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四章 过关检测 对应学生用书P8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                    ‎ ‎1.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答案 B 解析 铜锌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锌沿外电路流向正极铜,B项错误。‎ ‎2.由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Ⅰ和Ⅱ中Cl-均向Fe电极移动 C.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 D.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式均为O2+4e-+2H2O===4OH-‎ 答案 A 解析 两个原电池中正极金属Fe(Ⅰ中)、Cu(Ⅱ中)不参与反应,因此不会被腐蚀,A项正确;Ⅰ中锌作负极,则氯离子向锌电极移动,Ⅱ中铁作负极,则氯离子向铁电极移动,B项错误;Ⅰ中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C项错误;Ⅱ中正极反应式为2H++2e-===H2↑,D项错误。‎ ‎3.目前,脱氧保鲜剂已广泛用于食品保鲜、粮食及药材防虫、防霉等领域。含铁脱氧剂利用铁易被氧化的性质,完全吸收包装内的氧,从而对包装内的物品起到防氧化作用。当脱氧剂变成红棕色时则失效。下表是一种含铁脱氧保鲜剂的配方:‎ 主要原料 用量 - 14 -‎ 含碳4%的铸铁粉 ‎80 g 滑石粉 ‎40 g 食盐 ‎4 g 乙醇 适量 下列反应式中与铁脱氧原理无关的是(  )‎ A.Fe-2e-===Fe2+‎ B.C+O2===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2Fe(OH)3===Fe2O3·xH2O+(3-x)H2O 答案 B 解析 脱氧保鲜剂的脱氧原理与铁的吸氧腐蚀类似。铁锈的形成过程主要是FeC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的过程:负极反应为2Fe-4e-===2Fe2+,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Fe2+和OH-结合:Fe2++2OH-===Fe(OH)2,Fe(OH)2被空气氧化:4Fe(OH)2+O2+2H2O===4Fe(OH)3,Fe(OH)3缓慢分解:2Fe(OH)3===Fe2O3·xH2O+(3-x)H2O。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也可能含有未分解的Fe(OH)3。‎ ‎4.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的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放电腐蚀主要是因为MnO2的还原作用 答案 B 解析 图a中,铁棒靠近底端的部分与氧气接触少,腐蚀程度较轻,A项错误;图b中开关置于M时,CuZn合金作负极,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作正极,腐蚀速率减小,B项正确;图c中接通开关时Zn作负极,腐蚀速率增大,但氢气在Pt极上产生,C项错误;图d中ZnMnO2干电池放电腐蚀主要是因为Zn发生氧化反应,D项错误。‎ - 14 -‎ ‎5.(2016·全国卷Ⅱ)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答案 B 解析 MgAgCl电池中,Mg为负极,AgCl为正极,故正极反应式应为AgCl+e-===Ag+Cl-,B错误。‎ ‎6.(2016·全国卷Ⅰ)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 mol的O2生成 答案 B 解析 负极区(阴极)电极反应为:4H++4e-===2H2↑,正极区(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通电后SO向正极移动,正极区OH-放电,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A错误;负极区反应为4H++4e-===2H2↑,溶液pH增大,C错误;由正极区电极反应知,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4,则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 mol O2生成,D错误。‎ ‎7.(2015·天津高考)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14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答案 C 解析 锌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阳离子交换膜不允许阴离子通过,所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不变,B错误;乙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溶液中Cu2+逐渐减少,为维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Zn2+会不断移向乙池,使溶液质量增加,C正确;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D错误。‎ ‎8.(2015·全国卷Ⅰ)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答案 A 解析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气体,A错误;微生物电池中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即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B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C正确;电池总反应是C6H12O6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D正确。‎ ‎9.氯碱工业的一种节能新工艺是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电极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B.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 C.电解池中产生2 mol Cl2时,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0.5 mol O2‎ - 14 -‎ D.a、b、c的大小关系为a>b=c 答案 A 解析 题给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A项正确;题给燃料电池为氢氧燃料电池,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B项错误;由整个电路中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电解池中产生2 mol Cl2,理论上转移4 mol e-,则燃料电池中消耗1 mol O2,C项错误;题给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所以a、b、c的大小关系为c>a>b,D项错误。