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钠及其化合物学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钠及其化合物学案(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5个关键字记牢钠的物理性质 ‎1.软——质软,硬度小。‎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ρ(H2O)>ρ(Na)>ρ(煤油)。‎ ‎4.低——熔点低,低于‎100 ℃‎。‎ ‎5.导——可导电、导热。‎ ‎[注意] (1)钠的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二、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O2反应 常温 加热 现象 钠的表面变暗 先熔化成小球,片刻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4Na+O2 2Na2O ‎2Na+O2 Na2O2‎ 转移电子 ‎1 mol Na参加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 ‎(2)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 ‎(3)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SNa2S。‎ ‎[思考1]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提示:碳酸钠;转化过程为 银白色金属钠表面变暗(生成NaO) ‎ eq o(――→,sup7(CO2))白色块状物质(生成NaCO·10HO) 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NaCO) ‎ ‎2.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①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②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如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2Na++Cu(OH)2↓+H2↑。‎ 钠投入BaCl2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3.钠与盐酸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 ‎[思考2] (1)钠着火时,能否用水灭火?‎ ‎(2)将大小相同的钠块分别投入到①水,②乙酸,③乙醇中,反应剧烈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提示:(1)不能;因为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且钠着火生成的Na2O2也与水反应,应用干燥沙土盖灭。‎ ‎(2)②>①>③‎ 三、钠的制备与用途 ‎1.制备:电解熔融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Cl2↑。‎ ‎2.用途 ‎(1)制取Na2O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作强还原剂,将某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如4Na+TiCl4熔融,Ti+4NaCl。‎ ‎(4)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题点(一) 钠的性质与应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6·全国甲卷)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的方法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2)(2016·浙江高考)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3)(2015·全国卷Ⅱ)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A(√)‎ ‎(4)(2015·广东高考)‎23 g钠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5)(2014·北京高考)将钠投入水中,产生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6)(2013·全国卷Ⅱ)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Cu2+===Cu+2Na+(×)‎ ‎2.取一小块金属Na,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解析:选C 钠的熔点低,加热时先熔化,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Na2O2黄色固体物质。‎ 题点(二) 钠与水反应的拓展 ‎3.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0 mL饱和澄清石灰水(ρ=‎1.6 g·cm-3),再加入5 mL苯(ρ=‎0.87 g·cm-3),静置后缓慢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ρ=‎0.97 g·cm-3)。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观察到的有(  )‎ ‎①钠在饱和澄清石灰水层反应并四处游动 ②有气体产生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钠在石灰水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 ⑤钠停留在苯层不反应 ⑥钠块最后消失 A.①②⑥ B.②③④⑥‎ C.⑤ D.①②③⑥‎ 解析:选B 根据题意,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但大于苯,故将金属钠投入盛有水和苯的大试管中,钠会处于二者的界面处;同时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H2,H2对金属钠产生推动作用,故金属钠在界面处可能上下跳动。由于有NaOH生成,并放出热量,Ca(OH)2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有Ca(OH)2析出,溶液变浑浊。‎ ‎4.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 A.BaCl2溶液 B.K2SO4溶液 C.CuSO4溶液 D.NH4NO3溶液 解析:选C 因为是溶液中的反应,所以都有H2产生,NH4NO3溶液还产生NH3,CuSO4溶液还产生Cu(OH)2沉淀。‎ ‎1.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 如:Na与MgSO4溶液的反应,先考虑Na与水反应,再考虑MgSO4与生成的NaOH溶液反应。‎ ‎2.钠与不同盐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的描述 ‎(1)共性 因为钠与不同的溶液反应均属于剧烈的置换反应,故有共同的现象产生:①浮:钠浮在液面上;②熔: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③游:在液面上不停地游动直至反应完;④响:反应中不停地发出“嘶嘶嘶”的响声。‎ ‎(2)差异性 与酸及能形成弱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时,由于溶液中H+浓度较大,反应比与水剧烈,最后钠可能在液面上燃烧;与盐溶液反应时,还可能会生成沉淀(如生成难溶碱)、气体(NH3)等。