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与STSE同步练习含解析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化学与STSE 1.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真题引领——感悟高考真题·········································· 1.(2019·全国卷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A [氧化铁的颜色为红棕色,不是青色,A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B、C、D项正确。] 2.(2019·全国卷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D [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正确;B项,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正确;C项,蜡烛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项,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错误。] 3.(2018·全国卷Ⅱ)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 14 -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D [Na2CO3溶液水解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Ca(ClO)2溶于水生成HClO,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B项正确;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可用Al(OH)3进行中和,C项正确;BaCO3能与胃酸反应生成Ba2+,Ba2+为重金属离子,能引起蛋白质变性,D项错误。] 4.(2017·全国卷Ⅰ)《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B [据题意,精制砒霜过程涉及加热条件下,将被提纯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然后再冷凝为固体的过程, 故涉及升华操作。] 5.(2017·全国卷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C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A项正确;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B项正确;燃煤中加入CaO是为了除去煤燃烧生成的SO2,可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C项错误;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属于清洁燃料,D项正确。] 6.(2019·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B [A项,利用碳酸氢铵溶解后的铵根离子易被植物吸收作氮肥,不是利用其受热易分解的性质,错误;B项,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可用稀硫酸除去,正确;C项,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居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但漂白纸张是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是利用其氧化性,错误;D项,Al2O3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可以电解冶炼铝,与其两性无关,错误。] 上述真题涉及的题型为选择题。命题角度主要涉及: (1)日常生活中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如T3、T6。 (2)传统文化中涉及的物质性质和实验操作,如T1、T2、T4。 - 14 - (3)化学与STSE,如T3、T5。 预测2020年高考将在化学与前沿科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物质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等方面加强命题,平时应多多积累。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 ■重难突破——重难知识梳理··········································· 1.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性质 用途 (1) 生理盐水指的是消过毒的0.90%的氯化钠溶液 一般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眼镜和鼻腔等 (2) 硅胶能吸收水分 可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3) 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可作太阳能电池板 (4) 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柔韧度 可作光导纤维 (5) 4HF+SiO2===2H2O+SiF4↑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 (6) 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7) 漂白粉、漂白液具有氧化性 可作杀菌消毒剂,还可作漂白剂 (8)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 食盐中的加碘物质 (9) 草木灰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草木灰和硫酸铵不能混合施用 (10)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CO2,能与酸反应 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胃酸中和剂 (11) 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12) Na2O2与H2O、CO2反应均生成O2 作供氧剂 (13) 肥皂水显碱性 可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14) 水玻璃不燃不爆 可用作耐火材料 (15) 铝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可用于焊接铁轨 (16) MgO、Al2O3的熔点很高 作耐高温材料 (17) 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明矾作净水剂(混凝剂) - 14 - (18) 小苏打和明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可以作泡沫灭火器的主要成分 (19) 明矾溶液显酸性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20) Al(OH)3有弱碱性 可用于中和胃酸 (21) Fe2O3是红棕色粉末 可用作红色颜料 (22) Fe2(SO4)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 可用作净水剂(混凝剂) (23) K2FeO4是强氧化剂,其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作新型净水剂(杀菌、吸附悬浮物) (24) CuSO4使蛋白质变性 若误服CuSO4溶液,可喝蛋清或豆浆解毒 (25) BaSO4不溶于水,不与胃酸反应 在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BaSO4用作患者服用的“钡餐” 2.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变化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①蒸馏、②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 七解 ①溶解、②潮解 ①分解、②电解、③水解、④裂解、⑤降解 十九化 ①熔化、②汽化、③液化、④酸化 ①氧化、②氢化、③水化、④风化、⑤钝化、⑥皂化、⑦炭化、⑧催化、⑨磺化、⑩酯化、⑪硝化、⑫裂化、⑬卤化、⑭橡胶老化、⑮歧化 ■考能提升——高考类题集训·········································· 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1.(2019·试题调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B.CCl4的密度比H2O大,可用于萃取Br2和I2 C.SiO2与碱反应,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Fe2O3能与Al反应,可用于油漆、橡胶的着色 A [B项,CCl4萃取Br2和I2,不是因为密度大小而是与溶解度有关;C项,SiO2与碱反应与作光导纤维没有对应关系;D项,Fe2O3与Al反应与用于油漆着色无关。] - 14 - 2.(2019·济南模拟)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钠在电光源上发出的黄色光透雾能力强的特点制高压钠灯 B.利用氯气的强氧化性漂白干燥的有色布条 C.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可用作制冷剂 D.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可用铝制容器盛装和运输浓硝酸 B [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HClO具有漂白性,因此氯气不能漂白干燥的有色布条。] 物质的变化 3.(2019·试题调研)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可得到清洁能源 B.在新购置的房子中放置竹炭,吸收有毒气体 C.用明矾的水溶液浸泡铜器可除去其表面的铜锈 D.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制备工艺美术画 B [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A项错误;竹炭即用竹子烧制的炭具有吸附性,其吸收有毒气体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项正确;Al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除去铜锈,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氢氟酸刻蚀玻璃是HF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 4.(2018·唐山模拟)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了多种化学变化 C [“滴水石穿”包含反应:CaCO3+CO2+H2O===Ca(HCO3)2,含化学变化。] 5.(2018·河南诊断调研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去除冰箱里的异味和作脱色剂 B.