‎ ‎10.(2016·全国卷Ⅲ)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 答案 C 解析 充电时为电解池,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的反应为2Zn(OH)===2Zn+O2↑+4OH-+2H2O,电解质溶液中c(OH-)增大,A、B错误;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C正确;每消耗1 mol O2电路中通过4 mol电子,D错误。‎ ‎11.电化学降解NO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的A极为正极,电极材料为PbO2‎ B.铅蓄电池在工作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2NO+6H2O+10e-===N2↑+12OH-‎ D.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 mol电子,则质子交换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为10.‎‎4 g 答案 D 解析 由原理示意图可知,硝酸根离子转化为氮气,发生还原反应,右侧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则B极为电池的负极、A极为电池的正极,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为Pb,正极材料为PbO2,A项正确;铅蓄电池在工作时负极上铅失去电子转化为硫酸铅附着在电极上,电极质量增加,B项正确;电解池中阴极反应式为2NO+6H2O+10e-===N2↑+12OH-,阳极反应式为2H2O-4e-‎ - 14 -‎ ‎===O2↑+4H+,若电解过程中转移2 mol电子,则左侧池中产生氧气0.5 mol,同时有2 mol氢离子经过质子交换膜到达右侧溶液中,右侧池中产生氮气0.2 mol,因此左侧电解液的质量减少‎18 g,右侧电解液的质量减少3.‎6 g,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为14.‎4 g,故C项正确,D项不正确。‎ ‎1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2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0.4 mol B.0.8 mol C.1.2 mol D.1.6 mol 答案 C 解析 电解CuSO4溶液,开始时阴极反应为Cu2++2e-===Cu,Cu2+反应完全后,2H++2e-===H2↑;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反应完毕后向其中加入0.2 mol Cu2(OH)2CO3后可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说明析出了0.4 mol Cu,0.2 mol H2和0.3 mol O2,生成0.4 mol Cu,转移0.8 mol电子,生成0.2 mol H2,转移0.4 mol电子,共转移1.2 mol电子,故C项正确。‎ ‎13.(2015·福建高考)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 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 答案 B 解析 该装置将光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该装置工作时,a极为阴极,b极为阳极,H+从阳极(b极)区向阴极(a极)区迁移,B正确;根据电路中通过的电量相等,由2H2OO2、CO‎2C3H8O可得:3O2~2CO2,则每生成1 mol O2,被还原的CO2的质量为 mol×‎44 g/mol≈29.‎3 g,C错误;a极上C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转化为C3H8O,D错误。‎ ‎14.(2016·北京高考)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 14 -‎ 实验一 实验二 装置 现象 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色;c处无明显变化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处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a、d处:2H2O+2e-===H2↑+2OH-‎ B.b处:2Cl--2e-===Cl2↑‎ C.c处发生了反应:Fe-2e-===Fe2+‎ D.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 答案 B 解析 实验一中,a为阴极,c为阳极,d为阴极,b为阳极,a、d处发生反应2H2O+2e-===H2↑+2OH-,A正确;若b处发生反应2Cl--2e-===Cl2↑,不足以解释b处“变红”和“褪色”现象,B错误;c处铁作阳极,发生反应Fe-2e-===Fe2+,由于生成的Fe2+浓度较小,且pH试纸本身有颜色,故颜色上无明显变化,C正确;实验二中,两个铜珠的左端均为阳极,右端均为阴极,初始时两个铜珠的左端(阳极)均发生反应Cu-2e-===Cu2+,右端(阴极)均发生反应2H++2e-===H2↑,一段时间后,Cu2+移动到m和n处,m、n处附近Cu2+浓度增大,发生反应Cu2++2e-===Cu,m、n处能生成铜,D正确。‎ ‎15.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的实验装置如图①所示,电解的实验数据如图②所示,横轴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轴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b电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而后有气泡产生 B.a电极上的电子经溶液流向b电极再流入直流电源 C.在PQ段,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之比为1∶2‎ D.从开始到Q点,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中有0.1 mol氧气 答案 D - 14 -‎ 解析 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a为电解池的阴极、b为电解池的阳极。b电极上无红色物质析出,但一直有氧气产生,A项错误;电子仅在外电路中移动,溶液中为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B项错误;由图像和反应过程可知,刚开始为电解CuSO4溶液的过程,仅有氧气生成,PQ段为电解H2O的过程,则a电极上生成氢气,b电极上生成氧气,且二者的体积之比为2∶1,C项错误;在电解过程中,每转移4 mol电子,有1 mol O2生成,由图像可知,从开始到Q点转移的电子为0.4 mol,故有0.1 mol O2生成,D项正确。