‎ 考点二 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一、掌握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区别 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电子式 阴、阳离 子个数比 ‎1∶2‎ ‎1∶2‎ 是否为碱性氧化物 是 不是 与H2O 反应 Na2O+H2O===‎ ‎2NaOH ‎2Na2O2+2H2O===‎ ‎4NaOH+O2↑‎ 与CO2‎ 反应 Na2O+CO2===‎ Na2CO3‎ ‎2Na2O2+2CO2===‎ ‎2Na2CO3+O2‎ 与盐酸 反应 Na2O+2HCl===‎ ‎2NaCl+H2O ‎2Na2O2+4HCl===‎ ‎4NaCl+O2↑+2H2O 稳定性 不稳定 较稳定 主要用途 可制烧碱 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 ‎[注意] (1)Na2O中只含离子键而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2)Na2O2与H2O、CO2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H2O、C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基点小练]‎ 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水的质量为‎100 g。‎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 mol N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 ‎(2)反应③最多产生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答案:(1)2Na2O2+2H2O===4NaOH+O2↑ 0.1NA ‎(2)0.05 (3)③=②>①‎ 二、Na2O2的物质类别及其强氧化性 ‎1.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 ‎(1)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Na2O2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N2O5等,但NO2不是酸性氧化物,因为NO2与NaOH反应,除了生成NaNO3外,还生成NO。‎ ‎2.Na2O2表现强氧化性的5个实例 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2价,故表现为强氧化性。‎ ‎(1)Na2O2与SO2的反应:Na2O2+SO2===Na2SO4。‎ ‎(2)Na2O2与FeCl2溶液的反应:能将Fe2+氧化成Fe3+,得到 Fe(OH)3沉淀。‎ ‎(3)Na2O2与H2S的反应:能将H2S氧化成单质S。‎ ‎(4)Na2O2与Na2SO3溶液的反应:能将SO氧化成 SO。‎ ‎(5)Na2O2与品红溶液的反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与酚酞溶液反应:能使酚酞先变红、后褪色。‎ 题点(一) 过氧化钠的性质与应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5·全国卷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2)(2015·全国卷Ⅱ)CO2通过Na2O2粉末后固体质量增重(√)‎ ‎(3)(2015·山东高考)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4)(2015·四川高考)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5)(2014·江苏高考)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NaNa(×)‎ ‎(6)(2014·山东高考)Na2O2与水反应是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7)(2014·全国卷)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8)(2013·江苏高考)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 ‎2.(2017·阜阳模拟)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1 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NA 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解析:选A 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A错误;Na2O2的电子式为Na+[]2-Na+,1 mol Na2O2中阴离子数目为NA,B正确;Na2O2具有强氧化性,铝、木炭具有还原性,C正确;Na2O2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Na2O2与SO2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Na2O2+SO2===Na2SO4,D正确。‎ ‎3.在含有Fe2+、Fe3+、Al3+、NH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改变的是(  )‎ A.Fe2+          B.Fe3+‎ C.Al3+ D.NH 解析:选C Fe2+被Na2O2氧化成Fe3+,Fe2+数目减少,Fe3+数目增多;NH与NaOH(由Na2O2与水反应生成)反应放出氨气,NH数目减少;Al3+发生如下变化:Al3+→Al(OH)3→AlO→Al3+,Al3+数目几乎没有改变。‎ 题点(二) 过氧化钠与H2O、CO2反应的定量关系 ‎4.‎200 ℃‎时,‎11.6 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 g,则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 A.0.125 mol        B.0.25 mol C.0.5 mol D.1 mol 解析: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O2的质量为‎11.6 g-‎3.6 g=‎8 g,n(O2)==0.25 mol,根据Na2O2与H2O(g)、CO2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CO2和H2O(g)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5 mol×2=0.5 mol。‎ ‎5.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选项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A ‎1 mol ‎2NA B ‎22.4 L ‎1 mol C ‎106 g ‎1 mol D ‎106 g ‎2NA 解析:选C ‎+2CO2===2Na2CO3+O2 Δm   转移电子 ‎ 2 mol 2 mol ‎56 g 2 mol ‎ 1 mol 1 mol ‎28 g 1 mol 由上述关系,可得出C项正确;B项中未指明标准状况,错误。‎ ‎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 g,若加入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 g,则CO2与CH4的体积比为(  )‎ A.3∶1           B.2∶1‎ C.1∶1 D.