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疆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新疆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新疆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S-32 O‎-16 C-12 K-39 Cl-35.5 N-14 Al-27 ‎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据凤凰网‎2018 年2 月1日报道:中科院研发出世界最强氘氚中子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氘、氚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 氘、氚的中子数分别为1、2‎ C. 氘、氚核外电子数不同 D. 中子带正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核内质子数都是1,属于同种元素,A错误;‎ B.氘是质量数为2,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氚是质量数为3,中子数为2的氢原子,B正确;‎ C.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核外都只有1个电子,C错误;‎ D.中子不带电,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会生成红色沉淀 B.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该粉末中有Na+,无K+‎ C. Na2O和Na2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所以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D. 小苏打和氢氧化铝均可与盐酸反应,在医药上常用作胃酸中和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但不是沉淀,A错误;‎ B、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该粉末中有Na+,但不一定无K+,因为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B错误;‎ C、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 D、小苏打和氢氧化铝均可与盐酸反应,在医药上常用作胃酸中和剂,D正确;‎ 答案选D。‎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4P(白磷,s)+5O2(g)====2P2O5(s);△H=== -a kJ/mol ‎4P(红磷,s)+5O2(g)====2P2O5(s);△H=== -b kJ/mol 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 A. a<b B. a=b C. a>b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则等量的白磷和红磷所具有的能量是:白磷>红磷,则白磷燃烧放出的能量比等质量红磷燃烧放出的能量高,则a>b;‎ 答案选C。‎ ‎4.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 ⑤ Na2CO3‎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全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NaH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①正确;‎ ‎②Al2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②正确;‎ ‎③Al(OH)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③正确;‎ ‎④Al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④正确;‎ ‎⑤Na2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不反应,故⑤错误;‎ 故选A。‎ ‎5.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 H2O(g)  ΔH=a kJ·mol-1 ‎ H2(g)+1/2O2(g)== H2O(l)  ΔH=b kJ·mol-1‎ ‎2H2(g)+O2(g)== 2H2O(l)  ΔH=c kJ·mol-1 ‎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2b=c B. a、b和c均为正值 ‎ C. a=b D.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H2(g)+O2(g)═H2O(l)△H=b kJ•mol-1,2H2(g)+O2(g)═2H2O(l)△H=c kJ•mol-1,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则c=2b,故A正确;‎ B.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H<0,则a、b和c均为负值,故B错误;‎ C.反应物相同时,生成物为气态水,本身的能量高,放出的热量小,生成物为液态水,本身的能量低,放出热量多,故C错误;‎ D.燃烧为放热反应,均为氢气的燃烧反应,则都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为A。‎ ‎6.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HClO4>HBrO4>HIO4 B. 碱性:NaOH>Mg(OH)2>Al(OH)3‎ C. 稳定性:PH3>H2S>HCl D. 非金属性:F>O>S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关系是:Cl>Br>I,酸性:HClO4>HBrO4>HIO4,故A正确;‎ B.金属性强弱关系是:Na>Mg>Al,金属性越强,相应的碱碱性越强,碱性:NaOH>Mg(OH)2>Al(OH)3,故B正确;‎ C.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关系是:Cl>S>P,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稳定性:PH3D>A>B B. 原子序数: b>a>d>c C. 离子半径: D>C>A>B D. 单质还原性: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阳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n=b-(n+1)=c+n=d+(n+1),所以原子序数:b>a>c>d。A、B同周期,且A、B是阳离子,C、D同周期,且C、D是阴离子,所以A、B在C、D的下一周期,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为:‎ D C A B ‎【详解】A.A、B同周期,C、D同周期,且A、B在C、D的下一周期,则其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A>B>D>C,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原子序数: b>a>c>d, 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核外电子层排布相同的情况下,核电核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C正确;‎ D.A、B同周期,原子序数: b>a,金属性:A>B,对应单质的还原性: A>B; C、D同周期,原子序数: c>d,非金属性: C>D,对应单质的氧化性: C>D,则还原性: D>C, D错误;‎ 故选C。‎ ‎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②① D. ③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组成原电池时,负极金属较为活泼,可根据电子、电流的流向以及反应时正负极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则可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详解】组成原电池时,负极金属较为活泼,‎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①为负极,活泼性①>②;‎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活泼性①>③;‎ ‎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应为原电池的正极,活泼性④>②;‎ ‎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③为负极,活泼性③>④;‎ 综上分析可知活泼性:①>③>④>②;‎ 故选B。‎ ‎12.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 ‎②2H2(g)+O2(g)===2H2O(g) ΔH2;③2H2(g)+O2(g)===2H2O(l) ΔH3。‎ 室温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放出的热量为( )‎ A. -(0.4mol×ΔH1+0.05mol×ΔH3) B. -(0.4mol×ΔH1+0.05mol×ΔH2)‎ C. -(0.4mol×ΔH1+0.1mol×ΔH3) D. -(0.4mol×ΔH1+0.1mol×ΔH2)‎ ‎【答案】A ‎【解析】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CH4(g)+2O2(g)=CO2(g)+2H2O(l) ΔH1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ΔH1;由2H2(g)+O2(g)=2H2O(l) ΔH3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1/2×ΔH3,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mol×ΔH1+0.05mol×ΔH3)。