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 ‎1.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又称汉医,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中药的煎制直接关系其疗效,下列中草药的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 冷水浸泡 B. 加热熬煮 C. 箅渣取液 D. 灌装保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冷水浸泡中药属于浸取,可以把其中的可溶于水的物质浸取出来;‎ B. 加热煎制就是用热水浸取中药中的可溶性成分;‎ C. 箅渣取液属于过滤;‎ D. 灌装保存属于中药的保存方法。‎ 综上所述,本题选C。‎ ‎2.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最本质原因是( )‎ A. 空气中的小液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 nm 100 nm B. 雾是一种胶体 C. 月光通过胶体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D. 荷塘里的水产生蒸汽形成胶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雾是小液滴,是一种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直径的大小10-9m 10-7m。‎ ‎【详解】A、题干中所提及的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是一种胶体,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 nm 100 nm,即10-9m 10-7m,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 B、雾是一种胶体,但这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故B错误;‎ 雾是一种胶体,光不是,故B错误; C、雾作为一种胶体,确实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这也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故C错误; D. 荷塘里的水产生蒸汽形成雾,不是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 Cl和Na2SO4‎ B. 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一般具有更低的熔点 C. 生铁、普通钢和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依次增加 D. Fe2O3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属于碱性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因为特定的金属阳离子有自己的特征焰色,而NaCl和Na2SO4中有相同的金属阳离子Na+,焰色都为黄色,因此无法鉴别,故A错误;‎ B.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低,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生铁含碳量最高,普通钢次之,不锈钢最少。题目说法与事实相反,故C错误; D.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质量增重56 g B. 1 mol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个电子 C. 1 mol·L-1的NaOH溶液中含Na+数目为NA D. 23 g N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反应式 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1molNa2O2与足量CO2反应时生成1molNa2CO3,质量增重28g,故A错误;‎ B.1 mol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个电子,故B正确;‎ C.1mol•L-1的NaOH溶液,没指明溶液体积大小,体积不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不同,故C错误; D.23gNa+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0mol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 ‎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 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①②③ D. 全部 ‎【答案】B ‎【解析】‎ ‎①Fe与Cl2反应时,不管Fe是否过量,都是生成+3的FeCl3,①正确;②Fe与稀硫酸反应时,不管稀硫酸是否过量,都是生成+2的FeSO4,②错误;③FeCl2溶液中只要通入Cl2,一定会发生Cl2+2FeCl2=2FeCl3,所以一定有+3的FeCl3生成,③正确;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可能有:Fe+2H+=Fe2++H2↑、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所以当Fe的量较多时,溶液中最后可能没有Fe3+,④错误。所以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①③,答案选B。正确答案为B。‎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无明显现象 B 向苏打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立刻产生气体 C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立刻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 液体呈红褐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Na2CO3+ CO2+H2O=2 NaHCO3↓,溶液变浑浊,故A错误;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盐酸过量时,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 C、向久置于空气中的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存在溶解的氧气,所以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后变化为红褐色沉淀,故C错误;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液体呈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选D。‎ ‎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 、Na+ 、 Cl-、SCN-‎ B. 在强碱溶液中:Na+、 + 、 AlO2- 、CO32-‎ C. 在PH=13的溶液中:NH4+ 、Al3+ 、 NO3- 、 SO32-‎ D. 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 Fe2+、 Cl- 、 NO3-‎ ‎【答案】B ‎【解析】‎ A.Fe3+和SCN-之间反应生成硫氰化铁,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强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a+、 +、SO32-、CO3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在PH=13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H4+、Al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I-、N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 点睛: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8.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 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C. 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D.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气体的Vm相等,两容器气体质量相等,且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可以知道乙体积小于甲体积,由n=可以知道乙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甲,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气体的Vm相等,两容器气体质量相等,且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可以知道乙体积小于甲体积,由n=可以知道乙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甲,‎ A.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乙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甲,则甲的分子数大于乙的分子数,故A正确; B. 