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原通辽铁路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原通辽铁路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原通辽铁路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I-127 Cl -35.5 ‎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每题2分,7-18每题3分 共48分)‎ ‎1.下列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形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C、D中均是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B中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选B。‎ 考点:考查能量变化的判断 ‎2.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A. A>C>D>B B. A>B>C>D C. C>A>B>D D. B>D>C>A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则活泼性:A>B;②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则活泼性:C>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极是正极,则活泼性:A>C;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D极是负极,则活泼性:D>B;综上所述,金属活泼性顺序是:A>C>D>B,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金属的活动性等方法,一般来说,通常两种不同金属在电解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时,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但也不是绝对的,应以发生的电极反应来判定。例如:Mg-Al合金放入稀盐酸中,Mg比Al易失去电子,Mg作负极;将Mg-Al合金放入烧碱溶液中,由于发生电极反应的是 Al,故Al作负极。另如Cu-Al放在浓硫酸中,Cu是负极。‎ ‎3.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如果将稀硫酸换成葡萄糖溶液,不能使LED灯发光 C.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D. 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则锌片为正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锌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B.葡萄糖是非电解质,若把稀硫酸换成葡萄糖溶液,无法构成原电池,不能使LED灯发光,B项正确;C.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化为光能,C项正确;D.金属性:Zn>Fe>Cu,若把铜片换成铁片,锌为负极,铁为正极,D项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 A.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回收 B. 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C. 充电电池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相互转化,可以无限次充放电 D. 由Al、Cu、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答案】C ‎【解析】‎ ‎【详解】A.废旧电池中含重金属盐,对环境有污染,不能随意丢弃,应回收,故A说法正确;‎ B.虽然镁比铝活泼,但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铝作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故B说法正确;‎ C.充电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但有使用寿命,不能无限制使用,当电解质和电极发生变质时,则电池不能再使用,故C错误;‎ D.铝比铜活泼,铝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故D说法正确;‎ 答案选C。‎ ‎5.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 B. 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C. 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 D. 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 ‎【答案】C ‎【解析】‎ A. 铜的金属性强于Pt,因此电极Ⅰ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 电极Ⅱ是负极,铜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B错误;C. 正极铁离子得到电子,因此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C正确;D. ‎ 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阴阳离子,使溶液保持电中性,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把握,另外还需要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交换膜的性质等 ‎6.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以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O2和CO2的混合气体,制作‎650℃‎时工作的燃料电池,其电池总反应是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 B. 负极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 C. 熔融盐中CO32-的物质的量在工作时保持不变 D.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燃料电池中通入CO的一极是负极,通O2和CO2混合气体的一极是正极,故A错误;‎ B.通入CO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CO32--2e-==2CO2,故B错误;‎ C.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2CO+2CO32--4e-===4CO2,正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负极消耗的碳酸根离子和正极生成的碳酸根离子数目相同,则熔融盐中CO32-的物质的量在工作时保持不变,故C正确;‎ D.