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房山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二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1.实施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废旧铅蓄电池属于 A. 厨余垃圾 B. 可回收物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答案】C ‎【解析】‎ ‎【详解】废旧铅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铅连接条、极柱等构成,铅为重金属、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若随意处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能会污染水源,还会污染土壤等,所以废旧铅蓄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故选C。‎ ‎2.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符合图的是 A. CH4 燃烧 B. 食物腐败变质 C. NaOH 溶液滴定 HCl 溶液 D. Ba(OH)2·8H2O与 NH4Cl 反应制冷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A.甲烷燃烧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食物腐败变质为缓慢氧化过程,缓慢氧化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溶液为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反应制冷属于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是 A. NaCl B. NH3·H2O C. H2SO4 D. NaOH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 ‎【详解】A. NaCl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 NH3·H2O在水中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B符合题意;‎ C. H2SO4在水中完全电离(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是强电解质, C不符合题意;‎ D. NaOH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HCl =H++Cl- B. H2OOH-+H+‎ C NH3·H2O+OH- D. NaHCO3=Na++H++‎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盐酸为强酸,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H++Cl-,A正确;‎ B.水为弱电解质,只发生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OOH-+H+,B正确;‎ C.一水合氮为弱碱,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3·H2O+OH-,C正确;‎ D.碳酸氢钠为弱酸的酸式盐,所以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D不正确;‎ 故选D。‎ ‎5.下列方法中,不能使醋酸溶液中 CH3COOH⇌CH3COO- +H+ 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 升高温度 B. 加水稀释 C. 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D. 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醋酸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电离程度增大,故A不选;‎ B.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故B不选;‎ C.加少量醋酸钠固体,增大了醋酸根离子浓度,使得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故C选;‎ D.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使得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故D不选;‎ 故选:C。‎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COOH⇌HCOO-+ H+ B. HCO+ H2O⇌H2CO3+ OH- C. NH3·H2O⇌NH+ OH- D. HCO+ H2O⇌CO+ H3O+‎ ‎【答案】B ‎【解析】‎ ‎【详解】A. HCOOH⇌HCOO-+ H+为弱酸甲酸的电离方程式,A不符合题意;‎ B. HCO+ H2O⇌H2CO3+ OH-,为HCO的水解离子方程式,属于水解反应,B符合题意;‎ C. NH3·H2O⇌NH+ OH-为弱碱氨水的电离方程式,C不符合题意;‎ D. HCO+ H2O⇌CO+ H3O+为HCO的电离方程式,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点睛】在判断反应为电离还是水解时,要注意不要被H2O迷惑。‎ ‎7.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 O2(g)⇌2SO3(g),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c(SO2):c(O2):c(SO3) = 2:1:2‎ B.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C. SO2 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D. SO3 的生成速率与 SO3 的消耗速率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 ‎【详解】A. c(SO2):c (O2):c(SO3 ) =2:1:2,只能说明某一时刻各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A错误;‎ B. 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的总量发生变化的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平衡状态, B 正确;‎ C. SO2的转化率不再改变,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C正确;‎ D. SO3的生成速率与SO3的消耗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 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8.对于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2SO2(g) + O2(g)⇌2SO3(g)DH=-197 kJ/mol既要提高反应速率又要提高SO2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 减小SO3浓度 B. 