任意比 解析:选C 2CO+O22CO2①‎ ‎2Na2O2+2CO2===2Na2CO3+O2②‎ ‎①+②得:Na2O2+CO===Na2CO3(虚拟的反应)‎ 即:CO可被Na2O2完全吸收 ‎2H2+O22H2O③‎ ‎2Na2O2+2H2O===4NaOH+O2↑④‎ ‎③+④得:Na2O2+H2===2NaOH(虚拟的反应)‎ 即:H2可被Na2O2完全吸收 由于CO完全被吸收,当CO2、CH4的体积比符合1∶1时,相当于2CO∶2H2,可被Na2O2完全吸收。‎ Na2O2与H2O、CO2反应计算的三个关系 电子转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O2~O2~2e-,n(e 移关系 ‎-)=n(Na2O2)=2n(O2)‎ 气体体积 变化关系 若CO2、水蒸气(或两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是原气体体积的,等于生成氧气的量,ΔV=V(O2)=V(原气体)‎ 固体质量 变化关系 CO2、水蒸气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时,固体相当于吸收了CO2中的“CO”、水蒸气中的“H‎2”‎,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Δm=‎28 g·mol-1×n(CO2)、Δm=‎2 g·mol-1×n(H2O)‎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一、两个角度认识Na2CO3与NaHCO3‎ ‎1.Na2CO3、NaHCO3的物理性质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 水中易溶,但比Na2CO3的溶解度小 ‎[注意] 因NaHCO3的溶解度小,故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时有NaHCO3晶体析出。‎ ‎2.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 ‎(1)Na2CO3‎ 写出上述序号所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Na2CO3+H2O+CO2===2NaHCO3‎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Na2CO3+BaCl2===BaCO3↓+2NaCl ‎(2)NaHCO3‎ 写出上述序号①、③、④所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HCO3+HCl===NaCl+H2O+CO2↑;‎ ‎②Ca(OH)2过量:HCO+OH-+Ca2+===CaCO3↓+H2O;‎ Ca(OH)2少量:Ca2++2OH-+2HCO===CaCO3↓+CO+2H2O;‎ ‎③NaHCO3+NaOH===Na2CO3+H2O;‎ ‎④2NaHCO3Na2CO3+H2O+CO2↑。‎ ‎(3)相互转化:Na2CO3NaHCO3。‎ ‎3.Na2CO3的制备及用途 ‎(1)Na2CO3的工业制备——侯氏制碱法 ‎①制备原理 把二氧化碳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b.2NaHCO3Na2CO3+CO2↑+H2O。‎ ‎(2)Na2CO3、NaHCO3的用途 ‎①Na2CO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②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基点小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2)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均有水珠出现,则说明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3)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2H+===H2O+CO2↑(×)‎ ‎(5)向小苏打和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有气泡冒出,说明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6)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与饱和纯碱溶液(√)‎ ‎(7)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8)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2.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答案:不能;二者均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 二、明确Na2CO3、NaHCO3、NaOH及其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的4类图像 ‎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图像特点:Oa段、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 反应原理:Oa段离子方程式:CO+H+===HCO;‎ ab段离子方程式:HCO+H+===H2O+CO2↑。‎ ‎2.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图像特点:从O点开始即产生CO2气体。‎ 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HCO+H+===H2O+CO2↑。‎ ‎3.向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设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图像特点: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 反应原理:Oa段离子方程式:CO+H+===HCO;‎ ab段离子方程式:HCO+H+===H2O+CO2↑。‎ ‎4.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 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设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图像特点: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 反应原理:Oa段离子方程式:H++OH-===H2O,CO+H+===HCO;‎ ab段离子方程式:HCO+H+===H2O+CO2↑。‎ ‎[基点小练]‎ ‎3.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向所得的溶液A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稀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溶液A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CO3和NaHCO3‎ 题点(一)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6·江苏高考)干燥NaHCO3的方法(见图甲)(×)‎ ‎(2)(2015·全国卷Ⅱ)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3)(2014·全国卷Ⅰ)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4)(2014·全国卷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如图乙所示(×)‎ ‎ ‎ 甲        乙 ‎(5)(2014·全国卷Ⅱ)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6)(2013·全国卷Ⅱ)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2H+===H2O+CO2↑(×)‎ ‎(7)(2015·安徽高考)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8)(2015·江苏高考)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Ba2++OH-===BaCO3↓+H2O(√)‎ ‎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解析:选D Ba(OH)2与Na2CO3和Na2SO4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除杂要求。