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以减少SO2的排放量 C.用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硫黄和水共煮制石硫合剂农药(棕红色) D.古代用银针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剧毒粗砒霜(含硫化物杂质的As2O3) A [活性炭除异味和作脱色剂均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O4·5H2O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 (2)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 (3)爆炸有的是化学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物理变化引起的。 - 14 - 回归高考,真题验收 6.(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 B.甲烷、苯、葡萄糖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羊毛、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 B [一般来说,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中支链越多,对应烷烃的沸点越低,故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由于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比相同摩尔质量的二甲醚高,A项正确;由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其能使二者褪色,B项错误;物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天然植物油中含有多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没有恒定的熔沸点,D项正确。] 7.(2017·全国卷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C [A项,糖类化合物可称为碳水化合物,正确;B项,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正确;C项,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有些蛋白质还含硫、磷等元素,错误;D项,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微量元素的摄取不宜过多,正确。] 8.(2016·全国卷Ⅲ)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B [A项,Al2(SO4)3与NaHCO3在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能灭火。 B项,2FeCl3+Cu===2FeCl2+CuCl2,只能说明还原性Cu强于Fe2+,无法说明Fe与Cu的金属性强弱。C项,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织物。D项,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故氢氟酸可以刻蚀玻璃。] 9.(2018·北京高考)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 14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B [核聚变、裂变不是化学变化,是原子核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实际问题经常涉及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高考在选择题中通过化学与STSE题型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此类题目知识涉及面广,难度不大,复习时注意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材料问题、社会生活问题等问题的记忆与积累,习惯从化学视角去思考问题。 化学与STSE (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 ■重难突破——重难知识梳理··········································· 1.化学与环境 污染名称 主要污染物及形成原理 酸雨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2SO2+O22SO3,SO3+H2O===H2SO4;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NO+O2===2NO2,3NO2+H2O===2HNO3+NO 雾霾 大气中大量的SO2、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与雾气结合后形成的混合物 光化学烟雾 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NO2等)和碳氢化合物等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了复杂的污染物 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辐射造成的伤害。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氟氯代烃等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的损耗 水体污染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工业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等。水体富营养化可引起“水华”或“赤潮” 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 14 - 注:除上述污染外还有温室效应(CO2、CH4)、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2.化学与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能源是向人类提供电能、热能、机械能等一切自然资源的总称。 (1)根据开发和使用情况,能源又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等。 (2)能源又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一级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例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二级能源是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级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例如:电能、一氧化碳等。 3.化学与材料 材料 成分或性质 棉、麻 富含纤维素,纤维素为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蚕丝、毛发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 人造纤维 将天然纤维(竹子、木材、甘蔗渣等)经过化学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产品 合成纤维 以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加工制得单体,单体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六大纶等 硅材料 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合金材料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4.化学与生活 应用 原理解释 明矾净水 明矾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形成沉淀 漂白剂 漂白粉、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H2O2、Na2O2、O3等的漂白原理为氧化漂白 胶体 制豆腐、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原理是胶体聚沉;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可解释树林中的晨曦、舞台上的光柱等 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内装的一般是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器是利用盐类的水解原理 钡餐 硫酸钡难溶于水和酸,可作X光透视肠胃时的药剂 ■考能提升——高考类题集训·········································· 化学与STSE 1.(2019·抚顺一模)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4 - A.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与光导纤维是同种材料 B.近期出现在抚顺的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带活性炭口罩的原理是吸附作用 C.煤炭经蒸馏、气化和液化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D.“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硅为良好的半导体,可用作芯片,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绝缘体,它们不是同种材料,故A项错误;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而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故B项正确;煤炭气化生成CO和氢气,液化生成甲醇,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蒸馏为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则煤炭不能蒸馏,故C项错误;特种钢缆为金属材料,不是非金属材料,故D项错误。] 2.(2019·安徽六校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甲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工艺装饰材料——天然水晶,属硅酸盐产品 C.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 [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甲骨,其主要成分是钙质物质,A错误;工艺装饰材料——天然水晶,是二氧化硅,B错误;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是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 3.