增大体系压强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减小SO3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产率,但会降低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题意;‎ B.增大体系压强可能提高反应速率,该反应正向气体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B符合题意;‎ C.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该反应而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降低了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故C不合题意;‎ D.使用催化剂只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无影响,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9.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A. 溶液中不存在难溶电解质离子 B. 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C. 继续加入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变 D. 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会有少部分电解质发生电离,得到相应的离子,A错误;‎ B.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B正确;‎ C.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已经达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限度,溶液为饱和溶液,加入难溶电解质会以沉淀的形式存在,对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无影响,C正确;‎ D.更难溶的物质溶度积常数更小,更容易形成,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D正确;‎ 答案选A。‎ ‎10.下列与电化学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阳极 C. 电镀液中应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 D. 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备金属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A. 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B. 电解池中阴极得到电子与电源负极相连,B错误;‎ C. 电镀液中应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覆盖在阴极表面,C正确;‎ D. 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钠溶液、氢气和氯气,得不到钠单质,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注意会区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掌握它们的概念;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钠可制备金属钠。‎ ‎11.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 B. 盐桥中 K+向负极移动 C. 锌电极上发生的反应:Zn − 2e- =Zn2+‎ D. 该装置实现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Zn的金属性比Cu强,所以Zn作原电池的负极,Cu作原电池的正极。‎ ‎【详解】A.由以上分析知,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向正极(铜片),A正确;‎ B.在正极,Cu2++2e-==Cu,正极区溶液中阳离子减少,所以盐桥中K+向正极移动,B不正确;‎ C.锌电极为负极,Zn失电子生成Zn2+,发生的反应为:Zn − 2e- =Zn2+,C正确;‎ D.该装置中,负极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Cu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实现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D正确;‎ 故选B。‎ ‎12.已知:2SO2(g) + O2(g)⇌2SO3(g) ΔH ‎ ‎,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的 ΔH<0‎ B. 过程b 使用了催化剂 C. 过程b 发生两步反应,第一步为吸热反应 D.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 SO2 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ΔH<0,A正确;‎ B.根据图像可知,过程b的活化能较低,则过程b使用了催化剂,B正确;‎ C.过程b分为两步反应,第一步中,中间产物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说明第一步为吸热反应,C正确; ‎ D.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 加快反应速率,但对于正逆反应速率都同等程度的增加,故使用催化剂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不能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D错误;‎ 故选D。‎ ‎13.痛风病与关节滑液中形成的尿酸钠(NaUr)有关(NaUr增多,病情加重),其化学原理为:HUr(aq) + Na+ (aq)⇌NaUr(s) + H+(aq)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炎热的夏季更易诱发关节疼痛 B. 饮食中摄入过多食盐,会加重痛风病病情 C. 患痛风病的人应少吃能代谢产生更多尿酸(HUr)的食物 D. 大量饮水使 增大,痛风病发作的可能性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炎热的夏季温度较高,平衡逆向移动,使人体内尿酸钠(NaUr)含量减少,有利于缓解关节疼痛,故A错误;‎ B.饮食中摄入过多食盐,会增大Na+的浓度,使得平衡正向移动,人体中NaUr含量增多,会加重痛风病病情,故B正确; ‎ C.若患痛风病人应多吃能代谢产生更多尿酸的食物,会增大尿酸的浓度,使得平衡正向移动,人体中NaUr含量增多,病情加重,故患痛风病的人应少吃能代谢产生更多尿酸的食物,故C正确;‎ D.假设该反应中,c(H+)=c(NaUr)=c(Na+)=1mol/L,即K==1,饮水将各物质浓度稀释为0.01mol/L,则Qc==100>K,增大,则平衡逆向移动,人体中NaUr含量会减少,降低痛风病发作的可能性,故D正确;‎ 答案选A。