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气体的Vm相等,故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乙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甲,故C错误;‎ D.气体质量相同,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大,由M=可以知道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故D错误。 ‎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所以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则根据碳酸氢钠分解的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正确;B.碳酸钠、碳酸氢钠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CO2,则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bg固体是氯化钠,因此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B正确;C.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由于生成的CO2中混有水蒸气,则增重bg的质量不是CO2的,所以不能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C错误;D.碳酸钠、碳酸氢钠均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则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是碳酸钡,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碳酸钠质量分数测定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 视频 ‎10.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目的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实验结论 A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HClO的酸性比H2SO4强 ‎ B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有漂白性,现把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让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则其漂白性 其漂白性是二者作用效果之和 C 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 D 向盛有20 g蔗糖的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少许浓硫酸,迅速搅拌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不能比较酸性的强弱,不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事实上硫酸为强酸、HClO为弱酸,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氯气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Cl2+SO2+H2O=2HCl+H2SO4,所以二氧化硫和氯气等物质的量混合,将失去漂白性,故B错误;‎ C.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指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结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此反应中二氧化硫做还原剂,故C错误;‎ D. 向盛有20g蔗糖的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少许浓硫酸,迅速搅拌,可观察到蔗糖碳化而变黑,可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酸性比较、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熟练掌握。‎ ‎11.一定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2SO3和NaHSO3,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参加反应的SO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 C. 8:11 D. 18:8‎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定量的SO2和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2SO3和NaHSO3,说明SO2和NaOH都没有剩余,Na2SO3和NaHSO3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根据钠离子与S原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 SO2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3+5):(3×2+5)=8:1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注意利用守恒思想避免利用方程式的繁琐,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积累。‎ ‎12.某化学小组用图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B. 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C. 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 D. 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有尾气吸收装置,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 ‎【详解】A.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图中缺少加热装置,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有尾气吸收装置,故A正确; B.氯气有毒应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吸收,故B正确; C.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单质碘,淀粉遇碘变蓝色,故C正确; D.氯气比空气重,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装置中正确,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以及氯气的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制备的原理和装置,把握物质的性质。‎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MgCl2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Ag++ Cl- = AgCl↓‎ B. 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2-+2H+ = H2O C. 石灰乳中通Cl2: Cl2+OH- = Cl-+ClO-+H2O D. 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2Fe2+ +Cl2 = 2Fe3++2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镁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A正确;‎ B.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Na2O+2H+=H2O+2Na+,故B错误;‎ C.石灰乳应该用化学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为Cl2+Ca(OH)2 =Ca2++ Cl-+ClO-+H2O 故C错误;‎ D.由于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的,所以首先氧化碘离子,故D错误。‎ 答案选A。‎ ‎14.向一定量的Fe、FeO、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浓度为的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放出224 mL的气体标准状况,所得溶液中加入 SCN溶液后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盐酸没有剩余,向反应所得溶液加 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为FeCl2溶液,根据硫酸根守恒可以知道n(FeCl2)=n(HCl)=0.1L2.0mol/L=0.1mol。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得到铁,根据铁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Fe)=n(FeCl2)=0.1mol,故得到Fe的质量为0.1mol56g/mol=5.6g。‎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也是利用守恒法进行化学计算的典型例子。在化学计算中往往采用各种守恒法,例如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以及原子守恒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注意积累、总结和提高。