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卷头相应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相应横线上,答在其它地方无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S 32, Cl 35.5,Na 23 ,K 39,Al 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 kPa): ①C4H10(g)+O2(g)===4CO2(g)+5H2O(l) ΔH=-2878 kJ·mol−1 ②C4H10(g)+O2(g)===4CO2(g)+5H2O(g) ΔH=-2658 kJ·mol−1 ③C4H10(g)+O2(g)===4CO(g)+5H2O(l) ΔH=-1746 kJ·mol−1 ④C4H10(g)+O2(g)===4CO(g)+5H2O(g) ΔH=-1526 kJ·mol−1 由此判断,正丁烷燃烧热ΔH是 - 20 - / 20 A. -2878 kJ·mol−1 B. -2658 kJ·mol−1 C. -1746 kJ·mol−1 D. -1526 kJ·mol−1 【答案】A ..................... 考点:考查燃烧热的定义和延伸。 2. 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B. 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 C. 同一弱电解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不同 D. 强电解质在固态或液态时,可能不导电 【答案】B - 20 - / 20 【解析】A.依据强电解质概念分析,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故A正确;B.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导电能力由离子浓度大小决定,如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弱于弱电解质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故B错误;C.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改变,电离平衡移动,离子浓度不同,导电能力不同,故C正确;D.强电解质中,是离子化合物的电解质熔融可以导电,如熔融氯化钠能导电,共价化合物的强电解质熔融不能导电,固体强电解质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D正确;答案为B。 3. 反应2A(g)2Y(g) + E(g) 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小E的浓度 D. 降温 【答案】D 【解析】正反应是吸热的、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则A、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错误;B、降低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浓度降低,B错误;C、减小E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浓度降低,C错误;D、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浓度增大,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明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尤其需要注意 和压强对反应速率以及平衡状态影响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注意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含义。 4. 有三支试管,分别盛有下列物质,观察这三支试管的颜色,其中颜色最浅的是 甲:10mL 0.01mol·L-1 FeCl3溶液 和10 mL 0.01 mol·L-1 KSCN溶液 乙:5mL水和10mL 0.01mol·L-1 FeCl3溶液和5mL 0.01mol·L-1 KSCN溶液 丙:10mL 0.1mol·L-1 FeCl3溶液 和10mL 0.1mol·L-1 KSCN溶液 A. 甲试管 B. 乙试管 C. 丙试管 D. 无法判断 - 20 - / 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浓度最小的是颜色最浅的,溶液的体积可以看成二溶液体积之和,通过分析得到:丙最大,甲次之,乙中加了水,体积比甲的体积大,所以浓度最小,颜色最浅.因此B正确。 考点:溶液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 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A. 1.0×10-7 mol.L-1 B. 1.0×10-6 mol.L-1 C. 1.0×10-1 mol.L-1 D. 1.0×10-12 mol.L-1 【答案】D 【解析】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显碱性,溶液中c(H+)=10-12mol/L,c(OH-)=0.01mol/L,此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1)若为碱溶液,在碱溶液中,所有的氢离子c(H+)=10-12mol/L均来自于水的电离,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的浓度相等,故水电离出的c(OH-)=10-12mol/L,故D正确;(2)若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在盐溶液中,所有的氢离子和氢氧根均来自于水的电离,但由于弱酸根的额水解,将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走一部分,故溶液中的氢氧根才能代表水电离出的全部氢氧根离子,故水电离出的c(H+)=c(OH-)=0.01mol/L;综上分析可知,答案为D。 6. 液氨与水相似,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NH4++NH2-。-50℃时,两种离子的平衡浓度均为1×10−15 mol·L−1,下列有关液氨的离子积及其电离平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等于1×10− 3 0 - 20 - / 20 B. 在液氨中放入NaNH2,则液氨的离子积数值将增大 C. 此温度下,在液氨中加入NaNH2,则液氨中c(NH4+)<1×10−15 mol·L−1 D. 在液氨中加入NH4Cl,则液氨中c(NH4+)将大于c(NH2−) 【答案】B 【解析】A.液氨的离子积等于NH4+和NH2-浓度之积,当两种离子的平衡浓度均为1×10-15mol/L时,即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等于1×10-30,故A正确;B.液氨的离子积只受温度影响,在液氨中放人NaNH2,则液氨的离子积数值将不变,故B错误;C.在液氨中加人NaNH2,会抑制液氨的电离,则液氨中c(NH4+)<1×10-15mol/L,c(NH2-)>1×10-15mol/L,故C正确;D.在液氨中加入NH4Cl,氯化铵会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并且铵根离子会抑制液氨的电离,c(NH2-)减小,所以液氨中c(NH4+)将大于c(NH2-),故D正确;故答案为B。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答案】D - 20 - / 20 【解析】试题分析: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放热反应也可能是非自发的,吸热反应也可能是自发的,选项A不正确;反应是否自发进行有反应的焓变、熵变、温度共同决定;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也不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选项B不正确;有些自发进行的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才能进行,如氢气和氧气需要点燃反应,选项C不正确;有些自发进行的反应也需要反应条件,才能进行,如氢气和氧气需要点燃反应,选项D正确。 考点: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正误判断 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于水一定放出热量 B.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 可逆反应在加热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D. 25℃时,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与水电离的c(OH-)的乘积为10−14 【答案】C 【解析】A.