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1-20每小题2分,21-25每小题3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CHO的电子式:‎ B.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C. 1-丁烯的键线式:‎ D.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答案】C ‎【解析】A.—CHO的电子式未将氧原子的未成键电子表示出来,故A错误;B.甲基是支链,不能表示在主链中,故B错误;C.1—丁烯的键线式:,故C正确;D. 是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不是其比例模型,故D错误。故选C。‎ 点睛:电子式中需要将原子的所有最外层电子表示出来,包括成键电子和未成键电子。‎ ‎2. 下列关于烷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和异丁烷均有两种一氯取代物 B. 1 mol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3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 C. 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熔点各不相同 D. 甲烷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不能分解 ‎【答案】A ‎【解析】A. 正丁烷和异丁烷中都有两种等效氢原子,所以均有两种一氯取代物,故A正确;B. 1 mol乙烷中含有6mol氢原子,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6 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C. 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正己烷 CH3CH2CH2CH2CH2CH3、2-甲基-戊烷 CH3CH(CH3)CH2CH2CH3、3-甲基-戊烷 CH3CH2CH(CH3)CH2CH3、2,3-二甲基丁烷 (CH3)2CHCH(CH3)2、2,2-二甲基丁烷 CH3C(CH3)2CH2CH3共6种,其熔点各不相同,故C错误; D. 甲烷属于烷烃,性质比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碳和氢气,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烷烃的结构和性质,易错点是B项,判断烷烃发生取代反应时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要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当取代一个氢原子时消耗的是一个氯气分子而不是一个氯原子,因1mol乙烷分子中含有6mol氢原子,所以发生取代反应时最多消耗6mol氯气。‎ ‎3. 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1种,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 B. 从萃取分液后碘的苯溶液中提取碘可以用蒸馏方法 C. 苯不具有典型的单键和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 苯燃烧,黑烟比乙炔浓 ‎【答案】B ‎【解析】A.无论苯中碳与碳之间的键是等同的还是单双键交替,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都只有1种结构,故A错误;B.碘单质与苯的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C.苯属于不饱和烃,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D.苯与乙炔中含碳量相同,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和乙炔一样浓,故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苯的结构和性质,本题的易错点是不熟悉苯的结构,在苯分子中不具有典型的单键和双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所以苯的化学性质可以总结为:易取代、难加成、可燃烧,其中难加成并不是不能加成,而是发生加成反应时要求的条件比较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4. 下列关于烯烃、炔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某物质的名称为2乙基1丁烯,它的结构简式为 B. CH3—CH===CH—C≡C—CF3分子结构中6个碳原子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C. 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炔与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D. 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与等物质的量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不考虑立体异构)理论上最多有5种 ‎【答案】A ‎【解析】A.根据物质的名称,2乙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为,故A正确;B. C=C双键连接的C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碳碳键键角约是120°,不是直线结构,CH3−CH=CH−C≡C−CF3‎ 分子中C≡C及连接的C原子处于同一直线,最多有4个C原子处于同一直线,故B错误;C. 1mol乙炔燃烧消耗2.5mol氧气,而1mol苯燃烧消耗7.5mol氧气,故等物质的量的乙炔和苯燃烧的耗氧量不同,故C错误;D.该分子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所以与溴1:1加成可以分别发生在3个碳碳双键和1,4加成,所以共有4种产物,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难点是B项判断有多少个碳原子可能在一条直线上,CH3—CH=CH—C≡C—CF3分子结构中有甲基、C=C、C≡C,结合甲烷为正四面体、乙烯为平面型结构、乙炔为直线型结构,可以判断该分子中最多有4个碳原子处于一条直线上。‎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苯既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有机物的消去产物有两种 C. 可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四氯化碳和乙酸 D. 制取聚氯乙烯单体的最合理的方法是乙烯与HCl进行加成反应 ‎【答案】C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植物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解可得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酒精 C.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产生沉淀,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铜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红色物质,说明淀粉未水解 ‎【答案】B ‎【解析】A.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 ‎ 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酒精,故B正确;C. 