(2019·淄博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具有碳酸钠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作去污剂、消毒剂 B.亚硝酸钠具有防腐的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适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达到防锈蚀的目的 D.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 D [金刚石与石墨是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而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D错误。] 回归高考,真题验收 4.(2019·全国卷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C [A项,高纯硅可用于制作硅光电池、光感电池等,正确;B项,目前国内高铁列车车厢已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正确;C项,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异味,没有杀菌作用,错误;D项,碘酒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而有消毒作用,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正确。] 5.(2018·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 - 14 -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C [雾和霾的分散剂均为空气,A项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形成雾霾的无机颗粒物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B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空气中NOx、SO2分别转化为HNO3、H2SO4后,吸收空气中的NH3生成NH4NO3和(NH4)2SO4,即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反应物,C项错误;过度施用氮肥,会导致空气中挥发的NH3浓度增大,与雾霾的形成有关,D项正确。] 6.(2018·全国卷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A [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H2O能导电,且H2O也易损坏电器,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A项错误;疫苗的有效成分是蛋白质,高温下蛋白质易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要冷藏,B项正确;水性漆与传统的油性漆相比,水性漆具有低甲醛和低芳香类化合物等优点,属于环保产品,C项正确;活泼金属镁易失去电子,形成原电池时为负极,电热水器内胆(Ag)被保护,此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项正确。] 7.(2019·北京高考)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 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 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 A [A项,碳化硅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硅元素属于同主族元素,正确;B项,聚氨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错误;C项,碳包覆银纳米线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D项,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 14 - 化学与传统文化 (对应学生用书第5页) ■新知链接——热点知识梳理········································· 1.中国古代化学的两个工艺简介 (1)古代造纸 古时以竹子造纸的步骤如下: ①斩竹漂塘:目的是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的青皮。 ②煮徨足火: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目的是利用石灰的碱性脱脂、杀死微生物等。 ③舂臼:把上述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打烂,形同泥面。 ④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 ⑤覆帘压纸。 ⑥透火焙干。 (2)古代酿酒 第一步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水解),称为糖化;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 2.传统文化中化学的命题角度 (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与反应类型。如成语“火上浇油”:油脂燃烧(主要是化学变化)、“百炼成钢”:生铁中部分C变成CO2(主要是化学变化),古诗词“千锤万凿出深山”(主要是物理变化),“滴水穿石”:CaCO3+CO2+H2O===Ca(HCO3)2与“落汤螃蟹着红袍”:螃蟹壳中虾青素加热分解(主要是化学变化)。 (2)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组成。如《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KNO3;如《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石油等。 (3)传统文化中的实验操作。如《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的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此过程变化有固体直接变为气体,气体凝华为固体,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如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此过程为“液体→气体→液体”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操作中“渍”和“绞”分别表示浸取和过滤。 - 14 - ■热点对练——热点类题集训·········································· 1.(2019·济南模拟)《天工开物》中的《燔石》篇载有:“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掘取受燔……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其中不涉及的物质是( ) A.石膏 B.石灰石 C.熟石灰 D.生石灰 A [“火力到后,烧酥石性”,发生反应:CaCO3CaO+CO2↑;“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发生反应:CaO+H2O===Ca(OH)2;“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没有涉及的物质是石膏(CaSO4·2H2O),A项符合题意。] 2.(2019·长沙模拟)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C.《本草纲目》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中对硝酸钾的提取涉及升华操作 D.《本草纲目》有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利用了焰色反应 C [C项文中对硝酸钾的提取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蒸发、结晶,没有涉及升华,C项错误。] 3.(2019·试题调研)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看沸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按为末,色似黄丹,收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文中“矾”的化学式是FeSO4·7H2O B.“色赤”的物质可能是Fe2O3 C.“矾”受热分解时硫元素都表现氧化性 D.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矾”和朴硝(Na2SO4·10H2O) C [“矾”指绿矾,其化学式是FeSO4·7H2O,A项正确;“色赤”说明产物为红色,FeSO4·7H2O中含有铁元素,其化合物Fe2O3为红色,B项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产物Fe2O3可知“矾”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 - 14 - +14H2O↑,只有部分S元素表现氧化性,C项错误;由于朴硝中含有钠元素,因此可用焰色反应区分“矾”和朴硝。] 4.(2018·济南一模)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方法可用于分离( ) A.丙烯酸甲酯和甲醇 B.甲苯和碳酸钠溶液 C.硝酸钾和氯化钠 D.氯化铵和硫酸钠 A [民间酿酒的工艺中涉及的液体的分离方法是蒸馏,丙烯酸甲酯和甲醇分离用蒸馏的方法,甲苯和碳酸钠溶液分离用分液,硝酸钾和氯化钠分离用结晶的方法,氯化铵和硫酸钠分离用加热的方法。] 5.(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各项中,对所描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描述 分析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其中涉及了萃取过程 B 炼丹家制硫酸时用“炼石胆(胆矾)取精华法” 其中利用了分解反应 C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 碱剂不可能为烧碱 D “古剑有沈卢……以剂钢为刃” 剂钢的成分为纯铁 D [青蒿用水浸泡,绞取青蒿汁,利用了萃取原理,A项正确;炼丹家制硫酸,炼石胆(胆矾)时,胆矾分解生成SO3,其为分解反应,B项正确;烧碱溶解放热且具有腐蚀性,因此该碱剂不可能是烧碱,C项正确;以剂钢为刃,说明剂钢的硬度较大,故剂钢为铁和碳的合金,不是纯铁,D项错误。] 6.(2019·石家庄质检)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B.宋·《莲塘乳鸭图》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D.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A项正确;缂丝中使用的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正确;青铜是铜锡合金,C项正确;釉彩大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项错误。] “四步”巧解传统文化试题 - 14 - - 14 -查看更多