答案选A。‎ ‎13. 下图是锌片和铜片在稀硫酸中所组成的原电池装置,c、d为两个电极。下列有关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的过程中,d电极上产生气泡 B.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SO42-向d移动 C. c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中SO42-浓度基本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电流的方向是从d流向c的,所以d是正极,c是负极。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即c极为锌、d极为铜,溶液中的氢离子向正极移动,在正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氢气。‎ ‎【详解】A.d电极为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向正极移动,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产生气泡,故A正确;‎ B.在原电池装置中,阴离子移向负极,即溶液中SO42-向c移动,故B错误;‎ C.c为负极,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Zn+2H+=Zn2++H2↑,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中SO42-浓度基本不变,故D正确;‎ 答案选B。‎ ‎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Q>Z>X>Y B. 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与Q的单质可发生置换反应 C. 元素X与Y可以形成5种以上的化合物 D. 元素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中,联想NH3极易溶于水,可知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说明Z为铝元素,W为硫元素,因为铝在常温下能溶于稀硫酸,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Q只能为氯元素。‎ ‎【详解】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Z(Al)>W(S)>Q(Cl)>X(N)>Y(O),故A错误;‎ B.氯气能与氨气反应得到氮气、HCl(或氯化铵),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N元素与O元素可以形成N2O、NO、N2O3、NO2、N2O4、N2O5,故C正确;‎ D.非金属性Cl>S,故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更强,故D正确;‎ 故选A。‎ ‎15.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Na2O2 B. NaCl C. NaOH D. Br2‎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O2中钠离子与过氧根之间是离子键,而过氧根离子内部两个氧原子间是非极性共价键;‎ B、NaCl中只有离子键;‎ C、NaOH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之间是离子键,而氢氧元素间是极性共价键;‎ D、Br2是同种元素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含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选A。‎ ‎16.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2)中Mg作负极,(3)(4)中Fe作负极 ‎ B. (2)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 (3)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 D. (4)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2)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氢氧化钠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Al为负极,(3)中金属铁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铜做负极,故A错误;‎ B.(2)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氢氧化钠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Al为负极,电极反应为:Al-3e-+4OH-=AlO2-+2H2O,Mg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故B正确;‎ C.(3)中铜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即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C错误;‎ D.铁、铜、氯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为负极,金属铜为正极,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过程,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D错误;‎ 答案为B。‎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计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 H2SO4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H2SO4溶液 ‎(1)若配制250 mL H2SO4溶液,则需量筒量取密度为‎1.84 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____mL。‎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写出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 H2SO4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6‎ ‎26.6‎ ‎26.6‎ ‎29.1‎ ‎2‎ ‎27.0‎ ‎27.4‎ ‎27.2‎ ‎31.2‎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①温度差的平均值为____℃。‎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 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则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此偏差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H2SO4溶液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5)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1). 6.8 (2). 环形玻璃搅拌棒 (3). H2SO4(aq)+NaOH(aq)= Na2SO4(aq)+H2O(l) △H=-57.3 kJ•mol-1。 (4). 4.0 (5). -53.5kJ•mol-1 (6). ad (7).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解析】‎ ‎【详解】(1)由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1.84g/cm3×V×98%=0.5mol/L×‎0.25L×‎98g/mol,解得V=6.8mL;答案为6.8;‎ ‎(2)由图可以看出仪器A为环形玻璃搅拌棒;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3)强酸强碱中和热为-57.3kJ/mol,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 kJ•mol-1;答案为H2SO4(aq)+NaOH(aq)=‎ Na2SO4(aq)+H2O(l)△H=-57.3 kJ•mol-1;‎ ‎(4)①温度差分别为‎2.5℃‎、‎4.0℃‎、‎3.9℃‎、‎4.1℃‎,第一次实验温度差误差较大,应舍弃,故温度差平均值为(‎4.0℃‎+‎3.9℃‎+‎4.0℃‎)/3=‎4.0℃‎;答案为‎4.0℃‎;‎ ‎②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mol/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80mL×‎1g/cm3=‎80g,温度差为‎4℃‎,则生成0.025mol的水应放出的热量为Q=m•c•△t=‎80g×4.18J·(g·℃)-1×‎4℃‎=1337.6J=1.3376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3.5kJ•mol-1;答案为-53.5kJ•mol-1;‎ ‎③a项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求得放出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b项量取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取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放出热量偏高,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c项为正确操作,不会引起误差;‎ d项温度计测定氢氧化钠溶液起始温度,直接插入硫酸溶液测温度,导致硫酸溶液的起始温度偏高,求得的放出热量偏小,中和热数值偏小;据此分析只有ad选项才能使得中和热的数据偏小;‎ 答案为ad;‎ ‎(5)碎泡沫塑料的导热效果差,可以起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等作用;答案为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二 三 四 ‎(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的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元素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在四种元素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 ‎(5)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6)在与的单质中,氧化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HF (3). HClO4 (4). KOH (5). Al(OH)3 (6). 离子键和共价键 (7). Al3+ (8). (9). (10). Cl2 (11). Cl2+2Br-=2Cl-+Br2‎ ‎【解析】‎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N,②为F,③为Na,④为Mg,⑤为Al,⑥为Si,⑦为Cl,⑧为Ar,⑨为K,⑩为Br,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率知识解答该题.‎ ‎【详解】(1)原子结构中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则只有A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性质最不活泼,则Ar的核电荷数为18,质子数为18,核外电子数为18,各电子层上电子数分别为2,8,8,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为。‎ ‎(2)①为N元素,②为F元素,二者属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F>N,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F>NH3;答案为HF。‎ ‎(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越强,由于F元素无正价,根据元素周期律,则上述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为HClO4,K的金属性最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为K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③为Na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电子式为,结构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答案为HClO4,KOH,Al(OH)3,离子键和共价键。‎ ‎(4)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⑦为Cl元素,形成简单离子,Na+,Mg2+,Al3+电子层只有二层,Cl-有三层,且Na+,Mg2+,Al3+‎ 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因而这四种离子半径最小的为Al3+;答案为Al3+。‎ ‎(5)Na2O2中钠离子与过氧根形成离子键,氧原子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电子式为,CO2中C原子与每个O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答案为,。‎ ‎(6)⑦为Cl元素,⑩为Br,二者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Cl>Br,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氧化性Cl2>Br2,用Cl2置换出Br2就可证明,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Br2;答案为Cl2,Cl2+2Br-=2Cl-+Br2。‎ ‎19.(1)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 ΔH= - 393.5 kJ·mol-1 ‎ ‎②H2(g)+O2(g)===H2O(l) ΔH= - 285.8 kJ·mol-1‎ ‎③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 870.3 kJ·mol-1‎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_____________‎ ‎(2)已知在101 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相同条件下,若2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在‎25 ℃‎、101 kPa时,‎1.00 g C6H6(l)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 kJ的热量,C6H6的燃烧热ΔH=________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 -488.3 kJ·mol-1 (2). CH4(g)+2O2(g)=CO2(g)+2H2O(1) △H=-891.45kJ/mol (3). -3260.4 (4). C6H6(l)+O2(g)=6CO2(g)+3H2O(l) △H=-3260.4kJ/mol。‎ ‎【解析】‎ ‎【详解】(1)已知:①C(s)+O2(g)===CO2(g) ΔH= - 393.5 kJ·mol-1 ,②H2(g)+O2(g)===H2O(l) ΔH= - 285.8 kJ·mol-1,③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 870.3 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①×2+②×2-③得到‎2C(s)+2H2(g)+O2(g)===CH3COOH(l),ΔH=(-393.5 kJ·mol-1) ×2+(-285.8 kJ·mol-1) ×2-(- 870.3 kJ·mol-1)=(-1358.6 kJ·mol-1)+ 870.3 kJ·mol-1=-488.3 kJ·mol-1;答案为-488.3 kJ·mol-1。‎ ‎(2)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相同条件下,2molCH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3kJ/mol×6.3=1782.9kJ,则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891.45kJ,故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1)△H=-891.45kJ/mol;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1)△H=-891.45kJ/mol。‎ ‎(3)1.00gC6H6(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kJ的热量,则1molC6H6(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1.8×78=3260.4kJ,因此C6H6(l)的燃烧热△H=-3260.4kJ/mol,C6H6(l)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6(l)+O2(g)=6CO2(g)+3H2O(l)△H=-3260.4kJ/mol;答案为:-3260.4;C6H6(l)+O2(g)=6CO2(g)+3H2O(l) △H=-3260.4kJ/mol。‎ ‎20.X、Y、L、M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2是最轻的气体,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回答下列问题:‎ ‎(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X与M组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4)L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L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答案】(1). (2). 离子 (3). CaH2+2H2O=Ca(OH)2+H2↑ (4). 第二周期IIIA族 (5). H3BO3 (6). -3‎ ‎【解析】X2为最轻的气体,即X为H,Y、L、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为5的倍数,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质子数可能为5、10、15、20中的三个,四种元素为主族元素,因此质子数为10舍去,即三种元素分别为B、P、Ca,(1)形成简单化合物是PH3,其电子式为;(2)形成的化合物是CaH2,属于离子化合物,与水发生的反应是CaH2+2H2O=Ca(OH)2+H2↑;(3)Y为B,属于第二周期IIIA族元素,其含氧酸为H3BO3;(4)形成的化合物是Ca3P2,其中P显-3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