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雾霾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碳素钢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 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不相同 D. 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钛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 ‎【答案】B ‎【详解】A. 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正确;‎ B. 碳素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 C. 活性炭脱色是利用其吸附性,次氯酸盐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故漂白纸浆的原理不相同,C正确;‎ D. 钠与熔融的TiCl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Ti,所以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D正确;答案选B。‎ ‎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属于胶体聚沉 C.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 D. 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NaCl溶液和Fe(OH)3胶体 ‎【答案】D ‎【详解】A.溶液,胶体均属于分散系,呈电中性,不带电。胶粒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有的不带电,故A不正确;‎ B.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Fe3+与CO32-发生互促水解,水解到底,离子方程式为2Fe3++3CO32-+6H2O=2Fe(OH)3↓+3CO2↑,故B不正确;‎ C.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如果直接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会得到氢氧化铁沉淀,故C不正确;‎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故D正确;‎ 答案:D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为混合物 D. 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电解质 ‎【答案】C ‎【详解】A. Na2O、MgO属于碱性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酸分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B错误;‎ C. 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由不同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C正确;‎ D. 纯碱、熟石灰、醋酸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但是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常温下,水电离的c(OH-)=1×10-12mo1·L-1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B. 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Ba2+、HC2O4-、Cl-‎ C. (NH4)2Fe(SO4)2的溶液中:Fe3+、Cl-、Br-、K+‎ D. 0.1mol/L的NaHCO3溶液中:SO42-、AlO2-、NH4+、Br-‎ ‎【答案】C ‎【详解】A. 常温下,水电离的c(OH-)=1×10-12mo1·L-1的溶液,该溶液既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酸性溶液中NO3-会氧化Fe2+,不能共存,碱性溶液中,OH-与NH4+、Fe2+不能共存,A不符合题意;‎ B. 能使酚酞变红溶液是碱性溶液,OH-与HC2O4-不能共存,B不符合题意;‎ C. (NH4)2Fe(SO4)2的溶液,Fe3+、Cl-、Br-、K+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 0.1mol/L的NaHCO3溶液中,HCO3-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LNO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5NA B. 20gD2O和HTO两种水的组合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C. 一定温度下,1molH2和足量碘蒸气反应产生的H-I键数目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L的HF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答案】B ‎【详解】A. 标准状况下,11.2LN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3mol NO2反应转移2mol电子,0.5mol NO2反应转移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NA,A错误;‎ B. D2O和HTO的摩尔质量都为20g/mol,20gD2O和HTO两种水的组合物质的量为1mol,1个D2O和HTO中都含有10个中子,则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B正确;‎ C. H2和碘蒸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H2和足量碘蒸气反应产生的H-I键数目小于2NA,C错误;‎ D. 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HF的物质的量,D错误;答案选B。‎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用法中,正确的是( )‎ A. BaCO3的电离方程式:BaCO3Ba2++CO32—‎ 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的化学方程式:3H2O+FeCl3=3HCl+Fe(OH)3↓‎ C. 向酸性KI溶液中通入臭氧(O3)的离子方程式:2I—+O3+H2O==I2+O2+2OH—‎ D. 向Ba(OH)2溶液中滴入 NaHSO4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OH—+SO42—+H+==BaSO4↓+H2O ‎ ‎【答案】D ‎【详解】A项BaCO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A项错误;‎ B项反应生成Fe(OH)3胶体,B项错误;‎ C项酸性条件下不能生成OH-,C项错误;‎ D项“恰好完全沉淀时”Ba(OH)2与NaHSO4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项正确。‎ 故选D。‎ ‎7.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工业上制备NaClO2的原理为:ClO2+H2O2+NaOH→NaClO2+H2O+O2(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制备反应,NaClO2是还原产物 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生成标准状况下的11.2L气体,转移2mol电子 D. 制备过程中混合液的pH降低 ‎【答案】C ‎【分析】配平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4变为+3,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NaClO2还原产物,H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O2氧化产物。‎ ‎【详解】A. 该制备反应中,NaClO2是还原产物,A正确;‎ B. ClO2作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B正确;‎ C. 标准状况下的11.2L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氧气与转移电子的关系,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生成0.5mol氧气,转移1mol电子,C错误;‎ D. NaOH是强碱,生成NaClO2,制备过程中混合液的pH降低,D正确;答案选C。‎ ‎8.