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9届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9届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 95%‎ ‎【答案】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有浓烈的黑烟,有与蛋白质灼烧的不一样的气味,故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B.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B正确;C.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家禽的危害作用,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C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通常是用体积比浓度为75%中乙醇溶液,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浓度太小,渗透性强而杀菌能力又弱。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差,会导致病毒的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当病毒退壳后,里边的蛋白质仍然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答案选D。‎ ‎2.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0.1molCl2 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B. 常温常压下,44 g C3H8 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 3 NA C. 标准状况下,44.8 L NO 与 22.4 L O2 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 2 NA D. 1 mol Na2O 和 Na2O2 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 3 NA ‎【答案】D ‎【解析】A. 氯气溶于水发生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A错误;B. 常温常压下,44 g C3H8是1mol,其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2 NA,B错误;C. 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  O2混合后生成2molNO2,但存在平衡关系:2NO2N2O4,因此气体中分子总数小于2NA,C错误;D. Na2O和Na2O2‎ 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均是1:2,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 NA,D正确,答案选D。‎ 点睛:要准确把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一要认真理清知识的联系,关注状况条件和物质状态、准确运用物质结构计算、电离和水解知识的融入、留心特殊的化学反应,如本题中氯气与H2O的反应、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化学平衡的应用。避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做题时才能有的放矢。二要学会留心关键字词,做题时谨慎细致,避免急于求成而忽略问题的本质。必须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础点进行辐射,将相关知识总结归纳,在准确把握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着重关注易错点, 并通过练习加强理解掌握,这样才能通过复习切实提高得分率。‎ ‎3. 在强碱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Mg2+、MnO4-、Cl﹣ B. Na+、Ba2+、NO3-、Cl﹣‎ C. Na+、H+、SO42-、Cl﹣ D. Ca2+、K+、CO32-、NO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MnO4—紫色,不符合; B.Na+、Ba2+、NO3—、C1—,各离子无色,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符合;C.H+在强碱性的环境中不能大量存在;D.Ca2+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选B。‎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 ‎4. 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 CO,CO2 和水的总质量为 27.6 g,若其中水的质量 为 10.8 g,则 CO 的质量是( )‎ A. 4.4 g B. 2.2 g C. 1.4 g D. 在 2.2 g 和 4.4 g 之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n(H2O)=10.8/18mol=0.6mol,根据氢原子守恒,则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2mol,设CO的物质的量为xmol,CO2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碳原子守恒,x+y=0.4mol,依据题意得:28x+44y=27.6-10.8,解得x=0.05,y=0.35,因此CO的质量为0.05×28g=1.4g,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计算等知识。‎ ‎5.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 Y 同族,Z 与 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 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W< XZ ‎【答案】B ‎【解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是钠;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说明这种盐不水解,Z只能是第三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属于强酸,则Z是氯;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W在第二周期且是非金属元素,可能是氮和氧;W与Y同族,Y在X与Z之间,位置关系如图:;A.X、W离子的电子层为2层,Z离子即氯离子电子层为3层,电子层多半径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序小半径反而大,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W<Z,故A错误;B.W在第二周期且是非金属元素,可能是氮和氧,与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氮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它们与水反应都能生成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C.W与Y处于同于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则W>Y,故C错误;D.Y与Z处于同同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则Z>Y,故D错误;故选B。‎ ‎6. 以下烃中二氯代物只有两种的是( )‎ A. (CH3)2CHCH3 B. CH3CH2CH3 C. C(CH3)4 D. CH3CH2CH2CH3‎ ‎【答案】C ‎7.