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必修)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二化学必修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I-127 Cu-64‎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棉花 B. 羊毛 C. 油脂 D. 纤维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棉花、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的相对分子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详解】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结构中有重复的结构单元;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A. 棉花主要成分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 ‎ B.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相对分子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 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乳交融 B. 涂脂抹粉 C. 汽车爆胎 D. 火上浇油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蛋白质和脂肪等不溶于水,通过乳化剂可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是水乳交融,没有形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 适当使用脂粉能使人的皮肤光滑、美白是涂脂抹粉,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 汽车爆胎是汽车的轮胎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 火上浇油的过程中,油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判断有无新物质生成是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3.铼高温合金材料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电核数110 B. 中子数110 C. 质量数185 D. 质子数7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原子符合中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详解】中,质量数=185,质子数=75,核电荷数=质子数=7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85−75=110,‎ 答案选A。‎ ‎【点睛】原子符合中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需清楚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4.将CO2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生反应:Na2CO3 + CO2+ H2O =2NaHCO3。该反应属于(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置换反应: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分解反应:指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将CO2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生反应:Na2CO3 + CO2+ H2O =2NaHCO3属于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选B。‎ ‎【点睛】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区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B. 氯化氢的电子式:‎ C.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NaOH=Na++O2-+H+‎ ‎【答案】C ‎【解析】‎ 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A错误;B.氯化氢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故D错误;答案为C。‎ 点睛: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④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离子方程式中的电荷守恒、化学反应的客观性是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在判断时需要注意。‎ ‎6.硼的原子序数为5,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 HBO2 B. H3BO3 C. H2BO3 D. H4B2O5‎ ‎【答案】C ‎【解析】‎ ‎【分析】‎ 硼的原子序数为5,最外层有3个电子,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详解】A.HBO2中B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A正确;‎ B.H3BO3中B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B正确;‎ C.H2BO3中B的化合价为+4价,不符合,C错误;‎ D.H4B2O5中B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D正确;‎ 答案选C。‎ ‎7.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纯碱—Na2CO3 B. 铁红—FeO C. 重晶石—BaCO3 D. 生石灰—Ca(O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故A正确;‎ B. 铁红化学式为:Fe 2O3,故B错误;‎ C. 重晶石化学式为:BaSO4,故C错误;‎ D. 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熟记各物质的俗名,生活中常用物质的俗名。‎ ‎8.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 N2 B. NO2 C. NO D. 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详解】A. N2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 B. NO2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因此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正确;‎ C. NO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 O2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9.AgI用于显影剂和人工增雨中的催化剂。它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单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碘化银不属于酸,故A错误;‎ B.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离子的化合物,碘化银不属于碱,故B错误;‎ C.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氯化银属于盐,故C正确;‎ D. 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碘化银是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分清酸碱盐的定义,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10.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取溴水中的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苯、酒精作萃取剂 B. 静止分层后,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面放出 C. 分液漏斗使用前只需检查活塞是否漏水 D. 该装置也可用于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不能使用酒精作为萃取剂,因为溴单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而且酒精与水互溶,故A错误;‎ B. 静置分层后,分层的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放出,以免污染试剂,故B错误;‎ C. 分液漏斗使用前应当检验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旋塞是否漏水,故C错误;‎ D. 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不互溶,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开,故D正确;‎ 答案选D ‎11.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乙烷和乙烯 B. 正丁烷和异丁烷 C. 乙醇和乙酸 D. 纤维素和淀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详解】A. 