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为可逆过程,则生成的沉淀物加水后能再溶解,故C错误;D.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溶液中,则加热后先加碱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答案选B。‎ ‎7. 下列有关烃及其衍生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液态烃及甲醇等含氧有机物 C. 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甘油 D. 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 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故A正确;B. 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如液态烃)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如甲醇等含氧有机物)的过程,故B正确; C. 甘油与水互溶,在水解产物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不能使甘油析出,故C错误;D. 多肽结构复杂,与氨基酸中氨基、羧基的数目与顺序有关,即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故D正确;答案选C。‎ ‎8. 实验室里进行下列实验,需用水浴加热的是 ‎①银镜反应 ②酯的水解 ③制取硝基苯 ④制取酚醛树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全部 ‎【答案】D ‎【解析】银镜反应需要水浴控温,温度过高,银氨络离子会与氢氧根反应得到氨;酯的水解在60℃左右,需要水浴控温;制备硝基苯时控温在50~60℃之间;制取酚醛树脂需要沸水浴条件下进行,故D项正确。‎ ‎9. 下列有关性质实验中,能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影响的是 A. 苯酚可和烧碱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烧碱溶液反应 B. 苯酚可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而苯不能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C. 苯酚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而乙醇不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甲苯可和硝酸发生三元取代,而苯很难和硝酸发生三元取代 ‎【答案】A ‎【解析】A. 苯酚可和烧碱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能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影响,故A正确;B. 苯酚可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是苯环上发生的反应,不能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影响,故B错误;C. 苯酚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苯环上发生的反应,不能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影响,故C错误;D. 甲苯可和硝酸发生三元取代,而苯很难和硝酸发生三元取代,都是苯环上发生的反应,不能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影响,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只要苯环侧链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而与烷基相连不能发生,即可说明苯环对侧链有影响,B、C、D三项都是因为是苯环上发生的反应,则不能说明。‎ ‎10. 下列有机反应中,哪一个反应与其它三个反应的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A.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B.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 ‎ D. +Br2+HBr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该反应是乙醇的氧化反应;C.该反应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该反应是苯的溴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综上所述,与另三个反应的反应类型不同的是B,故答案选B。‎ ‎11. 甲醛、乙酸和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54% B. 28% C. 27% D. 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在该混合物中,只有C、H、O三种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则碳元素和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1-37%=63%,在甲醛(HCHO)、乙酸(CH3COOH)和丙醛(CH3CH2CHO)混合物中,碳原子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2,则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6:1,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54%,故答案选A。‎ ‎12. 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完全反应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和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 A. 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 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 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D. 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 ‎【答案】D ‎【解析】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充分反应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是小分子渗透到袋外水中,淀粉酶属于蛋白质,是高分子,留在袋内,故袋内只有淀粉酶,加入碘水,不变蓝;袋内无葡萄糖,故新制Cu(OH)2加热分解有黑色沉淀;加入浓硝酸微热,会因为蛋白质的变性而显黄色,故答案选D。‎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甘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NCH2COOH +NaOH →H2NCH2COO-+Na++H2O B. 高级脂肪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C. 苯酚溶液中加入少量纯碱溶液:2C6H5OH+ CO32-→2C6H5O-+H2O+CO2 D. 