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 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个人掉队)。经研究确定,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海水淡化是应对水短缺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 A. 过滤法 B. 蒸馏法 C. 分液法 D. 蒸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滤法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而海水淡化的过程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盐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A不可采用;‎ B.蒸馏法是将海水加热至沸腾,得到的水蒸气经冷凝水得到纯净的水,所得为淡水,故B可采用;‎ C.分液是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无法得到淡水,故C不可采用;‎ D.蒸发是从海水中获得可溶性盐分固体,无法获得淡水,故D不可采用;‎ 故选B。‎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原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都减少的是 A. CuSO4 B. Ca(NO3)2 C. Na2CO3 D. FeCl3‎ ‎【答案】A ‎【解析】‎ ‎【详解】A.Cu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则原溶液中阴、阳离子都减少,符合题意;‎ B.Ca(NO3)2水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不反应,则原溶液中阴、阳离子都不变,不符合题意;‎ C.Na2CO3水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生成碳酸钡沉淀,只有阴离子减少,不符合题意;‎ D.FeCl3水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只有阳离子减少,不符合题 意;‎ 答案选A。‎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①NaHCO3②Al2O3③Al (OH )3④Al.‎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故①正确;‎ ‎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②正确;‎ ‎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③正确;‎ ‎④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④正确。‎ 选D。‎ ‎4.工业上冶炼金属钠,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热分解法 B. 热还原法 C. 结晶法 D. 电解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等,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用不同的冶炼方法,特别活泼的金属如K、Ca、Na、Mg、Al用电解的方法冶炼,故合理选项是D。‎ ‎5.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 葡萄糖 B. 蔗糖 C. 蛋白质 D. 油脂 ‎【答案】A ‎【解析】‎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符合题意;‎ B.蔗糖是二糖,水解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C不符合题意;‎ D.油脂在酸、碱等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6.下列物质中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甲烷 B. 苯 C. 乙烯 D. 乙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符合题意;‎ 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符合题意;‎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符合题意;‎ D.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7.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 铝跟盐酸反应 B. 酒精的燃烧 C.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铝与盐酸的反应、酒精的燃烧、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选D。‎ ‎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H2O2 B. NaCl C. KOH D. Cl2‎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O2中含有H-O共价键和O-O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 B.NaCl中只含有Na+和Cl-, 为离子化合物,其中只含有离子键,故B符合题意;‎ C.KOH中含有K+和OH-, 其中OH-含有H-O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Cl2中只含有Cl-Cl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KOH中除了含有离子键,还含有极性共价键。‎ ‎9.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葡萄糖和果糖 B. 甲烷和乙烷 C. 16O和18O D. 淀粉和纤维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相同,都为C6H12O6,结构不同,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甲烷、乙烷的分子式依次为CH4、C2H6,两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两者互为同系物;‎ C.16O和18O互为同位素;‎ D.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中n不同,即分子式不同,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选A。‎ ‎10.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反应停止了 B.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 D. 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物质的量浓度不变、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A错误;‎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B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一定相等,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C错误;‎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依据,否则不能作为判断依据,注意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是0。‎ ‎11. 下列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 用分液漏斗分离汽油和植物油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食盐水中的泥沙是难溶物质,分离不溶物和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故A正确;‎ B.自来水中含有难挥发性物质,可通过蒸馏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故B正确;‎ C.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故C正确;‎ D.汽油和植物油是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不能采用分液法分离汽油和植物油,故D错误;‎ 故选D。‎ ‎12.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都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而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压强可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反应速率,而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减小,则反应速率降低,故本题选B。‎ ‎【点睛】增大反应速率可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提高浓度以及使用催化剂、增大接触面积等。‎ ‎13. 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 )‎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漂白性 D.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答案选C。‎ ‎14. 下列金属防腐措施中,利用原电池原理是 A. 在金属表面喷漆 B. 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 C. 在轮船的壳体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块 D. 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只要在下列金属防腐措施中能构成原电池的就是利用了原电池原理。‎ ‎【详解】A.在金属表面喷漆,只是阻止了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接触,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不是利用原电池原理;‎ B.