‎ ‎16.垃圾渗滤液会污染地下水,为此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并利用其进行发电的装置,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K+和Cl-不发生移动 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Y极经导线流向X极 C.电池工作时,X极和Y极周围溶液的pH均降低 D.电池工作时,电池总反应为3NO+5NH3+3H+===4N2+9H2O 答案 D 解析 电池工作时,盐桥中K+向正极区移动,Cl-向负极区移动,A错误;由图可知,NO在Y电极被还原生成N2,NH3在X电极被氧化生成N2,则X极是负极,Y极是正极;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电子由X极经导线流向Y极,B错误;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N2+6H+,反应中生成H+,则X极周围溶液的pH降低;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O+12H++10e-===N2↑+6H2O,反应消耗H+,则Y极周围溶液的pH升高,C错误;根据C项分析,结合正、负极反应式及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电池总反应式为3NO+5NH3+3H+===4N2+9H2O,D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15分)如图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再断开,请回答问题。在此过程中:‎ - 14 -‎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Fe电极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B中溶液仍为蓝色,其中一电极增重1.‎6 g,则增重的是B中的________(填“C”或“Cu”)电极,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质量为________g。(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500 mL不变)‎ ‎(3)断开开关后,发现C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通电过程中阳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过程中D中的铜电极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银电极质量________,电解质溶液浓度________。‎ 答案 (1)2Ag++Fe===Fe2++2Ag(2分) 负极(1分)‎ ‎(2)Cu(1分) 1(2分) CuO(1分) 2(2分)‎ ‎(3)减小(1分) 4OH--4e-===2H2O+O2↑(2分)‎ ‎(4)增大(1分) 减小(1分) 不变(1分)‎ 解析 (1)图A是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插入电解液中形成闭合回路,故A为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Ag为正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Ag+===2Ag+Fe2+。‎ ‎(2)图B为电解池,C为阳极,Cu为阴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故阳极质量不变;阴极反应为Cu2++2e-===Cu,质量增加。电解池反应中,阳极失电子数目=阴极得电子数目,Cu电极增重1.‎6 g,则转移电子0.05 mol,阳极消耗n(OH-)=0.05 mol,故溶液中的c(H+)==0.1 mol/L,pH=1,同时阳极放出0.‎4 g O2,则电解液要恢复到原状态,需加入‎2 g CuO。‎ ‎(3)图C电解NaHSO4溶液,本质上是电解水,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反应为4H++4e-===2H2↑,由于消耗了水,使c(H+)增大,pH减小。‎ ‎(4)图D,Cu作阴极,电极反应为Ag++e-===Ag,质量增大,Ag作阳极,电极反应为Ag-e-===Ag+,质量减小,消耗和生成的Ag+数目相等,故AgNO3溶液的浓度不变。‎ ‎18.(11分)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 14 -‎ 阳离子 Na+、K+、Cu2+‎ 阴离子 SO、OH-‎ 在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 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极e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烧杯中的电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电解过程中,乙烧杯中的B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使丙烧杯中的C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负(1分) 4OH--4e-===2H2O+O2↑(2分)‎ ‎(2)5.‎6 L(2分)‎ ‎(3)2CuSO4+2H2O2Cu+O2↑+2H2SO4(2分)‎ ‎(4)能,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变为电解水的反应(2分)‎ ‎(5)向丙烧杯中加入4.‎5 g水(2分)‎ 解析 (1)乙烧杯中c电极质量增加,析出的金属只能是铜,则c处发生的反应为Cu2++2e-==‎ - 14 -‎ ‎=Cu,即c电极为阴极,由此可推出b为阳极,a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根据离子共存知,B溶液为CuSO4溶液;由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图,可以确定A为KOH溶液或NaOH溶液,C为K2SO4溶液或Na2SO4溶液。甲烧杯中为KOH溶液或NaOH溶液,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O2↑。‎ ‎(2)当乙烧杯中有‎16 g Cu析出时,转移的电子为0.5 mol,2CuSO4+2H2O2Cu+O2↑+2H2SO4。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相等。丙烧杯中为K2SO4溶液或Na2SO4溶液,相当于电解H2O,由方程式2H2O2H2↑+O2↑可知,生成2 mol H2,转移4 mol电子,所以当整个反应中转移0.5 mol电子时,生成的H2为0.25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5 mol×22.‎4 L/mol=5.‎6 L。