稀醋酸与石灰石作用:2CH3COOH + CaCO3 = 2CH3COO-+ Ca2++H2O+CO2 ‎【答案】D ‎【解析】A.NaOH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应写成离子形式,故A错误;B .高级脂肪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故B错误;C. 苯酚比碳酸的酸性弱,因此苯酚溶液中加入少量纯碱,不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C错误;D. 稀醋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 + CaCO3 = 2CH3COO-+ Ca2++H2O+CO2,故D正确;答案选D。‎ ‎14. 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 mol,完全燃烧得0.16 mol CO2和3.6 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和乙烯 C.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烷 D.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 ‎【答案】A ‎【解析】n(H2O)=3.6g÷18g/mol=0.2mol,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所以气态混合烃与二氧化碳、水分子个数之比=0.1mol:0.16mol:0.2mol=1:1.6: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气态混合烃平均化学式为C1.6H4,组成混合物的两种烃中一种分子的C原子数小于1.6、一种大于1.6,烃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小于1.6的只有甲烷,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甲烷分子中H原子个数为4,混合物中H原子平均数是4,则另外一种气态烃中H原子个数也是4,气态烃中H原子个数等于4的有乙烯、丙炔等,故答案选A。‎ ‎15.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它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a)取代 (b)加成 (c)消去 (d)酯化 (e)水解 (f)中和 (g)氧化 (h)加聚 A. (a)(c)(d)(f) B. (b)(e)(f)(h) C. (a)(b)(c)(d)(f) D. 除(e)(h)外 ‎【答案】D ‎【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所以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醇羟基且连接醇羟基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含有羧基,所以能发生中和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含有苯环而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选D。‎ ‎16.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结论 A ‎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故A正确;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只有羟基可与钠反应,且-OH中H的活性比水弱,故B错误;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醋酸可与碳酸钙等反应,从强酸制备弱酸的角度判断,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C错误;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氯化氢,一氯甲烷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故D错误;故选A。‎ ‎17. 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食品用以消毒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全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人的皮肤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变性,故①正确;②甲醛有毒,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会对人体有害,故②错误;③油脂的不饱和成分受空气中氧、水分或霉菌的作用发生自动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进而降解为挥发性醛、酮、羧酸的复杂混合物,并产生难闻的气味,即油脂是因为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异味,故③错误;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故④正确;⑤小苏打或稀氨水可以和甲酸发生反应,可以用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来缓解蜂蚁叮咬,故⑤正确.‎ 考点: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18. 用括号中的试剂及相应操作除去下列各组中的少量杂质,最恰当的一组是:‎ A. 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 B. 乙醇中的水(新制的氧化钙,蒸馏)‎ C. 乙酸(乙醇):(金属钠,蒸馏) D. 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烧碱,分液)‎ ‎【答案】B ‎【解析】A .溴单质、三溴苯酚都易溶于苯,无法分离,故A错误;B.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蒸馏可得到乙醇,故B正确;C. 二者都与钠反应,不能用钠除杂,故C错误;D. 乙酸与乙酸乙酯混溶,应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故D错误;答案选B。‎ ‎19. 已知:2HCHO+NaOH(浓) →HCOONa+CH3OH,关于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CHO仅被氧化 B. HCHO仅被还原 C. HCHO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 HCHO既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 ‎【答案】C ‎【解析】在有机反应中,从得氧(失氧)、得氢(失氢)角度分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比较方便,在2HCHO+NaOH(浓) →HCOONa+CH3OH反应中,由甲醛生成甲醇时是得氢过程,HCHO被还原,由甲醛生成甲酸时是得氧过程,HCHO被氧化,因此HCHO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判断,在解题时可以按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在2HCHO+NaOH(浓) →HCOONa+CH3OH反应中,甲醛中C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HCOONa中C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CH3OH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因此在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HCHO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在有机反应中,从得氧(失氧)、得氢(失氢)角度分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也比较方便,在2HCHO+NaOH(浓) →HCOONa+CH3OH反应中,由甲醛生成甲醇时是得氢过程,HCHO被还原,由甲醛生成甲酸时是得氧过程,HCHO被氧化,因此HCHO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nH2n B. 