下列关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B. 由于Mg、Al比较活泼,工业上常用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来制备Mg、Al单质 C. Li在空气中燃烧可得到氧化锂和过氧化锂两种氧化物 D. 纳米铁粉可以除被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答案】D ‎【详解】A. 虽然固体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但在溶液中加热时碳酸氢钠不分解,不能用加热法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A错误;‎ B.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Al2O3来制备Al单质,B错误;‎ C. 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得到氧化锂,C错误;‎ D. Fe可与重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重金属,所以纳米铁粉可以除被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D正确;答案选D。‎ ‎【点睛】MgO的熔点高,MgCl2的熔点低,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备Mg,AlCl3是共价化合物,不能用电解熔融的AlCl3制备Al,电解熔融的Al2O3来制备Al单质。‎ ‎9.(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 NH3↑+3SO2↑+SO3↑+7H2O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 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 B. 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2‎ C. 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3‎ D. 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分解产生的三氧化硫和氨气溶于水后生成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硫和氨气溶于水后生成亚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根据方程式分析,可以认为气体溶于水可以有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和亚硫酸铵,所以产生硫酸钡和亚硫酸钡的物质的量相等,剩余二氧化硫和氮气不被吸收,逸出,故答案为A。‎ 考点: 混合物的反应和计算 ‎10.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B. 用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C. 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 用图4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答案】C ‎【详解】A、装置中发生装置可以制备氨气,通过碱石灰干燥氨气,但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时需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项A错误;B、装置中应把铁做电解池的阳极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选项B错误;C、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烧瓶中压强减小,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被压入烧瓶形成喷泉,符合形成条件,选项C正确;D、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不能通过装置中排开水的体积测定二氧化氮的体积,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验装置正误判断,主要是制备物质,原理的分析应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关键。注意利用气体的密度及是否与水反应及水溶性对实验进行判断。‎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 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答案】C ‎【详解】A、除去N2中少量的O2,应通过灼热的Cu网,然后收集气体,故A错误;‎ B、Na2CO3溶液可以吸收HCl,同时CO2能与Na2CO3发生反应:CO2+Na2CO3+H2O=2NaHCO3,因此除去CO2中少量的HCl,应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收集气体,故B错误;‎ C、加入铁屑,发生Fe+2Fe3+=3Fe2+,可以除去FeCl3,不引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 D、加入NaOH溶液,引入Na+,产生新的杂质,故D错误;‎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l、SiO2、Ca(OH)2、NaHCO3等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 若a、b、c分別为Si、SiO2、H2SiO3,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C. Fe2O3Fe2(SO4)3(aq)无水Fe2(SO4)3‎ D. NaNa2O2NaI ‎【答案】C ‎【详解】A. Al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Ca(OH)2能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NaHCO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错误;‎ B. 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不能直接得到H2SiO3,B错误;‎ C. Fe2O3 与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溶液,Fe2(SO4)3溶液加热可得到无水Fe2(SO4)3,C正确;‎ D. 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I-氧化成I2,Na2O2与HI反应不能得到NaI,D错误;答案选C。‎ ‎【点睛】SiO2是酸性氧化物,只与HF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SiO2+4HF=SiF4↑+2H2O。‎ ‎13.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海水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 B. 氯碱工业中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可提高产品的纯度 C. 由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要在HCl的气流中加热 D. 溴工业中③、④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溴元素在反应③、⑤中均被氧化,在反应④中被还原 ‎【答案】B ‎【分析】A. 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都可淡化海水;‎ B. 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为防止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采用阳离子交换膜;‎ C. Mg2+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镁;‎ D. ③中Br元素的化合价升高,④中B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⑤中Br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详解】A.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A正确;‎ B. 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上氢离子放电产生H2,同时阴极获得NaOH,阳极上氯离子放电产生Cl2,为防止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应采用阳离子交换膜,使钠离子转移到阴极,可提高产品纯度,B错误;‎ C. MgCl2·6H2O直接加热,由于Mg2+水解以及水解生成的HCl的挥发,最终不能获得无水MgCl2,为获得无水MgCl2,则必须抑制Mg2+的水解,故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失去结晶水,C正确;‎ D. 