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清华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北京市清华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题,25个,每个2分,共50分)‎ ‎1.(2分)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  )‎ 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 B.黑火药和造纸 ‎ C.发现元素周期律 ‎ 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2分)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曾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成为我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的是(  )‎ A.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的含有42个原子 ‎ B.青蒿素是一种有机物 ‎ C.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 ‎3.(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 B.将少量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 C.N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 D.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 ‎4.(2分)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③⑥ D.③④⑥‎ ‎5.(2分)下列物质中,与氯气、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生成不同氯化物的是(  )‎ A.Fe B.Al C.Cu D.Zn ‎6.(2分)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 B.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 C.向氯水中加入Na2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 D.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ClO﹣存在 ‎7.(2分)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200mL 2mol/L MgCl2溶液 ‎②1000mL 2.5mol/L NaCl溶液 ‎③300mL 5mol/L KCl溶液 ‎④250mL 1mol/L FeCl3溶液。‎ A.③①④②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8.(2分)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Cu2(OH)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aO C NaOH NH3‎ CaCl2‎ MgO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A.A B.B C.C D.D ‎9.(2分)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A.2LCO和2LCO2 ‎ B.9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 ‎ C.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 ‎ D.0.2molH2和22.4LHCl气体 ‎10.(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6g 由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 NA ‎ B.2 L 0.3mol•L﹣1 硫酸钾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 ‎ C.标准状况下,22.4L H2O 中的分子数为NA ‎ D.11.2L CO2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0.5NA ‎11.(2分)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到10纳米之间)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溶液 ‎ B.纳米Fe3O4磁流体可以通过渗析法得到提纯 ‎ 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 D.纳米Fe3O4磁流体比较稳定 ‎12.(2分)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卤水点豆腐”、“黄河入海口处的沙洲形成”都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②若将Fe(OH)3胶体提纯,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③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微粒,水导电能力增强 ‎④明矾能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 ‎⑤在制备Fe(OH)3胶体实验中,可以长时间加热 ‎⑥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 ‎⑦若将Fe(OH)3胶体提纯,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3.(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 B.稀盐酸溶液能导电,所以稀盐酸是电解质 ‎ C.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 D.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14.(2分)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aHSO4=Na++H++SO42﹣ ‎ B.A12(SO4)3=2A13++3SO42﹣ ‎ C.Ba(OH)2=Ba2++2OH﹣ ‎ D.NaHCO3=Na++H++CO32﹣‎ ‎15.(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 B.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H++OH﹣═H2O ‎ C.碳酸钙与稀硝酸:CaCO3+2H+═Ca2++CO2↑+H2O ‎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Cu2++SO42﹣+Ba2++OH﹣═BaSO4↓+Cu(OH)2↓,‎ ‎16.(2分)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K+、Na +、SO42﹣、SO32﹣ ‎ B.Na +、K +、HCO3﹣、Cl ﹣ ‎ C.NH4+、Mg 2+、SO42﹣、Cl ﹣ ‎ D.K +、Na +、OH﹣、NO3﹣‎ ‎17.(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FeO+2H+=Fe3++H2O ‎ B.碳酸钙和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 C.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 D.将氢氧化铁胶体放入过量的盐酸:Fe(OH)3+3H+=Fe3++3H2O ‎18.(2分)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  )‎ 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 ‎ C.可能含有SO42﹣或Ag+ D.一定含有Ag+、SO42﹣‎ ‎19.(2分)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SO3固体后,溶液中下列离子个数不变的是(  )‎ A.Mg2+ B.CO32﹣ C.Ba2+ D.SO32﹣‎ ‎20.(2分)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KNO3、BaCl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从实验可以判断(  )‎ A.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BaCl2 ‎ B.