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H2O2含有极性共价键为NA,含有非极性键为2NA B. 10 克氖气所含原子数为 NA C. 0.5mol I-被氧化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5NA D. 1 mol乙基(-C2H5)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7NA ‎【答案】D ‎【解析】A、过氧化氢为H-O-O-H;1mol H2O2含有极性共价键为2NA,含有非极性键为NA,故A错误;B、氖气由氖原子构成,故10g氖气中含有的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0.5mol,原子数为0.5NA个,故B错误;C、碘离子可以被氧化为碘单质或碘酸根,所以氧化产物不定,故C错误;D. 1 mol乙基(-C2H5)中含有的电子2×6+5×1=17mol,故D正确;故选D。‎ ‎8. 某潜航器使用新型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当电路中有 2 mol 电子转移时,镁电极的质量减轻 24 g B. 工作过程中溶液的 pH 会增大 C. 电池工作时,负极上有 H2 生成 D. 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 H2O2+2e-+2H+=2H2O ‎【答案】C ‎【解析】A.Mg为负极,电池的负极反应为Mg-2e-═Mg2+,有2mol电子转移时,镁电极的质量减轻24g,故A正确;B.电池总反应式是Mg+H2O2+2H+═Mg2++2H2O,消耗氢离子,则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故B正确;C.电池工作时,H+向正极移动,但正极反应为H2O2+2H++2e-═2H2O,没有氢气生成,故C错误;D.电池总反应式是Mg+H2O2+2H+═Mg2++2H2O,负极反应为Mg-2e-═Mg2+,则正极反应为H2O2+2H++2e-═2H2O,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把握正负极的判断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解答本题关键。由图可知该燃料电池中,镁作负极,负极反应为Mg-2e-═Mg2+;铂作正极,正极上双氧水得电子生成水,正极反应为H2O2+2H++2e-═2H2O。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 在 101 kPa 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C. 由 C(石墨)→C(金刚石) ΔH=+1.9 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H 比后者小 ‎【答案】D ‎【解析】A、反应热包括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B、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在101 kPa时,1mol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故B错误;C、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能量,说明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错误;D、等质量的硫蒸气比硫固体的能量多,所以硫蒸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故选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为发生氧化反应 B. 向试管中加入2mL5%硫酸铜溶液,再滴加几滴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匀,立即加入2mL10%葡萄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可看到红色沉淀 C. 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 用蒸馏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答案】C ‎【解析】A. 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葡萄糖和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向试管中加入2mL5%硫酸铜溶液,再滴加几滴稀氢氧化钠溶液,该混合液是酸性溶液,所以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C、油脂得到皂化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C。‎ ‎11. 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右图: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叶醇的分子式为 C10H16O B. 不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 不能与 Na2CO3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D. 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8O,故A错误;B.因含C=C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不存在羧基,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故C正确;D.含C=C,能发生加成反应,含-OH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C。‎ ‎12. 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 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D. 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而保持各组分的含量不变时,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改变,但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如果各组分改变,一定发生化学平衡移动,故C正确.D.如果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对平衡无影响,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名师点晴】分析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哪些量的变化,是否引起速率变化,如果速率不变,平衡一定不移动.‎ 如果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移动:(1)改变程度相同[V(正)=V(逆)],平衡不移动;(2)改变程度不相同[V(正)≠V(逆)],平衡移动,据此分析解题。‎ ‎13. 在 C2H2、C2H4O、C6H6 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则混合物中碳元素的 质量分数是( )‎ A. 92.3% B. 87.6% C. 75% D. 84%‎ ‎【答案】D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化学式将物质转化为最简式为CH与水的混合物。难点是C2H4O可以表示为C2H2·H2O。‎ ‎14. 反应 4NH3+5O24NO+6H2O(g)在 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 加了 0.3mol,则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 A. v(O2)=0.01mol/(L·s) B. v(NO)=0.008 mol/(L·s)‎ C. v(H2O)=0.015 mol/(L·s) D. v(NH3)=0.002 mol/(L·s)‎ ‎【答案】D ‎【解析】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v(NO)==0.002mol/(L·s)。A.V(O2)= v(NO)=0.002mol/(L·s)×=0.0025mol/(L·s),故A错误;B.由上述计算可知,v(NO)=0.002mol/(L·s),故B错误;C.V(H2O)=‎ ‎ v(NO)=0.002mol/(L·s)×=0.003mol/(L.s),故C错误;D.V(NH3)=v(NO)=0.002mol/(L·s),故D正确;故选D.‎ ‎15. 