乙烷和乙烯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 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 乙醇和乙酸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 纤维素和淀粉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不同,n的数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答案选B。‎ ‎12.下列属于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是 A. N2 B. CaCl2 C. KF D. NaOH ‎【答案】D ‎【解析】‎ A. N2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单质分子,A错误;B. CaCl2中只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错误;C. KF中只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错误;D. NaOH中含有离子键,氧与氢之间还有共价键,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答案选D。‎ ‎13.在含有大量Al3+、H+、Mg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CO32- B. Cl- C. HCO3- D. OH-‎ ‎【答案】B ‎【解析】‎ ‎【分析】‎ 和Al3+、H+、Mg2+都不反应的离子能大量共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CO32-和H+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O32-和Al3+发生双水解反应,CO32-和Mg2+生成沉淀,所以含有大量Al3+、H+、Mg2+的溶液与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l-和这几种离子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CO3-和H+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和Al3+、Mg2+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OH−和H+生成水,和Al3+、Mg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答案选B。‎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Fe(OH)3↓+3Cl-‎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 SO= BaSO4↓‎ C. 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 Cu2++H2↑‎ D. 石灰石与稀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化铁为可溶性盐,应拆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故A错误 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漏掉氢氧根离子与铜离子的反应;离子方程式:Cu2++2OH−+Ba2++SO42−=BaSO4↓+Cu(OH)2↓,故B错误;‎ C. 铜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所以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故C错误;‎ D. 石灰石与稀醋酸反应,二者反应生成醋酸钙和水、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D正确;‎ 答案选D。‎ ‎15.氢气与一氧化碳按比例反应:2CO(g)+4H2(g) ⇌CH3OCH3(g)+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降低 B. 改变压强,该反应速率不变 C. 达化学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 D. 若反应中加入足量的H2,可使CO100%转化为CH3OC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加快,故A错误;‎ B. 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增大压强,该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 C. 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所以达化学平衡状态时,CO与H2的浓度均保持不变,故C正确;‎ D.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所以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16.对于某些常见物质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取某溶液加入稀HCl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O32-‎ B. 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显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钾元素 C. 取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可能有SO42-‎ D. 取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一定有NH4+‎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气体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SO32−或HCO3−等,故A错误;‎ B. 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则该实验不能缺定是否含钾元素,故B错误;‎ C.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或氯化银,则可能有SO42−,故C正确;‎ D. 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氨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是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检验氨气的方法不合理,故D错误;‎ 答案选C。‎ ‎17.关于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天然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可以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D.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天然气是古代动植物在地下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可溶性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水煤气的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故A错误;‎ B. 甲烷为饱和烷烃,与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C. 甲烷是饱和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氯气与甲烷能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 ‎ D.甲烷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故D正确;‎ 答案选D。‎ ‎18.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料之一,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4NH3+3F2=NF3+3NH4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H3 是氧化剂 B. F2是还原剂 C. NH3被氧化 D. F2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4NH3+3F2=NF3+3NH4F,该反应中NH3→NF3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3价,F2→F-氟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由0价→-1‎ 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 ‎【详解】A. NH3→NF3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3价,氨气是还原剂,故A错误;‎ B. F2→F-氟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由0价→-1价,F2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故B错误;‎ C. 该反应中NH3→NF3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3价,NH3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C正确;‎ D. F2→F-氟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由0价→-1价,F2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19.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 碘的升华 B. 浓硫酸稀释 C. 木炭的燃烧 D. 铝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碘的升华,升华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向外界吸收能量,是物理变化,故A正确;‎ B. 浓硫酸稀释过程要放出热量,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酸入水,用玻璃棒搅拌,故B错误;‎ C. 