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KNO3 ‎ C.它的组成可能是CaCO3、BaCl2、Na2SO4 ‎ D.它的组成一定是CaCO3、Na2SO4、KNO3‎ ‎21.(2分)标准状况下,现有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7.2gH2O;④0.2mol ‎ NH3,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体积:②>③>①>④ B.物质的量:②>③>④>① ‎ 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22.(2分)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  )‎ A.Fe2+ B.Cu2+、Fe2+ ‎ C.Ag+、Fe2+ D.Ag+、Cu2+、Fe2+‎ ‎23.(2分)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1:1 B.3:2:1 C.9:3:1 D.6:3:2‎ ‎24.(2分)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④⑤②①③‎ ‎25.(2分)在标准状况下,用干燥烧瓶收集一瓶氯化氢气体倒置于盛水的水槽时,水充满烧瓶(假设烧瓶里溶液不扩散出水槽),烧瓶里盐酸的密度为ρ g•cm﹣1.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A.e=mol•L﹣1、ω=% ‎ B.e=mol•L﹣1、ω=% ‎ C.e=mol•L﹣1、ω=% ‎ D.e=mol•L﹣1、ω=%‎ 二.填空题 ‎26.(10分)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mL 0.2mol•L﹣1Na2SO4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①计算所需Na2SO4的质量 需要称量Na2SO4的质量为   克 ‎②称量Na2SO4固体 称量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③将Na2SO4加入200mL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 为了加快溶解速率,用玻璃棒搅拌 ‎④将烧杯中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 为了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什么措施:‎ ‎   ‎ ‎⑥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在进行此操作时当加水至刻度线1﹣2厘米处应如何操作:‎ ‎    ‎ ‎(1)上述实验中使用容量瓶前应   。‎ ‎(2)取出该Na2SO4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3)上述配制溶液的过程缺少步骤⑤,⑤是   。‎ ‎(4)若进行⑥步操作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需   。‎ ‎(5)在实验中,以下操作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A.在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到容量瓶外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转移前没有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 D.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7.(6分)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D溶液为黄色,E溶液为无色。请回答:‎ ‎(1)B是   ,F是   (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 ‎28.(6分)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可能含有SO42﹣、Na+、CO32‎ ‎﹣、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作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存在。‎ ‎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 ‎②取2mL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填代号)。对该错误改正的方法是   。‎ ‎29.(6分)某学习小组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成该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1)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电荷数决定。观察   ,据此判断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证明反应是离子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过程与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mL1mol•L﹣1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加1mol•L﹣1的H2SO4‎ ‎(2)   (填写支持实验结论的证据)‎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 ‎(3)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Ⅰ表示)可近似地用图2中的   (填序号)曲线表示。‎ ‎(4)下列三种情况下,与上述实验中离子方程式相同的是   。‎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至溶显中性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5)已知:PbSO4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醋酸氨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试分析该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 ‎30.(12分)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mL 蒸馏水,振荡,恢复至室温,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Ⅰ”或“Ⅱ”)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Ⅰ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 c.装置Ⅰ的气球体积等于装置Ⅱ的气球体积 d.无法判断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预测依据 操作1:向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mL 0.5mol•L﹣1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   (写离子方程式)。‎ 操作2:向2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mL 0.5mol•L﹣1CaCl2溶液 无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发生反应。‎ 操作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施试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1.(10分)标况下,将13.44L的HCl气体溶于稀硫酸后,配置成500ml的混合酸液,期中SO42﹣的浓度为0.4mol/L,将混合酸液和足量的锌发生反应。‎ ‎(1)混合酸液中HCl的浓度为 ‎(2)计算产生H2的体积?(要求写出详细解答步骤)‎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单选题,25个,每个2分,共50分)‎ ‎1.(2分)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  )‎ 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 B.黑火药和造纸 ‎ C.发现元素周期律 ‎ 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解答】解:A.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故A错误; ‎ B.