通入氧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OH-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pH为3的盐酸的c(H+)是pH为1的盐酸的100倍 C. 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一定相同 D. pH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完全中和时,消耗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A、含有OH-的溶液不一定为碱性,如水中含有OH-,但水显中性,故A错误;B、pH=3的盐酸溶液中c(H+)=10-3mol·L-1,pH=1的盐酸溶液c(H+)=10-1mol·L-1,因此pH=3‎ 的盐酸的c(H+)是pH=1的盐酸中的1/100倍,故B错误;C、两种溶液含有微粒为Na+、SO32-、HSO3-、H2SO3-、H+、OH-,故C正确;D、NH3·H2O是弱碱,NaOH为强碱,相同pH时,c(NH3·H2O)>c(NaOH),因此中和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时,消耗氨水的体积小于NaOH的体积,故D错误。‎ ‎8.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负极流出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应表示(  )‎ ‎①c(Ag+) ②c(NO3—)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 A. ① B. ③④ C. ②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装置实验,Fe、Ag、AgNO3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Fe为负极,Ag为正极,Fe和硝酸银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负极上金属铁本身失电子,即a棒质量减轻,正极Ag上析出金属银,银离子得电子析出金属Ag,所以正极质量增加,银离子浓度减小,硝酸根离子浓度不变,溶液的质量虽增加了Fe的质量,但是析出了Ag,在转移电子相等情况下,从溶液中析出银的质量大于进入溶液中铁的质量,所以溶液质量减轻,所以y轴只能表示②,答案选C。‎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目的 操作 A.‎ 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除去锅炉中沉积的CaSO4‎ 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将不溶物用酸溶解去除 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证明Ksp(ZnS) > Ksp(CuS)‎ 在0.1mol/L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的ZnSO4溶液,再加入少量等浓度的CuSO4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滴定管下端没有刻度,则放入锥形瓶中盐酸的体积大于20.00mL,故A错误;‎ B.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且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较大,溶液中c(Ca2+)·c(CO32-)>ksp(CaCO3),故CaSO4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aCO3,然后再用稀盐酸溶解除去,故B正确;‎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小,故C错误;‎ D.因Na2S溶液过量,会生成两种沉淀,ZnS沉淀不会转化为CuS,则不能比较溶度积的大小,故D错误;‎ 答案选B。‎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氨水中:c(OH-)-c(H+)=c(NH4+)‎ B. 饱和H2S溶液中:c(H2S)>c(H+)>c(HS-)>c(S2-)‎ C. 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D. 在0.1mol/L Na2CO3溶液中:c(Na+)=2[c(HCO3﹣)+c(CO32﹣)+c(H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氨水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可得c(OH-)=c(NH4+)+c(H+),即c(OH-)-c(H+)=c(NH4+),故A叙述正确;‎ B. H2S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较小,其溶液中主要存在大量的H2S分子,同时在水溶液里存在两步电离平衡H2S⇌H++HS-、HS-⇌H++S2-,H2S的第一步电离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则有c(H+)>c(HS-)>c(S2-),因此有c(H2S)>c(H+)>c(HS-)>c(S2-),故B叙述正确;‎ C.0.1mol/L的NaHA溶液,其pH=4,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c(HA-)>c(H+)>c(A2-) >c(H‎2A),故C叙述错误;‎ D.在Na2CO3固体中,钠离子个数为碳酸根离子的2倍,在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部分发生水解,以HCO3﹣、CO32﹣、H2CO3三种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由物料守恒可得:c(Na+)=2[c(HCO3﹣)+c(CO32﹣)+c(H2CO3)],故D叙述正确;‎ 答案选C。‎ ‎11.有一种瓦斯分析仪(下图甲)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传感器显示出来。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下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的是( )‎ A. 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 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5O2-―8e-=CO32- +2H2O C. 电极b是正极, 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D. 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4 mol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中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通甲烷气体的为负极,通空气一端为正极,电池总反应为CH4+2O2=CO2+H2O,正极反应为:O2+4e-=2O2-,负极反应为:CH4+5O2--8e-=CO32-+2H2O,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得结论。