‎ ‎(4)铜全部析出后,电解质变为H2SO4,所以电解反应仍能进行。‎ ‎(5)丙烧杯中消耗水0.25 mol,若要使丙烧杯中的C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正确的操作是向烧杯中加入4.‎5 g水。‎ ‎19.(14分)根据题给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2016·北京高考)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NO)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Fe还原水体中NO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重庆高考)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a”“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 ‎(3)(2016·天津高考)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Fe+2H2O+2OH-FeO+3H2↑,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FeO - 14 -‎ ‎,镍电极有气泡产生。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已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________(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②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Na2FeO4)随初始c(Na 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Fe(1分) ②NO+8e-+10H+===NH+3H2O(2分)‎ ‎(2)①c(1分) ②2Cu2++3OH-+Cl-===Cu2(OH)3Cl↓(2分) ③0.448(2分)‎ ‎(3)①阳极室(1分) ②防止Na2FeO4与H2反应使产率降低(2分) ③M点:c(OH-)低,Na2FeO4稳定性差,且反应慢[或N点:c(OH-)过高,铁电极上有Fe(OH)3(或Fe2O3)生成,使Na2FeO4产率降低](3分)‎ 解析 (1)由图示可知,Fe失去电子作负极,NO在正极发生反应转化为NH:NO+8e-+10H+===NH+3H2O。‎ ‎(2)①在青铜器被腐蚀过程中,Cu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原电池的负极。②负极产物为Cu失去电子生成的Cu2+,正极产物为O2获得电子生成的OH-,Cu2+、OH-、Cl-反应生成Cu2(OH)3Cl沉淀。③4.‎29 g Cu2(OH)3Cl的物质的量==0.02 mol,消耗0.04 mol Cu,转移0.08 mol e-,根据正极反应:O2+4e-+2H2O===4OH-,消耗0.02 mol O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0.02 mol×22.‎4 L/mol=0.‎448 L。‎ ‎ (3)①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H2O,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电解过程中,阳极室消耗OH-,c(OH-)降低。②根据题意,Na2FeO4易被H2还原,由于阴极产生的气体为H2,若不及时排出,会将Na2FeO4还原,使其产率降低。③根据题意,若碱性较弱,则Na2FeO4稳定性差,且反应慢;若碱性较强,则铁电极区会产生Fe(OH)3或Fe(OH)3分解生成的Fe2O3,所以M点和N点的c(Na2FeO4)均低于最高值。‎ ‎20.(12分)CO2、CO可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二甲醚(CH3OCH3)、甲醇(CH3OH)、草酸(H‎2C2O4)等化工原料。‎ ‎(1)二甲醚可作为绿色环保型能源。二甲醚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该电池工作时,c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 ‎(2)某同学用甲醇和其他试剂组装了如图2所示装置,来研究有关电化学问题(甲、乙、丙三池中电解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开关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①丙池中F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丙池溶液的体积为500 mL,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少5.‎4 g时,丙池溶液的pH为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③一段时间后,断开开关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Cu B.CuO C.Cu(OH)2 D.Cu2(OH)2CO3‎ 答案 (1)O2(或空气) O2+4H++4e-===2H2O ‎(2)①阴极 2CuSO4+2H2O2H2SO4+2Cu+O2↑ ②1 ③A(每空2分,共12分)‎ 解析 (1)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由图可知H+向电极2迁移,则电极2是正极,故c口通入氧气(或空气),电解质溶液呈酸性,则电极2发生的反应式为O2+4H++4e-===2H2O。‎ ‎(2)①由图可知,CH3OH通入A电极,O2通入B电极,则甲池为燃料电池,乙池、丙池均为电解池,故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根据甲、乙、丙池中电极连接方式推知,C和E电极是阳极,D和F电极是阴极。丙池E、F电极均为石墨电极,电解CuSO4溶液时,阳极上产生O2,阴极上析出Cu,则电池总反应式为2CuSO4+2H2O2H2SO4+2Cu+O2↑。②乙池中C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C极质量减少5.‎4 g时,消耗0.05 mol Ag,电路中转移0.05 mol电子;丙池中阳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 14 -‎ ‎↑,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0.05 mol电子时生成0.05 mol H+,则溶液中c(H+)==0.1 mol·L-1,故丙池溶液的pH为1。③电解过程中,乙池阳极上Ag被氧化生成Ag+,阴极上Cu2+被还原析出Cu,电池总反应式为2Ag+Cu2+Cu+2Ag+,故电解一段时间后,欲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可加入足量Cu,发生反应式为:Cu+2Ag+===2Ag+Cu2+,将溶液中Ag+完全置换出来即可。‎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