木炭的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反应,向外界释放热量,故C错误;‎ D. 铝热反应是铝与部分金属氧化物反应,释放热量,故D错误;‎ 答案选A。‎ ‎20.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 )‎ A. 用碱石灰干燥氯气 B. 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铝胶体 C.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HCO3和Na2CO3 D.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氯气可以被碱石灰吸收,故A错误;‎ B. 丁达尔现象为胶体特有的性质,则丁达尔效应不能区分氢氧化铁胶体与氢氧化铝胶体,故B错误;‎ C. NaHCO3和Na2CO3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 除去Cl2中的HCl用饱和食盐水,由于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存在平衡,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D正确;‎ 答案选D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电子的转移 B. 1mol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 C. 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运输稀硫酸 D. Na2O可用作潜艇供氧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氧化还原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故A错误;‎ B. 1mol任何微粒的粒子数为6.02×1023,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1mol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故B正确;‎ C. 常温下,不能用铝槽车运输稀硫酸,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故C错误;‎ D. 潜艇供氧剂需要提供氧气,Na2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酸钠,不能释放氧气,故D错误;‎ 答案选B。‎ ‎22.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 Fe2O3 B. SiO2 C. Al2O3 D. S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Fe2O3与氢氧化钠不反应,Fe2O3 是碱性氧化物,不与碱反应,故A正确;‎ B. Si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故B错误;‎ 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C错误;‎ D. 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D错误;‎ 答案选A。‎ ‎2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H2=CH2+Br2→CH2BrCH2Br B.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D. C3H8 + 5O2 3CO2 + 4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取代反应的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进行判断。‎ ‎【详解】A. CH2═CH2中的碳碳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分别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 B. 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属于氧化反应,故B错误;‎ C. 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属于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的一种,故C正确;‎ D. 丙烷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24.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水果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铜片作负极 B. 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C.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答案】D ‎【解析】‎ A、锌作负极,铜为正极,选项A错误;B、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选项B错误;C、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C错误;D、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溶液中酸性的变化。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 ‎2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 原子半径:r(X)<r(Y)<r(Z)<r(W)‎ 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若为2个电子层,X为C,若为3个电子层,X为S,结合原子序数增大可知X只能为C;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可知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Z为S,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Cl;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y,即4+6=y+7,可知y=3,则Y为Al,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 Y为Al、Z为S、W为Cl,‎ A. C可形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单质,故A错误;‎ B. 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r(X) < r(W)< r(Z)< r(Y),故B错误;‎ C. 非金属性Cl>S,则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故C正确;‎ D.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弱碱,故D错误;‎ 答案选C。‎ ‎26.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0.5 L 0.3 mol·L-1 Fe2(SO4)3和0.1 mol·L-1 H2SO4的混合溶液中,铜粉完全溶解后,得到溶液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X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质量减少11.2 g C. 向溶液X中滴加KSCN溶液,未变红色,则加入铜粉质量为12.8 g D. 向溶液X中加入0.18 L 5 mol·L-1 NaOH溶液可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完全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 ‎0.5L0.3mol⋅L−1Fe2(SO4)3和0.1mol⋅L−1H2SO4的混合溶液中,n((Fe3+)=cV=0.5L×2×0.3 mol·L ‎-1 =0.3mol,n((H+)=cV=0.5L×2×0.1 mol·L-1 =0.1mol,n(SO42−)= n((Fe3+)+ n((H+)=0.5mol,发生Cu+2Fe3+═Cu2++2Fe2+,所得溶液中Fe3+、Cu2+的物质的量与铜粉的量有关。‎ ‎【详解】A. 发生Cu+2Fe3+═Cu2++2Fe2+,所得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A错误;‎ B.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铁粉,因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所以铁先与三价铁反应,后置换出铜,最后与酸反应,因铁足量,相当于铁和原来的铁离子、氢离子反应,与加入的铜的量的多少无关,0.5L0.3mol⋅L−1Fe2(SO4)3和0.1mol⋅L−1H2SO4的混合溶液中,n(Fe3+)=cV=0.3mol⋅L−1×0.5L×2=0.3mol,n((H+)=0.1mol,所以,发生Fe+2Fe3+═3Fe2+,消耗n(Fe)=0.15mol,发生Fe+2H+=Fe2++H2↑,消耗n(Fe)=0.05mol,总共消耗n(Fe)=0.15mol+0.05mol=0.2mol,充分反应后,铁粉质量减少m=nM=0.2mol×56g/mol=11.2g,故B正确;‎ C.混合溶液中,n((Fe3+)=cV=0.3mol,发生Cu+2Fe3+═Cu2++2Fe2+,未变红色,则三价铁完全反应,消耗n(Cu)=0.15mol,m=nM=0.15mol×64g/mol=9.6g,故C错误; ‎ D.铜完全溶解时,溶液中可能存在的Fe2+、Cu2+、H+三种离子,或铜完全溶解时,溶液中的Fe3+、Fe2+、Cu2+、H+四种离子,沉淀完全,溶质为硫酸钠(Na2SO4),n(SO42−) =0.5mol,所以n(Na+)=1mol,需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加入0.18L5mol⋅L−1NaOH溶液,氢氧化钠量为0.18 L×5 mol⋅L−1=0.9mol,则氢氧化钠的量不足,不能完全沉淀,故D错误;‎ 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 ‎27.某研究小组探究在加热条件下FeSO4分解的气体产物及相关性质。