‎ Na2CO3、NaHCO3的除杂方法 依据二者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方法(后者为杂质)‎ 序号 混合物 除杂方法 ‎①‎ Na2CO3(s)、NaHCO3‎ 加热法 ‎②‎ NaHCO3(aq)、Na2CO3‎ 足量CO2‎ ‎③‎ Na2CO3(aq)、NaHCO3‎ 适量NaOH溶液 题点(二)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无色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A.①②          B.③⑥‎ C.④⑤ D.②⑤‎ 解析:选B ①Na2CO3、NaHCO3溶液均因水解呈碱性,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两溶液,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前者溶液中c(OH-)大,pH大,正确;②因Na2CO3溶液中c(OH-)大,分别滴加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正确;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均没有气体生成,错误;④同浓度的两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NaHCO3开始就有气体放出,正确;⑤向同浓度的两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正确;⑥二者均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二者,错误。‎ ‎4.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Ⅲ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HCO3、Na2CO3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不能达到目的。‎ ‎(2)Ⅱ、Ⅲ都是利用Na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进行鉴别。‎ ‎(3)试管B中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中装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答案:(1)无论是Na2CO3还是NaHCO3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CO2,两者的反应现象相同,故达不到鉴别目的 ‎(2)2NaHCO3△,Na2CO3+H2O+CO2↑,‎ CO2+Ca(OH)2===CaCO3↓+H2O (3)NaHCO3‎ 鉴别Na2CO3、NaHCO3的常用方法 题点(三) 用数形结合思想突破可溶性碳酸盐(碳酸氢盐)与盐酸反应图像 ‎5.(2017·岳阳模拟)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0 mL,再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分别各取20 mL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0.2 mol·L-1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下图(分A、B两种情况):‎ ‎(1)在A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在B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CO2与NaOH溶液反应时,据CO2量与NaOH量的相对多少,有这样两个阶段:①CO2+2NaOH===Na2CO3+H2O,此时溶质可能为NaOH和Na2CO3或只有Na2CO3(刚好反应);②Na2CO3+CO2+H2O===2NaHCO3,此时溶质可能为Na2CO3和NaHCO3或只有NaHCO3;据图分析:B情况最终生成的CO2(其实就是最初通入的与NaOH溶液反应的CO2)是A情况的2倍。(3)当加入150 mL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据物料守恒有n(NaOH)=n(Na+)=n(Cl-)=0.2 mol·L-1×‎0.15 L=0.03 mol,所以c(NaOH)==1.5 mol·L-1。‎ 答案:(1)NaOH、Na2CO3 1∶1‎ ‎(2)Na2CO3、NaHCO3 1∶1‎ ‎(3)1.5 mol·L-1‎ 依据图像特点判断溶液成分的方法 ‎(1)若a=0(即图像从原点开始)‎ 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 ‎(2)若V(Oa)=V(ab)(即Oa段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 ‎(3)若V(Oa)>V(ab)(即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 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 ‎(4)若V(Oa)”或“<”填空:‎ ‎(1)还原性:Li____Na____K。‎ ‎(2)单质的熔点:Li____Na____K。‎ ‎(3)碱性:LiOH____NaOH____KOH。‎ ‎(4)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Li____Na____K。‎ 答案:(1)< < (2)> > (3)< < (4)< <‎ 二、牢记两种元素的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 ‎2.操作步骤 铂丝无色待测物观察火焰颜色铂丝无色。‎ ‎3.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思考]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灼烧Na、Na2SO4的火焰是否相同?‎ 提示:物理变化 相同 题点(一) 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 B.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Cl2、O2、N2等发生反应 C.Cs2CO3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Cs2O D.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不易溶于水 解析:选C 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这是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的一个例外;碱金属中除锂外,均不与N2直接反应;由Na2CO3加热不分解,可得出Cs2CO3加热也不分解;Cs与Na同为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由Na2SO4易溶于水,可得出Cs2SO4也易溶于水。