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发布 |
- 37.5 KB |
- 2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最全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全套试卷(共75套+详细答案)+碳、铁、烃习题有答案+习题大全(含答案)
最新最全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全套试卷 (共 75 套+详细答案)+碳、铁、烃习题有答案+习题大全(含答案) 专题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 A.NH3、NO、CO2、雾 B.CO2、N2、Cl2、酸雨 C.SO2、NO2、CO、烟尘 D.HCl、SO2、N2、沙尘暴 2.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学的是) A.高温高压下将石墨制成金刚石 B.用催化剂将水变成燃料油 C.将空气中游离的氮变成氮的化合物 D.用碘化银人工降雨 3.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撤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失,这是由于石墨 (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4.国外有人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射频电火花喷射 N2,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 化合物薄膜。据称,这种化合物可能比金刚石更坚硬,其原因可能是 ( ) A.碳、氮原子构成网状结构的晶体 B.碳氮键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更短 C.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 D.碳、氮的单质化学性质均不活泼 5.氯胺(NH2Cl)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是一种有效的强力消毒剂,据此判断,氯胺在水溶液中因水解产生的物质是 ( ) A.HCl0 和 HCl B.NH4C1 和 HCl C.NH4Cl 和 HCl0 D.NH4Cl 和 HClO3 6.下列各组物质均由一种干燥气体和一种液体组成,其中可以进行喷泉实验,且液体几乎充满烧瓶的组合是 ( ) A.Cl2,饱和食盐水 B.SO2 氨水 C.NH3,稀盐酸 D.NO2 水 7.1999 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 N5 +的化合物 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5 +共有 34 个核外电子 B.N5 +中 N-N 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 N5AsF6中 As 化合价为+l 价 D.化合物 N5AsF6中 F 化合价为-1 价 8.为了同时施用分别含有氮、磷、钾 3 种元素的化肥,对于下列化肥:①草木灰 ②KCl ③Ca(H2PO4)2 ④(NH4)2SO4 ⑤氨水,适宜的组合是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9.常见的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 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反应 2NO+O2═2NO2中,二氧化氮为二次污染物。下列三种气体:①二氧化硫 ②二氧化氮③硫化氢,其中能生成二次污染物的是 (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全部都是 lO.在 20℃,1 大气压下,将三个分别盛氨气,氯化氢,二氧化氮的等容积烧瓶分别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当水进入 烧瓶中,并使气体充分溶解后,假定烧瓶中溶液无损失,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1:1:1 B.5:5:4 C.1:2:3 D.1:1:2 11.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存在 NO3 -、I 一 、Cl 一 、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 推断溶液中 ( ) A.一定有碘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 B.一定含有硝酸根离子 C.一定含有碘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 D.不含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12.市售“家用消毒液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原料。通电时,发生器内的电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同时使产生的气 体充分与电解液接触),所制得的混合液具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且不致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发生器配制消毒液所涉 及到的化学反应有 ( ) ①2NaCl+2H2O 电解 NaOH+H2↑+Cl2↑ ②Cl2+2NaOH═NaCl+NaClO+H20 ③H2+Cl2═2HCl ④Cl2+H20═HCl+HClO ⑤2HClO═2HCl+O2 A.①④⑤ B.①② C.③④⑤ D.②③④ 13.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纯碱,是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而得纯碱。 但不能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钾,原因可能是 ( ) A.KHCO3溶解度较大 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小 D.K2CO3溶解度较大 14.氮化铝(AlN)熔融时不导电,常用作砂轮及耐高温材料,由此推知,它属于( ) A.离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分子晶体 D.无法判断 15.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下列有关 C2O3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2O3和 CO2都是碳元素的氧化物 B.C2O3和 C02都是碳酸的酸酐 C.C2O3和 C0 都具有还原性 D.C2O3和 C0 燃烧产物都是 C02 16.以下说法中能证明无色透明液体是纯净水的是 ( ) A.测得该液体 pH=7 B.电解该液体得到氢气和氧气,且其体积比为 2:1 C.向其中投入金属钠,钠于液面上迅速游动,并发出丝丝声 D.在 l.0l×105Pa压强下测得沸点为 373.15K 17.将足量 C02通入 KOH 和 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 C0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 ) 18.在常温下四个容积相同的抽空的密闭容器内,分别注入下列各组气体(先注入一种,再注入另一种),全部气体注入 完毕后,容器中的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 ①2mol 氢气和 1mol氧气 ②2mol 硫化氢和 1mol 二氧化硫 ③2mol 一氧化氮和 1mol氧气 ④2mol 氨和 lmol 氯化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9.向 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 A.NaCl Na2S04 B.NaCl NaBr Na2S04 C.NaCl Na2S04 D.NaCl NaI Na2S04 20.下图中,锥形瓶内盛有气体 x,滴管内盛有液体 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 y 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 球 a 鼓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x是 NH3,y 是浓氨水 B.x 是 S02,y 是氢氧化钠浓溶液 C.x 是 C02,y 是稀硫酸 D.x 是 HCl,y 是 NaN03稀溶液 21. X(盐)和 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 Z;Z 跟 NaOH 反应又得到 X(盐);Z 氧化的最终产物为 W 气,W 气溶于水 又得到 Y(酸)。则 X(盐)和 Y(酸)是 ( ) A.Na2S 和稀硫酸 B.Na2SO3和盐酸 C.Na2S 和盐酸 D.Na2SO3和稀硫酸 22.将 SO2和 X 气体分别通入 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 X 气体不可能是 ( ) A.CO2 B.NH3 C. C12 D.H2S 23.治理太湖污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环保工程,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推广无磷洗衣粉,这是继无氟冰箱、无铅汽油推 广以来又一重要“绿色化工产品”,下列关于磷污染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磷是营养元素,促进鱼类大量繁殖 B.磷是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动植物 C.磷导致藻类疯长,鱼类因缺氧而无法生存 D.磷促进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二、填空题 1.油画中的白色颜料是铅白[Pb3(OH)2(C03)2],油画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由于空气中极少量的 H2S 作用,其白色部位可 能变黑,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小心擦拭变黑处,可恢复白色。其化学方程 式为 。 2.在一烧杯中盛有 100mL2mol·L-1的 H2SO4溶液,溶液中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漂浮在溶液中央(如下图所示)。向此 烧杯中缓缓注入 0.4 mol·L-1的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 (1)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① ; ②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 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 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作用 是使 CO、N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和 SO2的转化。 (1)写出 CO 与 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 。 5.环保检测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常用 1L 气体样品中含有害气体的毫克值(mg/L)来表示,如对某气体样品中所含 CO 的 浓度进行测定,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 2.00L 的气体样品通过盛有 I2O5固体的加热管,反应后生成 CO2和 I2; ②用 30.0mL5.00×10-3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所产生的碘,发生的反应为: I2+2S2032- =2I-+S4O6 2-; ③将②中溶液取出 1/5,加入 1.00mLl.00×10-2mol/L 碘水,正好将所取溶液中过量的硫代硫酸钠完全氧化。 (1)写出步骤①中 CO 通过盛 I2O5加热管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样品中 CO的浓度。 6.用 Cl2消毒会使饮用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化,生成有机氯化合物,于人体有害。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用氯气 对饮用水消毒。建议推广采用广谱性高效消毒剂 ClO2。 (1)使用 ClO2作饮用水消毒剂的优点是: (2)目前,欧洲一些国家用 NaClO3氧化浓盐酸制取 ClO2,同时有 Cl2生成,且 Cl2体积为 ClO2的一半,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3)我国最近研究成功 ClO2氧化亚氯酸钠(N2保护下)制 Cl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一反应的优点是: (4)在 H2SO4存在的条件下,用 Na2SO3还原 NaClO3也可制 Cl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如下图所示,已知: ①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②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 1:3 反应,分别生成 X 和 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 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 l:2 反应,分别生成 Z和 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 请填空: (1)甲是 , 乙是 。 (2)甲与丙反应生成 X 的化学方程式是: (3)乙与丁反应生成 W 的化学方程式是: 8.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种常见单质,X、Y、Z 是常见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 转化关系: (1)若甲是具有还原性的金属单质,X、Y、Z 中有一种是离子晶体,试推断: ①X、Y、Z 中含有丙元素的是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②此时,Z 是 气的主要成分; ③X 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甲是具有氧化性的黄绿色气体单质,丙通常是暗红色的液体,Y 和 Z具有相同的阳离子,X 与 Z 含有相同的阴离 子。试推断: ①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 ②写出 X 与足量的甲在溶液中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9.X、Y、Z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X→A(气),Y+Z→B(气)。请针对以下两种 不同情况回答: (1)若常温下 X、Y、Z 均为气体,且 A 和 B 化合生成固体 C 时有白烟产生,则: ①Y 的化学式是 ; ②生成固体 C 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常温下 Y 为固体,X、Z 为气体,A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 B,则: ①B 的化学式是 ; ②向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A,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将 Y 与(1)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B AB C BC C B D A AD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 B B D D D AB BD A A C 二、填空题 1. Pb3(OH)2(CO3)2+H2S═3PbS+4H2O+2CO2 PbS+4H2O2═PbSO4+4H2O 2.(1)①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②小球沉到烧杯底(2)向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硫酸钡的白 色沉淀,此时烧杯中的液体只是水,其密度比 2mol·L-1硫酸密度小,则原悬浮与烧杯中央的小球沉到水底(小球的密 度与 2mol·L-1硫酸的密度几乎相同) 3.CaO+SO2═CaSO3;2CaSO3+O2═CaSO4 4.(1)2CO+2NO═N2+2CO2 (2)使 SO2转化为 SO3 3,SO2+H20═H2SO4产生硫酸烟雾 5.(1)5CO+I2O5═I2+5CO2 (2)根据 5CO+I2O5═I2+5CO2和 I2+2S2O2 -3═2I-+S4O6 2- CO 的浓度:1.75mg/L 6.(1)ClO2有强氧化性,为高效消毒剂,不与有机物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2)2NaClO3+4CHl(浓)Cl2↑+ClO2+2NaCl+2H2O (3)Cl2+2NaClO2═2ClO2+2NaCl (4)Na2SO3+2NaClO3+H2SO4═2ClO2+2Na2SO4+H20 7.(1)N2,O2 点燃 (2)N2 + 3Mg == Mg3N2 点燃 (3)O2 + 2H2 == 2 H2O (或将其换位) 8.(1)①CO2、CO ②CO ③ CO2 + 2Mg == C + 2MgO (2)①Cl2、Fe、Br2 9.(1) ①H2 ② NH3 + HCl == NH4Cl (2) ① SO2 ② H2S + OH- == HS- + H2O ③ S+3Cl2 + 4H2O == H2SO4 + 6HCl 专题二基础化学实验 Ⅰ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 1.少量下列化学药品应保存在水里的是 ( ) A.金属钾 B.白磷 C.硫磺 D.苯 2.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易被氧化,不易分解,且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的是 ( ) A.氢氟酸 B.硝酸 C. 石炭酸 D.乙酸 3.下列仪器:①烧杯②坩埚③锥形瓶④蒸发皿⑤试管⑥烧瓶⑦表面皿,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 ) A②④⑤ B.①⑥⑦ C.