‎ ‎【详解】A.该电池中a为负极,b为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池内电路中O2-由电极b流向电极a,故A错误;‎ B.甲烷所在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H4+5O2--8e-=CO32-+2H2O,故B正确;‎ C.电极b氧气得电子,生成O2-,而电极a需要O2-作为反应物,故O2-由正极(电极b)流向负极(电极a),故C错误;‎ D.1mol O2得4mol电子生成2molO2-,故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2mol,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型化学电池、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本题的关键在于电池的电解质不是水溶液,而是熔融的电解质,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故正极反应为O2+4e-=2O2-。‎ ‎12.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1、Cu片插入浓HNO3‎ 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刻前,A1片的电极反‎2A1-6e-+3H2O===A12O3+6H+‎ B. t1时,因A1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1继续反应 C. t1之后,负极Cu失电子,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D. 烧杯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O2+2OH-=2NO3-+H2O ‎【答案】D ‎【解析】‎ A.t1时刻前,铝片做负极反应,Al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2A1-6e-+3H2O===A12O3+6H+,故A正确;B.t1时,随着反应进行铝表面钝化形成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故B正确;C.随着反应进行铝表面钝化形成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铜做负极反应,电流方向相反,故C正确;D. NO2溶解于NaOH溶液生成NaNO3和NaNO2,烧杯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O2+2OH-=NO3-+NO2-+H2O,故D错误;答案为D。‎ 点睛:理解原电池原理及铝的特殊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0-t1时,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过程,Al为负极,氧化得到氧化铝,应有水参加,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有氢离子生成,Cu为正极,硝酸根放电生成二氧化氮,应由氢离子参与反应,同时有水生成,随着反应进行铝表面钝化形成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t1时,铜做负极反应,Al为正极。‎ ‎13.镍(Ni)镉(Cd)可充电的电池,放电时,电极材料是Cd和NiO(OH),电解质是KOH,电极反应分别是:Cd+2OH--2e-=Cd(OH)2;2NiO(OH)+2H2O+2e-=2Ni(OH)2+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放电时,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减小 B. 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是Cd+2NiO(OH)+2H2O=Cd(OH)2+2Ni(OH)2‎ C. 电池充电时,镉(Cd)元素被氧化 D. 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属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的阴离子OH-向负极移动,因此电池放电时,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故A错误;B、将电极反应Cd+2OH--2e-=Cd(OH)2、2NiO(OH)+2H2O+2e-=2Ni(OH)2+2OH-合并即得到反应Cd+2NiO(OH)+2H2O=Cd(OH)2+2Ni(OH)2,所以B正确;C、充电相当于电解原理,属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d(OH)2+2e-=Cd+2OH-,所以电池充电时,镉(Cd)元素被还原,故C错误;D、充电相当于电解原理,属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电池的负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4.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下列关于该燃料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 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 C. 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D. 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pH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左侧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右侧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得结论。‎ ‎【详解】A.该燃料电池中,右侧通入氧化剂空气的电极为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故A叙述正确;‎ B.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故B叙述正确;‎ C.因为电池中正负极上为气体参与的反应,所以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故C叙述正确;‎ D.该燃料电池持续放电时,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放电过程中生成水,电解质溶液KOH的浓度减小,pH减小,故D叙述错误;‎ 答案选D。‎ ‎15.已知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10mL浓度均为0.1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①代表滴定盐酸的曲线 B. 滴定醋酸的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C.