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现有 H2 与 CH4 的混合气体 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H2O(l),若实验测得反 应放热 3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 H2 与 CH4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1∶3 C. 1∶4 D. 2∶3‎ ‎【答案】B ‎【解析】混合气体物质的量==5mol,设氢气、甲烷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根据方程式知,氢气、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是285.8xkJ、890ykJ,列方程式组为x+y=5,285.8x+890y=3695,解得x=1.25,y=3.75,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5mol:3.75mol=1:3,故选B。‎ ‎16. W、X、Y、Z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 的一种核素在 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Y 是植物生长所需化学肥料中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Z 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1.5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化物的沸点:Z 一定高于 Y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强于 Y C. 仅由 W、Y、Z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属于盐类 D. W、X、Y、Z 都能分别与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 ‎【答案】D ‎【解析】W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应为H元素,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应为C元素,Y是植物生长所需化学肥料中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应为N或P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1.5倍,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O或S元素。A.如氢化物分别为N2H4、H2O,则N2H4沸点较高,故A错误;B.非金属性N(P)>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弱于Y,故B错误;C.仅由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NH4NO3,为盐,故C错误;D.W、X、Y、Z可分别为H、C、N(P)、O(S),都能分别与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 ‎17. 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1)纯碱的电离方程式:_____‎ ‎(2)实验室制备乙酸甲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做Cl2的相关实验时常用烧碱溶液处理尾气,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4)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常用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其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 ‎(5)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写出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1). Na2CO3=2Na++CO32- (2). CH3COOH+CH3OHCH3COOCH3+H2O (3). Cl2+2OH-=Cl-+ClO-+H2O (4). O2+4e-+2H2O=4OH- (5). 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 △H=-57.3kJ·mol-1‎ ‎【解析】(1)纯碱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故答案为:Na2CO3==2Na++CO32-;‎ ‎(2)实验室用乙酸与甲醇制备乙酸甲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OHCH3COO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OHCH3COOCH3+H2O;‎ ‎(3)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4)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常用KOH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答案为:O2+4e-+2H2O==4OH-;‎ ‎(5)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a(OH)2(aq) +HCl(aq) = BaCl2 (aq) +H2O (l) △H=-57.3KJ/mol,故答案为: Ba(OH)2(aq) +HCl(aq) =BaCl2 (aq) +H2O (l) △H=-57.3KJ/mol。‎ ‎18. (1)请选择合适方法的填空(用字母序号填空):‎ A.过滤 B.裂解 C.分馏 D.裂化 E.干馏 F.还原 G.电解 H.蒸发 ‎①从海水中提取粗盐__________________; ②重油转变为汽油_____________;‎ ‎③石油炼制乙烯、丙烯等__________; ④煤转化为焦炭、煤焦油等____________。 ‎ ‎(2)对于容积固定的反应:N2(g)+3H2(g) 2NH3(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的标志有__________。‎ A.N2、H2、NH3 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B.总压强不变 ‎ C.N2、H2、NH3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D.N2、H2、NH3 的浓度相等 ‎ E.N2、H2 不再起反应 F.v(N2)=v(H2)‎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H.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I.正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逆反应吸收的热量 ‎【答案】 (1). H (2). D (3). C (4). E (5). A、B、H、I ‎【解析】(1)①从海水中提取粗盐,利用海水晒盐,水被蒸发掉,属于蒸发原理,故答案为:H;     ‎ ‎②重油转变为汽油采用深度裂化即裂解的方法,故答案为:D;    ‎ ‎③利用物质熔沸点不同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物理变化,该方法为分馏,故答案为:C;     ‎ ‎④煤转化为焦炭、煤焦油等,需要隔绝空气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为煤的干馏,故答案为:E;‎ ‎(2)A.N2、H2、NH3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之和减小,当总压强不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C.