有的电解质如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过程,有的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B.化学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故B错误;C.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对于可逆反应,加热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正确;D.25℃时,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Kw计算,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相等均为10-12mol/L,所以水电离的c(H+)与水电离的c(OH-)的积为10-24,故D错误;故答案为C。 9. 在25 - 20 - / 20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 质 X Y Z 初始浓度/ 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 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 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B 【解析】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故A正确;B.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C.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c(X)∶△c(Y)∶△c(Z)=0.05∶0.15∶0.1=1∶3∶2,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3Y⇌2Z,K===1600(mol/L)-2,故C正确;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改变时,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变化,故D正确;答案为B。 10. 下列液体混合后,常温下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2的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B. pH=6的盐酸溶液1mL与999mL水混合 C. pH=2的盐酸与0.01 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D. 1×10−3 mol·L−1的盐酸和6×10−4 - 20 - / 20 mol·L−1的Ba(OH)2溶液各取10mL,混合后再稀释100倍 【答案】D 【解析】常温下pH=7的溶液显中性,pH>7为碱性;A.酸为强酸时,混合后显中性,而酸为弱酸时,则混合后酸可能过量,溶液为酸性,故A错误;B.酸溶液稀释还是酸溶液,则pH=6的盐酸溶液1mL与999mL水混合,溶液一定为酸性,故B错误;C.pH=2的盐酸,c(HCl)=0.01mol/L,与0.01mol/L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恰好生成氯化铵,水解显酸性,故C错误;D.c(H+)=1×10-3mol/L<c(OH-)=6×10-4mol/L×2,等体积混合碱过量,则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答案为D。 11. 已知甲、乙、丙、丁代表4种纯净物。甲(g)+2乙(g) 丙(g)+丁(g) ΔH=-a kJ·mol−1 (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g)的能量一定大于丙(g)的能量 B. 该反应不需要加热 C. 1 mol甲(g)与2 mol乙(g)的总能量高于1 mol丙(g)和1 mol丁(g)的总能量 D.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甲(g)与2 mol 乙(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 【答案】C 【解析】A.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1 mol甲(g)与2 mol乙(g)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1 mol丙(g)和1 - 20 - / 20 mol丁(g)的总能量,并不能表示甲(g)的能量一定大于丙(g)的能量,故A错误;B.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很多放热反应也必须先加热才能进行,故B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1 mol甲(g)与2 mol乙(g)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1 mol丙(g)和1 mol丁(g)的总能量,故C正确;D.该反应方程式表示1 mol甲(g)与2 mol乙(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丙和气态丁时放出的热量为a kJ,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甲(g)与2 mol乙(g)并不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 kJ,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睛:△H=-a kJ•mol-1(a>0),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它只表示反应物1 mol甲(g)与2 mol乙(g)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1 mol丙(g)和1 mol丁(g)的总能量,并不能表示甲(g)的能量一定大于丙(g)的能量;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很多放热反应也必须先加热才能进行;该反应方程式表示1 mol甲(g)与2 mol乙(g)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丙和气态丁时放出的热量为a kJ,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甲(g)与2 mol乙(g)并不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 kJ。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2S的电离:H2S2H+ + 2S 2 - B.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HCO3−+ H2O H2 CO3+ OH− C. AgCl的电离:AgCl Ag+ + Cl− D. 氢氧化钡溶液和足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Ba2+ + 2HCO3− + 2OH− = BaCO3↓+ 2H2O + CO32- 【答案】D 【解析】A.H2S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一级电离方程式为H2SH+ + HS -,故A错误;B.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CO3− CO32-+ H+ - 20 - / 20 ,故B错误;C.AgCl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的AgCl能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AgCl=Ag+ + Cl−,故C错误;D.氢氧化钡溶液和足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 + 2HCO3− + 2OH− = BaCO3↓+ 2H2O + CO32-,故D正确;答案为D。 13. 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表示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放热,当酸反应完成后,再加碱,相当于往热水中加入冷水,温度降低,故A正确;B.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酸性减弱pH增大,当酸碱恰好发生中和时,pH突变,醋酸完全反应后,溶液碱性逐渐增强,故B正确;C.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a,溶液中CH3COO-浓度逐渐增大,当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溶液体积增大,CH3COO-浓度逐渐减小,因此导电能力增加,故C正确;D.