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作业

第3讲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A组 基础题组                      ‎ ‎1.对于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CO+H2O(g) CO2+H2,K正反应代表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逆反应代表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正反应=K逆反应 B.K正反应>K逆反应 C.K正反应Kc>Ka 答案 B A项,题图上的三点都为平衡状态,故错误;B项,增加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所以a点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最大,故正确;C项,从图像分析,二氧化硫的含量越高,混合气体中三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因为剩余的二氧化硫的量在逐渐增大,故错误;D项,因为没有改变温度,所以三点的平衡常数相同,故错误。‎ ‎5.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Fe2O3(s)+2NH3(g) 2Fe(s)+N2(g)+3H2O(g) ΔH,实验测得化学平衡时的有关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平衡常数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气体分压=气体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0‎ B.气体压强p2>p1‎ C.平衡后再加入Fe2O3,则NH3转化率增大 D.M点的平衡常数Kp=‎‎(p‎1‎×0.187 5)(p‎1‎×0.562 5‎‎)‎‎3‎‎(p‎1‎×0.25‎‎)‎‎2‎ 答案 C 由题图可知,随温度升高,氨的体积分数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的ΔH>0,故A正确;由于Fe2O3(s)+2NH3(g) 2Fe(s)+N2(g)+3H2O(g)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氨的体积分数增大,气体压强p2 >p1,故B正确;Fe2O3是固体,增加其用量对平衡没有影响,平衡后再加入Fe2O3,则NH3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 Fe2O3(s)+2NH3(g) 2Fe(s)+N2(g)+3H2O(g)‎ 起始量(mol) 2 0 0‎ 变化量(mol) 2x x 3x 平衡量(mol) 2-2x x 3x 由图可知M点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得到(2-2x)/(2+2x)=0.25,x=0.6,气体总物质的量=2 mol+2x mol=3.2 mol,图中M点的平衡常数Kp=‎(p‎1‎×‎0.6‎‎3.2‎)‎‎(p‎1‎×‎0.6×3‎‎3.2‎)‎‎3‎‎(p‎1‎×‎0.8‎‎3.2‎)‎‎2‎ =‎(p‎1‎×0.187 5)(p‎1‎×0.562 5‎‎)‎‎3‎‎(p‎1‎×0.25‎‎)‎‎2‎,故D正确。‎ ‎6.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固体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化学平衡:H2N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如下表:‎ 温度/℃‎ ‎15‎ ‎20‎ ‎25‎ ‎30‎ ‎35‎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 mol/L)‎ ‎2.4‎ ‎3.4‎ ‎4.8‎ ‎6.8‎ ‎9.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低温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15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约为2.0‎ C.当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恒温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 mol NH3和1 mol CO2,达平衡后CO2浓度不变 答案 D 根据平衡数据,温度升高,平衡总压强增大,平衡气体总浓度增大,说明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根据ΔG=ΔH-TΔS,因为ΔH>0,ΔS>0,所以高温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A错误;15 ℃时平衡气体总浓度为2.4×10-3 mol/L,则平衡浓度c(NH3)=‎2‎‎3‎×2.4×10-3 mol/L=1.6×10-3 mol/L,c(CO2)=‎1‎‎3‎×2.4×10-3 mol/L=0.8×10-3 mol/L,K=c2(NH3)×c(CO2)≈2×10-9,B错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C错误;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即c(CO2)·c2(NH3)不变,所以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原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 mol NH3和1 mol CO2,平衡逆向移动,达平衡后CO2浓度不变,D正确。‎ ‎7.(2018山东济宁二模)实施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试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在一定温度下,①C(s)+CO2(g) 2CO(g) ΔH1=a kJ/mol 平衡常数为K1;‎ ‎②CO(g)+H2O(g) H2(g)+CO2(g) ΔH2=b kJ/mol 平衡常数为K2;‎ 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3=c(CO)·c(H‎2‎)‎c(H‎2‎O)‎,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K1、K2、K3之间的关系是:        。 ‎ ‎(2)将原料气按n(CO2)∶n(H2)=1∶4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4H2(g) CH4(g)+2H2O(g),测得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平衡曲线)。‎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降低而    (填“增大”或“减小”)。 ‎ ‎②在密闭恒温(高于100 ℃)恒容装置中进行该反应,下列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 D.n(CO2)∶n(H2)=1∶2‎ ‎③200 ℃达到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该反应平衡常数Kp的计算表达式为    。(不必化简,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3)500 ℃时,CO与水反应生成CO2和H2。