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 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D. 植物油不断滴加到溴水中,溴水逐渐变浅直至褪色 ‎【答案】D ‎【解析】A.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只能说明有机物的组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不能确定有无氧元素,故A错误;B.乙醛和丙烯醛()的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一定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分别生成乙醇和丙醇,所以与氢气加成的产物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C.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但是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位置不相同,可以用1H-NMR来鉴别,故C错误;D. 植物油中含碳碳双键,不断滴加到溴水中,发生加成反应,则溴水逐渐变浅直至褪色,故D正确;答案选D。‎ ‎21. 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 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 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答案】C ‎2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B. 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C. 现有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 D. 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 NA ‎【答案】C ‎【解析】A. 标准状况下戊烷为液态,所以无法计算其分子数,故A错误;B. 28g乙烯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乙烯中含有6mol共用电子对,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A,故B错误;C. 乙烯、丁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所以14g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当于1mol CH2,其原子数为3NA,故C正确;D. 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所以无法计算其分子数,故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但易错点较多,在解题时要注意戊烷和二氯甲烷在标准状况下都不是气体,因此无法计算二者的物质的量;判断乙烯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时,容易忽略C原子与C原子之间的碳碳双键也是共用电子对,而只考虑了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从而造成判断错误。‎ ‎23. 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 B. 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 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 Br2‎ D. 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答案】D ‎【解析】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2O5,故A错误;B.含酚-OH,遇FeCl3溶液显色,故B正确;C.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mol Br2,故C错误;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碳碳双键、羰基均减少,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H原子数和官能团的判断。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酚-OH、碳碳双键、羰基及醚键,汉黄芩素具有酚、烯烃等有机物的性质。‎ ‎24. 某羧酸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6H12O2,实验表明A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C在铜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A的可能的结构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A ‎【解析】某羧酸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6H12O2,所以A是酯,且只含一个酯基;根据A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所以D是羧酸,C是醇;因为C在铜催化和加热的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D不是甲酸,E不是醛而是酮,故C中的醇羟基不在甲基上,因为C中的醇羟基不在甲基上,D不是甲酸。分不同情况进行分析:1.若D是乙酸,C只能是2-丁醇,A为;2.若D是丙酸,C只能是2-丙醇,A为;3.若D是丁酸或2-甲基丙酸,C只能是乙醇,乙醇能被氧化成乙醛,不符合题意,所以A的可能的结构只有两种,故答案选A。‎ ‎25. 某高分子化合物R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R的说法正确的是 A. R的单体之一的分子式为C9H10O2‎ B. R完全水解后生成物均为小分子有机物 C. 碱性条件下,1 mol 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 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可以生成R ‎【答案】D ‎【解析】A. 由结构可知,R的单体为CH2=C(CH3)COOH、OHCH2CH2OH、HOOCCHOHCH2C6H5,R的单体之一的分子式为C9H10O3,故A错误;B. R完全水解生成乙二醇和两种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 1 mol R中含n(1+m)mol−COOC−,则碱性条件下,1mol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n(m+1)mol,故C错误;D. 单体中存在C=C、−OH、−COOH,则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可以生成R,故D正确;答案选D。‎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共45分)‎ ‎26.