‎ ‎15.已知 MnO4+HCl(浓)→ Cl+Cl2↑+MnCl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还原性:MnCl2>HCl(浓)‎ 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8‎ C. 该反应中盐酸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 D. 当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氯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HCl,还原产物是MnCl2,因此,还原性: HCl(浓)>MnCl2。故A说法错误,不选A;‎ B. 该反应中 MnO4只表现氧化性,而HCl既表现还原性有表现酸性,在参加反应的16mol HCl只有10mol表现还原性,因此,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2:10=1:5。故B说法错误,不选B;‎ C. HCl氯元素为-1价,Cl2中氯元素为0价,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说法错误,不选C。‎ 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中氯元素从-1价升高为0价,生成1mol Cl2,转移2mol电子。故D说法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关键是理清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即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 ‎16.工业上监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H2O2+BaCl2=BaSO4↓+2HCl,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0.2 mol/L 的Ba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0.4NA B. 生成2.33 g BaSO4沉淀时,吸收SO2的体积约为 0.224 L C. 常温常压下,17 g H2O2中所含分子总数为 0.5NA D. 标准状况下,每转移1 mol电子,消耗1 mol H2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没有告诉该氯化钡溶液体积,题中条件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及数目,故A错误;‎ B. 2.33 g BaSO4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生成0.01mol BaSO4沉淀时,吸收SO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由于没有指明标况下,无法计算其体积,故B错误;‎ C. 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含分子总数为 0.5NA,故C正确;‎ D.由方程式SO2+H2O2+BaCl2=BaSO4↓+2HCl可知,每转移2 mol电子,消耗1 mol H2O2,故D错误。‎ 答案选C。‎ ‎17.图示表示物质X、Y、 、W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照箭头一步转化。‎ 序号 ‎ X ‎ Y ‎ ‎ ‎ W ‎ ‎ ‎ ‎(1)‎ ‎(2)‎ ‎ ‎ ‎ ‎ ‎(3)‎ ‎ ‎ ‎ ‎ ‎(1)X是金属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Y的纯净物易潮解;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X在黄绿色的气体中燃烧可以产生白烟W(已知:电解熔融态的W可以得到X)。‎ X是: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W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 具有漂白性,但是不稳定,易分解产生含氯化合物。 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鉴别X、Y可以滴加___________溶液,前者出现血红色。(填写名称)‎ ‎【答案】 (1). Na (2). NaOH (3). NaHCO3 (4). NaCl (5). HClO (6). 硫氰化钾 ‎【解析】‎ ‎【分析】‎ ‎(1)根据转化关系,X是金属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则X是Na;Y、 、W均含有钠元素,根据现象推断Y、 、W;‎ ‎(2)由转化关系可知, 含有氯元素, 具有漂白性,但是不稳定,易分解产生含氯化合物,则 是HClO;‎ ‎(3)鉴别Fe3+、Fe2+可用硫氰化钾溶液。‎ ‎【详解】(1)X是金属单质,焰色反应呈黄色,则X是Na;Y含有钠元素,其纯净物易潮解,则Y是NaOH; 也含有钠元素,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则 是NaHCO3;Na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 ,则W是NaCl。即X是:Na;Y是:NaOH; 是:NaHCO3;W是:NaCl。‎ 故答案为:Na ;NaOH ;NaHCO3 ;NaCl;‎ ‎(2)由转化关系可知, 含有氯元素, 具有漂白性,但是不稳定,易分解产生含氯化合物,则 是HClO。‎ 故答案为:HClO;‎ ‎(3)鉴别Fe3+、Fe2+可以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的是Fe3+,不出现血红色的是Fe2+。‎ 故答案为:硫氰化钾。‎ ‎18.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 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一定有________,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发现溶液未变红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下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沉淀发生变化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2)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 具有_______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FeSO4溶液要临时配制并加少量___________。‎ ‎【答案】 (1). 3Fe + 4H2O(g)====Fe3O4 + 4H2 (2). Fe3O4 (3). Fe3O4和Fe (4). Fe + 2Fe3+=3Fe2+ (5).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6). 还原 (7). Fe ‎【解析】‎ ‎【分析】‎ ‎(1)根据铁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解答; (2) SCN溶液变红色,说明有三价铁离子;溶液未变红色,说明无三价铁离子;铁单质能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  (3)白色沉淀为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 ‎(4)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2)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有铁离子的生成,所以说明了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在实验室中FeSO4溶液要临时配制并加少量铁粉。‎ ‎【详解】(1)铁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3Fe + 4H2O(g)Fe3O4 + 4H2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Fe + 4H2O(g)Fe3O4 + 4H2 ‎ ‎(2) 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三价铁离子,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一定有Fe3O4; SCN溶液未变红色,说明无三价铁离子,一定有Fe3O4和Fe, 铁单质能将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Fe + 2Fe3+=3Fe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e3O4;Fe3O4和Fe; Fe + 2Fe3+=3Fe2+;  (3)白色沉淀为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为:‎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4)Fe2+溶液因为水解和还原性而不易保存,可以加入酸抑制其水解,加入还原性铁(铁粉)防止其被氧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还原;铁粉。‎ ‎19.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 ‎ ‎(1) 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n + ___H2SO4(浓) = ___ nSO4 ___SO2 ↑+ ___H2O。