将CO2和H2分离得到H2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吸收池中所有离子浓度的等式关系是                。 ‎ ‎②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K2CO3溶液的再生原理: ‎ ‎ ‎ ‎ ‎ ‎    。 ‎ 答案 (1)C(s)+H2O(g) CO(g)+H2(g) ΔH= (a+b)kJ/mol K3=K1·K2‎ ‎(2)①增大 ②BC ‎ ‎③‎‎0.3p×‎‎(0.6p)‎‎2‎‎0.02p×‎‎(0.08p)‎‎4‎ ‎(3)c(K+)+c(H+)=2c(CO‎3‎‎2-‎)+c(HCO‎3‎‎-‎)+c(OH-) ②阴极反应:2H2O+2e- H2↑+2OH-,OH-+HCO‎3‎‎-‎ CO‎3‎‎2-‎+H2O,使K2CO3溶液得以再生 解析 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平衡常数中,分子为生成物,分母为反应物,所以该方程式为C(s)+H2O(g) CO(g)+H2(g),根据盖斯定律,①和②相加得此反应,ΔH=(a+b)kJ/mol ,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s)+H2O(g) CO(g)+H2(g) ΔH=(a+b)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K1=c2(CO)/c(CO2),K2=c(H‎2‎)·c(CO‎2‎)‎c(CO)·c(H‎2‎O)‎,K3=c(CO)·c(H‎2‎)‎c(H‎2‎O)‎,所以K3=K1·K2。‎ ‎(2)①根据图中平衡时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可知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K随温度降低而增大。②根据在密闭恒温(高于100 ℃)恒容装置中进行反应CO2(g)+4H2(g) CH4(g)+2H2O(g)可知混合气体密度不会改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的依据,故A错;由反应可知两边化学计量数不相等,混合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标志达到平衡,故B正确;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M=m/n,说明n不再改变,则达到了平衡,故C正确;n(CO2)∶n(H2)=1∶2不符合化学平衡的定义,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依据,故D错。③在密闭容器里全部由气体参与的反应中,平衡时气体压强之比=气体物质的量之比=气体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根据200 ℃反应达到平衡时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可知平衡时H2O(g)所占的压强为0.6p,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CH4所占的压强为0.3p,因此CO2和H2所占的压强为0.1p。根据初始投料比以及CO2和H2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达到平衡时,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1∶4,故平衡时CO2所占的压强为0.02p,H2所占的压强为0.08p,故可写出Kp的计算表达式为‎0.3p×‎‎(0.6p)‎‎2‎‎0.02p×‎‎(0.08p)‎‎4‎。‎ ‎(3)①由图示可知吸收池用的是K2CO3溶液,吸收CO2,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 2HCO‎3‎‎-‎,根据电荷守恒知c(K+)+c(H+)=2c(CO‎3‎‎2-‎)+c(HCO‎3‎‎-‎)+c(OH-)。‎ ‎8.(2018陕西西安长安一中四检)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用H2和CO生产燃料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ΔH。‎ ‎(1)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由表中数据判断ΔH    0(填“>”“=”或“<”)。 ‎ ‎②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为    。 ‎ ‎(2)在100 ℃、0.1 MPa条件下,容积为V L的某密闭容器中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1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并化简至最简单的形式)。此时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a mol CH3OH(g),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 ‎(3)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                     ‎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恒容充入H2‎ E.恒压充入惰性气体 F.分离出甲醇 ‎(4)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 (1)①< ②80% 250 ℃‎ ‎(2)V‎2‎a‎2‎ 逆 减小 ‎(3)DF ‎(4)CD 解析 (1)①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即ΔH<0。‎ ‎②   CO(g) + 2H2(g) CH3OH(g)‎ 始/mol 2 6 0‎ 转/mol 1.6 3.2 1.6‎ 平/mol 0.4 2.8 1.6‎ CO的转化率为‎1.6mol‎2mol×100%=80%;此温度下K=c(CH‎3‎OH)‎c(CO)·c‎2‎(H‎2‎)‎=‎0.8‎‎0.2×1.‎‎4‎‎2‎≈2.041,则此时的温度为250 ℃。‎ ‎(2)  CO(g) + 2H2(g) CH3OH(g)‎ 始/mol a 2a 0‎ 转/mol 0.5a a 0.5a 平/mol 0.5a a 0.5a K=c(CH‎3‎OH)‎c(CO)·c‎2‎(H‎2‎)‎=‎0.5aV‎(aV‎)‎‎2‎×‎‎0.5aV=V‎2‎a‎2‎;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充入a mol CH3OH,平衡逆向移动;充入a mol CH3OH,相当于又充入a mol CO、2a mol H2,相当于将原容器容积缩小一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体积分数减小。‎ ‎(3)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O转化率减小,A不正确;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状态,B不正确;增加CO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H2转化率提高,CO转化率减小,C不正确;恒容充入H2,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率提高,D正确;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变大,相当于给平衡体系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O转化率减小,E不正确;分离出甲醇,平衡正向移动,CO转化率提高,F正确。