‎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K在Na的前面,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K可以被空气中的O2氧化 B.K可以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H2‎ C.K与水的反应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 D.K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 解析:选C K比Na活泼,K在空气中可以被O2氧化,A正确;Na与乙醇反应放出H2,K也能与乙醇反应放出H2,B正确;K与水的反应比Na与水的反应剧烈,C错误;Na、K均可放在煤油中保存,D正确。‎ 题点(二) 焰色反应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5·天津高考)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2)(2013·江苏高考)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3)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4)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5)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6)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课堂巩固练]‎ ‎1.(2017·唐山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为Na2CO3‎ 解析:选B 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故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 ‎2.(2017·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Na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分别与CO2反应的产物也相同 B.在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 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一部分氧元素被氧化,另一部分氧元素被还原 解析:选D Na2O与CO2反应的产物为Na2CO3,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为Na2CO3和O2,A项错误;在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错误;选项C所给离子方程式中的氧原子数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C项错误。‎ ‎3.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O与水和CO2反应 解析:选A NaHCO3溶液微热,HCO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A项错误。‎ ‎4.如图所示在密封容器中,一部分装入‎2.3 g 金属钠,另一部分装入HgO,同时加热两部分,若加热后容器内的空气成分未变,那么装入容器中的HgO是(  )‎ A.‎21.6 g         B.‎‎20.0 g C.‎1.6 g D.‎‎10.8 g 解析:选A 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容器中空气的成分仍不变,相当于钠和Hg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和Hg,化学方程式为2Na+2HgO===Na2O2+2Hg,可知,‎ ‎2Na   ~   2HgO ‎2 mol     2 mol  n(HgO)‎ n(HgO)=0.1 mol,m(HgO)=n(HgO)×M=0.1 mol×‎216.6 g·mol-1=‎21.66 g。‎ ‎5.(2016·江苏高考)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C A项中,制取NH3应用Ca(OH)2和NH4Cl固体加热,不正确;B项中,CO2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不正确;C项中,析出的NaHCO3晶体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正确;D项中NaHCO3应低温烘干,不能直接加热,易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不正确。‎ ‎6.A、B、C是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常温下D为无色液体,E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转化过程中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转化过程中的反应均是放热反应 C.化合物F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D.由E生成B的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B 解析:选D 根据题中信息和流程图判断A是氢气,B是氧气,C是碳,D是水,E是CO2,F是Na2O2。若用CO2和Na2O2反应制备O2,则O2中易混有CO2,因此D错误;实验室中可用Na2O2和水反应制备O2。‎ ‎7.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aHCO3受热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的CO2经浓硫酸干燥后,与双球干燥管中Na2O2发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淡黄色的Na2O2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由于O2的产生,使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若换为Na2O,则只发生反应CO2+Na2O===Na2CO3,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答案:(1)2NaHCO3Na2CO3+H2O+CO2↑‎ ‎(2)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干燥C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淡黄色的Na2O2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 ‎(5)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课下提能练]‎ ‎1.钠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某同学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热的纯碱可去除油污 C.