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a>b D. b点溶液中:c(OH-)>c(H+)+c(CH3COO-)+c(CH3COOH)‎ ‎【答案】D ‎【解析】‎ 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盐酸的导电能力强,所以曲线①代表醋酸、曲线②代表盐酸,故A错误;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终点时溶液呈碱性,所以应该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故B错误;a点表示醋酸钠溶液、c点表示氯化钠溶液、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的混合液, b点水电离受到氢氧化钠的抑制,a点水电离受到醋酸钠的促进,c点氯化钠对水电离无影响,所以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故C错误;b点表示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的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c(OH-)+c(CH3COO-‎ ‎);根据物料守恒c(Na+)= ‎2c(CH3COO-)+‎2c(CH3COOH);所以c(OH-)=c(H+)+c(CH3COO-)+‎2c(CH3COOH),故c(OH-)>c(H+)+c(CH3COO-)+c(CH3COOH),D正确。‎ 点睛:强酸、强碱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呈中性,可以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强酸、弱碱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性,可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弱酸、强碱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碱性,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 ‎16.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Ca2+(aq)+2OH-(a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 B. 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则其中的Ca(OH)2的固体增多 C. 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D. 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A、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Na2CO3溶液,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C、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仍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详解:A、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OH-浓度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则Ca(OH)2的固体增多,A正确。‎ B、加入Na2CO3溶液,发生Ca2++CO32-=CaCO3↓,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则Ca(OH)2的固体减少,B错误;‎ C、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发生CaO+H2O=Ca(OH)2,仍为饱和溶液,pH不变,但是由于水量减少,故溶解的碳酸钙减小,C错误;‎ D、给溶液加热,Ca(OH)2的溶解度降低,溶液pH减小,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问题,侧重于饱和溶液特点以及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的考查,注意D为易错点,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7.已知t ℃时AgCl的Ksp=2×10-10;在t ℃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时,Ag2CrO4的Ksp为1×10-9‎ B. 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C. 在t℃时,以0.01 mol/L AgNO3溶液滴定20 mL0.01 mol/LKCl和0.01 mol/L的K2CrO4的混和溶液,Cl-先沉淀 D. 在t ℃时,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t ℃时,Ag2CrO4的Ksp=" c"2(Ag+)c (Clˉ)=1×10-12,错误;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溶液中铬酸根浓度增大,Ag2CrO4的Ksp不变,溶液中银离子浓度减小,不能使溶液由Y点到X点,错误;C、在t ℃时,若生成氯化银沉淀则有c(Ag+)c(Cl-)>Ksp=2×10-10,则c(Ag+)>Ksp/ c(Cl-)=2×10-10/0.01=2×10-8mol/L,若生成Ag2CrO4沉淀则有c2(Ag+)c(CrO42-)>Ksp=1×10-12,则c2(Ag+)>Ksp/ c(CrO42-)=1×10-12/0.01=1×10-10,c(Ag+)=1×10-5mol/L,故以0.01 mol/L AgNO3溶液滴定20 mL0.01 mol/L KCl和0.01 mol/L的K2CrO4的混和溶液,Cl-先沉淀,正确;D、在t ℃时,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错误。‎ 考点:考查沉淀溶解平衡。‎ ‎18.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其转化,某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浊液中存在平衡:AgSCN(s)⇌Ag+(aq)+SCN-(aq)‎ B. ②中颜色变化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SCN-‎ C. 该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SCN更难溶 D.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I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白色沉淀为AgSCN(s),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则有:AgSCN(s)Ag+(aq)+SCN-(aq),故A正确;‎ B.取上层清液,加入Fe3+出现红色溶液,说明生成Fe(SCN)3,说明溶液中含有SCN-,故B正确;‎ C.因在①中硝酸银过量,余下的浊液中含有过量的银离子,与KI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不一定是由AgSCN转化而生成的AgI,因此不能证明AgI比AgSCN更难溶,故C错误;‎ D.