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时,该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初始量及转化率有关,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错误;       D.N2、H2、NH3的浓度相等时,该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初始量及转化率有关,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错误;  E.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停止,故错误;F.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且反应方向相反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v(N2)=v(H2)时一定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G.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判断平衡状态,故错误;H.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I.正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逆反应吸收的热量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故选:ABHI。‎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常见分离提纯方法及平衡状态特点。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判断依据,不变的物理量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如:该题中密度不能作为判断依据,为易错点。‎ ‎19. 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 号元素),对 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 填充规律,并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⑩分别代表十种元素,则⑧代表的元素在常见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②_____________⑥(填“>”或“<”) ‎ ‎(3)写出一种由①、④、⑤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其阳离子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⑥、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 (5)①、③、⑤三种元素形成的18 电子结构的化合物是近年来燃料电池研究领域的新宠,写出用它作燃料,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作电解质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 ‎【答案】 (1). 第三周期第ⅥA 族 (2). > (3). NH4NO3 (4). 取少量该物质,加入 NaOH 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存在NH4+ (5). 略 (6). CH3OH+8OH--6e-=CO32-+6H2O ‎【解析】根据图片知,阿拉伯数字表示周期表的周期,大写数字表示周期表的列,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⑩分别是H、Na、C、N、O、Mg、Al、S、Cl、Fe元素。‎ ‎(1)若①~⑩分别代表十种元素,⑧代表的是S元素,在常见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ⅥA族;‎ ‎(2)②为Na,⑥为Mg,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②>⑥,故答案为:>;‎ ‎(3)由①、④、⑤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为NH4NO3,检验铵根离子可以:取少量该物质,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存在NH4+,故答案为:取少量该物质,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存在NH4+;‎ ‎(4)氯化镁是由1个镁原子和2个氯原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 ‎;‎ ‎(5)①、③、⑤三种元素形成的18电子结构的化合物为甲醇(CH3OH),以氢氧化钠为电解质过程的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 CO32-+6H2O,故答案为:CH3OH—6e-+8OH-= CO32-+6H2O。‎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应用,正确理解扇形图所表达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来分析解答,同时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知识框架的构成、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20.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已获得 Br2,步骤Ⅱ中又将 Br2 还原为Br-,其目的是______‎ ‎(3)步骤Ⅱ用 SO2 水溶液吸收 Br2,吸收率可达 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由此反应可 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知:Br2 的沸点为 59℃,微溶于水,有毒并有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画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 B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 橡胶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 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_______。‎ ‎④C 中液体颜色为____________。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 Cl2,可向其中加入 NaBr 溶液, 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 ‎【答案】 (1). 蒸馏法 (2). 电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 (3). )富集溴元素 (4). Br2+SO2+2H2O=4H++SO42-+2Br- (5). 强酸对设备具有腐蚀性 (6). 冷凝管 (7). Br2腐蚀橡胶 (8). 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的馏分 (9). 深红棕色 (10). 分液或蒸馏 ‎【解析】(1)从海水中取淡水,有蒸留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除去海水中的盐分,有电渗拆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故答案为: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中的一种;‎ ‎(2)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目的是低浓度的Br2溶液在提取时消耗过多的原料和能源,转化为HBr后易被氧化剂氯气氧化为溴单质,用于富集溴元素,故答案为:富集溴元素;‎ ‎(3)二氧化硫吸收溴单质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SO42-,环境保护主要是减少SO2气体的损耗和排放,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反应生成了两种强酸,易腐蚀设备,故答案为:SO2+Br2+2H2O═4H++2Br-+SO42-;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 ‎(4)①由装置图可知,提纯溴利用的原理是蒸馏,仪器B为冷凝管,故答案为:冷凝管;‎ ‎②控制温度59℃,使溴单质挥发,通过冷凝得到呈深红棕色的液态溴单质,同时避免污染环境,最后进行尾气吸收,由于溴单质是一种强氧化剂,易腐蚀橡胶制品,所以整套装置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故答案为:Br2腐蚀橡胶;‎ ‎③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应控制的关键条件是把温度控制在溴的沸点59°C,并收集该温度下的馏分,故答案为: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时的馏分;‎ ‎④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加入NaBr溶液发生反应:2NaBr+Cl2=2NaCl+Br2,可以除去氯气,生成的溴单质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得到,故答案为:深红棕色;蒸馏。