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的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2,2-二甲基-4-乙基己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2,7-三甲基-6-乙基辛烷 (2). ‎ ‎【解析】(1).选主链:最长的碳链含有8个C;编号:从左边编号支链编号之和比从右边编号小,故从左边编号;该有机物的名称为: 2,2,7-三甲基-6-乙基辛烷,故答案为: 2,2,7-三甲基-6-乙基辛烷;‎ ‎(2).根据该有机物的名称,主链上有6个C,在2号碳上有2个甲基,4号碳上有1个乙基,所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烷烃的命名,烷烃的命名方法是:①选主链:找准一“长”一“多”,即碳链最长,支链最多,从分子中找出最长碳链作为主链,若有几条等长碳链,则应当选择支链最多的作为主链;②编C号:比较一“近”一“小”,即离支链最近,支链位号之和最小,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对主链C原子进行编号,若主链两端离支链的距离一样,则应当选择支链位置号数总和较小的编号方向;③写名称:基名同,要合并;逗号隔,短线分;先简后繁不要争,取代基名称相同的要合并写,不同位置之间以“,”隔开,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以“-”分开;取代基按先简后繁顺序书写,本题根据烷烃命名方法完成即可,难度不大。‎ ‎27. 下列实验的操作或所用的试剂有错误的是 _______。(不定项)‎ A.实验室制取乙烯气体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入液面下 B.证明氯乙烷中含有氯原子,可将氯乙烷溶于AgNO3的HNO3溶液中 C.乙酸与乙醇反应时,可将乙醇与乙酸加入到浓硫酸中 D.证明分子CH2=CH-CHO既含有醛基又含有C=C,可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溴水 E.可用酒精洗涤沾有苯酚的试管 F.向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稀溴水,可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CDF ‎【解析】A.实验室制取乙烯气体时,要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则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入液面以下,故A正确;B.氯乙烷中不存在氯离子,则氯乙烷溶于AgNO3的HNO3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应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再用硝酸酸化后加入硝酸银检验,故B错误;C.由于乙酸与乙醇密度较小,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不能将乙醇与乙酸加入到浓硫酸中,应该是把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与乙酸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D.证明分子CH2=CH-CHO既含有醛基又含有C=C,应先用弱氧化剂氧化醛基,充分反应后酸化,再用溴水检验碳碳双键,否则醛基和碳碳双键都发生反应,故D错误;E.苯酚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洗涤,故E正确;F.向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稀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所以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F错误;故答案为:BCDF。‎ ‎28. 有机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如下所示的合成路线合成有机物G。‎ 已知:‎ ‎①‎ ‎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不定项)。‎ A.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9H8O3 B.F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甲酸甲酯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 D.有机物A、B、C均能溶解于水 ‎【答案】 (1). 羟基 (2). (3). (4). CD ‎【解析】D与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E,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则D为,;结合信息RCOOHRCOCl可知,C与PCl3反应生成CH3COCl,则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根据葡萄糖→A→B→C的转化条件可知,A被催化氧化成B,B再被氧化成C,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CH3CHO、A为CH3CH2OH;CH3COCl和反应生成F,F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G。‎ ‎(1). A为CH3CH2OH,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3). B→C为乙醛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A.根据G的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9H6O3,故A错误;B.F中与苯环相连的碳上没有氢原子,所以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C.C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乙醇、乙醛、乙酸均能溶解于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CD。‎ ‎29. 某研究小组以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医药中间体G和可降解聚合物C。‎ 已知:‎ ‎(1)写出X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高分子化合物C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1molC能与2n mol NaOH反应 B.(C9H8O3)n即是高分子化合物C的化学式,也是链节的化学式 C.高分子化合物C是缩聚产物 ‎ D.酸性条件下降解时有气泡产生 ‎(3)在一定条件下,E可以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C18H16O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符合要求的G的同分异构体(含有的有机物不能稳定存在)________。‎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 b.能与Br2按1︰2发生加成反应; c.苯环上只有两种等效氢 ‎(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以F和乙烯为原料,设计合成G的反应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_____。‎ ‎【答案】 (1). ) (2). AD (3). (4). , (5). 或 ‎【解析】苯和CH3‎ C≡C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又被氧气氧化生成B,B与X发生聚合反应生成C,由B、 C的结构简式则可以推测X结构简式为,C在NaOH条件下水解生成D,D再进一步氧化生成E,由信息反应可知F与CH3CHO先加成后消去生成G。