⑦④⑥ D.①③④⑥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把 pH 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溶液的 pH B.称 NaOH 固定质量时。将 NaOH 固体放在垫有滤纸的托盘上进行称量 C.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D.浓硫酸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分液漏斗分离除去溴苯中混入的溴 B.用渗析法除去 Fe(OH)3,胶体中的 Cl-离子 C.除去溴乙烷中的乙醇,用水洗后,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D.用盐析法分离硬脂酸钠和甘油 6.下列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溜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7.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 ) ①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⑤用氢氯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⑥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除④外都对 B.除⑥外都对 C.④⑤不对 D.全都正确 8.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9.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 NaOH 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C.除去 CO2中的少量 S02:通过盛有饱和 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 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10.某溶液含有较多的 Na2SO4和少量的 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①加适量珥 H2SO4溶液 ②加金属 Na③结晶 ④加过量 Na0H 溶液 ⑤加强热脱结晶水 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 11.为实现中国 2000 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巳知在溶 液中 I03-可和 I-‘发生反应:I03-+5I-+6H+=3I2+3H20 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 食盐中存在 I0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糖.⑥ 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 ) A.①③ B.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⑤⑦ 12.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 A.盐酸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硫酸钠 B.盐酸 硝酸铵 氢氯化钠 硝酸钠 C.氢氧化钠 硝酸镁 碳酸钠 硫酸氢钠 D.氯化钡 硫酸钠 氯化钙 硝酸钙 13.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的下列溶液(浓度均为 O.1mol·L-1,)是 ( ) A.CaCl2和 Na2CO3, B.稀 H2SO4,和 Na2CO3 C.Ba(OH)2和 NaHCO3 D.NaA102和盐酸 14.实验室进行 NaCl 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上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15.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 nmL,仰视时读数为 x mL,俯视时读数为 y mL,若 X>n>y,则所用的仪 器可能为 ( ) 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以上均不对 16.用 pH 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 pH 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 ) A.将 pH 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 pH 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17.下列每组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①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②二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③甘油和水,乙醛和水,乙酸和乙醇 ④油酸和水,甲苯和水,乙烷和水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18.为了除去 C02中的 02、S02、H20(g)等杂质,可用①NaHC03饱和溶液②浓硫酸③加热的铜网,通过以上试剂顺序净 化效果最好的是 ( )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19.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不能用加热法直接除去的是 ( ) A.Fe 粉(硫粉) B.Na2C03粉末(NaHC03) C.NaCl(碘) D.KMnO4(Mn02) 20 利用下述方法除去氮气中所含的杂质(HCl,H2,H2S)以得到干燥纯净氮气,在下列各步中应采用的正确顺序是 ( ) ①通过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管 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③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A.①②③③ B.②①③① C.②③③① D.③②①③ 21.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使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22.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 A.乙醛、乙二酸、硝基苯 B.乙醇、乙醛、乙酸 C.苯、乙酸、四氯化碳 D.苯酚、乙醇、甘油 2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24.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 ) A.MnO2 CuO FeO B.(NH4)2SO4 K2SO4 NH4CI C.AgNO3 KNO3 Na2CO3 D.Na2CO3 NaHCO3 K2CO3 25.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Na2SO3溶液(BaCI2) B.FeCI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D.HCHO 溶液(石蕊试液) 26.仅用一种试剂鉴别如下物质:苯、CCl4、Nal 溶液、NaCl 溶液、Na2SO3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选用的是 ( ) A.溴水 B.FeCl3溶液 C.酸性 KMnO4 溶液 D.AgNO3溶液 二、填空题: 27.图中 A-D 是中学化学度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1)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 A~C 下的空格中(多选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③分离苯跟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苯跟溴的取代反应 ⑤石油分馏实验 ⑥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2)选用装置 D做苯的硝化实验,D 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 28.下面 a~f 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仪器: a.量筒 b.容量瓶 c.普通试管 d.圆底烧瓶 e.温度计 f.托天盘平 (1)其中要标示出仪器具体使用温度的是(不考虑温度计) (填写编号); (2)可用作反应器并能进行加热的是 (填写编号); (3)由于下列错误操作,使得到的数据比正确操作所得数据偏小的是 (填写选项); A.记录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俯视液面读数 B.称取 4.2gNaCI 固体时,将砝码放到左盘,NaCI 固体放到右盘 C.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溶解后的溶液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 (4)有下列实验: ①苯与溴的取代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③乙醛的银镜反应 ④酚醛树脂的制取 ⑤乙酸乙酯的制取 ⑥石油的分馏其中需要使用温度计的有 (填写编号) 29.物质的加热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之一,常用的加热方式有三种:Ⅰ.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Ⅱ。通过石棉网用酒灯加热;Ⅲ.通过水浴加热。下列实验中: ①电石与水反应制乙炔; ②氯化铵与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③苯和液溴反应制取溴苯; ④苯酚和甲醛反应制取酚醛树脂; ⑤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⑥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 ⑦乙酸和乙醇反应制取乙酸乙酯; ⑧硝酸、硫酸和苯反应制取硝基苯。 请将上述实验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需要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2)需要垫上石棉网再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3)需要通过水浴加热的是 。 30.在有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欲用试剂丙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甲离子,下表所加试剂丙能够对甲离子进行成功检验 的是 ( ) (说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加热、过滤、萃取等操作) 选项 试剂丙 甲离子 乙离子 A 稀盐酸、BaCl2溶液 SO4 2- SO3 2- B AgNO3 Cl- I- C DSCN 溶液 Fe2+ Fe3+ D 稀氨水 Al3+ Ag+ 31.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 K+、Mg2+、A13、Ba2+、NO3 -、SO4 2-、CI-、I- HCO- 3.取该溶液实验如下: 由此判 断: (1)溶液 中肯定存 在的离子 是 ,溶 液中肯定 不存在的 离子 是 。 (2)为进 一步确定 其他离 子.应该补 充的实 验及 对应 欲检离 子的名称 (如为溶液反应,说明使用试剂的名称。不必写详细操作步骤) 。 32.某学生用下图的装置通过实验除去 N2中的 02,CO2,H2S 等气体杂质,制得干燥纯净的 N2。请回答: (1)分别指出 A、B、C、D,4 个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及所要除去的杂质: A. , B. , C. , D. , (2)A、B 两装置里所用试剂有多种选择和组合,请再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能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的要写化学方程 式): 33.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 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 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 50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的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1)取少量该溶液,加几滴甲基橙 溶液变红色 (2)取少量该溶液加热浓缩,加 Cu 片和浓 H2SO4,加热 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中以变成红棕 色 (3)取少量该溶液,加 BaCI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取(3)中上层清液,加 AgNO3溶液 有稳定的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 HNO3 (5)取少量该溶液,加 NaOH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当 NaOH 过量时沉淀部分 溶解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 写) 。 A→G→ →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 是 、 。 (3)能选用 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 是 。 (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 是 、 。 A.热裂汽油 B.苯 C.酒精 D.正庚 烷 34.有 A、B、C、D、E、F、G7 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 KCl、MgCl2、Na2SO4、Na2CO3、AgNO3 Ca(NO3)2、Ba (OH)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 微溶化合物,“一”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试回答下面问题: (1)A 的化学式是 ,G 的化学式是 。判断理由 是 。 (2)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B C D E F。 Ⅱ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一、选择题 1.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 ( )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 H2 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 HC1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CO2 2.下图的装置可用于 ( ) A.加热小苏打制二氧化碳 B.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一氧化氮 C.用氯化铵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氨气 D.用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 3.在上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a,将滴管中的液体 b 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夹 f,烧杯中的液体 b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刚 a 和 b 分别是 ( ) 4.下图所示的装置最适宜于干燥、收集的气体是 ( ) A.NO2 B.HC1 C.CH4 D.NH3 A B C D E F G A — — — — — — ↓ B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E — ↓ — ↓ — ↓ — F — ↓ ↓ ↓ ↓ — ↓ G ↓ ↓ ↓ ↓ ↓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水 B CO2 4mol·L-1NaOH 溶液 C C12 饱和 NaC1 水溶液 D NH3 1mol·L-1盐酸 第三题图 5.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填正确选硬的标号)。 A.铜屑和浓硝酸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电石和水 D.碳酸钙与稀盐酸 6.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是 ( ) ①高锰酸钾分解:2KMn04 K2Mn04+Mn02+02↑ ②硝酸铵分解:2NH4N03 2N2↑十 02↑+4H20 Mn02 ③过氧化氢催化分解: 2H2O2 ==== O2↑+2H20 ④N02热分解:2N02 2NO+O2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①③④ 7.在实验室可利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制备装置中须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有关原因叙述错误 的是 ( ) A.防止氯气通过漏斗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便于控制加入浓盐酸的量 C.因长颈漏斗加热时容易破裂 D 尽量避免 HC1 挥发到空气中 8 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 3 mol·L-1硫酸的混合液 B.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 140℃ 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 D.