与硫形式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 故答案为:离子键;‎ ‎(4)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半径O2->N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半径S2->O2-,所以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O2->Na+,‎ 故答案为:S2->O2->Na+;‎ ‎(5)F为Si、C为O,Si和O形成SiO2是原子晶体,‎ 故答案为:原子;‎ ‎(6)C为O,D为Na,O和Na形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为Na2O2,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1.2015年冬天,我国多地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这种天气的形成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汽车尾气中常含有CO、NOx等气体,为减轻污染,一般汽车都加装了“催化净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1)结合实验目的,装置(Ⅲ)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 ‎(2)停止加热,打开活塞K,放入适量氧气时,装置(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该套装置中有不完善之处,还应在装置(Ⅳ)后添加_______。‎ ‎(4)工业上常用纯碱液来吸收NOx,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Na2CO3===NaNO2+NaNO3+CO2、NO2+NO+Na2CO3===2NaNO2+CO2。现有标准状况下a L NO2和b L NO的混合气体恰好被200 mL Na2CO3‎ 溶液完全吸收,观察和分析上述反应,则a、b应满足的关系为___。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1(不必化简)。‎ ‎【答案】(1)检验CO是否转化为CO2(2)出现红棕色气体 ‎(3)尾气处理装置(4)a∶b≥1∶1‎ ‎【解析】‎ ‎(1)CO和NO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N2和CO2,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而出现浑浊,所以装置(Ⅲ)的主要作用是检验CO是否转化为CO2。‎ ‎(2)由于有部分NO没有转化为N2,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装置(Ⅱ)中的NO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3)由于尾气中仍残留未反应的CO、NO,所以该套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4)根据反应2NO2+Na2CO3===NaNO2+NaNO3+CO2、NO2+NO+Na2CO3===2NaNO2+CO2可知,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应大于或等于1:1,气体才会反应完全。与NO2和NO反应的Na2CO3的物质的量为mol,与NO2单独反应的Na2CO3的物质的量为mol,故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2CO3)=mol/L。‎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