‎ ‎(1). 通过以上分析知,X的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2).A.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1个结构单元含2个羧基,所以1molC能与2nmolNaOH反应,故A正确;B. (C10H10O3)n是高分子化合物C的化学式,C10H10O3是链节的化学式,故B错误;C. 高分子化合物C是B与X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故C错误;D. 酸性条件下降解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答案选AD;‎ ‎(3).由E的结构简式及产物六元环的化合物分子式(C18H16O4)可知,2分子E可以酯化反应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C18H16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a.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b.能与Br2按1:2发生加成反应,因苯环外共3个碳原子,则说明含有一个碳碳叁键;c.苯环上只有两种等效氢;说明为对位结构;则符合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为,,故答案为:,;‎ ‎(5).由信息反应可知,F与CH3CHO先加成后消去生成G,所以CH3CHO则由CH2=CH2先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CH3CH2OH再催化氧化生成CH3CHO,或者CH3CHO由CH2=CH2被氧气氧化直接生成CH3CHO,所以合成G的反应流程为:或 ‎,故答案为:或 ‎。‎ 点睛:本题是以生产、生活中的陌生有机物的合成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有机化学的核心知识,涉及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有机物结构简式的确定、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和书写等知识的考查。本题的难点是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在设计合成路线时先要对比原料的结构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官能团发生什么改变,碳原子个数是否发生变化,再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设计,物质的合成路线不同于反应过程,只需写出关键的物质及反应条件、使用的物质原料,然后从已知反应物到目标产物进行逐步推断即可。‎ ‎30. 呋喃甲酸是抗菌素一种,在食品工业中作防腐剂,也作涂料添加剂、医药、香料等中间体,可用呋喃甲醛制备,其实验原理和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③提纯过程: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已知:①呋喃甲酸在100℃升华,133℃熔融,230-232℃沸腾,并在此温度下脱羧;‎ ‎②呋喃沸点为31-32℃,易溶于水;‎ ‎③无水氯化钙能与醇形成复合物。‎ ‎(1)步骤①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磁力搅拌、______和______。‎ ‎(2)步骤②中干燥所使用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 A.98%浓硫酸 B.无水硫酸镁 ‎ C.无水碳酸钠 D.无水氯化钙 ‎(3)呋喃甲酸在A、B、C三种溶剂中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步骤③提纯时,合适的溶解溶剂是______,其理由______。‎ ‎(4)利用呋喃甲酸可以制取八甲基四氧杂夸特烯。‎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 ‎②脱羧装置中用冰盐浴的目的是______;‎ ‎③确定产品为八甲基四氧杂夸特烯,可通过测定沸点,还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有______。‎ ‎④若用4.5g呋喃甲酸制得了0.5g八甲基四氧杂夸特烯(M=432g·mol-1),则产率为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冷水浴 (2). 缓慢滴加NaOH溶液 (3). BC (4). A (5).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较快 (6). 圆底烧瓶 (7). 防止水蒸气进入,溶入呋喃 (8). 呋喃易挥发,冰浴减少挥发,提高产率 (9). 检测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等 (10). 11.52%‎ ‎【解析】(1).制备呋喃甲酸的反应△H<0,为放热反应,呋喃甲酸在100℃升华,133℃熔融,230−232℃沸腾,并在此温度下脱羧,制备呋喃甲酸需保持温度为8℃−12℃,温度过高会降低其产率,反应温度较高,控制温度可用冷水浴法;搅拌也可以散热控制温度,所以还可用磁力搅拌的方法,让反应速率减小控制温度,所以可用缓慢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故答案为:冷水浴;缓慢滴加NaOH溶液;‎ ‎(2).步骤②中有机层为呋喃甲醇,醇易被浓硫酸氧化,呋喃甲醇遇酸易聚合并发生剧烈爆炸,氯化钙在醇和醚中会有一定的溶解度,如果用作干燥剂,就会有残留到提取液中,所以不选,可选用无水硫酸镁或无水碳酸钠作干燥剂,故答案为:BC;‎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呋喃甲酸在A. B. C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在溶剂物质A、B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A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在溶剂物质c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步骤③提纯过程: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所以选择合适的溶剂是A,故答案为:A;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较快;‎ ‎(4).①根据仪器的特征,仪器a为圆底烧瓶,装置b中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而呋喃易溶于水,所以装置图中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CO2,防止水蒸气进入,溶入呋喃,故答案为:圆底烧瓶;防止水蒸气进入,溶入呋喃;‎ ‎②.由于呋喃易挥发,冰浴可以降低温度减少挥发,提高产率,故答案为:呋喃易挥发,冰浴减少挥发,提高产率;‎ ‎③.检验有机物结构的方法可以是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等,故答案为:检测产品的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等;‎ ‎④.根据图3呋喃甲酸制取八甲基四氧杂夸特烯的方程式可知:4mol呋喃甲酸∼4mol呋喃∼1mol八甲基四氧杂夸特烯,4.5g呋喃甲酸的物质的量为:4.5g÷112g/mol,制得的八甲基四氧杂夸特烯物质的量为:4.5g÷112g/mol×1/4,其质量为:4.5g÷112g/mol×1/4×432g/mol,则产率为≈11.52%,故答案为:11.52%。‎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