反应完毕先灭火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9.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 ( )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 H2 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 HCl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S0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 C02 二、填空题 10.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在塑料隔板上放粗锌粒.漏斗和带支管的试管中装有稀硫酸,若打开弹簧夹。则酸液由漏 斗流下,试管中液面上升与锌粒接触,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支管导出;若关闭弹簧夹,则试管中液面下降, 漏斗中液面上升,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需要时再打开弹簧夹,又可以使氢气发生。这是一种仅 适用于室温下随制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关闭弹簧夹时试管中液面会下降? (2)这种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从下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可以用这种随制随停的制气装 置制取的气体,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①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②黄铁矿与盐酸反应制取 硫化氢 ③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4)食盐跟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不能用这种装置随制随停。试说明理由。 11.根据图实验,填空和回答同题: 气体名称 收集方法 检查方法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Ⅱ)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 是 ,装置(Ⅲ)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 。 (2)进行此实验时,烧瓶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 为 。 (3)装置(Ⅲ)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试简述其原因。 12.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 ag 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味。 ⑤停止加热(如图,导 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气体和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 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 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 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简内的气体 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 eL(25℃、1.0l×l05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 a、 b、c,不必化简):M(O2)= 。 13.1,2 一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 2.18g·cm-3,沸点 131.4℃,熔点 9.79℃.不 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 1,2 一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 烧瓶 a 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台液.试管 d 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 1,2 一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安全瓶 6 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 d 管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 b中的现象。 (3)容器 c.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 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14.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氮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3)用图 1 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 2 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答: 15.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C 左右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 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 (I)(Ⅱ)所示。试回答: (1)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 中的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嚣中的空气,应采取的方法是: 。 (3)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I)的主要缺点是: 。 (5)装置(Ⅱ)的主要缺点: 。 如果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 。 16.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 热;。、b、c、d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1)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是 。 (2)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并说明理由(可以不填满) 。 ①气体 ,理由是 。 ②气体——,理由是 。 ③气体 ,理由是 。 ④气体——,理由是 。 17.Ⅰ.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写出氨的两种重要用途 。 Ⅱ.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①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②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③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④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 Ⅲ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气体 a b c d C2H4 乙醇 浓 H2SO4 NaOH 溶液 浓 H2SO4 C12 浓盐酸 MnO2 NaOH 溶液 浓 H2SO4 NH3 饱和 NH4C1 溶液 消石灰 H2O 固体 NaOH NO 稀 HNO3 铜屑 H2O P2O5 [实验操作] ①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 a、b、c、d、e,在 A 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 一定量稀硫酸。打开弹簧夹 c、d、e,则 A 中有氢气发生,在 F 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②关闭弹簧夹 c。 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 C,打开弹簧夹 a,将氢气经导管 B 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 C,塞紧瓶塞如 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息灭。③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 E 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 C 内水 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 b 无底细口瓶 C 内气体经 D 进入反应管 E,片刻后 F 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 (2)C 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 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 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 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 b 的原因是 。C 瓶内气体的成分 是 。 (3)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 。反应管 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 参考答案: Ⅰ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D D C A C D D A B B C B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B C C B D AD B C C C D A D 二、填空题 27.(1)A① B.③⑤ C.⑦ (2)减少苯的挥发(或“起冷凝器作用”) 28.(1)a b (2)c d (3)B (4)②⑥ 29.(1)②⑦ (2)⑥ (3)④⑤⑧ 30.AD 31.(1)肯定存在 Mg2+、Al3+、NO3-、SO2-4,肯定不存在 Fe2+、Ba2+、HCO- 3(2)用焰色反应确定 K+存在;用原溶液、 Ba(NO3)2溶液、稀 HNO3和 AgNO3溶液作沉淀反应来确定 Cl 的存在。 32.(1)A.酸性 KMnO4溶液,除 H2S,C2H2 B.NaOH 溶液,除 CO2C.浓 H2SO4,除水气 D.铜网,除 O2(2)A 中可盛 Br2 水,C2H2+2Br2→CHBr2-CHBr2H2S+Br2═S↓+2HBr B 中盛饱和 Na2CO3溶液,Na2CO3+CO2+H2O═2NaHCO3 33.(1)C→B→D→A→G→H→E→F (2)E步骤:应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G 步骤: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 E 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3)CCl4与水不互溶,且碘在 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很多 (4)AC 34.(1)KCl,AgNO3。混合时只生成一种沉淀的是 KCl,生成的是 AgCl,所以 A 是 KCl,G 是 AgNO3。 (2)B:NaSO4 C:MgCl2 D:Na2CO3 E:Ca(NO3)2 F:Ba(OH)2 Ⅱ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C B BD D AD C C C C 二、填空题 10.(1)关闭弹簧夹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液面上的压力增加,所以液面下降。 (2)塞紧橡皮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漏 斗中与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3) 二氧化碳 向上排空气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石灰水 变浑浊 硫化氢 向上排空气法 有臭鸡蛋味 (4)因为:此反应需要加热 食盐是粉末状 11.(1)2NaBr+2H2S04+Mn02 2NaHSO4+MnSO4+2H20+Br2↑ 或 2NaBr+2H2S04+Mn02 Na2HSO4+MnSO4+2H20+Br2↑ 若分步写应为:NaBr+H2S04(浓) NaHSO4+HBr↑ 或 2NaBr+H2S04(浓) NaSO4+2HBr↑ 4HBr+MnO2(浓) MnBr2+2H2O+Br2↑ 冷凝.吸收未冷凝的气体 (2)溴蒸气会腐蚀橡皮塞和橡皮管 (3)当气体被吸收时,液体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的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液面,漏斗 中的液体又流回烧杯中,从而防止了倒吸。 12.(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 不漏气。 (2)②①③ (3)慢慢将量筒下移 (4)[22.4L.mol-1 ×298K× (a-b)g]/ 273K × c L 13.(1)CH3CH2OH CH2↑+H2O CH2=CH2+Br2→CH2BrCH2Br (2)b 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3)除去乙烯中带出的酸性气体,(或除去 CO2,SO2) (4)原因: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度过快,②实验过程中,乙烯和浓 H2SO4,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 170℃(或答控 温不当) 14.(1)2NH4Cl+Ca(OH)2 2NH3↑+CaCl2+2H2O (2)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15.(1)4HCl+MnO2 MnCl2↑+2H20+Cl2↑或 16HCl+2KMn04═2KCl+2MnCl2+8H20+5Cl2↑ (2)B 中的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再开始加热 D (3)2Fe+3Cl2 2FeCl3 (4)导管易被产品堵塞;尾气排人空气,易造成环境污染 (5)产品易受潮解。在瓶 E 和 F 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16.(1)NO (2)①C2H4 装置中没有温度汁,无法控制反应温度 ②C12 反应生成的 Cl2被 c 中的 NaOH 溶液吸收了 ③NH3反应生成的 NH3被 c中的 H2O吸收了 17.Ⅰ.制化肥、制硝酸 Ⅱ.②④ Ⅲ.(1)排除空气,保证安全 2 4H SO 170℃浓 (2)锌粒与酸脱离 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氨气的转化氯 N2 H2 (3)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 N2+3H2 2NH3 专题三基础计算 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一、选择题 1.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 CO,另一份是 CO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 CO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 是 ( ) A.1:2 B.1:4 C.11:14 D.1l:28 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 O2和 N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 N2和 C2H4 C.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 CO 和 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 O2和 H2 3.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 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2 2-)和超氧离子(O2 -)两种。在此晶 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2:l B.1:l C.1:2 D.1:3 4.由 CO2、H2和 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 CO2、H2和 CO 的体积比为 ( ) A.29:8:13 B.22:l:14 C.13:8:29 D.26:16:57 5.由 X、Y 两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 XY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 A、B 两种气体物质,己知标准状况下 20mLXY4分 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 30mL A 气体(化学式为 Y2)和 10mL B 气体,则 B 的化学式为 ( ) A.X2 B.Y2X2 C.XY2 D.X2Y4 6.将 N02、NH3、O2混合气 22.4L 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 26.7g,气体体积缩小为 4.48L.(气体体积均在标 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 ) A.28.1 B.30.2 C.33.1 D.34.0 7.