‎ ‎21. 下图是几种有机物的转换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已知: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对水果有催熟作用;75%的B可用于医用消毒;E是 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4H8O2;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 ‎(1)G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F的链节是_____‎ ‎(2)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 ③_____‎ ‎(3)书写反应方程式: ②_____‎ ‎(4)下列关于 A 和 F 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A 常温下是气体,为纯净物;F 常温下是固体,为混合物 B.A 和 F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取等质量的 A 和 F 完全燃烧后,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质量分别相等 D.取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F 完全燃烧后,生成的 CO2 和 H2O 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 ‎(5)与 E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COO—”结构的有机物还有____________种。‎ ‎【答案】 (1). 1,2—二溴乙烷 (2). —CH2—CH2— (3). 加成反应 (4). 酯化反应 (5). 2 CH3COOH+ O2 2 CH3CHO + 2H2O (6). )A、C (7). 5‎ ‎【解析】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对水果有催熟作用,则A为CH2=CH2;75%的B可用于医用消毒,B为乙醇,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被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A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为CH2BrCH2Br;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则F为;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B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D为CH3COOH,CH3COOH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 ‎(1)G为CH2BrCH2Br,G的名称是 1,2-二溴乙烷,F为聚乙烯,链节是-CH2-CH2-,故答案为: 1,2-二溴乙烷;-CH2-CH2-; ‎ ‎(2)根据分析,反应①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反应③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酯化反应;‎ ‎(3)反应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 + 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 + 2H2O;‎ ‎(4)A为乙烯,F为聚乙烯。A.乙烯常温下为气体,属于纯净物,聚乙烯,常温下是固体,聚合度不同,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聚乙烯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C.乙烯与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故C正确;D.乙烯与聚乙烯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目不同、氢原子数目不同,取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不相等,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也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C;‎ ‎(5)E为CH3COOCH2CH3,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COO—”结构的有机物还有HCOOCH2CH2CH3,HCOOCH2(CH3)2,CH3CH2COOCH3,CH3CH2CH2COOH,(CH3)2CHCOOH,共5种,故答案为:5。‎ 点睛:明确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物质之间的转化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4),注意乙烯和聚乙烯不同点。‎ ‎22. 恒温恒容下,将 2 mol 气体 A 和 2 mol 气体 B 通入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XC(g)+2D(s),2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 1.2 mol B,并测得 C 的浓度为 1.2 mol/L。‎ ‎(1)求 X 的值__________; ‎ ‎(2)A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 ‎(3)平衡前后的气体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1). 3 (2). 80% (3). 1:1‎ ‎【解析】(1)2min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1.2mol/L,由v===0.6mol/(L.min),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B,则B的反应速率为 =0.2mol/(L.min),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3,故答案为:3;‎ ‎(2)2A(g)+B(g)⇌xC(g)+2D(s),‎ 开始 2 2 0 0‎ 转化1.6 0.8‎ 平衡0.4 1.2‎ 则A的转化率之比为×100%=80%,故答案为:80%;‎ ‎(3)恒温恒容平衡前后的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和之比 ‎ 2A(g)+B(g)⇌3C(g)+2D(s),‎ 开始 2 2 0 0‎ 转化 1.6 0.8 2.4 1.6‎ 平衡 0.4 1.2 2.4 1.6‎ 则平衡前后的气体的压强之比==1:1,故答案为:1:1。‎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衡的判定等,注意利用反应速率的关系确定x为解答的关键。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常常使用三段式解题,要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三段式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