黑火药和造纸是四大发明,是我国发明或创造,故B错误;‎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 D.1982年1月15日 (农历腊月廿一),我国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故D错误。‎ 故选:C。‎ ‎2.(2分)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曾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成为我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的是(  )‎ A.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的含有42个原子 ‎ B.青蒿素是一种有机物 ‎ C.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3.8%‎ ‎【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C原子、22个H原子、5个O原子,一个青蒿素分子中的含有42个原子,故A正确;‎ B.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 C.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2,摩尔质量为282 g/mol,故C错误;‎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63.8%,故D正确。‎ 故选:C。‎ ‎3.(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 B.将少量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 C.N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 D.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 ‎【解答】解:A.切开的金属钠在空气中变暗是因为Na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故A错误;‎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再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置换出铜,故B错误;‎ C.Na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C正确;‎ D.泡沫灭火器中HCO3﹣和Al3+发生水解,相互促进,产生气体CO2和沉淀Al(OH)3,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Na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可用细沙覆盖灭火,阻止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等接触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4.(2分)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氯水 ④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③⑥ D.③④⑥‎ ‎【解答】解:①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①错误; ‎ ‎②液氯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②错误; ‎ ‎③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③正确; ‎ ‎④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存在氯气,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褪色,故④错误; ‎ ‎⑤盐酸具有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盐酸没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试纸褪色,故⑤错误;‎ ‎⑥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⑥正确;‎ 故选:C。‎ ‎5.(2分)下列物质中,与氯气、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生成不同氯化物的是(  )‎ A.Fe B.Al C.Cu D.Zn ‎【解答】解: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应为活泼金属,且与氯气反应生成不相同的氯化物,说明金属存在多种化合价。‎ A.铁能够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生成的氯化物不同,故A正确;‎ B.铝能够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l22FeCl3,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铝与氯气反应生成AlCl3,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生成的氯化物相同,故B错误;‎ C.铜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Cu+Cl2CuCl2,生成氯化铜,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和盐酸不反应,故C错误;‎ D.锌能够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l2ZnCl2,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锌与氯气反应生成ZnCl2,与盐酸反应生成ZnCl2,生成的氯化物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6.(2分)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 B.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 C.向氯水中加入Na2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 D.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ClO﹣存在 ‎【解答】解:氯气溶于水后,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分子:Cl2、HClO、H2O;离子:H+、Cl﹣、ClO﹣、OH﹣。‎ A.HCl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故A错误;‎ B.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氯气为黄绿色,故B正确;‎ C.加入Na2CO3溶液,与氢离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说明溶液中有H+‎ 存在,不能证明含有次氯酸,故C错误;‎ D.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7.(2分)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①200mL 2mol/L MgCl2溶液 ‎②1000mL 2.5mol/L NaCl溶液 ‎③300mL 5mol/L KCl溶液 ‎④250mL 1mol/L FeCl3溶液。‎ A.③①④②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解答】解:①200mL 2mol/L MgCl2溶液中,Cl﹣浓度为:2mol/L×2=4mol/L;‎ ‎②1000mL 2.5mol/L NaCl溶液中,Cl﹣浓度为:2.5mol/L×1=2.5mol/L;‎ ‎③300mL 5mol/L KCl溶液中,Cl﹣浓度为:5mol/L×1=5mol/L;‎ ‎④250mL 1mol/L FeCl3溶液中,Cl﹣浓度为:1mol/L×3=3mol/L;‎ 根据分析可知,氯离子浓度为③①④②,‎ 故选:A。‎ ‎8.(2分)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Cu2(OH)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aO C NaOH NH3‎ CaCl2‎ MgO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A.A B.B C.C D.D ‎【解答】解:A.Cu2(OH)2CO3是盐,SiO2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CaO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NH3是气体不是酸,故C错误;‎ D.KOH为碱,HNO3为酸,CaCO3是盐,CaO是碱性氧化物,SO3是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9.