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解析版)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 ‎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 B. 元素周期表的第8、9、10三纵列合称Ⅷ族,Ⅷ族是元素周期表所有族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 C. 一般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一些化学反应新型催化剂 D. 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副族包含过渡元素和Ⅷ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列,16个族,A错误;‎ B.元素周期表的第8、9、10三纵列合称Ⅷ族,第ⅢB是元素周期表所有族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B错误;‎ C.一般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一些化学反应新型催化剂,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副族不包括第Ⅷ族,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CaCl2的电子式:‎ D. 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 ‎【答案】A ‎【解析】‎ ‎【详解】A.磷原子的质子数是15,质量数是31,故A正确;‎ B.氟原子是9号元素,核外电子数为9,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 C.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aCl2的电子式:‎ ‎,故C错误;‎ 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即 ,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3.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ⅡA族 B.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Ⅶ族 C.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 D.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0族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离子结构示意图得元素是12号,位于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C项正确;答案选C。‎ ‎4.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22286Rn,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  )‎ A. 136 B. ‎50 ‎C. 86 D. 222‎ ‎【答案】B ‎【解析】‎ ‎【详解】22286Rn中,质量数为222,质子数为8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22-86=136,则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136-86=50;‎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太阳能 B. 水力 C. 潮汐能 D. 电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阳能、水力、潮汐能都是从自然界取得能够直接利用的能源,是一次能源,而电力则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故合理选项是D。‎ ‎6.关于氟、氯、溴、碘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C. 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D.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依次减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氟、氯、溴、碘的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故B正确;‎ C.四种元素均为第Ⅶ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故C正确;‎ D.随着原子电子层数增多,其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依次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7.下列有关氢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酸性:HF>HCl B. HCl的电子式为H+[]-‎ C. 在卤化氢中HF最稳定 D. 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答案】C ‎【解析】‎ ‎【详解】A.HF为弱酸,HCl为强酸,故A错误;‎ B.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卤族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HF最稳定,故C正确;‎ D.一个D原子所含中子数为1,一个O原子所含中子数为8,则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10,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单质是( )‎ A. NaOH B. NaCl C. H2 D. H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OH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且不是单质,故A不选;‎ B.NaCl是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故B不选;‎ C.H2只含共价键,且为单质,故C选;‎ D.HCl只含共价键,不是单质,故D不选;‎ 故答案为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碱性:LiOH>NaOH>KOH>RbOH B. 金属性:Li>Na>K>Rb C. 原子半径:Li>Na>K>Rb D. 熔沸点:Li>Na>K>Rb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碱性:LiOH<NaOH<KOH<RbOH,A选项错误;‎ B.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Rb>K>Na>Li,B选项错误;‎ C.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Rb>K>Na>Li,C选项错误;‎ D.碱金属熔沸点,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故熔沸点:Li>Na>K>Rb,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10.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锂离子电池 B. 太阳能集热器 ‎ C. 燃气灶 D. 硅太阳能电池 ‎【答案】A ‎【解析】‎ ‎【详解】A.锂离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A项正确;‎ B.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B项错误;‎ C.燃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C项错误;‎ D.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项错误;‎ 答案选A。‎ ‎11.反应的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1释放能量 B. 过程2吸收能量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 过程1的能量变化大于过程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如图所示,过程1为断开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故A错误;‎ B. 如图所示,过程2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释放能量,故B错误;‎ C. 如图所示,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 如图所示,程1能量变化小于过程2,故D错误;‎ 故选C。‎ ‎12.下列图示的装置中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的构成,一般原电池的构成需要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闭合回路等条件,故可据此分析。‎ ‎【详解】A.该装置中没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且两个电极都为铜电极,故A项错误;B. 该装置中铁电极能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另一极石墨构成正极,并且形成的一个闭合的回路,故B项正确;C. 该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因此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项错误;D.‎ ‎ 该装置中没有能够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且酒精为非电解质,也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故D项错误;答案选B。‎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 B. 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时可以导电 D. 离子化合物溶解时,离子键不被破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故A错误;‎ B.氯化铵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能导电的化合物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受热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可以导电,故C正确;‎ D.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生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键被破坏,故D错误;‎ 答案选C。‎ ‎14.下列有关性质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Al(OH)3能溶于NaOH溶液,Mg(OH)2不能溶解于NaOH B. F2 在暗处遇H2 爆炸,I2 在暗处遇H2 几乎不反应 C. 酸性:HNO3>H3PO4‎ D.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A.Al(OH)3能溶于NaOH溶液,Mg(OH)2不能溶解于NaOH,Al具有两性,金属性Mg>Al,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选项不满足题意;‎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F>I,因此F2与H2化合更加容易,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选项不满足题意;‎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则酸性:HNO3>H3P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选项不满足题意;‎ D.碳酸氢盐易分解,碳酸盐难分解,所以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选项满足题意;‎ 答案选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B.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A正确;‎ B. F、Cl、Br、I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而还原性均依次增强,B错误;‎ C. 第三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选项中没有说最高价,C错误;‎ D.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存在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D错误。‎ 答案选A。