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解析:选D D项,Na燃烧生成的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因此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沙土掩埋法灭火。‎ ‎2.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Na2O和Na2O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2O和Na2O2中氧的价态不同 解析:选B A项,正确;B项,Na2O2‎ 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不正确;C项,金属钠切开后置于空气中,发生反应: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正确;D项,Na2O2中O为-1价,Na2O中O为-2价,正确。‎ ‎3.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烧杯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 A.过氧化钠 B.氧化钠 C.钠 D.钾 解析:选B Na2O2、Na、K与水反应均有气体生成,均会使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A、C、D不符合题意;Na2O与水反应放热但没有气体生成,则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待恢复到原温度后又使U形管内两液面相平。‎ ‎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0.4 mol电子 C.钠在化学反应中常常失去电子被氧化,作氧化剂,故Na+具有强氧化性 D.钠、钾是低熔点的轻金属,所以钠钾合金在常温时柔软似蜡 解析:选B Na2O2中的离子分别是O和Na+,其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项错误;‎9.2 g钠的物质的量为0.4 mol,其与足量重水反应生成重氢失去0.4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产生的气体中含有0.4 mol电子,B项正确;在化学反应中钠易失去电子作还原剂,Na+具有弱氧化性,C项错误;钠钾合金在常温时呈液态,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项错误。‎ ‎5.下列各反应中,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HCO3和NaOH D.Na2CO3和HCl 解析:选C A项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B项CO2的用量不同,生成物不同;D项,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加入顺序不同,生成物不同。‎ ‎6.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NO B.b点对应的溶液中:K+、Ca2+、MnO、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F-、NO、Fe2+、Ag+‎ 解析:选C 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时,a点溶液中含有CO和HCO,b点溶液中含有HCO,不含CO,c点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d点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A项,HCO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MnO与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项,c点为NaCl溶液,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D项,d点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中的Cl-与Ag+也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7.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有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与H2O反应时,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 B.Na2O2分别与水、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C.Na2O2分别与水、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解析:选C Na2O2与H2O反应时,每生成1 mol O2转移2 mol电子,A项错误;生成相同量的O2时,消耗H2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质量不同,B项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知两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C项正确;Na2O2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SO2的漂白原理是其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二者的漂白原理不同,D项错误。‎ ‎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D A项,如果为放热反应,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正确;B项,CO2易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烧瓶压强减小,可形成喷泉,正确;C项,铁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可用来做纯碱的焰色反应实验,正确;D项,套装小试管加热温度较低,NaHCO3应放在套装小试管中,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证明稳定性,错误。 ‎ ‎9.(2017·南通模拟)如表所示,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 Na2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Na2O2变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过氧化钠可为航天员供氧 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 解析:选D A项中陈述Ⅰ错误,治疗胃酸过多用NaHCO3而不是Na2CO3;B项中陈述Ⅰ错误,酚酞在Na2O2的水溶液中最终呈无色;C项,陈述Ⅰ与Ⅱ之间无因果关系。‎ ‎10.