银离子与碘离子结合生成AgI黄色沉淀,则③中颜色变化说明有AgI生成,故D正确;‎ 答案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请将正确答案写到答题卡上)‎ ‎19.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若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某电极的反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液为硫酸。该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2H2SO4 2PbSO4+2H2O。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该蓄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__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正极附近溶液的酸性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氢氧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铅蓄电池。若电解质为KOH溶液,则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工作时,外电路每流过2 mole-,消耗标况下氧气____________L。‎ ‎【答案】 (1). Zn(或锌) (2). 正极 (3). Zn与Cu2+反应生成Cu,Zn与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4). 负极 (5). 减弱 (6). Pb - 2e- +SO42-=PbSO4 (7). H2 - 2e- +2OH-= 2H2O(或 2H2 - 4e- +4OH-= 4H2O) (8). 11.2‎ ‎【解析】‎ ‎【详解】(1)原电池的负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Zn-2e-===Zn2+;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Zn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Cu附着在Zn的表面构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从而加快Zn的腐蚀,故答案为:Zn(或锌);正极;锌与还原出来的铜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 ‎(2)铅蓄电池工作时,硫酸参加反应生成硫酸铅同时生成水,导致硫酸浓度降低、酸性减弱,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放电时,铅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为:Pb - 2e- +SO42-=PbSO4;故答案为:负极、减弱、Pb - 2e- +SO42-=PbSO4;‎ ‎(3)电解质溶液呈碱性,负极上氢气失电子生成水,则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2H2+4OH--4e-=4H2O;该电池中正极上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则外电路每流过2 mol e-,消耗氧气为2 mol÷4=0.5mol,所以氧气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H2 - 2e- +2OH-= 2H2O(或 2H2 - 4e- +4OH-= 4H2O);11.2。‎ ‎20.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sp(BaCO3) =2.6×l0-9,Ksp(BaSO4)=1.1×10-10。‎ ‎①BaCO3在20 mL 0.01 mol·L-1Na2CO3溶液中的Ksp 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在20 mL 0.01 mol·L-1 BaCl2溶液中的Ksp ‎ ‎②现将浓度为2×10-4mol/L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BaCO3沉淀所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mol/L。‎ ‎③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c(CO32—)/c(SO42—)=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已知‎25℃‎ 时,Ksp[AgCl]=1.8×10-10,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a.100mL蒸馏水中;b.100mL 0.2 mol/LAgNO3溶液中;c.100mL 0.1 mol/L氯化铝溶液中;d.100mL 0.1 mol/L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抖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b中氯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 ‎【答案】 (1). 等于 (2). 5.2×10-5 (3). 23.6 (4). b>a>d>c (5). 9×10-10‎ ‎【解析】‎ ‎【详解】(1)①沉淀的溶度积常数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所以BaCO3在20 mL 0.01 mol·L-1Na2CO3溶液中的Ksp等于其在20 mL 0.01 mol·L-1 BaCl2溶液中的Ksp,故答案为:等于;‎ ‎②设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x mol·L-1,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l·L-1,将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则混合液中c(CO32-)=1×10-4mol·L-1,c(Ba2+)=x/2 mol·L-1。根据溶度积规则知若要生成BaCO3沉淀则有Qc=(Ba2+)·c(CO32-)>Ksp(BaCO3),即1×10-4·x/2>2.6×10-9,则x>5.2×10-5 mol·L-1,则生成BaCO3沉淀所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5.2×10-5 mol·L-1。故答案为:5.2×10-5;‎ ‎③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Ba2+)·c(CO32-)=Ksp(BaCO3),则有:= = ;故答案为:23.6;‎ ‎(2)a.