(2分)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 A.2LCO和2LCO2 ‎ B.9g H2O和标准状况下11.2LCO2 ‎ C.标准状况下1molO2和22.4LH2O ‎ D.0.2molH2和22.4LHCl气体 ‎【解答】解:A.没有指出在相同条件下,无法比较2LCO和2LCO2的物质的量大小,故A错误;‎ B.9g H2O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11.2L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N=nNA可知,二者含有的分子数相等,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二者含有的分子数不相等,故C错误;‎ D.没有指出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D错误;‎ 故选:B。‎ ‎10.(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6g 由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 NA ‎ B.2 L 0.3mol•L﹣1 硫酸钾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 ‎ C.标准状况下,22.4L H2O 中的分子数为NA ‎ D.11.2L CO2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0.5NA ‎【解答】解:A.1.6g 由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NA=0.1NA,故A正确;‎ B.2 L 0.3mol•L﹣1 硫酸钾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L×0.3mol/L×2×NA=1.2NA,故B错误;‎ C.标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 D.气体状况未知,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A。‎ ‎11.(2分)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是由直径为纳米量级(1到10纳米之间)的磁性固体颗粒、基载液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分散系,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下列关于纳米Fe3O4磁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纳米Fe3O4磁流体分散系属于溶液 ‎ B.纳米Fe3O4磁流体可以通过渗析法得到提纯 ‎ C.当一束可见光通过该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 D.纳米Fe3O4磁流体比较稳定 ‎【解答】解: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纳米以下,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纳米以下,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所以不是溶液,故A错误;‎ B.该分散性属于胶体,胶体可以通过渗析法得到提纯,故B正确;‎ C.该分散性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故C正确;‎ 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较稳定,属于介稳体系,故D正确;‎ 故选:A。‎ ‎12.(2分)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卤水点豆腐”、“黄河入海口处的沙洲形成”都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②若将Fe(OH)3胶体提纯,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③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微粒,水导电能力增强 ‎④明矾能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 ‎⑤在制备Fe(OH)3胶体实验中,可以长时间加热 ‎⑥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为黄色溶液 ‎⑦若将Fe(OH)3胶体提纯,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解答】解:①豆浆分散系属于胶体加入可溶性氯化镁电解质发生聚沉;泥浆属于胶体,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电解质如氯化钠等,可以是泥浆聚沉形成三角洲,故①正确;‎ ‎②提纯胶体用渗析,溶液和胶体都可以通过滤纸,不能过滤提纯胶体,故②错误;‎ ‎③胶体本身不带电荷,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荷,故③错误;‎ ‎④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固体颗粒杂质而净水,故④正确;‎ ‎⑤长时间加热能够是胶体发生聚沉,故⑤错误;‎ ‎⑥先发生Fe(OH)3胶体的聚沉,H2SO4过量时,Fe(OH)3溶解,得到硫酸铁黄色溶液,故⑥正确;‎ ‎⑦提纯胶体用渗析,溶液和胶体都可以通过滤纸,不能过滤提纯胶体,故⑦错误;‎ 故选:A。‎ ‎13.(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 B.稀盐酸溶液能导电,所以稀盐酸是电解质 ‎ C.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 D.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解答】解:A.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故A错误;‎ B.稀盐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为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溶解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且在熔融状态下页能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正确;‎ 故选:D。‎ ‎14.(2分)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aHSO4=Na++H++SO42﹣ ‎ B.A12(SO4)3=2A13++3SO42﹣ ‎ C.Ba(OH)2=Ba2++2OH﹣ ‎ D.NaHCO3=Na++H++CO32﹣‎ ‎【解答】解:A.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故A正确;‎ B.硫酸铝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A12(SO4)3=2A13++3SO42﹣,故B正确;‎ C.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 ‎,故D错误;‎ 故选:D。‎ ‎15.(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 B.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H++OH﹣═H2O ‎ C.碳酸钙与稀硝酸:CaCO3+2H+═Ca2++CO2↑+H2O ‎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Cu2++SO42﹣+Ba2++OH﹣═BaSO4↓+Cu(OH)2↓,‎ ‎【解答】解:A.氯气溶于水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A错误;‎ B.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B正确;‎ C.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碳酸钙需要保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C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42﹣+Ba2++OH﹣═BaSO4↓+Cu(OH)2↓,故D正确;‎ 故选:A。‎ ‎16.