‎ ‎(2)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溶液;‎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 C中发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 D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 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1 (2). 2 (3). 1 (4). 1 (5). 2 (6).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 品红 (8). 浓硫酸 (9). CuO (10). CuSO4 (11). 碱石灰 ‎【解析】‎ ‎【分析】‎ ‎(1)锌和浓硫酸反应是二氧化硫、硫酸锌和水; ‎ ‎(2)装置是气体验证实验,所以需要装置气密性完好; (3)分析装置图可以知道,生成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硫和氢气,所以装置A是验证二氧化硫存在的装置,选品红溶液进行验证;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通过装置B中的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利用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所以利用装置D中 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生成,为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影响D装置中水的检验,装置E中需要用碱石灰。‎ ‎【详解】(1)锌和浓硫酸反应是二氧化硫、硫酸锌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 + 2H2SO4(浓) nSO4 SO2 ↑+ 2H2O ,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 ;2 ;1;1 ;2; (2)装置是气体验证实验,所以需要装置气密性完好,实验开始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分析装置图可以知道,生成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硫和氢气,所以装置A是验证二氧化硫存在的装置,选品红溶液进行验证;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通过装置B中的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利用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所以利用装置D中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生成,为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影响D装置中水的检验,装置E中需要用碱石灰,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品红;浓硫酸;CuO;CuSO4 ;碱石灰。‎ ‎20.卤素指周期表中倒数第二列的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氯化钾是临床常用的电解质平衡调节药,广泛用于临床各 ,也常用于无机工业,是制造各种钾盐或碱如氢氧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酸钾、红矾钾等的基本原料.‎ Ⅰ.老卤中主要含 Cl和少量MgCl2、CaCl2、MgSO4等,需要分离提纯得到 Cl.现有几种试剂:①盐酸;② 2CO3;③Na2CO3;④NaOH;⑤ OH;⑥Ba(OH)2;⑦BaCl2;⑧Ba(NO3)2 .‎ ‎(1)为有效除去老卤中的杂质,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BaCl2‎ B.先加BaCl2,后加NaOH,再加Na2CO3‎ C.先加 2CO3,后加 OH,再加Ba(NO3)2‎ D.先加Ba(NO3)2,后加 2CO3,再加 OH E.先加Ba(OH)2,后加 2CO3‎ ‎(2)过滤除去沉淀后还需要加入的试剂为______ (填序号),还需要进行的实验为_____.‎ 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Ⅱ.现有如下图仪器:‎ ‎(1)仪器F的名称是_________.‎ ‎(2)在实验室组成一套蒸馏装置肯定需要所给仪器中的一部分,按照实验仪器由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这些仪器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Ⅲ.小明同学将16.0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60 g/mL,小明计划用配好的NaOH溶液制取简易消毒液。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取小明同学所配的NaOH溶液________ mL才能与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恰好完全反应.‎ ‎(2)该消毒液即市面上的“84消毒液”,小明将(2)所取体积的NaOH溶液吸收好氯气后的溶液稀释到5 L使用,稀释后溶液中c(Na+)= ___________‎ ‎(3)“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需要520 mL 2.3 mol/L的稀硫酸,拟采用98 (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进行配制.‎ ‎①需取用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②取上述配好的硫酸溶液50 g与50 g 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A.等于1.15 mol/L B.小于2.30 mol/L 大于1.15 mol/L ‎ C.小于1.15 mol/L D.大于2.30 mol/L ‎【答案】 (1). E (2). ① (3). A (4). 直形冷凝管 (5). CDGF (6). 50.0 (7). 0.04 mol/L (8). 125.0 (9). C ‎【解析】‎ ‎【分析】‎ Ⅰ. Cl中混有MgCl2、CaCl2、MgSO4,需要除去Ca2+、Mg2+和SO42-,可以先加Ba(OH)2除去SO42-,后加 2CO3除去Ca2+、Mg2+以及过量的Ba2+,过滤后,滤液加盐酸酸化,最后蒸发结晶得到 Cl晶体;‎ Ⅱ.(1)根据仪器形状用途可知F的名称;‎ ‎(2)在实验室组成一套蒸馏装置肯定需要所给仪器中的一部分,按照实验仪器由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蒸馏时需要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以及锥形瓶等;‎ Ⅲ.(1)将16.0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60 g/mL,‎ 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mol/L,‎ n(Cl2)==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O+NaCl+H2O,‎ 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2n(Cl2)=0.2mol,需要NaOH溶液体积==0.05L=50.0mL,‎ ‎(2)根据稀释定律分析;‎ ‎(3)①没有520mL的容量瓶,所以需要配制1000mL溶液,根据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计算。‎ ‎②根据c=,硫酸越稀密度越小来分析。‎ ‎【详解】Ⅰ.(1)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钙离子用碳酸钾除去,且硫酸根所用的钡试剂是过量的,而过量的钡离子也用碳酸钾除去,所以要最后加入碳酸钾,‎ 故答案为:E;‎ ‎(2)过滤除去沉淀后,溶液中还有过量的OH-和CO32-还需要加入的试剂为盐酸酸化,再蒸发结晶可得 Cl,‎ 故答案为:①;A;‎ Ⅱ.(1)仪器F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 故答案为:直形冷凝管;‎ ‎(2)在实验室组成一套蒸馏装置肯定需要所给仪器中的一部分,按照实验仪器由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蒸馏时需要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以及锥形瓶等,所以这些仪器依次是CDGF;‎ 故答案为:CDGF;‎ Ⅲ.(1)将16.0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60 g/mL,‎ 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mol/L,‎ n(Cl2)==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Cl2+2NaOH=NaClO+NaCl+H2O,‎ 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2n(Cl2)=0.2mol,需要NaOH溶液体积==0.05L=50.0mL,‎ 故答案为:50.0;‎ ‎(2)根据50.0mL溶液进行计算,c(Na+)==4.0mol•L‾1。‎ 溶液稀释到5 L后c(Na+)=4.0mol•L‾1=0.04 mol•L‾1;‎ 故答案为:0.04 mol/L;‎ ‎(3)①没有520mL的容量瓶,所以需要配制1000mL溶液,根据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可得1L×2.3mol•L‾1=v(浓硫酸)×1.84g•cm-3×98 ÷98g/mol,解得v(浓硫酸)=125.0mL。‎ ‎②根据c=,对于2.3 mol/L的硫酸:2.3=,‎ 对于2.3 mol/L的硫酸溶液50 g与50 g 水混合溶液:c=,‎ 由于硫酸越稀密度越小,即1>2,所以c<1.15 mol/L,故选C,‎ 故答案为:125.0;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