已知:SO2的沸点为-10 ℃、SO3的沸点为44.8 ℃。‎ 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分解FeSO4生成的气态产物。‎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a→________。‎ ‎(3)若观察到装置甲中固体变为红棕色,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装置丁中溶液变成无色,则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 (1). 检查装置气密性 (2). d→e→f→g→b→c (3). 2FeSO4 Fe2O3+SO2↑+SO3↑‎ ‎【解析】‎ ‎【分析】‎ 甲装置为FeSO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Fe2O3、SO3和SO2的装置,三氧化硫易和水反应生成硫酸,三氧化硫熔点高,故先用(丙装置)冰水混合物使三氧化硫液化,丁中装有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故用(乙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连接好装置后必须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避免SO3和SO2泄漏污染空气以及影响实验的进行;‎ ‎(2)甲装置为FeSO4在高温下分解装置,乙装置为吸收尾气装置,丙装置冰水混合物使三氧化硫液化,丁装置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据此分析选择连接口;‎ ‎(3)甲中固体变为红棕色,说明有Fe2O3生成;若观察到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为水,装置丁中溶液变成无色有二氧化硫产生,FeSO4分解生成Fe2O3、SO3和SO2。‎ ‎【详解】(1)该实验装置中连接了多个仪器,且SO3和SO2是有毒气体,为避免SO3和SO2泄漏,污染空气、浪费试剂,且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 ‎(2)甲装置为FeSO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Fe2O3、SO3和SO2的装置,三氧化硫易和水反应生成硫酸,三氧化硫熔点高,故先用冰水混合物使三氧化硫液化,即a和d相连,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丁中装有品红溶液,即e和f相连,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即g和b相连,所以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连接顺序为a→d→e→f→g→b→c,‎ 故答案为:d→e→f→g→b→c;‎ ‎(3)甲中固体变为红棕色,说明有Fe2O3生成,若观察到装置丙中有无色液体产生为水,装置丁中溶液变成无色有二氧化硫产生,FeSO4分解生成Fe2O3、SO3和SO2,反应的方程式为:2FeSO4Fe2O3+SO2↑+SO3↑,‎ 故答案为:2FeSO4 Fe2O3+SO2↑+SO3↑;‎ ‎28.已知A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 反应类型:___________ 。‎ ‎【答案】 (1). CH2=CH2 (2). 羟基 (3). 羧基 (4). CH2=CH2+H2OCH3CH2OH (5). 加成反应 ‎【解析】‎ ‎【分析】‎ 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C为CH3CHO,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D为CH3COOH,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E为CH3COOCH2CH3,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2,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C为CH3CHO,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D为CH3COOH,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E为CH3COOCH2CH3;‎ ‎(1)通过以上分析知,A的结构简式CH2=CH2,‎ 故答案为:CH2=CH2;‎ ‎(2)B为CH3CH2OH,D为CH3COOH,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羧基,‎ 故答案为:羟基;羧基;‎ ‎(3)①在催化剂条件下,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 ‎29.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氧化钴(Co2O3)的流程如下:‎ ‎(1)溶解Ⅰ: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___________ 。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2) 氧化: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 ‎(3)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黄钠铁矾[NaxFey(SO4)m(OH)n]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4.850 g样品,加盐酸完全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A;‎ ‎②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KI (反应为2Fe3++2I-=2Fe2++I2),用0.250 0 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消耗30.00 mL Na2S2O3溶液至终点。‎ ‎③另取25.00 mL溶液A,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沉淀1.165 g。通过计算确定黄钠铁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 ‎【答案】 (1). 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 (2). SiO2 (3). 6Fe2++6H++ClO3−═6Fe3++Cl−+3H2O (4). NaFe3(SO4)2(OH)6‎ ‎【解析】‎ ‎【分析】‎ ‎(1)钴废催化剂加入稀硫酸,发生Co+H2SO4=CoSO4+H2↑,Fe+H2SO4=FeSO4+H2↑,过滤滤渣是不溶的二氧化硅,而滤液是硫酸钴、硫酸亚铁与过量的硫酸的混合溶液,向滤液中加氯酸钠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然后加入碳酸钠得到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继续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得到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然后用盐酸溶解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再向所到溶液中加入草酸铵,得到溶解度极小的草酸钴,最后燃烧生成氧化钴;‎ ‎(2)亚铁离子被氯酸根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分析解答;‎ ‎(3)测定黄钠铁矾的原理是,加入碘化钾和黄钠铁矾中铁离子反应生成单质碘,碘和硫代硫酸钠反应,通过消耗硫代硫酸钠的量来计算铁的量,加入足量氯化钡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硫酸钡沉淀来计算硫酸根离子的量,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计算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量,根据各微量物质的量之比写出黄钠铁矾的化学式。‎ ‎【详解】(1‎ ‎)洗液与滤液合并,提高洗涤和滤液中钴的利用率,钴废催化剂加入稀硫酸,发生Co+H2SO4=CoSO4+H2↑,Fe+H2SO4=FeSO4+H2↑,过滤滤渣是不溶的二氧化硅,‎ 故答案为: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SiO2;‎ ‎(2)亚铁离子被氯酸根离子氧化成铁离子,1mol的亚铁离子失去1mol的电子,而1mol的氯酸根离子得到6mol的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6Fe2++6H++ClO3−═6Fe3++Cl−+3H2O,‎ 答案为:6Fe2++6H++ClO3−═6Fe3++Cl−+3H2O;‎ ‎(3)有关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I2+2Na2S2O3=2NaI+Na2S4O6,2Fe3+~I2~2Na2S2O3,n(Fe3+)=2n(I2)=n(Na2S2O3)=0.2500 mol•L-1×30.00 mL×10-3L•mL-1=7.50×10-3 mol;‎ 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沉淀1.165g为硫酸钡沉淀,则n(SO42-)==5.00×10-3mol,100 mL溶液中含有n(Fe3+)=7.50×10-3 mol×=0.03 mol,n(SO42-)=5.00×10-3 mol×=0.02 mol,设4.850g样品中钠离子物质的量为n(Na+),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n(OH-),根据质量守恒得:4.850g-0.03mol×56g/mol-0.02mol×96g/mol=n(Na+)×23g/mol+n(OH-)×17g/mol,根据电荷守恒得:0.03mol×3+n(OH-)×1=0.02mol×2+n(OH-)×1,解得:n(Na+)=0.01mol,n(OH-)=0.06 mol,则x:y:m:n=n(Na+):n(Fe3+):n(SO42-):n(OH-)=0.01:0.03:0.02:0.06=1:3:2:6, 化学式为NaFe3(SO4)2(OH)6,‎ 故答案为:NaFe3(SO4)2(OH)6。‎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