现将足量氯化银放入100mL蒸馏水中,由溶解度常数可得溶液中的c(Ag+)=mol/L;‎ b.100mL 0.2mol•L-1AgNO3溶液中Ag+浓度为0.2mol/L;‎ c. 100mL 0.1mol•L-1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3mol/L,c(Ag+)=1.8×10-10mol/L÷0.3mol/L=6×10-10mol/L;‎ d. 100mL 0.1mol•L-1盐酸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1mol/L,c(Ag+)=1.8×10-10mol/L÷0.1mol/L=1.8×10-9mol/L;‎ 综上所述大小顺序为b>a>d>c;在100mL 0.2mol/L AgNO3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为0.2mol/L,加入氯化银后,氯离子浓度为=9×10-10mol/L,故答案为:b>a>d>c;9×10-10。‎ ‎21.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常数(‎25℃‎)‎ Ka = 1.8×10-5‎ Ka=4.3×l0-10‎ Ka1=5.0×l0-7 Ka2=5.6×l0-11‎ ‎①0.1 moI/L NaCN溶液和0.1mol/L NaHCO3溶液中,c(CN-)______c(HCO3 -)(填“>”、“<”或“=”)。②常温下,pH相同的三种溶液A.CH3COONa B.NaCN C.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编号)。‎ ‎③已知‎25℃‎时,CH3COOH(aq)+OH -( aq)=CH3COO-(aq) +H2O(1) △H=-akJ/mol,H+(aq)‎ ‎ +OH-(aq) =H2O(1) △H=-b kJ/mol,醋酸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少量CO2通入Na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室温下,—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c(CH3COO—)/c(CH3COOH)___________。‎ ‎(2)室温下,用0.100 mol/L盐酸溶液滴定20.00mL0.l00mol/L 的某氨水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d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②b点所示的溶液中c(NH3·H2O)-c(NH4+)=__________(用溶液中的其它离子浓度表示)。‎ ‎③pH =10的氨水与pH =4的NH‎4C1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____。‎ ‎【答案】 (1). < (2). abc (3). CH3COOH(aq)CH3COO-(aq)+H+(aq) △H=(-a+b)kJ/mol (4). CN-+CO2+H2O=HCN+HCO3- (5). CH3COO-+H2OCH3COOH+OH- (6). l.8×104 (7). c(C1-)>c(NH4+)>c(H+)>c(OH-) (8). ‎2 c(H+)‎-2c(OH-) (9). 10-6‎ ‎【解析】‎ ‎【详解】(1)①由于Ka(HCN)Ka1(H2CO3),根据“越弱越水解”的规律可知,0.1mol/LNaCN溶液中CN-的水解能力大于0.1mol/L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能力,则c(CN-)c(HCO3-),故答案为:<;‎ ‎②由于Ka(CH3COOH)Ka(HCN)Ka2(H2CO3),根据“越弱越水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NaCN、Na2CO3溶液水解能力CH3COO-CN-CO32-,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2CO3NaCNCH3COONa;则pH相同的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3COONaNaCNNa2CO3,即abc,故答案为:abc;‎ ‎③i. CH3COOH(aq)+OH -( aq)=CH3COO-(aq) +H2O(1) △H=-akJ/mol,ii.H+(aq)+OH-(aq)=H2O(1) △H=-b kJ/mol,盖斯定律计算i-ii得到醋酸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CH3COOH(aq)CH3COO-(aq)+H+(aq) △H=(-a+b)kJ/mol,故答案为:CH3COOH(aq)CH3COO-(aq)+H+(aq) △H=(-a+b)kJ/mol;‎ ‎④由于Ka1(H2CO3)Ka(HCN)Ka2(H2CO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将少量 CO2通入NaCN溶液中生成HCN和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NaCN=NaHCO3+HCN,离子方程式为CO2+H2O+CN-=HCN+HCO3-,故答案为:CO2+H2O+CN-=HCN+HCO3-;‎ ‎⑤室温下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pH=9,溶液呈碱性说明CH3COO-发生水解,CH3COO-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在溶液中由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可得Ka = 1.8×10-5=,因c(H+)=1×10-9mol/L,故c(CH3COO—)/c(CH3COOH)==l.8×104,故答案为:l.8×104;‎ ‎(2)①d点时加入20mL盐酸,两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示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l- )>c(NH4+),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Cl- )>c(NH4+)>c(H+)>c(OH-),故答案为:c(C1-)>c(NH4+)>c(H+)>c(OH-);‎ ‎②b点加入的盐酸体积为氨水体积的,等浓度的两溶液反应后,混合液中含有等浓度的氨水和氯化铵,由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溶液显示碱性,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计算分析可知,电荷守恒为:c(NH4+)+c(H+)=c(C1-)+c(OH-),由物料守恒可得:c(NH4+)+c(NH3•H2O)=‎2c(C1-),溶液中c(NH3•H2O)-c(NH4+)=‎2 c(H+)‎-2c(OH-),故答案为:c(NH3·H2O)-c(NH4+)=‎2c(H+)‎-2c(OH-);‎ ‎③pH=10的氨水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电离,c(H+)水=c(H+)溶液=110-10mol/L;pH=4的NH4Cl溶液中H+与OH-全部来自水电离,水电离的OH-部分与NH4+结合成NH3·H2O,c(H+)水=c(H+)溶液=110-4mol/L;pH=10的氨水溶液与pH=4的NH4Cl溶液中水电离的c(H+)之比为(110-10mol/L):(110-4mol/L)=10-6,故答案为:10-6;‎ ‎【点睛】在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的关系是学生易错点,一般性况下,在酸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在碱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在水解显碱性的盐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在水解显酸性的盐的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全部是由水电离出的,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22.