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合金,改变了金属的结构,不是原电池原理;‎ C.在轮船的壳体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块,锌、铁和海水能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锌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从而铁被保护,所以是利用原电池原理;‎ D.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金属和其它物质的反应,但没有构成原电池,所以不是利用原电池原理;‎ 答案选C。‎ ‎15.Co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Co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 A. 60 B. 33 C. 87 D. 27‎ ‎【答案】B ‎【解析】‎ ‎【详解】Co原子的质子数是27,质量数是60,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60-27=33,故选B。‎ ‎16. 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蛋白质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发生盐析 B. 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 C 蛋白质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 D.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A错误;‎ B.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是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故B正确;‎ C.蛋白质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至100nm之间,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D.氨基酸能合成蛋白质,故D正确;‎ 答案选A。‎ ‎17.下列各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0.5mol葡萄糖 B. 常温常压下,48gO2‎ C. 标准状况下,22.4LH2 D. 2NA个水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0.5mol葡萄糖,其物质量为0.5mol;‎ B.48g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C.标准状况下,22.4LH2的物质的量为=1mol;‎ D.2N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物质的量大小为D>B>C>A,物质的量最多的是D,故选D。‎ ‎18.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 B.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 C. 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D.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故A正确;‎ B.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故B错误;‎ C.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C错误;‎ D.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aO+H2O=Ca(OH)2,故D错误;‎ 答案选A。‎ ‎19.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构成原电池需具备以下条件: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存在能自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不选; ‎ B.该装置中两根电极都是锌,活性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故B不选;‎ C.该装置存在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可构成原电池,故C选;‎ D.酒精为非电解质,不存在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不选;‎ 故选C。‎ ‎【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几个构成要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 ‎2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B.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C. 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D.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A正确;‎ B.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B错误;‎ 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C错误;‎ D.碳酸钙不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故D错误;‎ 故选A。‎ ‎21.用一种试剂鉴别FeCl3、Al2(SO4)3、(NH4)2SO4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HNO3 B. H2SO4 C. NaOH D. BaCl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入硝酸,FeCl3、Al2(SO4)3、(NH4)2SO4三种溶液均不反应,无法鉴别;‎ B.加入硫酸,FeCl3、Al2(SO4)3、(NH4)2SO4三种溶液均不反应,无法鉴别;‎ C.加入氢氧化钠,产生红褐色沉淀的为FeCl3,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的为Al2(SO4)3,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为(NH4)2SO4,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 D.加入的氯化钡会和Al2(SO4)3、(NH4)2SO4反应,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现象一样,无法鉴别;‎ 故答案为C。‎ ‎22.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2SO4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4 B. 2:3 C. 3:2 D. 4:1‎ ‎【答案】C ‎【解析】‎ ‎【详解】令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根据2Al+3H2SO4=Al2(SO4)3+3H2↑和2Al+2NaOH+2H2O=2NaAlO2+3H2↑,需要硫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物质的量的之比为3mol∶2mol=3∶2,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23.现有以下六种物质:A.Fe2O3B.SiO2C.漂白粉D.Na2O2E.Si 请你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1)可作环境消毒剂的是________;‎ ‎(2)可作制造光导纤维的是________;‎ ‎(3)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________ ;‎ ‎(4)固体为淡黄色且可以作为氧气来源是 ________;‎ ‎(5)可以用于制造光电池的是________;‎ ‎【答案】 (1). C (2). B (3). A (4). D (5). E ‎【解析】‎ ‎【分析】‎ 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解答。‎ ‎【详解】(1)可做环境消毒剂,说明该物质可能具有强氧化性,漂白粉中Ca(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故答案为:C;‎ ‎(2)可制作光导纤维的是SiO2,故答案为:B;‎ ‎(3)氧化铁为红色粉末,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答案为:A;‎ ‎(4)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能够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作为氧气的来源,故答案为:D;‎ ‎(5)可用于制作光电池的为Si,故答案为:E。‎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2)和(5),要注意不能混淆二氧化硅和晶体硅的用途。‎ ‎24.为了达到下列表格中的实验要求,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中选出合适的试剂,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供选择的化学试剂:‎ A.无水硫酸铜 B.溴水 C.食醋 D.碘水 实验要求 选项的标号 证明马铃薯中含淀粉 ‎________‎ 检验酒精中含水 ‎________‎ 除去CH4中的C2H4‎ ‎________‎ 除去水壶的水垢 ‎________‎ ‎【答案】 (1). D (2). A (3). B (4). C ‎【解析】‎ ‎【分析】‎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乙烯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甲烷不能;水垢的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则证明马铃薯中含淀粉的试剂为碘水,选D;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则检验酒精中含水的试剂为无水硫酸铜,选A;乙烯与溴能够发生加成反应,而甲烷不能,则除去CH4中的C2H4选择试剂为溴水,选B;水垢的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能与醋酸发生反应而溶解,选C;故答案为:D;A;B;C。