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0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除W0外)的是(  )‎ 实验方法 实验方案 测量数据 A 滴定法 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 mL,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滴定 消耗盐酸的体积 B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碱石灰增重 C 重量法 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减轻的质量 D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排水体积 解析:选A A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可确定Na2CO3的含量,正确;B项,CO2中含有水蒸气,导致结果偏大,错误;C项,CO2挥发带出水蒸气,导致结果偏大,错误;D项,CO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可用排饱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收集,错误。‎ ‎11.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有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  )‎ 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1)和(3)‎ B.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 C.(2)图显示M中c(NaHCO3)AB,说明含有NaOH和Na2CO3两种溶质,正确;C项,图(2)中OA2OA时,才能得出M中c(NaHCO3)>c(Na2CO3),错误;D项,图(4)中OA>AB,说明含有NaOH和Na2CO3两种溶质,不存在NaHCO3,正确。‎ ‎12.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单质外其余均为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且都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焰色反应为黄色。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D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F―→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题目信息“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确定化合物E、F为钠的化合物。结合常见钠的化合物——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氯化钠及转化关系图,可确定D是氧气,则化合物C是过氧化钠,A为水,B为二氧化碳,E为碳酸钠,F为氢氧化钠。‎ 答案:(1)H2O CO2 O2‎ ‎(2)2OH-+CO2===CO+H2O ‎(3)Na2CO3+Ca(OH)2===CaCO3↓+2NaOH ‎13.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制取Na2O2。查阅资料可知,钠与空气在453~473 K之间可生成Na2O,迅速提高温度到573~673 K之间可生成Na2O2,若温度提高到733~873 K之间Na2O2可分解。除Li外其他碱金属不与N2反应。‎ ‎(1)甲组设计制取Na2O2装置如图。‎ ‎①使用该装置制取的Na2O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 A.Na3N B.Na2CO3‎ C.Na2O D.NaOH E.NaHCO3‎ ‎②该小组为测定制得的Na2O2样品的纯度,设计装置如下:‎ 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和烧瓶用导管连接可使稀硫酸顺利流下,也可防止产生实验误差,若没有该导管将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测定装置的接口从左至右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 ‎(2)乙组从反应历程上分析该测定反应存在中间产物,从而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为证明其分析的正确性,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方案 产生的现象 Ⅰ.取烧瓶中的反应液加入少量MnO2粉末 有大量气泡逸出 Ⅱ.向NaOH稀溶液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少量的反应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Ⅲ.向反应液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充分振荡,然后逐滴加入过量的NaOH稀溶液 开始无明显现象,加NaOH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在上述实验中,能够证明乙组分析正确的最佳方案是____(填实验序号)。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反应溶液中存在的中间产物与酚酞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根据上述提供的有关信息,设计一个方案可准确的测定样品的纯度。请简述实验操作和需要测定的有关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由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因此钠与空气反应时产物中可能含有Na2CO3和NaOH,当反应温度在453~473 K之间还有Na2O生成,故选BCD;②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与H2SO4反应,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若没有该导管,由于硫酸的流入,会使得收集的气体(含有部分空气)体积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根据①的分析,需要将生成的CO2除去后再收集O2,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aedfgh(或aedh),增加澄清石灰水是检验CO2是否除净。‎ ‎(2)从反应历程上看,Na2O2与水反应生成H2O2,如果H2O2没有完全分解,将会导致放出的氧气偏少,测定结果偏小;为了使H2O2分解,可以加入少量MnO2粉末作为催化剂,故选Ⅰ;根据实验Ⅲ可知,H2O2与酚酞作用的条件是碱性条件。‎ ‎(3)根据钠与空气在453~473 K之间可生成Na2O,迅速提高温度到573~673 K之间可生成Na2O2,若温度提高到733~873 K之间Na2O2可分解,可以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 ‎),加热到733~873 K使之分解,使用量气装置测定常温常压下生成O2体积(V),然后进行有关计算,也可以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加入少量MnO2固体,再加入足量水并使用量气装置测定常温常压下生成O2体积(V),然后进行有关计算。‎ 答案:(1)①BCD ②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 偏大 aedfgh(或aedh)‎ ‎(2)偏小 Ⅰ 碱性条件 ‎(3)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加热到733~873 K使之分解,使用量气装置测定常温常压下生成O2体积(V),然后进行有关计算[或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加入少量MnO2固体,再加入足量水并使用量气装置测定常温常压下生成O2体积(V),然后进行有关计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