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 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 A.H2SO4· 1 9 B.H2SO4 ·H2O C.H2SO4·SO3 D.SO3· 10 9 H2O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 0.1mol,完全燃烧得 O.16molCO2 T3.6g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混合气体中 (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 9.用惰性电极电解 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 ag时,在阳极上同时生 b 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 M 的原子 量为 ( ) lO.b g 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 a g 氢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 1L氧气的质量小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 H+ 数一定相等 22.4axA. b 11.2axB. b 5.6axC. b 2.8axD. b 2bA. a 2bB. 2a 3bC. a aD. 3b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 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 6.02×l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 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 11.2L 13.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0.1mol·L-1稀硫酸 100mL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 0·1NA B.1mol CH3 +(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 10NA C.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NA D. 12.4g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 O.4NA 1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9g重水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5NA B.1molMgCl5中含有离子数为 NA C.7.1g氯气与足量 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D.1mol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31NA 15.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molFeS2发生反应,有 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 SO4 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 16.在 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2H2S+02═2H2O+2S B 2H2S+3O2═2H2O+2SO2 C.C2H4+3O2═2H2O+2CO2 D.C4H8+6O2═4H2O+4CO2 (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系式 d 前=d 后和 P 前>P 后的 是 ;符合关系式 d 前=d 后和 P 前=P 后的是 (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系 d 前>d 后和 V 前>V 后 的是 ;符合 d 前>d 后和 V 前>V 后的是 (请填写反应的代号)。 17.标准状况下 1.68L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 15.0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增重 9.3g。 (1)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是烃,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式(只要求写出一组)。 18.将一定量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A 的蒸气与 3.2 g O2,混合点燃,再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①盛有 浓硫酸的洗气瓶 ②灼热的氧化铜 ③饱和石灰水(设每个装置中的反应物均过量)。经测定①中增重 3.60 g ② 中减重 1.60 g ③中增重 8.80g。A 蒸气的密度为 3.393 g·L-1(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又测知 A 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又能与金属钠反应,且均有气体生成,但分别得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不同。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并写 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Ⅱ有关溶液的计算 一、选择题 1.300mL 某溶液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60g 溶质。现欲配制 lmol·L-1NaOH 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 A.1:4 B.1:5 C.2:l D.2:3 2.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体积比较依次为 3:2:l,它们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 K2CO3、KHC03、Al 恰好完全反应。 这三种硫酸的浓度之比是 ( ) A.1:l:l B.6:2:3 C.4:3:18 D.2:l:3 3.乙知 25%氨水的密度为 O.91g·cm-3,5%氨水的密度为 O.98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 质量分数是 ( ) A.等于 15% B.大于 15% C.小于 15% D.无法估算 4.用 0.1mol•L-1NaOH 溶液滴定 O.1 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 1 滴 NaOH 溶液 (l 滴溶液的体积约为 0.05mL),继续加水至 50ml,所得溶液的 pH 是 ( ) A.4 B.7.2 C.10 D.3 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l0mL0.60mol•L-1 NaOH 水溶液,②20mL0.50 mol•L-1H2SO4。③30mLO .4 mol•L-1 HCl④40mL0.30 mol•L-1HAc 水溶液,⑤50ML0.20 mol•L-1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④>③>②>① 6.pH=9 的 Ba(OH)2溶液与 pH=12 的 KOH 溶液。按 4:1 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mol•L-1)是 ( ) A.1/5(4×l09+1×10-12) B.1/5(4×10-15+1×10-2)J C.5×10-9 D.5×lO-12 7.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如果[SO4 2-]=O.2 mol•L-1,当加等体积的 O.2 mol•L-1的 KOH 溶液时,生成 沉淀恰好溶解,则原混合物中 K+的浓度是 ( ) A.0.2 mol•L-1 B.O.25 mol•L-1 C.O.45 mol•L-1 D.O.225 mol•L-1 8.在 100g 浓度为 18mol/L、密度为ρ (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 9mol/L 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 ) A.大于 100mL B.等于 100mL C.大于 100mL D.等于 100/p mL 9.将标准状况下的 aLHCl(气)溶于 l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 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10.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ag 中含溶质 m 克。若该液蒸发 b克水并恢复到 t℃时,析出溶质 m1克。若原溶 液蒸发 C 克水并恢复到 t℃时,则析出溶质 m2克。用 S 表示该物质在 t℃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 ) 11.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 Na2CO3溶液中加入 1.06g 无水 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 A.等于 1.06g B.大于 1.06g 而小于 2.86g C.等于 2.86g D.大于 2.86g 12.将 40mL 1.5mol·L-1的 CuSO4溶液 30mL 与 3mol·L-1的 NaOH 溶液混合,生成浅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Cu2+]或[OH 一] 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 ) A.Cu(OH)2 B.CuS04·Cu(OH)2 C.CuSO4·2Cu(0H)2 D.CuS04·3Cu(OH)2 13.某温度下,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26.5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 3.5g 氯化钠和 6.5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 质量分数是 ( ) A.30% C.26.5% 14.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 R 在水中溶解度为 23g,向 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Bg 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 R 的结 晶水合物 Wg,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 R 的质量为 ( ) aA. 22.4 mmol·L-1 abB. 22400 mol·L-1 abC. 22400+36.5a mol·L-1 1000abD. 22400+36.5a mol·L-1 ma 100mA.S c 100mB.S 2 c-b )m-100(mC.S 21 ba )m-100(mD.S 1 %100 5.6100 5.36.26.B 26.5+3.5D. 100% 100+6.5+3.5 A.(W-B) 23 123 g B.(W-B) 33 77 g C.(W-B) 23 100 g D.(W- 77 23 B)g 15.20℃时,饱和 KCl 溶液的密度为 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 4.0mol·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25℃时,饱和 KCl溶液的浓度大于 4.0mol·L-1 B.此溶液中 KCl 的质量分数为 C.20℃时,密度小于 1.174g·cm-3的 KCL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 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 1.174g·cm-3 二、计算题 16.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 12.0mol·L-1、密度为 O.915g·L-1的氨水。试计算 1 体积水吸收多 少体积的氨气可制上述氨水。(本题中氨的式量以 17.O 计,水的密为 1.00g·cm-3计) 17.维生素 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学式是 C6H806,人体缺少这种维生素容易得坏血症。维生素 C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新鲜橙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一般在 5 00mg/L 左右。现有一密封软包装橙汁,用移液管 从管中吸出 20.00 mL。滴入锥形瓶中,然后再滴加浓度为 7.50×10 -3 mol/L 的标准碘溶液 15 mL和一定量淀粉,轻 轻摇动锥形瓶,最终溶液呈蓝紫色。试由以上实验数据推算软包装内的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 Ⅲ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选择题 1.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 Fe3+和 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 Fe3+和未反应的 Fe3+的 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2:3 B.3:2 C.1:2 D.1:l 2.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充入两种气体各 O.1mol,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的 1/4 则原混合气体可能是 ( ) A.H2和 O2 B.HCl 和 NH3 C.H2和 Cl2 D.CO 和 O2 3.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 100mL 3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 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l: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 A.5.4g B.3.6g C.2.7g D.1.8g 4.等物质的量的 Na2CO3·mH2O 和 BaCl2·nH20 的混合物 3.68g,加足量水搅拌,充分反应后可得到 1.97g 沉淀,则 m 和 n值分别是 ( ) A.1 和 2 B.1 和 3 C.7 和 3 D.10 和 2 5.将 20mL 氯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12+8NH3=6NH4Cl+N2已知参加反应的氯 气比氨气少 5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氯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3:2 B.2:3 C.3:8 D.3:17 6.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 CH4。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 C02和 H20 时,放出 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 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2CH4(g)+4O2(g)═2CO2(g)+4H20(1) △H=+890kJ·mol-1 B.CH4 (g)+202(g)═C02(g)+2H20(1) △H=+890kJ·mol-1 C.CH4(g)+202(g)═CO2(g)+2H20(1) △H=一 890kJ·mol-1 D. CH4(g)+02(g)═ C02(g)+H2O(1) △H= - 890kJ·mol-1 7.向 Fe2O3和 Fe 粉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中不含 Fe3+,且 Fe2+与 74.5 4.0 100% 1.174 1000 1 2 1 2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那么在反应前 Fe2O3、Fe 和 H2S04之间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l:l B.1:2:3 C.1:2:4 D.2:3:5 8.工业废气中氮的氧化物是重要的污染源,有一种治理污染的方法是通入适量氨气将其还原为无毒物质 N2和 H20,现 有含氮氧化物 NO 和 NO2的混合气体 3L,用同条件下的 NH33.50L 恰好反应完全,则混合气体中 NO 和 NO2的体积 分数比为 ( ) A.1:4 B.1:3 C.1:2 D.1:l 9.mg 铁粉和含 ngHNO3,的硝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若 m:n=1:3,则起氧化剂作用的 HN03的质量为( ) A.mg B. mg C. g D. g 10.向一定量的 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mLl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2.24mL(标 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 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那么用足量的 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 得到铁的质量为 ( ) A.2.8g B.5.6g C.11.2g D.无法计算 11.已知相对原子质量:Li6.9,Na23,K39,Rb85。今有某碱金属 M 及氧化物 M2O 组成的混合物 10.8g 加足量水反应后 溶液经蒸发和干燥得固体 16g。据此可确定金属是 A.Li B.Na C.K D.Rb 12.取一根镁条置于坩埚内点燃,得到氧化镁和氮化镁混和物的总质量为 0.470g,冷却后加入足量水,将反应产物加热 蒸干并灼烧,得到氧化镁质量为 0.486g。 (1)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13.将 10.000g 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 加热),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 9.813g。