‎ ‎25.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是用哪种方法实现的?请将所选方法的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填写一种最主要的方法)。 ‎ A.干馏   B.萃取   C.分液 ‎(1)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物的分离________;‎ ‎(2)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________;‎ ‎(3)海水提溴获得的溴水中,用苯提取溴单质________ 。‎ ‎【答案】 (1). C (2). A (3). B ‎【解析】‎ ‎【分析】‎ ‎(1)CCl4和水不互溶,分层;(2)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应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3)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CCl4和水不互溶,属于两种不互溶液体的分离,应采用分液操作,故答案为:C;‎ ‎(2)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应采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方法,为干馏,故答案为:A;‎ ‎(3)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用苯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为萃取操作,故答案为:B。‎ ‎2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 ‎(1)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A、B、E、F、G五种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3)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________族。‎ ‎(4)E、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 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写出C和G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 ‎【答案】 (1). (2). HF (3). ⅢA (4). H2SO4 (5). ‎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B、C、D、E、F、G分别是O、F、Na、Al、P、S、Cl元素。结合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B、C、D、E、F、G分别是O、F、Na、Al、P、S、Cl元素。‎ ‎(1)A为O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这几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元素,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HF,故答案为:HF;‎ ‎(3)D是Al元素,Al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3,所以D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故答案为:ⅢA;‎ ‎(4)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E的非金属性小于F,所以E、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H2SO4,故答案为:H2SO4;‎ ‎(5)C是Na元素、G是Cl元素,二者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三、推断题(8分)‎ ‎27.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其中B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一的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B和气体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l (2). HCl (3). 2Na+2H2O=2NaOH+H2↑ (4). Fe3++3OH-=Fe(OH)3↓‎ ‎【解析】‎ ‎【详解】B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一的金属元素,B是铝;金属A的焰色反应显黄色,A是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则甲是氢气,D是氢氧化钠;黄绿色气体乙是氯气,丙是氯化氢,溶液E为盐酸;溶液D与溶液G产生红褐色沉淀H,H是氢氧化铁,G中含Fe3+,金属C与溶液E反应生成溶液F,溶液F被Cl2氧化成溶液G,则G是氯化铁,F是氯化亚铁,C是铁;‎ ‎(1)金属B和气体丙的化学式为Al、HCl;‎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8.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请回答问题,将所选方法的数字代号填在括号中: ‎ ‎(1)试管Ⅰ中盛有由2mL浓硫酸、3mL乙醇、2mL冰醋酸组成的反应混合液,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 ‎ ‎①催化剂和吸水剂,②脱水剂 ‎(2)试管Ⅱ中的导管口为什么要在液面之上?________ 。 ‎ ‎①防止倒吸,②有利于气体导出 ‎(3)试管Ⅱ中的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是(不定项)________ 。 ‎ ‎①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②除去挥发出的乙酸;‎ ‎③溶解挥发出的乙醇。‎ ‎【答案】 (1). ① (2). ① (3). ①②③‎ ‎【解析】‎ ‎【分析】‎ 实验室中利用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时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结合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该实验作用,浓硫酸起催化作用,加快酯化反应的速率;同时也是该反应的吸水剂,有利于酯化反应正向进行,故答案为:①;‎ ‎(2)试管Ⅱ中导管口位于液面之上,可防止试管Ⅱ中发生倒吸,故答案为:①;‎ ‎(3)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同时乙酸能与Na2CO3反应,乙醇可溶解于水中,因此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除去挥发出的乙酸、溶解挥发出的乙醇,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1),要注意乙酸和乙醇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的吸水性,有利于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2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模拟用N2和H2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现用未经干燥的N2和H2按体积比V(N2)∶V(H2)=1∶3‎ 充分混合后,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①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 ‎ ‎(2)若用装置②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A应连接装置中的________(填“B”或“C”);‎ ‎(3)收集满气体后,再用装置③进行实验,当烧瓶中的液面逐渐上升,溶液呈________色。‎ ‎(4)实验结束时,溶液几乎充满了烧瓶,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气体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答案】 (1). 干燥混合气体 (2). B (3). 红 (4). ‎ ‎【解析】‎ ‎【分析】‎ ‎(1)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解答;‎ ‎(2)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H3,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据此分析解答;‎ ‎(3)NH3溶于水后形成氨水,溶液显碱性,据此分析解答;‎ ‎(4)根据计算解答。‎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装置①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混合气,故答案为:干燥混合气;‎ ‎(2)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H3,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将空气从下口排出,用装置②收集NH3时,NH3应从长导管口进入,因此A应与装置②中的B相连,故答案为:B;‎ ‎(3)NH3溶于水后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因此溶液显红色,故答案为:红;‎ ‎(4)设圆底烧瓶的容积为aL,则V(NH3)=aL,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因此所得溶液的体积 V=aL,在标准状态下,aLNH3的物质的量=,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2),要注意理解瓶口向下排空气法的原理,难点为(4),要注意溶液的体积等于烧瓶的体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