‎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O燃烧是放热反应 B. H2SO4与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 C. 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 D. CaO与H2O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A项正确;‎ B项,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项正确;‎ C项,大多数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CaCO3受热分解生成CaO和CO2,是吸热反应,故C项正确;‎ D项,CaO与H2O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故D项错误。‎ 答案选D。‎ ‎17.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 = 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 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 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反应2H2(g)+O2(g) = 2H2O(l)是放热反应,则说明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水的总能量。‎ 答案选B ‎18.X、Y、Z、W属于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的焰色反应为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原子半径:r(Y)<r(X)<r(Z)<r(W)‎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 C. 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Z>W D. X的氧化物与W的氧化物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X、Y、Z、W属于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则X是C元素,Y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则Y是N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Z是Al元素,W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则W是K元素,据此分析。‎ ‎【详解】X、Y、Z、W属于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则X是C元素,Y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则Y是N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Z是Al元素,W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则W是K元素,‎ A. 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简单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Y)<r(X)<r(Z)<r(W),A项正确;‎ B. 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CAl,则K与水反应比Al剧烈, C项错误;‎ D. X的氧化物为CO、CO2,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W的氧化物为K2O等,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D项错误;‎ 答案选A。‎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1)元素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元素③、④、⑤、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为_____。‎ ‎(3)上述8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是_____。‎ ‎(4)元素②、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__;元素①、③、⑤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 ‎(5)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元素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6)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元素③和⑦的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Na>Al>O>F (3). F (4). H2O (5). NH3 (6). (7). H++OH-=H2O (8). O与S相比,电子层数少,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强,故易得到电子,故O的非金属性比S强 ‎【解析】‎ ‎【分析】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知道,①为H元素,②为N元素,③为O元素,④为F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S元素,⑧为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结构与性质解答。‎ ‎【详解】(1)②N元素,N元素为7号元素,核外有7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故N、O、Na、Al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依次是Na>Al>O>F;‎ ‎(3)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小,故8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元素;‎ ‎(4)②为N元素,③为O元素,两种气态氢化物分别为NH3和H2O,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O的非金属性强,故稳定性H2O>NH3;①为H元素,③为O元素,⑤为Na元素,H、O、Na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aOH,电子式为;‎ ‎(5)元素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元素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二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6)③为O元素,⑦为S元素,O与S相比,电子层数少,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强,故易得到电子,故O的非金属性比S强。‎ ‎20.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 ‎①O2②H2O2③MgCl2④H2SO4⑤Na2CO3⑥NH4Cl⑦CO2⑧Ne⑨Na2O2⑩NaOH ‎(1)这些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不含化学键的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 ‎①O2________;②H2O2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⑨Na2O2__________;⑦CO2__________;⑥NH4Cl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③Mg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②④⑦ (2). ③ (3). ⑧ (4). O=O (5). H-O-O-H (6). (7). (8). (9). ‎ ‎【解析】‎ ‎【分析】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共价键。‎ ‎【详解】①O2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 ‎②H2O2含有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③MgCl2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④H2SO4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⑤Na2CO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⑥NH4Cl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⑦CO2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⑧Ne是稀有气体单质,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 ‎⑨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⑩NaOH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1)这些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②④⑦;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③;不含化学键的是⑧;‎ ‎(2)①O2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单质,氧原子之间形成两个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O=O;‎ ‎②H2O2是含有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氧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结构式为H-O-O-H;‎ ‎(3)⑨Na2O2中Na+与O22-形成离子键,氧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电子式为;‎ ‎⑦CO2是共价化合物,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个极性共价键,电子式为;‎ ‎⑥NH4Cl是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铵根离子内部氮原子与氢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电子式为;‎ ‎(4)③MgCl2离子化合物,由氯离子和镁离子构成,镁原子失去电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其形成过程:。‎ ‎2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晶体和10gNH4Cl晶体,然后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实验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浸有稀硫酸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这是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1). 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反应 (2). 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氨气 (3).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4). 结冰 (5). 吸热 (6). <‎ ‎【解析】‎ ‎【分析】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有利于充分接触,加速反应进行,快速搅拌使温度快速下降,二者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对人体有害,污染大气,根据氨气的性质,可用稀硫酸吸收,烧杯和玻璃片之间的水结冰会将二者粘在一起,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为了使反应物迅速混合而充分反应,使温度迅速下降,从而使反应现象更加明显,所以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反应;‎ ‎(2)该反应中有氨气生成,氨气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应该所以完全吸收装置,可以使用稀硫酸吸收;‎ ‎(3)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4)通过玻璃片上结冰现象,可以知道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之间的反应是吸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