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经干 燥后质量为 O.721g。求原混合物中各化合物质量。 14.三聚氰酸 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 NO2)。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它发生如下分解: C3N3(OH)3=3HNCO HNCO(异氰酸,其结构是 H-N=C=0)能和 N02反应生成 N2、C02和 H20。 (1)写出 HNCO 和 N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指明化合物中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标出电子转移的方 向和数目。 (2)如按上述反应式进行反应,试计算吸收 1.Okg N02气体所消耗的三聚氰酸的质量。 15.在一定条件下,使 H2和 O2的混合气体 26g 充分发生反应。所得产物在适当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 Na2O2反应,使固 定体增重 2g。求原混合气体中 O2和 H2的质量。 16.下图是 100mg CaC2O4·H2O 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试利用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 回答下列各问题: (1)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固体 产物的化学式 A 是 ,B 是 (2)由 CaC2O4·H20 得到 A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由 A 得到 B 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由图计算产物 C 的分子量,并推断 C 的合理的化学式。 17.向 300mL KOH 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 C0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 下列问题: (1)由于 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 CO2气体为 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 11.9g 的白色固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 3 4 4 n 2 n 的,其质量各为多少?所用的 K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18.在空气中充分灼烧铜和硝酸铜的混合物,冷却后所得固体物质的质量和原混合物质的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质中硝 酸铜的质量分数。 19.12g 含有 2 种化合物(由常见主族的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白色固体与过量的盐酸,放出 2.94L 某种气体(标准状况), 气体密度为同温同压下空气密度的 1.52 倍;剩余的不溶性残渣含氧 53.3%,既不溶于水常温下又不易与稀碱溶液 反应。通过计算分析这两种化合物可能是什么物质?(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止一种。请至少分析出两组 合理的正确答案) 20.18.4g 的 NaOH 和 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 250℃,经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 质量为 16.6g(13.5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 NaOH 的质量分数? Ⅳ综合计算 一、选择题 1.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 X(X=A、B、C)的物质的量 n(X),纵坐标表示消耗 O2的物质的量 n(O2), A、B 是两种可燃性气体,C 是 A 和 B 的混合气体,则 C 中 n(A):n(B)为 ( ) A.2:l B.1:2 C.1:1 D.任意比 2.A、B、C、D 都是含碳、氢、氧的单官能团化合物,A 水解得 B 和 C,B 氧化可以得到 C 或 D,D 氧化也得到 C。若 M(X)表示 X 的摩尔质量,则下式中正确的是 ( ) A.M(A)=M(B)+M(C) B.2M(D)=M(B)+M(C) C.M(B)Fe3+>I2;还原性:S2O2-3 >I- 3I2+6OH-===5I-+IO- 3+3H2O KI+I2 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 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 3 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 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 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 CCl4萃取,下层溶液 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 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 KSCN 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用电 子式表示) ② 第 二 份 试 液 中 加 入 足 量 KI 固 体 后 ,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中 KI与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 I2溶于 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 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 ________( 填 “ 是 ” 或 “ 否 ”) , 并 说 明 理 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 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__。 A.Na2S2O3 B.AlCl3 C.Na2CO3 D.NaNO2 (4)对含 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 Fe3+),可选用 KI 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 Fe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十二) [第 12讲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涉及绿色化学)] 基础热身 1.判断正误 (1)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 (2)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 ) (3)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 (4)硫与汞反应体现了硫的氧化性( ) (5)试管中残留的硫可以利用酒精洗涤( ) (6)水比 H2S的沸点高,说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 ) (7)氯气可以将铁氧化到+3价,而硫只能将铁氧化到+2价,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的氧化性( ) (8)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证明 SO2有漂白性( ) (9)将 SO2通入 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10)实验室中可用 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 SO2( ) (11)浓 H2SO4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 SO2( ) (12)浓硫酸有脱水性,所以可以作干燥剂( ) (13)浓硫酸与稀硫酸都可以利用铁制容器贮存( ) (14)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 (15)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 NaOH溶液清洗( ) 能力提升 2.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共设计出如图 K12-1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用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 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 ) 图 K12-1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将按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Cl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 Ba(NO3)2的混合溶液, 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 ①红色溶液很快褪色 ②红色溶液不褪色 ③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溶液仍然透明 A.仅①和④ B.仅①和③ C.仅②和③ D.仅②和④ 4.下列有关浓 H2SO4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在反应 HCOOH――→ 浓硫酸 △ CO↑+H2O中,浓 H2SO4只表现脱水性 C.在反应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中,浓 H2SO4只表现氧化性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 CuSO4·5H2O转化为 CuSO4 5.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6.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白色 K2SO3粉末,为确定其是否被氧化及其成分,元素分析表明粉末中 K和 S元素的质 量比为 39∶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分析结果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 B.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是 K2SO4 C.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证明原粉末是 K2SO3 D.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和过量盐酸,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证明原粉末中是 K2SO3和 K2SO4 7.如图 K12-2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 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的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图 K12-2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蘸有 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 SO2的漂白性 C.品红试纸褪色,证明了 SO2的漂白性 D.蘸有酚酞和 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 SO2的漂白性 8.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 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该溶液中一 定含有 SO2-4 B.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2-3 C.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2-3 D.取少量久置的 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然后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产生,说明 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 9.[2011·长沙模拟] 把 SO2通入 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 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 A.SO2 B.Fe2+ C.Fe3+ D.NO- 3 10.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 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 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 X是强碱时,过量的 B跟 Cl2反应除生成 C外,另一产物是 盐酸盐。 A ――→ X B ――→ Cl2 C ――→ O2 D ――→ O2 E ――→ H2O F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 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 H2SO4 B.当 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 HNO3 C.B和 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 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11.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据报道,2011年的元宵节当晚,北京因过度燃放出现了少有的严重污染的 天气。下列有关烟花爆竹说法正确合理的是( )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可能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某些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B.燃放烟花爆竹时的主要污染物是 CO、CO2、SO2、烟尘等物质 C.燃放烟花爆竹时只发生了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D.为了保证燃放烟花爆竹时的空气质量,应该同时进行人工降雨除掉污染物 12.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 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 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 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 正确的是( )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是 CuSO4 B.加 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 BaSO3 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是 CuO 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不含元素 Cu 13.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 Na+、Ba2+、AlO- 2、S2-、SO2-3 、SO2-4 。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 K12-3所示,请回答: 图 K12-3 (1)沉淀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丙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信息,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14.[2010·宁夏卷]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SO2的性质,按如图 K12-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图 K12-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 B、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 SO2 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 置 D 的 目 的 是 探 究 SO2 与 品 红 作 用 的 可 逆 性 , 请 写 出 实 验 操 作 及 现 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课时作业(十三) [第 13讲 氮及其化合物] 基础热身 1.判断正误 (1)焊接金属、灯泡填充、贮存粮食、罐头、水果等,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以防止氧化或腐烂( ) (2)NH3经催化氧化生成 NO属于氮的固定( ) (3)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造成光化学烟雾( ) (4)浓硝酸应盛放在带有橡皮塞的棕色细口瓶里( ) (5)铁不能溶于冷的浓硝酸中,说明铁不能与冷的浓硝酸反应( ) (6)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弱( ) (7)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按照体积比 1∶3混合而成( ) (8)硝酸与金属的氧化物反应时只表现酸性( ) (9)如果不慎接触过多的氨气,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 (10)氨气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11)氨水直接作为氮肥比铵盐作为氮肥效果好( ) (12)可以加热分解氯化铵制备氨气( ) (13)铵盐可作氮肥,贮藏时要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处,施肥时应埋在土下并及时灌水以保证肥效( ) (14)所有铵盐与 NaOH溶液的反应都可表示为:NH+ 4+OH-===NH3↑+H2O( ) (15)将镁条放入氯化铵溶液中有气体放出( ) 能力提升 2.