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根据下面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一)某研究小组进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5℃‎时,Ksp[Mg(OH)2]=1.8×10-11,Ksp[Fe(OH)3]=4.0×10-38‎ ‎(实验探究)向2支均盛有1mL0.1mol/LMgCl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2mol/L NaOH溶液,制得等量Mg(OH)2沉淀。‎ ‎(1)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不同试剂,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表中填空填下列选项中字母代号)‎ 试管编号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Ⅰ ‎2滴0.1mol/LFeCl3溶液 ‎①_____‎ Ⅱ ‎4mL2mol/LNH4Cl溶液 ‎②_____‎ A.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B.白色沉淀不发生改变 C.红褐色沉淀转化为白色沉淀 D.白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 ‎(2)同学们猜想实验Ⅱ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猜想1:NH4+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猜想,同学们取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铵溶液(pH=7),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H4Cl和氨水混合液(pH=8),两者沉淀均溶解。该实验证明猜想正确的是____(填 “‎1”‎或“‎2”‎)。‎ ‎(二)测定某品牌的碘盐(含有碘酸钾)中碘元素的百分含量。准确称取5.000 ‎0 g该碘盐,溶于蒸馏水,然后与足量的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混合(发生的反应为KIO3+3H2SO4+5KI===3K2SO4+3I2+3H2O),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溶液稀释至250 mL,然后取25.00 mL用5.0×10-4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用淀粉作指示剂,反应为I2+2S2O32-===2I-+S4O62-)。有关实验数值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液的体积(mL)‎ 滴定前的读数(mL)‎ 滴定后的读数(mL)‎ 第一次 ‎25.00‎ ‎0.00‎ ‎15.90‎ 第二次 ‎25.00‎ ‎0.00‎ ‎14.99‎ 第三次 ‎25.00‎ ‎0.00‎ ‎15.01‎ 该碘盐中碘元素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测得的碘元素的百分含量偏大的是________。‎ a.滴定终点时,俯视刻度 b.没有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相应的滴定管 c.锥形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 ‎【答案】 (1). A (2). D (3). NH4Cl水解出来的H+与Mg(OH)2电离出OH-结合成水,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4). 1 (5). 3.18×10-4×100% (6). b ‎【解析】‎ ‎【详解】(一)(1)已知n(MgCl2)=1×10‎-3L×0.1mol/L=1×10-4mol,n(NaOH)≈0.1×10‎-3L×2mol/L=2×10-4mol,由反应Mg2++2OH-=Mg(OH)2↓可知,二者基本反应完全,生成白色沉淀Mg(OH)2,当向其中加入FeCl3溶液时,由于Ksp[Fe(OH)3]=4.0×10-38远小于Ksp[Mg(OH)2]=1.8×10-11,所以白色沉淀Mg(OH)2转化为红褐色沉淀Fe(OH)3;当向其中加入NH4Cl溶液,NH4+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使Mg(OH)2完全溶解得无色溶液;故答案选A、D;‎ ‎(3)NH4Cl因水解而呈酸性,生成的H+可与Mg(OH)2电离出OH-结合生成水,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猜想2为:NH4Cl水解出来的H+与Mg(OH)2电离出OH-结合成水,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3)由于醋酸铵溶液(pH=7)呈中性,能使Mg(OH)2沉淀溶解,说明不是NH4+水解呈酸性导致Mg(OH)2溶解;当加入弱碱性的NH4Cl和氨水混合液(pH=8)时,沉淀也溶解,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因此证明Mg(OH)2沉淀溶解的根本原因是NH4+与Mg(OH)2电离出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促进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得无色溶液,所以猜想1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 ‎(二)第一次读数V=15.90mL,读数与后两者相差较大,应舍弃,消耗体积平均为(14.99+15.01)/2=15.00mL,KIO3~3I2~6S2O32-,m(I)=15×10-3×5×10-4×=1.59×10‎-4g,则样品中碘元素的百分含量:=3.18×10-4×100%;a.俯视刻度,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减小,百分含量偏小,不符合题意;b.没有润洗滴定管,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增大,百分含量偏大,符合题意;c.锥形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对待盛液的物质的量不影响,则百分含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3.18×10-4×100%;b;‎ ‎【点睛】Mg(OH)2属于弱碱,能够与NH4+水解生成的H+发生中和反应而溶解,也能够与NH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而溶解,要验证溶解的原因,可用含NH4+的中性溶液做对比实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