‎ ‎14.CH4-CO2催化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有利于减小温室效应,其主要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ΔH=+247 kJ·mol−1,同时存在以下反应:积碳反应:CH4(g)⇌C(s)+2H2(g) ΔH=+75 kJ·mol−1,消碳反应:CO2(g)+C(s)⇌2CO(g) ΔH=+172 kJ·mol−1,积碳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一定时间内积碳量和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压利于提高 CH4 的平衡转化率并减少积碳 B. 增大CO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助于减少积碳 C. 升高温度,积碳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消碳反应的K增大 D. 温度高于600℃,积碳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消碳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积碳量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CH4(g)+CO2(g)⇌2CO(g)+2H2(g)和CH4(g)⇌C(s)+2H2(g),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可减少积碳,但CH4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 B.假设CH4的物质的量不变,增大CO2的物质的量,CO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增大,对于反应CH4(g)+CO2(g)⇌2CO(g)+2H2(g)平衡正向移动,CH4的浓度减小,对于积碳反应:CH4(g) ⇌C(s) +2H2(g),由于甲烷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碳含量减少;增大CO2的物质的量,对于消碳反应:CO2(g) +C(s) ⇌2CO(g),平衡正向移动,碳含量也减少,综上分析,增大CO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助于减少积碳,故B正确;‎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向移动,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K都增大,故C错误;‎ D.根据图像,温度高于600℃,积碳量减少,但温度升高,存在的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都加快,故D错误;‎ 答案选B。‎ ‎15.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国科学家设计熔盐电解池捕获二氧化碳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2过量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B. 过程②中C2O52-在a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C. 过程③中的反应可表示为:CO2+O2-=CO32-‎ D. CO2最终转化为C和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装置图可知,a极上,电极反应有:4CO2+2O2-=2C2O52-,2C2O52--4e-=4CO2↑+O2↑,总的电极反应为:2O2--4e-=O2↑;b极上,电极反应有:CO2+O2-=CO32-,CO32-+4e-=C+3O2-‎ ‎,总的电极反应为:CO2+4e-=C+2O2-;熔盐电解池的总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温度逐渐升高,形成“温室效应”,故A正确;‎ B.根据分析,过程②中,a极的电极反应为:2C2O52−−4e−=4CO2↑+O2↑,该电极反应为氧化反应,故B错误;‎ C.根据题中信息,可以推出过程③中的反应可表示为:CO2+O2-=CO32-,故C正确;‎ D.根据分析,熔盐电解池的总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D正确;‎ 答案选B。‎ ‎16.探究浓度对2Fe3+ + 2I-⇌2Fe2+ + I2 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Ⅱ中加入的 SCN-结合Fe3+使平衡向左移动 B. Ⅲ中含有 I2‎ C. 比较水溶液中的 c(I-):II>Ⅳ D. 比较水溶液中的 c(Fe3+):Ⅳ>I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实验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Ⅰ中发生反应2Fe3+ + 2I-⇌2Fe2+ + I2并达到化学平衡,Ⅱ中加入饱和KSCN溶液,KSCN结合Fe3+使Fe3+浓度减小,平衡往左向移动,从而I2的量减小,故Ⅲ中萃取出来的I2较少,颜色较浅。‎ ‎【详解】A. Ⅱ中加入的SCN-结合Fe3+,Fe3+浓度减小,平衡向左移动,A正确;‎ B. Ⅲ中CCl4萃取出来的液体显极浅的紫色,说明含有少量的I2,B正确;‎ C. II中加入饱和KSCN溶液,KSCN结合Fe3+使Fe3+浓度减小,平衡往左向移动,c(I-)相较于Ⅰ增大,Ⅳ中加入CCl4萃取I2,则水溶液中I2的量减少,平衡向右移动,c(I-)相较于Ⅰ减小,故水溶液中的 c(I-):II>Ⅳ,C正确;‎ D. Ⅳ中加入CCl4萃取I2,则水溶液中I2的量减少,平衡向右移动,c(Fe3+)相较于Ⅰ减小,故水溶液中的 c(Fe3+):Ⅳ1,即c(H+)<0.1000mol/L,说明CH3COOH未完全电离,即醋酸为弱电解质。(或c(CH3COOH)由0.1000mol/L变为0.01mol/L时pH变化小于1,说明醋酸未完全电离);‎ ‎(4)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ˉ+H+。‎ ‎19.工业合成氨技术反应原理为:N2 (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1)T ℃ 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 υ(NH3)=0.12 mol·L-1·min -1‎ ‎① υ(N2)=____mol·L-1·min -1‎ ‎②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图为分别测定不同压强、不同温度下,N2 的平衡转化率。‎ L 表示______,其中 X1______ X2(填“>”或“<)‎ ‎【答案】 (1). 0.06 (2). (3). 压强 (4). <‎ ‎【解析】‎ ‎【详解】(1) ①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υ(N2)=υ(NH3)=,‎ 故答案为:0.06;‎ ‎② 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比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故答案为:;‎ ‎(2)若X代表温度,L代表压强,由图像可知随横坐标压强的增大X曲线呈增大趋势,可知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小,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与图像吻合;若X代表压强,L代表温度,则随温度的升高,氮气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与图像不符,故X代表温度,L代表压强;由图像可知当压强一定时,温度X1对应的氮气转化率大于温度X2对应的氮气转化率,由此可知温度由X2到X1的过程平衡正向移动,而该反应放热,温度降低时平衡正向移动,因此X1小于X2;‎ 故答案为:压强;<;‎ ‎20.