[2011·蚌埠模拟]下列反应表示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A.N2与 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NH3 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 NO C.NO和 O2反应生成 NO2 D.由 NH3制碳酸氢铵和尿素 3.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S↓+2NO2↑+2H2O B.CuO+2HNO3===Cu(NO3)2+H2O C.4HNO3===== △ 4NO2↑+O2↑+2H2O D.3Cu+8HNO3===3Cu(NO3)2+2NO↑+4H2O 4.同温同压下,在 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 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 NO2,②NO2和 O2, ③NH3和 N2。现将 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 V1、V2、V3,则下列关系正 确的是(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5.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氨水显碱性可以解释氨水中加入酚酞呈红色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6.只用一种试剂(可加热)就能将 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OH)2溶液 D.BaCl2溶液 7.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 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Fe3++3OH-===Fe(OH)3↓ B.氨气通入稀硫酸反应:NH3+H+===NH+ 4 C.在 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硝酸铵溶液:NH+ 4+OH-===NH3↑+H2O D.向 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溶液:NH+ 4+OH-===NH3↑+H2O 8.如图 K13-1所示,利用培养皿进行实验。实验时向 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图 K13-1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 HCl反应产生了 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白烟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 NH3与水反应生成了 NH3·H2O,电离 出 OH-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可能是 AlCl3与 NH3反应生成 Al(OH)3 9.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 CH4、NH3、H2、CO、CO2和 HCl 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 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 导出后,在 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 CuSO4粉末变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 A.CH4和 NH3 B.HCl、H2和 CO C.HCl和 CO D.HCl、CO和 CO2 图 K13-2 10.[2011·南通调研]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 K13-2), 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 降;②滴管内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 NO2 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 NO2与水反应 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u(NO3)2 11.将 9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 1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 1.12 L NO,剩余 4.8 g金属;继续 加入 1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 1.12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 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 0.075 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1 C.第一次剩余 4.8 g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 100 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 1.12 L NO 12.已知 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NO3)2===== △ 2CuO+4NO2↑+O2↑。某人将少量的 Cu(NO3)2 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NO2能支持燃烧 ②NO2不能支持燃烧 ③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的缘故 ④木条复燃是因为 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氮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如图 K13-3所示是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图 K13-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用图 A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写出该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出的氨气应 使用________________法来收集,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__做干燥剂。 (2)学生乙用图 B所示装置也制出了氨气,他选用的制取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学 生 丙 用 图 C 所 示 装 置 进 行 喷 泉 实 验 , 上 部 烧 瓶 已 充 满 干 燥 氨 气 , 引 发 水 上 喷 的 操 作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丁将装置 C 误装为装置 D,但经同学讨论后,认为也可引发喷泉。请说明用该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生戊用装置 E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 E装置的锥形瓶内,看到了具有催 化作用的铂丝保持红热,同时瓶内生成了红棕色的气体。写出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14.类比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 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 Fe(NO3)2。某同 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反应,当 Cl2过量时生成 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 FeCl2。为了验证该 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定量铁粉与 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 A,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 1:该固体物质是 FeCl2; 假设 2:该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 假设 3:该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 A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取两份 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在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固体物质中有 FeCl3 在酸性 KMnO4溶液中加入少 量 A 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固体物质中不含 ____________ (3)已知 Fe(NO3)2溶液为浅绿色,往 Fe(N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颜色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该 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 100 mL 0.2 mol/L的 FeCl3溶液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Fe、Cu混合物,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剩余, 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不考虑水解因素)。 A.烧杯中有 Fe无 Cu,c(Fe2+)=0.2 mol/L B.烧杯中有 Cu无 Fe,c(Fe2+)=0.3 mol/L C.烧杯中有 Cu无 Fe,c(Cl-)=0.6 mol/L D.烧杯中 Fe、Cu均有,c(Fe2+)=0.3 mol/L (5)在 FeSO4的溶液中加入与 FeSO4等物质的量的 Na2O2固体,恰好使 FeSO4转化为 Fe(OH)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十四) [第 14讲 元素周期表] 基础热身 1.判断正误。 (1)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从 1个逐渐增加到 8个( ) (2)每一周期的元素都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 (3)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 8,则它们一定是同主族元素( ) (4)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 2,则它们一定不是同主族元素( ) (5)ⅢB族所含元素最多,ⅣA族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 (6)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 (7)金属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 (8)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酸性越强( ) (9)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 (10)质量数是指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中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加和起来所得的数值( ) (11)168O2和 188O2互为同位素( ) (12)147N和 146C互为同位素( ) (13)元素种类大于原子种类( ) (14)非金属原子的核外电子一般大于或等于 4个( ) (15)大多数元素都有多种核素( ) 能力提升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3.[2011·上海师大附中] 据国外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 Ce、La、Nd等的磷酸盐)中,查明 有尚未命名的 116、124、126号元素。判断其中 116号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 A.第六周期ⅣA族 B.第七周期ⅥA族 C.第七周期Ⅷ族 D.第八周期ⅥA族 4.A、B、C、D四种非金属元素,A、B在反应中各结合 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放出能量 BHA,原子序数 C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 CeO2制 Ce,铈在阳极获得 B.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e+4HI===CeI4+2H2↑ C.用 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e4++2Fe2+===Ce3++2Fe3+ D.四种稳定的核素 13658Ce、13858Ce、14058Ce、14258Ce,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7.[2011·舞阳一中] 短周期元素 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32,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为 10。A与 C同主族,B与 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3周期第ⅥA族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C B.原子序数:b>a>c>d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 D.四种元素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 10.[2011·河南调研] 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A.X、Y、Z可以都是金属 B.原子半径:Z>Y>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Y>X D.若 X、Y、Z可形成 YZXZ分子,则其中各原子都满足 8电子结构 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4 ⑨ ⑩ (1)⑤和⑧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填名称),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 设 计 一 个 实 验 方 案 , 比 较 ⑦ 、 ⑩ 单 质 氧 化 性 的 强 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1·建阳三模] 阅读下表中的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关信息。 元素代号 相关信息 T T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 离子 X 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Y 在第三周期元素中,Y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Z T、X、Z组成的 36电子的化合物 A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 (1)元素 T与 X按原子个数比 1∶1形成的化合物 B所含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化学键类型)。已知在标准状况下, 39 g B 与 足 量 CO2 反 应 放 出 Q kJ 的 热 量 ,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 Y与 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逐滴加入到 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直至过量(边滴加边振荡), 写 出 此 过 程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1 mol化合物 A与 Na2SO3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转移 2 mol电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X、Y两种单质以及有孔惰性电极在化合物 TZ的水溶液中可形成原电池,为新型海水航标灯提 供 能 源 , 写 出 该 原 电 池 正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 惰 性 电 极 电 解 化 合 物 YZ3 的 水 溶 液 , 写 出 该 电 解 池 的 总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13.[2011·和田实验中学] (1)请在图 K14-1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用实线画出主族元素的边界。 图 K14-1 (2)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甲元素与另两种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 A。