‎ ‎(4)CH3OH的生成速率与CO的消耗速率均为正反应速率,A不正确;恒容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全部为气体的反应,密度为定值,B不正确;M=m总‎(气体)‎n总‎(气体)‎,m总为定量,n总为变量,故M为变量,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可判断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C正确;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均为变量,当CH3OH、CO、H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可判断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正确。‎ B组 提升题组 ‎9.(2018湖南五市十校联考)某温度下,在甲、乙、丙、丁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I2,发生反应:H2(g)+I2(g) 2HI(g)。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c(H2)/(mol·L-1)‎ c(I2)/(mol·L-1)‎ c(HI)/(mol·L-1)‎ 甲 ‎0.01‎ ‎0.01‎ ‎0.004‎ 乙 ‎0.01‎ ‎0.02‎ a 丙 ‎0.02‎ ‎0.01‎ b 丁 ‎0.02‎ ‎0.02‎ c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HI的平衡浓度:a=b>0.004,c=0.008‎ B.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丁>甲 C.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大于20%‎ D.丙中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答案 B 甲、乙比较,乙中碘的浓度大,促进氢气的转化;甲、丙比较,丙中氢气浓度大,促进碘单质转化,乙、丙达到相同平衡状态,则HI的平衡浓度:a=b>0.004,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丙投料是甲的2倍,c=0.008,故A正确;甲、丁比较,起始物质的量为2倍关系,且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平衡时,H2的转化率:甲=丁,故B错误;由甲中数据可知,甲中氢气转化率为‎0.002mol·‎L‎-1‎‎0.01mol·‎L‎-1‎×100%=20%,但甲、乙比较,乙中碘的浓度大,促进氢气的转化,故C正确;甲、丙温度相同,K相同,结合表格中数据可知,K=(0.004)2/(0.01-0.002)2=0.25,故D正确。‎ ‎10.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CH3OH(g)。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C—C C—H H—H C—O H—O 键能/kJ·mol-1‎ ‎348‎ ‎413‎ ‎436‎ ‎358‎ ‎1 098‎ ‎46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三键连接,则工业制备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在恒温恒容时,下列说法中能表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 A.CO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B.v正(H2)=2v逆(CH3OH)‎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3)某研究小组在初始投料量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在250 ℃、300 ℃及350 ℃模拟工业上通过CO与H2反应制备甲醇的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不同温度下的CO的平衡转化率曲线)。‎ ‎①TC=    ℃;KA    (填“>”“=”或“<”)KB。 ‎ ‎②实际生产时,通常选择温度为TA ℃、压强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 ‎ ‎(4)常温下,利用甲醇燃料电池电解100 mL 0.1 mol·L-1食盐水,电解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氢气0.224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①电解后恢复至常温,U形管中溶液的pH=    (忽略Cl2与NaOH的反应)。 ‎ ‎②继续电解一段时间,将燃料电池中产生的0.1 mol CO2通入含有0.15 mol NaOH的溶液中,则所得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答案 (1)CO(g)+2H2(g)CH3OH(g) ΔH=‎ ‎-90 kJ·mol-1‎ ‎(2)ABD ‎(3)①350 > ②此压强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再增大压强转化率提高不大且会增加生产成本 ‎(4)①13 ②c(Na+)>c(HCO‎3‎‎-‎)>c(CO‎3‎‎2-‎)>c(OH-)>c(H+)‎ 解析 (1)CO和H2合成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键)+2E(H—H键)-3E(C—H键)-E(C—O键)-E(H—O键)=1 098 kJ·mol-1+2×436 kJ·mol-1-3×413 kJ·mol-1-358 kJ·mol-1-463 kJ·mol-1=-90 kJ·mol-1,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90 kJ·mol-1。(2)C项,该反应的气体质量和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故C项不符合题意。(3)①由于 CO(g)+2H2(g)CH3OH(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温度越高,CO的平衡转化率越低,即TAKB>KC。②由图像可知在TA ℃、压强为1.3×104 kPa时CO的平衡转化率已经很高,再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且会增加生产成本。(4)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n(NaCl)=0.1 L×0.1 mol·L-1=0.01 mol,所以可生成标准状况下V(H2)=n(NaCl)‎‎2‎×22.4 L· mol-1=0.112 L<0.224 L,则剩余的H2是由电解水得到的,所以n(NaOH) =n(NaCl) =0.01 mol,则c(NaOH)=‎0.01mol‎0.1 L=0.1 mol·L-1,U形管中溶液的pH=13。②C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O2+2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所以0.1 mol CO2与0.15 mol NaOH反应生成0.05 mol Na2CO3和0.05 mol NaHCO3,由于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所以c(Na+)>c(HCO‎3‎‎-‎)>c(CO‎3‎‎2-‎)>c(OH-)>c(H+)。‎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