海水提溴是先通入足量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Br2,然后将溴单质还原为溴化氢,再通入适量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Br2,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即③、④的目的是为了富集溴元素,④中Br2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溴元素被还原,在反应③、⑤中Br-均被氧化,D正确;‎ 答案选B。‎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常温下,取浓度均为0.2mol/L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各2mL于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后者红色更深 相同温度下,CO32-结合H+能力更强 B 分别向等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硼酸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2CO3溶液,前者产生气泡,后者无明显现象 酸性:CH3COOH>H3BO3‎ C 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反应结束前一段时间,钠浮在乙醇表面 密度:乙醇大于钠 D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变黄 氧化性:H2O2>Fe3+‎ ‎【答案】B ‎【详解】A. 常温下,2mL浓度均为0.2mol/L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Na2CO3溶液碱性更强,故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前者红色更深,A错误;‎ B. Na2CO3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硼酸溶液不反应,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证明酸性:CH3COOH>H2CO3>H3BO3,B正确;‎ C. 钠的密度大于乙醇,钠与乙醇反应时,钠沉在底部,C错误;‎ D. 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也可以将氧化Fe2+氧化生成Fe3+,所以不能证明氧化性:H2O2>Fe3+,D错误;答案选B。‎ ‎15.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FeSO4氧化,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AB段主要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 B. 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C. 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D. 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1 mol ‎【答案】D ‎【分析】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大于铁离子,铁离子大于碘。‎ ‎【详解】A、AB段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此时高锰酸钾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B、BC段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至0,说明该段发生的是铁离子与碘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3++2I-= 2Fe2++I2,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高锰酸钾先氧化亚铁离子,剩余的再氧化碘离子,铁离子氧化碘离子,所以相当于高锰酸钾直接与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共消耗1.25molI-。碘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25mol,则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25mol,高锰酸钾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自身被还原为+2价锰离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所以用于与碘离子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1.25mol/5=0.25mol,正确;‎ D、由图像可知铁离子消耗碘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25-0.5=0.75mol,根据2Fe3++2I-=2Fe2++I2,所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75mol,则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是0.75mol,错误;‎ 答案选D。‎ ‎16.将38.4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发生的反应为:‎ ‎2NO2+2NaOH=NaNO2+NaNO3+H2O;NO+NO2+2NaOH=2NaNO2+H2O。则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 A. 0.2mol B. 0.4mol C. 0.6mol D. 0.8mol ‎【答案】B ‎【解析】整个过程中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铜,从0价变化到+2价,每个铜原子失去2个电子,另一个是硝酸中的氮元素,从硝酸中变成亚硝酸钠中,即从+5价变化为+3价,每个氮原子得到2个电子,38.4g铜的物质的量为38.4/64=0.6mol,失去电子1.2mol,则氮原子共得到1.2mol电子,所以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1.2/2=0.6mol,由钠守恒分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亚硝酸钠与硝酸钠的和,所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0.5×2-0.6=0.4mol,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7分)‎ ‎17.Ⅰ.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6mL0.5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1)写出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4)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molO3转化为1molO2和1mol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填序号)。‎ A.Cl2 B.H2O2 C.ClO2 D.O3‎ ‎(5)“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 ClO−+2I−+2H+=I2+Cl−+H2O (2). 0.006mol (3). SO42-I2;‎ ‎(2)实验②说明碘单质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自身被还原成碘离子,氧化剂是碘,还原剂是亚硫酸钠,氧化产物是硫酸根离子,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为:I2>SO4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2O+I2+SO32−=SO42−+2I−+2H+,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消耗1molSO32-转移2mol电子,消耗的SO32-物质的量为0.5mol/L×0.006L=0.003mol,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06mol;‎ ‎(3)实验①说明氧化性由强到弱为:ClO−>I2,实验②说明氧化性由强到弱为:I2>SO42−,则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SO4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