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醋酸发生反应了,当醋酸剩余时,氢氧化钠物质的量0,醋酸中滴加氢氧化钠,即便醋酸完全反应,醋酸钠还是有微弱的水解,醋酸的浓度不可能为0,故D错误;故答案为D。 1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Fe2+、NO、SO、Na+ B.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 Ca2+、Cl-、HCO、K+ C. c(H+)/c(OH-)=1×1012的溶液中:NH、Cl-、NO、Al3+ - 20 - / 20 D. 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SCN-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Fe2+、NO3-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Ca2+、HCO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HCO3-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H+)/c(OH-)=1×10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NH4+、Cl-、NO3-、Al3+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SCN-与Fe3+反应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ClO-与Fe3+反应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次氯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的相关知识。 15.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的高 D. 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图像的分析。 - 20 - / 20 16. 已知一定温度下,2X(g)+Y(g) mZ(g) ΔH=-a kJ/mol(a>0),现有甲、乙两容积相等且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2 mol X和1 mol Y,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b 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1 mol X和0.5 mol 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c kJ,且b>2c,则a、b、m的值或关系正确的是 A. m = 4 B. a = b C. a < D. m < 3 【答案】D 【解析】甲、乙两容积相等且固定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X、Y的物质的量为2倍的关系,若平衡不移动,b=2c,现b>2c,则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所以2+1>m,则m≤2,m等于2或1,又热化学反应中2molX与1molY完全反应放出akJ热量,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2mol X和1mol Y,不能完全转化,放出的热量bkJ<akJ,因转化率不知,则无法确定a、b的关系,故答案为D。 点睛:明确b>2c时平衡移动的方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甲、乙两容积相等且固定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X、Y的物质的量为2倍的关系,若平衡不移动,b=2c,现b>2c,则加压平衡正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2分) 17.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变化过程是熵值明显增加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 20 - / 20 ① NH4NO3爆炸:2NH4NO3(s)===2N2(g)+4H2O(g)+O2(g) ② 水煤气转化:CO(g)+H2O(g)===CO2(g)+H2(g) ③ 臭氧的生成:3O2(g)===2O3(g) ④ 2C4H10(g)+13O2(g)===8CO2(g)+10H2O(g) (2)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g) CO2+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_______ ; A.0.5 mol CO+2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 B.1 mol CO+1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 C.0.5 mol CO+1.5 mol H2O(g)+0.4 mol CO2+0.4 mol H2 D.0.5 mol CO+1.5 mol H2O(g)+0.5 mol CO2+0.5 mol H2 (3)有下列物质:①铜 ②硫酸钡固体 ③氨水 ④氢氧化钠固体 ⑤熔融 硝酸钾 ⑥乙醇 ⑦稀硫酸 ⑧金刚石 ⑨二氧化硫 ⑩冰醋酸。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 (4)常温下,0.010mol·L-1盐酸和0.010mol·L-1氨水的pH之和_____14, 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倍后,两溶液的pH之和________ 14(填>,<或=); (5) - 20 - / 20 常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 ④ (2). B (3). ⑥⑨ (4). ②④⑤ (5). < (6). > (7). 1:4 【解析】(1)①反应前无气体,反应后生成气体,则为熵增;②反应前后的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则熵变很小;③气体化学计量数3>2,该反应为熵减;④气体化学计量数15<18,该反应熵增;故答案为① ④; (2)反应CO+H2O(g)CO2+H2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在恒温恒容下,只要开始加入的一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就与原平衡等效,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也是x,若要使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则增大CO的量,利用极端假设,使开始加入的一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A.0.5molCO+2molH2O(g)+1molCO2+1molH2,利用极端假设,相当于1.5molCO和3molH2O(g),其一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故A不选;B.1molCO+1molH2O(g)+1molCO2+1molH2,利用极端假设,相当于2molCO和2molH2O(g),其一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故B选;C.0.5molCO+1.5molH2O(g)+0.4molCO2+0.4molH2,利用极端假设,相当于0.9molCO和2.4molH2O(g),其一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2,故C不选;D.0.5molCO+1.5mol H2O(g)+0.5molCO2+0.5molH2,利用极端假设,相当于1molCO和2molH2O(g),其一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故D不选;故答案为B。 - 20 - / 20 (3)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的有机物(如蔗糖、乙醇等),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强电解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所以非电解质的有⑥⑨,属于强电解质的有②④⑤; (4)常温下,0.010mol•L-1盐酸的PH=2和0.010mol•L-1氨水的pH小于12,两者PH之和小于14;常温下,pH=2的盐酸加水稀释10倍后,和pH=3,而pH=12的氨水,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减小不到1单位,两溶液的pH之和大于14; (5)pH=12的Ba(OH)2溶液中C(OH-)=10-2mol/L,设溶液体积为x,得到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x×10-2mol;反应的硫酸氢钠物质的量为0.5x×10-2mol;设硫酸氢钠溶液体积为y,依据反应Ba(OH)2+NaHSO4=BaSO4↓+H2O+NaOH,混合后溶液pH=11,计算得到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所以得到:=10-3;得到x∶y=1∶4。 - 20 - / 20 点睛:等效平衡的规律:(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所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与原起始量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简记:必须对应相同;②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所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起始量之比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简记:对应成比例;(2)恒温、恒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任意性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若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所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起始量之比对应相同,则两平衡等效.简记:对应成比例。 18. 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1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 (3)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________________。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υ(NO2)=2 υ(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υ逆(NO)=2 υ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5)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00℃)>K(350℃);25 ℃时,生成1 mol NO2,热量变化为56.4 kJ。但是该同学由于疏忽,忘记注明“+”、“−”。根据题目信息,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 / 20 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答案】 (1). 或 (2). b (3). 1.5×10−3mol·L-1·s-1 (4). b c (5). 2NO(g)+O2(g) 2NO2(g) ΔH= −112.8 kJ·mol−1 (6). c 【解析】 19. (1)某温度下,纯水的c(H+)=2×10- 7 mol·L-1,则此时c(OH-)为______;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 4 mol·L-1则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______,此时温度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2)已知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②H2(g)+O2(g)===H2O(g) ΔH2=-242.0 kJ/mol ③CO(g)+O2(g)===CO2(g) ΔH3=-283. 0 kJ/mol 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取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2,则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4)常温下,0.l mol·L-1 - 20 - / 20 H3PO4溶液的pH小于7,括号内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H2PO4- 、HPO42- 、PO43- 、OH- 和H +)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2×10−7mol·L-1 (2). 8×10−11mol·L-1 (3). 高于 (4). C(s)+H2O(g)=== CO(g) +H2(g) ΔH=+131.5 kJ/mol (5). 0.05mol·L-1 (6). H + 〉H2PO4-〉HPO42-〉PO43- 〉 OH- 【解析】(1)纯水中水电离方程式为:H2O⇌H++OH-,c(H+)=c(OH-)=2×10-7mol•L-1,Kw=c(H+)·c(OH-)=2×10-7×2×10-7=4×10-14,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L-1,所以c(OH-)===8×10-11mol/L,酸性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8×10-11mol/L,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电离,所以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该温度下的水的离子积常数是4×10-14>1×10-14,所以该温度高于25°C - 20 - / 20 (2)①C(s)+O2(g)═CO2(g)△H1=-393.5kJ/mol;②H2(g)+O2(g)═H2O(g)△H2=-242.0kJ/mol;③CO(g)+O2(g)═CO2(g)△H3=-283.0kJ/mol;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①-②-③得到,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1.5KJ/mol; (3)设NaOH和HCl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x,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体积分别为3V、2V,酸碱混合后,pH=12,则碱过量,剩余的c(OH-)=0.01mol/L,则=0.01mol/L,解得x=0.05mol/L; (4)H3PO4是三元弱酸,在其水溶液中存在:H3PO4H2PO4-+H+、H2PO4-HPO42-+H+、HPO42-PO43-+H+,且一级电离程度大于二级电离程度,二级电离程度大于三级电离程度,则溶液中H2PO4- 、HPO42- 、PO43- 、OH- 和H +的浓度大小顺序为H + 〉H2PO4-〉HPO42-〉PO43- 〉 OH-。 点睛: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④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20.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密度为ρ - 20 - / 20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填写在横线上。 ___ MnO4-+___ H2O2+__ H+=__Mn2++__ H2O+__O2↑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1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操作能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错选不得分)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B.读取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C.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高锰酸钾标准液润洗。 D.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部分溶液溅出 【答案】 (1). 容量瓶 (2). 2 (3). 5 (4). 6 (5). 2 (6). 8 (7). 5 (8). 酸式 (9).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10). ×100%或% (11). AC 【解析】 - 20 - / 2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