写出 A的电子式________。 (3)在所有的气态氢化物中,元素乙的氢化物最稳定,写出元素乙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元素丙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溶液常用于检验 CO2,则元素丙的简单离子与元素甲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 是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元素丁的原子序数比丙小 8,写出元素丁的单质在 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戊是第三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写出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作业(十五) [第 15讲 元素周期律] 基础热身 1.判断正误。 (1)核外电子首先占据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 (2)每个电子层排布 2n2个电子( ) (3) 第 2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 ) (4)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 L层上电子数的 4倍( ) (5)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 ) (6)硫与硒(Se)同主族,硒(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 ) (7)单核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 8个或 2个( )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9)砹(At)是ⅦA族元素,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 HCl ( ) (10)某元素 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H2X,则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XO3( ) (11)第 n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 R2On,氢化物分子式为 RHn(n≥4)( ) (12)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电子( ) (13)离子的电荷越高,它的氧化性就一定越强( ) (1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大( ) (15)单质铍可以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 能力提升 2.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 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 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 X性质描述中错误..的是( ) A.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 B.XO2可被碳或氢还原为 X C.XCl4的沸点比 SiCl4的高 D.XH4的稳定性比 SiH4的高 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 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 序数是W和 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 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Y>Z B.氢化物的沸点:X>W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4.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A2-、C-,其离子半径 A2->C-。B2+与 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原子序数 A>B>C B.它们的原子半径 C>B>A C.离子半径 A2->C->B2+ D.原子核外最外层上的电子数 C>A>B 5.X、Y两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分之一。下列有关判 断中,正确的是( ) A.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只能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 B.若 X的常见简单阴离子 Xn-能跟 Y的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说明 Y的非金属性比 X的弱 C.若 Y的非金属性比 X的强,则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一个 Y原子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比一个 X原子得到的电 子数少 D.若 X能形成 XO2-3 、XO 2-4 和 X2O2-3 ,Y能形成 YO - 3和 XO- 4,则 X、Y一定在同一周期 6.下列叙述一定能证明金属 A的金属性比金属 B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B.1 mol A从稀硫酸中置换出的氢气比 1 mol B置换出的氢气多 C.常温下,A能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 而 B不能 D.A、B构成的原电池中,A作原电池的负极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a b 3 d e f g h i A.a、b、e、f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f>b>a B.h、i两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h>i C.a、g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a
Br2>(SCN)2>I2,氧化性强的单质可 以置换氧化性弱的单质,A、B对,D错;SCN- 常用于检验 Fe3+,Fe3+与 SCN- 生成红色化合物,C对。 7.C [解析] Cl2具有强氧化性,但在更强氧化剂条件下还能继续被氧化成高价氯,作还原剂,A项错误;同位素 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同,B项错误;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可用该排液法收集气体,C项 正确;D项未指明条件,1.12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D项错误。 8.D [解析] A项中 Cl2、SO2混合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漂白效果差;B项中越弱越水解,则酸性较强的 CH3COOH 能制取酸性较弱的 HCN;C项中可能含有 Ag+ 。 9.D 若用 A项中试剂,则三种溶液均显蓝色,不能鉴别;B项中试剂只能鉴别出 NaI,NaCl、NaBr无法鉴别; C项中试剂也只能鉴别出 NaI,NaCl、NaBr无法鉴别;D项,Cl2和 Br-、I-发生置换反应,使 CCl4层分别为红棕色、 紫红色,而 Cl2和 NaCl不反应,无现象。 10.A [解析] B项,IBr在水中不是电离而是与 H2O反应;C项,此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HIO的结构 式应为 H—O—I。 11.C [解析] 由题意知,在淀粉 KI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ClO-+2I- +2H+===I2+Cl-+H2O,从而使淀粉 KI溶液变蓝,再滴加足量的 Na2SO3溶液,发生反应 SO2-3 +I2+H2O===SO2-4 +2H + +2I-,蓝色逐渐消失,由此可以得出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 >I2>SO2-4 。 12.(1)2ClO- 3+SO2-3 +2H+===2ClO2↑+SO2-4 +H2O (2)D (3)Cl2 Cl2+H2O2===2HCl+O2 Al2O3+6H+===2Al3++3H2O [解析] (1)据题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由电荷守恒配平。(2)A中MnO2作催化剂,H2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 原反应,B中 H2O2被氧化(氧化反应),C中 HCl只与 Na2CO3反应。(3)解题突破口为 A,A可能为MnO2,E为 H2O2, M为 HCl,B为 Al,(MnO2与 Al的反应为铝热反应),X为 Cl2,Y为 O2,C为 Al2O3,D为 AlCl3。 13.(1)坩埚 (2)充分搅拌,加热煮沸 (3)取氧化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证明含碘(或:取过滤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 几滴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证明含碘) (4)⑤ [解析] (1)物质的灼烧应在坩埚内进行。 (2)充分搅拌,加热煮沸均有利于碘离子溶解。 (3)I-的检验,可取样氧化后,用淀粉进行检验。 (4)海带灰中还含有其他无机盐类(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不能在前面步骤的过滤操作中分离,应该在⑤萃取 时与 I2分离。 14.(1)①Fe(SCN)3 I I ②IO- 3+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2)4KI+2H2O+O2===2I2+4KOH 否 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 I2和 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 (3)AC (4)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等),再滴加 KSCN溶液,若 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 Fe2+ [解析] (1)①加 KSCN溶液,Fe3+与 SCN-结合为红色物质 Fe(SCN)3。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为单质碘,其电子式 为 I I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 KI固体,IO- 3、Fe3+均能氧化 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 3+5I-+6H+===3I2 +3H2O、2Fe3++2I-===2Fe2++I2。(2)潮湿环境下 KI与氧气的反应为:4KI+2H2O+O2===2I2+4KOH。该物质作为食 盐加碘剂不合适,因为 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 I2和 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3)KI容易被氧化为 I2,因 此稳定剂能与 I2反应生成 KI, Na2S2O3和 NaNO2均有还原性,但 NaNO2有毒,因此 Na2S2O3可作为稳定剂,根据提供 信息,碱溶液可以使 I2自身氧化还原,因此 Na2CO3可作为稳定剂。(4)检验加碘盐中含有 Fe2+,可以先加入氯水,同 时将 Fe2+和 I-氧化,再加入 KSCN溶液检验 Fe3+。 课时作业(十二) 【基础热身】 1.(1)× 在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存在单质硫。 (2)√ (3)× 硫无论在空气中,还是在纯氧气中,燃烧产物只能是二氧化硫。 (4)√ (5)× 试管中残留的硫可以利用二硫化碳洗涤。 (6)× 水比 H2S的沸点高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的缘故。 (7)√ (8)× 在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出的是还原性。 (9)× H2SO3的酸性弱于盐酸。 (10)√ (11)× 浓 H2SO4和 SO2中的硫价态相邻,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能干燥 SO2。 (12)× 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做干燥剂。 (13)× 冷的浓硫酸能使铁、铝钝化,故可用铁或铝制容器贮存浓硫酸。 (14)×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除了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还体现了硫酸的酸性。 (15)×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抹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能力提升】 2.A [解析]①中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放热,故可从温度计读数来验证;②放置一段时间后, 部分胆矾晶体表面会因失去结晶水而出现变白现象;③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硝酸钾溶液会因失去一部分水而析出晶体; ④中会因浓硫酸吸收烧瓶中的水蒸气而使其压强变小,试管中的水会在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 3.C [解析] SO2+Cl2+2H2O===2HCl+H2SO4,失去漂白性,生成 BaSO4白色沉淀。 4.C [解析] 蔗糖、甲酸中的 H和 O,被浓硫酸以 H2O形式脱出,A、B正确;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浓硫酸既 表现氧化性也表现酸性,C错误;CuSO4·5H2O中的水分子被浓硫酸夺取,表现为吸水性,D正确。 5.B [解析] S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所以 a 试管溶液为红色;SO2溶于水显酸性,Ba(NO3)2电离的 NO - 3在该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把 SO2氧化成 SO2-4 ,所以 c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SO2与 NaOH反应生成 SO2-3 ,SO2-3 与 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aSO3。 6.D [解析] K2SO3和 K2SO4中 K和 S元素的质量比均为 39∶16,不能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A错;加入氯化钡, 一定生成 BaSO3白色沉淀,B错;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只能证明原粉末中有 K2SO3,C错。 7.C [解析] 选项 A,Na2SO3与浓 H2SO4反应生成 SO2,SO2与水作用生成 H2SO3而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 能使其褪色;选项 B,KMnO4具有强氧化性,SO2与之反应而使其褪色,能证明 SO2具有还原性;选项 C,品红试纸 褪色可证明 SO2具有漂白性;选项 D,SO2能与 NaOH溶液反应,体现了 SO2的酸性。 8.D [解析] A项,若原溶液中含有 Ag+ 、SO 2-3 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B项,原溶液含有 HSO - 3也会出现该现象; C项,原溶液也可能含有 CO2-3 、HCO- 3、HSO- 3;D项,加足量盐酸后,SO 2-3 会与 H+ 反应生成 SO2气体,若再加入 BaCl2 溶液,溶液中已无 SO2-3 ,所以再生成沉淀,就是 SO 2-4 与 Ba2+生成的沉淀。 9.D [解析] 由题意知,首先 SO2被 Fe3+氧化成 SO2-4 ,自身被还原成 Fe2+,然后在该酸性溶液中 Fe2+被 NO - 3又 氧化成 Fe3+,所以最终被还原的是 NO- 3。 10.D [解析] 由图中看出 B、C、D、E为连续氧化,联想氨气→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硫化氢→硫→二 氧化硫→三氧化硫可解得。 11.A [解析] CO2不是空气污染物,B错误;烟花爆竹的燃放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C错误;采用人工降 雨不能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D错误。 12.A [解析] 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因此白色固体为 CuSO4; 加 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 BaSO4;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含元素 Cu和 S,但不能确定其组成。 13.(1)S (2)Al3++3HCO- 3===Al(OH)3↓+3CO2↑ (3)BaCO3 BaSO4 (4)Na+、AlO- 2、S2-、SO2-3 [解析] 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该沉淀一定为 S单质,原溶液中有 S2-和 SO2-3 ,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归中 反应;继续加入过量 NH4HCO4时又产生气体和沉淀,则说明 HCO - 3与 Al3+发生双水解,原溶液中有 AlO- 2;再加过量 Ba(OH)2时则产生 BaCO3沉淀,故原溶液中已确定的离子有 AlO- 2、S2-、SO2-3 ,而由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一定有阳离子, 而 Ba2+与 SO 2-3 不共存,故一定有 Na+;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 SO2-4 ,故不能确定沉淀丙中是否含有 BaSO4。 【挑战自我】 14.