(2分)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K+、Na +、SO42﹣、SO32﹣ ‎ B.Na +、K +、HCO3﹣、Cl ﹣ ‎ C.NH4+、Mg 2+、SO42﹣、Cl ﹣ ‎ D.K +、Na +、OH﹣、NO3﹣‎ ‎【解答】解:pH=1的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 A.SO32﹣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CO3﹣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NH4+、Mg 2+、SO42﹣、Cl ﹣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OH﹣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17.(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FeO+2H+=Fe3++H2O ‎ B.碳酸钙和醋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 C.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 D.将氢氧化铁胶体放入过量的盐酸:Fe(OH)3+3H+=Fe3++3H2O ‎【解答】解:A.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O+2H+=Fe2++H2O,故A错误;‎ B.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和水、二氧化碳,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B错误;‎ C.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C错误;‎ D.将氢氧化铁胶体放入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故D正确;‎ 故选:D。‎ ‎18.(2分)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  )‎ 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 ‎ C.可能含有SO42﹣或Ag+ D.一定含有Ag+、SO42﹣‎ ‎【解答】解: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若原溶液中有Cl﹣,则会生成AgCl沉淀,若原溶液中有SO32﹣离子,则生成BaSO3沉淀,加稀硝酸,BaSO3沉淀被氧化为BaSO4沉淀,若溶液中有SO42﹣,则生成BaSO4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银都不溶于硝酸,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 SO32﹣ 或Ag+;‎ 故选:C。‎ ‎19.(2分)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SO3固体后,溶液中下列离子个数不变的是(  )‎ A.Mg2+ B.CO32﹣ C.Ba2+ D.SO32﹣‎ ‎【解答】解:溶液中加入SO3固体后生成硫酸,溶液中含H+、SO42﹣,‎ A.H+、SO42﹣、Mg2+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Mg2+数目不变,故A选;‎ B.H+、CO32﹣反应生成气体和水,CO32﹣减少,故B不选;‎ C.SO42﹣、Ba2+反应生成沉淀,Ba2+减少,故C不选;‎ D.H+、SO32﹣反应生成气体和水,SO32﹣减少,故D不选;‎ 故选:A。‎ ‎20.(2分)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KNO3、BaCl2、CuSO4‎ 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从实验可以判断(  )‎ A.该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有BaCl2 ‎ B.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KNO3 ‎ C.它的组成可能是CaCO3、BaCl2、Na2SO4 ‎ D.它的组成一定是CaCO3、Na2SO4、KNO3‎ ‎【解答】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可能含BaCl2,不含Na2SO4,故A错误;‎ B.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KNO3、CaCO3,含Na2SO4、BaCl2中的一种,故B正确;‎ C.BaCl2、Na2SO4不能同时存在,故C错误;‎ D.组成可能是CaCO3、Na2SO4、KNO3,或CaCO3、BaCl2、KNO3,故D错误;‎ 故选:B。‎ ‎21.(2分)标准状况下,现有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7.2gH2O;④0.2mol NH3,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体积:②>③>①>④ B.物质的量:②>③>④>① ‎ 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解答】解:①6.72LCH4的物质的量为:=0.3mol,质量为:16g/mol×0.3mol=4.8g;‎ ‎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36.5g/mol×0.5mol=18.25g;‎ ‎③7.2gH2O的物质的量为:=0.4mol;‎ ‎④0.2mol NH3的质量为:17g/mol×0.2mol=3.4g;‎ A.根据V=nVm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标况下H2O不是气体,其体积最小,则气体体积大小为:②>①>④>③,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物质的量大小为:②>③>①>④,故B错误;‎ C.结合分析可知,各物质质量大小为:②>③>①>④,故C正确;‎ D.①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为0.3mol×4=1.2mol,②中含有0.5molH,③‎ 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为:0.4mol×2=0.8mol,④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为:0.2mol×3=0.6mol,根据N=nNA可知,含有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故D正确;‎ 故选:CD。‎ ‎22.(2分)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  )‎ A.Fe2+ B.Cu2+、Fe2+ ‎ C.Ag+、Fe2+ D.Ag+、Cu2+、Fe2+‎ ‎【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银,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当有铁剩余时,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滤液中无硝酸铜和硝酸银,只有生成的硝酸亚铁,‎ 故选:A。‎ ‎23.(2分)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1:1 B.3:2:1 C.9:3:1 D.6:3:2‎ ‎【解答】解:设AgNO3溶液的浓度都是c,体积分别为3V、2V、V,‎ NaCl、MgCl2、AlCl3溶液的浓度都是c1,设体积分别为x、y、z,‎ 则完全沉淀时Cl﹣+Ag+═AgCl↓,‎ c1×x=c×3V,‎ c1×2×y=c×2V,‎ c1×3×z=c×V,‎ 解得x:y:z=9:3:1,‎ 故选:C。‎ ‎24.(2分)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④⑤②①③‎ ‎【解答】‎ 解:要先除硫酸根离子,然后再除钙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至于加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过滤就行了,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故选C。‎ ‎25.(2分)在标准状况下,用干燥烧瓶收集一瓶氯化氢气体倒置于盛水的水槽时,水充满烧瓶(假设烧瓶里溶液不扩散出水槽),烧瓶里盐酸的密度为ρ g•cm﹣1.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A.e=mol•L﹣1、ω=% ‎ B.e=mol•L﹣1、ω=% ‎ C.e=mol•L﹣1、ω=% ‎ D.e=mol•L﹣1、ω=%‎ ‎【解答】解:设烧瓶的体积为1L,则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mol,盐酸体积为1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mol/L;‎ 溶液质量分数ω=×100%=%;‎ 故选:B。