偏二甲肼(C2H8N2)与 N2O4 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常温下,1mol 液态 C2H8N2与 2mol 液态 N2O4 完全反应,生成 CO2、N2、H2O 三种无污染气体的同时释放出高达 2250kJ 的热量。‎ ‎(1)偏二甲肼与 N2O4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 ‎(3)火箭发射时常出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2NO2 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该反应为_____热反应(填“吸”或“放”)‎ ‎(4)现将 1mol N2O4 充入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 N2O4⇌2NO2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 ‎(5)在研究之初,科学家曾考虑将氧化性更强的F2或反应速率极快、释放能量更高的N5 用作推进剂,但综合分析后均未采用,请分析火箭推进剂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 ‎【答案】 (1). C2H8N2(l)+2N2O4(l)=3N2(g)+2CO2(g)+4H2O(g)△H=-2250kJ/mol (2). N2O4 (3). 吸 (4). c (5). 单位质量释放能量高、产物环保,反应可控 ‎【解析】‎ ‎【详解】(1)1mol液态C2H8N2与2mol液态N2O4完全反应,生成CO2、N2、H2O三种无污染气体的同时释放出2250kJ的热量,据此可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8N2(l)+2N2O4(l)=3N2(g)+2CO2(g)+4H2O(g)△H=-2250kJ/mol;‎ ‎(2)该反应中N2O4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 ‎(3)温度升高气体颜色变深,说明平衡正向移动,NO2浓度增大,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4)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恒容,所以密度一直不变,故a错误;‎ b.初始投料为1molN2O4,所以v(正)N2O4在初始时刻不为0,故b错误;‎ c.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正确;‎ 综上所述选c;‎ ‎(5)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没有采用氧化性更强的F2或反应速率极快、释放能量更高的N5 用作推进剂,说明火箭推进剂不但需要单位质量释放能量高、产物环保,而且需要反应可控。‎ ‎【点睛】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21.电化学原理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 I.制备氯气 工业中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氯气,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1)此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转化为_____(填“化学能”或“电能”)‎ ‎(2)电极乙为_____(填“阴极”或“阳极”),A 口生成的气体是_____‎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 ‎(4)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b.可使碘化钾溶液变蓝 c.转化为 NaClO、ClO2 等含氯化合物可用于杀菌消毒 II.金属防护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电极对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将饱和食盐水与琼脂(凝固剂,不参与反应)的混合液置于两个培养皿中,向其中滴入少量酚酞溶液和K3Fe(CN)6溶液,混合均匀。分别将包裹锌片和铜片的铁钉放入两个培养皿中,观察现象如下。‎ ‎(5)被腐蚀的是包裹_____的铁钉(填“锌片”或“铜片”)‎ ‎(6)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 i 中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 ‎(7)结合以上实验,请对铁制零件的使用提出建议_____‎ ‎【答案】 (1). 电能 (2). 化学能 (3). 阴极 (4). Cl2 (5). 2Cl-+2H2O2OH-+H2↑+Cl2↑ (6). ac (7). 铜片 (8). 锌为负极,发生电极反应Zn-2e-=Zn2+,铁为正极,发生电极反应O2+2H2O+4e-=4OH-,生成的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红色,没有生成Fe2+,K3Fe(CN)6溶液不能变蓝 (9). 在铁表面镀上一层比铁活泼的金属 ‎【解析】‎ ‎【详解】(1)此过程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氯气,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 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根据图中Na+的流向可知,电极乙为阴极;电极甲为阳极,Cl-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Cl2,所以A生成的气体是Cl2;‎ ‎(3)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离子方程式是2Cl-+2H2O2OH-+H2↑+Cl2↑;‎ ‎(4)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a正确;‎ b.氯气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但是没有加淀粉,溶液不能变蓝,b错误;‎ c.氯气能转化为 NaClO、ClO2 等含氯化合物,NaClO和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c正确。‎ 答案选ac。‎ ‎(5)根据图ii中K3Fe(CN)6溶液变蓝,说明ii中生成了Fe2+,铁被腐蚀,所以被腐蚀的是包裹铜片的铁钉;‎ ‎(6) i 中现象只变红产生的原因:锌和铁形成原电池时,锌比铁活泼,锌为负极,发生电极反应Zn-2e-=Zn2+,铁为正极,发生电极反应O2+2H2O+4e-=4OH-,生成的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红色,没有生成Fe2+,K3Fe(CN)6溶液不能变蓝;‎ ‎(7)结合以上实验,活泼金属作原电池负极被氧化,铁作正极被保护,所以铁制零件的使用提出建议在铁表面镀上一层比铁活泼的金属。‎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知识点进行解题,要学会分析题目,结合原理,做出正确的判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