(1)蒸馏烧瓶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无色溶液中出现乳白色浑浊 还原性 氧化性 5SO2+2MnO- 4+2H2O===2Mn2++5SO2-4 +4H+ (3)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NaOH [解析] (1)A处盛亚硫酸钠的仪器带有支管,所以为蒸馏烧瓶,发生的反应为浓硫酸与 Na2SO3制取 SO2。(2)KMnO4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 SO2生成 SO2-4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即可配平。SO2中 S为+4 价,可以与 Na2S中-2 价的 S发生归中反应,生成 S沉淀,SO2体现出氧化性。(3)SO2的漂白具有可逆性,将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还可以复 原。(4)SO2为酸性气体,可以用碱液吸收。 课时作业(十三) 【基础热身】 1.(1)√ (2)× 氮的固定指的是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 (3)√ (4)× 浓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和见光易分解的性质,应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里。 (5)× 铁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6)× 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7)√ (8)× 硝酸与金属的低价氧化物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 (9)√ (10)×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1)× 氨水直接作为氮肥,施用时易挥发而损失肥效。 (12)× 加热氯化铵分解生成的 NH3和 HCl在容器上部又能反应生成氯化铵。 (13)√ (14)× 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HCO- 3+2OH-===NH3↑+2H2O+CO2-3 。 (15)√ 氯化铵溶液水解后显酸性,与镁条反应放出 H2和 NH3:2NH4Cl+Mg===MgCl2+2NH3↑+H2↑。 【能力提升】 2.A [解析] 氮的固定作用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故 A项正确。 3.D [解析] A表现了 HNO3的氧化性;B表现了 HNO3的酸性;C主要表现 HNO3的不稳定性。 4.B [解析] 设试管体积为 V L。①中 1 2 V L NO2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剩余 NO气体 4 6 V L;② 中发生反应 4NO2+2H2O+O2===4HNO3,剩余 O2 3 8 V L;③中氨气全部溶解,剩余 N2 1 2 V L。 5.B [解析] 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与氨气的还原性无关。 6.C [解析] 氨根离子的检验需要强碱,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需要钡离子,故选用氢氧化钡溶液。NH4Cl、 (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分别与 Ba(OH)2溶液反应的现象分别为:刺激性气味气体、既有气体又有沉淀、无 现象、只有沉淀。 7.B [解析] A项中 NH3·H2O是难电离的物质,应写成化学式的形式;C项由于未加热,不能放出氨气;D项忽 视了 HCO - 3与 OH- 的反应。 8.B [解析] 向 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能够产生氨气。浓盐酸挥发出的 HCl 与氨气结合成 NH4Cl固体小 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烟,A 对;浓硫酸附近无白烟,是因为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但挥发的 NH3与硫酸反应生成 (NH4)2SO4,B错;NH3与水反应生成了NH3·H2O,电离出OH-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对;AlCl3与NH3反应生成Al(OH)3, D对。本题难度中等。 9.C [解析] 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总体积不变,则无 NH3。又据气体通过过量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但气体体 积减小,可排除 CO2,则必有 HCl存在。又据燃烧产物分析出混合气体中含 CO,不含 H2和 CH4。 10.D [解析] 第一次液面下降时就有硝酸与水混合,进入细口瓶的硝酸在“倒吸”时不可能全部被吸入滴管, 所以最终溶液中的溶质除 Cu(NO3)2外还有 HNO3。 11.A [解析] 第一次加硝酸时金属有剩余,无论参加反应的是铁还是铁和铜,溶解的 4.2 g 金属均被氧化到+2 价:3Fe(或 3Cu)+8HNO3===3Fe(NO3)2[或 3Cu(NO3)2]+2NO↑+4H2O,金属的物质的量为 1.12 L 22.4 L·mol-1 × 3 2 =0.075 mol , 则第一次溶解的金属摩尔质量为 56 g·mol-1,是铁。第二次加硝酸后的溶液不能使 KSCN溶液变红,溶解的 4.8 g金属 也一定被氧化到+2 价,同理可得其物质的量为 0.075 mol,金属摩尔质量为 64 g·mol- 1,是铜。 c(HNO3)= 1.12 L 22.4 L·mol-1 ×4÷0.1 L=2 mol·L-1。若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 100 mL稀硝酸,反应为 3Fe2++4H+ +NO- 3 ===3Fe3++NO↑ +2H2O,经计算 H+ 过量,生成的 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0.075 mol×1 3 ×22.4 L·mol-1=0.56 L。故 B、C、D错误,A 正确。 12.D [解析] Cu(NO3)2受热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 O2体积分数为 1 5 ,等于空气中 O2的体积分数 1 5 ,故木条复燃 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氮共同作用的结果。 13.(1)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等) (2)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固体 浓氨水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4)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 泉 (5)4NH3+5O2===== 催化剂 △ 4NO+6H2O 2NO+O2===2NO2 [解析] (1)A装置是固体和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氨气的装置,应选用的原料是 NH4Cl和 Ca(OH)2固体。氨气极易溶于 水,比空气轻,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干燥氨气用碱石灰。 (2)B装置是固体和液体在不加热时反应制氨气的装置,可选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或固体 NaOH)混合反应。 (3)氨气极易溶于水,用图 C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时,先要打开止水夹,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氨气溶于水导致瓶内压强急剧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水压入烧瓶即可形成喷泉。 (4)对于装置 D,可以设法使烧瓶受热,瓶内气体膨胀,排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瓶内氨气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5)本实验的原理是:氨在受热时被催化氧化为 NO,NO与 O2反应变成红棕色的 NO2。 【挑战自我】 14.(1)FeCl3 FeCl3和 FeCl2 (2)溶液变红色 FeCl2 (3)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3Fe2++NO- 3+4H+===3Fe3++NO↑+2H2O (4)CD (5)4Fe2++4Na2O2+6H2O===4Fe(OH)3↓+O2 ↑+8Na+ [解析] (1)根据信息,Fe与 Cl2反应的产物可能为 FeCl2、FeCl3或二者的混合物。 (2)Fe3+与 SCN-生成红色物质,用于检验 Fe3+的存在;不能使 KMnO4变色,证明没有还原性物质存在,也就是没 有 FeCl2存在。 (3)Fe(NO3)2溶液中加入硫酸,NO - 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 Fe2+氧化为 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 黄色。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2++NO- 3+4H+===3Fe3++NO↑+2H2O。 (4)Fe 的还原性大于铜,因此,FeCl3中加入 Fe、Cu 混合物,首先反应的是 Fe,若铁不足,Cu 继续反应。FeCl3 若完全与 Fe反应,FeCl2浓度为 0.2 mol/L×3 2 =0.3 mol/L,若 Fe为 0 mol,Cu完全反应,溶液中CuCl2的浓度为 0.2 mol/L÷2 =0.1 mol/L,c(FeCl2)=0.2 mol/L。由此可以判断,0.2 mol/L<c(FeCl2)≤0.3 mol/L,0 mol/L≤c(CuCl2)<0.1 mol/L,且固 体剩余物中一定有 Cu,可能有 Fe。 (5)反应过程可以通过 3个反应方程式表示出来,最后通过合并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①2Na2O2+2H2O===4Na++4OH- +O2↑ ②Fe2++2OH-===Fe(OH)2↓ ③4Fe(OH)2+O2+2H2O===4Fe(OH)3 ①×2+②×4+③得总反应方程式: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 课时作业(十四) 【基础热身】 1.(1)× 第一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从 1个增加到 2个,过渡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 2个。 (2)× 第一周期的元素是从氢开始的。 (3)× 短周期中,相邻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也相差 8。 (4)× H和 Li原子序数相差 2,且都属于同一主族。 (5)√ (6)√ (7)√ (8)×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时,是通过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比较的。 (9)×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是 HF、HCl、HBr、HI的还原性却依次增强。 (10)× 质量数是指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中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合起来所得的数值。 (11)×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12)× 147N和 146C不是同种元素。 (13)× 由于同位素的存在,导致原子的种类多于元素的种类。 (14)√ (15)√ 【能力提升】 2.B [解析] 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例如铝和硅, A错误;H+ 的最外层电子是 0,C 项错误;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如氢元素和钠元素,氢元素有氧化性,钠元素只 有还原性,D错误。 3.B [解析] 已知第六周期最后一种元素是 86号元素,故 116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又因第七周 期最后一种元素是 118号元素,故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ⅥA族。 4.C [解析] 非金属原子结合同数量的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放出能量多的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放出能量 BB;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D>HA,则元素的非金属性 D>A; 由原子序数 CC。 5.A [解析] 同位素问题一直是高考题的热点,特别是发生了日本福岛核泄漏之后,更应该成为高考热点,A选 项正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B、C选项围绕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的计算,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都不 正确;D选项由于金属铯的活泼性极强,故为离子化合物。 6.D [解析] 由 CeO2制 Ce 是一个还原过程,应在电解池的阴极获得,A项错;由于氧化性:Ce4+>Fe3+,而 Fe3 +能将 I-氧化成为 I2,Ce4+也可以氧化 I-,故 B项错误,应该生成 CeI3、H2和 I2;用 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e4++Fe2+===Ce3++Fe3+,C项错。 7.D [解析] 根据信息可以推断 A为氢,B为碳,C为钠,D为硅。硅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3周期第ⅣA族,A 错。四种元素原子半径:Na>Si>C>H,B错。B、D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 CO2、SiO2,CO2为分子晶体,熔沸点低; 而 SiO2为原子晶体,熔沸点高,C错。根据 2C+SiO2===== △ 2CO↑+Si、2Na+2H2O===2NaOH+H2↑可知 D正确。 8.C [解析] X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1个电子,说明 X位于ⅠA族,Y原子的M 层电子数只有 K层与 L层电子数 之和的一半,说明 Y是 P元素,P元素有+3和+5两种价态。Z原子的 L层电子数比 Y原子的 L层电子数少 2,说明 Z是 O元素,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 0可知选项 C正确。 9.B [解析] 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即核外电子总数相同,所以原子序数的关系:b>a>c>d,故 B项 正确;C、D同周期,则非金属性 C>D,故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 C>D,A项错;同理 A、B在同一周期,则金属性 A>B,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A>B,C项错误;四种元素不一定均为短周期元素,D项错误。 10.A [解析] A项,正确,如 X为 Li,Y为 Na,Z为Mg;B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 径为 Y>Z,故不正确;C项,若 X、Y、Z是非金属元素,则非金属性 Y最弱,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 是 Y最弱,不正确;D项,若 Z满足 8电子结构(只需 1根键),则 Y只需形成 2根键就满足 8电子结构,现为 4根键, 故不正确。 11.(1)Si Ar (2)K F (3)铝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Al(OH)3+KOH===KAlO2+2H2O (4)将⑦单质(Cl2)通入盛有⑩的钠盐(NaBr)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看四氯化碳层是否呈橙色,若呈橙色, 则说明 Cl2氧化性强于 Br2。 [解析] (1)首先根据位置特点推断出各元素,①为 N,②为 F,③为Mg,④为 Al,⑤为 Si,⑥为 S,⑦为 Cl,⑧ 为 Ar,⑨为 K,⑩为 Br。 (2)最活泼金属在左下角,最活泼非金属在右上角。 (3)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为 Al,Al(OH)3可分别与 KOH和 H2SO4反应。 (4)可根据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置换关系比较 Cl2和 Br2的氧化性强弱。 12.(1)离子键、共价键 2Na2O2(s)+2CO2(g)===2Na2CO3(s)+O2(g) ΔH=-4Q kJ·mol-1 (2)Al3++4OH-===AlO- 2+2H2O Al3++3AlO- 2+6H2O===4Al(OH)3↓ (3)SO2-3 +ClO-===SO2-4 +Cl- (4)O2+4e-+2H2O===4OH- (5)2AlCl3+6H2O===== 电解 2Al(OH)3↓+3H2↑+3Cl2↑ [解析] (1)分析表中信息结合元素周期律得出,T元素为 Na,X为 O,Y为 Al,Z为 Cl。所以元素 T 与 X按原子 个数比 1∶1 形成的化合物 B 为 Na2O2,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和离子键。与 C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2O2(s) +2CO2(g)===2Na2CO3(s)+O2(g) ΔH=-4Q kJ·mol-1。 (2)将 AlCl3 加到 NaOH 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 +4OH-===AlO- 2 +2H2O 和 Al3+ +3AlO- 2 + 6H2O===4Al(OH)3↓。 (4)由 Al—O2形成的海水原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 。 (5)电解 AlCl3溶液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2AlCl3+6H2O===== 电解 2Al(OH)3↓+3H2↑+3Cl2↑。 【挑战自我】 13.(1) (2)[H N H] H H +[ Cl ]- (3)2F2+2H2O===4HF+O2 (4)r(Ca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