‎ 二.填空题 ‎26.(10分)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mL 0.2mol•L﹣1Na2SO4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①计算所需Na2SO4的质量 需要称量Na2SO4的质量为 14.2 克 ‎②称量Na2SO4固体 称量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托盘天平和药匙 ‎ ‎③将Na2SO4加入200mL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 为了加快溶解速率,用玻璃棒搅拌 ‎④将烧杯中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 为了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什么措施:‎ ‎ 转移过程中用玻棒进行引流 ‎ ‎⑥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在进行此操作时当加水至刻度线1﹣2厘米处应如何操作:‎ ‎  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1)上述实验中使用容量瓶前应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 ‎(2)取出该Na2SO4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04mol/L 。‎ ‎(3)上述配制溶液的过程缺少步骤⑤,⑤是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 ‎(4)若进行⑥步操作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则需 重新配制 。‎ ‎(5)在实验中,以下操作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BD 。‎ A.在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到容量瓶外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转移前没有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 D.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解答】解:步骤①:配制500mL0.2mol•L﹣1Na2SO4溶液,需要硫酸钠的质量为:0.5L×0.2mol•L﹣1×142g/mol=14.2g;‎ 步骤②:称量14.2g硫酸钠使用的主要仪器为:托盘天平和药匙;‎ 步骤④、将烧杯中溶液移至500ml容量瓶中,为防止溶液溅出,转移中用玻璃棒引流;‎ 步骤⑤、当水至刻度线1﹣2厘米处是应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①‎ ‎ 14.2‎ ‎②‎ ‎ 托盘天平和药匙 ‎ ‎③‎ 为了加快溶解速率,用玻璃棒搅拌 ‎④‎ 转移过程中用玻棒进行引流 ‎⑥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1)容量瓶有瓶塞,所以配制前需要据此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避免影响配制,‎ 故答案为: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2)0.2mol•L﹣1Na2SO4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0.4mol/L,取出该Na2SO4溶液10mL加水稀释到100mL,钠离子浓度变为原先的,即稀释后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4mol/L,‎ 故答案为:0.04mol/L;‎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所以缺少的步骤为洗涤,‎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故答案为: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4)进行⑥步操作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导致实验失败,需要重新配制溶液;‎ 故答案为:重新配制;‎ ‎(5)A.在转移溶液时有液体溅到容量瓶外,导致溶质部分损耗,溶质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A选;‎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B选;‎ C.转移前没有将使用的容量瓶烘干,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C不选;‎ D.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D选;‎ 故选:ABD。‎ ‎27.(6分)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D溶液为黄色,E溶液为无色。请回答:‎ ‎(1)B是 Cl2 ,F是 FeCl2 (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Fe+2H+=Fe2++H2↑ ;‎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 。‎ ‎【解答】解:黄绿色气体单质B为Cl2.B与固体单质A生成D,而D溶液为黄色,可知A为Fe、D为FeCl3.C为无色气体单质,与氯气反应生成E,而Fe与E溶液反应生成C与F,可知C为H2、E为HCl、F为FeCl2。‎ ‎(1)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Cl2,F为FeCl2,故答案为:Cl2;FeCl2;‎ ‎(2)反应③为Fe和HCl的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答案为:Fe+2H+=Fe2++H2↑;‎ ‎(3)反应④为FeCl2和Cl2的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28.(6分)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作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存在。‎ ‎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 ‎②取2mL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H+、SO42﹣、Na+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CO32﹣、HCO3﹣ 。‎ ‎(2)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③ (填代号)。对该错误改正的方法是 取该溶液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 ‎【解答】解:(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H+、SO42﹣、Na+,一定没有CO32﹣、HCO3﹣离子,‎ 故答案为:H+、SO42﹣、Na+; CO32﹣、HCO3﹣;‎ ‎(2)③取②中的上层清液,此时引入了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结果又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Cl﹣离子。故答案为:③;取该溶液用AgNO3‎ 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29.(6分)某学习小组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成该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1)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电荷数决定。观察 灯泡的明暗程度 ,据此判断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证明反应是离子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过程与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mL1mol•L﹣1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加1mol•L﹣1的H2SO4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 ‎(2) 灯泡由明变暗,直至熄灭,然后又逐渐变亮 (填写支持实验结论的证据)‎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3)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Ⅰ表示)可近似地用图2中的 c (填序号)曲线表示。‎ ‎(4)下列三种情况下,与上述实验中离子方程式相同的是 B 。‎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至溶显中性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5)已知:PbSO4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醋酸氨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H4=(CH3COO)2Pb+(NH4)2SO4.试分析该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CH3COO)2Pb为弱电解质,符合复分解发生的条件 。‎ ‎【解答】解:(1)离子浓度越大,电荷越多,会使灯泡越亮,所以灯泡的明暗程度可以判断离子浓度变化,‎ 故答案为:灯泡的明暗程度;‎ ‎(2)烧杯中开始只有强电解质Ba(OH)2,灯泡变亮,然后随着加入H2SO4溶液,析出沉淀,离子浓度下降,所以会逐渐变暗,当完全中和时,会熄灭,再加入会逐渐变亮,‎ 故答案为:灯泡由明变暗,直至熄灭,然后又逐渐变亮;‎ ‎(3)根据(2)的分析可知,随着H2SO4的滴入,导电能力先降低后增加但不会超过最初始的状态,故曲线c合理,‎ 故答案为:c;‎ ‎(4)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OH﹣+2H++Ba2++SO42﹣=2H2O+BaSO4↓,‎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Ba2++SO42﹣=H2O+BaSO4↓,不满足体积,故A错误;‎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至溶显中性,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2H++Ba2++SO42﹣=2H2O+BaSO4↓,满足条件,故B正确;‎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离子方程式按照硫酸氢钠的化学式组成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Ba2++SO42﹣=H2O+BaSO4↓,不满足条件,故C错误;‎ 故答案为:B;‎ ‎(5)PbSO4难溶于水,硫酸铅在水溶液里存在溶解平衡,加入醋酸铵时形成无色溶液,说明醋酸根离子和铅离子生成弱电解质醋酸铅,促进硫酸铅溶解,所以硫酸铅能溶于醋酸铵溶液中,‎ 故答案为:(CH3COO)2Pb为弱电解质,符合复分解发生的条件。‎ ‎30.(12分)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CO2↑+H2O 。‎ ‎(2)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mL 蒸馏水,振荡,恢复至室温,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Ⅰ (填“Ⅰ”或“Ⅱ”)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装置Ⅰ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 c.装置Ⅰ的气球体积等于装置Ⅱ的气球体积 d.无法判断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预测依据 操作1:向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mL 0.5mol•L﹣1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 Ca2++CO32﹣=CaCO3↓ (写离子方程式)。‎ 操作2:向2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mL 0.5mol•L﹣1CaCl2溶液 无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发生反应。‎ 操作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CO32﹣=CaCO3↓ ,‎ 实施试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2HCO3﹣=CaCO3↓+CO2↑+H2O 。‎ ‎【解答】‎ 解:(1)碳酸钠稳定,受热难分解,碳酸钠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A为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生成的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 生成碳酸钙沉淀变浑浊;‎ 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2)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10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同质量的两种固体在同体积的溶剂中,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3)①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同等条件下,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不及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所以I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故答案为:Ⅰ;‎ ‎②a.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1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094mol,1g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12mol,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03mol,盐酸不足,生成气体的体积可根据盐酸计算,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g/mol;NaHCO3的摩尔质量为:84g/mol,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NaHCO3物质的量较多,生成二氧化碳多,所以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故a正确;‎ b.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NaHCO3物质的量较多,生成二氧化碳多,故b错误;‎ 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NaHCO3物质的量较多,生成二氧化碳多,故c错误;‎ d.通过以上计算可知盐酸不足,生成气体的体积可根据盐酸计算,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4)实验1: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离子反应为:Ca2++CO32﹣=CaCO3↓,‎ 故答案为:Ca2++CO32﹣=CaCO3↓;‎ 实验2:根据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的现象,这说明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气体是CO2,因此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CaCO3↓+CO2↑+H2O;‎ 故答案为:Ca2++2HCO3﹣=CaCO3↓+CO2↑+H2O。‎ ‎31.(10分)标况下,将13.44L的HCl气体溶于稀硫酸后,配置成500ml的混合酸液,期中SO42﹣的浓度为0.4mol/L,将混合酸液和足量的锌发生反应。‎ ‎(1)混合酸液中HCl的浓度为 ‎(2)计算产生H2的体积?(要求写出详细解答步骤)‎ ‎【解答】解:(1)13.44L的HCl相当于0.6molHCl,故HCl的浓度=1.2mol/L,‎ 答:混合酸液中HCl的浓度为1.2mol/L。‎ ‎(2)SO42﹣的浓度为0.4mol/L,则硫酸中H+浓度为0.8mol/L,n(H+)=1.2mol/L×0.5L+0.8mol/L×0.5L=1mol,‎ Zn+2H+=Zn2++H2↑‎ ‎ 2mol 22.4L ‎ 1mol V,解之得V=11.2L,‎ 答:产生H2的体积11.2L。‎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